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大鼠肝癌诱发初期肝脏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82.51 KB
- 文档页数:3
大豆异黄酮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曾靖;刘春棋;江丽霞;叶和杨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05(16)10
【摘要】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硫代乙酰胺(TAA)、扑热息痛(AAP)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SGPT活性。
结果:大豆异黄酮对四氯化碳、扑热息痛致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大豆异黄酮对硫代乙酰胺所致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结论:大豆异黄酮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扑热息痛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SGPT 活性。
而对硫代乙酰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SGPT活性无明显作用。
【总页数】2页(P989-990)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肝损伤;谷丙转氨酶
【作者】曾靖;刘春棋;江丽霞;叶和杨
【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扑热息痛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尹学哲;金明;金延华;全吉淑
2.大豆异黄酮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J], 张楠楠;陶瑾;姜民;彭佳敏;侯
媛媛;高洁;白钢
3.辣木种子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梁华峰;张莉莉;吴帅;朱正兰;叶文才;李满妹
4.苗药阿锐布提取物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覃建锋;王恒;梁子聪;汪敏;魏学军
5.人参二醇组皂苷对对乙酰氨基酚致实验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J], 魏晓萌;焉梦寒;王梓;任珅;张瑞;李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异黄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刘社星【期刊名称】《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6(0)3【摘要】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12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大豆异黄酮(40、80、160和320mg/kg)治疗组,每组20只。
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
8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分析测定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大豆异黄酮(160和320 mg/kg)治疗组体质量显著增高且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中ALP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肝脏组织中GSH-Px 活性显著升高(P<0.01,P<0.05);大豆异黄酮治疗组(80、160和320 mg/kg)血清中ALT、AST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肝脏组织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大豆异黄酮治疗组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改善。
其中以320 mg/kg治疗组疗效最为显著。
结论大豆异黄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有效改善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总页数】4页(P330-332)【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糖尿病;肝脏;保护;机制【作者】刘社星【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医疗管理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黄芪甲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J], 韩冬;田耀辉;白庆岭2.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性研究 [J], 谢琳;王蓉蓉;王文艳;吴晓晔;张志浩;徐敏;雷康福;陈霖;陈国荣3.豹皮樟总黄酮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 [J], 周卫凤;汪凌云;孙玉秀;鲁云霞;陈冠军4.茶多酚及没食子酸表没食子酸儿茶素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J], 周晓蓉;龚作炯;袁光金;孙小梅5.芹菜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J], 刘爽;崔卫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异黄酮抗氧化及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大豆异黄酮是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的一种,近年来研究发现它提高身体免疫、促进生理机能、抗氧化、抗癌等有特殊功效。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理化性质。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抗氧化,抗癌Abstract: Soybean isoflavones isoflavone plant estrogen is a recentstudy found that it improves the body immunity, promote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ti-oxidation, anti-tumor effect is special.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ybean isoflavones.Key words: Soybean isoflavones,anti-oxidant,anticancer大豆尤其是大豆胚轴富舍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大豆异黄酮。
目前发现的大豆异黄酮共有12种,分为结合型的糖苷和游离型的苷元2类,包括9种异黄酮糖苷和3种相应的糖苷配基(即游离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物活性物中最有医疗价值的活性成分,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包括抗肿瘤、抗氧化、心血管保护和改善骨质疏松等作用,能够缓解和减轻女性更年期不适症状,因此其极具研究开发价值。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妇女的更年期潮热出汗症状明显比西方妇女轻微[1].亚洲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仅为西方妇女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2]移居美国并接受西方饮食方式的亚洲人,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3].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多酚类的混合物,因其结构中存在酚羟基,易被氧化,故具有抗氧化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论著•大豆异黄酮减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的作用研究^许永杰S卢志顺1#,罗洁2"•贵州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贵阳550002+.