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扭矩传感器
- 格式:ppt
- 大小:4.61 MB
- 文档页数:20
转向⾓传感器坏了有什么现象?转向⾓传感器也就是电⼦助⼒转向系统中的转矩传感器,该传感器有两个作⽤,作⽤⼀是检测⽅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输出轴之间的转矩,作⽤⼆是检测我们在打⽅向盘时,⽅向盘与⽔平中⼼线之间的⾓度是多少,该传感器损坏的故障现象如下:转向⾓传感器损坏会造成转向系统⽆助⼒输出、助⼒沉重电⼦助⼒转向系统是使⽤电⼦控制单元来代替液压助⼒泵的电⼦控制系统,简称为ESP。
该系统是由磁感应式的车速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转向⾓传感器(转矩传感器)和⽅向机上的电机和线束组成,如下图所⽰。
在汽车⾏驶时,电⼦控制单元负责收集传感器信号、滤波处理和电机的驱动控制,转矩传感器把检测到的信号与车速传感器的信号⼀起传递给控制单元,经过控制单元的处理后对电动机发出电流控制,电流有正向和反向,可以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再通过减速机构把动⼒传递到转向器上实现助⼒。
通过上⾯的分析可以知道,转矩传感器的作⽤对于电⼦控制单元施加到电机上的电流由直接的影响,这影响到汽车⾏驶的安全性和操纵的稳定性。
⽐如,我们要求汽车的助⼒转向⼒度是车速越快,打⽅向盘时的作⽤⼒就越⼩,特别是在倒车时,如果转向⼒很⼤,那么我们打⽅向盘都需要很⼤⼒⽓来控制,观察四周情况的注意⼒都分散了。
在⾼速⾏驶时,我们常常是希望⽅向盘能够“沉稳”些,这样可以带给驾驶员操作车辆的信⼼。
这个情况下打⽅向盘⼒度⼤,可以有助于车辆转向⼒度的反馈,使驾驶者更加好的了解车辆的运⾏状态。
转向系统⽆助⼒输出、助⼒沉重⼀般由三个原因:1、电机发⽣故障;2、控制模块的芯⽚出现故障;3、电路信号出现故障。
电路信号指转向⾓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蓄电池电压和保险丝等。
如果转向⾓度传感器传递的信号⽆法⽣成或者传递,那么转向管柱内的电机就⽆法正常运转,就会引发转向失效、转向助⼒沉重等故障。
转向⾓传感器损坏会造成主动转向灯、ESP/DSC灯点亮转向⾓传感器有接触式的和⾮接触式的,因为⾮接触式的传感器成本⾼,所以使⽤摇摆类型的接触式⾓度传感器的多。
力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中有一弹性轴上安装两个齿数和模数相投的齿轮Z1和Z2,齿轮的上方各有一个套有感应线圈的磁铁,当弹性轴无负荷旋转时,由于弹性轴无扭转变形,齿轮1和齿轮2无相对转角,两感应线圈输出电量的波形相位差为零,当弹性轴收到输入扭矩M1和输出扭矩M2作用产生扭转变形,齿轮Z1Z2随之产生相对转角,两感应线圈输出电量的波形产生相位差,通过智能模块测量这一相位差并带入扭转变形公式就可求出M1M2,将扭矩和转速代入功率计算公式就得出了传感器所传递的功率。
扭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信号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动作指令。
以下是转向系统的原理和功能介绍:扭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扭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汽车在转向时,转矩传感器会感觉到转向盘的力矩和拟转动的方向,这些信号会通过数据总线发给电子控制单元,电控单元会根据传动力矩、拟转的方向等数据信号,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动作指令,电动机会根据具体的需要输出相应大小的转动力矩。
转向系统的功能:转向系统是汽车上用来改变车辆行驶方向的一个操纵机构,其功能就是按照驾驶人员的意愿控制行驶方向。
静态扭矩传感器是根据电阻应变原理把扭转力矩产生的应变转换成与其成线性关系的电信号的仪器,该产品制造工艺成熟,品种齐全,量程范围广,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
原理结构是:在一段特制的弹性轴上粘贴上专用的测扭应片并组成变桥,即为基础扭矩传感器;在轴上固定着:(1)能源环形变压器的次级线圈,(2)信号环形变压器初级线圈,(3)轴上印刷电路板,电路板上包含整流稳定电源、仪表放大电路、V/F变换电路及信号输出电路。
其工作原理是:将专用的测扭应变片用应变胶粘贴在被测弹性轴上并组成应变桥,向应变桥提供电源即可测得该弹性轴受扭的电信号。
将该应变信号放大后,经过压/频转换,变成与扭应变成正比的频率信号。
本系统的能源输入及信号输出是由两组带间隙的特殊环型变压器承担的,因此实现了无接触的能源及信号传递功能。
扭矩传感器零点校正方向机扭矩传感器校正一、扭矩传感器简介扭矩传感器是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元件之一。
用来测量驾驶员作用在方向盘上力矩的大小和方向,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动力转向ECU接收此信号及车速信号,决定辅助动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在低速行驶时控制转向力矩变小。
在高速行驶时控制转向力矩适度增大。
有的扭矩传感器还能够测量方向盘转角的大小和方向。
扭矩测量系统比较复杂且成本高,很多元件都是集成在一起的,如丰田车系就把转向电动机、扭矩传感器和转向柱集成到一起构成转向柱总成,这样使转向控制更精确、更可靠。
扭矩传感器目前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又叫滑动可变电阻式扭矩传感器,接触式扭矩传感器是在转向轴与转向小齿轮之间安装了一个扭杆,当转向系统工作时利用滑环和电位计测量扭杆的变形量并转化为电压信号。
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中有两对磁极环,当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磁极环之间的空气间隙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磁感应系数的变化,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并将电压信号转化为扭矩信号。
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的优点是体积小精度高。
