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私立教育政策的若干特色及其借鉴意义

美国私立教育政策的若干特色及其借鉴意义

美国私立教育政策的若干特色及其借鉴意义
美国私立教育政策的若干特色及其借鉴意义

美国私立教育政策的若干特色及其借鉴意义

孙绵涛(华中师范大学)

前年,我作为福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访学一年,其间研究了美国私立教育政策。以下就是我对美国私立教育政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的一些初步认识。

美国私立学校教育可以这样来概括,即历史长、比例大、质量高、影响好。所谓历史长,是指美国私立教育的历史要比公立教育长。美国独立以前,学校完全是私立的。当时在初等和中等教育方面,就有了读写学校和带有慈善性质的贫民学校,以及拉丁文法学校;在高等教育方面,著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就分别成立于美国独立前的1636年、1701年和1755年。美国公立教育的产生还是在美国独立战争以后的事情。如美国在1834年才出现第一所公立小学,1839年在麻州才开办美国第一所州立师范学校。所谓比例大,是指美国私立学校数、学生数、教师数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据美国私立学校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School)1 994年统计资料(NAIS Statistics)介绍,美国私立中小学数为2469 0所,占全美中小学校总数109268所的23%;私立中小学的教师数占全美中小学教师数的12%;私立中小学校学生数占全美中小学生数的11%。以上统计数字还不包括占全美高等教育一半以上的美国私立高

等教育的统计数。所谓质量高,是指美国拥有一批高质量的私立大学和私立中小学。众所周知,像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一批久负盛名的大学都是私立的。哈佛建校至今,已培养出了6位美国总统,24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数以万计的政界要人、商界巨子和学界泰斗。哈佛的高质量是有口皆碑的。新英格兰地区的剑桥友人学校及密尔顿学园也是全美知名的私立中小学。这些学校毕业的多数学生能以高分考取美国一些著名的大学。正因为美国私立教育的历史长、比例大、质量高,所以美国私立教育的声誉较之于公立教育要好。笔者在哈佛大学进行美国公私立教育的比较研究访谈时,与对美国公立教育的某些责难声相反,听到的则是对美国私立教育的赞扬声。在美国,不仅有钱人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读书,有些不富裕的美国人也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学习。原因是这些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孩子会在私立学校学得更好。前几年,尽管美国的经济并不景气,不少美国人抱怨他们的收入不高,且私立学校的学费比较昂贵,但据NAIS1994年统计,1993年至1994年,美国私立学校的入学率增加了2.3%,而前两年分别只增加了1.7%和1.0%。

美国私立学校之所以办得比较好,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说,与美国有一套适合于私立学校发展的政策有关。

首先,美国有适宜于私立学校发展的教育体制政策。教育体制从构成的要素来说,它由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两部分组成;从这两因素所组成的体制系统来说,它由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两部分组成。从私立学校教育体制来看,美国允许公民举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

教育的各级各类的私立教育机构。在美国,现已形成了从私立学前教育到私立高等教育的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制。从教育管理体制来看,在联邦和州设立了单独负责私立教育事务的教育机构。这种机构与私立学校的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它的职能是指导与服务。美国对私立教育的管理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是私立学校协会。美国在联邦设立全美私立学校协会,另外在麻省、纽约等州和地区成立了19个私立学校协会。协会不仅具有学术研讨的职能,而且由于它的特殊地位也发挥一定的管理职能。另一是靠立法管理。美国私立学校教育法一般由州制定,内容比较全面,涉及到私立学校的办学标准、审批、课程设置、教师队伍诸方面的问题。美国私立学校的审批手续比较简单,申办者只须达到所规定的办学条件,就可到相应的教育部门登记注册。美国私立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是校董会领导下的以校长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校董会的主要任务是筹措资金,批准学校预算及物色校长。校长全权管理学校。校长的财权、人权及业务权“三权”是统一的。另外,在招生体制上,美国为支持私立学校的发展,允许私立学校跨地区招生,而有些公立学校是不可以跨地区招生的。

其次,美国有适宜于私立教育发展的教育经费政策。美国私立学校经费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政府资助,一般占学校费用的15%;二是学校自筹。学校自筹资金的形式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靠收取学生的学费,另一种靠捐资。在美国,Independent School和Private School是有区别的。前者是靠收取学生学费来维持教育的学校,后

者是指依靠某种组织提供费用的学校,如教会办的学校就属于后一种。美国私立学校的学费,因学校的类型、男女学生及学校规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500名学生以下,7天寄宿制的男、女学生合校制的学校为例,小学平均每年收取学费13240美元,初中为17700美元,高中为19500美元。美国私立学校拥有完全自主的经费使用权。私立学校的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第一是用于发展教育,包括校舍的建设,教学设备的购置,对外交流等事宜;第二是用于提高教师待遇,包括增加教师的工资收入和改善教师的住房条件;第三是用于吸引和鼓励学生。美国的私立学校往往拿出一部分经费作为学生的奖学金。

再次,美国有适合于私立教育发展的教育人事政策。在教师政策上,美国私立学校的教师一般不像公立学校教师那样,获得教师资格证以后才能任教。但那些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到学校任教后,要配备一个资深的教师帮助他(她)搞好教育工作。美国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教师可以互相流动。到私立学校工作的教师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因为美国中小学教师不评什么职称,并且美国私立学校教师的待遇较好。私立中小学教师的年薪因地区、学校类型及学校规模不同而有所不同,同时也因教师本人的学历及教龄不同而不同。小学教师的平均年薪为30624美元,而中学教师的平均年薪为29256美元。这个数字,略高于有些公立学校教师的年薪。

美国很强调各私立学校教育质量的特色。一方面,每所私立学校要开设一些各州规定的课程,同时每所私立学校也有自己的特色课程。笔者在斯特林学院(Sterling College)看到一些学生在学习骑马

和驾马车。这个学校的骑马和驾马车的课程就是特色课程。前面说过,私立学校可以跨地区招生,学生可以择校入学。实行这一政策,有利于私立学校有好的生源,对提高私立教育的质量有好处。私立学校一般采用小班授课制,这显然也有利于私立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美国寄宿制的私立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比较严格。笔者参观的几所寄宿制学校,男、女学生分别住在不同的宿舍里,每一栋楼有固定的员工管理,每一层楼还有一个教师和学生住在一起,负责学生的生活教育。笔者进学生宿舍参观时,要先登记,出来时也要登记。美国公立学校比较突出的种族问题、暴力问题、吸毒问题和少女怀孕问题,在私立学校明显减少。这种效果的取得,与对学生采取较严格的寄宿制是分不开的。

美国私立教育政策的这些特点对我国私立教育有哪些借鉴意义呢?

