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微观经济效应.ppt
- 格式:ppt
- 大小:818.00 KB
- 文档页数:68
第六章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在现代税制体系中,所有税种都影响经济行为。
它们在把资源从个人和企业那里转移到政府的过程中,会以某种方式改变各行为主体的决策和行为。
当然,不同的税种将对不同的经济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税收政策所产生的激励效应也不会相同。
本章主要考察税收对家庭储蓄、私人投资、劳动供给等微观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我们在详细分析税收对各种经济行为的影响之前,首先要理解经济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从某种程度上说,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是理解税收影响经济行为的关键。
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一般含义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价格变动情况下商品购买调整时使用的两个概念。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将会导致(1)你能以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比率发生变化;(2)你的收入的全部购买力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如果商品A的价格下降了,这意味着你为购买商品A可以少放弃一些商品B;同时,还意味着你的货币收入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A。
前者指的就是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后者指的就是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具体来说,收入效应是用来说明,一种商品购买量的增减,是因价格引起的某一固定收入购买力的变化造成的。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收入效应就会使人们以既定的收入购买的商品减少了。
简单来说,收入效应是指因收入的购买力下降或上升对商品消费所作的调整。
替代效应是指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人们用一种价格下降的商品替代其他价格保持不变的商品,增加对价格相对下降的商品的需求。
换言之,替代效应是指消费者因商品相对价格变化而对其开支结构所作的调整。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简要回顾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基本含义之后,我们用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即一种税完全由消费者负担的情况来说明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假定一个人的收入是固定的,他在衣服和食品这两种商品之间作出选择。
税收的微观效应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204 姓名:杨雪瑶学号:120104030414摘要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税收对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产生的影响。
正是因为税收可以具有微观经济效应,所以它才能够负担起调节企业和个人社会经济行为的重任。
关键词:税收;微观效应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因为政府课税对纳税人在其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中做出的反应。
税收的“非中性”特征使得国家征税行为对纳税人带来超额经济负担和决策行为的变化。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主要分析税收如何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如何影响厂商和个人的决策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经济产出的问题。
1 税收对生产和消费决策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生产决策是根据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做出的;消费者制定购买模式的消费决策虽然是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其福利目标,但也要受制于他们的预算约束。
因此,无论是生产决策还是消费决策,都与商品的市场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品价格如果发生变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由于流转税会影响其市场价格,所以流转税对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
1.1 税收的价格效应流转税对价格有两方面的影响。
首先,对商品课征的流转税会造成生产者价格与消费者价格相分离。
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市场上的生产者出售商品能实际得到的价格与消费者购买商品所实际支付的价格是一致的。
政府对商品课征流转税以后,上述情况会发生一定变化,也就是说,当政府课征流转税以后,生产者价格加上流转税税额等于消费者价格。
如果以汽油的定额消费税为例来说,假定在没有课税前汽油的市场均衡价格为每升1.87元。
现在政府决定对汽油课征定额消费税,税率为每升0.2元,由汽油的供应商缴纳。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汽油的供应商要维持原有的利润率,那么每升汽油的销售价格就要定到2.07元。
不过,政府对汽油课征消费税并没有改变消费者的预算线,因此也不会改变消费者对汽油的需求曲线,所以汽油的消费者价格提高后,汽油的需求量将会下降,这必然导致汽油的供大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