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丝到白头_亲情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15.30 KB
- 文档页数:3
[导读]空旷的老房子翻新后,只剩她一个人了,可她依然把小菜园侍弄得生机勃勃的,自己吃不了就分送给左邻右舍,她的腰已弯了,可仍然一切自理;她的头发白了,可还是梳得一丝不苟。
她走了,走时92岁。
按当地的风俗算是老喜丧,可她守了70年的寡。
按辈份我应该叫她舅姥。
以22岁的花样年华,多少个白昼与黑夜的轮回,始终与自己的孤影相伴,任流动的时光就这样老去了她的容颜,想想就让人心疼。
舅姥18岁时嫁给舅姥爷,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关爱情。
听说舅姥年轻时,虽算不上漂亮,却也清爽可人,心灵手巧,尤其那一头青丝总是梳得一丝不苟。
舅姥爷当时只有16岁,每每舅姥回娘家,前脚刚走,后脚就转身雀跃着跑去找玩伴弹玻璃球去了,等舅姥回来时,刚刚出现在村口,就有玩伴给他通风报信,你媳妇回来了!然后,舅姥爷撒腿就跑回家去,装腔作势扮演一家之主去了。
婚后的日子就这样的开始了,只是舅姥爷还没有来得及在婚姻里学会长大,一场伤寒,便再也没有走出那间老屋。
走时只有20岁。
他们的孩子是梦生,父子俩无缘谋面。
对于舅姥来说,那是怎样的悲与喜的纠结。
然而生活总得继续,她没有因为不幸和苦难而一蹶不振,蓬头垢面。
擦干眼泪,舅姥依然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然后一步步把这个家引渡出愁云惨雾。
清苦的生活中,她会把家里仅有的粗粮换着法的做着吃,使苦日子不再那么难以下咽;她会把小姑破旧衣服的漏洞绣上一朵花,一片叶,于是,寒酸的衣服便有了生机;她会在泥火盆中变戏法似的给孩子变出几颗黄豆粒,或者是黏火烧。
这个家因为有她在,苦涩的日子才被调理出一丝淡淡的清欢。
只是这种太平的苦日子也过不安宁。
小日本是投降了,可内战的烽烟又起。
不敢想象,在那战乱的年代,舅姥是怎么过来的?听妈说,那年月兵荒马乱的,今天传闻要炮轰这个村,明天又听说要炮轰那个村,有时刚刚逃到外村,就听说炮轰的是那里,结果,又都拉家带口的往回逃。
舅姥带着年幼的孩子,没有男人给她依靠、给她壮胆,内心的恐惧可想而知。
那时,这一带还常有小股的战斗,一阵激烈的枪声过后,常有伤兵爬进外屋,一声爹,一声妈的惨叫,很恐怖。
写母亲从青丝到白发的作文
记忆里,母亲的头发时总乌亮,像一匹滑腻的绸缎,阳光下闪着光。
那时,她我总是用那双温暖的手,柔柔地帮我梳理着头发,一根根丝滑的青丝,仿佛叙说着她无边的爱意。
岁月如梭,转眼间,母亲的头发上已偷偷的爬下了几缕银丝,在乌黑的头发中变得异常醒目。
我望着那放射出银光的发丝,心中浮起发出阵阵酸楚。
它仿若在叮嘱我,母亲的爱意,也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地沉淀,变的了这一根根银丝,念气在她的容颜上,也刻印在我的心间。
如今,母亲的头发也已经变得了银白,却仍然散出着温暖的气息的光芒。
突然间我见到她那满头的白发,心中就会浮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我很清楚,这白发是她为我辛苦操劳的见证,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爱,是她对我的能无限牵挂。
母亲的爱,像春雨般水润着我的心田;母亲的爱,像阳光般感觉温暖着我的身体;母亲的爱,像星辰般照亮四周我的前程。
我不能用言语来怎样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只有用我的行动,用我的一生,来这份恩情她对我的爱。
我愿用我的全部,去积攒母亲永远永远年轻的容颜,去积攒她永远永远长长的秀发。
但我明白了,这只不过一个渴望,时间的河流没能逆转,我没法去珍惜现在,让母亲能够感觉到你的爱,让母亲能安享晚年,让她的晚年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
母亲的白发,是岁月的痕迹,也我对母亲的爱。
我将永远都是传家之宝着这爱的印记,并将它化为一道动力,努力行进,曾经的一个值得你去爱母亲骄傲的人。
写母亲的头发由青丝变白发的作文哎呀,说起妈妈的头发,哎呦,还真是挺感慨的呢。
记得小时候,妈妈那一头乌黑的青丝,就像瑞丽的广告一样,总是那么闪亮动人。
嘿,那头发长长的,随风轻轻飘动,每当我睁开眼,第一眼就能看到妈妈那漂亮的长发,哟,真是美的让人心暖。