第一,要充分重视私立教育政策在发展我国私立教育中的作用。当前我国私立教育发展的关键要靠适合私立教育发展的政策。有人说,当前主要应提高对私立教育的认识。办好私立教育,首先要改变“私立教育是贵族教育”、“私立教育是盈利教育”等错误认识,充分认识到私立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认识提高了不见得事情就办得好,重要的是要把这种认识转变成一种准则性的规定。这个规定就是政策。因为教育政策是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

完成教育任务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作出的准则性规定。有人说,国家对私立教育颁布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已很明确,发展我国私立教育,只需贯彻这十六字方针就行了。我们说,这十六字方针对发展我国私立教育事业是很重要的。但方针不等于政策,政策是方针的具体化。国家如何鼓励、支持、引导、管理私立教育,必须制定出一些可供操作的政策才能奏效。还有人认为,办私立教育,首先要制定私立教育法,以法来约束、规范私立教育行为。使我国的私立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是对的,但私立教育的法制化有一个过程,我国首先要用政策来引导调节私立教育,而不是首先用法来规范、约束私立教育。我国私立教育刚刚复兴,许多问题还不能急于用法来规范,否则,弄不好会有碍私立教育的发展。首先要以政策来调节私立教育,当这些政策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再将这些政策定型为法。这种做法对我国私立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第二,调节、引导我国私立学校的发展,主要应从私立教育体制政策、私立教育经费政策、私立教育人事政策和私立教育质量政策四大政策入手。教育体制政策要解决的是政府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以及各级各类的教育管理部门之间、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关键问题,它是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教育经费政策解决的是教育经费投资的比例,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以及如何管好用好教育经费的问题;教育人事政策主要解决如何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学队伍的问题,它们是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保证;教育质量政策主要是解决如何使各种教育工作形成合力以实现教育质量标准的问题,它是一个国家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落脚点。私立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制定私立教育政策,要与整个教育政策相配套,只不过是四大政策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而已。对私立教育的政策问题,当前谈得最多的是教师队伍及经费,而对体制和质量却较少涉及。其实,队伍、经费问题的解决很多方面还依赖于体制和质量政策。例如,在私立学校任教的教师大都是已退休的教师,就是因为在体制上有这样和那样的规定,限制和影响了公立学校的教师到私立学校任职。看来,私立教育的健康正常发展,与四大政策的配套实施是密切相关的。

在私立学校管理体制方面,应明确、统一私立学校的管理机构。现在有些教委,审批学校在成教部门,招生归计财部门管,而业务又归普教部门管。由于管理部门多,私立学校的工作运转特别困难。在机构职能问题上要淡化管理职能、强化指导服务职能。有些管理机构不针对私立学校的特点,用管公立学校的那一套管私立学校。顺便提及的是,对公立学校也不能只强调管理,而不重视指导服务。教育本来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即教育是一种完善教育者自身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活动。人们多年来批评教育的主体性不明显,恐怕主要是与公立教育一味强调管理有关。私立学校的产生,为教育主体性的回归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教育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教育的主体性特征,为学校教育特别是私立学校教育多提供指导和服务。在私立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要处理好董事会与校长的关系。董事会一般有财权和人权,校长有业务权;董事长对经济规律考虑多,校长对教育规律考虑多,解决的办法是校长可参加董事会,董事会要给校长一定的财权和

人权,使校长真正做到财权、人权、业务权“三权”统一。在招生管理体制上,要允许私立学校跨地区招生,学生可以择校入学。限制私立学校跨地区招生,就无异于要停办私立学校。

关于私立教育经费政策。目前私立学校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应该是自筹,现在要求政府资助是不现实的,在当前政府拿不出钱资助私立教育的情况下,地方各部门也不能向私立学校摊派各种费用。各种摊派的最终受害者还是私立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私人办学,国家不给一分钱,一些部门还向学校要钱,这说得过去吗?国家要制定政策,坚决制止向私立学校的各种摊派。对私立学校的收费标准,国家可规定一个幅度,各私立学校可根据所在地区、学校规模等情况,自行确定收费标准。对学生所缴的学费(包括赞助费)要由办学者全权支配。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预,无非是怕学校将学生缴的钱滥用了。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由审计部门来监督检查学校的资金使用情况来解决。对学校的资金,校董事会要制定管理制度,资金的使用,由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这样可以防止有些董事长将资金转移挪作它用。学生缴的学费,要完全运用于办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鼓励学生学习。

关于私立学校人事政策。当前私立学校教育人事政策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帮助私立学校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关于私立学校教育质量政策。在私立学校教育质量标准问题上,不能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对私立学校尤其重要。私立学校的生源没有公立重点学校的好,在教育质量上不能以升学率与公立重点学校比较。私立学校在转变差生上要多下功夫,

把差生转变过来,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这种教育质量也是高的。另外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关键在于要办出特色,要有鲜明的课程特色、教学特色和管理特色。在课程特色上,学科课程要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活动课程可突出各个私立学校的课程特色。在教学特色上,要充分利用小班授课制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管理特点上,要利用寄宿制的优势,一方面对学生严格管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吃好、睡好、玩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发展。

