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测控系统设计 思考题20120501(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15
智能控制技术复习题课后答案-图文一、填空题1.智能控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和1、交叉学科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飞行器控制2.传统控制包括和2、经典反馈控制现代理论控制3.一个理想的智能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是、、和3、学习功能适应功能自组织功能优化能力4.智能控制中的三元论指的是:、和4、运筹学,人工智能,自动控制5.近年来,进化论、、和等各门学科的发展给智能控制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并由此产生了各种智能控制方法。
5、神经网络模糊数学专家系统6.智能控制方法比传统的控制方法更能适应对象的、和6、时变性非线性不确定性7.傅京逊首次提出智能控制的概念,并归纳出的3种类型智能控制系统是、和7、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人机结合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无人参与的自主控制系统8、智能控制主要解决传统控制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其研究的对象具备的3个特点为、和8、不确定性、高度的非线性、复杂的任务要求9.智能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有、、、、和9、分级递阶控制系统,专家控制系统,神经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学习控制系统,集成或者(复合)混合控制系统10.智能控制的不确定性的模型包括两类:(1);(2)10、(1)模型未知或知之甚少;(2)模型的结构和参数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11.控制论的三要素是:信息、反馈和控制12.建立一个实用的专家系统的步骤包括三个方面的设计,它们分别是、和知识库的设计推理机的设计人机接口的设计13.专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和知识库、推理机14.专家系统中的知识库包括了3类知识,它们分别为、、和判断性规则控制性规则数据15.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可采用的3种推理方式为推理、和推理。
15、正向推理、反向推理和双向推理16.根据专家控制器在控制系统中的功能,其可分为和16、直接型专家控制器、间接型专家控制器17.普通集合可用函数表示,模糊集合可用函数表示。
智能控制基础答案【篇一:智能控制基础思考题】xt>复习思考题一重要概念解释 1 智能控制答:智能控制是一门交叉学科,美国学者在运筹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元论的智能控制概念,即ic=ac n ai n or 各子集的含义为:ic为智能控制,ai为人工智能,ac为自动控制,or为运筹学。
所谓智能控制,即设计一个控制器,使之具有学习、抽象、推理、决策等功能,并能根据环境(包含被控对象或被控过程)信息的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从而实现由人来完成的任务。
2 专家系统与专家控制答:专家系统是一类包含知识和推理的智能计算机程序,其内部包含某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和经验,具有解决专门问题的能力。
专家控制是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又称专家智能控制。
所谓专家控制,是将专家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同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相结合,在未知环境下,仿效专家的经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3 模糊集合与模糊关系,模糊推理模糊控制答:模糊集合:给定论域u上的一个模糊集a?是指:对任何元素u?u 都存在一个数?a?u???0,1?与之对应,表示元素u属于集合a?的程度,这个数称为元素u对集合a?的隶属度,这个集合称为模糊集合。
模糊关系:二元模糊关系: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则直积a?b???a,b?|a?a,b?b?中的一个模糊集合称为从a到b的一个模糊关系。
模糊关系r?可由其隶属度?r?a,b?完全描述,隶属度?r?a,b?表明了元素a与元素b具有关系r?的程度。
模糊推理:知道了语言控制规则中蕴含的模糊关系后,就可以根据模糊关系和输入情况,来确定输出的情况,这就叫“模糊推理”。
4神经网络?答: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是模拟人脑思维方式的数学模型。
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人脑组织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用来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行为,它从微观结构和功能上对人脑进行抽象和简化,神经网络反映了人脑功能的基本特征,如并行信息处理、学习、联想、模式分类、记忆等。
[测控仪器设计第三版课后答案]测控仪器设计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可编辑版)试题1:什么是测控仪器设计的主要目标?参考答案1:测控仪器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制造出能够准确测量和控制物理量的仪器。
这些仪器应该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灵敏度等特点,以满足各种测量和控制需求。
试题2:测控仪器设计的基本流程是什么?参考答案2:测控仪器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原型制作和测试等步骤。
首先,需要对测量和控制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定义。
然后,根据需求设计出测控系统的整体方案。
接下来,进行电路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等。
然后,进行硬件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进行PCB设计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软件设计,包括编写控制程序和界面设计等。
