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滑铁卢之战》学案(新版)语文版
- 格式:doc
- 大小:745.00 KB
- 文档页数:5
19、《滑铁卢之战》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常识。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
【学习重难点】探讨失败原因。
【探究活动一】知识链接,积累常识1、人物简介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原名拿破仑·布宛纳,人称奇迹创造者。
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
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1815),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
曾经征服和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广大领土。
2、关于滑铁卢“滑铁卢”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边的一个小村的名字,1815年6月重新执政的拿破仑决定率12万法军在此与威灵顿率领的22万英普联军决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
此战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拿破仑的“百日王朝”覆灭,他被流放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并囚死于此。
3、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但他的作品中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尤其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
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是一篇()(体裁)。
作者()是奥地利()(称谓)。
滑铁卢之战发生在()年,发生在()。
对阵双方是法军和英国、普鲁士联军,结果联军胜利,法军失败,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南部的()岛。
双方统帅分别是()和()。
【探究活动二】初读课文,落实基础1、给加点的字注音。
学法指导: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
牝.()马呼啸.()马鞍.()怯懦..( )..()箍.桶( ) 喘咻咻倏.然()焦灼.()拘.()泥黑魆.()魆孤注一掷.()岿.()然不动扣人心弦.()忐忑..( )【探究活动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妨碍..(fáng ài)阴郁(yù)牝.马(pìn)倏.然(shū)疲惫不堪(kān)焦灼(zhuó)弥.补(mí)黑魆.魆(xū)歼.灭(jiān)擎.着(qíng)岿然不动(kuī)濒.于殆.尽(bīn dài)箍.桶(gū)喘咻.咻(xiū)厄.运(è)目眩.(xuàn)忐忑不安(tǎn tè)殉.难(xùn)2.读准多音字色.子shǎi 其他读音:sè组词:颜色二、重要词语1.阴郁:(气氛)不活跃。
2.鸿篇巨制:形容大部头的作品。
3.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4.灭顶之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灭顶,水漫过头顶。
5.倏然:形容极快的样子。
6.唯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7.拘泥:不知变通,固执。
8.成命:指已发布的命令、决定等。
9.迂腐:指言谈、行为等拘泥于旧准则,不适应时代潮流。
10.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寂静。
11.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
比喻在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12.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
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13.急不可耐:急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迫。
14.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三、作家作品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16滑铁卢之战【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作品中描绘滑铁卢战役的宏大场面。
2.学习文中全景勾勒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特点。
(难点)3.了解报告文学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赵孝文王选择赵括,四十万赵军命丧黄泉;诸葛孔明选择马谡,军事要塞街亭失与敌国;拿破仑选择格鲁希,滑铁卢兵败,政治生涯结束。
格鲁希是怎样使拿破仑输掉这场战争的呢?我们一起从《滑铁卢之战》中寻找答案。
二、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在奇特命运下个人心灵和遭遇的热情描摹。
2.读准字音。
厄.运(è) 怯懦.(nuò) 仓.皇(cānɡ) 忐忑..(tǎn tè)3.理解词义。
鸿篇巨制:形容大部头的作品。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灭顶之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灭顶,水漫过头顶。
唯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
比喻在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4.快速地从文中找出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参战双方以及战争的经过与结果等语句,用自己的话写出故事梗概。
明确:时间:1815.6.18上午九点十一点下午一点地点:滑铁卢人物:拿破仑内伊格鲁希热拉尔旺达姆威灵顿布吕歇尔梗概:①“滑铁卢的上午”:写了战前拿破仑进行了壮观、热烈的检阅及初战时双方首领等待援兵的焦急心情,其中还插入了对“滑铁卢之战”的评述。
滑铁卢之战“三学四导”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年学期课型年级八年级课时 2课时科目语文课题19. 滑铁卢之战学习目标1. 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历史背景。
2. 把握文章脉络,揣摩文章结构,品味场面描写和细节等表现手法。
3. 分析滑铁卢之战失败的原因,培养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难点;了解滑铁卢之战及失败的原因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众所周知,拿破仑是19世纪初期威震世界的法国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1810年,拿破仑几乎控制了除英国和俄国之外的整个欧洲,法兰西帝国的强盛发展到了顶峰。
