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经考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1
诗经[填空题]1四始说参考答案:始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认为《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此四始是指《风》、《小雅》、《大雅》、《颂》四者的开始。
《毛诗序》也提到“四始”,认为《风》、《小雅》、《大雅》、《颂》四者为王道兴衰之所由始。
[填空题]2风雅参考答案:“风雅”是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后人对由《诗经》以来形成的中国诗歌创作传统的理论升华。
在这里,“风雅”并不是指的“风雅”体裁,而是指体现在《诗经》“风”“雅”中的艺术创作精神,即诗歌创作的高尚意义和严肃性。
它对中国后世文人创作影响尤为明显。
[单项选择题]3、没用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的作品是()。
A.《秦风•蒹葭》B.《秦风•无衣》C.《鄘风•相鼠》D.《大雅•生民》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谷风》中开头写的“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是()。
A.赋B.比C.兴D.颂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5、“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悠”的意思是()。
A.摇来摇去B.翻来翻去C.想念、思念D.痛苦、悲伤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6、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弃妇诗是()。
A.《周南•汉广》B.《卫风•氓》C.《郑风•将仲子》D.《郑风•狡童》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7、、属于农事诗的作品有()。
A.《豳风•七月》B.《周颂•丰年》C.《小雅•鹿鸣》D.《小雅•采薇》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8、“信誓旦旦”一语出自下列哪篇作品()。
A.《蒹葭》B.《离骚》C.《东山》D.《氓》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9、《诗经》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国风》,它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0、《诗经》中祭祀后稷事迹的作品是()。
A.《周南•关雎》B.《秦风•蒹葭》C.《小雅•采薇》D.《大雅•生民》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1、下列《诗经》作品中运用对比手法的是()。
汉代传授《诗经》的所谓“四家诗”中属于“古文”学派的一家是()•A.•韩诗••B.•齐诗••C.•毛诗•2.00/2.00••D.•鲁诗•《诗经》中“国风”部分的第一首诗是()。
•A.•《文王》••B.•《鹿鸣》••C.•《淸庙》••D.•《关雎》•2.00/2.00•“履帝武敏歆”中“武”字的意思是()•A.•脚拇指•2.00/2.00••B.•武器••C.•肚子••D.•武装•《王风·君子于役》写的是()。
•A.•妻子对久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2.00/2.00••B.•妻子对丈夫为国出征感到自豪。
••C.•久役在外的丈夫对家中妻子的思念。
••D.•久役在外的征人归途中的心情。
•在汉代传授“毛诗”的毛苌是哪国人?()•A.•赵国人•2.00/2.00••B.•鲁国人••C.•韩国人••D.•燕国人•下列《诗经》作品中反映同仇敌忾精神的名篇是()•A.•《黍离》••B.《无衣》•2.00/2.00••C.•《君子于役》••D.•《东山》•《小雅﹒鹿鸣》属于()。
•A.•宫廷燕乐•2.00/2.00••B.•宗庙祭祀歌••C.•爱情诗•D.•讽刺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出自()。
•A.•《氓》••B.•《蒹葭》•2.00/2.00••C.•《静女》••D.•《静女》•“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几句诗出自()。
•A.•《郑风•女曰鸡鸣》••B.•《卫风•氓》•2.00/2.00••C.•《邶风∙静女》••D.•《郑风·溱洧》•“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出自哪一首诗?()•A.•《小雅·北山》••B.•《小雅·巷伯》••C.•《小雅·角弓》••D.•《小雅·采薇》•2.00/2.00•汉代传授《诗经》的所谓“四家诗”中属于“今文”学派的是()。
•A.•鲁诗•1.00/3.00••B.•韩诗•1.00/3.00••C.•毛诗••D.•齐诗•1.00/3.00•以下《诗经》作品中可以看做是周部族史诗的作品有哪些?•A.•《生民》•1.00/3.00••B.•《公刘》•1.00/3.00••C.•《殷武》••D.•《绵》•以下诗篇出自《诗经国风》中的《秦风》的有()。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附远厚别”出自于古代典籍()。
(1.0分)1.0 分A、《周易·复卦》B、《诗经·周颂》C、《礼记·郊特牲》D、《尚书·禹贡》我的答案:C2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古代负责典乐的人是()。
(1.0分)1.0 分A、尧B、由C、胄D、夔我的答案:D3西周建国之后,周武王选择了()作为西周的都城。
(1.0分)1.0 分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我的答案:D4根据诗义的推测,《诗经·国风·兔罝》适合在以下哪一种礼仪场景演奏?()(1.0分)1.0 分A、新婚仪式B、国丧大礼C、阅兵仪式D、农耕仪式我的答案:C5关于“孔子删诗说”,以下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1.0分)1.0 分A、孔子删诗说仍然有较大的争议。
B、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
C、孔子是因为想做周朝的乐官才“删诗”的。
D、孔子信而好古,所以才自愿整理诗歌。
我的答案:C6西周初期政治文化中心位于现代中国的()地区。
(1.0分)1.0 分A、辽宁B、福建C、陕西D、广东我的答案:C7《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载号载呶”体现了西周末期贵族宴席上的哪种现象?()(1.0分)1.0 分A、弑杀B、知止C、丧德D、有序我的答案:C8《周颂·载芟》中“有略其耜,俶载南亩”的“耜”意思是()。
