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妈妈睡了》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73
《7、妈妈睡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学情分析:母爱就像阳光,感觉到的、想到的都是热热的;母爱是一首歌,婉转深情。
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容易跟随课文感受母爱,感恩母爱。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夸妈妈,提高说的能力、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间深深的关爱之情。
2.帮助学生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视频导入法,谈话法,陶冶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多位一体朗诵法。
教学媒体:视频,插图,音乐,课件教学过程:一、MV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短片吧。
(《世上只有妈妈好》MV)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首歌,这首歌唱的是谁呀?(生:妈妈)是啊,从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我们就享受着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
我们每一点滴的成长,在妈妈的眼里都是巨大的幸福。
在一个明媚的午后,有个男孩,也观察起了他的妈妈。
我们跟着这个小男孩一起来看看他的妈妈好不好?(课件展示课本插图)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生:妈妈睡着了。
师:是啊,妈妈睡了。
《妈妈睡了》优秀教学设计《妈妈睡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妈妈睡了》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睡了》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1、识字学词。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教具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为了放松一下,我们来听一首歌。
录音一起唱(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随音乐一起边拍手边唱这首歌唱得是谁呀?(唱得是妈妈)是呀,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们能把这首歌唱得那么有感情,看来平时你们一定留心观察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生看图回答问题,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生自由回答。
(“睡了”应该读得很轻)练读。
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小作者的妈妈。
师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生自由练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读,一会儿进行汇报朗读。
(2)指名朗读。
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儿的额头上。
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指导。
师范读。
生练读。
三、由扶到放,自主识字1、同学们的课文读得真认真,老师相信你们对生字朋友也一定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7 妈妈睡了教学目标:1.认识“哄、先”等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8 个字,积累“的”字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重点: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学会感恩父母。
(必备品格)教学难点;1.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亲情;2.积累“的”字短语。
(关键能力)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认真观察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就在看妈妈睡觉时,发现了一个秘密。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秘密是什么吧。
(妈妈睡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温馨的场景图片,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
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粘”是个多音字,本文中读“zhān”,“粘连”的意思,还有一个音是“nián”,“粘土”。
翘舌音“ 沙”,前鼻音“汗”后鼻音“等”等。
②识记。
部首归类识字:“哄、吸”与“润、汗、沙”是两组部首相同的生字。
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额、颜、颊、颈、颌”等字都是“页”部,表意,“客、彦、夹、合”表音。
用实物演示的方法识记“粘”字。
找近义词的方法识记“乏”,从文中找出“累”与之意思相近。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等待等人呼吸吸气粘住粘贴出汗汗水额头前额沙发沙漠困乏(3)学习多音字:发(fā fà)。
①读句子,找发现。
奶奶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我的头发是乌黑乌黑的。
在这里,“发”读“fà ”,意思是“头发”,还有一个读音是“fā”,意思是“生长、产生、开始”,组词如下:发fà(头发)(黑发)(白发)fā(发现)(发生)(发芽)②读一读。
7. 妈妈睡了以文带文课型【教学简析】《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散文。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
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相互关爱之情。
3.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4.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教学环节1、同学们,你觉得这个世界上谁最美?2.有一个小朋友他是这样说的。
(放外国小孩刚开始学说话时,奶声奶气学叫妈妈的视频。
)从中发现:各个国家的语言,对于妈妈的叫法大都是相同的。
原因:婴儿出生后,最先能够发的音基本上都是“ma”。
这应该是最简单的发音了。
所以绝大多数语言中会把这个最神圣的音送给最伟大的生命延续者——妈妈。
3、我们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妈妈。
有的小朋友观察了做家务时的妈妈(出示图),有的小朋友观察了照顾老人时的妈妈(出示图),也有的同学观察了辅导作业时的妈妈(出示图)、还有一个小朋友观察了睡梦中的妈妈。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妈妈睡了》4、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三)“导入新课”环节对应的微课例视频二、整体感知全文环节。
(一)“整体感知”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二)“整体感知”环节对应的教学设计1、(奠基寻找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试着填一填。
()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2、齐读短语。
(三)“整体感知”环节对应的微课例视频三、品读美文,深入学习(二)“品读”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设计A.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1、课文是怎样写妈妈美丽的?谁来读一读?(幻灯片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2、课文在描写妈妈外貌的时候,写了妈妈的哪里?请你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