最后,制作出原型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修改。
试题3: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传感器有哪些?参考答案3: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将待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和放大,最终得到测量结果。
试题4: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控制器有哪些?参考答案4: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控制器包括单片机、PLC和DSP等。
这些控制器可以对测控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目标物理量的精确控制。
试题5: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接口有哪些?参考答案5: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接口包括串口、并口、USB接口、以太网接口等。
这些接口可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和通信,方便用户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操作。
智能系统设计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A. 人脸识别B. 图像分割C. 语音识别D. 目标检测2. 在神经网络中,哪个层次用于将输入映射到一组特征?A. 池化层B. 全连接层C. 卷积层D. 激活层3. 在智能系统中,推理是指什么?A. 从给定事实中得出结论B. 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C. 通过学习调整模型参数D. 对输出结果进行评估4. 以下哪个机器学习算法适合用于分类问题?A. K均值聚类B. 支持向量机(SVM)C. 线性回归D. PCA降维5. 在强化学习中,智能体通过什么方式与环境进行交互?A. 感知B. 推理C. 学习D. 奖励6. 智能系统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其中无监督学习是指什么?A. 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学习B. 根据输入数据的特点进行聚类或降维C. 通过标记好的数据进行学习D. 通过多层网络进行学习7. 在深度学习中,下列哪个是非线性激活函数?A. Sigmoid函数B. ReLU函数C. Softmax函数D. Tanh函数8. 在智能系统设计中,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常常需要进行特征工程。
特征工程的目的是什么?A. 去除不相关的特征B. 提取和选择更有代表性的特征C. 优化模型的参数设置D. 增加数据量9. 下列哪个算法适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建模?A. 支持向量机(SVM)B. 决策树C. 随机森林D. 循环神经网络(RNN)10. 在智能系统设计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数据预处理的步骤?A. 数据清洗B. 特征选择C. 模型训练D. 数据标准化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2. 什么是过拟合现象?如何防止过拟合发生?3. 简要解释强化学习中的策略、价值函数和奖励函数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4. 请阐述无监督学习与监督学习的异同点,并给出各自的应用场景。
1.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有哪些。
答:递阶智能控制是在研究早期学习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从工程控制论角度总结人工智能与自适应控制、自学习控制和自组织控制的关系后逐渐形成的。
递阶智能控制系统是由三个基本控制级(组织级、协调级、执行级)构成的。
如下所示:1. 组织级组织级代表控制系统的主导思想,并由人工智能起控制作用。
根据贮存在长期存储交换单元内的本原数据集合,组织器能够组织绝对动作、一般任务和规则的序列。
其结构如下:2.协调级协调级是组织级和执行级间的接口,承上启下,并由人工智能和运筹学共同作用。
协调级借助于产生一个适当的子任务序列来执行原指令,处理实时信息。
它是由不同的协调器组成,每个协调器由计算机来实现。
下图是一个协调级结构的候选框图。
该结构在横向上能够通过分配器实现各协调器之间的数据共享。
3. 执行级执行级是递阶智能控制的最底层,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但较低的智能;它按控制论进行控制,对相关过程执行适当的控制作用。
其结构模型如下:2.信息特征,获取方式,分层方式有哪些?答:一、信息的特征1,空间性:空间星系的主要特征是确定和不确定的(模糊)、全空间和子空间、同步和非同步、同类型和不同类型、数字的和非数字的信息,比传统系统更为复杂的多源多维信息。
2,复杂性:复杂生产制造过程的信息往往是一类具有大滞后、多模态、时变性、强干扰性等特性的复杂被控对象,要求系统具有下层的实时性和上层的多因素综合判断决策能力,以保证现场设备局部的稳定运行和在复杂多变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存在的动态环境下,获得整个系统的综合指标最优。
3,污染性:复杂生产制造过程的信息都会受到污染,但在不同层次的信息受干扰程度不同,层次较低的信号受污染程度较大。
二、获取方式信息主要是通过传感器获得,但经过传感器后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来得到有效的信息,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选取特征变量可分为选择特征变量和抽取特征变量。
选择特征变量直接从采集样本的全体原始工艺参数中选择一部分作为特征变量。
………………………………密………………………………封…………………………………线………………………………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试题纸(一)题号一、填空题二、单选题三、简答题四、计算与编程总分得分2017 ~ 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智能化测控系统设计》补考试卷(C)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控通道可以分为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2.高通滤波器主要功能是消除_______频噪声,低通滤波器主要功能是消除_______频噪声。
3.某电路采用CMOS集成电路构成,供电电源电压为+5V,请问若单片机I/O口输出+3.3V电压,对于该集成电路的逻辑电平为______________电平。
