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

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

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
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

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

11常见的力(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性目标:

1、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2、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STSE目标:能举出各种力在生

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二、教学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三、教学难点:认识地球引力这种直接作用物体上的力。四、教法:谈话、讨论、合作、引导、评价五、学法:讨论、合作、探究、自学、交流

六、教学准备:乒乓球、烧杯、水、木片、松紧带等物品12份;记录单

12份;课件

七、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寻找常见力。师:同学们,今天我

和你们将继续走进《夺宝之旅》,一起成为生:夺宝奇兵。师:为了夺到宝物,我们看看今天我们将要解决哪些有趣的问题呢?出示课件!(课件)师:啊,问题出现了,看样子我们有麻烦了?好,下面我们就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利

用这些给定的事物寻找各式各样的力呢?找出一个力,记在宝盒钥匙上一上。

注意组长要组织好,人人都想办法啊,边商量边实验!小组开始实验,记录。师:我看有的同学连书包都利用上了,可为用心良苦啊。哪个小组谈谈你研究

的情况!在说的时候尽量以“我是这样研究的……这个力叫……”形式说吗?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弹力。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吸力。师:吸力!这个名字起的不错。我也给他起个名字叫地球引力,行嘛!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摩擦力。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压力。…… 师:还真多,同学们细致又认真。找出了

这么多的力,可以看出力的家庭成员还真不少啊。你们能举出这些力的在生活

中的应用实例吗?请小组一起完成宝盒钥匙的第二项,但这次要求我们自己设

计一个表格,把每种力与实例填进去!时间5分钟。来吧!(课件)师:谈谈行吗?生谈实例。师:看样子力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呢?生:非常密切,离不了。师:哈,那你们想想,这么多力太乱了,能分一分类吗?分成两类,想想你们刚才先实验的情景!生:可以把压力、摩擦力、压力……分为一类,还可以把地球引力,磁力分成一类。师:很棒!那这是按什么分的?生:都是

人给的力,另一个是地球或其他人给的。师:是啊,人给力的时候都是怎样的?地球或其他的'物体给力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生:人给力的时候都挨着物体,而地球引力却没有。师:VERY GOOD。

(二)、探究重力。师:讲到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我们听听?

师放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师:牛顿也遇到了问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生:他是想苹果为什么落下来呢?师:同意吗?是啊,为什么呢?这样行吗,用你手中的小物体再试几次,但试的时候注意观察它是如何运动的?并抓住这

个幕后凶手!找出原因。记在宝盒钥匙三。好开始吧!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师:是谁使他们动起来的?生:地球。师:怎么做的?生:给了他们一个吸引力。师:说的有道理,那么想更准备的认识地球引力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了解呢?生:看课外书,上网,向老师,父母请教。师:是啊,那咱们书上的

科学在线上就有它的资料,我们里面学学吧,但学后我们要交流感想,对电视

中的小问题进行一下讨论,交流。开始吧!生自学科学在线。生交流。对地

球引力加深了认识。

(三)、评价: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夺宝之旅即有趣又有成功感,每个小组的宝盒钥匙一定能开启宝盒,得到自己喜爱的宝物。好下节我们继续走

进夺宝之旅,寻找科学宝物,因为你们是非常棒的生:夺宝奇兵。师:下课。

九年级科学上册 1_6《几种重要的盐》教案 (新版)浙教版

几种重要的盐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盐的概念,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②学习物质鉴定和检验的方法,掌握 ⑵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多媒体展示的方法介绍盐类 ②重在介绍盐的个性......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进一步掌握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 ②了解食盐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学生对盐的定义未知,所以对盐的认识模糊,有一部分学生对前面的知识学的也不够扎实,因此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 碳酸钠、碳酸钙和食盐的用途 ②教学难点: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以及常见的盐的溶解性 教学过程: 【导入】1.6 几种重要的盐(1) 【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课堂引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什么?――――生成水的同时,溶液里 剩下酸根Cl-离子和金属Na+离子,通过蒸发溶液,这两种离子就会结合结 晶析出晶体,也就是食盐晶体。 【讲授】【新课教学】 什么是盐 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