但是,1812年的莫斯科战役和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却使这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一败涂地。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滑铁卢之战”。
自主预习单: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者,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和心灵描摹。
拿破仑简介: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军事家。
1841年反法军攻陷巴黎后,被放逐于尼尔巴岛。
1851年再度返回巴黎,建立百日王朝。
1815年6月18日,英国、普鲁士联军在比利时滑铁卢大败拿破仑,6月22日他被迫第二次退位,遂被流放于圣赫勒拿岛。
一、给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拘泥()仓惶()灭顶之灾()扣人心弦()惟命是从()孤注一掷()优柔寡断()二、你能归纳出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吗?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1. 作者认为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失败的方要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样认为的?2. 试分析本文全场景的勾勒与关键细部的刻画相结合的特点。
1) 全场景式的勾勒部分有哪些?2) 关键细部特写镜头有哪些?3 作者为什么着重描写拿破仑摩下的格鲁希?4 通过阅读,我们对作家的艺术表现力赞叹不已,作者表现出来的写作特点有哪些?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总结课文本篇作者着重描写了拿破仑麾下的将军格鲁希。
作者认为是格鲁希的唯命是从,缺乏胆识,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去增援皇帝,铸就了拿破仑的败局。
初二语文下册16《滑铁卢之战》学案语文版【重点难点点拨】一、需要把握的字的读音阻碍(fáng ài)阴郁(yù)牝马(pìn)倏然(shū)力倦神疲(kān)焦虑(zhuó)揉皱(róu)呼唤(zhào)补偿(mí)孤注一掷(zhì)色子(shǎi)黑魆魆(xū)消灭(jiān)擎着(qíng)岿然不动(kuī)濒于殆尽(bīn dài)箍桶(gū)步履艰巨(lǚ)喘咻咻(xiū)厄运(è)目眩(xuàn)忐忑不安(tǎn tè)两鬓(bìn)殉难(xùn)二、把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四、词语积存阻碍:使情况不能顺利地进行。
预兆: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
阴郁:(气氛)不活跃。
就绪:情况安排妥当。
牝马:母马。
倏然:形容极快的模样。
力倦神疲:专门疲乏。
焦虑:专门着急。
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忧愁,从不多虑。
尽心:用尽所有心思。
惟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迂腐: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新时代。
假如:表示假设的意思。
显而易见:露在别处专门容易就看出来,专门明显。
拘泥:不知变通,顽固。
闷闷不乐:心情不舒服,烦躁。
鸦雀无声:形容专门安静。
消逝:消逝。
补偿:补充、填足缺憾。
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资,妄图赢得最后的胜利。
比喻在极为危险的时刻把全部的力量都拿出来冒一次险。
色子:一种赌具或游戏用具。
黑魆魆:形容黑暗。
擎着:高高地举着。
蜂拥而上:像蜂群一样一起拥挤而来。
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
岿然,高大独立的模样。
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濒于殆尽:接近完全失败。
响彻:专门响亮。
彻,穿透,透过。
边缘:周围的界限或界限的两侧。
气喘咻咻:喘气的声音专门急促。
浩浩荡荡:声势壮大,行列宽敞。
厄运:不幸的遭遇。
仓皇逃跑:匆忙而慌张地逃跑流窜。
语文课标版八年级19 滑铁卢之战教案示例1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体会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的特点。
(二)学习本文宏观勾勒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课前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完成“思考与练习二”。
)拿破仑,19世纪初期威震世界的法国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
滑铁卢战役是他抱恨终生的一战。
这场战役,有多少人分析研究,有多少人扼腕叹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报告文学《滑铁卢之战》更是脍炙人口,饮誉世界。
今天我们来阅读这篇精彩的报告文学,看看茨威格是如何再现战争的惨烈之景的,看看茨威格是如何评判这场战争的。
(二)整体感知1(1)关于拿破仑(2)关于威灵顿、格鲁希(3)关于滑铁卢之战(学生交流查阅成果。
教师组织引导。
)1769年8月15日,科西嘉岛上降生了一位曾经晃动地球的人物——拿破仑。
这名巴黎军校炮兵专业毕业的高才生曾经问鼎过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位,同时他杰出的军事成就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历史上最显赫的军事家之一。
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流放于尼尔巴岛。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率领1000余名士兵偷渡回国,沿途守军纷纷重新聚集在他的鹰徽旗下。
3月20日,拿破仑凯旋巴黎,重登皇位(史称百日王朝)。
3月25日,英、俄、普、奥、意、荷、比等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以南滑铁卢地区与拿破仑进行了决定性会战。
拿破仑战败,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囚禁并最终病死于大西洋南部的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的部队军纪严明,作战现代化,具有无畏的献身精神。
作为指挥官,拿破仑意志坚强、果敢,但保持清醒,与士兵共存亡,被誉为“士兵的士兵”。
他有着超凡的感召力和电脑一般的记忆力,造就成一名难以抵挡的时代人物。
只是在后期,拿破仑也未能免俗地陷入到权利斗争的漩涡中,使其和人民和士兵逐渐地疏远。
第19课滑铁卢之战【合作探究】预设问题1是灭顶之灾。
是真正悲剧的典型,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