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贵阳55000%)[摘要]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 I F)对高脂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肠性肝病(NAFLD)病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2017年3月选取雄性S D大鼠24只,建立大鼠N A F L D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7只)、健康给药组"只)、模型组"只)和模型给药组"只)%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改变,生化方法检测大鼠肝脏抗氧化因子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肝脏炎性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 C P-1)m R N A转录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脏MCP-1蛋白表达量%结果成功建立大鼠N A F L D模型;S I F能减轻模型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显著增加大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明显抑制MCP-1 m R N A的转录,降低肝脏M C P-1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S I F可能通过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减轻高脂诱导的N A F L D大鼠肝脏的脂肪性改变%[关键词]黄豆+异黄酮类+脂肪肝+炎症+细胞因子类;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D O I:10. 3969". issn. 1009-5519. 2019. 02. 009 中图法分类号:R575. 5 ;R589. 2文章编号:1009-5519(2019)02-0188-04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effect o f soy isoflavones in reducing lesion o f ra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X'U Y ongjie1,LUZhishun1,L U O J ie2(1. D e partm e nt o f Clinical Laboratory,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 osp ita l,G uiyang,Guizhou550002,China;2. D e partm e nt o f Clinical Laboratory,Guizhou ProvincialS econdP eople's H osp ita l,G uiyang,Guizhou550004,China)[A b stra c t] Objective T 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 f soybean isoflavone (S I F) on ra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 A F L D) induced by high fat diet and its possible m echanism. M ethods T w e n ty-fo u r S D m ale rats were selected for establishing the ratN A F L D m o d fl in M arch2017and divided into the healthy control g r o u p(7cases) , healthy m edication g r o u p(5cases) and m odel medication g r o u p(5 cases) by adopting to the random num ber table m ethod. T h e pathological changes o f rat liver were observedw ith the H E staining , t he c hanges o f antioxidant factors in rat liver w ere determ ined by using the biochem ical m ethod , t h e transcriptional quantity o f inflam m atory cytokine m onocyte chem otactic protein-1 (M C P-1)m R N A in rat liver w as detected by using the real time P C R,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 f M C P-1protein in rat liver w as detected by using the im m unohistoche T h e rat N A F L D m odel w 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S I F could reduc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 f m odel rat liver ,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 f s uperoxide dism utase and glutathione , decreased the level o f m ethylene dioxyam phetam ine , s 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transcription o f M C P-1 m R N A and reduced t he expression o f M C P-1protein in rat liver ,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Conclusion S I F can alleviate the fatty changes in the liver o f high fat diet induced rat N A F L D by enhancing the liver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 f inflam m ation related genes.[K e y w o rd s]S o y b e a n s; Iso fla v o n e s; F atty liv e r;In fla m m ation;C y to k in esis; Superoxide d ism u ta se;M alondialdehyde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常见的肝脏病 变,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影响肝脏 功能,继而给患者健康带来多种问题,对其防治的研 究受到重视。
大豆异黄酮片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袁雪芬;于勇;孙莉;赵翠霞;解学魁
【期刊名称】《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年(卷),期】2008(24)6
【摘要】目的评价大豆异黄酮片抗氧化作用。
方法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及1个空白对照组和1个模型对照组。
3个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分
别灌胃给予大豆异黄酮片1.5g/kgBW、0.75g/kgBW、0.25g/kg-BW和
0.00g/kgBW,连续30d。
内眦静脉采血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超氧化物歧化
酶活性,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
结果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降解
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液中谷胱甘肽
过氧化物酶活力高于空白对照组。