4.右图中多个实线框内的功能电路可以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电路。
5.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实际灵敏度与标称灵敏度的偏差,称为灵敏度误差;二是当输入为零时输出并不为零,这种误差称为_______________。
6.屏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7.对于RS232标准来说,电压+12V表示________逻辑电平,电压—12V表示________逻辑电平。
8.根据通信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数据通信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通讯方式。
9.PID调节中,P为__________调节,I为_________调节,D为__________调节。
10.基于PC机的测控系统主机电路按照输入输出接口插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内插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最终结果填在表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如图:,这种组成结构是指()。
3.,第一章 绪论1. 什么是智能、智能系统、智能控制?答:“智能”在美国 Heritage 词典定义为“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智能系统”指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系统,是模拟和执行人类、动物或生物的某些功能的系统。
“智能控制”指在传统的控制理论中引入诸如逻辑、推理和启发式规则等因素,使之具有某种智能性;也是基于认知 工程系统和现代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对不确定环境中的复杂对象进行的拟人化管理。
2.智能控制系统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智能控制系统的类型:集散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多级递阶控制系统、专家控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系 统、学习控制系统等。
各自的特点有:集散控制系统: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集中分散控制系统。
该系统 将若干台微机分散应用于过程控制,全部信息通过通信网络由上位管理计算机监控,实现最优化控制,整个装置继承 了常规仪表分散控制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的优点,克服了常规仪表功能单一,人机联系差以及单台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 危险性高度集中的缺点,既实现了在管理、操作和显示三方面集中,又实现了在功能、负荷和危险性三方面的分散。
人工神经网络:它是一种模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
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 复杂程度,通过调整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专家控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 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来处理该领域的高水平难题。
可以说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多级递阶控制系统是将组成大系统的各子系统及其控制器按递阶的方式分级排列而形成的层次结构系统。
这种结构的 特点是:1.上、下级是隶属关系,上级对下级有协调权,它的决策直接影响下级控制器的动作。
2.信息在上下级间垂直 方向传递,向下的信息有优先权。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答案1.1什么是测量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被测量的测量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A0之间的代数差Δ,称为绝对误差(Δ=x- A0)。
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X百分比。
有实际相对误差和公称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式。
实际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实际值)X0之比(δA=Δ/ X0×100%);公称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仪表公称值(示值)X之比(δx=Δ/ X×100%)。
引用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测量范围上限值、量程或表度盘满刻度B之比(δm=Δ/B×100%)。
1.2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他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与其真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三种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通常用于对单一个体的单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分析,相对误差通常用于不同个体的同一被测量的比较分析,引用误差用于用具体仪表测量。
1.3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的压力传感器车辆140kPa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Δ=142-140=2kPa; δA=2/140=1.43%;δx=2/142=1.41%;δm=2/(50+150)=1%1.7 什么是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通常测量仪表已标定好,用它对某个未知量进行测量时,就能直接读出测量值称为直接测量;首先确定被测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用标定好的仪器测量函数关系式中的有关量,最后代入函数式中进行计算得到被测量,称为将直接测量。
在一个测量过程中既有直接测量又有间接测量称为组合测量。
