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培养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总体培养目标及政治、体育、劳动等教学基本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针灸推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创新思维、意识和良好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素养,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和康复保健机构等,从事相关医疗、科研、康复和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政治、体育及劳动等教学基本要求1、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范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使学生具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国防、体育教育通过国防教育,组织军训,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教育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健强体魄。
并结合专业教学,使学生掌握传统体育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3、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学生通过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接触群众、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养成劳动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密切与群众的感情,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劳动与社会实践可与专业实习相结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4、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学生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开展创新创业思维和方法训练,通过专业教育、素质拓展教育、以及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设计、挑战杯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导言针灸推拿是中医学传统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是培养具备针灸推拿技能和中医学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针灸推拿专业的系统学习,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具备针灸推拿的实施能力。
2.业务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判断病情,掌握针灸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能独立进行针灸推拿治疗,并处理常见的并发症。
3.实践能力目标:学生具备针灸推拿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能力,能够运用针灸推拿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4.创新能力目标:学生具备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参与临床实践中的科研,推动针灸推拿专业的发展。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
(2)针灸推拿基础理论课程:包括针灸学、推拿学等。
学生将学习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
(3)临床实践课程:通过临床实践,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针灸推拿技术,并了解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
(4)科研与实践课程:学生将参与相关科研和实践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践教学(1)临床实习:学生将参与医院的实习,向临床一线医生学习,熟练掌握针灸推拿技术,并了解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2)模拟实验:学生将进行模拟实验,进行技能练习和反馈。
(3)临床案例研究:学生将参与临床案例研究,深入了解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和疗效评估。
3.评估与认证(1)理论考核:学生将经历理论考核,以检验他们对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推拿理论的掌握程度。
(2)技能考核:学生将进行技能考核,以检验他们对针灸推拿技术的熟练程度。
(3)临床实践考核:学生将参与临床实践考核,以检验他们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2024级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针灸推拿理论基础和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备独立从事针灸推拿相关工作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医疗保健、科研教学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内容1.针灸理论:学习中医经典理论,包括经络学、穴位学、针灸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推拿技术:掌握中医推拿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包括推拿手法、按摩技法等。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敏锐的触觉和操作技巧。
3.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课程,学生将针灸推拿理论与实际患者相结合,了解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诊断和治疗患者的能力。
4.科学研究:学生将在专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技术训练,培养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
5.人文素质:通过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要求1.学术素质:掌握针灸推拿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和执业工作的能力。
2.技能素质:熟练掌握推拿技术和针灸技术,具备临床推拿治疗能力。
3.创新素质: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针灸推拿领域中进行创新的研究工作。
4.团队合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医疗团队、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5.实践能力:通过临床实践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针灸推拿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诊断能力。
四、培养方案1.专业核心课程-针灸学基础-推拿学基础-针灸推拿临床实践-中医经典理论-针灸技术实践-针灸推拿科研方法论2.选修课程-中医理论-人体解剖学-生物医学-临床实习-针灸推拿技术研究3.实践环节-临床实习:通过在医疗机构实习,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诊断治疗水平。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评价体系1.学业评价:通过考试、论文和项目报告等方式进行学业评价,考核学生对针灸推拿理论和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
针灸推拿专业学习计划学习针灸推拿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奥秘的中医学知识,通过针灸和推拿手法来调理身体,改善健康状况。
