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8.20 KB
- 文档页数:4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温度的概念、基本计量单位和温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和转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基本计量单位、温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和转换。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显示屏、温度计、热水、冷水、冷冻室、热湿度计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温度计、实验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显示屏展示不同地点的天气预报,引入温度计的讨论。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温度计是用来干什么的吗?2.温度的概念与计量单位教师向学生解释温度的概念,即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温度的计量单位,并介绍摄氏度、华氏度和开氏度。
通过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交流,确保学生对温度单位的理解正确。
3.温度计的结构与使用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温度计中的毛细管和水银。
通过展示温度计的实物,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实操演示。
4.温度的测量与转换4.1温度的测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温度计读数的变化规律。
4.2温度的转换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解释温度的转换,如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
然后,让学生进行一些温度单位之间的转换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温度单位之间换算的掌握。
5.温湿度计的使用教师向学生介绍温湿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及如何正确放置和读取温湿度计的读数。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感受温湿度计的测量过程,并进行实验记录。
6.实验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梳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发现。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出对温度计的其他应用领域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等。
7.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3.1《温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的引入、摄氏度的定义、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度的定义,认识体温计和温度计,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摄氏度,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通过对温度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摄氏度的定义,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体温计、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温度的物体(如热水、温水、冷水),让学生感受温度差异,引出温度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的定义,讲解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重点讲解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分析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在实际使用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正确测量温度。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摄氏度的历史,以及温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概念、摄氏度定义、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温度的概念,并解释摄氏度的定义。
答案: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度量单位,定义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间隔,即1摄氏度等于1/100的热力学温标。
2. 题目:请说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初中物理-八年级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温度的概念与单位。
2.了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的温度计的类型及其特点。
3.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能够解释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的概念与单位、温度计的基本原理、温度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能够解释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
三、教学方法:采用归纳法、图示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注重实验、图示化教学。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温度是什么、温度的重要性及常见的温度计有哪些。
2.知识讲解:(1)温度的概念与单位。
温度是反映物体热度高低的物理量,单位是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K)。
(2)温度计的基本原理。
温度计是根据不同材料的线膨胀、液体体积膨胀等作用测量温度的仪器。
(3)常见的温度计类型及其特点。
有普通温度计、气压式温度计、热敏电阻、热电偶等,每种温度计有其特点应用领域。
3.实验操作:(1)实验目的:探究物质的状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2)实验仪器:三种常见的温度计、水、手套等。
(3)实验过程:取三个烧杯,分别装满水,将温度计分别放入水中,用火炭加热水,同步记录三个温度计的温度变化,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及颜色变化。
(4)实验结果: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状态逐渐由固态变为液态,最后变为气态,水的颜色也逐渐由蓝色变为白色。
4.小结:(1)要求学生概括温度的概念与单位、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温度计类型及其特点。
(2)要求学生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掌握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的原理。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搜集温度计的名称、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等相关知识,写出1000字左右的学习笔记。
六、板书设计:温度的概念与单位、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温度计类型及其特点、物质的状态变化与颜色变化的原理。
八年级物理-温度计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温度计的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 学会使用摄氏温度计和华氏温度计,并能够相互转换。
3.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测量误差控制在正负0.5℃以内。
【教学重点】1.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3.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学生需要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并能够熟练使用。
【教学方法】1. 讲解法。
通过课件与教师口述,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及温度计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2. 实验法。
通过实际操作温度计测量温度,并比较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误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温度计的作用,如测量室内温度、测量人体体温等。
二、讲解(15分钟)1. 温度的定义:物体的热度高低,能量集中情况的定量表现。
2.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
3.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物质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物理变化的原理,将物理变化转换为度数,从而测量温度。
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时将温度计置于温度测量的物体上,等待温度计稳定后读数。
5. 温度计的注意事项:避免碰撞、过度摇晃、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使用等。
6.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相互转换:C=(F-32)x 5/9,F= C x 9/5 + 32。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 实验材料:摄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酒精灯、冰水、滚水。
2. 实验过程:(1) 将两种温度计同时放进冰水中测温,比较两种温度计温度的读数是否相同。
(2) 将两种温度计同时放进滚水中测温,比较两种温度计温度的读数是否相同。
(3) 将两种温度计同时测量室温,并比较两种温度计温度的读数是否相同。
3. 实验思考:(1) 为什么摄氏温度计和华氏温度计在冰水温度下的读数不同?答:冰水的温度是0℃,而华氏温度计的刻度零点是32℉。
所以,在冰水温度下,两种温度计的读数不同。
《温度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
2.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
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范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
三、教具:
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大烧杯能盛下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3只,开水,冷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温度
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测量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
原理
结构
使用。
初中物理-八年级温度计的课堂实录教案
【课程内容】
本节课讲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对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精度进行研究和探究,加深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目标】
1.了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验研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精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温度计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难点: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精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老师出示图示温度计,引导学生思考:温度计的分类有哪些?