7.妈妈睡了课题妈妈睡了课型设计说明课时安排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前准备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时:7分钟〕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教育学生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
所以,教学中要做到: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气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
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局部词语,掌握多音字“发〞。
学习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制作多媒体课件。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1.学生欣赏音乐。
2.谈话导入:听了歌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妈妈。
大家?3.观察插图,齐读课题。
4.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教师范读。
出示图片,提问:课文写了一件 什么事?2. 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 1. 认真听老师朗读,感受1.给下面的字先加上拼音,生字打招呼,一直读到自 再组词。
课文情感,思考问题并交流。
己满意为止。
哄〔〕〔 〕2. 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3. 同桌互读。
先〔 〕〔 〕 读或默读课文,同时圈画生4. 指名接段读文。
闭〔 〕〔 〕 字。
发〔 〕〔 〕5. 请学生评价刚刚那3. 同桌间互相朗读,互相二、初读课 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沉〔〕〔〕交流并自学生字词。
【导语】《妈妈睡了》是⼀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
这篇课⽂通过⽣动形象的语⾔,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7课《妈妈睡了》课⽂原⽂ 妈妈睡了。
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妈妈微微地笑着。
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都挂满笑意。
好像在睡梦中,妈妈⼜想好了⼀个故事,等会⼉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
她乌⿊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窗外,⼩鸟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她⼲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张秋⽣,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7课《妈妈睡了》教案1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字,会读⽂中11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法: 1、学⽣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的情感。
2、展开⼩组讨论,对课⽂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分析。
3、引导学⽣进⾏课外阅读,扩⼤学⽣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建⽴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 1、播放学⽣的照⽚集 2、学⽣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过渡 师:谁关注过爸爸妈妈?(学⽣回答) 师:有这么⼀个⼩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学⽂ (⼀)揭⽰课题理解课题。
1、出⽰课题:妈妈睡了 2、指导读题⽬,读出情感。
(⼆)配乐范读 (三)交流感受 让学⽣谈谈听了课⽂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07《妈妈睡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思路:一、导入:师:同学们;请先听一首歌。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唱。
师:看来学生都很喜欢这首歌;那歌中唱到了谁?(妈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每天都在观察自己的妈妈;现在就把你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生1:我的妈妈特别漂亮;特别是她那双眼睛;大大的;又黑又亮;还是双眼皮儿呢。
生2;我的妈妈天天作家手都糙了。
生3:有一回;我考试没考好;妈妈没骂我;也没打我;还鼓励我;下次努力;争取考好。
生4:在期末考试的那天;妈妈送我上学路上;总嘱咐我一定要好好答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争取考双百。
生5:我每天描字的时候;妈妈总坐在我身边笑眯眯的看着我。
生6:有一天;妈妈擦地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师:同学们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他的妈妈;(出示挂图);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生:妈妈睡着了。
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是啊!妈妈睡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那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生:应该读得小声点儿。
师问:为什么?生1:因为要大声读会吵醒妈妈。
生2:我们应该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读;因为如果声音太小;别人会听不见;声音太大;会吵醒妈妈。
师:你们同意吗?生齐答:同意。
师:谁来试试?生大声读后;师:嘘;这样会把妈妈吵醒的;谁再来?(学生再试)师: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69页;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师配乐范读。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哄(哄骗)(哄人)先(先后)(首先)闭(闭上)(关闭)紧(紧张)(紧握)润(红润)(湿润)蛋(鸡蛋)(脸蛋)等(等级)(等待)吸(吸水)(吸收)发(头发)(理发)沾(沾水)(沾湿)汗(汗水)(流汗)额(额头)(扶额)沙(沙滩)(风沙)乏(疲乏)(困乏)师: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五、教学时间: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去感受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写自己的妈妈在睡着了以后的故事的。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出示中心问题: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同学讨论。
(a)很美丽。
从“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可以看出。
师:(板书:美丽,出示“美丽”一段)自由读这段,看看还能读出什么?生练读,感悟:“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说明妈妈很爱孩子。
师小结:(b)好慈祥。
从嘴角眼角挂着笑意可以看出。
睡梦中想要讲故事给孩子,说明妈妈爱孩子。
同学们,怎么理解“慈祥”?在你的生活中谁非常慈祥?(板书:慈祥)师:究竟什么是慈祥,大家读了这一段就会知道。
(出示这一段)(c)好累。
从“呼吸深沉、均匀”“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
理解“深沉”、“均匀”。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深沉”;采用表演的方式理解“呼吸均匀”,先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
(2)、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那么累,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