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案遗传物归纳与集训
- 格式:doc
- 大小:314.5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遗传规律和遗传本质专题导学案【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3.伴性遗传(Ⅱ)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学习过程】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网络构建内化体系考点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性状显隐性的判断(2)杂交法: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
(3)假设法: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2.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对基因可能与多种性状有关;一对性状也可能与多对基因有关。
3.遗传基本定律中的异常情况(1)分离定律异常情况①不完全显性:如红花AA、白花aa杂交,杂合子Aa开粉红花,则AA×aa杂交再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②显性纯合致死:Aa自交后代比例为显∶隐=2∶1。
③隐性纯合致死:Aa自交后代全部为显性。
(2)自由组合定律异常情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A.14 B.13 C.12 D.34拓展1:(2013·福建卷,28)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梳理一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遗传物质是DNA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材料:健康小鼠;S 型肺炎双球菌(菌体 多糖类荚膜,菌落 , 毒性。
)R 型肺炎双球菌(菌体 多糖类荚膜,菌落 , 毒性。
)方法:将R 型活细菌与 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现象:小鼠 ,并且从小鼠体内分离出 细菌,而且这些S 型活细菌的后代 。
结论: 。
推论: 。
方法: 对S 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 和鉴定,将提纯的DNA 、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 的培养基中。
现象: 只有加入了 ,R 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 型细菌,并且 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 分解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就不能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结论: 。
三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材料:大肠杆菌;被35S 标记的T 2噬菌体(实质是标记了T 2噬菌体的 成分)被32P 标记的T 2噬菌体(实质是标记了T 2噬菌体的 成分)方法:分别用35S 或32P 标记的T 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详见教材P45图3—6) 现象1: 用35S 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 中;用32P 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 中;说明 。
现象2: 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 ,但却不能检测到 。
说明 。
结论: 。
四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材料:烟草;烟草花叶病毒(不含有 ,只含有 和 )方法:先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分离出RNA 和蛋白质,再分别将它们涂抹到烟草叶片上。
现象:从该病毒中提取的 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 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结论: 。
五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 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小结:遗传物质是蛋白质——→遗传物质是DNA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堂练习:教材P46例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物质能贮存大量遗传信息B.遗传物质能准确复制,传递给下一代C.只有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人体内的遗传物质有两种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的A、B、C、D 4支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S型活细菌的DNA、DNA+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验结果发现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是()A.DNA B.DNA+DNA酶C.蛋白质D.多糖3、格里菲斯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①DNA是遗传物质②RNA不是遗传物质③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④糖类不是遗传物质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③④课后作业:《学习与评价》P37同步测评。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归纳与集训2》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例7】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例8】若果蝇的灰色基因为A,黄色基因为a,用一次交配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为。
实验预期及结论为:① ;② ;③ 。
2、探究某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 染色体上方法:选择隐性雌性个性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若后代中的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后代中的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仅位于________________。
【例9】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
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BYB或XBYb或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BY。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3、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的实验设计。
【例10】、果蝇的性染色体X和Y有非同源区和同源区。
非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无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有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不在非同源区,棒眼E对圆眼e为显性,现有足够的纯合雌雄棒眼果蝇和纯合雌雄圆眼果蝇各体,请用杂交实验的方法推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和Y的同源区,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写出你的实验方法,推断过程和相应的遗传图解。
4、探究控制某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原则:孟德尔遗传规律中,不同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生物的遗传》的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掌握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以及遗传变异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遗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基因、遗传信息、遗传物质等。
2. 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遗传规律等。
3. 遗传变异的原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
4. 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遗传多样性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遗传知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的遗传知识解决问题。
3. 利用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遗传的基本概念。
2. 讲解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以孟德尔遗传规律为例,讲解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3. 分析遗传变异的原因:讲解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遗传变异的原因。
4. 探讨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讲解自然选择、适者生存、遗传多样性等概念。
5.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遗传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遗传知识进行分析。
6.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
7. 总结和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遗传知识。
