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精选3篇.3 解一元一次方程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含有以常数为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概括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含有以常数为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去分母。
(一)情境创设:与书同(二)探索活动由情景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审清题意,根据等量关系:学生总数的+学生总数的+学生总数的+3=学生总数列出方程。
即设毕达哥拉斯的学生有x名,想一想由题意得+++3=x.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尝试解方程,交流自己的解法,相互加以比较。
思考: (1)怎样才能将它化成上节课中所学的方程的类型?(去分母)(2)如何去分母?(方程的每一项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三)自学例题1、解方程-=-1解:(本题应如何去分母?学生答)去分母,得4(2x-1)-(10x+1)=3(2x+1)-12,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 -8x=-4,系数化1,得 x= (1)为了去分母,方程两边应乘以什么数? .(2)去分母应注意什么? .例2、解方程=+1 例 3、(2x-5)= (x-3)- 去分母时须注意:(1)(2)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3)分数线有括号作用,去掉分母后,若分子是多项式,要加括号,视多项式为一整体。
建议进行专项训练,如,-乘以6,8……例4、-=3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四)、教学小结: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回答:1.形式上比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是怎样求解的?2.它的解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3.它的解法的主要步骤是什么?在计算或变形时,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避免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易犯的错误。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篇二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建立方程模型。
2.能准确应用去括号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四个图形中,通过旋转和平移能够全等图形的是()A.③和④B.②和③C.②和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详解】、②和④都可通过平移或旋转完全重合.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图形,关键是掌握全等图形的概念.2.若点P(m,1-2m)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点P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m+(1-2m)=0,解得m=1,所以点P的坐标为(1,-1).故选D.3.用加减法解方程组87208516x yx y+=-⎧⎨-=⎩①②解题步骤如下:(1)①﹣②,得12y=﹣36,y=﹣3;(2)①×5+②×7,得96x=12,x=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1),(2)都不对B.步骤(1),(2)都对C.此题不适宜用加减法D.加减法不能用两次【答案】B【解析】先观察方程组中两方程的特点,结合加减法可用排除法求出答案.【详解】解:因为在解方程组时并不限制加减消元法使用的次数,所以D显然错误;由于两方程中x的系数相等,故适合用加减法,故C错误;①﹣②,得12y=﹣36,y=﹣3,步骤(1)正确,故A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加法消元的条件:未知数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用减法消元的条件:未知数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4.下列长度的木棒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 B.3,4,5 C.2,3,6 D.2,2,4【答案】B【解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判断.+=,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详解】A、123+>,能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B、34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236+=,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22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般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那条线段就能够组成三角形.5.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售价为1500元,为促销商店决定降价出售,在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的前提下,商店最多可降( )A.400元B.450元C.550元D.600元【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设商店最多可降价x元,根据题意可得:--≥⨯,x1500100010005%x≤,解得:450∴该商店最多降价450元.故选B.点睛:读懂题意,知道:“利润=售价-进价-降价的金额,利润=进价×利润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若m3,则估计m值的所在的范围是()A.1<m<2 B.2<m<3 C.3<m<4 D.4<m<5【答案】C【解析】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以及不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36<42<49∴67∴3<42﹣3<4即3<m <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出6<42<7是解题关键. 7.据5月23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介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豫西集团中南钻石公司推出大颗粒“首饰用钻石”,打破了国外垄断,使我国在钻石饰品主流领域领跑全球,钻石、珠宝等宝石的质量单位是克拉(ct ),1克拉为100分,已知1克拉0.2=克,则“1分”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 .20.210-⨯克B .2210-⨯克C .3210-⨯ 克D .4210-⨯克【答案】C 【解析】利用科学计数法即可解答.【详解】解:已知1克拉为100分,已知1克拉=0.2克,则一分=0.01克拉=0.002克= 2×10-3克,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计数法,掌握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C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 .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2倍【答案】B【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一一判断.【详解】解:A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故本选项错误; B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故本选项正确;C 、腰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腰可以是底的两倍,故本选项错误。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课 题 6.3(3)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设计 依据 (注:只在开始新章节教学课必填)课 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 1、掌握去分母的方法;会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2、经历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去分母的基本方法的过程;掌握运用去分母的方法去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3、通过旧知识得到新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增强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
重 点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 点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教 学 准 备 1、计算 2、方程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不等式(组) 的解法;3、列方程解应用题。
