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1.23 KB
- 文档页数:22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艺术B. 科学C. 哲学D. 宗教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比较研究B. 实证研究C. 历史研究D. 抽象研究答案:B3. 美学之父是谁?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4. 美学中的“形式美”通常指的是什么?A. 内容美B. 功能美C. 比例美D. 色彩美5.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A. 《睡莲》B. 《星夜》C. 《日出·印象》D. 《蒙娜丽莎》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科学美学E. 技术美学答案:ABCDE2. 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哪些?A. 揭示美的本质B. 研究美的形式C. 探讨美的价值D. 分析美的规律E. 指导美的实践答案:ABCDE3. 下列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A. 模仿论B. 表现论C. 形式论D. 功能论答案:ABCDE4.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哪些?A. 哲学分析B. 逻辑推理C. 实证调查D. 历史比较E. 跨学科研究答案:ABCDE5. 美学中的审美体验通常包括哪些元素?A. 感官体验B. 情感体验C. 认知体验D. 想象体验E. 道德体验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美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美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美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的审美活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质量。
2. 请解释什么是“审美距离”。
答案:审美距离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的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距离,它有助于人们客观地评价和欣赏美。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审美标准。
答案:常见的审美标准包括和谐、平衡和比例。
4. 请简述“美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美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
西方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西方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希腊时期B. 古罗马时期C. 中世纪D. 文艺复兴时期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是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孔子D. 老子答案:B3. 美学中的“模仿说”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B4.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D5.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自然现象C. 社会现象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西方美学史上,以下哪些学派对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后现代主义答案:A、B、C、D2. 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哪些?A. 哲学分析B. 历史研究C. 实证研究D. 文化研究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A. 哲学思想B. 艺术实践C. 社会变迁D. 科技发展答案:A、B、C、D4.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哪些?A. 美的本质B. 艺术创作C. 审美经验D. 艺术批评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A. 美的起源B. 美的分类C. 美的判断D. 美的表达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科学。
(对)2. 美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艺术作品。
(错)3. 康德认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对)4.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对)5. 美学研究不需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柏拉图关于美的观点。
答案:柏拉图认为美是超越的、永恒的理念,是感性世界的原型。
2. 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是什么?答案: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作品通过模仿现实来表现事物的本质。
美学概论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 美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艺术创作B. 美的规律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首次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加登D. 康德答案:C3. 美学中的“审美”一词通常指的是:A. 对美的追求B. 对美的欣赏C. 对美的理解D. 对美的创造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艺术作品B. 自然景观C. 社会习俗D. 个人情感答案:C5.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A. 内容的重要性B. 形式的独立性C. 形式与内容的结合D. 形式对内容的依赖答案:B二、多选题6. 美学研究的范畴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 B, C, D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体验?A. 个人经历B. 文化背景C. 情绪状态D. 社会环境答案:A, B, C, D8. 在美学中,审美判断通常包括哪些特点?A. 主观性B. 客观性C. 普遍性D. 特殊性答案:A, C9.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哲学分析B. 经验研究C. 历史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A, B, C, D10. 以下哪些作品可以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A. 诗歌B. 绘画C. 音乐D. 建筑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1. 美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错误)12. 鲍姆加登是美学的奠基人之一。
(正确)13. 审美体验只存在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中。
(错误)14. 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不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错误)15. 美学研究可以完全脱离艺术作品进行。
(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美学研究的意义。
美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理解美的本质、审美活动的规律以及艺术作品的价值,从而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17. 描述审美体验的过程。