五、作业布置2. 提供一些遗传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遗传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遗传学》等相关教材。
2.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遗传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备考策略】1、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和遗传定律发现过程是生物科学研究的经典内容,在复习过程中应明确各步骤的具体过程和作用。
2、在分析遗传的规律、实验和现象时,要指导学生与遗传的物质基础相联系,这样既可以从容应对综合性较强的非选择题,又能为分析提供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并迁移到实验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强化遗传性实验特点,最终达到熟练设计整体实验的效果。
3、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的复习,关键是要充分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在此基础上,逐步的去分解、透析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切勿忽视基因的分离定律,否则会适得其反。
4、利用遗传定律分析遗传病并进行相关概率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审题并判断疾病类型以及特定情况下的概率。
4.1《遗传的物质基础》(新课标)【考纲点击】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过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
4、DNA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核心要点突破】一、遗传物质的探索1、经典实验2、生物遗传物质总结【典例1】(2010·江苏高考·T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 .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 .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 .蛋白质比DNA 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解析】选C 。
A 项,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则可贮存遗传信息,由此判断A 项正确;B 项,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体现了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由此判断B 项正确;C 项,蛋白质结构不稳定,温度过高、强酸、强碱均能使蛋白质变性,由此判断C 项错误;D 项,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说明蛋白质具有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由此判断D 项正确。
二、DNA 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一个DNA 分子复制n 次,可形成2n个子代DNA 分子,其中含最初母链的DNA 分子占DNA 分子总数的2/2n,即1/12n -;含有的最初母链占DNA 单链总数的2/(22)n ⨯=12n。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班别: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3.了解“同位素标记法”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运用。
4.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____________(大多数生物)(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三、巩固练习()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D.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2.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A.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B.S型肺炎双球菌的多糖提取物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R型肺炎双球菌的混合物D.R型肺炎双球菌与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多糖混合物()3.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说明了R型活菌能够单独转化为S型菌C.说明了R型活菌是无毒性的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的()4.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同位素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A. ①②④③B. ②①④③C. ④②①③D. ②①③④()5.用32P标记噬菌体内部的DNA,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这种噬菌体去感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内可含有A、32PB、35SC、32P和35SD、二者皆无()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B.细胞中的DNA大多在染色体上C.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染色体在遗传上有重要作用()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S型DNA和R型活菌混合的培养皿中,最后会出现哪种菌群?(多选)A.S型死菌B.R型活菌C.R型死菌D.S型活菌()8.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多选)A.DNA是遗传物质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糖类不是遗传物质。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专题四遗传的物质根底【教法指引】考察形式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⑴考察根本概念的识记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生物专业术语和根本概念的掌握情况,这类试题大多只限于考察识记才能,比较简单。
⑵考察根本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这类试题综合程度不高,步骤不难,直来直去,主要考察学生对生物学有关过程、规律和现象的理解情况,与实际联络不强,学生如能对教材知识根本理解,问题不大⑶考察根本原理和规律的应用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
这类试题不仅需要纯熟掌握生物学的根底知识,还需要较强的综合、分析和推理才能。
学生不但要正确识别、理解试题提供的各种图表、资料,全面把握试题提供的客观条件,还要有明晰的解题思路。
试题中的难题较多地集中在这种类型上面。
⑷考察设计程序(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这类试题量不大,但对学生的才能要求更高,要处理这类问题,必须建立起完好的体系,能纯熟驾驭所学知识,会使用科学的语言准确地描绘生物学现象、过程,能“灵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消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类试题由于考试形式限制,—般不会很难,但实际教学中因重理论轻理论,所以学生做起来很不适应。
根据考试改革的信息来看,这类试题的比重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⑸考察追求新知的自主学习才能⑴遗传的细胞根底复习“遗传的细胞根底〞内容时,首先要抓住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过程〞,这是学习减数分裂的主线,还要注意减数分裂与行丝分裂的比较记忆,如细胞图、曲线图、数字表格等方画的比较,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多分析一些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精子形成、卵细胞形成的差异性相关的图像分析题,曲线(DNA、染色体数目变化)分析题,以及图像曲线综合题,以提升该方面的解题才能。
⑵遗传的分子根底要通过复习“遗传的分子根底〞部分,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构造和功能相统—、多样性与一一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要结合相应的图解来理解和记忆DNA分子构造和复制、转录和翻译、中心法那么、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原理等内容。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4.认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科学结论。
【重难点】重点: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难点: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问题导学】探点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一、自主学习:阅读P93和P94“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这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和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2.各种生物通过既能使物种的形状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向前发展进化。
3.什么叫遗传?二、合作互助观察伞藻嫁接实验,回答以下问题: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伞帽的形状与假根中的有关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探点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什么是染色体?。