如丰田卡罗拉轿车就采用了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
一般情况下,当扭矩传感器损坏或性能不佳时会导致转向系统出现以下故障:1 转向困难;2 左右转向力矩不同或转向力矩不均;3 行驶时转向力矩不随车速改变或方向盘不能正确回正;4 组合仪表上P/S警告灯亮起;5,产生故障码C1511、C1512、C1513、C1514、C1515、C1516。
由于扭矩传感器装于转向柱总成内,所以如果扭矩传感器损坏。
只能更换转向柱总成,因为扭矩传感器是一个精密元件,当更换了扭矩传感器后,要对其进行零点校正,如果未对其零点校正,即使更换了完好的扭矩传感器,转向系统仍会故障依旧,所以,更换扭矩传感器后进行扭矩传感器的零点校正就像组装发动机时要对正时一样重要。
二、扭矩传感器零点校正本文以丰田车系为例,讲解一下扭矩传感器零点校正的方法。
扭矩传感器原理导言:扭矩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监测扭矩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扭矩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工作机制。
一、扭矩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扭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力矩或扭矩的传感器。
它通过转化扭矩作用下的弹性变形或电磁感应等物理量,将扭矩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和传输。
扭矩传感器具有监测和控制扭矩的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实时了解扭矩的大小和变化情况。
二、扭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 弹性变形原理扭矩传感器中常用的一种原理是基于弹性变形的测量原理。
当扭矩作用于传感器时,传感器的弹性元件(如弹簧)会发生弯曲或扭转,从而产生变形。
这种变形会导致弹性元件上的应力和应变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
通过测量输出信号的变化,可以推算出扭矩的大小。
2. 电磁感应原理另一种常用的扭矩传感器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的测量原理。
当扭矩作用于传感器时,传感器中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在传感器中感应出电动势。
通过测量这个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以推算出扭矩的大小。
三、扭矩传感器的结构和特点1. 结构扭矩传感器通常由传感器体、弹性元件、电路等组成。
传感器体用于固定和支撑其他组件,弹性元件用于感应和转换扭矩,电路用于信号处理和输出。
2. 特点扭矩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 高精度:扭矩传感器能够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满足各种精密应用的需求。
- 宽测量范围:扭矩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通常较宽,能够适应不同扭矩大小的测量。
- 快速响应:扭矩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扭矩的变化,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 耐用性强:扭矩传感器通常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稳定工作。
- 易于安装:扭矩传感器的安装相对简单,可以灵活应用于各种场景。
四、扭矩传感器的应用领域扭矩传感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工业生产:扭矩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和控制各种工业设备中的扭矩,如机械传动装置、液压设备等。
2. 汽车工程:扭矩传感器可以用于汽车发动机输出扭矩的测量和控制,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扭矩传感器原理及结构
扭矩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力矩的传感器,它可以将机械扭矩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对扭矩的测量和控制。
扭矩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扭矩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霍尔效应和应变测量原理。
当扭矩作用于传感器时,传感器内部的应变片会发生变形,这个变形会导致应变片上的霍尔元件发生磁场变化,从而产生电压信号。
这个电压信号与扭矩大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压信号来确定扭矩大小。
扭矩传感器的结构主要由应变片、磁场发生器、霍尔元件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应变片是扭矩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它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具有高的弹性和导电性能。
磁场发生器是用来产生磁场的,通常采用永磁体或电磁铁。
霍尔元件是用来检测磁场变化的,它通常采用霍尔传感器或磁敏电阻。
信号处理器是用来处理电压信号的,它可以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输出。
扭矩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汽车、航空、船舶、机械制造等领域。
在汽车领域,扭矩传感器可以用于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等部件的控制和监测。
在航空领域,扭矩传感器可以用于飞机发动机、螺旋桨等部件的控制和监测。