审美体验通常包括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四个阶段。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艺术创作技巧B. 美的哲学C. 艺术史D. 艺术批评答案:B2. 下列哪位哲学家对美学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所有上述答案:D3.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指的是什么?A. 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B. 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C. 艺术作品的物理属性D. 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答案:B4. 形式主义美学认为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A. 社会功能B. 情感表达C. 形式和结构D. 历史背景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审美活动中的常见心理反应?A. 愉悦B. 悲伤C. 好奇D. 厌恶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美学之父是________,他首次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
答案:鲍姆加登7.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8. 杜威的美学理论强调了艺术与________的联系。
答案:生活经验9. 现代美学中,________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由观众的解读决定。
答案:接受美学10. 审美距离是指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与作品保持的________。
答案:心理距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答案: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审美经验、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理论、审美心理学、文化美学等。
12. 描述一下康德的审美判断的特点。
答案:康德的审美判断具有主观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无利害关系的愉悦性等特点。
13. 什么是艺术的再现与表现?答案:艺术的再现是指艺术作品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或反映,而表现则是指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其情感、思想和观念。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审美经验的三个主要阶段。
答案:审美经验通常包括感知阶段,即对艺术作品的初步感受;情感阶段,即艺术作品引起的情感反应;和理解阶段,即对艺术作品深层意义的思考和理解。
美学概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一项不是美学研究的对象?()A 艺术B 自然美C 社会美D 数学公式2、“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黑格尔D 康德3、中国古代美学中,“意境”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A 魏晋南北朝B 唐宋时期C 明清时期D 先秦时期4、以下哪种艺术形式最能体现时间艺术的特点?()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建筑5、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精神愉悦被称为()A 美感B 快感C 痛感D 情感6、提出“距离产生美”这一观点的是()A 布洛B 立普斯C 谷鲁斯D 弗洛伊德7、形式美法则中,体现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的是()A 和谐B 比例C 对称D 节奏8、悲剧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其本质在于()A 命运的不可抗拒B 冲突的不可调和C 人物的悲惨遭遇D 社会的黑暗9、喜剧的基本特征是()A 滑稽B 讽刺C 幽默D 荒诞10、以下哪一项不是优美的特点?()A 小巧B 柔和C 刚劲D 宁静11、审美经验具有()A 功利性B 非功利性C 实用性D 物质性12、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
A 娱乐B 认识C 感化D 共鸣13、中国美学中的“比德”说强调的是()A 自然与人的道德品质的类比B 自然的形式美C 自然的神秘力量D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4、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是()A 《诗学》B 《大希庇阿斯篇》C 《判断力批判》D 《美学》15、以下哪一种审美形态强调主体与客体的融合?()A 崇高B 荒诞C 丑D 优美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艺术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首先,艺术美具有典型性。
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提炼和加工,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能够反映出一类人的共性和社会的本质。
其次,艺术美具有创造性。
艺术家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展现出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加登D. 康德2. 以下哪个不是审美经验的要素?A. 感知B. 情感C. 认知D. 行为3. 艺术与美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B. 所有艺术作品都具有美感C.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是其核心价值D. 艺术与美是不可分割的4.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审美无利害”的观点?A. 庄子B. 黑格尔C. 康德D. 尼采5.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鲍姆加登对美学的贡献。
2. 解释“审美距离”的概念及其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3. 描述康德关于美的几个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 分析现代科技对艺术创作和审美经验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分析其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手法。
答案:一、选择题1. C. 鲍姆加登2. D. 行为3. B. 所有艺术作品都具有美感4. C. 康德5. A. 庄子二、简答题1. 鲍姆加登是德国哲学家,他首次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并在《美学》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审美距离”是指在审美活动中,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和情感距离,以便更客观、更深入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它有助于避免个人情感的干扰,使审美体验更加纯粹和深刻。
3. 康德认为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即美的事物不具有实用目的,但又能引起人们的愉悦感。
他强调审美经验的主观性和普遍性,认为美是主观感受,但这种感受具有普遍性,即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具有共通性。
三、论述题1. 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
