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1-11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60
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与脐上4寸相平的穴位是()A、天枢B、神封C、阴都D、梁门E、商曲正确答案:D2、手太阳()A、循咽B、挟胃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A3、属于“肩三针”的穴位是()A、曲垣B、肩外俞C、肩中俞D、肩贞E、肩井正确答案:D4、位于髌渭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的穴位是()A、阴中B、曲泉C、犊鼻D、委中E、条口正确答案:C5、腕骨配通里属于()A、原络配穴法B、主客配穴法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6、足太阴脾经的郄穴是()A、三阴交B、中封C、地机D、公孙E、水泉正确答案:C7、从足太阴脾经运行到的下一条经是()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脾经的同名经D、脾经的表里经E、足少阳胆经正确答案:B8、属于肝经病候内容的是()A、是主肝所生病者B、是主所生病者C、是主肺所生病者D、是主骨所生病者E、是主血所生病者正确答案:A9、足少阳经脉的合穴是()A、阳辅B、阳陵泉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10、“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其归经由上至下分别是()A、胆经、三焦经、小肠经B、小肠经、胆经、三焦经C、三焦经、小肠经、胆经D、胆经、小肠经、三焦经E、三焦经、胆经、小肠经11、不宜直刺的是()A、迎香B、温溜C、手三里D、肩髃E、扶突正确答案:A12、阳经荥穴的五行配属是()A、火B、水C、金D、土E、木正确答案:B13、“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的是()A、手少阳经脉B、手少阳经别C、手厥阴经脉D、手厥阴经别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E14、其成书标志着针灸理论的形成()A、《灵枢》B、《针灸大成》C、《黄帝内经》D、《素问》E、《难经》正确答案:C15、与口唇相联系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冲脉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6、经渠穴()A、不宜瘢痕灸B、避开桡动脉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17、属于三焦经,宜张口直刺的腧穴是()A、听宫B、翳风C、上关D、下关E、耳门正确答案:E18、孔最穴()A、不宜瘢痕灸B、避开桡动脉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D19、臑俞穴属于()A、任脉B、足太阳经C、手阳明经D、手太阳经E、督脉正确答案:D20、肺经荥穴的五行配属是()A、水B、金C、火D、土E、木正确答案:C21、属于八脉交会穴配穴法的是()A、大陵、间使B、公孙、内关C、合谷、尺泽D、解溪、大都E、冲阳、公孙正确答案:B22、不属于手太阴的腧穴是()A、云门B、阳白C、侠白D、少商E、鱼际正确答案:B23、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脏腑是()A、肺B、胆C、脾D、胃E、肝正确答案:C24、手太阴之别名曰()A、通里B、列缺C、内关D、太渊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5、不进入胸腹腔的是()A、十二经脉B、十二经筋C、十二皮部D、奇经八脉E、十二经别正确答案:C26、内关是()A、八会穴B、八脉交会穴C、井穴D、输穴E、荥穴正确答案:B27、入耳中,过耳前,至目锐眦的经脉是()A、大肠经B、心经C、小肠经D、三焦经E、胆经正确答案:D28、“一夫法”属于()A、直指寸B、横指寸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29、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大陵B、内关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30、用于发汗及治疗无汗时合谷穴常配用()A、风池B、复溜C、照海D、足三里E、太溪正确答案:B31、下列哪个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A、足三里B、上巨虚C、丰隆D、条口E、下巨虚正确答案:C32、不属于手阳明经脉病候的是()A、颈肿B、鼽衄C、口干D、齿寒E、齿痛正确答案:D33、养老可以治疗()A、落枕B、腰扭伤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C34、通阴维脉的穴位是()A、大陵B、内关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35、丘墟在五行中属()A、水B、土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D36、肝经的大敦属()A、木B、火C、水D、土E、金正确答案:A37、手少阳三焦经脉的循行起于()A、胸中B、中指之端C、心中D、大指次指之端E、小指次指之端正确答案:E38、以“手足阴阳脏腑”命名的是()A、十二经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奇经八脉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A39、手少阴心经的循行经过()A、心中B、咽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C40、属于手阳明经“是主”病候的是()A、龋B、喉痹C、聋D、齿寒E、痹膈正确答案:B41、分布在胸腹部的特定穴是()A、络穴B、背俞穴C、八会穴D、募穴E、郄穴正确答案:D42、属于足少阳胆经的腧穴是()A、期门B、阳陵泉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43、下列哪项不属于胆经的病候()A、口苦B、目似脱C、足外反热D、善太息E、面微有尘正确答案:B44、听宫穴是()A、手太阳、阳维,阳蹻脉之会B、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45、孕妇禁针的穴为()A、肩井B、肝俞C、神阙D、中脘E、百会正确答案:A46、《十四经发挥》的主要蓝本是()A、《甲乙经》B、《铜人腧穴针灸图经》C、《金蓝循经取穴图解》D、《针灸大成》E、《针灸资生经》正确答案:C47、大陵穴位于()A、两筋间,腕掌侧横纹上3寸B、两筋间,腕掌侧横纹上5寸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D48、第六胸椎棘突旁开1.5寸为()A、督俞B、厥阴俞C、气海俞D、关元俞E、白环俞正确答案:A49、“抵鼻