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省高考文综试卷地理(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5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新课标卷,解析版)【试卷总评】该套试题考查知识较全面,难度较大的地球运动部分和2011年一样都没有命题,难度适宜,符合新课标地理高考特点和要求,是一套命题质量很高的试题。
客观选择题,命题紧紧抓住地理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以及能力要求,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地理信息和理解运用的能力,11道选择题中,1-3和8-9考查人文地理,剩余6道选择题考查自然地理;综合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选做题部分,难度相对较低,重点考查获取材料中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知识迁移的能力。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答案】1.B 2.A 3.D【解析】该题组考查中国农业及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
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根据题干的提示“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和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对粮食增产影响不大。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第一卷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边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
完成1~2题。
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扩大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 能耗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2.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第2题表 德班气候观测站:29º50′S ,31º2′E 海拔:5m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
完成3~4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3.下面四位同学对《村行》评论,哪些说法是正确的?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 .甲乙B .甲丙C .乙丁D .丙丁4.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A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 .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 .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 .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自2011年7月开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 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厂家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价格上涨。
完成5~6题。
5.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 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④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6.全球知名IT 企业在泰国设立硬盘生产工厂,主要原因是该国 A.软件产业发达B.国内市场广阔C.运输条件优越D.劳动力价格较低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7~8题7.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 .常绿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8.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来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 .卫星导航失效B .风力电厂增产C .生活耗能降低D .人口迁移加快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CO 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的作用,该作用可能A. 加快洋流流速B. 缩小臭氧层空洞C. 减轻酸雨污染D. 缓解全球变暖3.老少比岁)人口数少儿(岁以上)人口数老龄(14-065*100。
表1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A .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 D.匈牙利4.地球大气层与海洋作用是相互的。
下列作用过程及结果符合事实的是A .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 .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C .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 .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5.图I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滑坡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泥石流、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
E的是()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7.图2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人、岀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 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A手工绘图 B .GPS C.RS D.GIS9图3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由此可判断()A.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0.5-1.0km圈层中最小B.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1.0-0.5km圈层中最少C.派生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D.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有内圈向外圈依次减少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图4),完成10-11题。
(2013 广东高考 40).(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 。
(4分)(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 、______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4分)(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6分)(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8分)40.(28分)(1)南热带雨林气候(2)地震火山(3)原因: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第④点2分;其余三点答对任两点得4分;满分6分)(4)原因: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5)措施: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学基本原理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探讨、解决区域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等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等特征。
【解题思路】(1)通过纬度提示,可知该国主要位于南半球、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形成雨林气候;(2)通过材料中“板块边界”和支题干“海啸”的提示,可知此处自然灾害是指“火山、地震”;(3)爪哇岛纬度不超过10°S故下垫面温度高,多上升气流;水域面积大,水汽来源充足;通过材料二可知,该岛地形复杂,气流不稳定,更有利于对流产生;(4)渔业资源丰富的程度,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产量大,二是类型多。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 .人口迁移加快 B. 风力电厂增产 C. 生活耗能降低 D .卫星导航失效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A .缓解全球变暖 B. 缩小臭氧层空洞 C .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3.老少比= ×100。
表1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A. 波兰B. 西班牙C. 白俄罗斯D. 匈牙利4. 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
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 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 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 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 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5.图1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 其灾害类型是 A .泥石流 B .地面沉降 C .陨石坠落D .滑坡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 8:20。
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 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7.图2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 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 作用的时段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8.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A .GISB .GPSC .RSD .手工绘图9.图3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km )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km 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 .卫星导航失败 B. 风力电厂增产C. 生活耗能降低 D 人口迁移加快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泉”作用,该作用可能A .加快海洋流速 B. 缩小臭氧层空洞C .减轻酸雨污染D 缓解全球变暖3.老少比=65014-老龄(岁以上)人口数少儿(岁)人口数65014-老龄(岁以上)人口数少儿(岁)人口数*100,表1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A.波兰B.西班牙C.白俄罗斯D.匈牙利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构符合事实的是A. 输送给海洋,驱动洋B. 海洋 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5.图1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滑坡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泥石流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 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图2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A.手工绘图B.GPS C.RS D.GIS9.图3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
由此可判断A.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0.5-1.0km 圈层中最小B.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1.0-1.5km 圈层中最少C.派生各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D.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由内圈向外圈依次减少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图4),完成10-1110 以下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11.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12. 有学者认为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对他最有力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总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成、牛牵引犁头府士状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致事”的现象反映了A.分封制的巩固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宗法制的消亡D.君主专制的消弱14.有人这样说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A..限制君权。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盒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迁移加快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3.老少比=65014老龄(岁以上)人口数少儿(岁)人口数×100,下表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国家0-14岁人口比重(%)老少比波兰15 87西班牙15 113白俄罗斯15 93匈牙利15 107A.波兰B.西班牙C.白俄罗斯D.匈牙利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构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 .人口迁移加快 B. 风力电厂增产 C. 生活耗能降低 D .卫星导航失效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A .缓解全球变暖 B. 缩小臭氧层空洞 C .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3.老少比= ×100。