1.9 什么是测量部确定度?有哪几种评定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真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通常评定方法有两种:A类和B类评定方法。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智能控制基础期末复习思考题一重要概念解释I智能控制3模糊集合与模糊关系,模糊推理、模糊控制• 1)模糊集合:给定论域U上的一个模糊集A是指:对任何元素uwU都存在一个数与之对应,表示元素u属于集合A的程度,这个数称为元素u对集合人的隶属度,这个集合称为模糊集合。
•模糊关系:二元模糊关系: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则直积= 处型中的—个模糊集合称为从A到B的一个模糊关系。
模糊关系尺可由其隶属度卩2小)完全描述,隶属度从(吶表明了元索a与元索b具有关系尺的程度。
•模糊推理:知道了语言控制规则中蕴含的模糊关系后,就可以根据模糊关系和输入情况,来确定输岀的情况,这就叫“模糊推理”。
•模糊控制4神经网络?答: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是模拟人脑思维方式的数学模型。
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人脑组织成果的慕础上提出的,用来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行为,它从微观结构和功能上对人脑进行抽象和简化,神经网络反映了人脑功能的基本特征,如并行信息处理、学习、联想、模式分类、记忆等。
5神经网络控制6遗传算法一绪论部分1.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相比,有哪些主要的特点?二.模糊控制部分1、简述模糊集合的基本定义以及与隶属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定义:论域U中的模糊集合A,是以隶属函数心为表征的集合Ao心称为模糊集合A的隶属函数,“人(况)称为u对A的隶属度,它表示论域U中的元索u属于模糊集合A的程度,它在[0, I]闭区间内可连续取值。
关系:模糊集合是以隶属函数来描述的,隶属度的概念是模糊集合理论的基石。
2、常用隶属函数的种类及其表达式,及其图形表示。
3、给定变量论域,请在其上设计几个模糊子集,并用隶属函数予以描述,并绘图表示。
(比如年龄(0-100岁)中的年幼,年轻,中年,老年如何进行表示?(参考教材p.23)4、常用的模糊并和模糊交算子是怎样进行运算的?有什么特点?一般地:A\JB = = max(/z A(w),x/5(w)) = //A(w) v^B(u),取大原则An B = jU Ar]B(u) = min(jU A(u),ju B(w)) = ju A(u) A JU B(W),取小原则采用隶属函数的取大(MAX)和取小(MIN)进行模糊集合的并、交逻辑运算是FI前最常用的方法。
智能测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智能测绘技术的核心是()。
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系统C. 人工智能D. 大数据技术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智能测绘技术的特点?()A. 高度自动化B. 高精度C. 低效率D. 智能化答案:C3. 智能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不包括()。
A. 土地利用规划B. 交通规划C. 环境监测D. 历史文物保护答案:D4. 智能测绘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A. 作物种植B. 病虫害防治C. 农产品销售D. 农业机械化答案:B5. 以下哪项技术不属于智能测绘技术范畴?()A. 无人机测绘B. 激光雷达C. 卫星导航D. 传统摄影测量答案:D6. 智能测绘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A. 灾害预警B. 灾害评估C. 灾害救援D. 以上都是答案:D7. 智能测绘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不包括()。
A. 污染源监测B. 生态环境评估C. 环境治理D. 工业生产答案:D8. 智能测绘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A. 交通流量监测B. 交通规划C. 交通事故处理D. 以上都是答案:D9. 智能测绘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不包括()。
A. 能源资源勘探B. 能源设施监测C. 能源消费分析D. 能源政策制定答案:D10. 智能测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不包括()。
A. 战场态势感知B. 军事设施保护C. 军事训练模拟D. 军事装备制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智能测绘技术在以下哪些领域有广泛应用?()A. 城市规划B. 环境保护C. 交通运输D. 军事领域答案:ABCD2. 智能测绘技术的优势包括()。
A. 提高工作效率B. 降低成本C. 提高数据精度D. 增强数据的实时性答案:ABCD3. 智能测绘技术在以下哪些方面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效率和质量?()A. 土地利用规划B. 交通规划C. 环境监测D. 灾害预警答案:ABCD4. 智能测绘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可以带来哪些好处?()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C. 提高农产品质量D.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答案:ABCD5. 智能测绘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可以包括()。
简述题:1.对于线性传感器,通过零位和满刻度标定可以确定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其数学关系如何?2.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常用的力学量敏感元件,举例说明其信号调理电路。
3.半导体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测温范围和测温精度一般为多少?输出形式有哪几种?4.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精度由哪些技术参数反映?速度由哪些技术参数反映?5.根据传递函数,低通滤波器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请图示。
6.集成开关电容滤波器如何调节截止频率?7.采用4~20mA电流信号来传输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优点是什么?8.V/F转换的工作原理。
