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温度计(5)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9
一、温度和温度计解题指导例题1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cm;当玻璃泡放在标准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cm.当室温为22℃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用这支温度计测某液体温度时,水银柱长度为25.4cm,则该液体的温度为多少?【解析】根据摄氏温度的规定,我们可以利用题中的条件算出每1℃所对应的水银柱的长度,或单位长度的水银柱所对应的温度,然后解决题中问题.当温度为0℃时水银柱长4cm;当温度为100℃时水银柱长24cm,那么每1℃所对应的水银柱长度为:所以温度为22℃时水银柱长为L=4cm+0.2cm/℃×22℃=8.4cm当水银柱的长度为25.4cm时,液体温度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解此题:先求出单位长度所对应的温度为所以当温度为22℃时水银柱长应为当水银柱的长度为25.4cm时,液体温度t=(25.4-4)cm×5℃/cm=107℃【点评】以上两种解法没有提出一个基本的公式,是从摄氏温度的规定而推理出的.其实,从摄氏温度的规定我们可以知道水银温度计中水银柱的长度L和所测温度之间可以用一个关系式表示:t=a(L-b),其中a表示每单位长度表示多少℃,b表示起点(0℃)的长度.【拓展】小红家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而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1℃,当它指出的气温为20℃时,实际气温是多少?例题2一支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解析】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缩口上升到玻璃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仍保持原来的示数,所以,如果体温计示数为38℃,则用它测38℃及以下的温度时示数都是38℃,用它测38℃以上温度时,示数与被测温度相同.本题正确选项为:C【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体温计独特的缩口结构使缩口上面玻璃管中的水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中,要使升到玻璃管中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中,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拓展】六月中旬,“非典”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人们对其防范措施没有减弱.一天,小明早上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体温计,随即将体温计放到窗台上上学去了.晚上回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如图4.1-4所示).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______(填“>”、“<”或“=”)这个示数,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知识点1: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1)概念: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温度;(2)常用单位: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的温度为0℃,_________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就是℃。
(3)读数:4℃读作__________,-4℃读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_;(4)估测:人的正常体温是37℃;2.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_____________;(2)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和________,认清温度计的__________;②使用时:a.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b.看——不能在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_________时读数,且要等示数______后再读数,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使用不同之处:(1)______离开人体读数.(2)使用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______回玻璃泡.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2.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提示】(1)图像中若有一段线段与“时间轴”平行,则该物体是晶体,否则是非晶体;(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知识点3:汽化与液化1.汽化和液化2.蒸发和沸腾【提示】“白雾”“白气”,都是小水滴,它们是液化形成的.知识点4:升华与凝华【提示】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答案】知识点11.冷热程度冰水混合物沸水4摄氏度负4摄氏度零下4摄氏度2.热胀冷缩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全部浸入容器壁和容器底被测液体稳定相平可以甩知识点22.有没有吸热放热相同知识点31.液态吸蒸发沸腾液态放加压降温温度计秒表防止热量的散失下上小升高大水蒸气不变沸点吸热高低2.表面内部表面缓慢剧烈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气压不变汽化吸知识点4固态气态吸气态固态放考点一温度和温度计【典例1】(2023·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笑笑同学在做“探究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当水温超过80℃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246810水的温度/℃808692989898(1)水沸腾前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时刻温度是℃;(2)水在持续沸腾过程中(选填“质量”或“温度”或“内能”)保持不变;(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答案C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健康成年人的温度是37℃左右;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在25℃左右;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故选C2.答案D解析:“-20°℃”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零下20摄氏度”,也可以读作“负20摄氏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答案A解析:在水的加热过程中,热源的温度要高于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大,故选A4.答案为:(1)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热胀冷缩;(2)示数;停留;上表面(3)35~42℃;38.5;38.5;39;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
解析:(1)家庭和物理实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以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等(2)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三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停留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由图知: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其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所以体温是37℃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5℃,体温是39℃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9℃。
温度和温度计习题一、填空题:1、物体的_________叫温度。