美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艺术B. 社会C. 自然D. 哲学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尼采答案:D3. 美学中“美”的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孔子B. 庄子C. 黑格尔D. 朱熹答案:B4.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美学家提出的?A. 车尔尼雪夫斯基B. 马克思C. 恩格斯D. 列宁答案:A5. 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是()。
A. 相互独立B. 相互包含C. 相互交叉D. 相互排斥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方法?A. 比较研究B. 实证研究C. 历史研究D. 逻辑分析答案:ABCD3. 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揭示美的本质B. 分析美的形式C. 探索美的起源D. 研究美的规律答案:ABCD4. 美学研究的学科基础包括()。
A. 哲学B. 心理学C. 社会学D. 文化学答案:ABCD5. 美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包括()。
A. 提升审美能力B. 促进艺术创作C. 丰富文化生活D. 推动社会进步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答案:美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美的本质、分析美的形式、探索美的起源以及研究美的规律。
2. 描述康德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康德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审美判断是主观的,不依赖于对象的实用性和概念性,而是依赖于审美主体的情感和想象力。
3. 解释“美是生活”这一观点。
答案:“美是生活”这一观点认为美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抽象概念,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美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4. 阐述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
答案: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是相互交叉的。
美学为艺术学提供理论基础,而艺术学则是美学理论的具体实践和应用。
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1. 1750 年, 德国哲学家_鲍姆嘉通_的《_美学》正式出版, 在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认为人类心理活动有_知、_情、_意三个部分。
2.美的理论观念可以概括为_美是与人无关的自然属性_、_美不在现象, 而在现象之后的更高的本质_、_美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或美是生活三个范式。
3.美感的发展经历了_不自觉到自觉_、_实用到审美_、_简单到复杂_、_狭窄到广阔_、_粗略肤浅到细致深入_的过程。
4.艺术中的崇高的典型形式有宏伟、规模大、巍峨。
5.艺术类型的两翼是艺术种类与艺术风格。
6.从具体的审美实践来看, 审美活动方式的三种类型为日常式审美、鉴赏式审美和研究式审美三种。
7、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内容、以“艺‘为手段的美育思想体系。
8、梁启超所提出的变革文学的三个口号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
9、在现代中国美学的形成过程中以朱光潜的成就最为突出, 他开创了美学史学科的研究。
10、美的一对基本表现形态是崇高和优美。
二、名词解释1.门类美学答: 门类美学是各类艺术美学特征和其他新领域的拓展。
如文学、戏剧、音乐、绘画、建筑、雕塑、影视、商品、环境、科技、饮食等美学。
2.摹仿论答: 模仿论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基于理性本质寓于感性现象之中的哲学观点, 即通过描写个别事物来反映普遍性的“可然律或必然率”;基于没是比率匀称这一观点, 也强调了艺术创造的形式规律的重要性, 提出了戏剧创作中的“单一完整”的统一性原则。
3.接受美学答: 狭义地说, 是一种接受者对于“美的对象”或“对象的美”的接受活动, 如果用经济学的术语来措辞, 就是对“美的对象”或“对象的美”的“消费”。
作为接受活动的审美是动态的, 是一个流淌着的过程。
4.创造想象答: 创造想象是对再造想象的突破。
虽然仍需要以以往的知觉经验为基础, 但却是人的创造力的一种发挥, 是人的精神和心灵的显现, 是美感心理活动中最自由、最积极的心理现象。
美学概论选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作品B. 自然现象C. 社会生活D. 人类心理答案:A2.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黑格尔答案:C3. 下列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画家?()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雷诺阿答案:C4. “美是主观的”这一观点属于哪种美学流派?()A. 形式主义B. 实用主义C. 表现主义D. 存在主义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美学研究的方法?()A. 比较分析法B. 历史分析法C. 心理分析法D. 化学分析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
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经济美学答案:ABC7. 美学中的“形式美”通常包括哪些元素?()A. 色彩B. 线条C. 形状D. 材质答案:ABCD8.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作品?()A.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B. 雪莱的《西风颂》C. 梵高的《星夜》D. 莫奈的《睡莲》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哲学分支。
()答案:正确10. 所有艺术作品都具有美学价值。
()答案:错误11. 审美体验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
()答案:正确12. 美学研究与日常生活无关。
()答案:错误13. 形式主义美学认为美只存在于形式之中。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4. 简述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答案:美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美的本质、起源和功能,以及美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表现和作用。
15. 描述一下“黄金分割”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答案: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比例,大约为1:1.618,被认为是美学上最和谐的分割比例。
在艺术设计中,黄金分割被用来平衡构图,创造视觉上的和谐与美感。
16. 解释“审美距离”的概念。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美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艺术创作技巧B. 审美经验C. 艺术作品分析D. 艺术市场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的无利害性”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什么?A. 作品内容的重要性B. 作品形式的独立性C. 作品与现实的关联D. 作品的道德价值答案:B4.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以美学理论为基础的?A.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B. 黑格尔的《美学》C.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D. 马克思的《资本论》答案:D5. 审美经验中的“审美距离”是指什么?A. 观察者与艺术品之间的物理距离B. 观察者对艺术品的主观感受C. 观察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D. 艺术品在艺术史上的位置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案: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审美经验、艺术作品、艺术创作、审美价值、审美标准等。