可是,哎,岁月这把无情的刷子,一下子就把妈妈的青丝刷白了。
嘿,那一天,我正巧从外面回家,进门一看,嗳,妈妈的黑发里掺了不少银丝,哎呀,我的小心肝啊,立刻就揪紧了。
嗨,这可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妈妈其实是这样的默默无闻,岁月在她的鬓角留下深深的印记。
哎呦,坐下来陪着妈妈,咱们俩就聊聊这头发的变化。
妈妈笑着说道:“闺女,这白发嘛,就像是我相伴你们走过的每一个脚步,每一步都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哟,这话说得我心里酸酸的,但也很暖。
想想看,妈妈为了我们一家,每天忙前忙后,一下班就回家,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天,总是痕迹斑斑。
嘿,这白发啊,是她勤劳付出的见证,是她艰辛岁月的印记。
唉,看着妈妈的白发,我不由得想起那些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
咦,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怎么就那么不懂事呢?哎呀,要是能倒回去,我一定好好疼妈妈,让她的青丝变不回白也能堵堵我的心。
可这白发,就像是一种魔力,让人觉得妈妈更成熟,更有韵味了。
嘿,也许这就是岁月的恩赐吧,让妈妈在白发里展现出不一样的美。
咱们一家坐在餐桌旁,妈妈筷子上夹的每一口菜,都是对家的关爱。
唉,看着她,我忽然觉得,那些飘忽不定的青丝,原来早已融入了妈妈的生活,变成了白发,变成了家的味道,变成了岁月的温柔。
哎呀,这感觉,真好!。
长发爱白发情――爱是成长催化剂长发爱白发情――爱是成长催化剂爱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爱需要担当,爱需要努力争取,爱需要付出代价,爱需要你为对方放弃一些事而改变自己。
爱就是当母亲为你由一头青丝操劳成一头白发时,请明白她为你放弃了青春。
这是白色的母爱,是成长催化剂,值得你铭刻心底。
――题记当我从孩堤时起,头发便蓄了起来,望着母亲及腰的青丝,总是呆呆地痴想,自己的头发能同母亲的一般长,那会是多么漂亮呀。
那时我的眼中满是稚嫩和期盼。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我的头发也随时间慢慢地,慢慢地长长,可始终是母亲为我打理头发。
那一天,大雨如注,我摔得很惨,锐利的石子划破了膝盖,裤管里满是泥浆,头发被泥水黏粘在一起,一路跌跌撞撞地回家。
母亲让我坐在椅子上,眼中尽是心疼。
我凝望着自己脏兮兮,又备受折磨的长发,眼中也尽是心疼。
母亲半跪着用清水冲洗伤口,又用酒精擦拭。
这时我才发现膝盖的疼,低头一望,白发!母亲如墨般的青丝中竟夹杂着数根白发!如此刺眼的白发!我的眼中更是充满了心疼,泪倏地下来了,不是为了自己的长发,而是心疼母亲,心疼母亲的白发。
自己的成长竟是要用母亲的青春来做代价!泪光中,白发似乎散发出白色的光芒,是如此的耀眼,有着照耀人心的温暖。
原来,生命中最耀眼的阳光,藏在母亲的白发里,这阳光就是白色的母爱,是我这成长的小苗最好的催化剂!这白色的母爱一直照耀在我的心底。
此刻,我的眼中写满了理解与感激。
白发啊白发,你是那圣洁的白色母爱,送来了我的点滴成长,却偷走了母亲无价青春。
母亲用爱做成长的催化剂,剪去了我那稚嫩的长发,留下了干脆利落的短发,在我的眼中用母爱镌刻下“付出”,让我从一个稚嫩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懂得付出的人。
剪去长发,从那一刻起,换我来为你打理头发,换我来付出爱。
母亲,你给予我白色的母爱,我铭刻心底!。
感人的亲情小故事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
亲情是最伟大的,不管你快乐,沮丧,痛苦,彷徨,它永远轻轻地走在你的路上,悄悄地伴着你的一生。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感人的亲情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感人的亲情小故事篇一:流转百年的他是一位农民,又是一位慈父,为了深爱着的儿女,他辛勤劳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富甲一方的庄园主。
他的土地富饶肥沃,面积很大,边界是一处陡峭的悬崖,崖下是潺潺的河水。