针灸推拿专业的学习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下面我将制定一个全面的学习计划,来帮助我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一、学科背景及重要性1.1 学科背景针灸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主要方法,它起源于古代的中国,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这一疗法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推拿手法以及按摩来调理人体的气血,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国,针灸推拿一直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1.2 重要性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
在现代生活中,针灸推拿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健康疗法。
同时,针灸推拿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对于提高中医学的整体水平也非常重要。
二、学习目标在学习针灸推拿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2.1 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习针灸推拿首先需要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经络腧穴的位置、作用及配伍原则。
这些知识是学习针灸推拿的基础,对于掌握这一技能至关重要。
2.2 熟练掌握针灸技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针灸技术,能够准确地找到穴位,运用不同的刺激手法,达到治疗目的。
另外,要学会控制力度和深度,避免对患者的伤害。
2.3 理解推拿的原理和技巧推拿手法熟练运用也是学习针灸推拿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整肌肉组织的活动状态,改善体内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4 了解针灸推拿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除了技术方面的学习,还需要了解针灸推拿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以及患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从而能够在实践中更加有效地治疗患者。
2.5 培养过硬的实践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思考,提高自己的胜任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6 提高职业素养学习针灸推拿不仅仅是技术的学习,还包括了对于职业伦理和卫生规范的理解和遵守,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针灸推拿学专业(港澳台学生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前言为了弘扬中医药学,推动人类医学发展,根据港、澳、台学生教学特点,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在实施完全学分制过程中,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之成为基础宽厚扎实、操作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医德,掌握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当地卫生医疗、科研机构等部门人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通科中医师。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及针灸推拿医疗技能,掌握一定的现代化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方面知识,受到严格的针灸推拿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针灸推拿临床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具体培养要求]1、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阔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2、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针灸推拿专业实践技能,能熟练和准确地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对常见病辨证论治;并能对一些常见的急重病症进行处理。
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知识。
3、具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能顺利地阅读中医古籍、文献。
4、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三、指导性修业年限修业年限5年(允许最长为7年)。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针灸推拿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推拿手法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
五、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课程结构分为两大类:即必修课类和选修课类(包括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基本要求]1、针对港、澳、台学生特点,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精选与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授课水平,启发学生思维,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针灸推拿学)本科阶段学分制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501k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备的现代医学知识,系统掌握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诊疗技能,具备能胜任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及教育科研单位的针灸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1. 知识要求(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掌握一定的与专业学习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3)系统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4)掌握针灸推拿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5)掌握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6)系统地掌握西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
(7)熟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的有关知识。
2. 能力要求(1)具有熟练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能力。
(2)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的能力。
(3)具有熟练掌握经脉循行、腧穴定位及针灸推拿常用手法的能力。
(4)具有熟练运用针灸推拿相关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的能力。
(5)具有运用西医学知识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技能,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初步具有从事本专业翻译、研究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7)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达到山东省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合格水平。
具有较强跟踪本学科发展趋势、自主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信息素养。
(8)具有较强的传承学习、临床研究能力,并有一定的临床教学能力。