战后,拿破仑“百日王朝”覆灭,本人被流放大西洋圣赫勒拿岛,法兰西第二帝国衰落。
预设问题2明确:作者这种认为偶然性决定胜负的看法是不全面的,滑铁卢一战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绝不是原因的全部。
我们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作者的看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分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而格鲁希考虑的一秒钟及其做出的错误决策,显然加速了拿破仑的败局,一定程度上也起了改变历史走向的作用。
下了三天的雨,又湿又软,行路困难,震摄力极强的大炮无法发挥作用。
( 天时不利)格鲁希的错误: (指挥失当)惟命是从, 胆小怕事,犹豫不决。
(平庸)不听建议,只考虑一秒钟。
(自负、鲁莽)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去增援皇帝。
另外,莫斯科战役的惨败锐气大大受挫;拿破仑的侦察不力、指挥疏忽、兵力疏散、用将失误……【精讲点拨】(1)第一部分:滑铁卢的上午描写了环境,恰当的渲染了战前的气氛,如“尚未”“困难”“妨碍”“可不像……预兆……吉祥”“阴郁”都预示了战争的失败,还写了战前壮观热烈的检阅及作者对这次战争的评述,还描写了人物等待援兵的焦急心情。
(2)第二部分:格鲁西的错误侧重于关键细部的特写镜头,格鲁西手下听炮声,及热拉尔与之争辩的细节描写,写得形象真实。
(3)第三部分: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格鲁西不安的心理刻画,非常成功,描写既能肖其貌又能传其神。
(4)第四部分:滑铁卢的下午作者用生动的文笔去描述了战争激烈的场景:“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一次比一次残酷”“一次比一次多”,才(5)第五部分:决战作者高超的剪裁艺术,第一段的大场景的鸟瞰,第二段细节描写,决战中最后一段既有场景描写(写溃军),又有细节描写(写失败后的拿破仑)。
(6)第六部分:尾声对败军败将刻画得入木三分,再加上作者恰当而深刻的评论,使得这幅巨大的历史画卷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19课滑铁卢之战【导学目标】1.了解滑铁卢之战的历史背景及其过程。
2.学习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法。
3.认识战争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影响。
【课时计划】2课时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滑铁卢之战”是世界军事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
这一战役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涯,也从战术、战略的角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阅读茨威格的这篇文章,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的笔,用历史回望者的眼光审视这个影响整个欧洲历史进程的伟大战役。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妨碍..(fáng ài) 阴郁.(yù) 牝.马 (pìn) 倏.然(shū)疲惫不堪.(kān) 焦灼.(zhuó) 揉.皱(róu) 召.唤(zhào)弥.补(mí) 孤注一掷.(zhì) 色.子(shǎi) 黑魆.魆(xū)歼.灭(jiān) 擎.着(qíng) 岿然不动(kuī) 濒.于殆.尽(bīn)(dài)箍.桶(gū) 步履.艰难(lǚ) 喘咻.咻(xiū) 厄.运(è)目眩.(xuàn) 忐忑.不安(tǎn tè) 两鬓.(bìn) 殉.难(xùn)(2)词义迂腐: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新时代。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滑铁卢之战》导学案1:识记生字词。
2:学习本文宏观勾勒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体会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性。
简介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科西嘉岛上降生了一位曾经晃动地球的人物——拿破仑。
这名巴黎军校炮兵专业的高才生曾经问鼎过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位,同时他杰出的军事成就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上最显赫的军事家之一。
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流放于尼尔巴岛。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率领1000余名士兵偷渡回国,沿途守军纷纷重新聚集在他的鹰徽旗下。
3月20日,拿破仑凯旋巴黎,重登皇位(史称百日王朝)。
3月25日,英、俄、普、奥、意、荷、比等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以南滑铁卢地区与拿破仑进行了决战。
拿破仑战败,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囚禁并最终病死于大西洋南部的圣赫勒岛。
1、注音:倏( )然 揉( )皱 召( )唤 弥( )补色( )子 黑魆( )魆 歼( )灭 擎( )着 箍( )桶两鬓( )岿( )然不动 咻咻( )目眩( ) 殉( )难阴郁( )孤注一掷( )2、结合课文的小标题,慨括每部分意思。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3、滑铁卢战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我的疑惑:————————————————————————————————————————————————————————————————————————1、滑铁卢战役对法国、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因素有哪些?————————————————————————————————————————————————————————————————————————检查反馈:1、词语解释:鸿篇巨制_____________________扣人心弦____________________疲惫不堪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忧无虑_____________________唯命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显而易见_____________________闷闷不乐_____________________鸦雀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孤注一掷_____________________蜂拥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优柔寡断_____________________濒于殆尽_____________________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仓皇逃窜_____________________疲于奔命_____________________头昏目眩_____________________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沮丧_____________________殉难成仁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篇报告文学既具新闻性又有文学性。