结论大豆异黄酮片具有抗氧化作用。
【总页数】2页(P486-487)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片;抗氧化;小鼠
【作者】袁雪芬;于勇;孙莉;赵翠霞;解学魁
【作者单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7.9
【相关文献】
1.大豆异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梁纪伟;田庆伟;王永明;马超;代汉慧
2.大豆异黄酮软胶囊治疗黄褐斑与抗氧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J], 金道山;梅世昌;王锦传
3.番茄红素和大豆异黄酮组合物对老龄小鼠抗氧化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马小华;云琦;高晓黎;陶亮
4.大豆异黄酮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李文明;程学敏
5.参术片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沈启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异黄酮对健康大鼠肝脏CB1R、FAAH、DGAT1表达的影响陈苹;罗启慧;黄超;李立科;李一帆;陈晓林;刘文涛;陈正礼【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6)005【摘要】[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IF)对大鼠肝脏中大麻素1型受体(CB1R)、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和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1)表达的影响,为SIF活性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取40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按0,50,250,500 mg/kg的剂量经口灌胃含SIF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4周后,麻醉,采血收集血清,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解剖大鼠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油红O 检测脂滴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分别对CB1R、FAAH、DGAT1蛋白及其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F低剂量组总胆固醇浓度显著下降(P<0.05);中剂量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下降(P<0.05);高剂量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极显著下降(P <0.01).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学结构正常,均未见异常病理变化.SIF中、高剂量组肝脏脂滴沉积极显著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SIF低剂量组大鼠肝脏中FAAH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中、高剂量组CB1R、FAAH和DGAT1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多(P<0.01).与对照组相比,SIF低剂量组大鼠肝脏CB1R、FAAH、DGAT1 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CB1R mRNA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高剂量组FAAH 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多(P<0.01).[结论]SIF可影响肝脏内CB1R、FAAH、DGAT1的表达,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差异.【总页数】7页(P23-29)【作者】陈苹;罗启慧;黄超;李立科;李一帆;陈晓林;刘文涛;陈正礼【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疾病模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疾病模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疾病模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疾病模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疾病模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疾病模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疾病模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疾病模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74【相关文献】1.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J], 陈苹;李立科;陈晓林;李一帆;罗启慧;黄超;刘文涛;陈正礼2.中国西门塔尔牛DGAT1和DGAT2基因组织表达谱及其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与背膘厚的关联分析 [J], 王国富;吴慧光;孙国权;李俊雅;王景山;王玉泉;高树新3.大鼠椎间盘累积损伤性炎症反应中大麻素水解酶--FAAH、NAAA 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 [J], 梁峰;刘振宁;谭树森;贾长青;柏树令4.大豆异黄酮对高脂去卵巢大鼠肝脏脂质的影响 [J], 肖本熙;周光宇;凌艺辉;黄忆明5.正常结肠壁内FAAH的表达及意义 [J], 乔雷;陈春生;张树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异黄酮和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尹学哲;许惠仙;金花【期刊名称】《大豆科学》【年(卷),期】2008(27)1【摘要】脂质过氧化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在动脉硬化的发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血浆及脂蛋白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易感性的变化,从大豆胚轴提取大豆异黄酮和皂甙,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其有效成分。
给糖尿病大鼠饲喂添加100gkg-1大豆异黄酮和皂甙的饲料20周,观察血浆脂蛋白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氧化易感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饲喂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后糖尿病大鼠血总LPO、LDL及HDL-LPO明显减少;在体外进行氧化修饰时,LDL氧化延滞时间明显延长。
说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可降低脂蛋白过氧化程度和增强LDL抗氧化修饰能力,因此能够起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积极作用。