2.体细胞中染色体存在,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数目且形态的染色体,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则有所不同。
3.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和(全称_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DNA分子是由条长链盘旋而成的结构。
5.DNA上的许多与相关的片段,叫做基因。
它贮存着不同的。
6.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通常都包含一个,每个DNA分子上包含基因。
二、合作互助观察教材P94图4.4-2、图4.4-3、图4.4-4、和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是存在的,DNA分子也是存在的,DNA分子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小片段,称为 ,它也是 存在的。
2.同种生物体细胞染色的数目恒定,这对于生物体的遗传有什么意义??3.DNA 是不是唯一的遗传物质?4.细胞核、染色体、DNA 、基因之间存在怎样的的关系?用右图表示出来。
【归纳整理】当堂达标:(相信自己!)1.“她和母亲像一个人”揭示了生物的什么现象( )A.进化B.变异C.遗传D.遗传和变异2.生物的遗传信息中心是( )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细胞壁3、在细胞核中具有储存和传递信息功能的物质是( )A 、蛋白质B 、DNAC 、核仁D 、核糖核酸4、此图能表示染色体、DNA 、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请在图上标出1、2、3分别表示什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学习目标】1.评述并总结“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2.尝试运用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来分析和评价实验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逐步养成团队意识和严谨、创新的思维习惯【知识回顾】1.19世纪中期,孟德尔提出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20世纪初,约翰逊给“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一。
2.20世纪初,摩尔根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证明基因在上。
3.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
【学习过程】一、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交流讨论】1.请从肺炎双球菌的菌落、荚膜和毒性三个方面对R型细菌和S型细菌进行比较,并试推断肺炎双球菌的毒性与哪种物质有关。
2.与第一组比较,第四组小鼠死亡是因为R型活细菌的作用吗?是因为死的S型细菌的作用吗?第四组小鼠死亡是什么的作用结果呢?3.第四组实验小鼠体内的S型活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是加热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活的R型菌转化成了 S型活菌)?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小组活动】设计实验帮助格里菲斯探究导致R型活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
实验课题:探究S型细菌体内到底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
实验假设:S型细菌体内的DNA是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
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1.实验过程和结果:2.艾弗里实验结论是什么?你认为他的实验有何不够严谨的地方吗?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知识链接一病毒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唯一的生命特征是借助活的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酶、能量和场所进行增殖。
核酸和蛋白质是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根据宿主不同,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绝大多数病毒的复制可分为下列五步:吸附一侵入一合成一组装一释放。
1.如右图所示,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在其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仅蛋白质中含有硫,则其蛋白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 DNA的基本元素组成是。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遗传的基本观点和遗传的物质基础;2. 掌握DNA和RNA的结构、功能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3. 理解基因的观点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遗传现象。
二、导学内容:1. 遗传的基本观点2. 遗传的物质基础:DNA和RNA3. 基因的观点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4. 遗传现象的诠释三、导学重点:1. DNA和RNA的结构、功能及作用;2. 基因的观点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3. 遗传现象的诠释。
四、导学难点:1. 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2. 基因的观点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的掌握;3. 遗传现象的诠释能力的提升。
五、导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遗传现象;2. 视频教学法:结合视频教学,生动形象地呈现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基因观点和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理解;4. 实验操作法: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DNA 和RNA的特性。
六、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遗传的兴趣;2. 进修:讲解遗传的基本观点和遗传的物质基础;3. 实践: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DNA和RNA的特性;4.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强化记忆;5. 提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高遗传现象的诠释能力。
七、导学评判:1. 学生能够简洁准确地诠释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2. 学生能够清晰地描述基因的观点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遗传现象,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见解。
八、拓展延伸:1.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遗传的物质基础;2. 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遗传现象在自然界中的表现;3. 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认识。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对遗传的物质基础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进修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题学案26遗传物质基础归纳与集训命题规律从近四年高考生物试题看,不管是大纲地区还是课标地区,本部分知识都是考查的重点之一,在选择、简答中都占有一定比例,且分值相对较高。
在过去几年的考查中,侧重在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实验的考查,DNA结构、复制以及转录、翻译的有关计算,基因的转录、翻译过程及比较的考查以及重要相关概念的比较区别的考查。
各地考查相对均衡,广东、上海尤重。
本部分考点的命题角度变化不大,考频较高的是:实验思路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注意的问题,且常与实验设计的理论、中心法则中有关DNA复制的内容、同位素示踪技术相联系,DNA的结构和复制包括DNA的结构、特点,DNA复制的过程、特点、条件等内容,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关的计算题,也常有根据DNA的复制特点进行推理的题目,基因的表达是实现基因对生物性状控制的方式,涉及转录与翻译两个生理过程,高考时常集中考查这两个生理过程,包括这两个生理过程的比较及与中心法则中其他生理过程的比较。
另外,涉及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数量关系的计算题也常出现。
大纲地区对基因结构的考查较多。
考查题型上主要分两类:选择、简答。
基本的概念、基本知识的比较以及有关DNA结构、复制、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的有关数量计算,多为选择题;而相关实验的设计、中心法则与信息流的识图作答的有关问题多以简答题出现。
命题趋势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及拓展应用一直受到历年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
预计2012年高考,此类试题还会变化问题情景,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难度系数维持在0.56左右。
以肺炎双球菌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特性,预计这种命题思路可能会被采纳。
单纯的知识点或概念的考查日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多知识、多角度的综合交叉的辨析考查。
实验名称操作对象操作过程结果结论相同点①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分离到和两种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有体外转化实验S型细菌的DNA混合培养分离____和____细菌“转化因子”是______①实验思路相同:设法将蛋白质与DNA(或RNA)分开,单独、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