”的经脉是()A、手阳明大肠经B、手太阳小肠经C、手太阴肺经D、手少阴心经E、手少阳三焦经正确答案:B50、手厥阴经脉主治()A、胸部病B、神志病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C51、丘墟为()A、胆经荥穴B、胆经输穴C、胆经井穴D、胆经合穴E、胆经的原穴正确答案:E52、在胸部,距前正中线2寸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足少阳胆经D、手太阴肺经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A53、在大腿部没有穴位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阳明胃经C、足太阴脾经D、足少阳胆经E、足厥阴肝经正确答案:A54、申脉穴位于()A、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B、内踝正下方凹陷处C、外踝前下方凹陷处D、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E、外踝正下方凹陷处正确答案:E55、手太阴肺经的经脉病候中有()A、臂厥B、掌中热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C56、属于俞募配穴法的是()A、天枢配胃俞B、腕骨配通里C、合谷配偏历D、巨阙配心俞E、列缺配太渊正确答案:D57、足阳明胃经穴位的总数是()A、67B、44C、27D、88E、45正确答案:E58、取足少阳胆经阳白穴,应两目正视,位于瞳孔直上,眉上()A、0.5寸处B、1.5寸处C、1寸处D、入发际处E、2寸处正确答案:C59、属于三焦经,定位在肩峰后下方凹陷处的腧穴是()A、肩髎B、天髎C、肩髃D、肩贞E、肩井正确答案:A60、渊腋在()A、在第四肋间B、在第三肋间C、在第六肋间D、在第五肋间E、在第七肋间正确答案:A61、在大腿上没有穴位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足厥阴肝肝经D、足少阴肾经E、足太阴脾经正确答案:D62、神门穴主治()A、舌强暴暗B、失眠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63、位于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的穴位是()A、中渚B、少府C、合谷D、劳宫E、鱼际正确答案:D64、与足太阴经别相关连的是()A、舌本B、肠胃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A65、复溜穴位于()A、水泉上1寸B、太溪上2寸C、照海下1寸D、交信前1寸E、三阴交下2寸正确答案:B66、足太阳经脉()A、别入于肛B、循膂C、两者均是正确答案:B67、足太阳经背部第二侧线在旁开正中线()A、3.5寸B、1.5寸C、2寸D、2.5寸E、3寸正确答案:E68、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他的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的腧穴是()A、上廉B、下廉C、偏历D、手三里E、温溜正确答案:A69、大横穴位于()A、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B、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4寸C、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4寸D、平脐中,距前正中线4寸E、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正确答案:D70、“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的是()A、手厥阴经脉B、手阳明经脉C、手少阴经脉D、手阳明络脉E、手太阴络脉正确答案:A71、条口穴是()A、足阳明之别B、足阳明之正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D72、手阳明经的络穴是()A、通里B、偏历C、外关D、内关E、支正正确答案:B73、下列哪个穴是足阳明胃经终止穴()A、天枢B、头维C、承泣D、隐白E、厉兑正确答案:E74、足少阳经脉的输穴是()A、足临泣B、丘墟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A75、阳陵泉在五行中属()A、土B、金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A76、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应位于()A、肩胛骨内缘线上与脊柱平行B、肩胛骨下角内缘垂直线上C、脊柱正中与肩胛骨内缘连线中点处D、肩胛骨下角与脊柱正中连线中点处E、脊柱椎体横突外侧缘正确答案:A77、“流注八穴”初见于()A、《难经》B、《针经指南》C、《奇经八脉考》D、《经络分野》E、《黄帝针灸甲乙经》正确答案:B78、冲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何穴()A、原穴B、郄穴C、络穴D、并穴E、合穴正确答案:A79、在食指衔接的经脉是()A、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B、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厥阴心包经D、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E、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正确答案:E80、天泉穴归属于()A、手太阴肺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太阴脾经E、手少阴心经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穴位除……外均是郄穴()A、支正B、养老D、地机E、会宗正确答案:AC2、循行至鼻及鼻旁的经脉有()A、手太阳小肠经B、督脉C、足阳明胃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阳朋大肠经正确答案:ABCE3、下列腧穴为络穴的有()A、脾经—太白B、心经—通里C、肺经——列缺D、大肠经—偏历E、小肠经—后溪正确答案:BCD4、下列有关手少阴心经循行叙述正确的是()A、起于心中B、出属于心C、上挟咽,系目系D、循臂内后廉E、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正确答案:ACD5、足阳明胃经在腹部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输穴为()A、天枢B、外陵C、大巨D、气冲E、水道正确答案:ABCE6、下列腧穴为络穴的有()A、外关C、偏历D、丰隆E、腕骨正确答案:ABCD7、足太阴脾经腧穴可以治疗下列何病症()A、胸闷B、舌根强痛C、胁痛D、便溏E、呕吐正确答案:ABCDE8、下列何穴必须斜刺?