【总页数】4页(P170-172)【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皂甙;过氧化脂质;氧化易感性;脂蛋白【作者】尹学哲;许惠仙;金花【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4.2;Q513.5【相关文献】1.低水平大豆异黄酮对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的影响 [J], 闫祥华;刘大星;姜新民;李广;石学全2.大豆异黄酮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 [J], 闫祥华;顾景范;孙存普;刘大星;何传民3.金雀异黄素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c-myc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J], 刘锦;鲁映青4.生理浓度抗氧化剂对高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 [J], 张春妮;施鸿飞;季晶;韩晓冬;刘小传;汪俊军5.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脂蛋白氧化的影响 [J], 全吉淑;尹学哲;金文龙;张帅;安昌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然生物产品介绍全球消费者对天然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的植物营养保健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我公司技术采用“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专利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工制造。
以中国东北绿色食品、非基因大豆为原料。
用物理萃取法,保证无化学添加,采用陶瓷膜过滤设备等分离提取,减少了器械带来的污染。
我公司生产遵循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彻底治理污水,达到了“零”排放的要求。
“连续提取”技术从豆粕中全部提取了 4种有机物质(蛋白质、异黄酮、皂甙、低聚糖),所以生产工艺中没有废水排放,实现清洁生产的目的。
大豆异黄酮药理作用保健功效一、大豆异黄酮药理作用:1、抗氧化作用:大豆异黄酮中的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含三个酚羟基、大豆甙元含二个酚羟基。
酚羟基作为供氧体能与自由基反应使之生成相应的离子或分子,熄灭自由基,终止了自由基的连锁反应,从而达到抗氧化的作用。
2、雌激素样作用:异黄酮是典型的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显示雌激素活性或抗雌激素活性主要取决于受试对象本身的激素代谢状态。
对高雌激素水平者,如年轻动物和雌激素化的动物及年轻妇女,显示抗雌激素活性;对雌激素水平较低者,如幼小动物、去卵巢动物、绝经妇女,显示雌激素活性。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对老年妇女许多和激素撤退相关的疾病如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大豆异黄酮化合物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并有抗心率失常作用。
在内分泌系统,异黄酮化合物主要表现为雌激素样作用,与雌激素一样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有的异黄酮化合物还能影响骨的再吸收,因而对骨病的治疗有益。
4、防癌和抗癌作用:a、抑制酶和增长因子作用。
b、弱雌激素和抗雌激素作用c、抗氧化作用异黄酮可作为多种慢性病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剂。
二、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功效:1、用于延缓、推迟更年期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正常妇女45岁以后,进入更年期,出现潮红潮热、肌肉关节痛、失眠、烦躁等现象。
第31卷第4期2012年8月大豆科学SOYBEAN SCIENCEVol.31No.4Aug.2012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大鼠肝癌诱发初期肝脏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赵文玺,汪霞,金爱花,全吉淑(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延吉133000)摘要:利用Solt-Faber 法制备大鼠肝癌初期模型,同时以100mg·kg -1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干预42d 。
然后处死动物,制备肝匀浆及肝线粒体提取液。
以比色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γ-谷酰胺转肽酶(γ-GT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活性及丙二醛(MDA )含量。
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能降低肝癌发生初期大鼠肝脏ALT 、AST 、γ-GT 和GST 活性,升高肝脏及肝线粒体SOD 、CAT 、GSH-PX 活性和降低MDA 水平。
提示,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具有减轻肝癌发生初期大鼠肝细胞损伤,降低其氧化应激的作用。
此作用有助于预防肝癌的发生。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皂甙;肝癌;氧化应激中图分类号:R15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41(2012)04-0675-03收稿日期:2012-04-09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054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60113)。
第一作者简介:赵文玺(1987-),男,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分子肿瘤学。
E-mail :zhaowenxi1987@sina.cn 。
通讯作者:全吉淑(1968-),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肿瘤学研究。
E-mail :quanjs@ybu.edu.cn 。
Effect of Soybean Isoflavones and Saponins on Hepatic Oxidative Stress of Rats in Early Stage of HepatocarcinogenesisZHAO Wen-xi ,WANG Xia ,JIN Ai-hua ,QUAN Ji-shu(Medical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0,Jilin ,China )Abstract :The early stage of hepatocarcinogenesis was established by the method of Solt and Farber ,and the rats were admin-istered with 100mg ·kg -1of soybean isoflavones and saponins for 42days.At the end of experiment ,the animals were killed and the liver homogenates and liver mitochondria were extracted.Then the activities of alanine trasamin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dse (AST ),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γ-GT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as well as th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 )were detected by colorimet-ric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with soybean isoflavones and saponins reduced the hepatic activities of ALT ,AST ,γ-GT and GST ,increased the SOD ,CAT and GSH-PX and decreased the MDA of liver and liver mitochondria of rats in early stage of hepatocarcinogenesis.It is suggested that soybean isoflavones and saponins could elevate hepatic injury and reduce hepatic oxidative stress of rats in early stage of hepatocarcinogenesis.This function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prevention of liver cancer.Key words :Soybean ;Isoflavones ;Saponins ;Hepatocarcinogenesis ;Oxidative stress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食用大豆的东南亚人群中,癌症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这些功效均与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密切相关[1-2]。
