(完整)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95.52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考试题

王文彬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344000)

极点与极线是高等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当然不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也不属于高考考查的范围,但由于极点与极线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基本特征,因此在高考试题中必然会有所反映,自然也会成为高考试题的命题背景.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当了解极点与极线的概念,掌握有关极点与极线的基本性质,只有这样,才能“识破”试题中蕴含的有关极点与极线的知识背景,进而把握命题规律.

1.

交于N 若P 由图于点,A B Γ在P (2)在的直线(3)Q 的轨迹PB

BQ

=Q )

Γ点为点Q 则点P 与2PQ ⇒

=特别地,我们还有

推论2如图3,设点P 关于有心圆锥曲线Γ(设其中心为O )的调和共轭点为点Q ,PQ 连线经过圆锥曲线

的中心,则有2

OR OP OQ =⋅,反之若有此式成立,则点P 与Q 关于Γ调和共轭.

证明:设直线PQ 与Γ的另一交点为R ',则

PR PR OP OR OP OR

RQ R Q OR OQ OR OQ

'-+=⇒='-+,化简 即可得2

OR OP OQ =⋅.反之由此式可推出 PR PR RQ R Q

'

=',即点P 与Q 关于Γ调和共轭. 推论3如图4,,A B 圆锥曲线Γ的一条

图3

R

对称轴l 上的两点(不在Γ上),若,A B 关于Γ调 和共轭,过B 任作Γ的一条割线,交Γ于,P Q 两点,则PAB QAB ∠=∠.

证明:因Γ关于直线l 对称,故在Γ上存在 ,P Q 的对称点,P Q ''.若P '与Q 重合,则Q '与P 也重合,此时,P Q 关于l 对称,有PAB QAB ∠=∠; 若P '与Q 不重合,则Q '与P 也不重合,由于,A B 关于Γ调和共轭,故,A B 为Γ上完全四点形PQ QP '' 的对边交点,即Q '在PA 上,故,AP AQ 关于直线l 对称,也有PAB QAB ∠=∠.

定理3(配极原则)点P 关于圆锥曲线Γ

的极线p

Γ的极点Q .

2.定和直线0:l Ax x +y 即可得

到点0(P x (1)

(2)

(3)(4)22y px =3.【例1】(2010江苏卷文理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如图,已知椭圆15

9=+y x 的左右顶点为,A B ,右焦点为F .设过点(,)T t m 的直线,TA TB 与此椭圆分别交于点1122(,),(,)M x y N x y ,其中0m >,1200y y ><,.

(1)设动点P 满足42

2

=-PB PF ,求点P 的轨迹;

(2)设121

23

x x ==

,,求点T 的坐标;

(3)设9=t ,求证:直线MN 必过x 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m 无关).

分析与解:前面两问比较简单,这里从略. 对于(3),当9=t 时,T 点坐标为(9,)m ,

连MN ,设直线AB 与MN 的交点为K ,根据 极点与极线的定义可知,点T 对应的极线经过K ,

图4

R

又点T 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9195

x m y

⋅⋅+=,即 15

m y

x ⋅+

=,此直线恒过x 轴上的定点K (1,0), 从而直线MN 也恒过定点K (1,0). 【例2】(2008安徽卷理22)设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

过点M

,且左焦点为1(F .

(1)求椭圆C 的方程;

(2)当过点(4,1)P 的动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 B 时,在线段AB 上取点Q ,满足

AP

QB AQ PB ⋅=⋅,证明点易求得答案42

+PA PB

AQ BQ

=

,说明点.根据定理2,点Q P 1142

x y ⋅+=,化简得故点Q 20x y +-=上.

全国卷理26)已知椭圆OP 交椭圆于点R P 的极设(12P t 1224t x ⋅(1tx +-y 22654244542t x t t t x t t ⎧

=⎪⎪-+⎨-⎪=

⎪-+⎩

,消去t 得22

2346x y x y +=+,可化为22(1)(1)15523x y --+=(,x y 不同时为0),故点Q 的轨迹是以(1,1),且长轴平行于x 轴的椭圆,但需去掉坐标原点. 【例4】(2006年全国卷II 理21)已知抛物线2

4x y =

的焦点为F ,,A B 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AF FB λ=

(0)λ>,过,A B 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并设其交点 为P .

(1)证明FP AB ⋅为定值;

图8

(2)设ABP ∆的面积为S ,写出()S f λ=的表达式,

并求S 的最小值.

分析与解:(1)显然,点P 的极线为AB ,故可设点

0(,1)P x -,再设1122(,),(,)A x y B x y ,,,F A B 三点对应的极线方程分别为1y =-,112()x x y y =+,

222()x x y y =+,由于,,A B F 三点共线,故相应的三极线共点于0(,1)P x -,将1y =-代入后面两个极线方程

得10120

22(1)2(1)x x y x x y =-⎧⎨=-⎩,两式相减得12012()2()x x x y y -=-.

又02121(,2),(,)FP x AB x x y y =-=--,故02121()2()0FP AB x x x y y ⋅=---=.

(2)设AB 的方程为1y kx =+,与抛物线的极线方程002()x x y y =+对比可知直线AB 对应的极点为

(2,1)P k -,把1y kx =+代入24x y =并由弦长公式得

24(1)AB k =+,所以

S AB AB 的4,APB

∆222333y ===⎪⎩21

(42)3

y x x =-+.

(2)设22

1122(,),(,)A x x B x x ,由(1)知1212,22k x x k x x +==-,又1(0,4F ,由(1)知(,2)22

k k P -,即

1212(,)2x x P x x +,所以2111(,)4FA x x =-,12121(,)24x x FP x x +=-,2221(,)4

FB x x =-.

22121121121122222

1111111

()()()244444cos 11()()4x x x x x x x x x x x FP FA PFA FP FA FP FP x FP x x ++--+++

⋅∠====⋅++-.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