(1.0分)1.0 分A、耕地B、犁头C、木头D、水田我的答案:B9“有洸有溃”暗指()事件。
(1.0分)1.0 分A、兵败B、日蚀洪灾D、家暴我的答案:D10《诗经·大雅·荡》使用了以下哪一种进谏的方式?()(1.0分)1.0 分A、略谏B、不谏C、直谏D、谲谏我的答案:D11根据《诗经·国风·采蘩》的内容,宗庙祭祀时运用水草类植物的做法与以下哪一文明有关?()(1.0分)1.0 分A、賨目B、殷商C、启夏D、元谋我的答案:C12晋文公于宴饮典礼上选择赋诗《黍苗》回应秦穆公,以表达他的()态度。
诗经注解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诗经注解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多少首诗歌?- 答案:305首2. 《诗经》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 - 答案:地方民歌3. 《诗经》中《关雎》是一首描写什么主题的诗歌?- 答案:爱情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 答案:《采薇》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一词,描述的是女子的什么特质?- 答案:体态轻盈、举止优雅二、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属于《诗经》中的“风”部分?- A. 《鹿鸣》- B. 《关雎》- C. 《硕鼠》- D. 《蒹葭》- 答案:B2. 《诗经》的编撰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老子- 答案:A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一词,其含义是: - A. 年轻- B. 夭折- C. 鲜艳- D. 枯萎- 答案:C4. 《诗经》中的“雅”部分主要收录了:- A. 宫廷乐歌- B. 祭祀歌曲- C. 民间歌谣- D. 政治议论- 答案:A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的哪一篇?- A. 《子衿》- B. 《青青子衿》- C. 《采薇》- D. 《关雎》- 答案:A三、简答题1. 简述《诗经》的文学价值。
- 答案:《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语言朴实自然,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形式多样,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解释《诗经》中的“风”、“雅”、“颂”三部分的区别。
- 答案:“风”是地方民歌,反映了民间生活和情感;“雅”是宫廷乐歌,多用于宴会和祭祀,语言较为典雅;“颂”是祭祀歌曲,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内容庄重。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答案:《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属于《诗经》中的“风”?答案:B、静女2.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成书年代大约是在:答案:C、公元前6世纪3. 《诗经》中的“国风”主要描写的是:答案:A、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4.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主要描写的是:答案:C、宫廷仪式和政治生活5.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答案:B、古代汉字文化的瑰宝二、判断题1. 《诗经》的作者是一人创作的。
答案:错误2. 《诗经》所记录的都是历史事件。
答案:错误3. 《诗经》被誉为“五千年来的文化瑰宝”。
答案:错误4. 《诗经》中的诗歌以骈文居多。
答案:错误5.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大多数是四言或七言。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诗经》是如何被传承下来的?答案:《诗经》最早是由古代君主所命令的宫廷音乐家所作。
后来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并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整理成为一部书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诗歌被广泛地传唱和流传,最终形成了《诗经》这部古代文化经典。
2. 《诗经》具有哪些重要的文化价值?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它是古代汉字文化的瑰宝,是我们认识和了解古代汉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其次,它记录了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次,它通过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等的真实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最后,它的语言优美、质朴,给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3. 《诗经》中的“风”、“雅”、“颂”有何区别?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它们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内容。
其中,“风”主要描写的是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歌颂了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体现了民歌的特点。
而“雅”则主要描写的是宫廷仪式和政治生活,体现了宫廷文学的风格。
而“颂”则是歌颂君主、贵族和神灵的颂歌,具有较为庄重的文风。
四、解答题1. 《诗经》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有哪些?答案:《诗经》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诗经》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1. 《诗经》是什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文学作品。
它包含了305篇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诗经》的内容有哪些?