出示图片, 几种常见的盐晶体:见瓶P22图1-25(注意:有的晶体不是盐,有的晶体是盐). 并强调盐并不仅仅是食盐。 绿柱石橄榄石锆石 二、几种盐的性质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像这种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 △俗名:纯碱或苏打 △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 化学式为:Na2CO3 实验: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发现什么现象?―――溶液变红。 可见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应用:碳酸钠可用来制造肥皂、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上都利用它的碱性。 △碳酸盐的检验:加盐酸后能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练习:写出碳酸钾、碳酸钡、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2、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的盐CaCO3 △几种常见的形式 汉白玉大理石石灰石蛋壳贝壳 △用途: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石柱或工艺品)、含有杂质而有美丽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石灰石主要用途是生产水泥。 写出二氧化碳、碳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并寻找两者相同之 处。 CO2+Ca(OH)2=CaCO3↓+H2O H2CO3+Ca(OH)2=CaCO3↓+2H2O 思考:怎样证明一块岩石是碳酸盐? 3、食盐NaCl △食盐的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 用途: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制生理盐水(0.9%)―――0.9%的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 思考: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清洗伤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常见的力》教案设计

《常见的力》教案设计 【研究团队】科学组全体成员 【授课教师】张 【授课时间】XX.12.7 【授课内容】《常见的力》 【教材理解】本课在引入中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把常见的几种力呈现出来,设计了三个活动,“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引导学生经历从问题、实验到结论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自制重锤”和“玩滚轮”目的师让学生在制作中体会重力的特点,在应用中认识科学与生活、技术的联系,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认为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智力,形成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本课通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并利用所带的材料体验这些常见的力。通过体验和分析知道哪些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哪些力与被作用的物体有一定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体验常见的力,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能顺利的完成本课的学习,

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磁力和浮力,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种力的现象,但究竟是什么力,怎样来表达力及力的种类却是陌生的,这一课就是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力有一定的经验与体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能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能体会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教学重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力和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 难点:制作滚轮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毛巾、橡皮筋、磁铁、大头针、水槽、纸、毽子、梳子、弹簧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阶段目标

第三讲 几种常见的力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静力学了,研究的是静止,或者更加广泛的平衡情况下所满足的力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掌握最基本的力学的物理量的描述和计算推演方法。这些当然也是后面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1.重力:由于地球吸引产生的力. 施力物体:地球. 大小:G mg =, 2g 9.8/m s = 受力物体:在地球上的任何物体. 方向:竖直向下 反作用力: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 等效作用点:重心 质心和重心:质心是质量的等效中心.其计算方法: ∑∑=i i i c m x m x ∑∑=i i i c m y m y ∑∑=i i i c m z m z 其中(c x ,c y ,c z )是质心的坐标,i m 是系统中第i 个质点的质量,(i x ,i y ,i z )是第i 个质点的坐标.注意质心不仅和物体几何形状有关,还与其质量分布相关.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当物体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g 是常量时,重心就是质心.若物体很大,以致 各处的g 并不能认为相同,则重心不等同于质心. 【例1】 求一块均匀三角板的重心位置,三边长a 、b 、c . 【例2】 求由三根均匀杆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其中三杆长度为a ,b ,c ,其中 222a b c += 【例3】 求下面阴影的重心. 【例4】 两根等长的细线,一端拴在同一悬点O 上,另一端各系一个小球,两球的质量1m 和2m ,已 知两球间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斥力而使两线张开一定角度.分别为45?和30?,如图1 示,则12/m m 为多少? 第三讲 几种常见的力 本讲导学 方法提示