2.询问学生温度计的使用场合。
二、温度计的分类(5分钟)
1.将温度计分为下面三类:
(1)普通水银温度计
(2)酒精温度计
(3)电子温度计
2.讲解每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优缺点等。
三、实验研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精度(35分钟)
1.安排实验,将普通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分
别测量冰水和沸水的温度。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和讨论,评估温度计的测量精度。
四、讨论总结(10分钟)
1.让学生回答问题:温度计有哪些分类?每个分类的适用范围
和优缺点是什么?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温度计的分类、使用方法和测量精度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验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记录,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温度计的认知和理解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温度计”教学案例八年级物理教案课题:一、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实验器材:烧杯三只,温度计,体温计,冰水,自来水,开水,“冰糖”,两只一次性茶杯及饮用水(每一组学生实验桌上使用的器材)演示器材:焦耳定律演示仪演示温度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将事先制作好的“冰糖”发给学生,在吃了无数次的冷饮之后,用心去体验“冷”的感觉。
(调制浓的糖水,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冻)2.接着,再喝一口饮用水师:有什么感觉?生:冷,热。
师: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多媒体显示)3.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自来水和足够热的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b.把右手放入足够热的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师:为什么同一杯自来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冷热感觉呢?生:看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自身的经验和感觉去判断事物,然而这种经验和感觉今天遭遇到了挑战,怎么办?用科学武装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战!让我们拿起武器,迎接挑战!二、层层递进,学习新知1.实验演示,了解原理师:对于温度计,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它,请同学们看一个小实验:(利用老教材中做“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的器材,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煤油,观察加热和停止加热时液面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
能
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
2.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四、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各1支)、各种温度计挂图(各1副)、演示温度计(1支)、烧杯(3只),分别盛冷水、温水、开水。
学生实验:烧杯(2只)盛半杯冷水,一杯热水、温度计(各1只)
辅助教学资源:多媒体或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
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学生思考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形容词来形
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这样是否就能准确区分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学生议论。
教师讲述:这样的形容非常的粗糙。
如: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认同所研究的问题)。
所以,在物理
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用温度的数值比较准确区分物体冷热程度。
【新课教学】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生活与生产中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单位。
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热力学温度,有关热力学的温度,请同学们阅读
课文中“加油站”的内容。
2.单位:
①常用单位:摄氏度(℃)
②SI单位:开尔文(K)
3.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273t
教师讲述:温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地球平均气温的升高使
人们看到环境的污染导致“温室效应”;“SARS”传播期间,发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体温升高;许多食品、药品的保鲜、保质都要在一
定的冷藏、冷冻温度范围内;气温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业生
产、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的许多都要在一定温度环境下进行,,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有关温度和温度测量的知识。
教师讲述: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
请大家读出图
各种物体温度值,要求大家能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并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说明:引导学生参与探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讲述: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的感觉。
现在请
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探究。
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
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说明:一名同学上前面来操作,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较两手指的感觉,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判断就必须进行测量,要进行测量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二、测量工具──温度计
教师讲述: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使用温度计测量过温度。
今天
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表)实物挂图让学生观察,并让用手捏住温度计使它升温,放手使之降温,引导同学们思考温度计的原理。
提问:温度计中液体上升和下降跟温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学生讨论、交流后并回答,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引导。
学生意见统一后,教师予以概括总结并用板书。
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提问:前面我们已经观察过温度计的实物和挂图,都知道温度计上都标有刻度,你们知道温度计是怎样刻度的吗?
(引导学生找到温度计刻度的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多少?
学生讨论后回答。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
讲述:摄氏温度就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1℃如何刻度呢?
学生思考,讨论,形成正确的观点后汇报,在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