《诗经》的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主要有民歌、节令歌、赋、颂、讽、怨等类型的诗歌。
它描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哲理
和情感等方面。
3. 《诗经》的作者是谁?
《诗经》的作者多为古代诗人和民间歌手,具体的作者已经难
以考证清楚。
有些诗歌是集体创作,有些可能来自于民间口头传承。
4. 《诗经》的主题有哪些?
《诗经》的主题丰富多样,包括爱情、友情、社会生活、政治、战争等。
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5. 举例一首《诗经》中的诗歌。
例如,《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歌,写了两个相爱的人因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的痛苦和惋惜之情。
诗歌通过富有情感的描述,表达了异地恋的苦闷和思念之情。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考答案:
题目:《诗经》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它包含了305篇诗歌,主题丰富多样,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虽然具体的作者难以考证,但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B.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C.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D.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3.名句默写。
(1)《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中开头“, ”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2分)(2)蒹葭苍苍, 。
(《诗经·蒹葭》)(1分)(3)《关雎》中用来表达诗人对文静美好的女子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
, ”。
(4)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1分)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档中国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曾经流行于古代的诗词歌赋在现代又“火”了一把。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经典咏流传》所选每首诗词,都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墨梅》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中国风骨,《明日歌》里的惜时如金,《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历史激情……无论曲风,也无论题材,不变的情怀链接了经典与时代。
【材料二】好风凭借力,送“诗”上青云。
《经典咏流传》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和诗以歌”的形式,把古诗词原创改编成歌曲,以经典为船,以流行为帆,把经典的诗歌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古人的思想、智慧和情怀与今人产生强烈的文化共鸣。
(1)根据上述材料,探究该节目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中国诗经考试题(答案)《诗经》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1根据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的观点,“鄂不韡韡”中“鄂不”是指()。
A、花托B、不正C、湖北D、何不答案:D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讽刺的是()。
A、周幽王B、周厉王C、周宣王D、周赧王答案:B3以下哪一位西周君主在周厉王之后继承大统并中兴了周王朝?()A、周幽王B、周宣王C、周康王D、周穆王答案:B4《诗经》中体现中华名族精神传统主干的精神线索不包括()。
A、兵燹B、家国C、婚恋D、农事答案:A5根据“陈馈八簋”的描述,《诗经·小雅·伐木》记载了以下哪一阶层的宴饮过程?()A、商王室B、周王室C、齐诸侯D、楚大夫答案:B6《诗经·大雅·民劳》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高级贵族B、低级贵族C、周王本人D、夷狄番邦答案:A7《诗经·大雅·荡》使用了以下哪一种进谏的方式?()A、略谏B、不谏C、直谏D、谲谏答案:D8“乌覆翼之,乌乃去矣”中的“乌”在古代象征()。
A、太阳B、月亮C、死亡D、新生答案:A9以下哪一项是《诗经·小雅·节南山》中的诗句?()A、听用我谋,庶无大悔B、匪面命之,言提其耳C、家父作诵,以究王訩D、惠于朋友,庶民小子答案:C10《诗经·齐风·还》中“峱”是()的山名。