美国学前教育考察报告

美国学前教育考察报告 2000年11月5日至21日,上海市“赴美学前教育代表团”一行15人,应世界学前教育协会香港分会的邀请,参加了在亚特兰大进行凉爽的美国幼儿教育研讨会,并对美国华盛顿、纽约、亚特兰大、洛杉矶、奥兰多等六个都市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考察团由市教委副主任夏秀蓉任团长,翁亦诗处长任副团长。成员中有市教委领导、华师大教授、区县幼教干部、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以及市教研室教研员等。 在美期间,代表团参加了在佐治亚洲亚特兰大进行凉爽的有来自全世界各地幼教工作者参与的美国幼儿教育周年研讨会。1000多个专题说座和1000多个展览室,展现了当代早期幼儿教育进展趋势、最新的理论进展动态与教材、教玩具的技术。研讨会上夏秀蓉主任作了“上海学前教育进展动态”报告,朱家雄教授作了“当代中国幼儿教育进展概况”报告,孔美琪校长作了“香港学前教育进展特点”的报告。与会者(特别是外国人和境外华人)对中国幼教进展的现状表现出十分的关注和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中国幼教世界在改革中前进,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东、西方学前教育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展,这是大会的宗旨之一。 在美期间,代表团深入美国12个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学习与考察。有瑞吉欧学校、High-Scope学校、蒙台梭利学校、Bank-Street学校等,对当今在世界学前教育界颇有妨碍的几种课程类型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较深入地学习。 学习与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 记得一位留美博士在《素养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曾发表如此不明白:“假如说中国的教育不好,什么原因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到了美国都那么出人头地?假如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什么原因中国的科技降后?”那么,学前教育呢,中美之间到底有没有差异?处在世纪之交,正在建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的上海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在美国教育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发呢?为此,我们将赴美获得的一些有价值的见闻与考虑做一概要的报告。 一一百种语言与一种语言 在亚特兰大进行凉爽的美国幼儿教育周年研讨会上,一具引人注目的理论热点,便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前教育界关注的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案(90年代初曾被美国最具妨碍力的杂志--《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最佳学校之一)。会议期间,我们有幸观摩了瑞吉欧《儿童一百种语言展览》(《The hundred languages of children exhibit》)。丰富的图象资料,生动地展现了瑞吉欧的教育信念。 --“会活动的影子”,孩子自主地探究光源、物体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仲夏夜的梦”,用各种色彩去表达孩子对一具事物的理解。 --“足的故事”,幼儿以两只小足的动态表达,编织了一具有味的“独幕话剧”。 --“猫和雨”,反映了两个2岁半儿童用游戏语言表达对日子的理解。 …… 瑞吉欧认为,儿童可用一百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东西,表达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的感觉。包括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和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诸如躯体、叶子、鸡毛、笔头、叉子等各种替代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算是经过符号表征系统促进儿童的成长,鼓舞儿童运用各种可用作表达的、交流的和认知的语言去探究环境和表现自我。也许,这算是学前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在洛杉矶“Evergreen Community College Leb School”,这是一所特意实验“瑞吉欧教学法”的幼儿园。园长近十年来,四次赴意大利学习、研究瑞吉欧教育系统,并在自己幼儿园内成功地演绎了瑞吉欧教育思想。我们看到了一具典型的以玩沙与水为主题的“方案”。活动中,孩子们以各自极富个性的“语言”,去探究沙、水及物体坡度之间关系。他们的行为与表现是这样自然、自由和自主,反映了一具个真实的自我。

(考察报告)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3月上旬,**市委、市政府带着新世纪如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问题,组某某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到苏州、无锡、南京和上海浦东新 区考察。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我们跟随**市 党政代表团日夜兼程,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 1 这次苏沪之行,四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势头,给我们留 下了至深的印象: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二是招商引资力度大。三是产 业结构层次高。四是投资环境引力强。五是人才储备力量足。 看苏沪,比自己,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当前加快发展还面临着一 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条件先天不足。我市地属丘陵地带,创建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难度相比较大;我们虽然地处沿海、改革开 放的前沿阵地,但是背靠大山,缺乏大都市的有效辐射,经济发展的外 界推力相比不足;全市至今既无科研院所,又无大专院校,人才配备条 件和科技创新能力相比薄弱。二是园区建设魄力不大。我市工业小区数 量不少、但小而杂乱,配套设施不完善,规模档次低,孵化功能不具备, 带动作用不明显,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手笔和魄力远不可比。三是招商 引资力度不够。虽然我市有一支庞大的供销大军和优势显现的海外侨亲,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实际利用外资仅10亿美元,“三资”企业工业产 值仅占工业产值的18%,这不仅与先进地区的外资利用水平无法相比,

2 还与我市全国著名侨乡的地位极不相称。四是服务环境质量不高。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机关效能建设力度,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仍然不高,个别干部服务至上的意识不强,顾全大局的观念淡薄,中梗阻现象时有发生,软环境建设任重道远,这些与人家自觉强烈的亲商观念和服务意识相距颇远。五是科技创新步伐不快。我市虽然拥有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1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1个、**市级以上科技示范企业和科技某某镇为数不少,但制度、管理、技术创新力度不大,企业“星星”多、“月亮”少,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发挥高新技术优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相比不足。此外,我们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发展魄力等与先进地区相比,更是相形见绌,差距明显。 二、得到了启示,坚定了信心 苏沪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反思不足、改进方法、谋划重点、明确方向的好过程。苏沪的成功实践可圈可点,我们从中得到“五大启示”: 一是有眼力才有魄力。苏南这些城市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具有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他们不仅夺开放之先机,而且紧紧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和浦东开发等几次大的机遇,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浪潮,尤其是加入WTO 在即,我们再也不能固步自封、按部就班,坐失良机、止