在机械制造领域,扭矩传感器可以用于机床、压力机、钻床等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扭矩传感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感器,它可以实现对扭矩的测量和
控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扭矩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和维护。
北斗星转向助力是现代汽车上常见的辅助驾驶系统,它通过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和转向电动助力器(EPS)的协同工作,帮助驾驶员实现轻松转向操作。
而在这一过程中,扭矩传感器作为转向助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实时监测并测量转向助力系统中的扭矩,为车辆提供更加智能、精准的转向助力。
对扭矩传感器的测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对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扭矩传感器的重要性1. 扭矩传感器的作用扭矩传感器是车辆转向助力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通过实时监测和测量转向助力系统中的扭矩情况,将这些数据传输给ECU,以便及时调整转向助力器的输出力度,帮助驾驶员实现精准、平稳的转向操作。
扭矩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整个转向助力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2. 扭矩传感器的发展现状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升级,扭矩传感器的测量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扭矩传感器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和表面声波式等多种类型,它们在实际应用中都各有优缺点。
如何选择合适的扭矩传感器测量方法,成为汽车制造商和研发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北斗星转向助力对扭矩传感器的测量方法的影响1. 北斗星转向助力的原理与特点北斗星转向助力系统是一种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车辆CAN总线进行信息通信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它通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实时获取车辆所处位置、车速、方向等信息,辅助车辆实现精准导航和转向操控。
这一系统的特点是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跨地域性,能够在复杂的交通环境和天气条件下实现精准导航和转向。
2. 北斗星转向助力对扭矩传感器的要求由于北斗星转向助力系统需要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和方向信息,并对车辆的转向操作进行精准辅助,因此对扭矩传感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扭矩传感器需要具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和测量转向助力系统中的扭矩情况。
扭矩传感器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车辆工况下稳定工作,确保转向助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扭矩传感器工作原理
扭矩传感器是一种测量旋转或扭曲力矩的装置,它通过改变的电信号来检测旋转物体上的力矩。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压电型和电阻型。
1. 压电型扭矩传感器:
压电型扭矩传感器使用压电晶体材料,如石英晶体或陶瓷,作为敏感元件。
当物体扭曲时,扭矩作用在压电材料上会引起压电材料的形变,从而产生电荷。
这些电荷可通过电极收集,并转换成电压信号。
传感器还包括放大电路,将电荷转换成线性输出电压。
这种类型的传感器对快速变化的力矩可以有很好的响应,并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2. 电阻型扭矩传感器:
电阻型扭矩传感器利用物体的扭转来改变内置电阻元件的电阻值。
通常,传感器会包含一个弹性元件,如弹簧,以及与其相连的旋转轴。
当旋转轴扭转时,弹性元件也会相应扭曲。
传感器的弯曲部分具有一条电阻丝,当弯曲度变化时,电阻丝的长度和/或截面积也会变化,从而改变电阻。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
变化,可以确定旋转物体上的力矩大小。
这种类型的传感器适用于高温和高压环境,并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这两种类型的扭矩传感器都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和其他领域,用于测量和控制扭矩的大小和方向。
扭矩传感器测量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扭矩传感器测量原理。
想象一下,扭矩就像是一个大力士在拧东西,而扭矩传感器呢,就是专门来检测这个大力士使了多大劲儿的小侦探。
它的工作原理呀,其实就跟咱平时量体重差不多。
传感器就像是体重秤,能感受到施加的扭矩大小。
当有扭矩作用在上面时,它里面的一些小零件就会开始工作啦。
比如说,它可能会利用应变片,这玩意儿就像是超级敏感的神经,扭矩一出现,它就能马上感觉到变化,然后把这个变化转化成电信号,就好像是给我们发出一个信号说:“嘿,这里有扭矩啦!”还有的时候呢,会用一些其他的巧妙方法来测量扭矩。
总之,扭矩传感器就是这么个神奇的小玩意儿,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扭矩给准确地测量出来,让我们知道在各种机器呀、设备呀里面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力的作用。
是不是很有意思呀!下次再看到那些复杂的机器,可别忘了里面可能就藏着这些厉害的扭矩传感器小侦探哦!。