【例5 】 一个薄壁圆柱形烧杯,半径为r,质量为m,重心位于中心连线上,离杯底的距离为H,现在向杯中注水,问杯子与水的共同重心最低时水面离杯底的距离为多少?为什么?已知水的密度为ρ 2.弹力: 当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形变时所产生的恢复形变的力称为弹性力,胡克定律表明,当物体形变不太大时,弹性力与形变成正比,弹簧的弹性力F 与弹簧相对于原长的形变(拉伸或压缩)x 成正比,方向指向平衡位置,即 F kx =- 式中比例系数k 称为弹簧的倔强系数,也叫劲度系数,负号表示弹性力与形变反方向. 对于弹性力须说明三点: ① 绳子的张力是一种弹性力.绳子和与之连接的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时,不仅绳子与物体之间有弹性力,而且在绳子内部也因发生相对形变而出现弹性力.这时,绳子上任一横截面两边互施作用力,这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称为绳子的张力,一般情况下,与绳子相应的比例系数k 很大,因而形变很小,可以忽略.所以绳子的张力不是由绳子的形变规律确定,而是由求解力学问题时确定.因而,在物理中,我们一般抽象出柔软不可伸长的轻绳. ② 在光滑面(平面或曲面)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支撑力也是一种弹性力.这种由物体与支撑面相互作用而发生形变产生的弹性力,也是一种使物体约束在该支撑面上运动的约束力,通常把物体所受到的约束力称为约束反力,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撑面垂直.与绳子的张力一样,由于相应的k 很大,因而形变很小,可以忽略,约束反力的大小由求解物体的运动来确定,若支撑面是粗糙的,则物体除受约束反力外,还要考虑该表面的摩擦力. ③ 弹簧串连:121111n k k k k =+++串 弹簧并连:12n k k k k =+++并 当然这两个公式在实际解题中往往会变形,关键要抓住各弹簧是弹力一致还是形变量一定. 【例6】 如下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 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左墙上;②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弹簧的左端拴一 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则四个弹簧的伸长量 有何关系 【例7】 如图所示,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1k 和2k 的轻弹簧竖直悬挂,下端用光滑细绳连接,把一光 滑的轻滑轮放在细绳上,求当滑轮下挂一重为G 的物体时,滑轮下降的距离多大? 方法提示 例题精讲

九年级下册化学 几种常见的盐(教案)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师院附中李忠海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把盐等同于食盐是常见的误解。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二者的区别,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根据它们的组成特点,将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配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步骤。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进而总结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的共性,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最后根据所学过的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1课时几种常见的盐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 途。 (2)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 向。 【教学重点】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试管、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而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铜、碳酸钙等,不仅仅是指食盐。生活中常见盐还有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高锰酸钾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03)等,都属于盐。 【阅读回答】 让学生阅读教材P72~P73“一、氯化钠”,了解、总结氯化钠的组成、用途、分布和制备方法。 【归纳总结】 1.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组成。 2. 氯化钠的途:①化工原料②调味品③生理盐水④防止食物腐败 3 氯化钠的分布:海水,盐井水、盐湖水 4.制备方法:蒸发溶剂——粗盐。 【阅读回答】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3,并回答下列问题: (1)CaC03的分布和用途。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食盐和盐的不同。 (2)了解NaCl、Na2CO3、CaCO3三种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使学生掌握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物质鉴定和检验的方法。 (2)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我国盐的资源和生产、侯德榜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三种盐的性质和用途。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教学难点: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 1、仪器:试管、试管夹、表面皿、酒精灯、药匙、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 2、药品;碳酸钠晶体、氯化钠、碳酸钙、硝酸银、稀盐酸、酚酞试液。 3、其它:火柴等。 【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想一想:HCl和NaOH反应生成什么?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水的同时,溶液里剩下Cl-和Na+,通过蒸发溶液,这两种离子就会结晶析出晶体,也就是食盐晶体——一种盐。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盐。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盐 1、练习: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化学反应类型

①·KOH + HCl---- ②·NaOH + H2SO4---- ③·Ca(OH)2 + HNO3 ----- ④·Ca(OH)2 + H2SO4 ---- 这几个反应都是中和反应,生成物中的盐都为酸与碱中和的产物。 得出: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而成)。 2、展示几种常见的盐晶体。(实物展示以及课件图片展示) 得出: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小结: 1)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2)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 3)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3、思考:有人讲,食盐就是盐,盐就是食盐。你认为对吗?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食盐是盐,但盐是一类数量很大的化合物,食盐只是其中的一种。 科学上盐是指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如硫酸铜、碳酸钠、硝酸铵。 注意:有的晶体是盐,有的晶体不是盐。 既然盐的数量极多,下面学习几种常见的盐相关的性质。 (二)、几种盐的性质 [引入新问题] 碳酸钠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那么碳酸钠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板书] 1、(碳酸钠)(Na2CO3) [学生分组实验] A、指导学生观察碳酸钠的色、态、并做溶解性实验。 1)俗称:______又称________。 2)是一种__色粉末,易溶于___。 [演示实验] 观察几天前放在表面皿上的碳酸钠晶体发生的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阅读课文知识什么是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等知识,准确记