美国处境不利儿童补偿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宋占美

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总第208期)No.4,2012Serial No.208 近百年来,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越显密切。为了普及和发展教育,各国均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政策对教育实施计划、指导、协调与宏观调控。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奠基 阶段,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我国上亿学龄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的普及与质量、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建设、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以及社会的安定与祥和。然而,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统计的数据,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0.9%,这意味着在我国1.3亿0—6岁儿童中,能够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仅一半,折射出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与投入的严重不足。事实上,即便是发达国家如 美国,也同样面临着国家财政无力承担和满足所有0—6岁儿童接受免费学前教育的现状。 然而美国在政策层面做出了值得业界关注的努力,即通过一系列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政策,确保教育机会和教育起点公平,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带动了整个国家学前教育的几近普及。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虽然明确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战略部署与发展任务,但截至今日,国家尚无具体的可操作性政 策出台,我国学前教育依然面临着入园难、 入园贵、质量低的现实困境。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借鉴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经验。 一、扶助处境不利儿童———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的主线 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其共同特点在于通过政策制订与实施,挖掘和调配各种社会资源投入学前教育领域,同时将公共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处境不利儿童倾斜。处境不利儿童指成长环境存在问题的儿童,主要包括来自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家庭、新移民家 庭、 单亲家庭、未婚母亲家庭的学前儿童,以及自身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的儿童,如身体残疾或有心理[摘要]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和演变的价值取向突显“排富扶弱”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运用国家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帮助其获得学前教育机会;推行标准化和绩效责任制,确保处境不利儿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实施补偿教育,力保所有儿童都能达到国家或州发展和学业标准。这使得其国家资金投入增加、受益儿童数量递增,学前教育质量提高。我国目前仍面临着入园难、普及率低、质量低的困境,研究和借鉴美国学前教育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应制定和实施“弱势补偿”方案,确保学前教育机会公平;实施准入和监控制度,确保学前教育质量;通过立法保障、增大资金投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处境不利儿童;补偿教育;教育公平 收稿日期:2011-8-20;作者修改返回日期:2011-12-31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青年课题“幼儿双语音乐教育整合课程研究”(编号:ELA1004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讯作者:宋占美,E-mail :songzhanmei@https://www.doczj.com/doc/808014175.html, 美国处境不利儿童补偿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宋占美**阮婷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 200062)25

综合考察报告范文4篇

综合考察报告范文4篇 *目录综合考察报告范文湖北、湖南、广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及职业教育考察报告东京六本木新城购物中心及商业综合体考察报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考察报告 综合考察报告格式 一、本人基本情况 1、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入团时间、所在班级 2、学习经历 3、社会关系情况 4、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间 二、各方面的综合考察情况。包括:

1)对发展对象政治素质考察情况。 2)入党动机的考察情况。 3)在本职工作中的表现。 4)参加社会活动的态度和表现。 5)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业务水平(奖励情况)。 6)准确的反映发展对象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7)简要写明培养考察过程及决定发展入党的主要理由。 三、落款及日期[湖北、湖南、广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及职业教育考察报告]综合考察报告范文(2) | 湖北、湖南、广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及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盟教育局职成教科范如海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和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盟委、行署在全盟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战略目标,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我盟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和职业教育工作快速、持续发展,盟教育局组织了以副局长刘华为团长、助理调研员聂作鹏为副团长的教育学习考察团,赴湖北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习考察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职业教育工作。考察团于4月1日在北京市集中出发。4月12日在广西荔浦县结束,历时12天。 一、考察收获 本次考察所选择的地区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省区中的县市;湖北省英山县、湖南省怀化市、广西荔浦县。考察团听取了当地县、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经验介绍,参观考察了英山县理工中专学校、怀化市旅游学校和万昌中等专业学校(民办)、荔浦县杜莫镇中学和双江镇中学共3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1所民办)和2所农村初中,听取了校长们的办学经验介绍。考察团成员的总体印象是:这些地区的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比我盟改革起步早、思想更解放,形式多样化、办学体制活。 (一)针对大量未升学的毕业生调整农村初中办学方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巩固“普九”成果,推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切实做到为农村服务。 1、湖北省英山县位于大别山南麓,属丘陵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升学率50%多,与我盟相近。针对近50%