9.电容性耦合干扰怎么产生的?如何抑制?10.互感耦合干扰怎么产生的?如何抑制?11.共阻耦合有哪几种形式?如何抑制?12.为了滤除电源中来自电网的干扰,可以采用哪些办法?13.∑-∆ A/D转换器有何特点?14.说明分级式AD转换器的原理。
15.怎样将数据采集系统与计算机系统隔离?16.I2C是一种什么总线?用I2C总线进行单片机的外设扩展,请画出结构示意图。
17.C8051F12X系列单片机是一种混合式片上系统,它有哪些数字外设和模拟外设?18.与MCS-51单片机相比,PIC单片机在技术性能上有何特点?19.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一般采样哪几种电气接口?20.用一个示例说明单片机与PC机之间串行通信的接口。
21.TMS320F2812有哪些片内外设?22.TMS320F2812中的AD转换器性能如何?有何主要特点?23.TMS320F2812中SCI有哪几种多机通信模式?各有何特点?24.常用的工控机I/O接口模板有哪些种类?25.工控机系统的基本通信方法有哪几种?26.什么是组态软件?它有哪些功能?27.嵌入式系统的特点?28.ARM微处理器有哪些产品系列?各系列又包括哪些种类?29.与工控机相比,嵌入式控制器具有哪些优点?30.设计智能测控系统时,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工控机各应用在何种场合?31.什么是现场总线?有何特点?32.列举一些常用的现场总线标准。
智能控制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智能控制技术》考试试题 A题号—三B五六七总分分数—.填空题(每空1分.共20井)L 利用信发信息,应用某些准则来重新排列使搜需沿着某个被认为(刃 的前沿区段扩展。
2、 要把消解规则推广到含有变量的子句,必须找到一个作用于父辈子句的◎一、使父辈子句含有⑷ °3、 专家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为 ⑸ 和 ⑹ 。
4.为了解决自动控制面临的难题,推进樓制 (7)、 ⑻ 和(9)的结合.冥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将推动智能控制的发展。
5、智能控制的二元、三元和四元交集结构思想分别是由 ⑩ * 仃1)和 (⑵ 提岀的。
&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系统一股由仃3) 、 (14) 和(15) 三级组成,7,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有(⑹、⑴)、、(1力 和 (20) 等。
学习-----好资料专业’ ___________ 学号]姓名.分数评鞋人⑴ 表中节点的顺序,学习一―好资料二、选择题(选取一最正确的答案・1题1分-« 10分)h 一般认为,人工神经网络(ANN )适用于⑷线性系统(C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2, 最早提出人工神经网络思想的学者是(A )McCulloch-Pitts (C ) Widrow-Hoff(D )Rosenblatt解决自动扌空制面临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把人工智能等技术用于自动揑制 系统,其核心是;(A )控制算法 (C )控制器智能化被称为“智能控制先驱"的科学家是:(A ) G-N*Saridis〔C )KJ'Astrom被成为"『专家控制先行者"的科学家是: (A ) P. H. Winston (C )K. J. Astrom分数评卷人CB )多变量系统 (D )非线性系统(B )控制结构 (D )控制系统仿(E) K-STu (D) N*Wiener5、 6、7.能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估计未知信息,并据之进行优化与控制,以便逐歩改进系统性能的控制叫做’(A )最优控制(C )随机控制 増强学习(又称强化学习)属于](A )自主学习(C )主动学习 学习控制具有: (A )(刃 ©(D ) (B )反馈控制 (B )有师学习无师学搜索. 咨询. 预测、 解识别. 记忆、记忆、 预报、 记忆利推理等功能 解释和识别等功能 解释和规划等功能诊断和监控等功能(B) N. I Nilsson (D )E. A. Feigenbaum8、学习一―好资料9、模糊控制器一般由下列基本单元组成’(A)知识库、推理机.模糊化接口和模糊判决接口(B)知识库*推理机、传感器和解释器(C)知识库、推理机,模糊数据库和接口CD)知识库*推理机、模糊决策和解释器10.智能控制的咽元交集结核T的四元,指的是(A)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神经网络(E)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论、系统论〔C)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论、机器学习(D)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信息论*运筹学分数评卷人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冗分)k 智能控制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试述智能控制的主要特臥2、为什么说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发展的必然V你对智能控制的发展方向有何看法?3.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的主要思想是什么?试述遗阶智能机器的一般结构.4、有几种专家控制系统?试说明工业上实用的专家控制器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1.为什么说仪器技术是信息的源头技术?仪器是一种信息的工具,起着不可或缺的信息源的作用。
仪器是信息时代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链条中的源头技术。
如果没有仪器,就不能获取生产、科学、环境、社会等领域中全方位的信息,进入信息时代将是不可能的。
钱学森院士对新技术革命的论述中说:“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部分组成。
测量技术则是关键和基础。
现在提到信息技术通常想到的只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关键的基础性的测量技术却往往被人们忽视了。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仪器技术是信息的源头技术。
仪器工业是信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为什么现代测控系统一般都要微机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测控系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即采用微型计算机作为测控系统的主体和核心,代替传统测控系统的常规电子线路,从而成为新一代的微机化测控系统。