几种常见的力

. . 几种常见的力 【课堂练习】 1.关于力的下利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B.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2.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 C.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很可能也随着改变。 D.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3. 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支持面上的滑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一定越大;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支持面的滑动方向相反; C.接触面的滑动摩擦系数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4. 下列关于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 B.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的。 C.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D.弹力的方向总与形变的方向一致。 5.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安徽省2002年中考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看不出有形变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弹力。 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 D.发生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弹力。 7.一块冰重100牛顿,它的质量是______千克,把它溶解成水质量是_______千克,把它带到月球上去,其质量为______千克。(g取10牛/千克) 8.一条放在地面上的长为L的柔软匀质粗绳,向上提其一端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长为L的均匀直钢管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抬起其一端使其与水平地面成30角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_。 9.按下列要求画出下图中物体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超纲题,可选做) (1)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2)墙壁对球的支持力(3)大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4)半球形碗内壁对杆下端的支持力和碗边缘对杆的支力 (5)墙和地面对杆的弹力

(八年级物理教案)教学案例——《常见的力》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常见的力》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教案 《常见的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性目标: 1、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2、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4、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二、教学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认识地球引力这种直接作用物体上的力。 四、教法:谈话、讨论、合作、引导、评价 五、学法:讨论、合作、探究、自学、交流 六、教学准备:师(课件)水槽纸船磁铁 生(组:毛巾、皮筋或松紧带、曲别针、塑料梳子、纸船、海棉、球、磁铁、透明塑料盆、纸片、碎纸屑或泡沫、羽毛、表格、橘子) 七、教学过程: 谈话: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人任务,谁来说一说你负责什么?记录员、试验员)祝愿你们这节课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感受了推和拉,知道推和拉都是力。板书(力), 还有很多的力,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些周围常见的力? 出示:课件《常见的力》 (二)探究新知 1、师:前两天老师新学了一个小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变魔术,吸铁石吸纸船,磁力”板书 乒乓 (组长、 其实生活中

师:哎呀,老师桌子上有点水,谁来帮忙擦一下?(用湿抹布)擦完学生拧毛巾,引出扭力”板书桌子上还有点水,我就用手擦一擦吧!擦力”板书 2、师:刚才认识的力,你们想不想自己感受一下?今天,同学们从家里带了很多东西,你们想不想自己玩一玩?我们先利用手里的东西把刚才认识的力感受一下,再玩一玩,看还能不能发现别的力,早就想玩了吧!那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力,找的过程要记住,注意组长组织好,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使每一个同学都有所发现,好不好?我们先来看看你们都带了什么东西,(叫一生)谁带了不一样的东西也可以说一说。 同学们玩得真尽兴,那一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给同学们?(边演示边说) 3、真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同学们找到好几种力,都快成小小科学家了。为我们的成功鼓掌。现在,我们把刚才认识的力作一下回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常见的力) 4、我们认识的力在日常生活中用到了吗?每组任选四种力,每种力至少举出2个生活中的实例,设计一个表格,注意填好记录单。 5、我们在刚才的活动中那一组表现得比较好?老师要给你们发奖品,请到前面来。奖品是美丽的鸡毛毽,祝贺你们!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叫好!老师允许你们在前面玩一会。 6、刚才同学玩毽子时,用到力了吗!几种?两种力一样吗?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1.6《几种重要的盐》优秀教案

几种重要的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食盐和盐的不同。 (2)了解NaCl、Na2CO3、CaCO3三种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使学生掌握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物质鉴定和检验的方法。 (2)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我国盐的资源和生产、侯德榜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三种盐的性质和用途。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教学难点: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想一想:HCl和NaOH反应生成什么?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水的同时,溶液里剩下Cl-和Na+,通过蒸发溶液,这两种离子就会结晶析出晶体,也就是食盐晶体——一种盐。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盐。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盐 1、练习: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化学反应类型 ①? KOH + HCl---- ②? NaOH + H2SO4---- ③? Ca(OH)2 + HNO3 ----- ④?Ca(OH)2 + H2SO4 ----

这几个反应都是中和反应,生成物中的盐都为酸与碱中和的产物。 得出: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而成)。 2、展示几种常见的盐晶体。(实物展示以及课件图片展示) 得出: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小结: 1)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2)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 3)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3、思考:有人讲,食盐就是盐,盐就是食盐。你认为对吗?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食盐是盐,但盐是一类数量很大的化合物,食盐只是其中的一种。科学上盐是指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如硫酸铜、碳酸钠、硝酸铵。 注意:有的晶体是盐, 有的晶体不是盐。 既然盐的数量极多,下面学习几种常见的盐相关的性质。 (二)、几种盐的性质 [引入新问题] 碳酸钠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那么碳酸钠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 [板书] 1、(碳酸钠)(Na2CO3) [学生分组实验] A、指导学生观察碳酸钠的色、态、并做溶解性实验。 1)俗称:______又称________。 2)是一种__色粉末,易溶于___。 [演示实验] 观察几天前放在表面皿上的碳酸钠晶体发生的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阅读课文知识什么是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等知识,准确记 住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 3)从水溶液中析出时,晶体含有结晶水,化学式是_Na2CO3?10H2O。 4)结晶水合物的定义:像这种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 说明:结晶水合物是具有一定组成的纯净物,化学式中的“.”表示结合,算相对