乌克兰教育考察报告

乌克兰教育考察报告 乌克兰教育考察报告 梁子 2004年5月6日至5月19日,以姚纪欢副院长为团长的运城学院教育考察团一行5人(成员有音乐系主任姚德利、美术系主任刘学生、合作办学部部长赵岭洲、翻译胡连军),应我院友好合作学校—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师范大学的邀请,对乌克兰一些高校进行了考察。现报告如下: 一、乌克兰是一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工、农业发达国家。 乌克兰位于东欧西南部,南濒黑海和亚速海。面积60.37平方千米,人口4970万,共有110多个民族,其中乌克兰人占72.7%,俄罗斯人占22%。1922年加入前苏联,1991年8月24日独立,1992年1月4日同中国建交。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通用俄语。首都基辅。境内以平原为主,间有波状起伏的丘陵和高地。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落水量300-1600毫米。矿藏资源丰富,要紧有煤、石油、天然气、铁、锰等共70多种,其中锰的储量居世界前列。拥有胖沃的黑土地带,耕地占国土面积70%,农业集体化、机械化程度高,素有“欧洲谷仓”之称。交通运输发达,有以铁路为主,水、陆、空和管道等方式齐全的运输。都市化较高,80%以上人口居住在都市。 此次乌克兰之行,考察团要紧看了三个都市:基辅、卢甘斯克、克里米亚,这三地构成一具大三角形。城际间我们坐火车和汽车,每趟都在15-18个小时,能够说以中东部为主的大半个乌克兰国土尽收眼底。给人最深刻的印象:⑴植被特别好,到处是森林和绿地,几乎看别到裸露的土地。⑵环境污染少,空气清新,到处可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⑶公民素养高,环保意识强,很少能看到乱扔纸屑和烟头的行为,中国铁路两旁白色污染严峻的现象,在乌克兰全然看别到。⑷文明程度高,民风淳朴,见面相互主动咨询好,吵架斗殴现象我们没有看到。⑸都市交通秩序井然,司机驾驶水平高,遵章守规,交通全靠红绿灯指挥,没有交警,但凡碰到的巡警,基本上荷枪实弹,十分威严。⑹能源丰富,国家福利高,据说全国人民用电、用天然气都免费,都市集中供热供暖,居民住所、宾馆,基本上24小时供应热水。⑺都市文化品位高,个性化建造、雕塑随处可见,每个都市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免费参观。⑻高度重视对公民的爱国历史教育,5月9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是法定节日,公民都要参加当地的集会和游行。卫国战争发生地,到处都有纪念碑和雕塑,坦克、大炮、机关枪,军舰上的一些兵器,在每个都市都有多处露天摆放和陈列,供游人参观,以醒后代。⑼公民特别注意个人形象和修养,外出和公众场合,着衣整洁,谈吐文雅,很少听到大声喧哗。⑽笃信东正教,教堂建造富丽堂皇,教徒们礼拜十分虔诚。 上面谈了一些好的印象,也有些现象引起了考察团的考虑:⑴乌克兰人大概在吃老本,他们的工业化、电气化应该说比我们早了半个多世纪,但更新换代慢。宾馆的电梯只能容纳4个人,看模样很笨拙,响声也大。老式的有轨电车,在一些都市还在用,致使街道路面让人看着别舒畅。出租车中还有很多中国人熟悉的拉达车,有些伏尔加小车已跑了25年居然还在跑。这说明,在现代化的征途上,乌克兰人降伍了。⑵乌克兰人大概缺少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朝气。可能由于体制的原因,他们安于现状,过着一种享受型的日子,大块的黑土地有撂荒轮作的现象,都市中火车内也能看到一些酗酒的醉汉,还有很多年轻美丽的少女嘴上叼着香烟等。⑶在解体、转轨中,乌克兰产生了少数暴富户。我们亲眼看到一对年轻人结婚,坐的是加长的林肯车,引起好多人与车合影。⑷西方人的日子适应成为乌克兰年轻人效仿的模范,摇滚乐、迪斯科在年轻人中很流行,据说有很多乌克兰的美女远嫁美国佬,或者找机离开国家。⑸等级观念、传统的长官说了算的适应根深蒂固。乌克兰走向现代民主的路可能还很漫长。

美国基础教育考察报告

篇一:赴美考察报告 赴美考察报告 王文郁 2011年1月31日 美国基础教育考察报告 济宁学院附小王文郁 2011年初,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了“山东省齐鲁名师培训团”赴美考察。全团共25人,徐曙光同志任团长,王景华、吴建华同志任副团长,负责全团赴美考察工作。培训团全体成员在济南经过行前培训后,于1月5日赴美国开展了为期21天的考察工作,途径了纽约、华盛顿等地,在康州对美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重点考察培训。培训团圆满地完成了考察培训任务后,于1月25日返回国内。 我参观考察的三所学校分别是eastlyme school、salem school、lyme school,并主要在salem school参观学习。这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乡镇小学。下面所描述的现象只是我在这三所学校的所见所闻,不能代表美国的整个教育现状,但从中可以感受美国教育的一面。 一、美国的基础教育情况 (一)、美国的教育体制 1、管理权利分散,不统一。地方、州政府、联邦政府三级机构各有权利范围。地方权利即学校董事会,是由地方热爱、关心教育的公民选出来的。学区总监选聘校长,校长选聘老师,所有聘任人员都由学校董事会通过。 2、管理权利集中在底层而非上层。教育经费来源地方和州政府。 3、每个孩子不管智商和体质有多大差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4、美国强调发展个性。(中国强调集体。) (二)、美国的教育方法 1、美国强调有助于发展受教育者个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方法。 2、教师在教室里做哪些事对学生成长有帮助,作为校长评价老师看以下三点: ①教育指导是否有有效措施。 ②看老师怎样布置教室。是否能调动所有积极性促进学生。③老师如何设计课程。 美国对到毕业达到什么水平有规定,但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课程,有的地方或老师自己设定课程。老师更多考虑: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已知什么?怎样把学生已有知识和要学知识联系起来。 美国老师侧重: 1让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知识和事物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学生总结和记录。 3鼓励学生参和的兴趣。 4研究怎样给学生留作业,怎样训练学生。 5利用非文字的东西进行教学。 6鼓励学生小组学习,一起解题或完成某个项目。 7提供学习目标,并将学习情况给学生反馈,据学习目标,学生能较好考评自己。 8提出假设并让学生证明假设。 9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给学生有效地引导。 (三)、美国学校特点 1、教室小班额,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有20人左右,一般是6—25不等。我所参观的学校,每班人数大约13——18人,实行个性化教育。 2、走班制。学校班级的组成,不像我们有固定的行政班,而是以学科为特点的教学班,如语文教室、数学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外语教室等。老师是定班制即一直在自己学科教室上课,学生是走班制即按课表走动到不同的学科教室上课。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3-5分钟实现换教室。学生很匆忙,学校里就是抓紧时间去学习,也给学校管理带来方便。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的精力作一些深层次的学习与了解。从杭州到温州沿途听取了所到地方党委或政府的情况介绍,同时参观了杭州的娃哈哈集团,绍兴的袍江工业区,环城河整治,喜临门集团,诸暨的服装业、五金业、大唐袜业,中国珍珠之乡,义乌的大市场,温州的正泰集团及柳市电器、永中阀门、市区服装、打火机、鞋革等生产基地和市场。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启迪最深的还是温州。据介绍,20多年前温州“三少一差”突出: 一是国家投资少; 二是人均耕地少(0.4亩); 三是资源少,交通条件差,在沿海地区发展也是较为滞后的。20多年后的今天,温州发展了,崛起了,创造了温州模式,成为全国发展的领路典型之一。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温州的发展如此之快呢?靠的就是温州人崇尚的精神,即“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我发展,自强不息”;靠的就是温州精神,即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放手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这次学习考察把聚焦点集中在温州,主要带着三个问题去寻求解答: 一是温州经济的特点; 二是通过学习考察主要有什么启示; 三是应该学习“温州模式”的什么基本精神。