一天,他把最小的儿子带在身边,到庄园里去查看。
孩子才5岁,见什么都新奇,趁父亲不注意就溜到园子里,一个人玩开了。
正午时分,他发现儿子丢了,四处寻不见,最后,在小河里发现了儿子的尸体。
遭遇如此不幸,他简直要发疯了。
为了能够天天“看见”儿子,他在庄园里垒了一个小坟冢。
每天黄昏,他都步行到陵墓前,伫立在风中忏悔,伤心欲绝。
这一年是公元1797年。
又过了好多年,他家道中落,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庄园。
出于对儿子的爱,他对承买人提出了一个要求:我儿子的陵墓必须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掉。
他将这一要求郑重地写进了契约。
墓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一年年过去,土地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在百年流转的过程中,孩子的名字都流失了。
但是这个无名孩子的陵墓在一张又一张契约的保护下完好无损。
几十年后,这块风水宝地被政府圈定为格兰特将军的陵园。
纽约市政府遵守关于墓地的契约,把这个无名孩子的陵墓保留下来。
格兰特将军就安葬在这个无名孩子墓的旁边。
孤独百年的孩子,有了一个伟人做伴。
格兰特将军是美国第18任总统,南北战争时期的北方军队统帅。
这么一个英武的将军,改变历史的风云人物,死后竟与一个无名孩子毗邻而居,这不能不算是世界一大奇观。
1997年,即孩子死后的200周年,时任纽约市市长的朱利·安尼来到已是河滨公园一部分的格兰特将军陵园,隆重纪念格兰特将军逝世120周年。
与此同时,朱利·安尼市长作为土地主人的代表亲自签约,承诺要让无名孩子的墓永远存续下去,并把这个故事刻在墓碑上,竖在无名孩子陵墓旁。
白发亲娘的亲情故事娘在71岁的时候,突然右腿疼得厉害,走几步就得坐下来歇息一会儿,要么就得扶着墙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挪。
儿子这才发现,娘是真的老了。
儿子说,娘,赶明儿咱们去城里看病。
城里仪器好,大夫好,一定能看好。
娘就唏嘘,城里太花钱,娘也老胳膊老腿了,不看也罢,挺一天是一天吧。
儿子再三劝说,娘就是不依。
娘实在疼痛难忍了,就吃几片止疼片,效果是有,但是不长久,*劲儿一过,疼痛又上来了。
有时疼痛得整夜睡不着,在床上翻着等天亮。
天又迟迟不亮,就索*起来,点亮煤油灯,开始纺线。
纺着纺着,纺车上就铺了光*,娘就又到灶房里,蒸馒头,搅面糊……父亲走得早,里里外外都是娘一个人在*持,洗洗涮涮,缝缝补补,是一把好手。
就是种庄稼,背粮食,也和男人一样,百十斤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丝毫不会摇晃,一村子的男人女人无不佩服。
如今,娘老了,身体也瘦削了,日常家务还可以应付,庄稼活儿实在干不动了。
娘闲下来的时候,就经常给儿子讲自己年轻时候的许多事情:哪一年,去城里偷偷买了一身新衣裳,不敢让姐妹们看见,一直放在箱子里几年,最后竟然小了,不能穿了;哪一年,连下大雨,家里的草屋淋漏了,一家人缩在一起;哪一年,粮食不够吃,她跑几十里外的娘家借粮。
讲起父亲走得早,母亲抬眼看挂在墙上父亲的遗像,就抹眼泪。
儿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儿子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生的一场重病。
小时候,粮食少,总是不够吃,饿着肚子还得去放羊、割草。
8岁的时候,儿子得了严重的肠梗阻,一口饭不能吃,一口水不能喝,躺在床上冒冷汗。
这可急坏了娘,正是深夜时分,没有自行车,也没有架子车。
娘说,儿,起来,娘背你去看病。
到陈城医院有40里,中间还有一片小树林,过了小树林还有一条小河沟。
那时的娘身体粗壮,手脚麻利,背起儿子踏着夜*就往陈城的方向赶。
赶到时,天已大亮。
此时的娘,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两条腿如灌了铅一般沉重。
不敢耽误时间,找了大夫,住进了病房。
住了一周,儿子的病情好转了,终于要出院了,娘苦闷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感人亲情小故事感人亲情小故事(精选26篇)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人亲情小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人亲情小故事篇1高三那年,外婆问我想考哪里,我说当然是北京。