A、江苏常熟附近B、浙江余杭附近C、山东临淄附近D、河北秦皇岛附近答案:C11下列不属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乐器的是()。
A、编钟B、鼍鼓C、琴瑟D、忽雷答案:D12根据诗义的推测,《诗经·国风·兔罝》适合在以下哪一种礼仪场景演奏?()A、新婚仪式B、国丧大礼C、阅兵仪式D、农耕仪式答案:C13《诗经·召南·甘棠》的核心内容是()。
A、睹物思人B、见异思迁C、如实记录D、表达怨愤答案:A14“节彼南山,有实其猗”中“猗”是指()。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2.《诗经•国风•邶风•谷风》中的部分诗句与《诗经•小雅•小弁》相同。
(√)3.根据甲骨文“四方风”的记载,北风被写作为“隩”。
(√)4.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5.《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6.“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7.《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8.《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9.“无我魗兮,不寁好也”中“魗”今写作“丑”。
(√)10.根据《诗经》的记载,“子都”、“子充”是先秦时期的美男子。
(√)11.先秦时期“三家分晋”是指晋国诸大臣分割了晋国土地,各自为政。
(√)12.《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13.《诗经•国风•采蘩》透露出先秦时期古老的宗教意识。
(√)14.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5.《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思齐》歌颂的是,周王朝一代代的好妻子,包括江源,大任,大姒等。
古公亶父指的是周太王,太王迁岐。
16.“天生烝民,其命匪谌”并不蕴含任何先秦民本思想。
(×)17.根据天文学家的佐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周平王时期的作品。
(√)十月之交记录的是前一个月出现“月食”,后一个月出现“日食”的现象,在平王三十五年,出现过这种情况。
18.根据《诗经》的记载,尹吉甫是西周末期的著名政治家。
(√)尹吉甫,西周末期,既是朝廷大臣,又是诗人。
19.“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在中国部落时期即已完善并一直流传至今。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成书时间大约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2. 《诗经》中“国风”部分主要反映了:A. 贵族生活B. 民间生活C. 宫廷生活D. 军事生活答案:B3. 下列哪首诗是《诗经》中的“雅”诗?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采薇》答案:C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诗经》中哪首诗的诗句?A. 《桃夭》B. 《采葛》C. 《硕鼠》D. 《蒹葭》答案:A二、填空题: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颂”主要用来______。
答案:祭祀2. 《诗经》中“风”的部分共有______篇。
答案:十五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的______。
答案:《子衿》三、简答题:1. 请简述《诗经》的“风”、“雅”、“颂”三部分的特点。
答案:《诗经》的“风”部分主要收录了各地的民歌,反映了民间生活和情感;“雅”部分则多为宫廷音乐,内容多涉及政治、礼仪等;“颂”部分主要是祭祀用歌,内容庄重,多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
2. 《诗经》中有哪些著名的爱情诗篇?答案:《诗经》中著名的爱情诗篇包括《关雎》、《蒹葭》、《子衿》等,这些诗篇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以其真实、自然、质朴的风格,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同时,它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的重要资料。
《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已经成为汉语中的成语,广泛流传。
2. 请分析《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中的应用。
答案:《诗经》中的“赋”是指直接陈述事物,表达诗人的情感;“比”是指通过比喻,将抽象的思想感情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兴”则是通过引发联想,借助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经》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1根据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的观点,“鄂不韡韡”中“鄂不”是指()。