几种常见的力

例1、如图10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大小相等的速度沿F 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 D.甲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 例2、水平桌面上平放着一副共54张且每一张质量都相等的扑克牌.牌与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最下面一张牌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等.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按压第一张牌,并以一定的速度水平移动手指.将第一张牌从牌摞中水平移出(牌与手指之间无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A.第1张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 B.从第2张牌到第M张牌之间的牌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C.从第2张牌到第M张牌之间的牌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D.第54张牌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 变式、如图12,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 ) 考点三、摩擦力的大小 例3、.如图所示,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方向的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 高的平整墙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 ) 例4、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 的夹角α变大),另一端不动,如图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角度α的变化图象可能 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考点四、摩擦力和三类突变 类型1 “静—静”突变 例5、如图13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 为5 N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则(g=10 m/s2)( ) A.物体A相对小车向右运动 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增大 类型2 “静—动”突变 例6、(多选)在探究静摩擦力变化的规律及滑动摩擦力变化规律的实验 中,设计了如图14甲所示的演示装置,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连接,可获 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 过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力传感器高度可使细绳水平),滑块放在较长 的小车上,小车一端连接一根轻绳并跨过光滑的轻定滑轮系一只空沙桶 (调节滑轮可使桌面上部轻绳水平),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实验开始时打开力传感器同时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7.3.5几种重要的盐教案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7.3.5几种重要的盐教案新版沪教版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碳酸钾与硫酸反应 碳酸钙与硝酸反应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化学式)名称_________ 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上述三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探究 活动一:检验碳酸盐存在的方法(以碳酸钙为例) 1.药品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生石灰的烧制 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 思考交流:1.如何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如何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活动三: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

1、生石灰 (1)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化学式,生石灰是一种固体。 (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性,极易跟反应并放出,常用作剂,也可用于加热食品。(注:生石灰不可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体。) (3)生石灰跟水反应后转变成,这一变化的方程式为,利用此反应可制取熟石灰。 2、熟石灰 (1)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化学式为,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之为。 (2)熟石灰能跟空气中的反应,逐渐转变成坚硬的, 其反应方程为。 (3)熟石灰的用途 ①做建筑、砌砖抹墙,制三合土; ②在农业上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三总结、反思、提升 1.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实现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属于反应。 (2)属于反应。 (3)。 2.古诗《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古诗蕴含哪些化学变化,分别对应于上述转化中的哪个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什么是力全套教案

第八章力 一、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演示、讲解、讨论与分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 【教学过程】

【实践活动】 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的现象做一个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力的现象的普遍,同时将自己在课堂学到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增加其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可通过设计观看有关力的作用的演示实验、录像以及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观察中思考、学习。学生的课堂反应积极主动,学习轻松活泼,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二、力的描述 【仪器材料】多媒体播放设备、力的描述课件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三要素; (2) 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 知道力的单位; (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力的图示 【教学过程】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几种重要的盐》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几种重要的盐》教案节几种重要的盐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 2、学习物质鉴定和检验的方法 3、从元素分析角度了解某些无机盐(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以及常见的盐的溶解性 药品器材:酚酞试液、碳酸钠溶液、铁架台、滴管、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引入思考:有人讲,食盐就是盐,盐就是食盐。你认为对吗? 一、什么是盐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找出电离方程式的共同点。 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钾、碳酸钠、氯化铵 板书1、盐的涵义: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幻灯片:美丽的盐晶体: 绿矾、蓝矾、明矾、重铬酸钾、橄榄石、锆石、绿柱石等 板书2、结晶水合物:晶体中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如: CuSO4.5H2O、FeSO4.7H2O等 二、几种盐的性质 1、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1)俗名:纯碱或苏打 (2)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化学式为:Na2CO3 思考:“潮解”和结晶水合物的“风化”相同吗?为什么? (3)实验: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发现什么现象?―――溶液变红。可见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4)与碱反应:Na2CO3+Ca(OH)2 =CaCO3↓+2NaOH (5)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6)应用:碳酸钠可用来制造肥皂、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上都利用它的碱性。 2、碳酸钙 (CaCO3) ——汉白玉、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碳酸钙是建筑材料,制造水泥. (2)、碳酸钙与酸反应(实验室制取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3)、碳酸钙高温分解(工业制取CO2) CaCO3 CaO+ CO2 ↑ 思考与练习:1、《石灰吟》中包含的主要化学原理有哪些? 石灰吟 于谦 千锤百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如何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含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3.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会有一层白色物质,请问这是什么物质?怎么形成的?如何除去?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9常见的力》教案3