(一)温州区域经济的主要特点通过学习与了解,我自己对温州经济是这样认识的: 在经济发展的主体上,如投资主体、经营主体、生产主体和承担风险的主体是千家万户,而不是依靠少数人;在产品的销售方式上,市场建在国外、国内,在全国设立了成千上万的温州城、温州街、温州店和温州专柜进行销售;在发展经济的活动方式上,不是单守在家门口办企业和做生意,而是走南闯北,四海为家,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在生产力的分布方式上,不是把生产力分散在一个个山沟里,而是集中在建制镇,把经济建设与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等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温州的区域经济是以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增长点的经济。为了养家糊口,具有传统流动和经商意识的温州人开始三五成群走出去。70年代中后期已有十万供销大军大踏步走向全国;82年当地民营企业“八大王”入狱,民营企业发展受到挫折;84年“八大王”平反,温州迎来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春天,干部群众放开手脚,投入了商品经济的滚滚洪流,开始走上了以“小商品、大市场,小规模、大协作,小机器、大动力,小能人,大气魄”为主要特征的治穷致富、发展商品经济的新路子。温州的民营企业就是以起初的“人无我有”(即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家庭工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人有我转”(即发展股份合作制),发展到现在的“人转我好”阶段,标志着温州民营经济迈上现代企业制度。目前,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以自然人投资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些被称为“民营经济”的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均占全市90%以上,基本形成了“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参观私立幼儿园实地考察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参观私立幼儿园实地考察 报告正式版

参观私立幼儿园实地考察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历时一个半月的实地考察终于结束了,我也最终定下了lora要去的幼儿园,总算可以松口气了。原本打算明年9月让孩子直接去公立幼儿园,那时正好3岁半,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入园的最佳年龄。但是考虑到孩子一个人在家孤零零的,而且老人带孩子难免会娇惯孩子,不如早点让她适应幼儿园的氛围。 因为她年龄小,虽然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毕竟吃饭等方面还欠缺,所以为了让老师照顾的周到一些,同时我比较欣赏蒙氏教学,我的选择范围放在了私立园

上。 下面逐一说一下我实地考察的一些幼儿园,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1、银海幼儿园。 在银海大世界里,硬件设施没的说,家长在家中就可观看孩子在园中的视频,每个周有游泳课,据说能做到一对一的保护。课程以蒙氏和双语为主。同样,价格也不便宜,咨询老师是年缴费可以打九折,2700一个月,饭费好像是15一天。今天碰到一个妈妈说直接和负责人沟通的话3.4个人一起报可以打到7折。不太满意的是刚装修好的多少还有些味道,关键是新园,班级少,担心老师不稳定啊。与我沟通的老师也没有令我感受到亲和力。

2019年美国教育考察报告

美国教育考察报告 xxxx年4月27日至7月20日,笔者有幸参加深圳市组织的第三期海外培训,到美国学习、参观和考察。期间参观了大学和中小学,听了不同年级的课,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感受到了极具特色的美国文化风情。 一论及美国的基础教育,人们的看法有着较大的分歧。 将中国的基础教育与美国相比,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基 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少悟多”。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两国教育不同的知识观。 以数学为例,我国教育界历来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是数 学的基础。尽管教材有计算器的介绍,但教师总担心学生会依赖计算器,因为考试时学生是不允许带计算器的。然而在美国,基本运算不受重视,计算器在中小学使用很普遍。美国人认为,计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准,我们又何必劳神费力地用脑算呢?人脑完全可以省下来去做机器做不了的事。我国教育的侧重“基础”,是让学生大脑在独立于计算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尽可能快地提取知识。因而,我国学生的大脑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训练。美国教育的侧重

“基础”,是让学生大脑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前提下,放弃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工作领域所需的能力,只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无法工作的领域所需的能力。因此,在闭卷考试形式下,美国学生比不过我国学生。但是,在可以随意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现实研究中,我国学生就远远比不上美国学生了。显然,在利用和开发大脑的内在功能上,我国的教育卓有成效,但在利用和综合外界的各种信息以及扩展大脑的功能方面,美国的教育更胜一筹。 有人认为,美国的教育界正在向东方国家学习,开始强调抓基础。既然人家还要学习我们,那么我们就应固守原有的教育传统,没有必要改进。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美国是在创新有余而基础不足的前提下,才以抓基础来补不足。我国的情况却与美国恰恰相反,我们是基础有余而创新不足。现在我国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注意到这点。为了完善我们的教育,有必要对美国数学教育进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本次调查研究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尔湾学区的中小学教育为主。研究方法主要有:观摩课堂教学,感受美国数学教学理念;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个别或集体访谈;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重点查阅的资料有《美国数学课程标准(2000)简介》《近年美国数学课程改革》《国际教学发展的几个新现象》《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美国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讨论稿)》《美国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数学学习标准》等。