学生活动形式教学过程课题引入:课题引入: 课前练习一1.解下列方程:(口答)课前练习二需要注意什么巩固化系数为1和移项的方法。
回顾解去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强调去括号和移项事项知识呈现:课题引入: 新课探索一(1)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在埃及古都的废墟中发现的).这是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它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写成,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问题 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新课探索一(2)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用现在的数学符号表示,设这个数为 ,那么可得方程:请解这个方程新课探索二新课探索三解方程的具体过程:新课探索四练习:化简下列各式:通过练习巩固去分母的方法.课件步骤中对于分子是式子的去分母后要加括号的提示很明显.让学生讲解这个方程的注意点,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自己概括解这个方程的一般步骤,让知识更系统化.通过具体的解方程的步骤得到解一新课探索五新课探索六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掌握.课内练习书P47 1、2课堂小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化成a =b(a=0)的形式; 5、系数化为1,得到方程的解 .注意:(1)移项要变号;(2)去“-”括号里面各项变号;(3)去分母(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课外作业练习册 P26/ 10、11预习要求教学后记与反思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课题 6.3(2)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设计依据(注:只在开始教材章节分析:学生学情分析:新章节教学课必填)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掌握去括号的方法;会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分母》教学目标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
2、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会检验方程的解以及总结解方程的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步骤。
教学难点熟练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各种类型的方程。
一、复习回顾1、解方程,说一说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x - 7(x - 1)= 3 - 2(x + 3)解:3x - 7x + 7 = 3 - 2x - 6-4x + 7 = -2x - 3-4x + 2x + 7 = -2x + 2x - 3-2x + 7 = -3-2x + 7 - 7 = -3 - 7-2x = -10(-2x)×(-1/2) = (-10)× (-1/2)x =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包括: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逐步向x = 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的主要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律。
2、情境导入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草书。
这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用纸莎草压制成的草片上的著作,它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写成。
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其中有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1、问题1: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计算这个数。
总数 = 数的三分之二 + 数的二分之一 + 数的七分之一 = 33解:设这个数为x,则:2/3x + 1/2x + 1/7x + x = 33方法一: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2/3x + 1/2x + 1/7x + x = 33解: 97/42x = 33x = 1386/97方法二:去分母2/3x + 1/2x + 1/7x + x = 33解:42 × 2/3x + 42 × 1/2x + 42 × 1/7x + 42x = 42 × 3328x + 21x + 6x + 42x = 138697x = 1386x = 1386/972、问题23x+1 / 2 - 2 = 3x-2 / 10 - 2x + 3 / 5解: 5(3x+1) - 2×10 =(3x - 2) - 2(2x+3)15x + 5 - 20 = 3x - 2 - 4x - 615x - 3x + 4x = -2 - 6 - 5 + 2016x = 716x × 1/16 = 7 × 1/16x = 7/16三、典例精讲,课堂小练(1)x+1 / 2 - 1 = 2 + 2-x / 4 解:去分母:2(x+1) - 4×1 = 4 × 2 + 2 - x去括号: 2x + 2 - 4 = 8 + 2 - x移项: 2x + x = 8 + 2 - 2 + 4 合并同类项: 3x = 12系数化为1:3x × 1/3 = 12 × 1/3x = 4(2)3x + x-1 / 2 = 3 - 2x-1 / 3解:去分母: 18x + 3x - 3 = 18 - 2(2x - 1)去括号: 18x + 3x - 3 = 18 - 4x + 2移项: 18x + 3x + 4x = 18 + 2 + 3合并同类项: 25x = 23系数化为1:25x × 1/25 = 23 × 1/25x = 23/25四、巩固练习解下列方程:(1)19/100x = 21/100(x-2)解: 19/100x = 21/100x - 21/5021/100x - 19/100x = 21/502/100x = 21/502/100x × 100/2 = 21/50 ×100/2x = 21(2)x + 1 / 2 - 2 = x/4解:2x + 2 - 2 × 4 = x2x + 2 - 8 = x2x - 6 = x2x - x = 6x = 6(3)5x -1 / 4 = 3x + 1 / 2 - 2-x / 3解: 3(5x-1) = 6(3x + 1) - 4(2-x)15x - 3 = 18x + 6 - 8 + 4x15x - 3 = 22x - 27x = -1x = -1/7(4)3x+2 / 2 - 1 = 2x-1 /4 - 2x+1 / 5解:10(3x+2) - 20 = 5(2x-1) - 4(2x+1)30x + 20 - 20 = 10x - 5 - 8x -430x = 2x -930x - 2x = -928x = -9x = -9/28教学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首先回顾了之前所学知识,复习巩固方程的解法,学生进一步明白解方程的步骤是逐渐发展的,然后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列出一个有分母的方程,大胆放手,给学生探索的机会,猜想各种解决方法,尝试各种解题的思路,启发学生探索新的解题方向。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一、创设情境。
动手,动脑
1.去括号:2(x+2y-2),-3(3x-y+1),-(4a+3b-5c)
2.解方程:(1)x+15=2x-10 (2) 4x+7=2x-1 (3)1-7x+1=21
学生动手在练习本上完成,并说出去括号要注意的地方,强调每一步要注意的问题。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团队意识。
)
活动1:多媒体展示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度,全年用电15万度。
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提出,你会用方程解这道题吗?小组讨论交流一下,此题怎样解,老师巡视之后,若发现学生中有会解的,请同学板演并指出每个式子的意义,若没有,则作如下提示: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那么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_________度,上半年共用电 ______度,下半年共用电________度。
根据全年用电15万度,列得方程为:6x+6(x-
20**)=150000。
列出方程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怎样解这个方程,求出x值?
师生共同完成第一步,并强调去括号要注意的问题
6x+6(x-20**)=150000
↓去括号
6x+6x-120**=150000
↓移项
6x+6x=150000+120**
↓合并
12x=1620**
↓系数化为1
x=13500
由上可知,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500度。
(此环节让学生边看边思索,然后小组讨论统一意见派代表到前边讲解。
其他小组可补充。
)
例题1:解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