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社会浙江绿谷
- 格式:ppt
- 大小:5.85 MB
- 文档页数:27
五年级下《人自然社会》教案17、听听绍兴“莲花落”教学目标:1、知道绍兴“莲花落”的艺术情势。
2、学唱风靡的曲艺的曲目。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绍兴“莲花落”的艺术情势。
难点:学唱教学过程:一、导入。
1、近段时候,咱们都在认识浙江的,你有什么主意?2、今日咱们要来感觉绍兴的“莲花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呢?请看17课——《听听绍兴莲花落》。
3、学生提问。
二、观赏与交换1、听一段绍兴《莲花落》,以为其艺术个性。
听、说各有什么特性?2、自学课文先容,相识莲花落的艺术。
莲花落是显示什么的?3、模拟唱一段“莲花落”。
(1)观看“莲花落”录象(2)学生模拟唱三、观赏与演出1、读《敬你一杯绍兴酒》。
2、唱《敬你一杯绍兴酒》。
四、行为。
给“莲花落”艺人翁仁康写信。
五、全课总结谈谈这节课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事。
18、说说杭州“小热昏”教学目标:1、知道杭州“小热昏”的艺术情势。
2、学唱个中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杭州“小热昏”的重要艺术情势。
难点:学唱教学过程:一、导入。
1、上节课,还记得学什么了?2、“莲花落”有浓浓的天分,那“小热昏”呢?听这名字就以为它那浓浓的乡洋气息了。
3、想知道什么是“小热昏”吗?那咱们就走进杭州去看看什么是“小热昏”吧。
二、深造与交换1、读一读(1)读课文。
(2)交换从“小热昏”由来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迪?2、析一析(1)剖析“小热昏”的题材(2)对社会的趣味。
3、听一听(1)听一段视频“小热昏”。
(2)感受“小热昏”艺术魅力。
三、体验与感悟1、浏览课文2、看抗日中的“小热昏”存在的现实。
3、体验艺术要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四、行为。
回家在电视电脑里欣赏杭州“小热昏”。
五、全课总结经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9、讲讲“金华道情”教学目标:1、知道“金华道情”的艺术。
2、学唱片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金华道情”的紧张艺术模式。
难点:学唱模拟教学设计:一、导入。
1、前两节课了绍兴“莲花落”和杭州“小热昏”。
【精品】浙教版四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四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材中的第二章第三节——《自然与人类的生活》。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自然界中的资源分类,探究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讨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
2.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提高环保责任感。
3.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合理利用与保护。
难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翻开课本,阅读第二章第三节内容,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教师讲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强调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现实生活中过度开发、污染环境的现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4. 例题讲解:(1)讲解例题: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2)分析解题思路,强调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出身边存在的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答案要点:(1)自然资源分类及特点;(2)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4)个人环保行动及建议。
秀山丽水浙江绿谷作者:廖永平来源:《浙江林业》2019年第04期丽水是南方典型山区和重点林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1.7%。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秀山丽水、天生丽质”赞美丽水。
丽水还有浙江绿谷、华东森林氧吧、中国生态第一市等美誉,同时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
近年来,丽水市委、市政府立足于丽水优异的森林生态和旅游资源禀赋,将生态旅游产业作为丽水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来定位,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和森林旅游发展工作,白云国家森林公园、九龙国家湿地公园等一大批森林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稳步发展。
丽水森林旅游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积极推动森林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夯实森林生态底色。
丽水市委率先在全国出台《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并把每年7月29日设为“丽水生态文明日”,勇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和模范生。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5年在全省设区的市中排名第一。
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为全省第一,生态文明总指数、水环境质量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全省第一,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等。
全面推进“林区变景区”,市政府做出统一规划,总投资163.4亿元,用20年时间,实施1000万亩美丽林相建设,将全市作为一个森林旅游大景区来打造。
注重森林旅游产品营销,促进旅游特色品牌创建。
全力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组织实施《森林康养丽水行动方案(2018—2020)》,2018年新创建命名市级森林康养基地3个、森林康养小镇5个、森林康养特色村20个。
并将通过国际合作开展对白云山、白马山、草鱼塘3个森林疗养基地的认证工作。
同时,积极推进各森林旅游地的生态休闲避暑胜地、森林运动养生基地、氧吧吸氧养生基地等的开发建设,以推广“秀山丽水”和丽水“森”呼吸的旅游形象为核心,立体式宣传丽水旅游形象。
积极打造“丽水山居、丽水山耕”特色品牌,全力打造“丽水山居”的乡村休闲旅游品牌。
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人家特色村、林业观光体验园,突出丽水山区山林民宿的特色。
