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大气污染及全球气候 习题及答案 - 辽宁石油化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解析(5份卷)一、名词解释大气污染系: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稳定度: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气压梯度力:单位质量的空气在气压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二、填空题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的途径:表明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物质和水、吸收被污染的空气。
2、湿法脱硫技术包括: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海水烟气脱硫技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
3、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
4、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气体扩散、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5、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是: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三、简答题1、简述双模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点?答:(1)当气液两相接触时,两相之间有一个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
溶质必须以分子扩散形式从气流主体连续通过这两个膜层而进入液相主体。
(2)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的浓度总是相互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
(3)在层膜以外的气相和液相主体内,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溶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即认为主体内没有浓度梯度存在,也就是说,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
2、大气分为哪几层?分别有么特点?答:(1)对流层:a虽然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蒸气,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天气变化最复杂。
b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主要是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匀及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
D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气温虽高度增高而增高,集中了大部分臭氧,吸收紫外光,保护地球。
(3)中间层:气温虽高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4)暖层:分子被高度电离,存在大量的粒子和电子。
大气污染习题库含参考答案1、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
坚持源头治理,( )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A、规划B、建设C、政策D、治理答案:A2、使用1度天然气 , 需排放二氧化碳( )公斤。
A、0.5B、0.8C、0.19D、0.6答案:C3、《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 )。
A、充分燃烧B、除尘脱硫处理C、防治污染处理D、净化答案:C4、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管理,推行清洁动力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防治( )。
A、扬尘污染B、雾霾天气C、垃圾污染D、噪音污染答案:A5、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划分为( )。
A、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B、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区、资源管理保护区C、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D、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答案:D6、下列自然资源中, 属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A、风能B、土地C、水D、森林答案:B7、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三个月B、三年C、30天D、一年答案:B8、喝剩的可乐是很好的去污剂 , 将它倒入泛黄的厕具中 , 浸泡( )左右稍加刷洗 , 可有效清除污渍。
A、3小时B、1小时C、10分钟D、5小时答案:C9、《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 )应当对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A、政府部门B、环保部门C、自动监测设备厂家D、重点排污单位答案:D10、《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对超过国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下达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 ( )该地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并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大气污染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 工业排放B. 汽车尾气C. 农业活动D. 家庭烹饪答案:A2. 二氧化硫的主要危害是()。
A. 温室效应B. 酸雨C. 臭氧层破坏D. 光化学烟雾答案:B3. 以下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
A. 二氧化碳B. 氮气C. 氧气D. 氩气答案:A4. 空气污染指数(AQI)超过()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A. 50B. 100C. 150D. 200答案:B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PM2.5的主要成分()。
A. 硫酸盐B. 硝酸盐C. 重金属D. 二氧化碳答案:D6.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哪种污染物有关()。
A. 二氧化碳B. 氮氧化物C. 颗粒物D. 一氧化碳答案:B7. 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
A. 反射紫外线B. 吸收红外线C. 反射可见光D. 吸收紫外线答案:D8. 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有效减少大气污染()。
A. 工厂废气处理B. 植树造林C. 开发新能源D. 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答案:D9.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
A. 氮氧化物B. 重金属C. 颗粒物D. 臭氧答案:B10.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绿化面积减少B. 城市建筑密度高C. 城市交通拥堵D. 城市人口密度高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A.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B. 增加公共交通的使用C. 限制工业排放D. 增加化石燃料的开采答案:A, B, C2. 以下哪些物质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氮氧化物D. 颗粒物答案:B, C, 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空气质量()。
A. 工业排放B. 交通污染C. 气候条件D. 土地利用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是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A. 呼吸系统疾病B. 心血管疾病C. 皮肤疾病D. 神经系统疾病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规定,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从下到上对流平流中间 P63-65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长而减少。
B. 暖层空气处在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长而增长,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B)。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送。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D)。
P77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与d相反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
P150 5-79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解决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 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D )。
P186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P188A.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关系。
