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最新修订)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13
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保育员。
1.2 职业定义在托幼机构、社会福利及其他保教机构中,辅助教师负责婴幼儿养育、保健,并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普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6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采光、照明良好的标准教室及学前教育机构。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保育员职业能力要求一、保育员职业能力要求的基本素养1. 要有爱心和耐心。
保育员面对的可是一群小宝贝呀,就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他们可能会调皮捣蛋,可能会哭哭啼啼。
这时候,爱心就像温暖的阳光,耐心就像涓涓细流。
没有爱心,就没法真心去疼爱这些孩子;没有耐心,可能分分钟就被孩子的哭闹搞得心烦意乱。
2. 责任心必须杠杠的。
这就好比守护一群小天使的卫士,孩子在保育室里的安全、健康、快乐都在保育员的责任范围内。
从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到玩耍学习,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二、身体与技能方面的要求1. 身体健康是前提。
毕竟要照顾孩子,要是自己身体弱不禁风的,怎么能抱起孩子,怎么能陪着孩子跑来跑去呢。
而且健康的身体也能给孩子传递一种活力满满的感觉。
2. 具备一定的护理技能。
孩子要是不小心磕了碰了,得知道怎么处理伤口吧。
像一些简单的消毒、包扎得会。
要是孩子有点小感冒、小发烧的症状,也得能判断个大概,知道什么时候该给孩子量体温,什么时候该联系家长或者医生。
3. 掌握儿童营养学知识。
知道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需要什么营养,哪些食物富含这些营养。
可不能让孩子挑食,得像个营养小管家一样,把食物搭配得色香味俱全,让孩子吃得开心又健康。
比如知道蔬菜里的维生素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肉里的蛋白质能让孩子长得壮壮的。
三、沟通与教育能力1. 要能和孩子好好沟通。
得蹲下身子,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和他们聊天。
就像孩子是来自一个小小的童话世界,我们得用他们世界里的语言和他们对话。
比如说孩子说他看到了一个超级大的怪兽,我们不能直接否定说没有,而是顺着他的话,问问怪兽长什么样子,这会让孩子觉得被尊重,也会更愿意和保育员亲近。
2. 与家长的沟通也不能忽视。
家长把孩子交给保育员,心里肯定是很在意孩子的情况的。
所以保育员要及时把孩子在保育室里的表现,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要诚实地告诉家长。
而且要倾听家长的想法和意见,大家共同努力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3. 要有一定的教育引导能力。
保育师等级鉴定国家职业标准
保育师等级鉴定国家职业标准是指国家对保育师等级进行鉴定的一套标准。
这套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教育背景:标准要求保育师应具有相关教育背景,包括相关专业的学士、研究生等学位或者相关专业的技术学历。
2. 专业知识与技能:标准要求保育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儿童教育和发展的理论知识、儿童保健知识等。
保育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团队协作等技能。
3. 实践经验:标准要求保育师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实习或者从业经验的方式来证明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4. 教学能力:标准要求保育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计与实施、评估与反思等方面的能力。
5. 专业素养:标准要求保育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的情感态度、沟通和协调能力。
这些标准通常由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相关机构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进行不断修订和完善。
鉴定合格的保育师可以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以此证明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概述保育师是指从事婴幼儿园、托儿所等机构或部门中婴幼儿保育、教育和服务工作的专门技术人员。
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是为了提高保育师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婴幼儿发展而设立的。
本标准包含保育师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培养、健康和安全、交流与沟通、专业技能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节标准依据本标准制定依据《保育师职业技能标准》(GB/T 21196)和《保育师职业技能标准考核与评价导则》(GB/T 21202)。
第二章职业素养第一节知识与能力要求职业素养要求保育师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国家政策和法规,熟悉婴幼儿保育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模式;2.了解婴幼儿发展的基本特点和阶段,掌握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3.熟悉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具备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4.了解婴幼儿的健康与安全管理,具备预防和应对常见疾病的知识;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师德观念,具备公正、诚信、责任的工作态度;6.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
第二节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保育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行为准则,包括但不限于:1.尊重婴幼儿的个人隐私和人格权利,保护婴幼儿的合法权益;2.不歧视任何一个婴幼儿,不以种族、性别、宗教等因素对待婴幼儿;3.保持良好的教育现场和工作环境,保障婴幼儿的身心安全;4.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同事和睦相处,共同促进婴幼儿的综合发展;5.不泄露保密信息,不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个人利益;6.不从事任何有悖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的行为。
第三章教育和培养第一节儿童教育1.设计和实施适合婴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活动,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2.关注婴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婴幼儿的发展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3.引导婴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4.与幼儿其他教育环节的教育者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促进教育衔接;5.积极参与研究和分享教育经验,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保育员1.2职业定义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辅助教师负责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是: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外1.5职业能力特征身体素质好,无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1.7培训要求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普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4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
培训初级保育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中、高级保育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采光、照明良好的标准教室及幼儿园。
1.8鉴定要求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要职业工作5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5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联系从事本职业工作15年以上。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保育师国标解读内容
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解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概况:包括职业名称、职业编码、职业定义、职业技能等级、职业环境
条件、职业能力特征、普通受教育程度和培训参考学时等。
2.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的要求。
其中,职业道德是指保育师应
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如爱岗敬业、关爱婴幼儿、认真负责等;基础知识是指从事保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营养饮食、安全防范等。
3.工作要求:包括各级别保育师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
其中,
工作内容是指各级别保育师在工作中所涉及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技能要求是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必需的技能和操作要求;相关知识要求是指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基本原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4.权重表:用于表示各级别保育师在各项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中所占的权重比
例,以指导培训和评估工作。
5.附录:包括与保育师工作相关的表格和示例,如婴幼儿膳食配制表、婴幼儿
发展评估表等。
此外,本次修订的主要变化包括将“保育员”职业名称变更为“保育师”,增加了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两个职业技能等级,以及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调整了职业功能和工作内容等。
总体来说,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引导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依据,同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培育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保育员1.2职业定义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辅助教师负责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是: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外1.5职业能力特征身体素质好,无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普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4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保育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中、高级保育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采光、照明良好的标准教室及幼儿园。
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要职业工作5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5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联系从事本职业工作15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最新修订) Job n of a Nursery Caregiver (Latest n)1.Job Overview1.1 Job TitleNursery Caregiver1.2 Job nIn nurseries。