外婆说就考本地嘛离得近,我就笑着哈拉过去,高考前一个月,外婆去世了,选择都没留给我。
外婆去世第二天,家里上上下下忙着张罗各种事,大人都在楼下搭着的灵堂忙,我到楼上找外公,外公一个人坐在藤椅上看到我来了,强挤出笑脸说:“孙女,怎么办哟,以后咱家订的牛奶也没人喝了?”我背过身去大哭。
感人亲情小故事篇2一辈子没结婚的大姑给她唯一的侄子,也就是我,买了笔记本,办了宽带,又第N次借给我那酗酒亲爹几千块钱。
年前去超市帮大姑家买点米面,突然,大姑说想喝点酸奶。
来到乳制品柜台前,她拿起一盒酸奶看看又放下了,嘴里嘀咕着,“怎么这么贵啊……”我1米94的老爷们不好意思在超市里哭,借口说自己想去厕所,一秒钟都没有停留地飞向洗手间,要不是拼命咬着牙,恐怕真忍不住当场嚎啕大哭。
那酸奶上打的标签是两块五……“怎么这么贵啊……”感人亲情小故事篇3放暑假在家,每天睡到中午,什么也不干,起来就吃一顿饭,晚上不过十二点不睡觉。
妈就总抱怨我生活习惯不好,我也不听,还经常跟她拌嘴,妈气得说:“你怎么还不回学校!”真到走的那天下午,她在厨房包饺子,一定要我下来擀饺子皮,后来才知道不过是想趁机再跟我说说话。
妈边包边眼眶泛红地自言自语道:“我还没恨够你你怎么就要走了呢……”当时我泪如泉涌!感人亲情小故事篇4无意中看到老爸买的一份意外保险,上面受益人写的是我而不是老妈,老爸说:“别告诉你妈,怕她乱想。
”后来妈知道了这件事,她斩钉截铁地说:“肯定要写女儿名啊,因为我买的保险上面写的也是你的名字啊!”感人亲情小故事篇5大年三十晚上,在外地加班不能回家过年,虽然爸知道我不回去,但他还是一个人冒着刺骨寒风到人烟稀少的小车站一直等一直等……妈妈叫他回来,可爸却说:“万一她骗我们呢,万一她晚上就回来了呢。
写母亲从青丝到白发的作文
妈妈的头发,以前黑得像乌鸦的羽毛。
我老是喜欢把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闻着她头发的味道,香香的,甜甜的,像棉花糖一样。
好像听说后来,妈妈的头发上开始出现了一根根白发,像星星一样,装饰点缀在浅颜色的头发里。
我问妈妈:“为什么你的头发变白了?”妈妈笑眯眯地地说:“是因为我早上都为你们太操心了,头发就变白了。
”
现在,妈妈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像冬天的雪一样,白得泛光。
我只是偶尔会帮妈妈洗头发,感觉上每根白发都像是妈妈付出过的辛苦和爱。
有时候看到妈妈的白头发,我的心里就好像有点酸,就像吃了一口柠檬。
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早就长大了,我会照顾好自己,你不用再费心了,这样你的头发就不会再变白了。
”
但,我什么也没说,因为我知道,妈妈的爱是永远不会变的,就像她那一头白发,永远在我的心中闪耀。
感人的小故事亲情感人的小故事亲情(精选22篇)故事是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的文学体裁。
它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花样等涵义,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人的小故事亲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人的小故事亲情篇1花花五岁,自小在奶奶的精心照顾下长大,和奶奶的感情极深。
花花的母亲,有心脏病,脾气不好,为当年坚决反对她和花花爸爸结婚,经常找茬骂奶奶,奶奶往往忍气吞声,默默流泪。
花花看不过去,常帮奶奶,指责母亲这种过分;母亲气急败坏,骂花花吃里扒外,还打花花,奶奶这时又挺身而出,护住花花,奶奶便也挨了不少打。
花花很气愤。
一次母亲把花花带到单位,聪明伶俐的花花,把母亲的同事逗得嘻嘻哈哈直笑,谁知,过了一会儿,花花突然当着大家面,说她母亲今早儿,嫌奶奶干活慢,又骂奶奶,还摔了杯子,奶奶气得竟大声哭起来。
母亲忙阻拦女儿,但花花快言快语,一下全说了,大家觉得好沉闷,花花母亲觉得好没面子,拉着花花出去,狠狠揍了一顿。
然后她们去医院。
奶奶生病住院了,爸爸在外地常年干活,花花在医院呆了一会儿,母亲便要她离开,花花怕奶奶孤单,不肯离开,母亲便揪住花花的耳朵,很痛,花花哭起来,奶奶想挣扎着从病床上起来,但还是无力地倒了下去。
