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消治法:清泄胃热,养阴生津 • 处方:玉女煎加天花粉。
• 下消治法:滋阴清热,补肾固摄 • 处方: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枸杞子
如何辨证
阴虚热盛 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三型辨证
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证候要素
阴虚
热盛
证候要素
气虚
痰瘀
阳虚
主要证候
• 热盛证:口渴引饮,易饥多食,尿频便秘,心烦怕热,急躁易 怒,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等。
滋补肝肾,平肝明目 对DR有效 补益肝肾,退翳明目 治疗初,中期老年白内
障 健脾益肾,温阳化浊 治胸痹 益气解毒,补肾活血 防治并发症 益气养阴,活血化淤 防治并发症
降尿微白蛋白 降尿微白蛋白 降尿微白蛋白
广州中医药 业 成都中汇
广州中药一厂
选用中成药原则
• 以患者中医证型为依据 • 阴虚燥热-金芪降糖片、消渴康颗粒 • 气阴两虚-降糖甲片、渴乐宁胶囊、参芪降糖颗粒 • 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 阴阳两虚-金匮肾气丸 • 痰湿—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 • 血瘀证—降糖通脉宁胶囊、血府逐瘀胶囊
糖尿病肾病
• 气阴亏虚 :黄芪注射液 • 肺肾两虚:偏气虚者,生脉饮或玉屏风散;偏阴虚者,六味地
黄丸合生脉散。 •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 • 脾肾气阴亏虚:济生肾气丸。
糖尿病肾病
• 脾肾阴阳两虚: 金匮肾气丸。 • 急则治标:尿毒清颗粒、大黄苏打片等。 • 缓则标本兼顾:金匮肾气丸;脾虚胃逆,参苓白术散合二陈丸;
• 阴虚证:咽干喜饮,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悸失 眠,舌红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等。
• 气虚证:倦怠乏力,气短自汗,少气懒言,面色晄白,头晕目 眩,舌淡体胖,脉虚细无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