扭矩传感器的常见故障问题及解决方法(最新版4篇)《扭矩传感器的常见故障问题及解决方法》篇1扭矩传感器是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元件之一,用于测量驾驶员作用在方向盘上的力矩大小和方向,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扭矩传感器故障问题包括:1. 传感器失灵:可能导致转向助力失效,方向盘变得沉重。
解决方法是检查传感器的连线是否松动或损坏,并进行更换。
2. 传感器误差:可能导致转向助力不均匀,解决方法是检查传感器是否安装正确,是否受到外部干扰,并进行调整或更换。
3. 传感器短路:可能导致转向助力过大,解决方法是检查传感器的连线是否短路,并进行更换。
4. 传感器断路:可能导致转向助力过小,解决方法是检查传感器的连线是否断路,并进行修复或更换。
为避免扭矩传感器出现故障,应注意以下几点:1. 安装扭矩传感器时,应确保环境温度为0~60℃,相对湿度小于90%,无易燃、易爆品。
2. 避免安装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
3. 确保传感器安装正确,避免受到外部干扰。
《扭矩传感器的常见故障问题及解决方法》篇2扭矩传感器是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元件之一,用于测量驾驶员作用在方向盘上的力矩大小和方向,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扭矩传感器故障问题包括:1. 传感器失灵:可能导致转向助力失效,方向盘变得沉重,行驶时车辆不稳定等。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传感器的连接器、电缆和传感器本身,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2. 传感器误差:可能导致转向助力不足或过度,解决方法包括校准或更换传感器。
3. 传感器信号干扰:可能导致转向助力不稳定或失效,解决方法包括检查传感器周围的电磁干扰源,降低干扰或更换传感器。
4. 传感器安装不良:可能导致传感器失灵或误差,解决方法包括重新安装传感器并确保安装正确。
5. 传感器电缆损坏:可能导致传感器失灵或误差,解决方法包括检查电缆是否损坏,修复或更换电缆。
扭矩传感器的故障排查需要先检查传感器本身是否正常,再去检查传感器周围的环境和连接器等部件。
扭矩传感器说明书扭矩传感器说明书一、产品简介扭矩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物体所受扭矩的装置。
它通常由弹性体和应变计组成,当受力时,弹性体会发生形变,而应变计能够将这种形变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二、产品特点1.高精度:扭矩传感器具有高精度的测量能力,能够满足各种工业应用的要求。
2.稳定性好:该传感器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制造而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3.易于安装:该传感器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安装和维护。
三、产品参数1.测量范围:0-1000N·m2.非线性度:<±0.1%FS3.重复性误差:<±0.05%FS4.灵敏度:2±0.001mV/V5.工作温度范围:-40℃~+85℃四、使用方法1.安装前需检查传感器是否完好无损。
2.将传感器正确安装在需要测量扭矩的设备上,并保证传感器与设备之间紧密贴合。
3.接通电源,根据设备的要求调整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零点校准。
4.开始测量并记录数据。
五、注意事项1.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2.禁止在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下使用该传感器。
3.避免将传感器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振动,以免影响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4.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人员进行处理。
六、维护保养1.每次使用后应将传感器清洁干净,并储存于干燥通风处。
2.定期检查传感器的电缆和连接器是否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更换或维修。
3.如需更换传感器内部元件,请联系售后服务人员进行处理。
七、售后服务本公司承诺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如有任何问题或意见,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以上为扭矩传感器说明书,希望能够对用户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该产品,请联系我们。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扭矩传感器综述摘要:扭矩传感器是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EPS系统性能的优劣。
本文介绍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扭矩传感器,同时预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扭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电位计式;霍尔式;电感耦合式;光电式1 概述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汽车电子的迅猛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这个集环保、节能、安全、舒适为一体的产品正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的重视。
EPS与技术成熟的HPS 相比,市场份额已初具规模。
目前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汽车电子能够极大提升汽车性能,多数汽车部件已经实现了电子化。