表1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 程度最高的国家是A. 波兰B. 西班牙C. 白俄罗斯D. 匈牙利4. 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
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A. 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 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 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 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5.图1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 其灾害类型是 A .泥石流 B .地面沉降 C .陨石坠落 D .滑坡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 8:20。
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 的是 国家0-14岁人口比重(%)老少比波兰 1587西班牙 15 113 白俄罗斯 15 93 匈牙利15107老龄(65岁以上)人口数少儿(0-14岁) 人口数图1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7.图2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图28.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A.GIS B.GPS C.RS D.手工绘图9.图3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地理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0.(28分)(1)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2)从沿海到内陆(干湿度地带)水分(3)①土壤肥沃,水分适宜,有利于葡萄生长;②葡萄生长期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③葡萄成熟后气温低,能够自然冰冻。
(4)①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②加强牧场生态管理,划区轮牧;③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④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
41.(28分)(1)乙丁丙甲(2)旱地建筑用地(3)临江濒海、位于郊区技术与高素质人才(4)①严格工业企业准入,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土地资源浪费;③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④做好海岸带防护,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38.(25分)(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6分)(2)传统手工业。
(2分)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4分)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
(3分)(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
(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
(6分)39.(27分)(1)科举制度;(2分)“究天理”(2分)(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3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3)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3分)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全国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
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1,完成4~5题。
ab图1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 a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读图2 ,完成6~7题。
ab图26.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
读图3,完成8~9题。
图38.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A.T0年工业基础雄厚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9.甲、乙两类企业相比()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地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 .人口迁移加快
B .风力电厂增产
C .生活耗能降低
D .卫星导航失效
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 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 A .缓解全球变暖 B .缩小臭氧层空洞 C .减轻酸雨污染
D .加快洋流流速
3.老少比=
65014 老龄(岁以上)人口数
少儿(岁)人口数
×100。
表1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
度最高的国家是 表一 A .波兰
B .西班牙
C .白俄罗斯
D .匈牙利
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
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 .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 .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 .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 .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5.图1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
是
A .泥石流
B .地面沉降
C .陨石坠落
D .滑坡
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
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 的是
国家 0—14岁人口比重(%) 老少比
波兰 15 87 西班牙 15 113 白俄罗斯 15 93 匈牙利
15
107
①
② ③ ④
时间(天)
5
10 15
入湖径流 25 20 15 10 5 径流量(108m 3)
出湖径流
0.5 1.0 1.5 2.5
2.0 距车站距离(km )
15 25 35 45 5 10 20 30 40 50 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
直接相关企业 关联企业 派生企业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7.图2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
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A .GIS
B .GPS
C .RS
D .手工绘图
9.图3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km )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km 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
由此可判断
A .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0.5-1.0km 圈层中最小
B .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1.0-1.5km 圈层中最少
C .派生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
D .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由内圈向外圈依次减少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图4),完成10-11题。
10.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 .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 .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 .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 .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11.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出入口立交 城市建成区
高速公路 连接线
甲(穿越式) 乙(绕行式) 图2
图3
图4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40.(28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
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图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图8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
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
(10分)
(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
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8分)
41.(28分)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图9)。
材料二:1987-2006年上海市F 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10)。
草地
大棚用地
光滩
旱地
建筑用地
林地
开放水域
水浇地
养殖塘
水田
园地
未
利
用地
土地利用类型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0
200 面积增加量(h m 2)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和__处,水深大于5m 的是__和__处。
(4分)
(2)1987-2006年上海市F 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和___。
(4分)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_。
(6分)
(4)S 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
目前上海市正在S 处建设临港新
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6分)
(5)上海市在F 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8分)
图9
图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题号
答案 D A B B D C C A C C B 40.(1)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
(2)由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水分
(3)地处河谷地区,热量充足;位于河谷,多河漫滩平原,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处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养分积累;地处中纬高山气候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利于形成冰冻;地处高山河谷地区,葡萄病虫害较少。
(4)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合理放牧,种植人工草场;防治土地退化;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技术;
实行轮牧、舍饲养殖;控制人口增长;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加强牧场生态管理,划区轮牧;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
41.(1)乙、丁;甲、丙
(2)旱地、建筑用地
(3)濒临海洋、位于郊区;技术与高素质人才
(4)地处河流入海口,地形平坦;有铁路、公路经过且临海,水陆交通便利;周围经济腹地范围广,且临近中国最大集装箱港,市场广阔;地处海滨,环境优美;国家政策支持;临港,利于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和对外贸易;多海滩,旅游资源丰富。
(5)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构建产业链,防止产业结构单一;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绿地,治理工业“三废”,防止环境污染严重;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避免产业过于集中;完善道路、住房、通信等设施的建设,防止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污水处理厂,防止造成海洋污染;适当保留空地,避免缺少工业发展余地;建设海防堤坝,防止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严格工业企业准入,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土地资源浪费;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做好海岸带防护,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