[学习目标] 了解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及作者[学习重点]了解滑铁卢之战及失败的原因。
[学习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分析、寻找真正败因。
[学习方法]快速浏览抓关键词法、圈点批注法[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者,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和心灵描摹。
二、关于拿破仑参见课下注释(4)也可用大屏幕显示。
一、情境导入自读课文媒体演示“滑铁卢一战”的影视剪辑。
大家知道,拿破仑是19世纪世界闻名的法国军事家,可莫斯科战役和滑铁卢之战使这位军事天才走向不归路。
今天,我们来学习“滑铁卢之战”,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滑铁卢之战结果如何?二、落实基础1、圈点字词,理解字词牝pin 倏shu 然疲惫bei 色shai 岿然 kui 不动仓皇咻咻wiu 瘫痪tan目眩suan 忐忑tan te 拘泥ni 怯懦nuo 鸿篇巨制扣人人弦惟命是从鸦雀无声孤泣一掷优柔寡断震耳欲聋三、提出问题,探究交流2、课文五个小标题加一个尾声,各主要写了什么?3、课文在描绘历史人物、再现滑铁卢之战这一历史画卷时,即有全场景勾勒,又有关键细部特写,请举例说明。
4、滑铁卢战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滑铁卢战役对法国、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因素有哪些?四、拓展延伸5、作者认为“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动。
”这一秒钟真的能决定“世界的命运”吗?谈谈你的看法。
6、你的人生道路有没有“滑铁卢”式的危险?如何避免“滑铁卢式的人生?五、课堂检测听写课后要求掌握的词语六、课堂反思。
19.滑铁卢之战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妨碍..(fáng ài)阴郁(yù)牝.马(pìn)倏.然(shū)疲惫不堪(kān)焦灼(zhuó)弥.补(mí)黑魆.魆(xū)歼.灭(jiān)擎.着(qíng)岿然不动(kuī)濒.于殆.尽(bīn dài)箍.桶(gū)喘咻.咻(xiū)厄.运(è)目眩.(xuàn)忐忑不安(tǎn tè)殉.难(xùn)2.读准多音字色.子shǎi 其他读音:sè组词:颜色二、重要词语1.阴郁:(气氛)不活跃。
2.鸿篇巨制:形容大部头的作品。
3.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4.灭顶之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灭顶,水漫过头顶。
5.倏然:形容极快的样子。
6.唯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7.拘泥:不知变通,固执。
8.成命:指已发布的命令、决定等。
9.迂腐:指言谈、行为等拘泥于旧准则,不适应时代潮流。
10.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寂静。
11.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
比喻在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12.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
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13.急不可耐:急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迫。
14.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三、作家作品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1.就你对文章的理解来看,拿破仑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什么?我们古代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你认为拿破仑主要失误是什么?点拨:拿破仑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暴雨。
导致其最擅长的作战方式无法使用。
我认为拿破仑的失误在于作战时机选择有误,不具备天时;因时机不对,其沉重的作战装备非但不能发挥作用,反而成了法军摆脱不掉的包袱,泥泞的道路使法军陷于被动,不具备地利;文中未讲人心向背,但拿破仑选择了优柔寡断的格鲁希而非勇敢果断的热拉尔为将,选将有误,用人失策。
我认为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2.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点拨:(1)分小节进行描述。
课文节选部分,由六个小标题组成,分别是“滑铁卢的上午”“格鲁希的错误”“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滑铁卢的下午”“决战”“尾声”。
是严格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叙述的,各小节有相对的独立性。
同时各小节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较密切的联系,组成统一的整体,表现了这次著名战役的全貌。
(2)抓住决定命运的一秒钟展开。
对于这场战役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描述,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的作者不愧为文学大师,作者紧紧抓住了一个细节进行展开: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
时间对于战争来说是多么关键呀,两军对峙,分秒必争。
而作者更是用放大镜来审视这一瞬间对于整个战争的作用,因为格鲁希思考的一秒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一场举世瞩目的世纪大战,作者竟然落足于细微的一秒钟,着眼在转瞬即逝的一瞬间,这是多么精巧的构思,这是多么精妙的笔法。
令人叹为观止。
3.核心图解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忐.忑(tǎn)预兆.(zhào)阴郁.(yù)牝.马(pìn)B.呼啸.(xiào)马鞍.(ān)畏惧.(jù)空旷.(kuàng)C.疲惫.(bèi)焦灼.(shuó)嘈.杂(cáo)黑魆.魆(xū)D.拘.泥(jū)迂.腐(yū)色.子(shǎi)岿.然(kuī)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仓皇侧翼鸦鹊无声扣人心弦B.怯懦迸发唯命是从振耳欲聋C.审慎颤抖优柔寡断孤注一制D.溃退倏然无济于事鸿篇巨制3.这篇报告文学语言生动,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指出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军官们绝望了,而隆隆的大炮声却在这时不祥地沉默下来。