social welfare ns。
and other childcare facilities。
XXX。
nurturing。
XXX.1.3 Job LevelsThis job has three levels: Entry-level (nal nal n Level 5)。
Intermediate-level (XXX)。
and Advanced-level (nal XXX 3).1.4 Work EnvironmentIndoor and Outdoor1.5 Job SkillsThe caregiver must have good physical health。
free from us diseases。
XXX.1.6 XXXn of r High School1.7 Training Requirements1.7.1 Training XXXFull-XXX。
XXX curriculum。
The training n for entry-level: no less than 120 standard hours。
intermediate-level: no less than 140 standard hours。
advanced-level: no less than 160 standard hours.1.7.2 Training InstructorsThe instructors for entry-level caregivers must have a certificate of XXX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caregivers must have a certificate of XXX.1.7.3 Training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Standard classrooms and XXX.1.8 Assessment Requirements1.8.1 Applicable CandidatesXXX.1.8.2 n nsEntry-level (candidates must meet one of the following ns):1) Completed the required standard hours of formal entry-level XXX) certificate.2) XXX as an entry-level caregiver for more than 2 years.3) XXX.Intermediate-level (candidates must meet one of the following ns):1) XXX。
标题:深度探析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这一举措对提升我国保育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全面评估,探讨其意义、影响和实施路径。
一、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意义和影响1. 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背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作为我国保育员行业的主管部门,通过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旨在规范保育员的从业行为、提高保育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全面提升我国保育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2. 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对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标准涵盖了保育员的基本职责、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要求保育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并能够胜任不同芳龄段儿童的照顾和教育工作。
3. 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保育员队伍的影响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实施将对保育员队伍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标准的制定将为保育员的职业发展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规范,提高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素养;另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推动我国保育员行业的整体发展,提升保育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实施路径和建议1. 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实施路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当通过加强对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建立健全的实施机制和监督体系,推动各地区各单位积极落实这一标准,并引导保育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2. 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建议与展望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标准的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保育员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鼓励保育员积极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和技能考核,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作者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颁布对我国的保育员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而保育员就是为此使命而存在的职业。
他们承担着照顾、教育和培养孩子的重要责任,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了对这一职业加以规范和提升,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应运而生。
一、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的意义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和提升保育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通过明确职业要求和职责,有利于保育员的职业成长和发展,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标准化的培训和评估体系有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育员队伍,从而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保育员的基本条件:包括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
2. 保育员的知识和技能:应具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熟悉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保育员的能力要求:包括儿童护理、安全管理、情感交流、教育引导等方面的能力。
4. 保育员的工作职责:要求保育员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照顾和关爱,包括生活照料、饮食管理、情感交流等。
此外,还要负责教育引导,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等。
5. 保育员的培训和评估:为了确保保育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水平,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训和评估体系,定期对保育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他们不断提升自我。
三、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实施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实施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保育员职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推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保育机构要积极应对,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确保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家长也可以关注这一标准,要求所在的保育机构聘请符合标准的保育员,从而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看护和教育。
四、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前景展望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实施将提升保育员整体素质和能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标准化的培训和评估体系将促使保育员不断进修和提升自我,为孩子提供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
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09年修订)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保育员。
1.2 职业定义
在托幼机构、社会福利及其他保教机构中,辅助教师负责婴幼儿养育、保健,并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普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6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采光、照明良好的标准教室及学前教育机构。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2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等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模拟现场或实际操作等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2,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90分钟。
1.8.6 鉴定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学前教育机构进行。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爱岗敬业,热爱幼儿。
(2)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3)忠于职责,身心健康。
(4)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5)尊重家长,热情服务。
(6)文明礼貌,团结协作。
2.2 基础知识
2.2.1 婴幼儿生理、心理教育基本知识(1)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2)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3)婴幼儿心理学知识。
(4)婴幼儿教育学知识。
2.2.2 常见病及常见传染病基础知识(1)婴幼儿常见病及其保健知识。
(2)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
2.2.3 婴幼儿安全知识
(1)婴幼儿安全常识。
(2)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防范与处理。
2.2.4 婴幼儿营养常识
(1)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2)婴幼儿常见营养问题及合理膳食。
2.2.5 相关环境知识
(1)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及其利用知识。
(2)班级环境及其利用知识。
2.2.6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相关知识。
(5)《幼儿园工作规程》相关知识。
(6)《幼儿园饮食卫生条例》相关知识。
3. 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保育员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初级
3.2 中级
3.3 高级
4. 比重表4.1 理论知识
4.2 技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