《常见的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1、能用实验方法寻找到各种各样的力。 2、能合作设计记录图表。 3、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性目标: 1、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2、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STSE目标: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二、教学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认识地球引力这种间接作用物体上的力。 四、教法:谈话、讨论、合作、引导、评价 五、学法:讨论、合作、探究、自学、交流 六、教学准备:乒乓球、水杯、水、皮筋、磁铁、曲别针、夹子、毛巾、羽毛等物品;记录单; 七:教学过程:

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上一节科学课,那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推力和拉力。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在游戏中你认真的体会一下,你用了什么力? 师:全体同学请注意:起立,坐下。起立,坐下。起立,坐下。 师:你用了什么力?谁感觉到了,帮帮他,刚才用了什么力? 师:你说? 生:站力 师:还有没有? 生:坐力。 师:你来给大家表演一下,怎么坐力? 学生坐下 师:唉……对了,坐的时候给凳子一个坐力,这个词起的好不好,鼓掌,表示鼓励。 那么老师在这给它起个名:能不能管它叫做压力,可以吗? 生:可以 师: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起立的动作,我们都用到了力,说明力在我们生活当中怎么样?生:必不可少。 师:必不可少,还有吗? 在我们生活当中用了大量大量的力,用力的用途太多了。那么,你想不想找一找,那么咱们今天就开展一次寻力的比赛!比赛的规则注意听,首先在3分钟之内,每小组要找到6种以上的力,实验材料,除了老师给你提供的这个纸袋以外,剩下的实验盒里的材料你尽情的去运用,去寻找力。但是这个纸袋里的材料不能用,记住了吗?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反思01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反思 我上了《几种重要的盐》一课,课堂上与学生配合得很好,发言讨论时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也得到了体现。下面是我个人对这节课反思。 在备课时我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几种重要的盐》一课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才能找准教学的方向。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简洁直观地将化学方程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观察方程式特点得出盐的概念。展示图片各种颜色的盐晶体,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觉自然界存在各种各样的盐,活跃课堂气氛。重点介绍三种盐的性质与用途,加深理解。盐与金属的反应,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时候已经介绍过,在这里需要对有关金属的知识进行复习,并让学生了解到金属化学性质中所说的化合物指的就是盐。盐与酸的反应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时已经接触过,就是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楚的掌握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课上让学生自己试着写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这不仅巩固了有关化合价的知识,也使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了进一步的熟悉。经过实验的观察发现含有碳酸根的盐与酸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而有气体产生就会有明显的现象---冒气泡,所以由此总结出了检验碳酸根的方法---酸,如果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使石灰水变浑浊,就说明这个物质中含有碳酸根。 设计实验让学生上台演示,强调操作规范,便于检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提前收集汗液,汗液来自于学生体育课上自己出的汗,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从而证明汗液中存在氯化钠,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我觉得本节课总体较好,条理较清晰,教态比较自然;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做到较好的引导,边复习巩固旧知,又学习新知;做到较好的穿插,有新知识、有思考,知识做到较好的整合;多媒体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方便教学,直观清晰展现知识点。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可把碳酸钠和碳酸钠晶体的分子式一起写在黑板上,便于区分;说盐规律的时候生成什么,应该把它说完整;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用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但可补充某一中考题,若就想用稀硫酸也可以,就用碳酸钙粉末,这样生成的微溶物不会覆盖在固体表面;科学归纳时需从两种或两个以上物质出发,不能单从碳酸钠一种物质得出规律;本节课容量较大,前面部分“盐的物理性质”可以进行删减,让出时间做点练习,会使课时更完整;课堂上有些问题稍有难度,部分学生并不能做到短时间内解决,所以提出的问题难度应下降或给予提示,使学生更容易解决。