转向系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电子化也必将成为今后的必然趋势。
目前,在全世界汽车行业中,EPS系统每年正以9%-10%的增长速度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于2011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与上一版(2005年本)相比,新目录在汽车产业相关部分做了较大调整。
其中,汽车业的政策优待程度“鼓励类”中新增加了电动转向系统,这表明未来EPS将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
[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通过扭矩传感器探测司机在转向操作时方向盘产生的扭矩或转角的大小和方向,并将所需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输入控制单元,再由控制单元对这些信号进行运算后得到一个与行驶工况相适应的力矩,最后发出指令驱动电动机工作,电动机的输出转矩通过传动装置的作用而助力。
因此扭矩传感器是EPS系统中最重要的器件之一。
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扭矩传感器分类按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来分类,扭矩传感器主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
其中接触式扭矩传感器应用较广泛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新跃仪表厂生产的悬臂梁式传感器,一种是美国BI公司生产的双圆盘式传感器。
非接触式传感器主要有基于MMT公司技术的霍尔式传感器,代表性的公司有BOSCH公司、LG公司、BI公司、Valeo公司,另外还有Hella公司设计的电感耦合式传感器,Methode electronics公司设计的电容式传感器,Lucas公司设计的光电式传感器。
扭矩传感器工作原理一种常见的扭矩传感器是基于电感式原理的。
该传感器由导线、磁环和传感器外壳组成。
导线绕制在磁环上,使得磁通线圈(磁场)通过磁环和导线。
当物体扭矩施加在传感器绕制的导线上时,导线产生转向力矩,使得导线出现微小的形变。
导线上的微小形变会改变导线的电感,即导线所绕制的磁通线圈的感应电动势。
因此,通过测量导线电感的变化,可以确定施加在传感器上的扭矩大小。
具体来说,扭矩传感器在构建时通常会选择一种材料,该材料在扭转时会发生形变。
这种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
当扭矩施加到传感器的轴上时,该材料会产生弹性形变。
导线通常直接连接到轴上。
因此,当材料弹性形变时,导线也会跟随形变,导致电感发生变化。
这种电感变化通过预先校准,可以用来确定施加在传感器轴上的扭矩值。
另一种常见的扭矩传感器原理是压电效应。
压电材料是一类在受到力或压力作用下,会产生电荷分布的材料。
压电材料通常被用作传感器的感应元件。
在压电扭矩传感器中,压电材料通常被安装在轴上。
当物体施加扭矩时,轴上的压电材料会发生微小的形变,进而产生电荷积累。
这些电荷通过电极引出,并与外部电路连接。
当压电材料上形成电荷后,通过测量电荷的大小和极性,可以确定施加在传感器轴上的扭矩大小。
由于压电效应是一个可逆过程,因此扭矩传感器可以双向测量扭矩。
总之,扭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导线的电感变化或压电材料的电荷积累。
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施加在传感器上的扭矩大小。
这些扭矩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用于测量和调整扭矩的性能和效率。
丰田锐志电动助力故障检测与排除2010年09月14日08:24慧聪汽车维修保养网字号:T|T新款锐志乘用车装备的是目前较新型的电动转向装置。
现代汽车的动力转向,有液压式和电动式两种类型,绝大多数汽车采用液压动力转向。
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所以在现代汽车上使用日益增多。
电动助力转向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电液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锐志乘用车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由电机提供动力。
该电动转向的结构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
本文对该系统的结构及基本原理及其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希望对同行能有所帮助。
一、锐志乘用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由转向控制单元控制转向电机工作来实现助力的转向系统(如图1所示)。
驾驶员操纵方向盘的转向力矩,通过转向齿轮和转向拉杆传到汽车的转向轮上;与此同时,电子控制单元再根据目前驾驶员操纵方向盘的转向力矩、当时行驶的车速和一定的设计要求,计算出所需要的转向助力。
而所需的转向助力是通过调整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来实现的,所以转向轮上最终得到的转向力矩,是驾驶员转向力矩和转向电动助力之和(后者远大于前者)。
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直接使用电源,它不消耗发动机的机械动力,故不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运转,从而比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节省燃油。
二、转向助力系统的主要部件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包括:由方向盘直接驱动的转矩传感器,其下部的小齿轮驱动齿条;转向电机,装于转向管柱的中部;减速装置,采取与电机转子内壳配套的循环滚珠式减速齿轮;转角传感器,反映助力电机的转角和转向;齿条轴的外壳及左右横拉杆。
其结构如图2所示。