民办学校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民办学校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民办学校调研报告范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民办学校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民办学校调研报告1 为促进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20xx年8月份,我有幸参加了由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调研,调研组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温利平的带领下,先后赴天水市区及五县两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专题考察调研。根据调研情况现我就全市民办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天水市民办教育的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天水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城镇化的提高,一方面公办教育资源在数量上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单一的公办教育也无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民办教育应运而生。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则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民办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70%左右,且大都已达到标准化幼儿园的标准。据调研,天水市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204所,在校生38840人,教职工2019人,固定资产1.5680亿元,年收入3188万元。 二、我市民办教育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办教育视为促进当地教育改革的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良好机遇,积极深化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办园体制,加大民办学前教育扶持力度,全市民办学前教育蓬勃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自20xx年以来,天水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将民办学前教育列入全市学前教育的整体规划。今年又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天水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即将印发《天水市民办幼儿园暂行管理办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政策,积极优化发展环境,为民办学前教育上等级上水平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加大资金帮扶力度。积极争取省上扶持民办幼儿园以奖代补资金,对一些保育教育质量高、社会反映好,能提高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进行奖补,为民办学前教育上等级上水平提供更有力的经费支持。 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全市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先后组织1300多名民办幼儿教师开展了以师德教育、幼教基本技能为重点的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是开展对口帮扶支教工作。积极通过以强带弱,以公扶民等形式,大力推进城乡之间、公民办之间的结对帮扶工作,按照“蹲点会

美国学前教育的政策和经验

美国学前教育的政策和经验 在传统的观念中,幼儿园担当着保姆的角色,不过是带孩子唱唱跳跳、写写画画、做做游戏,仅此而已。学前教育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地位和重要程度也远比不上小学教育。 但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负责实施小布什政府资金总额最大的教育法案——《不让一个儿童掉队》的苏珊·纽曼,对学前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却截然不同。她在刚刚出版的《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美国的经验》一书中指出,学前教育不是保姆,而是消除儿童贫困、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对国家长远的减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儿童时期的回报率最高,政府应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学前教育,而不是花在免费高中教育上。 传统意义上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是否存在误区?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该重新定位?政府应该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处境不利的儿童还是面向所有儿童?本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苏珊·纽曼,就上述问题展开了交流。 从国家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学前教育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尽管政府对公立学校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但无论学校能对学生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都会被儿童贫困率过高这一残酷现实所消解。近30年来,排除通货膨胀因素,美国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上升了240%,但学生的成绩依然和以前基本持平。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虽然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学校教育,一些项目投入的总资金甚至达到70亿美元,但各种项目资金所得到的回报却大相径庭。 例如,与小学低年级高度专门化的阅读补救项目相比,“开端计划”主要是针对3-4岁贫困儿童的早期干预项目,每名儿童的平均花费约6666美元,而阅读补救项目中平均每名儿童花费为15000美元,每年的总体支出要比“开端计划”超出21亿美元。相比之下,“开端计划”不仅仅在经济上更高效,在促进贫困儿童未来的能力发展上也效果明显。 对此,苏珊明确表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政府决策者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要在那些没有效率和高回报的项目上继续投入,而是将公共经费投入到更为迫切的学前教育领域。学前教育不是保姆,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帮助儿童如何发展,尤其是儿童的脑发展方面,有非常充足的教育成分,能极大地帮助贫困儿童从根本上脱离贫困。 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在苏珊看来,政府决策者并没有看到学前教育和消除贫困之间的关系。如果政府不能给贫困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就没有办法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没有办法帮助孩子真正走出贫困。 苏珊还以任职教育部部长助理期间的亲身经历为例加以说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助手排错了日程,把她送到了一所两年前曾参观过的学校。这所学校曾借助极其有效的阅读项目,成为帮助贫困儿童走出困境的典型代表。但后来,学校转而支持另外一个没有经过验证的教育项目,教育环境每况愈下,优秀教师开始成群结队地离开。 “优秀的学校能帮助贫困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并走得更远,但教育不公平深深根植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只靠学校无法根治整个问题。”苏珊认为,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儿童,需要政府认识到学前教

美国阅读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 第93期 2010年04月 183-216頁 美國閱讀教育政策發展之探究 張佳琳* 摘要 閱讀能力是國民教育及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由於美國是個移民色彩濃厚的國家,學童閱讀能力一直呈現極大差距,故政府當局積極期望以國家施政提升閱讀教育成效。本文藉由政策及文獻分析,探討美國主要閱讀政策之內涵,並將其分為「倡導期」、「挑戰期」、「優先期」、「衝頂期」等四個階段,呈現其從倡導閱讀活動、推動美國閱讀挑戰、閱讀優先、衝頂計畫、到逐漸重視閱讀教學與評量之歷程,並分析相關政策對閱讀論戰、閱讀教學與評量之影響,探究其值得我國參採之借鑑。 關鍵詞:閱讀政策、閱讀教學與評量、美國閱讀挑戰、閱讀優先、衝頂計畫 *張佳琳,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電子郵件:a222209999@https://www.doczj.com/doc/808014175.html, 來稿日期:2010年1月20日;修訂日期:2010年2月6日;採用日期:2010年4月15 日

第 九十三期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a Lin Chang * Abstract Reading capacity is the key index of the success of civi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s a land for immig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has encountered the problem of the unequal capacity of reading among students. Aware of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 of such fac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d introduced various policies, hoping to give all students the same capacity of reading. After having studied the documents, analysed the policies of American reading challenges, reading first, race to the top etc., we divide them into 4 phases: reading promoting, reading challenging, reading first and reading to the top. Our work shows that these policies have well promoted reading. Keywords: r eading policy, reading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American reading challenges, reading first, race to the top * C hia Lin, Chang, Part-time Assistant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aipei Education University E-mail: a222209999@https://www.doczj.com/doc/808014175.html, Manuscript received: January 20, 2010; Modi ?ed: February 6, 2010; Accepted: April 15, 2010 184