()(2)孤注一掷的滑铁卢搏斗正在进行,炮弹便是投下来的铁色子。
()(3)他是那样的鲁莽勇敢,而格鲁希又是那样的优柔寡断。
()4.联系语境,深入领会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今天的太阳只.散射出淡黄色的微光,显得阴郁无力。
(2)热拉尔看到他如此犹豫不决,便激动起来,急冲冲地....说:“赶快向开炮的地方前进!”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①然而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
在瓦尔海姆的一家农舍里逝去的这一秒钟决定了整个十九世纪。
而这一秒钟全取决于这个迂腐庸人的一张嘴巴。
这一秒钟全掌握在这双神经质地揉皱了皇帝命令的手中。
——这是多么的不幸!倘若格鲁希在这刹那之间有勇气、有魄力、不拘泥于皇帝的命令,而是相信自己、相信显而易见的信号,那么法国也就得救了。
可惜这个毫无主见的家伙只会始终听命于写在纸上的条文,而从不会听从命运的召唤。
②格鲁希使劲地摇了摇手。
他说,把这样一支小部队再分散兵力是不负责任的,他的任务是追击普军,而不是其他。
就这样,他拒绝了这一违背皇帝命令的行动。
军官们闷闷不乐地沉默了。
在他周围鸦雀无声。
而决定性的一秒钟就在这一片静默之中消逝了,它一去不复返,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补这一秒钟。
——威灵顿胜利了。
③格鲁希的部队继续往前走。
热拉尔和旺达姆愤怒地紧握着拳头。
不久,格鲁希自己也不安起来,随着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他越来越没有把握,因为令人奇怪的是,普军始终没有出现。
显然,他们离开了退往布鲁塞尔去的方向。
接着,情报人员报告了种种可疑的迹象,说明普军在撤退过程中已分几路转移到了正在激战的战场。
如果这时候格鲁希赶紧率领队伍去增援皇帝,还是来得及的。
但他只是怀着愈来愈不安的心情,依然等待着消息,等待着皇帝要他返回的命令。
可是没有消息来。
只有低沉的隆隆炮声震颤着大地,炮声却愈来愈远。
孤注一掷的滑铁卢搏斗正在进行,炮弹便是投下来的铁色子。
5.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热拉尔和旺达姆愤怒..地紧握着拳头。
(2)军官们闷闷不乐....地沉默了。
6.你是如何看待文段第①段的第一句话的?谈谈你的理解。
7.文段写出了格鲁希的错误决定,及格鲁希未能随机应变增援皇帝采用了什么手法?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什么?【类文阅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拔下钥匙纳兰泽芸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
淡云。
微风。
令人微醺的阳光。
②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
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
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③他微笑了。
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
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
父母亲都八十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④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
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
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
⑤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
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
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
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
⑥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
⑦现在,车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
⑧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
下了高架后的这段路是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⑨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
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⑩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
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
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档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脚可能会无意识地碰到油门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
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8.说说下面三个句子中加点短语的不同含义。
(1)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
(2)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
(3)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9.③④⑤段是插叙文字,结合全文分析这几段文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1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11.陈乐平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50字以内)【表达交流】12.古语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格鲁希却一直坚守着追击的君命,导致了他终生的遗憾。
如果你是拿破仑,你会怎样在战前指点这位格鲁希元帅,使他能审时度势,成为扭转战局、反败为胜的关键人物?【体验中考】13.(2011·湖南湘潭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三年级在校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致伤,之后又连刺八刀致伤者死亡;此后,药家鑫驾车逃逸,途中再次撞伤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