将微型计算机技术引入测控系统中,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测控系统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还能简化电路、增加或增强功能、提高测控精度和可靠性,显著增强测控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而且可以缩短系统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易于升级换代等。
因此,现代测控系统设计,特别是高精度、高性能、多功能的测控系统,目前已很少有不采用计算机技术的了。
3.微机化测控系统有哪几种类型?画出它们的组成框图。
三种类型:微机化检测系统、微机化控制系统、微机化测控系统。
1第2章 习题解答1、模拟输入通道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答:按照系统中数据采集电路是各路共用一个还是每路各用一个,多路模拟输入通道可分为集中采集式(简称集中式)和分散采集式(简称分布式)两大类型。
集中式的特点是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个S/H 和A/D 电路,模拟多路切换器MUX 对多路信号分时切换、轮流选通到S/H 和A/D 进行数据采集。
分布式的特点是每一路信号都有一个S/H 和A/D ,因而也不再需要模拟多路切换器MUX 。
智能控制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属于智能控制的基本类型?A. 专家控制B. 神经网络控制C. 模糊控制D. 逻辑控制答案:D2. 在智能控制中,专家控制系统主要依靠以下哪种技术进行决策?A. 模式识别B. 知识表示C. 推理算法D. 机器学习答案:C3. 以下哪个不属于模糊控制的特点?A. 容错性B. 适应性C. 鲁棒性D. 精确性答案:D4. 神经网络控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模拟人脑神经元结构B. 模拟人脑神经元功能C. 模拟人脑思维过程D. 模拟人脑学习过程答案:B5. 在智能控制系统中,以下哪个环节不属于反馈环节?A. 控制器B. 执行器C. 传感器D. 被控对象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智能控制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__________进行自动控制。
答案:复杂系统7. 专家控制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答案: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8. 模糊控制的核心是__________,它将模糊逻辑应用于控制策略的制定。
答案:模糊控制器9. 神经网络控制的关键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网络结构设计、学习算法、权重调整10. 智能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稳定性、准确性、鲁棒性、适应性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完全替代人工控制系统。
()答案:×12. 模糊控制适用于处理具有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等复杂问题的控制。
()答案:√13. 专家控制系统在处理问题时,需要大量的领域知识和经验。
()答案:√14. 神经网络控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
()答案:√15. 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不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
1.智能测控系统中,常用的微型计算机哪几种?你会根据那些因素去选择一款微型计算机?答:常用的有单片机,工控机,嵌入式处理器,DSP,PLC等等。
选择因素:1功能性能分析(应用场合);2功耗及电源要求;3环境要求;4工作可靠性;5价格要求;6封装体积、开发软硬件平台与工具、产品的内部标准与习惯等。
2.选择传感器时需考虑哪些环境因素?答:要考虑:1.传感器的性能指标;2.传感器的使用环境。
自然环境:温度、湿度、淋雨、气压、振动、冲击等,分为商用品、工业品、军用品。
工作环境:易燃、易爆、粉尘、油污、工作介质等。
工作条件:电源、功耗、抗干扰等3. 使用方便性;接口功能:电源、输出信号形式、电缆芯数、接插件等。
外型:体积、重量、形状、运输等。
安装:安装方式、安装要求、安装尺寸、安装工具等。
操作:连接方便性、调节方便性、标定方便性等。
4. 维护方便性;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抗过载能力等。
寿命:工作年限、疲劳性能、定期标定。
可更换性:是否可更换、是否方便更换。
可维修性:维修方便性、维修时间、易损件的更换等。
5. 成本及其它。
:单价、批量价。
二次仪表价格传感器价格:接口电路复杂性、配套仪表价格。
系统价格:构成多点测试系统时的成本。
信誉度:生产厂家的品牌、信誉度、保用期、长期供货能力等。
供货期:最短供货期、维修期等。
3.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常用的力学量敏感元件,举例说明其信号调理电路。
电桥电路、放大电路(一般用仪表放大器)、滤波电路、模数采样电路等AD693还可以配电阻应变片构成应变仪,用于测量应力,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测量电桥中包含4个350Ω的箔式应变片,其灵敏度为2mV/V。
RP1和RP2分别为零点调节电位器和满度调节电位器。
若用RRP1来表示RP1的总电阻值。
将应变片牢固地粘贴在被测试件表面上,当试件受到外力(拉力或压力)时就会产生形变,使得应变片的电阻值改变。
在一定范围内电阻值的变化率与电阻丝长度的变化率(即应变值)成正比。
智能控制题目及解答第一章绪论作业作业内容1.什么是智能、智能系统、智能控制?2.智能控制系统有哪几种种类,各自的特色是什么?3.比较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的特色。
4.把智能控制看作是AI( 人工智能 )、OR( 运筹学 )、AC( 自动控制 )和 IT( 信息论 )的交集,其依据和内涵是什么?5.智能控制有哪些应用领域?试举出一个应用实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和控制性能。
1 答:智能:能够自主的或许交互的履行往常与人类智能相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理、证明、辨别、感知、理解、通讯、设计、思虑、规划、学习等一系列活动的能力,即像人类那样工作和思想。
智能系统:是指拥有必定智能行为的系统,关于必定的输入,它能产生适合的问题求解相应。
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是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生物学和运筹学等多方面综合而成的交错学科,它拥有模拟人进行诸如规划、学习、逻辑推理和自适应的能力。