3. 素质要求(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针灸推拿学徒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精通针灸和推拿技术的优秀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系统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经络学说、穴位学说、推拿手法和针灸技术等;2.熟练掌握各种常用针灸和推拿技术,并能够独立进行临床操作;3.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临床案例,能够开展针灸推拿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4.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内容1.针灸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经络学说、五行学说、经络与腧穴、针灸材料及器械等基础理论知识。
2.推拿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推拿手法、推拿器械、推拿治疗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
3.针灸推拿技术:包括各种常用的针灸技术和推拿技术,如:经络刺激、穴位定位、灸法、针灸手法、推拿手法等。
4.临床实践:安排学员进行临床实践,实际操作针灸推拿技术,锻炼学员的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5.案例讨论与病例分析:邀请资深专家为学员进行案例讨论与病例分析,提升学员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6.医德医风培养:着重培养学员的医德医风,注重学员的职业操守和业务素养。
7.职业发展规划:邀请资深专家为学员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员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培训对象本次培训计划面向全国范围内的针灸推拿从业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学生。
对报名学员将进行面试和考核,选拔合格者进入培训学员名单。
具体招生对象包括以下几类:1.已从事针灸推拿相关行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推拿师、针灸师、理疗师等;2.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和即将毕业的毕业生,如:中医药、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等相关专业的学生;3.对针灸推拿技术感兴趣并具备一定基础的广大群众。
四、培训导师本次培训计划将邀请资深的针灸推拿专家和学者担任培训导师,为学员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学术交流。
导师团队将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学员将有机会与导师面对面交流,深入学习针灸推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针灸推拿学专业(港、澳、台学生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前言为弘扬中医药学,推动人类医学发展,根据港、澳、台学生教学特点,按照学校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培养目标(一)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毕业后能适应各级中医院针灸科、推拿科以及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针推专业人才,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通过学习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技能课程,以及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较牢靠的中医思维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并能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三)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辨证论治的能力,同时逐步树立中医治未病等健康养护理念,并能对公众作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
(四)不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
(五)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同时通过体育俱乐部制,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推拿针灸培训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培养优秀的推拿针灸技术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2. 提高培训学员的医学及养生保健知识水平。
3. 培养学员具备针灸推拿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实践经验。
二、培训内容和课程安排1. 培训内容(1)推拿基础理论:包括经络、穴位、经络定位和作用等基础知识。
(2)推拿基本技术:手法、力道、速度等基本技术。
(3)推拿常见疾病的治疗技术。
(4)针灸基础理论:包括经络、穴位、针灸器械等基础知识。
(5)针灸实操技术:穴位定位、针灸方法及操作要领。
(6)针灸常见疾病的治疗技术。
(7)养生保健知识:按摩、保健、健身等相关知识。
2. 课程安排(1)推拿基础理论及技术课程:40学时(2)推拿常见疾病的治疗技术课程:20学时(3)针灸基础理论及技术课程:40学时(4)针灸常见疾病的治疗技术课程:20学时(5)养生保健知识课程:20学时(6)实操练习及临床实践课程:50学时三、培训教师1. 师资力量培训机构将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推拿针灸专家担任讲师,并具备相应的执业医师资格。
2. 师资培训培训机构定期组织师资培训,不断提高讲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四、培训要求1. 学员招生条件(1)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
(2)有一定的医学或相关专业知识基础者优先。
2. 学习要求(1)课程学习要认真,学有所成。
(2)实操及临床实践要勤加练习,提高技术水平。
(3)学员要遵守培训纪律和规定。
五、培训特色1. 结合理论和实践培训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专注于技术实操和临床实践,让学员能够学以致用。
2. 小班授课培训机构采取小班授课的模式,保证每位学员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3. 课程设置灵活培训机构设置丰富的养生保健课程,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
4. 优质服务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舒适的住宿条件,确保学员学习期间的舒适度。
六、培训评估1. 课后测验每门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关知识的测验,以确保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最新资料推荐------------------------------------------------------ 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培养计划
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方向设置和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中医理论基础、针灸推拿、医学美容、康复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研究机构及综合性医院从事针灸推拿、医学美容、康复治疗等临床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方向设置】本专业设针灸推拿、医学美容、康复医学三个专业方向,在第5学期分化方向。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医学美容等诊疗各科疾病的基本能力和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基本要求: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积极实践,刻苦钻研,严谨求实,勇于创新,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
1 / 7