幼儿园考察报告4篇

幼儿园考察报告4篇 刚走进三幼的大门就感觉这是一间淡雅清新的幼儿园,浓浓的书香味扑面而来,在幼儿园无处不在,教室里,走廊里都有有书吧,都是针对孩子的,老师们为孩子准备了,色彩绚丽,立体生动的绘本,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舒服、宽松的阅读环境。 一、儿歌《风在哪里》 马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教态亲切,思路清晰,能够做到层层递进,让孩子更好的掌握散文诗的这一段内容,在词语的学习上,还启发他们用肢体动作表现枝叶的“翩翩起舞”、花朵的“频频点头”、草儿的“轻轻晃动”,通过师幼合作,更激发了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引起的不仅是幼儿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为整节课所蕴含的情感基调做渲染。让孩子体验与春风、与树儿、花儿、草儿一起感受春风扑面、欢快舞动的景象,为幼儿全面掌握散文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借助多媒体,通过肢体动作,把自己融入到意境中,在看图画读诗句,读诗句想画面,读诗句感悟意境的过程中,使孩子们对散文诗的理解更透彻! 二、“最是书香能致远” 园长和我们分享了三幼的办园特色“早期阅读”科学的用好绘本绘本是用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图画与少量简易的

文交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幼儿读本。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述故事。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一本好的绘本可以让不认的孩子“读”懂其中的意思,因此,对孩子来说,绘本可以称得上是天才的最佳读本。绘本近年来由于其按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需要发展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绘本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种形式,属于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教学类,绘本教学本质意义上和常规的看图书讲故事教学相通而不相同,关键就在于他的自身特点是图文并茂,情节发展有序的书本式表述。 1、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以新《纲要》精神为指导,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发展为原则选择合适的绘本,以幼儿乐于阅读的方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小班幼儿面对新奇的世界,好奇的天性促使他们乐于去探索。这时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开发出来,又养成一定的学习好习惯,那么学习的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初中考察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考察报告

编号:FS-DY-89242 初中考察报告 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我市初中校长一行50余人于xx 年年11月13日至17日考察了江苏省如东实验中学、如东实验小学、泰兴洋思中学、溧水东庐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等五所学校,共听课三节,听报告六堂。收获颇丰,感慨颇多,现与我校我镇我市比照,就以下四个方面谈差距。 一、重教方面的差距:真正重教 江苏省各级高度重视教育,真正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教育强省战略,营造了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把教育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其一、办学条件差距大。考察的如东实验中学、如东实验小学、泰兴洋思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都是国有民办性质的学校,其办学条件当然无法进行对比。而溧水东庐中学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它的办学条件很好,如各教室安装了电子摄像系统、学校有塑胶跑道、师生有标准的宿舍等。如

东131所中小学都建设成了高标准的学校,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大旗,近几年来政府实施了中小学危改工程、布局调整工程、三新(新课桌、新黑板、新讲台)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配套工程等,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和超前发展。我镇即使建设成标准化学校就需投入经费500万元以上,我校也需200多万元。 其二、经费上差距不小。从我的感觉中,好像江苏所参观到的中学都不存在经费上的问题,办学条件改造经费、学校运转经费、教师福利待遇经费等都无需校长操心,而我们的校长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解决经费问题。我校是一所现仅360名学生的初中,学校没有任何其它经费来源,教师福利待遇与我镇两所小学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年头到年尾,作为校长的我都要愁钱,为钱奔波。 其三、队伍建设上的差距。江苏十分重视校级领导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比较顺畅,努力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烈氛围。由于我镇属边远山区、教师待遇低、教师缺少住房等诸多原因,教师调出的多,调进来的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我们的教师都是凭着一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在此努

美国教育教学考察报告

美国教育教学考察报告 一、概况: 1.时间:*******,教育信息化研修班29人参加了赴美国短期进修。 2.目标:了解美国中小学教育理念、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系统学习美国教育及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了解美国教育信息水平,教育信息化做法,及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 3.教育考察的内容与方法: (1)讲座:聆听了两个讲座: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张军《美国法律与教育》的讲座;吴仲和(博士)《教师资格和教师评价与发展》;San Bolkan《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动机》;David J. Karber博士《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走进学校:我们参观了约克城中学(Yorktown High School) 、罗格斯学校(Rutgers Prep School)、加州长滩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南山学院(south hills academy)等学校 二、美国教育教学概况。 (一)教育管理制度 美国实行三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即联邦教育部、州教育厅、学区。联邦政府设有教育部,教育部不监管地方学校,而是以拨款和其他援助方式协助地方教育,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法令。州教育厅对全州教育事业发展有较大的统筹权,包括教育立法、教师资格标准的确定、课程设置、向各

学校分划联邦和州政府的拨款等,教育厅的最高负责人是教育总监。教育总监是由民选、或由州教育委员会聘任、或由州长提名议会确认,州教育厅不介入学校的行政管理。以加州为例,样区共 1,131个、公立学校: 9,324所、小学 5,580所、中学1,341所、高中1,839所、学生:6,299,000人。学校的收费是非常规范的,学生除乘坐学校的校车和使用学校教材要交费外,没有其他的收费。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生均教育经费7000美元,水平较高的学区可达到1.7万美元。学校收入的80%左右付人工工资和福利,10%用于教学器材的添置,3%-5%用于学校硬件维护。 美国学校类型主要有磁力学校(专业爱好学校Magnet school)、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私立学校(Private school)、公立学校 (Public school)、全年学校 (Year round school)、八个月 (Regular school)、家庭学校 (Family school)。美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较长,为13年,从小学学前班到高中三年级,学前班至5年级为小学,6-8年级为初中,9-12年级为高中,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十分紧密。从总体上来看,美国的义务教育阶段都是小班化教学,富人区所在的学校,由于房产税收入较高、教育经费较充足,学校平均班额人数更小,一般在15-17人左右,穷人居住较多的地方,所在学校平均班额25-30人左右。小学核心课程(English, mathematics, science, social science, (PE))非核心课程(Health,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中学核心课程(English, mathematic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