回到家里,母亲突然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往日的强悍与蛮横不见了,他虚弱地对花花说,快去找人来,救他,花花出去,一个小朋友正好找她玩,她竟径直去小区花园玩了,她觉得母亲受这点疼痛没啥,平时大呼小叫地,难得安静,今天就让她反思反思吧。
她毕竟是小孩啊。
当花花一小时后回来时,发现母亲全身冰凉,躺在地上,在她的手里,捏着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花花,妈妈爱你,妈妈走了,以后要好好活着。
花花感到不对,嚎啕大哭起来,惊动四邻,但为时已晚,花花母亲已彻底地离开了人世。
她有先天性心脏病,今天花花在单位的指责,让它心烦意乱,忘了买药,花花又没有叫到人来,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花花没敢说出来这个天大的秘密,她害怕,只是哭个不停,众人劝慰,说孩子太伤心了,真可怜。
从青丝到白头
母亲年轻的时候,脸庞秀美,长辫粗黑,像一朵娇艳的山茶花。
不断有人上门提亲,都打动不了她的心,直到后来遇到父亲。
父亲是一名军人,随部队常年驻守海岛。
有一次他回乡探亲,奶奶托媒人从中说合,领着母亲来家里相亲。
眼界极高的母亲见到父亲的那一刻,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后来听母亲说,她之所以看上父亲,是被他眉宇间的英气打动,那是军人特有的气质。
父亲曾对母亲说:“当军嫂不容易,你要想好,跟着我会吃苦的。
”母亲红着脸轻轻地点头。
两年后,父亲骑自行车迎娶母亲,母亲穿着大红的衣裙,稳稳地坐在车后。
夏日的微风如香醇的老酒,熏得空旷的田野都醉了,母亲揽着父亲的腰,露出蜜一般的笑容。
婚后,我和弟弟相继出生。
家有年事已高的老人,又拖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的重负落到母亲肩头。
母亲总是很忙,家里的活和地里的活,压得她透不过气来。
偶有部队来的书信,母亲读了又读,眼里泛起亮亮的光。
母亲在如豆的灯光下,给千里之外的父亲回信,结尾注上8个字:“家中甚好,不要挂念。
”
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有一年初春,我患上严重的腿疾,整日啼哭不止,母亲背着我四处求医。
家里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瞧病,母亲求了又求,跪倒在冰冷的地面,大夫才同意诊治。
亲戚劝母亲:“拍个电报,让孩子父亲回来一趟。
”母亲轻轻地
摇头,说:“部队训练很紧张,他回来一趟不容易。
”
“世上还是好人多。
大夫听说我是军嫂,不仅治好了孩子的病,还减免了医疗费。
”半年后,母亲带着我们随军来到部队,第一次提及此事,父亲眼前罩上一层薄雾。
到部队大院后,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无暇照顾家里。
母亲白天去山上砸石子,晚上倚在床头绣花,挣些钱补贴家用。
日复一日的操劳,让母亲的腰杆不再挺直,细细的褶皱爬上了眼角。
可是母亲极少抱怨,每当父亲回到家,母亲趿着鞋跑去开门,然后端上热腾腾的饭菜。
父亲是心疼母亲的,记得有一次,父亲进家,把母亲喊到跟前,掏出几块水果糖。
这是部队联欢时,别人送给父亲的糖,他不舍得吃,拿回来让母亲尝尝。
父亲剥开彩色的糖衣,捏起糖块放进母亲嘴里,动作温和而轻柔,母亲忍不住眼角泛潮。
爱情如糖,这一点点甜在她心里慢慢化开,多年的劳碌、委屈、寂寞、隐忍都变得微小,不值一提。
母亲已不再年轻,一辈子不服输的她,开始跟疾病抗争。
她自嘲地说:“日子好起来了,身体却不争气。
”素日讷言的父亲,变得絮叨起来。
出去半日,不停地往家打电话,一会问中午吃什么饭,一会问母亲在忙什么。
母亲说:“我没事,你别总惦着。
”撂下电话,继续忙碌。
她知道,父亲在用一个个美丽的借口,打探她的身体是否不适。
多年来的相濡以沫,使他的心里装着她,放不下她。
饭后,母亲泡了一杯清茶,递到父亲面前,两人坐在那里闲聊。
父亲说:“真快。
”母亲点头附和道:“是啊,半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
“跟着我,让你受苦了。
”“不苦,其实你也不容易。
”两个人不再说话,默默地对视。
我在一旁看得眼热,侧过身去,悄悄地抹泪。
这就是爱,从青丝到白头。
待到容颜老去,爱已被放进记忆的书页,静静地香。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