职业道德,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 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阔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具备自主获取知识、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有较强的知识创新意识。
3. 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较熟练和准确地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技术、四诊八纲、理法方穴对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并能对一些常见急重危病症进行处理。
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具有预防医学、全科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等知识。
4. 具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能顺利地阅读中医针灸古籍、文献。
5. 学习一门外语,能借助辞典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6. 掌握一定的体育、传统保健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学制和授予学位学制五年,本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
中医学、针灸学、推拿学。
主要课程:
针灸推拿方向: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推拿手法学、推拿功法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中医伤科学。
医学美容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美容局部解剖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外科学、美容药物学。
康复医学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针灸学、推拿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康复评价、物理治疗学、临床康复学。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三大类。
1. 必修课:
公共基础平台开设 9 门课程;学科基础平台开设 12 门课程;专业基础平台开设 7 门课程;针灸推拿方向模块开设 8 门课程,医学美容方向模块开设 8 门课程,康复医学方向模块开设 9 门课程。
2. 限定选修课:
针灸推拿方向模块开设 16 门课程,医学美容方向模块开设 15 门课程,康复医学方向模块开设 16 门课程。
3 / 7
3. 公共选修课参见《选课手册》。
五、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时间分配(按周计算):
五年共 250 周。
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学年理论教学毕业实习考试小学期假期合计一 1 33 4 2 12 52 二 32 4 10 6 52 三 34 4 2 12 52 四 17 33 2 52 五 1 17 18 2 4 42 合计 2 133 51 16 14 34 250 注:
①毕业实习具体要求参照实习大纲,由教务处和所属系负责安排。
②小学期安排:
第一学年军训,由学院军训领导小组负责安排;第二学年临床见习,由教务处和所属系负责安排;第三学年社会实践,由学院团委负责安排。
【针灸推拿方向】各类课程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限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合计学时数 782 793 477 562 459 306 3379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23. 1% 23. 4% 14. 1% 16. 8% 13. 6% 9. 0% 100% 【医学美容方向】各类课程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限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合计学时数 782 793 477 571 459 306 3388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23. 1% 23. 4% 14. 1% 16. 9% 13. 5 % 9. 0% 100% 【康复医学方向】各类课程课时比例:
---------------------------------------------------------------最新资料推荐------------------------------------------------------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限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合计学时数 782 793 477 572 459 306 3389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23. 1% 23. 4% 14. 1% 16. 9% 13. 5% 9. 0% 100% 【针灸推拿方向】各学年学分分配:
各学年学分分配课程分类门数学分说明一二三四五公共基础平台 9 46 23 21 2 学科基础平台 12 46.5 23 23.5 专业基础平台 7 28 3 18 7 必修课专业方向模块 8 33 21 8.5 3.5限定选修课 16 27 5 7 7 4 4 公共选修课 18 2 4 4 4 4 毕业实习、毕业考试 25 毕业实习 20 分毕业考试 5 分毕业实习毕业总计 223.5 学分 53 58.5 52 23.5 2511.5 【医学美容方向】各学年学分分配:
各学年学分分配课程分类门数学分说明一二三四五公共基础平台 9 46 23 21 2 学科基础平台 12 46.5 23 23.5 专业基础平台 7 28 3 18 7 必修课专业方向模块 8 33.5 23 10.5 限定选修课 15 27 5 7 7 4 4 公共选修课 18 2 4 4 4 4 毕业实习、毕业考试 25 毕业实习 20 分毕业考试 5 分毕业实习毕业总计 224 学分 53 58.5 54 25.5 25 8 【康复医学方向】各学年学分分配:
各学年学分分配课程分类门数学分说明一二三四五公共基础平台 9 46 23 21 2 学科基础平台 12 46.5 23 23.5 专业基础平台 7 28 3 18 7 必修课专业
5 / 7
方向模块 9 33.5 20 11 2.5 限定选修课 16 27 4 7 7 4 4 公共选修课 18 2 4 4 4 4 毕业实习、毕业考试 25 毕业实习 20分毕业考试 5 分毕业实习毕业总计224 学分 53 58.551 26 2510.5 六、成绩考核与学位授予 1.成绩考核为检查教学效果,衡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各门课程要进行考核。
考核形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
必修课、限定选修课的考核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核本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
实践课程未单列的课程,其实验、见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未达到基本要求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实验、见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在课程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具体由课程教学大纲或实验、实习大纲确定。
必修课、限定选修课的考试课记分形式为学分和绩点,考查课记分形式为五级制,公共选修课记分形式为二级制。
毕业实习期间,各专题实习结束时,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评定工作态度。
毕业实习结束后由学院统一安排毕业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第 5 学期安排基础综合考试,第 7 学期安排专业综合考试,第 10学期安排临床综合考试,各阶段综合考试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最新资料推荐------------------------------------------------------ 2.学位授予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院的有关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七、教学进程表必修课、限定选修课见附表;公共选修课见《选课手册》。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