A、花托B、不正C、湖北D、何不答案:D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讽刺的是()。
A、周幽王B、周厉王C、周宣王D、周赧王答案:B3以下哪一位西周君主在周厉王之后继承大统并中兴了周王朝?()A、周幽王B、周宣王C、周康王D、周穆王答案:B4《诗经》中体现中华名族精神传统主干的精神线索不包括()。
A、兵燹B、家国C、婚恋D、农事答案:A5根据“陈馈八簋”的描述,《诗经·小雅·伐木》记载了以下哪一阶层的宴饮过程?()A、商王室B、周王室C、齐诸侯D、楚大夫答案:B6《诗经·大雅·民劳》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高级贵族B、低级贵族C、周王本人D、夷狄番邦答案:A7《诗经·大雅·荡》使用了以下哪一种进谏的方式?()A、略谏B、不谏C、直谏D、谲谏答案:D8“乌覆翼之,乌乃去矣”中的“乌”在古代象征()。
A、太阳B、月亮C、死亡D、新生答案:A9以下哪一项是《诗经·小雅·节南山》中的诗句?()A、听用我谋,庶无大悔B、匪面命之,言提其耳C、家父作诵,以究王訩D、惠于朋友,庶民小子答案:C10《诗经·齐风·还》中“峱”是()的山名。
A、江苏常熟附近B、浙江余杭附近C、山东临淄附近D、河北秦皇岛附近答案:C11下列不属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乐器的是()。
A、编钟B、鼍鼓C、琴瑟D、忽雷答案:D12根据诗义的推测,《诗经·国风·兔罝》适合在以下哪一种礼仪场景演奏?()A、新婚仪式B、国丧大礼C、阅兵仪式D、农耕仪式答案:C13《诗经·召南·甘棠》的核心内容是()。
A、睹物思人B、见异思迁C、如实记录D、表达怨愤答案:A14“节彼南山,有实其猗”中“猗”是指()。
A、山猿B、山狐C、山脚D、山角答案:D15《诗经·大雅·思齐》中蕴含了以下哪一种儒家核心思想?()A、内圣外王B、以无为本C、兼爱非攻D、上善伐谋答案:A16清代小学名著《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戴震B、王夫子C、许慎D、段玉裁答案:D17著名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发生在周朝国君()执政时期。
A、周幽王B、周宣王C、周康王D、周穆王答案:A18以《诗经·小雅·伐木》为例,先秦宴饮中的饮酒礼传达了先秦贵族()的品质。
A、享乐B、残暴C、慷慨D、吝啬答案:C19西周时期的“共和”是指()共同辅政的时期。
A、叔公和伯公B、召公和朱公C、周公和召公D、周公和朱公答案:C20《诗经》中“小礼生大篇”的诗歌主要集中产生于()。
A、殷商中期B、西周初期C、西周晚期D、东周晚期答案:C21以下哪一首曲子在《诗经》中是只保存着题目没有词?()A、《鹿鸣》B、《四牡》C、《白华》D、《皇皇者华》答案:C22“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出自《大武》乐章的哪一首诗篇?()A、《周颂·酌》B、《周颂·武》C、《周颂·赉》D、《周颂·桓》答案:B23《诗经》中以下哪一篇章不属于“中原八风”?()A、《周南》B、《桧风》C、《陈风》D、《召南》答案:D24属于古代城市遗址的是()。
A、河姆渡遗址B、仰韶文化遗址C、城头山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答案:C25“媒氏掌万民之判”语出先秦典籍()。
A、《诗经》B、《尚书》C、《周礼》D、《国语》答案:C26《左传·襄公十年》中记载,宋国君主为招待晋国君主特地叫人演奏歌舞()。
A、《南陔》B、《白华》C、《桑林》D、《华黍》答案:C27商周时期周王举行籍田典礼,需要提前()天开始观察天气的变化。
A、七天B、八天C、九天D、十天答案:C28根据《诗经》的诗歌内涵,“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出自于以下哪一种生活方式?()A、宴饮B、野婚C、战争D、农耕答案:D29“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与《酌》诗相应”出自()。
A、《诗集传》B、《诗经世本古义》C、《诗总闻》D、《诗本谊》答案:C30成语“忧心忡忡”首见于先秦古籍()。
A、《周易》B、《左传》C、《孙子》D、《诗经》答案:D31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先秦时期羽毛最有可能与以下哪一事物有联系?()A、太阳和历法B、食物和炊具C、颜料和面妆D、火器和战争答案:A32秦穆公宴饮晋文公,曾向对方赋的第一首诗是()。
A、《小雅·伐木》B、《小雅·小旻》C、《小雅·鹤鸣》D、《小雅·采菽》答案:D33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名为()。
A、兹甫B、小白C、重耳D、熊侣答案:C3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语出先秦古籍()。
A、《周易》B、《礼记》C、《诗经》D、《尚书》答案:B35“刑于寡妻”中的“寡妻”是指()。
A、庶妾B、嫡妻C、寡妇D、弃妇答案:B36根据考据学和文字学的观点,《关雎》的主题是()。
A、登基典礼上的乐歌B、狩猎典礼上的乐歌C、丧葬典礼上的乐歌D、婚姻典礼上的乐歌答案:D37以下哪一项属于北宋时期的《诗经》研究著作?()A、王质《诗总闻》B、范处义《诗补传》C、苏辙《诗集传》D、颜粲《诗辑》答案:C38先秦时期的“跪”与以下哪一项同义?()A、蹲B、躺C、坐D、站答案:C39诗篇中出现“孙子”一词,则该诗篇有可能是()时期的作品。