是将传统的控制理论与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人工智能和遗传算法等实现手段交融而成的一种新的控制方法。
2 答:(1)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拥有自学习、自适应和自组织的功能。
( 2)人 -机联合作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机器达成需要连续进行的并需迅速计算的惯例控制任务,人则达成任务分派、决议、监控等任务。
(3)无人参加的自组控制系统:为多层的智能控制系统,需要达成问题求解和规划、环境建模、传感器信息剖析和低层的反应控制任务。
3 答:在应用领域方面,传统控制侧重解决不太复杂的过程控制和大系统的控制问题;而智能控制主要解决高度非线性、不确立性和复杂系统控制问题。
在理论方法上,传统控制理论往常采纳定量方法进行办理,而智能控制系统大多采纳符号加工的方法;传统控制往常捕捉精准知识来知足控制指标,而智能控制往常是学习累积非精准知识;传统控制往常是用数学模型来描绘系统,而智能控制系统则是经过经验、规则用符号来描绘系统。
在性能指标方面,传统控制有着严格的性能指标要求,智能控制没有一致的性能指标,而主要关注其目的和行为能否达到。
思考题(20120501)一、简述题:1.在设计智能检测/控制单元时,你会根据那些因素去选择一款微型计算机芯片?1、功能性能分析根据应用场合确定单片机的功能需求:智能仪器、工业控制、英特网、无线网、通信设备、人机设备、USB、CAN、触摸传感器、LCD、家电等。
根据应用系统性能确定单片机的性能要求:运算速度、数据采集精度与速度、控制精度、数据传输速度等。
2、功耗和电源要求根据供电条件确定单片机的功耗和电源,主要是功耗指标、节电模式、电源电压等。
环境要求:主要是环境温度、湿度、冲击、振动等,满足军用级、工业级、车载级等要求。
4、工作可靠性主要是抗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使用寿命等。
5、价格要求低附加值的大批量产品对芯片价格的要求,封装等对工艺成本的要求。
6、其它封装与体积、开发的软硬件平台与工具、产品的内部标准与习惯等。
2.解释传感器的灵敏度、重复性、稳定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1. 线性度:输入输出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偏差。
2. 回差(滞后):输入量增大与减小过程中,输入输出曲线的不重合。
3. 重复性:在同一测试条件下,所测得的特性曲线的一致程度。
4. 灵敏度:输出量增量与输入量增量之比。
5. 分辨率:能检测出的最小输入变化量。
6. 阈值(死区):能产生输出的最小输入量。
7. 稳定性: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8. 漂移:零点和灵敏度随时间和温度的缓慢变化。
9. 静态综合精度:在测量范围内任一点的输出值相对其理论值的偏离程度。
3.涡流传感器什么原理,检测什么物理量?当金属导体置于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中时,由于导体中产生的涡流所引起的新磁场将削弱原线圈磁场,从而导致线圈的等效电感、阻抗、品质因数发生变化。
这种效应随金属导体与线圈的距离大小而变化,可以制成线性传感器,也可以制成接近开关。
主要用于检测位移。
4.多普勒效应可用于速度、流速等变量的检测,简述其原理。
5.半导体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测温范围和测温精度一般为多少?输出形式有哪几种?(4、5两题见2010年答案第二页)6.说明半导体霍尔效应,霍尔元件有哪些用途?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方向通过导电体时,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导体两侧会产生电势差,此现象在1879年为美国科学家霍尔发现,称为霍尔效应。
如图:一般说来,金属和电解质的霍尔效应都很小,但半导体则显著得多。
霍尔元件是应用霍尔效应的半导体,是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磁传感器,在磁场测量及位置、位移、角度、转速等物理量的测量和自动控制中广泛应用。
7.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精度由哪些技术参数反映?速度由哪些技术参数反映?(2010第三页)8.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是如何实现增益控制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放大器,其放大倍数可以根据需要用程序进行控制。
采用这种放大器,可通过程序调节放大倍数,使A/D转换器满量程信号达到均一化,因而大大提高测量精度。
9.模拟隔离放大器原理?其作用是什么?原理:在某些情况下,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以及放大电路与电源电路之间不能有直接的电路连接,信号的耦合以及电源电能的传递要靠磁路或光路来实现。
放大器内部采取这种隔离措施的就叫隔离放大器。
隔离放大器不仅具有通用运放的性能,且输入公共地和输出公共地之间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隔离放大器由输入放大器、信号耦合器件、输出放大器以及隔离电源等部分组合。
作用:用于输入通道隔离,防止强电强磁干扰或损坏,消除大共模电压。
10.根据传递函数,低通滤波器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请图示。
(2011第2页)11.集成有源低通滤波器通过调节什么参数改变截止频率?调节时钟信号频率改变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分频比)12.U/I变换有什么作用?采用4~20mA电流信号来传输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优点是什么?(2011第4页)电压/电流变换器(VCC)用来将电压信号变换为与电压成正比的电流信号。
用途:①常用作传感器或其他检测电路中的基准(参考)恒流源②在磁偏转的示波装置中常用来将线性变化电压变换成扫描用的线性变化电流③在控制系统中作为可控电流源驱动某些执行装置,如记录仪记录笔的偏转和电流表的偏转。
电流传输的优点:a.电流信号适用于远传,不会因为电阻变化而变化;b.电流信号容易还原成电压信号;c.可进行断电检查20mA上限的优点:这是防爆的要求,20mA电流通断引起的火花容量不足以引燃瓦斯。
4mA下限的有点:a.方便断线检查b.可有效防止4mA一下干扰信号的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
13.何为EMC,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14.共阻耦合有哪几种形式?如何抑制?(2010第5页、2011第4页)15.平衡传输(对称传输)有什么好处?如何用变压器耦合实现平衡传输?平衡传输是指信号传输线的有两个输入端,两个地线。