它探讨人们如何感知、评价和理解美,以及美在艺术和生活中的作用。
2. 描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关于审美判断的四个特点。
答案: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普遍性、主观性、无利害性和目的性。
普遍性指审美判断具有普遍适用性;主观性指审美判断基于个人的感受而非客观标准;无利害性指审美判断不涉及个人的实际利益;目的性指审美判断具有内在的、非工具性的价值。
3. 解释“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区别。
答案:形式美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特征,如线条、色彩、节奏和结构等,认为美主要来源于作品的形式安排。
内容美则侧重于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故事,认为美来自于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三、论述题1. 论述审美经验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重要性。
答案:审美经验是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核心。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通过审美经验来选择和组织材料,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
在艺术欣赏中,观众通过审美经验来感知和评价艺术作品,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于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理论纲领。
3色彩的审美效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柏拉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名)中提出了“美是难的”千古喟叹。
5、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 曾经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传神”这一范畴最初是由__________提出来的。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1、感知2、“自然人化”3、共同美4、“和谐”5、审美态度6、“流溢说”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浅析壮美与崇高的主要区别。
2、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什么是审美?审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说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2、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有哪些主要观点?其优缺点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一问题?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鲍姆嘉通2、尧斯3、视觉效果、表情效果、象征效果4、《大希庇阿斯篇》5、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生活6、孔子7、顾恺之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感知感知包括最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或不同特征的综合反映。
2.自然人化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自然美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自然人化的产物。
自然人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经过人类长期的实践,人与自然关系由陌生、外在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
3.共同美能为不同主体共同欣赏的审美对象,一般称之为共同美。
4.“和谐”和谐也称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
它既包含了量的差异统一,又包含了质的差异统一,却又超出量和质的差异统一,成为度的关系。
5、审美态度所谓审美态度,也称审美立场,即审美主体所持的摆脱现实功利欲念的关照、欣赏对象的态度。
6. “流溢说”这是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鼻祖普罗丁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他认为神或者“太一”是宇宙的一切之源,万事万物之所以美,就在于分享到这种流溢出来的神性或者“太一”。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浅析壮美与崇高的主要区别?答:崇高的对象往往包含丑的因素,强调恐怖和神秘,是一种矛盾对立状态。
(5分)而壮美则是一种单纯的雄伟和壮阔,不含有丑的因素,仍然属于和谐美。
(5分)要求在要点的基础上有适当解释。
只答要点无解释适当扣分。
2. 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视听感官的美学功能表现在:第一,形式感的确立为审美快感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而视听感官正是形式感确立的主要途径。
(5分)第二,视听感官感知对象世界的整合能力是审美活动达成的又一基础。
(5分)3.审美是审美?审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审美就是对美的欣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自由观照的一种精神性活动,是发生在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充满愉悦性的心物感应,物我交流的动态心理过程。
(5分)它具有精神性、自由性、动态性的特征。
(5分)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说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答:人的美是美的精华,是社会美的集中体现。
(3分)一切社会美的内容最终都要归结到人身上,人的美最能反映社会美的本质。
(4分)因为所谓社会实践是人的实践,社会美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来实现的,(4分)人的美是由社会实践活动造就的。
(4分)要求有论有述,言之成理。
某方面答得较好可酌情加分。
2. 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有哪些主要观点?其优缺点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一问题?答:答:1.主观说:美在于主观,美是主观的。
否定了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3分)2.客观说,主张美是客观的,坚持了唯物论,但忽略了美的相对性。
(4分)3.“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是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
这种观点把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混淆了起来,把人的意识等同于人的实践。
(4分)4.“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
认为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美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
(4分)要求有论有述,言之成理。