A、周武王时期B、周成王时期C、周康王时期D、周穆王时期答案:D40“我徂东山”中“东山”位于现今的()。
A、湖北省境内B、陕西省境内C、山东省境内D、浙江省境内答案:C二、多选题(题数:15,共30.0 分)1下面选项中属于甲骨文的四方风的是()。
A、东风B、南风C、西风D、北风答案:ABCD2下面选项中对《关雎》的艺术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基础B、总体格调是庄重典雅C、在艺术上是雅致的D、总体格调是轻佻散漫答案:ABC3想要判断作品时代的标准,可以通过该作品的()进行研究。
A、内容B、风格C、语法D、风调答案:ABCD4下面选项中属于周朝早期的王的是()。
A、宣王B、武王C、成王D、康王答案:BCD5下面选项中对西周的农耕问题描述正确的是()。
A、农耕问题是一种政治问题B、农耕的问题不单是一种生产C、农耕问题跟政治良心有关系D、农耕问题跟政治清明之德有关系答案:ABCD6下面选项中属于《毛诗》的内容的是()。
A、文本B、毛序C、传D、注释答案:ABCD7《雅》的体裁与《国风》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A、篇幅较长B、章句整齐C、铺张甚丰D、感情真挚答案:ABC8读懂《诗经》需要打好的基础是()。
A、研究语言B、重视新材料C、研究人物D、重视古典文献答案:AB9下面作品中属于《大雅》中的称伐篇的是()。
A、《崧高》B、《烝民》C、《韩奕》D、《江汉》答案:ABCD10沿着古人的方法,我们可以把诗经分为几个时段,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早期作品不是很多B、中期出现大量的作品C、周厉王时期政治抒情诗D、采诗观风这种现象在晚期开始趋于高涨答案:ABCD11下面属于于省吾先生编纂的书籍的是()。
A、《泽螺居诗经新政》B、《甲骨文释林》C、《双剑誃金文选》D、《诗经原始》答案:ABC12下面选项中属于近代诗经的研究著作的是()。
A、林义光《诗经通解》B、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政》C、高亨的《诗经新注》D、方玉润的《诗经原始》答案:ABC13下面选项中对于《诗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第三部诗歌总集。
B、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C、《诗经》的编写是为了礼乐的歌唱。
D、它的传承是通过歌唱展开的。
答案:BCD14周穆王之所以周游天下,是出于()目的。
A、寻找草原力量B、搜寻铁器工艺C、寻找水源D、搜寻铜器工艺答案:AB15西周中期以前,颂歌献给的对象包括()。
A、周文王B、后稷和公刘C、太王和王季D、周武王答案:ABC三、判断题(题数:30,共30.0 分)1周穆王周游天下只是为了寻找能工巧匠来制造和修补兵器,并无其他目的。
(×)2根据天文学家的佐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周平王时期的作品。
(√)3根据周公制作的礼乐制度,姬姓贵族百代之内不允许通婚。
(√)4《诗经》中战争诗创作的高潮仅仅与南方蛮夷叛乱有关。
(×)5殷商时期有一些礼乐活动是阴森恐怖的。
(√)6根据《左传》的记载,先秦贵族只有威仪而无德行。
(×)7孔子是第一个整理《诗经》的人。
(√)8“有渰萋萋,兴雨祈祈”这一诗句出自《小雅·信南山》。
(×)9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促使古代农民形成了生活节俭的风尚。
(√)10“间歌”指的是堂上和堂下的乐工轮替着唱歌。
(√)11《孔子诗论》中“举贱民而蠲之”的“贱民”是指被流放的犯人。
(×)12夏禹是通过世袭制得到王位的。
(×)13《诗经·小雅·节南山》在内容风格上属于直谏。
(√)14“旧邦维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和繁荣过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15“籍田典礼”中“藉”字的意思是借。
(√)16“城彼朔方”中“朔方”指的是南方。
(×)17根据《诗经》的记载,恐惧和忧患都能够促使智慧的生成。
(√)18《诗经·国风·东山》通过示现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家庭的眷恋。
(√)19《国风·郑风·溱洧》的作者与作品中赠女子芍药的男子是同一人。
(×)20西汉和东汉经学对《关雎》一诗的解读方式和所得结论都是一致的。
(×)21“劝百而讽一,曲终而奏雅”语出《世纪·廉颇蔺相如列传》。
(×)22“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这一段文字实际上描述的是《大武》乐章的六成结构。
(√)23《大雅·皇矣》中出现的“上帝”是指西方人信仰的创造宇宙之神。
(×)24鲁诗的创始人辕固生,是一位鲁国人。
(×)25“无竞维烈”中“维烈”的意思是雄心韬略。
(×)26在古代,“大、小雅”中“雅”和“夏朝”中“夏”的读音是一样的。
(√)27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28朱熹《诗集传》是最早使用金文来研究《诗经》的学术著作。
(√)29先秦时期“桑中之喜”是一个褒义词。
(×)30“民之失德,干糇以愆”语出《诗经·小雅·伐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