()A、承满B、库房C、乳根D、关门E、头维正确答案:BCE9、入发际0.5寸的穴位是()A、上星B、神庭C、正营D、眉冲E、本神正确答案:BDE10、下列属于胆经的穴位有()A、风池B、承灵C、肩井D、脑空E、目窗正确答案:ABCDE11、在十二经脉中,“络心”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少阴肾经E、足太阳膀胱经正确答案:CD12、与脑发生直接联系的经脉有()A、督脉B、足太阳膀胱经C、足少阴肾经D、足厥阴肝经E、足少阳胆经正确答案:AB13、下列哪项是肝经的病候()A、遗溺B、腘如结C、妇人少腹肿D、面尘脱色E、腰痛不可以俯仰正确答案:ACDE14、足太阴经筋其病候有()A、阴股引髀而痛B、水闭C、阴器纽痛D、脊内痛E、内踝痛正确答案:ACDE15、手三阳经的共同主治病症为()A、眼病B、咽喉病C、耳病D、热病E、神志病正确答案:ABD16、下列穴位除……外皆是原穴()A、太渊B、太溪C、后溪D、阳溪E、阳池正确答案:CD17、足阳明之别其病有()A、气逆则喉痹卒瘖B、虚,则鼓胀C、虚,则足不收,胫枯D、实,则狂癫E、实,则腹中切痛正确答案:ACD18、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主治病证有()A、疟疾B、落枕C、泄泻D、腰扭伤E、荨麻疹正确答案:ABDE19、八脉交会穴的配对使用指的是()A、照海、申脉B、内关、公孙C、临泣、外关D、外关、内关E、照海、列缺正确答案:BCE20、属于八会穴的胆经穴为()A、阳辅B、外丘C、光明D、悬钟E、阳陵泉正确答案:DE。
重点穴位1手太阴肺经1中府:肺之募穴。
【定位】胸前臂外上方,云门下一寸,距前正中心线6寸。
【主治】咳嗽,气喘,肩背胸痛。
2尺泽:肺之合穴。
【定位】肘横纹上肱二头肌桡侧缘处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肘臂挛痛。
3孔最:郄穴【定位】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肘臂挛痛。
4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齿痛,项强。
5太渊:输穴,原穴,脉会。
【定位】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6少商:井穴【定位】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
高热,昏迷。
2手阳明大肠经7商阳:井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热病。
8合谷:原穴。
【定位】在手背,一二掌骨之间,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热病,便秘。
9阳溪:【定位】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翘起时,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手腕痛。
头痛。
10偏历:络穴。
【定位】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
【主治】耳鸣,耳聋,喉痛。
手臂酸痛。
11手三里【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腹痛,腹泻,齿痛。
12曲池:合穴。
【定位】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侧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湿疹。
13肩髃【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手臂挛急。
14迎香【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鼽衄。
胆道蛔虫症。
3足阳明胃经15承泣【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眼睑瞤动,目赤肿痛,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
口眼歪斜,16四白【定位】在面部,目正视,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眼睑瞤动,迎风流泪等目疾。
手太阴腧穴1.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定位: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2.尺泽*(合穴)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3.孔最*(郄穴)定位: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4.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5.经渠(经穴)定位: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6.太渊*(输穴&原穴&八汇穴<脉会>)定位:桡动脉搏动处7.鱼际(荥穴)定位: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8.少商*(井穴)定位:手拇指本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手阳明腧穴1.商阳*(井穴)定位:手食指末节桡侧。
距指甲角0.1寸2.二间(荥穴)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3.三间(输穴)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处)后桡侧凹陷处4.合谷*(原穴)定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5.阳溪*(经穴)定位: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处6.偏历(络穴)定位: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7.温溜(郄穴)定位: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8.手三里*定位: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9.曲池*(合穴)定位: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10.臂臑*定位: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自然垂臂时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11.肩髃*(手阳明&阳硚交会穴)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12.迎香*(手足阳明交会穴)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足阳明输穴1.