当有共模干扰存在时,由于平衡传输的两个端子上受到的干扰信号数值相差不多,而极性相反,干扰信号在平衡传输的负载上可以互相抵消,所以平衡电路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16.∑-∆ A/D转换器有何特点?(2010第6页)17.高速AD转换器芯片有什么特点?(课堂作业(复印)P2-问题1)18.怎样将数据采集系统与计算机系统隔离?(2010第7页)19.C8051F12X系列单片机是一种混合式片上系统,它有哪些数字外设和模拟外设?(2010第8页)20.与MCS-51单片机相比,PIC单片机在技术性能上有何特点?(2010第9页、2011-p6-18)21.单片机点对点之间采用RS232进行通信,画出连接示意图。
(2009-p7-61)22.用一个示例说明单片机与PC机之间串行通信的接口。
(2011-p8-20)23.单片机系统为何有时需要总线驱动?(2010-p9-33)24.TMS320F2812中的SCI的多机工作模式有哪两种?如何工作(2010-p11-39)25.TMS320F2812有哪些片内外设资源?(2011-p8-21)26.TMS320F2812的多通道缓冲串行口有何功能?(2009-p8-69)27.常用的工控机I/O接口模板有哪些种类?(2011-p10-24)28.在PC总线上扩展多路DA输出,请画出一种接口框图。
(2010-p11-41)29.工控机系统有哪几种基本通信方法?(2011-p11-25)30.用框图表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
31.什么是组态软件?它有哪些功能?(2011-p11-26)32.设计智能测控系统时,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工控机各应用在何种场合?(2011-p13-30)33.ARM微处理器有哪些产品系列?各系列又包括哪些种类?(2011-p12-28)34.与工控机相比,用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测控系统有何优点?(2011-p13-29)35.简述PLC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特点:1 灵活·实用2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3编程简单·使用方便4接线简单5功能强6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实现自动化发展趋势1 向高速·大内存容量方向发展cpu 处理速度进一步加快,存储容量进一步扩大2 控制系统将分散化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原则。
3 可靠性进一步提高随着Pc 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对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提高。
硬件冗余的容错技术将进一步应用。
4 控制管理功能一体化PC将广泛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使PC系统的生产控制功能和信息管理功能融为一体。
36.PLC由哪些组成部分?PLC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编程器组成。
37.PLC的工作分为哪几个过程?38.简述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1 )深入了解和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这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基础,以后的选型、编程、调试都是以此为目标的。
a .被控对象就是所要控制的机械、电气设备、生产线或生产过程。
b .控制要求主要指控制的基本方式、应完成的动作、自动工作循环的组成、必要的保护和连锁等。
对较复杂的控制系统,还可将控制任务分成几个独立部分,这样可化繁为简,有利于编程和调试。
(2 )确定I/O 设备根据被控对象的功能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输入、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按钮、选择开关、行程开关、传感器、编码器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电磁阀、变频器、伺服、步进等。
(3 )选择合适的PLC 类型根据已确定的用户I/O 设备,统计所需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点数,选择合适的PLC 类型,包括机型的选择、I/O 模块的选择、特殊模块、电源模块的选择等。
(4 )分配I/O 点分配PLC 的输入输出点,编制出输入/ 输出分配表或者画出输入/ 输出端子的接线图。
接着就可以进行PLC 程序设计,同时可进行控制柜或操作台的设计和现场施工。
(5 )编写梯形图程序根据工作功能图表或状态流程图等设计出梯形图即编程。
这一步是整个应用系统设计的最核心工作,也是比较困难的一步,要设计好梯形图,首先要十分熟悉控制要求,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电气设计的实践经验。
(6 )进行软件测试将程序下载到PLC 后,应先进行测试工作。
因为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
因此在将PLC 连接到现场设备上去之前,必需进行软件测试,以排除程序中的错误,同时也为整体调试打好基础,缩短整体调试的周期。
(7 )应用系统整体调试在PLC 软硬件设计和控制柜及现场施工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整个系统的联机调试,如果控制系统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则应先作局部调试,然后再进行整体调试;如果控制程序的步序较多,则可先进行分段调试,然后再连接起来总调。
调试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一排除,直至调试成功。
(8 )编制技术文件系统技术文件包括说明书、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元件明细表、PLC梯形图等。
39.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作用和影响?(2009-p5-38)40.列举一些常用的现场总线标准。
(2009-p5-40)41.简述CAN的分层结构。
按照OSI基准模型,CAN结构划分为两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42.CAN通信协议中有哪几种帧类型?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009-p5-43)43.TMS320F2812CAN模块的主要特点(2011-p14-35)44.请分别解释下列串行通信接口的名词术语:UART、I2C、SPI、CAN、USB、Mc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