大豆异黄酮和皂甙主要存在于大豆胚轴中,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防治疾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在肝病防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关注[3-4]。
在本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大鼠肝癌发生初期肝脏及其线粒体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为其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药物中国东北产大豆胚轴经C 18反相层析技术制备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含量[4]。
1.1.2试剂二乙基亚硝胺(DEN )和乙酰氨基芴(AAF )为Sigma 公司产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T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过氧化氢酶(CAT )、丙二醛(MDA )及蛋白试剂盒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
1.2方法1.2.1动物分组与处理将Wistar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异黄酮组、皂甙组。
除对照组外,其余组以Solt-Farber 法复制大鼠肝癌初期模型[4-6]。
模型组第1天腹腔注射200mg ·kg -1DEN ,第15天开始饲喂添加0.008%AAF 的饲料,第21676大豆科学4期天施行2/3肝切除术,之后继续饲养42d。
异黄酮组和皂甙组于第15天开始同时灌胃100mg·kg-1异黄酮或皂甙,其余处理方法相同。
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DEN进行腹腔注射,并以基础饲料正常饲养。
1.2.2取材及指标测定实验末期,处死大鼠,取出肝脏。
常规方法制备肝匀浆和肝线粒体[7]。
按试剂盒上操作方法测定肝脏ALT、AST、γ-GT、GST、SOD、GSH-PX、CAT、MDA以及蛋白质水平。
1.3数据分析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以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
2结果与分析2.1肝癌标志酶、转氨酶及解毒酶活性在实验性肝癌发生模型中γ-GT是肝癌初期标志酶[8],而ALT和AST则反映肝脏功能状况。
由表1可知,模型组大鼠肝脏γ-GT、ALT和A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大鼠肝癌初期模型建立成功。
大豆异黄酮和皂甙治疗后,大鼠肝脏γ-GT、ALT和AST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提示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改善肝功能。
GST是机体的Ⅱ相解毒酶[5,10]。
本实验中观察到肝癌诱发初期,模型组肝脏GST活性显表1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大鼠肝脏γ-GT、ALT、AST和GST活性的影响Table1Effects of soybean isoflavones and saponins onhepatic activities ofγ-GT,ALT,AST and GST in rats(U·mg-1protein)组别Groupγ-GT ALT AST GST 对照Control1.17ʃ0.31118.3ʃ19.729.6ʃ6.112.3ʃ1.5模型Model2.61ʃ1.01*161.0ʃ23.0*37.3ʃ6.0*25.1ʃ4.2*异黄酮Isoflavone2.02ʃ0.95108.5ʃ13.8#37.2ʃ6.019.8ʃ2.9#皂甙Saponin1.75ʃ0.24#114.7ʃ24.2#24.1ʃ7.4#14.5ʃ2.1#(xʃs),n=12;*表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下同。
(xʃs),n=12;*indicates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P<0.05)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indicates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P<0.05)a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the same below.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可显著降低肝脏GST活性(P<0.05)。
2.2肝脏及其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研究表明自由基的产生和消除失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4-6,11-12]。
SOD,GSH-PX,CAT是体内清除自由基的酶类,与抗氧化剂组成一个自由基的防御系统。
而MDA是脂质过氧化物的主要分解产物,其含量可反映组织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5]。
由表2和表3可知,肝癌诱发初期,模型组肝脏及线粒体SOD、GSH-PX和CA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肝脏发生癌变初期,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下降,氧化应激则增高。
而大豆异黄酮和皂甙治疗可明显回升大鼠肝脏SOD、GSH-PX和CAT活性,显著降低肝脏MDA水平(P<0.05),改善大鼠肝脏的氧化应激。
表2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大鼠肝匀浆SOD、GSH-PX、CAT及MDA水平的影响Table2Effects of soybean isoflavones and saponins on SOD,GSH-PX,CAT and MDA levels in rat liver homogenates 组别Group SOD/U·mg-1protein GSH-PX/U·mg-1protein CAT/U·mg-1protein MDA/nmol·mg-1protein对照Control79.3ʃ8.2270.6ʃ21.870.4ʃ5.60.75ʃ0.10模型Model56.8ʃ7.6*215.9ʃ23.6*43.8ʃ6.5*1.29ʃ0.47*异黄酮Isoflavone95.0ʃ9.8#293.4ʃ48.5#65.2ʃ2.20.82ʃ0.10#皂甙Saponin85.9ʃ2.4#234.7ʃ27.5#53.1ʃ3.3#0.66ʃ0.02#表3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大鼠肝线粒体SOD、GSH-PX、CAT及MDA水平的影响Table3Effects of soybean isoflavones and saponins on SOD,GSH-PX,CAT and MDA levels in rat liver mitochondria 组别Group SOD/U·mg-1protein GSH-PX/U·mg-1protein CAT/U·mg-1protein MDA/nmol·mg-1protein 对照Control60.0ʃ4.6181.6ʃ10.638.0ʃ3.03.30ʃ0.38模型Model49.0ʃ8.2*154.3ʃ22.3*31.9ʃ4.2*3.81ʃ0.20*异黄酮Isoflavone80.2ʃ10.7#197.6ʃ35.942.3ʃ6.1#3.23ʃ0.96#皂甙Saponin61.2ʃ10.8187.0ʃ33.747.2ʃ5.7#3.01ʃ0.45#4期赵文玺等: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大鼠肝癌诱发初期肝脏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6773结论与讨论化学致癌是诱发肝癌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DEN诱发肝癌与人体肝癌发生过程较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