1.转向扭矩传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转向扭矩传感器包括两部分,分别安装在方向盘的输入轴和转向小齿轮的输出轴上。
(1)转子部分由上下两层构成,且均装有转矩传感器(如图2所示)。
输入轴和输出轴是由一根细金属销连接成一体,转子部分上方有销孔(如图3所示)。
输入轴和输出轴两者上部是钢性连接,由汽车方向盘的转轴即输入轴驱动。
扭矩传感器工作原理扭矩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机械装置扭矩的装置,它能够将机械扭矩转化为电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对扭矩的准确测量。
扭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结构原理和测量原理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扭矩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一般来说,扭矩传感器由弹性体、传感器元件、信号处理电路和输出接口等部分组成。
弹性体通常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当受到扭矩作用时,弹性体会产生形变,从而使传感器元件产生应变。
传感器元件一般采用应变片或者应变电阻片,当受到应变时,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负责对传感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线性化处理,最终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
输出接口则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出去。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扭矩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扭矩传感器的测量原理主要是基于应变原理。
当扭矩作用于传感器时,弹性体会产生形变,导致传感器元件受到应变。
传感器元件的应变会引起电阻值的变化,从而产生电信号输出。
通过测量这一电信号的变化,就可以准确地获取到扭矩的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电桥或者电子式测量电路来对传感器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测量和处理,以获得准确的扭矩数值。
除了结构原理和测量原理之外,扭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温度补偿、线性度校正和动态特性等方面。
温度补偿是为了消除温度变化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通常会采用温度传感器对传感器元件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对输出信号进行相应的补偿处理。
线性度校正则是为了保证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实际扭矩之间的线性关系,通常会通过专门的校准装置对传感器进行校准,以确保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动态特性则是指传感器对扭矩变化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通常需要通过精密的设计和优化来实现。
总的来说,扭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原理的,通过将机械扭矩转化为电信号输出来实现对扭矩的准确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温度补偿、线性度校正和动态特性等因素,以确保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计算。
当其受到扭矩T的时候,其扭转的切应力τ和变形角φ分别为:其扭转刚度为:其中d-扭杆直径,有效长度,Ip惯性矩,Zi抗扭截面系数如图3为某扭矩传感器扭杆的试验曲线,曲线的斜率即为扭转刚度k。
扭杆式扭矩传感器在早期的EPS 中应用比较多,但由于是接触式的,工作时产生的摩擦使其易磨损,影响其精度,将会被逐步淘汰。
3金属电阻应变片的扭矩传感器传感器扭矩测量采用应变电测技术。
在弹性轴上粘贴应变计组成测量电桥,当弹性轴受扭矩产生微小变形后引起电桥电阻值变化,应变电桥电阻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的变化从而实现扭矩测量。
传感器就完成如下的信息转换:传感器由弹性轴、测量电桥、仪器用放大器、接口电路组成。
弹性轴是敏感元件,在45度和135度的方向上产生最大压应力和拉应力,这个时候承受的主应力和剪应力相等,其计算公式为:式中τ—主应力,此时与σ相等Wp—轴截面极矩测量电桥可以采用半导体电阻应变片,并将它们接成差动全桥,其输出电压正比于扭转轴所受的扭矩。
应变片的电阻R1=R2=R3=R4=R0,可以得到下面的式子:式中,E-轴材料的弹性模量u-电桥的供电电压S-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放大电路采用仪器用放大电路,它由专用仪器用放大电路构成,也有三只单运放电路组合而成,放大倍数为K,放大后的电压V为:为了使一起具有高精度,必须使灵敏度系数为常数。
在金属电阻应变片的扭矩传感器中,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是:(1)、弹性轴的工作区域不应该大于弹性区域的1/3,且取初始段。
为了将迟滞误差减低到最底,按照超载能力指数选取最大的轴径。
(2)、采用LM型硅扩散力敏全桥应变片,较好的敏感性,很小的非线形度(3)、采用高精度的稳压电源。
4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如图4所示为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的典型结构。
输入轴和输出轴由扭杆连接起来,输入轴上有花键,输出轴上有键槽。
当扭杆受方向盘的转动力矩作用发生扭转时,输入轴上的花键和输出轴上键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被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