承泣*(足阳明,阳硚,任脉交会穴)定位: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押手轻轻固定眼球,刺手持针,于眶下缘和眼球之间缓慢直刺0.5~1.0寸,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禁灸2.四白*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3.地仓*定位:口角外侧,上直瞳孔4.颊车*定位: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5.下关*(足阳明,少阳交会穴)定位: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凹陷中6.头维*(足阳明,少阳,阳维交会穴)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7.粱门*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8.天枢*(大肠募穴)定位: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9.归来*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10.伏兔*定位: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3寸11。
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如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经穴歌:手太阴肺中府始,云门天府侠白尺孔最列缺与经渠,太渊鱼际少商止手太阴腧穴:1.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定位】在胸前臂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2.云门:【定位】在胸前臂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3.天府:【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4.侠白:【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处,或肘横问上5寸处。
5.尺泽: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6.孔最:郄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7.列缺:络穴,八脉交会,通任脉【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之间。
8.经渠:经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9.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脉会)【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10.鱼际:荥穴【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11.少商:井穴【定位】在手拇桡甲角0.1寸。
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阳明经穴歌:阳明商阳起步,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二廉三里入肘,曲池肘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上接扶突,禾髎迎香结束。
手阳明腧穴:1.商阳:井穴【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2.二间:荥穴【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名词解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五腧穴: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五输穴”。
输穴:五腧穴中第三个穴,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
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
下合穴: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会聚的八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指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
八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原属于五腧穴、络穴。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是空隙、间隙的意思。
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二经脉,阴阳蹻(我没找到那个简体的字...||)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募穴: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
五脏六腑各有一募穴。
募穴部位都接近其脏腑所在,有在正中任脉(单穴),有在两旁各经(双穴)。
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合称“十二原”。
“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络穴: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称络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络穴,加上躯干前的任脉络穴,躯干后的督脉络穴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穴”。
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心系:是指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
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起功能性联系。
气街:腹股沟动脉部,穴名气冲。
肺系:指气管、喉咙。
系,系带、悬系的意思。
一源三歧: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称“一源三歧”。
一夫法:以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称“一夫法”。
六合:“合”指经别与经脉在头面部相合,阳经经别合入原经脉,阴经经别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