青岛版(五四制)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常见的力)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常见的力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水有浮力,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改变浮和沉的一般方法。 2、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认识到弹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3、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怎大火减小摩擦里的一般方法。 科学探究 1、在教师引导下,能从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和浮,玩推、拉同学游戏等活动中观察、比较后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 2、在教师引导下,能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关于浮力、弹力、摩擦力的探究计划,并运用感官和恰当的工具、仪器去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3、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浮力、弹力、摩擦力表现出探究兴趣。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到创新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初步了解浮力、弹力、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浮力、弹力、摩擦力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单元设计构想 第四单元《常见的力》由第15课《浮和沉》、第16课《弹簧里的学问》、第17课《鞋底花纹的启示》三课组成。

本单元包涵一下教学环节: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在水中下沉物体会受到 水的浮力吗?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万弹力玩具有什么发现?生活中哪些 地方利用了弹力?设计一个鸡蛋保护装置。玩一玩推拉游戏,有什么发现?摩擦 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摩擦力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建议授课时间:3课时 15 浮和沉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是水的浮力;了解浮力在生活的 应用。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沉浮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到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是水的浮力;了解浮力在生活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教师提问: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内放置两个乒乓球(其中一个球里面装入橡 皮泥),在不能直接倒出来,也不能直接用手拿的前提下,有什么简易方法可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7.3几种重要的盐 教学设计 教案

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在生活中的用途。 2、初步学会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 2、通过对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合作精神。 2. 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我国科学家候德榜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的探究 四、教学方法:指导阅读、类比归纳、实验探究等。 五、课时安排: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播放四川海螺沟酒店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新闻报道:大洋网-广州日报2010年10月11日报道昨天晚上,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海螺沟游客集体中毒事件出具的检验结果报告令人触目惊心。检测显示,1公斤面条含10.8克亚硝酸盐,1公斤烫饭含11.3克亚硝酸盐,1公斤泡菜含8.41克亚硝酸盐。权威专家透露,2-3克亚硝酸盐足以令一个成人致命,这顿早餐

可谓剧毒宴。酒店或错将工业用盐当成了食盐。昨晚,9名广州游客达到出院标准,从今天开始,部分康复者将陆续返穗。) 【学生思考】食盐和盐是同一物质吗? 【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盐的定义 【实物展示】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提问]:上面物质哪些是盐? (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适时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探究新知 1、氯化钠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4页),然后并完成下面表格: (多媒体展示食盐的用途及分布) (讨论)如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分析如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这样得到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何提纯食盐是我们下一节课要重点探究的问题)

几种常见的力教案

教案格式(讨论稿) 生活中常见的力(课时数)一、教学目标 教学 内容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识 记 理 解 应 用 设 计 操 作 整 理 分 析 比 较 概 括 推 理 反 应 体 验 领 悟形变√√√弹力的产 生 √√√ 弹力的方 向 √√√ 弹力的作 用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判断弹力的有无以及弹力的方向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正确画出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是突破难点的标志. 三、教学资源 黑板 四、知识框架图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都是利用他们弹性形变时的弹力,同学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利用弹力得力子,谁来说? 学生回答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踏跳板

…… 那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形变的概念 2、理解弹力是因为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3、会判断弹力的方向 4、知道形变的种类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1)实验演示: 压缩弹簧、海绵、用手弯曲竹片 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看到形状或体积改变 老师:对,这就是形变。 板书: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2)被压缩的弹簧上放一黑板擦,放手,黑板擦被弹起;被弯曲的竹片上放一粉笔头,放手,粉笔头被弹起。 提问:为什么黑板擦、粉笔头被弹起? 引导学生回答: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和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就被弹起。 提问:如果粉笔头、黑板擦与形变物不接触,会受到这个力吗? 引导回答:不接触一定不会受到这个力 学生总结什么是弹力? 板书: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地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可见,弹力的产生需两个条件: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 2、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实验操作: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向学生作一简单介绍。 (1)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光线经M、N两平面镜两次反射,射到一个刻度尺上,形成一光亮点。用力压桌面,同学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光点在刻度尺上移动? 学生分析:桌面有了形变,使M、N平面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变化。

【教案】《几种重要的盐》(上教)

《几种重要的盐》 1、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2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1课时 【导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收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 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 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2.磷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