某方面答得较好可酌情加分。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二)院系:年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2、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3、喜剧4、审美趣味5、形式美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柏拉图在其美学名著()中,明确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命题。
A、《大希庇阿斯篇》B、《理想国》C、《判断力批判》D、《走向科学的美学》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首次提出来的,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A、康德B、阿多诺C、鲍姆嘉通D、黑格尔3、现代西方哲学提出一种研究哲学的新方法,即(),它强调排除一切先入之见,向着“事象本身”逼近。
A、社会学方法B、现象学方法C、解释学方法D、语言分析方法4、实验美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A、卡西尔B、苏珊·朗格C、托马斯·门罗D、费希纳5、格式塔心理美学代表人阿恩海姆认为人的直觉至少有两个原则,即整体性原则和()。
A、分散化原则B、复杂化原则C、简化原则D、统一性原则6、康德认为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是一种()。
A、无利害的快感B、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C、没有概念的普遍性D、没有概念的普遍性7、无论哪一种形态的美,它总是要通过特定并具体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审美感官,这表明()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A、感染性B、形象性C、社会性D、变异性8、崇高是西方美学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西方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人是()。
A、康德B、黑格尔C、博克D、朗吉弩斯9、在美学家柏格森看来,人之所以会产生笑和喜剧感,是由()造成的。
A、预期的失望B、生命的机械化C、进步力量的胜利D、动作的模仿10、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不经理性分析就能把握住美的特质,这反映了美感的()。
A、直觉性B、情感性C、逻辑性D、社会性11、黑格尔认为,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两种认识性感官占有最为重要的位置。
A、视觉和听觉B、听觉和味觉C、视觉和味觉D、味觉和触觉12、我们平时所谓的“睹物思人”,在性质上属于()。
A、对比联想B、相似联想C、同一联想D、接近联想13、在美感心理活动中,理解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它们是()。
A、体匿性存和简单直接性B、简单直接性和整体统一性C、体匿性存和多义难传性D、多义难传性和整体统一性14、鲁迅曾说,他的农村老家讨媳妇时,并不要什么杏脸柳腰的美人,而是更青睐那些脸色红润、体格健壮的妇女。
这表明,在审美上具有()。
A、时代性差异B、阶级性差异C、个人性差异D、民族性差异15、“美在关系说”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
A、狄尔泰B、卢梭C、雨果D、狄德罗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主要有哪几种看法?2、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途径有哪些?3、简述布洛的审美心理距离说。
4、审美感知具有哪些特征?5、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宋代文人苏轼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我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曾引用这首《琴诗》来表明自己的美学观点,请结合这首诗来分析一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并谈谈朱光潜美学理论的优缺点。
2、结合美的具体现象,试论优美与崇高的差异。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二)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又称哲学思辨,是一种传统的研究方法。
从古希腊美学一直到德国古典美学,这种方法一直占主导地位。
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人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
这种方法把审美现象作为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加以探讨,他从某种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按照某种哲学原理对审美现象作哲学分析,因而也被称为形而上学的方法。
2、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由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黑格尔提出来的关于美本质的论断。
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而感性的实在不过是理念生发出来的,是作为理念的客观性相。
与柏拉图不同,黑格尔的理念强调的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在他看来,理念显现于现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3、喜剧:作为美学范畴的喜剧,也可称为喜、喜剧性或滑稽。
它不同于作为戏剧形式之一的喜剧,而是泛指社会生活中和各种艺术中一切滑稽的因素,也就是一切荒谬背理、显得可笑的现象。
4、审美趣味: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情感倾向,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主观爱好。
人的审美趣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是在审美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又直接参与和影响具体的审美活动过程。
5、形式美:形式美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的美的形态。
尽管它主要是由美的外在形式演变而来的,但它与美的形式并不相同。
形式美是独立的审美对象,具有某种朦胧的内容和意味。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A2、C3、B4、D5、C6、A7、B8、D9、B 10、A 11、A 12、D 13、C 14、B 15、D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主要有4种看法。
第一,“主观说”,代表人为吕荧、高尔泰。
他们主张美是主观的,是人的心灵的产物,是人的主观精神活动的结果。
第二,“客观说”,代表人为蔡仪。
他们主张美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鉴赏者而存在的。
第三,“主客观统一说”,代表人为朱光潜。
他认为,美既不完全在主观,也不完全在客观,而在于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第四,“社会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代表人为李泽厚。
他认为,美既是客观的,也是社会的,美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
2、答: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基本途径有四个:第一,经过典型化的手法,使生活丑转化为艺术典型形象。
第二,通过讽刺、幽默等喜剧性的手法,对丑的事物直接加以否定、批判,使人们在审美中获得愉悦,发出笑声。
第三,通过对比的方法,以丑衬美,使美与丑的矛盾更尖锐更突出。
第四,经过审美形象化的处理,使丑的形象更生动。
3、答:由瑞士美学家提出来的一种学说,他主张审美应该采取一种自觉地观赏态度,主客体之间要保持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
他认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距离要求,使审美活动的显著特征,这里的距离不是指主客体之间的物理距离,而是特指一种无功利的观赏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