全册教材简析:《人·自然·社会》(四年级)教材根据《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编制。
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本册教材共有30课课文,涉及《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中的“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5大主题内容。
各主题的课文安排如下:主题1 浙江沿革:《走近王安石》、《钱王与杭州》、《东吴兴衰》、《南宋都城》、《走进畲乡》。
主题 2 浙江环境:《废旧电池的回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珍爱野生动物》、《探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的四大名湖》。
主题3 浙江文化:《江南古民居》、《四大藏书楼》、《白居易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苏东坡》、《沈括与<梦溪笔谈>》;《江南戏曲奇葩——越剧》、《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游览岳王庙》。
主题4 浙江经济:《家乡物产》、《不同能源的电站》。
主题5 和谐浙江:《安全使用家电》、《触电的预防与急救《火灾可预防》、《火灾发生时》、《学会机智地保护自己》、《学会沟通》、《古代兵器》、《现代兵器》、《海青天的故事》。
每课课文由课题、主体文和活动栏目“交流”、“活动”组成,并配有相应的图画、照片等。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教材编写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并突出以下几个特点:1.综合性本册教材涉及《课程标准》中的5大主题内容,从而使教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开放性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3.活动性教材注重引导教师开展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
教材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有角色扮演、模拟演练、体验、交流、调查、制作、探究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创设了平台。
4.趣味性教材呈现形式活泼,图文并茂。
有活动栏目和留白,增强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篇一:二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洪菲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大部分学生通过人自然社会课学习,已得到了一些知识,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喜欢人、自然、社会这门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同学上课都积极举手发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用于学习。
但有少数几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对人、自然、社会这门课不够重视。
二、教材分析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二年级共有26课,主要涉及《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中“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五大主题的内容。
各主题的课文安排如下:浙江沿革:《有趣的风俗活动》、《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浙江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新鲜空气在哪里》、《噪声危害大》、《我们的好朋友》;浙江文化:《王羲之和王献之》、《大画家王冕》、《多才多艺的徐文长》;浙江经济:《浙江的江河》、《浙江的农特产》、《美丽的千岛湖》;和谐浙江:《校园里的“红灯”》、《告别恶作剧》、《我从哪里来》、《窗户和阳台》、《小心无形的杀手》、《“电老虎”摸不得》、《小物品大麻烦》、《吃得安全》、《野外安全知多少》、《擦伤、割破后怎么办》、《游泳安全常识》、《溺水的预防和处理》、《我爱人民解放军》、《军事小常识》每课的编写特点:由于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本册教材采用图文结合。
以图为主组织编写,编写中突出教材是学生的学本,强调活动性与体验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知、感受、了解相关的知识,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
我们这学期选择13课内容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篇一:浙教版五年级上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人 .自然. 社会》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本册教材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共设计编制了32课课文,涉及了《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标准》内容纲要中的19个内容模块: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古代史事、政治人物、近现代史事、城市的兴起、乡村的变化、音乐舞蹈、生活/社会民俗、地方曲艺、特色旅游线、博物馆、浙商与市场、教育家和科学家、地理位置与面积、主要河流、气象灾害等19个模块的内容,分成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经济、浙江文化和谐浙江等五大版块。
各模块的课文安排如下:和谐浙江版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了解“他”和“她”》、《成长的轨迹》法制教育:《文明网络行》国防教育:《国防建设人人有责》浙江沿革版块古代史事:《回首古越》政治人物:《西湖三杰》城市的兴起:《数字化生活》、《日新月异的城市》浙江文化版块音乐舞蹈:《浙江民乐》、《浙江民间歌舞》地方曲艺:《浙江各地传统习俗》《绍兴“莲花落”》、《杭州“小热昏”》、《“金华道情” 》浙江经济版块特色旅游线:《水乡古镇》、《浙江绿谷》博物馆:《江南药王的传奇》浙商与市场:《风云浙商》教育家和科学家:《科学泰斗钱学森》、《能管老天的竺可桢》、《大数学家苏步青》浙江环境版块地理位置与面积:《家乡的地形》、《东海上的明珠》主要河流:《家乡的河流》、《京杭大运河》气象灾害:《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幻莫测的台风》(二)、教材的主要特点每课的编写体例一般为:在课序、课题之后是一段简洁的文字,引出课文内容或点明基本观点,接下去为课文的正文部分,在文中或文后安排了“交流”“链接”“活动”等学习内容,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浙江学生实际。
教学本教材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