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物体温度要用_________,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等利用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人的正常体温为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医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4.摄氏温标的单位是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来表示,1℃的规定是。
5、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 被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_________ 或_________。
6、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求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_________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_________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_______相平。
7、使用温度计测温度前,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并估计被测物体的大概温度。
若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它能测的_________,或低于它能测的_________,就应当换一支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就可能_________温度计或_________。
8.体温计的玻璃管内径下端与水银泡相连的一小段做得_________,其作用是当水银冷却收缩时水银柱从_________断开,管中水银柱不能退回_________,以保持原视数.9.因为不同的金属受热时膨胀程度不一样,所以当我们对铜片和铁片制成的双金属片均匀加热时,双金属片会向_________一边弯曲.二、选择题10、冬天,北方的气温最低可达-40℃,为了测量那里的气温应选用()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D.以上两种温度计都不行C.以上两种温度计都可以11、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和38.6℃,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36.9℃和38.6℃C.36.9℃和37.5℃B.37.5℃和38.6℃D.37.5℃和37.5℃12、体温计能准确到0.1℃,这是因为()A.体温计玻璃泡内的水银比一般温度计多B.体温计测量范围小C.体温计短D.体温计玻璃泡的容积比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13、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3℃,插在l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是97℃,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30℃,温水的实际温度为()A.30℃B.小于30℃C.大于30℃D.无法确定14.某同学到工厂参加劳动时,用一把受热后的钢尺,去测量某个工件,测得工件长为50.5cm,关于该工件的实际长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50.5cm长B.比50.5cm短C.与50.5cm相同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15、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A .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 .用自来水加以冲刷C .用酒精灯烘烤 D .用医用酒精擦抹16.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凝固点分别为-117℃、-30℃、-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或水银温度计16.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先要把温度计里的液体甩到玻璃泡内B.用温度计轻轻搅拌水,使水的温度很快变得一致C.拿出温度计后,应立即读数D.不能用体温计测沸水温度17.量程都是100℃的甲、乙、丙三支水银温度计,分度值都是1℃,比较液泡内的容积,甲大些,乙、丙相同,比较玻璃管的内径,甲、乙相同,丙粗些,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刻线距离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一样大18.家庭用的寒暑表的变化范围是()A.0℃~100℃.B.35℃~42℃C.10℃~100℃.D.-20℃~50℃.19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
温度与温度计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1. 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
2. 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为()
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估计被测物体温度 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e.取出温度计.A.abcde B.dcbae C.cdbae D.dcabe
3. 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没有一般温度计时,可以用体温计测沸水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容器底充分接触
C.应当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来读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 用温度计测量刚倒入保温杯内的开水的温度。
(1)现有最高测量温度为110℃、200℃、42℃的三种温度计,测量时应该选用最大测量值为__________的一种。
(2)在测量时,温度计插入水中后应何时读取数据,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认为插
入时间越久越准确。
三种意见中正确的是()。
5.-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6.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荫凉处,则() 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B.在荫凉处的水的温度高;
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D.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7.写出温度计的示数。
小学科学《温度和温度计》评课稿(5)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评课的原则:它是进行评课活动时评价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
1、实事求是原则;2、坦率诚恳原则;3、兼顾整体原则;4、鼓励性原则;5、差异性原则;6、方向性原则等。
这篇{$channelName}栏目下的小学科学《温度和温度计》评课稿由()为您整理,范文如下:小学科学《温度和温度计》评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口镇长江小学的一名教师,我校有机会为全州小学研究科学课教学提供视频课例,感到十分荣幸。
在此,我受教研室科学课教研员的委托,并代表学校综合学科教研组对谭玉波老师执教的《温度和温度计》一课的研究情况作简单介绍。
一、科学课教学要关注学习方法新课程教学强调转变学习方式,科学课更强调探究学习,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科学课教学在运用课程六大理念的同时更要关注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有专家认为”没有科学的方法,就无法构筑科学的一切”。
本课的研究活动试图在研究学习方法和科学方法方面作一些尝试。
1、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以前的小学自然教学中,经常用到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考察法、测量法、练习法等学习方?1?7?1?7?1?7,这些方法在科学课教学中仍然适用。
运用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选用学习方法作必要的引导和指导,使学生运用的方法更恰当、更科学,从而使学习更有效。
本节课中,谭老师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感知三杯水不同的冷热程度;用观察的方法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发现温度计液柱随温度高低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用讨论的方法确定”验证引起温度计液柱变化因素”的办法;用测量的方法形成”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的科学概念等。
这些方法运用恰当,针对性强,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