②实验设计原则相同:都遵循对照原则。
S型细菌的其他物质只分离到____细菌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只分离到____细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5S标记的噬菌体细菌侵染细菌细菌体内无____,体外有____ ____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32P标记的噬菌体细菌体内有____,体外无____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烟草侵染烟草患烟草花叶病________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结论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将R型活菌与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混合培养只有R型菌落,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了遗传效应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感染烟草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D 大肠杆菌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经3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二、DNA分子复制的有关计算1.若取一个全部N原子被15N标记的DNA分子(0代),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表:2.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有(1)DNA分子数①子代DNA分子数=____个;②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____个;③不含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____个。
(2)脱氧核苷酸链数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____条;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2条;③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______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______个。
思维拓展1.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有2n个,只含14N的有(2n-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
2.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占总数比例为22n。
3.子代DNA分子的链中,总链数2n×2=2n+1条。
含15N的链始终是2条,占总数比例为22n+1=12n。
做题时,应看准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探究示例2已知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有4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液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 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嘧啶(C)为m个,则n,m分别是()A .3 900B .3 420C .4 420D .4 900听课记录:思维拓展 基因表达与个体发育之间的关系(1)个体发育受精卵――→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幼体――→发育成体(性成熟)在这一过程中,生物个体的各种性状(或表现型)得以逐渐表现。
个体发育过程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发育过程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众多体细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而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或基因,但生物体不同部位细胞表现出的性状不同,而且不同性状是在不同时期表现的。
所以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有如下特点:①虽然不同的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但不同的细胞选择性表达不同的基因,如胰岛细胞能表达胰岛素基因,但不表达血红蛋白基因。
②细胞内基因的顺序表达。
同一细胞的不同发育时期表达不同的基因。
探究示例3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听课记录:四、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有关计算1.DNA(基因)、mRNA中碱基与肽链中氨基酸个数关系图解2.析图得规律(1)基因中碱基数与mRNA中碱基数的关系转录时,组成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能________,另一条链则________。
基因为双链结构而RNA为__________结构,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2。
(2)mRNA中碱基数与氨基酸的关系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____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是信使RNA碱基数目的____,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
(3)计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①翻译时,mRNA上的__________不决定氨基酸,因此准确地说,mRNA上的碱基数目是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3倍还要多一些。
②基因或DNA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还要多一些。
③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最少”等字。
如:mRNA上有n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____有2n个碱基,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____有n/3个氨基酸。
(4)mRNA上碱基比例:mRNA上A+U的数值和比例=模板链上A+T的数值和比例。
思维拓展1.DNA(或基因)中的碱基对数∶密码子个数∶氨基酸个数=3∶1∶1。
2.解题时应看清是DNA上(或基因中)的碱基对数还是个数;是mRNA上密码子的个数还是碱基的个数;是合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个数还是种类数。
探究示例4(2009·上海卷,17)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A.75对碱基B.78对碱基C.90对碱基D.93对碱基听课记录:1.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2.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C.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D.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质发生变化所致3.(2011·上海卷,12)下图表示两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数在同一细胞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若两种mRNA自形成至翻译结束的时间相等,两基因首次表达的产物共存至少需要(不考虑蛋白质降解)()A.4 h B.6 h C.8 h D.12 h4.如图所示为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的过程。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若基因A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B.若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C.若基因B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由鸟氨酸合成D.基因C不能控制酶C的合成5.如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A.①②B.③④⑥ C.⑤⑥D.②④6.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应含有碱基A() A.19% B.21% C.23% D.42%7.如图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合成过程图,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多选)()A.R所示的阶段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解旋酶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C.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D.图中的②合成后,直接进入细胞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8.(2010·镇江一模)对于下列图解,说法不正确的是()DNA…—A—T—G—C—C—C —…| | | | | |RNA…—U—A—C—G—G—G—…A.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完成的B.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成多种、多个信使RNAC.该图中的产物须穿过0层生物膜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D.H5N1禽流感病毒在培养基上也可以完成该过程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9.(1)图中数字序号所表示的物质分别是什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