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地杂波背景下步进线性调频信号ISAR成像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336.67 KB
- 文档页数:5
isar成像流程
ISAR(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数据采集:通过雷达系统连续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信号,记录目标在不同角度下的回波数据。
2. 目标运动参数估计:根据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信息,精确估算目标的旋转速度、姿态等参数。
3. 回波处理:对获取的回波信号进行距离走动校正和相位校准,消除由于目标运动带来的多普勒效应和几何变化。
4. 距离向压缩:应用匹配滤波或其他算法进行距离向压缩,提取出一维的距离像序列。
5. 方位向成像:对距离像序列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目标在方位向上的分布图像,即ISAR图像,该图像反映了目标的散射特性及其结构特征。
总结来说,ISAR成像就是利用雷达系统对运动目标进行连续观测,并通过对回波数据的精密处理和数学变换,生成高分辨率的目标散射特征图像。
ISAR成像新方法研究ISAR成像新方法研究近年来,ISAR(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成像技术在目标识别和空中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ISAR 成像可以利用飞机、舰船等运动平台上的雷达获得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从而提高目标的识别能力和探测距离。
然而,传统的ISAR成像方法在某些场景下存在局限性,诸如复杂的目标结构和强噪声环境等。
因此,研究人员开展了针对ISAR成像的新方法研究,旨在提高成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目前,ISAR成像的新方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
在信号处理方面,研究人员采用了多普勒线束成像(Doppler Beamforming)和多距离聚焦(Multi-Range Focusing)等技术来对雷达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
多普勒线束成像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位校正和调频解调,可以有效抑制多普勒频移引起的图像模糊。
多距离聚焦则可以通过对不同距离的散射信号进行聚焦,进一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对小目标的探测能力。
在图像重建方面,研究人员利用了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来提高ISAR成像的重建质量。
压缩感知技术可以通过采样率的降低,实现对图像的有效重建。
它利用目标的稀疏性和随机测量技术,将目标原始信号进行压缩编码,然后通过反问题求解方法恢复原始信号。
深度学习则通过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ISAR图像的高质量重建。
深度学习模型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自动学习目标的特征表示和重建规律,从而提高成像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ISAR成像中引入了其他辅助信息,如目标形状先验、运动补偿和辐照补偿等。
目标形状先验可以通过模型拟合或先验知识,对目标的形状进行估计和修正,从而提高成像的精度和稳定性。
借助运动补偿技术,可以对平台和目标的运动进行补偿,减小运动导致的运动模糊。
而辐照补偿则可以根据雷达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关系,对成像结果进行矫正,消除几何扭曲和射纹效应。
基于随机调频步进信号的高分辨ISAR成像方法吕明久;李少东;杨军;马晓岩【期刊名称】《电子与信息学报》【年(卷),期】2016(038)012【摘要】为充分利用随机调频步进逆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所具有的联合稀疏特征,提高成像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理论的随机调频步进逆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成像方法。
首先构建随机调频步进信号回波的联合稀疏表示模型,并完成子脉冲的脉冲压缩处理;其次,基于每组子脉冲的随机方式(组与组之间的随机方式不同),构建相应的随机量测矩阵,获取回波的压缩感知信号模型,并利用分布式压缩感知理论实现距离向联合高分辨重构;最后结合回波在方位向的稀疏性,采用快速稀疏重构算法实现方位向高分辨成像。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充分利用了随机调频步进信号回波的随机性与联合稀疏特征,所提出方法具有重构精度高、距离向采样率低、抗噪性能强等特点。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joint spars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dar echo to improve imaging performance. A novel super resolution Inverse SAR (ISAR)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distributed compressed sensing theory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joint sparse echo model of the random chirp frequency-stepped signal is built and the pulse compression processing of each sub-pulse is processed. Secondly, owing to different random patterns of each group, different measurement matrices are constr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pattern of sub-pulse signal. Then the corresponding compressed sensing model of the echo is built and the supper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isobtained via the distributed compressed sensing theory. Finally, the supper resolution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 can be obtained by a fast compressed sensing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which is used to achieve the high resolution reconstruction in azimuth direction based on the sparse featur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econstruction accuracy, low sampling rate and strong anti-noise performance.【总页数】8页(P3129-3136)【作者】吕明久;李少东;杨军;马晓岩【作者单位】空军预警学院武汉 430019;空军预警学院武汉 430019;空军预警学院武汉 430019;空军预警学院武汉 43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7.52【相关文献】1.强地杂波背景下步进线性调频信号ISAR成像方法 [J], 冯有前;项艳;孙亚军2.稀疏线性调频步进信号ISAR成像观测矩阵自适应优化方法 [J], 陈怡君;李开明;张群;罗迎3.基于线性调频步进信号的高速目标ISAR成像 [J], 高昭昭;邢孟道;张守宏;张焕颖4.基于线性调频步进信号的ISAR成像技术研究 [J], 张涛;马长征;张群;张守宏5.基于联合块稀疏模型的随机调频步进ISAR成像方法 [J], 吕明久;陈文峰;夏赛强;杨军;马晓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步进线性调频脉冲串SAR实时成像算法在多DSP平台上实
现的研究
张晓斌;莫志锋;王贞松
【期刊名称】《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年(卷),期】2006(27)12
【摘要】SAR的步进线性调频脉冲串(LMF Burst)工作模式是一种通过多子脉冲合成提高距离向分辨率的新的SAR成像模式,其算法流程中包含较多的FFT/IFFT处理,算法的结构性变差,不利于实时处理.本文通过分析步进线性调频脉冲串算法本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显著减少FFT/IFFT处理次数的优化方法;并结合使用的存储器芯片性能,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访存效率的存储结构优化方法;最后在一种多DSP处理平台上做了并行流程的设计与实现.