B.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C.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也许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
大气污染模拟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须报经( )批准。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省、自治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正确答案:C2.《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 ) 有机污染物的企业应当采取有利于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措施,配备有效的净化装置,实现达标排放。
A、可扩散性B、有害性C、持久性D、暂时性正确答案:C3.《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使用不符合标准或者要求的船舶用燃油的,由( )、渔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海事管理机构B、环保部门C、公安机关D、工商部门正确答案:A4.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自( ) 起实施。
A、2015年8月1日B、2015年12月1日C、2016年6月5日D、2016年1月1日正确答案:D5.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为目标,坚持(),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和布局。
A、源头治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源头治理;能源结构产业结构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源头治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D、源头治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正确答案:C6.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世界环境日B、节水日C、地球日D、爱鸟日正确答案:A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 ( B) 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经过 , 自次年3月1日起施行。
A、35732B、35793C、36158D、36097正确答案:B8.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但告诉人们 , 你能为减碳做些什么 , 还告诉人们你能( ) 。
A、破坏环境B、不做C、如何做D、不想正确答案:C9.我们看电视时采取下列哪种方法与节电关系较大 ?A、调整电视机的色彩B、控制看电视的距离C、电视机屏幕用的大D、控制电视机屏幕的亮度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一项条文表述是不正确的?(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C、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D、环保宣传部门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正确答案:D11.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 ),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大气治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排放B. 交通尾气C. 农业活动D. 核能发电答案:D2.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D. 氯氟烃答案:D3. 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有效减少大气污染?A.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B. 提高工业排放标准C. 增加煤炭使用量D. 植树造林答案:C4. 雾霾天气的形成与哪种污染物有直接关系?A. 二氧化碳B. 颗粒物C. 臭氧D. 甲烷答案:B5. 以下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城市大气污染?A. 限制高污染工业的发展B. 推广公共交通C. 增加私家车数量D. 建设绿色植被答案:ABD7. 以下哪些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类型?A. 有害气体B. 颗粒物C. 放射性物质D. 生物污染答案:ABC8.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污染的扩散?A. 风速B. 温度C. 湿度D. 地形答案:ABCD9. 以下哪些是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A. 呼吸道疾病B. 心血管疾病C. 皮肤疾病D. 视觉障碍答案:ABC10. 以下哪些是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A. 酸雨B. 温室效应C. 臭氧层破坏D. 水土流失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大气污染只会影响城市地区,对农村地区没有影响。
(错误)12.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正确)13. 工厂排放的废气都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错误)14. 植树造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
(正确)15. 雾霾天气是由于空气中水分过多造成的。
(错误)16.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正确)17. 氯氟烃的排放与臭氧层破坏无关。
(错误)18.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库(含答案)判断1.大气与空气是同一概念。
(×)2.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属于混合型。
(×)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4.粉尘属于气溶胶状态污染物而雾则是属于气态污染物。
(×)5.我国是世界上污染最重的国家之一。
(√)6.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降雨。
(×)7.我国最大的酸雨区是华南、西南酸雨区。
(√)8.无烟煤是形成年代最久的煤。
(√)9.燃料中的所有成分均可燃烧。
(×)10.天然燃料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11.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含炭量就越高。
(×)12.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后,就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3.天然气中不含有硫化物,因此燃烧后不排放有害气体。
(×)14.煤中的可燃硫在燃烧过程中均能够被氧化生成SO2。
(√)15.燃煤旋风炉产生的热致NOx比其它燃烧炉要多得多。
(√)16.燃料中的氮约有20%~70%转化成NOx。
(√)17.燃烧中产生的多环化合物是由于燃烧不完全造成的。
(×)18.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就可能越多。
(×)19.如果适当的增加空气过剩系数,能够降低碳粒子的生成。
(√)选择题20.目前我国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任务是控制(A)的污染。
A.颗粒污染物、SO2;B.SO2、NO xC.颗粒污染物、NO x D.SO2、重金属铅21.净化气态污染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C)A.吸附法B.燃烧法C.吸收法D.催化转化法22.影响燃烧过程的“3T”因素是指(A )A.温度、时间、湍流B.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空燃比C.温度、时间、空燃比D.温度、时间、空气过剩系数23.能够有效降低SO2和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D )A.炉排炉B.煤粉炉C.旋风炉;D.硫化床锅炉。
24.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造成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 C )A.炉排炉B.煤粉炉C.旋风炉;D.硫化床锅炉。
第八章 大气污染及全球气候 习题答案
8.1 解:
a.吸收法净化尾气应选择石灰浆液、Ca(OH)2等,或利用双碱法Na 2SO 3溶液吸收。
b.通过植树造林,吸收单位CO 2成本降低;但绿化工作完成需一定时间积累和人力物力投入。
8.2解:
由于温室气体能够吸收红外长波辐射,而臭氧层能够有效防止紫外线辐射。
相比之下,大气层中几乎没有吸收可见光的成分,因此可见光对应于太阳辐射最大值。
8.3解:
设温度升高前海平面高度h 1,升高后海平面高度为h 2,则)1(12t h h ∆+=α
m t h h h h 12.0100012.01000112=⨯⨯=∆=-=∆α
8.4 解:
1)单位换算1hm 2=2.47英亩。
每年每公顷雨林减少CO 2的排放量
t 71.24800040105204=⨯⨯。
则每英亩减少t 10.147.271
.2=
2)每年每亩产生木材t 6.02124410
.1=⨯⨯
3)每年每棵树木材产量
t 0015.04006
.0= 4)设煤热值6110kal/kg ,设耗煤mkg ,则有
2436007.0365108001018.4611035.063⨯⨯⨯⨯⨯=⨯⨯⨯m ,m=1.98×106
t 。
因此产生CO 2量为1.98×106×2.83=5.6×106t (假设1t 煤燃烧产生CO 22.83t )。
8.5 解:
(a )详细性质可参见
/unit/epes/webteaching/refrigeration/zlff/wzxbzl/zqyszl/zqys-zlj-1.htm
(b )主要替代物 含氢氯氟烃HCFC 。
8.6解:
简化考虑认为+++↑+→+22232Ca CO O H H CaCO
湖泊H +消耗量(10-4.5-10-6.5)×107×103=3.13×105mol
故可求得1年投加CaCO 3的量为0.5×3.13×105×100×10-6t=15.65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