【总页数】6页(P2352-2357)
【作者】张晓斌;莫志锋;王贞松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75;TP302
【相关文献】
1.线性调频脉冲串制式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算法和方案的设计和模拟 [J], 郑天垚;王贞松;姚萍
2.一种基于脉冲压缩的机载条带SAR重叠子孔径实时成像算法 [J], 詹学丽;王岩飞;王超;刘碧丹
3.基于NVIDIA GPU的机载SAR实时成像处理算法CUDA设计与实现 [J], 孟大地;胡玉新;石涛;孙蕊;李晓波
4.基于多核DSP的SAR/InSAR实时成像算法设计与实现 [J], 董磊;冯媛
5.基于多核DSP的SAR/InSAR实时成像算法设计与实现 [J], 董磊;冯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 导 与 引 信 第31卷文章编号:167120576(2010)022*******地杂波背景下频率步进雷达引信成像方法研究胡秀娟, 邓甲昊(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基于散射中心模型分析了DMeyer 小波变换成像原理,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频率步进雷达引信目标成像。
基于韦伯分布的杂波背景仿真分析了IF F T 和DMeyer 小波变换,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IFF T 更具有成像优势。
关键词:雷达引信;信号处理;脉冲信号;距离像中图分类号:TJ434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Imaging Method of Stepped Fr equencyR adar Fuze under G r ound ClutterH U Xi u 2j u a n , D E N G J ia 2h ao(School of Mechat ronic Engi neeri ng ,Beijing Instit ute of Technology ,Beiji ng 100081,Chi na ) A bstra ct :Dmeyer wavel et t ra nsformation i maging t heory i s a nalyzed based on scat t eri ng cent er model.The resul t s manife sted t hi s met hod coul d reali ze t arget imagi ng for st epped frequency radar f uze.U nder t he ground clut ter which i s Wei bul l di st ri bution t he IFF T and DMeyer wavelet t ransformation were a nal yzed by si mula tion.The result s manifest ed t hat IF 2F T met hod was bet t er at t he practical level.K ey w or ds :radar fuze ;si gnal proce ssing ;pulse signal ;ra nge profile收稿日期:2010-01-16作者简介胡秀娟(),女,博士,主要从事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
《ISAR成像原理算法和应用》ISAR(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成像是一种通过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进行反演的成像方法。
ISAR技术可以利用目标自身的运动进行成像,实现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获取。
本文将重点介绍ISAR成像的原理、算法和应用。
ISAR成像原理是利用目标在雷达探测区域内的自身运动,通过采集目标在不同方位角的散射数据,通过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脉冲压缩等算法,将目标的散射数据映射到相应的频谱上,从而获得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
ISAR成像的核心算法包括距离向压缩和方位向压缩。
距离向压缩是通过脉冲压缩实现的,即在接收信号中采用窄脉冲,获取目标的高分辨率距离信息。
方位向压缩是通过FFT变换实现的,即将目标在不同方位角的散射数据映射到频域上,通过频谱分析来获取目标的方位信息。
ISAR成像可以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在军事方面,ISAR成像可以用于目标识别和情报分析。
通过ISAR技术,可以获取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从而判断目标的类型和特征,为军事作战和侦察提供重要的支持。
在民用方面,ISAR成像可以应用于航天、航海、雷达测量等领域。
例如,在航天器的姿态控制中,通过ISAR技术可以获取航天器的旋转角速度和轨道信息,为航天控制提供重要的反馈数据。
ISAR成像还可以应用于目标运动参数的测量和估计。
由于ISAR成像是基于目标的自身运动进行成像的,因此可以通过ISAR图像提取目标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信息。
这对于目标的跟踪与监测非常有利,有助于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和精度。
尽管ISAR成像在理论和算法上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ISAR成像有望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各个领域提供更高效和精确的信息获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