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阅读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美国阅读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美国阅读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美国阅读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

第93期 2010年04月 183-216頁

美國閱讀教育政策發展之探究

張佳琳*

摘要

閱讀能力是國民教育及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由於美國是個移民色彩濃厚的國家,學童閱讀能力一直呈現極大差距,故政府當局積極期望以國家施政提升閱讀教育成效。本文藉由政策及文獻分析,探討美國主要閱讀政策之內涵,並將其分為「倡導期」、「挑戰期」、「優先期」、「衝頂期」等四個階段,呈現其從倡導閱讀活動、推動美國閱讀挑戰、閱讀優先、衝頂計畫、到逐漸重視閱讀教學與評量之歷程,並分析相關政策對閱讀論戰、閱讀教學與評量之影響,探究其值得我國參採之借鑑。

關鍵詞:閱讀政策、閱讀教學與評量、美國閱讀挑戰、閱讀優先、衝頂計畫

*張佳琳,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電子郵件:a222209999@https://www.doczj.com/doc/2f4248745.html,

來稿日期:2010年1月20日;修訂日期:2010年2月6日;採用日期:2010年4月15 日

九十三期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a Lin Chang *

Abstract

Reading capacity is the key index of the success of civi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s a land for immig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has encountered the problem of the unequal capacity of reading among students. Aware of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 of such fac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d introduced various policies, hoping to give all students the same capacity of reading. After having studied the documents, analysed the policies of American reading challenges, reading first, race to the top etc., we divide them into 4 phases: reading promoting, reading challenging, reading first and reading to the top. Our work shows that these policies have well promoted reading.

Keywords:

r eading policy, reading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American reading challenges, reading first, race to the top

* C hia Lin, Chang, Part-time Assistant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aipei Education University

E-mail: a222209999@https://www.doczj.com/doc/2f4248745.html,

Manuscript received: January 20, 2010; Modi ?ed: February 6, 2010; Accepted: April 15, 2010

184

美國閱讀政策之發展

185

閱讀是一種發現,是一種經過幫助,而不是未經幫助的過程。

――Adler & Doren(1972: 14)壹、前言

閱讀是什麼?閱讀是一項涉及語彙學習與思考判斷的複雜活動,人生各階段的發展歷程均少不了閱讀,而一個國家文化之厚實與否,更取決於國民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從何而來?Adler 和 Doren(1972: 8)指出:

真正的閱讀是藉由心智的運作,不憑附外在的協助,而能玩味讀物中的符號文字並提升自我的過程。

這種閱讀除了天賦的腦力活動,更必須經由教導,因此,與人生學習歷程密切相關的家庭與學校教育,甚至社會教育,是否善盡教導閱讀的責任,一直為教育界及政府部門所關切。

放眼全球,先進國家均將提升閱讀能力訴諸於施政重點。英國將1998年訂為閱讀年,當時教育部長David Blunkett曾表示:「吾人所做的事情當中,最能解放心靈的,莫過於閱讀。」並提出「建立一個閱讀的國家」(build a nation of readers)為號召(引自DfEE, 1999);美國先後推出《提早起步學習》(Head start)、《美國閱讀挑戰》(America reads challenge)以及《閱讀優先》(Reading first),挹注龐大的經費與人力推動閱讀;日本、加拿大等國亦都訂有「全國閱讀年」,藉由政府力量提倡閱讀,讓孩子在人生的起跑點上獲得更大優勢,成為每個國家努力的目標。

觀諸各國經驗,美國提出更多閱讀計畫,並影響學術及民間投入閱讀運動,緣此,本文探討其閱讀政策之發展,做為我國推動閱讀教育之借鑑。

第九

十三期

貳、 從危機中尋求轉機——美國閱讀政策發展歷程

一、國家的教育危機與閱讀

美國是個移民色彩濃厚的國家,新移民的不斷湧入衝擊語文的學習,使得美國學童的閱讀能力一直呈現極大差距。當然,影響閱讀能力發展的因素很多,但學校確實被期待扮演重要的指導功能。1939年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教授莫塞爾(J. Mursell )即曾憂心道:1

學校是否有效地教導過學生如何閱讀?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在五六年級之後,閱讀曲線就跌入死寂的水平,……就算進了大學,他的閱讀能力也都只停留在小學六年級的階段」(引自Adler & Doren,1972:

14)。

這樣的憂心,在1983年「美國卓越教育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公布《國家在危機中》(A nation at risk )報告中再現。該份報告指陳美國教育四大隱憂:(一)學生工作技能和思考能力低落;(二)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低落;(三)學生學業測驗成績低落;(四)國際成就測驗顯示美國學生落後其他先進國家(引自吳清山,2000)。根據該份報告調查,1983年時全美17歲青年中有13%是功能性文盲,故主張加重國小至高中的語文等課程。

1994年,「全國教育進步評量」(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 ,NAEP )2結果,4/10的四年級學生未達基本水準(basic level )的閱讀能力,為回應此一震撼,柯林頓(William J. Clinton ,1946-)於1997年推動《美國閱讀挑戰》;繼而,1998年閱讀能力測驗結果,成績不及格學生比例為:4年級占38%、8年級占26%、12年級占23%;雖然1998年「全國教育進步評量」學生閱讀能力報告顯示,自1994年以來全國學生已有相當進步,然而距離「熟練」(proficient )仍有努力空間(Song, Young, & Tamara, 2008),在1998年,只有31%的四年級、33%的八年級、40%的十二年級學生達到「熟1 J ames Mursell 於1939年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 )發表〈學校教育的失敗〉(The failure of schools )一文,痛陳學校未盡閱讀教學責任,一般人即使到成年都還是停留在小學的閱讀程度。2 「NAEP 」全稱為「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由美國「教育測驗服務」(The 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 ,ETS )所執行,屬美國國內全國性測驗的一種。

186

美國閱讀政策之發展

187

練」程度;3甚至到2000年,仍有38%的四年級學生未達基本閱讀能力水準(黃美珠,2001)。所以,小布希(George. W. Bush,1946-)就任後,便以績效責任之精神推動《閱讀優先》計畫。至2009年歐巴馬(Barack Obama,1961-)就職,賦予教育重現經濟復甦榮景之使命,在學科上除特別標舉數學和科學的重要性,並將提升閱讀能力列為《衝頂計畫》補助的申請要項。

可見,自1994年後,「全國教育進步評量」的結果便不斷刺激美國政府提出各項閱讀政策,除此之外,在1990年代,另有二個因素造成閱讀成為熱門議題:第一,由於學力低落的威脅一直存在,當時美國政府相當重視教育,尤其是閱讀,形成一股「好像反對閱讀政策就是反對民主一般」之氛圍,不分黨派都以教育改革者自居,並將閱讀視為「政治有利議題」(politically advantageous issue),有利於以最低的風險達成較高的政治成就與美名;第二,1990年代末期許多州希望爭取教育經費,聯邦的《閱讀卓越法案》(Reading Excellence act)及《閱讀優先》經費是州政府推動閱讀之誘因(Song et al., 2008),所以,自1990年前後感受到教育危機以來,推動閱讀乃成為美國政府救亡圖存的保命丹。

二、美國閱讀政策之發展

在1996年之前,美國對於閱讀政策大都以「倡導」方式融入一般施政;從1997年《邁向二十一世紀美國教育之行動策略》(Call to action for American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到《美國閱讀挑戰》,均具體將閱讀列為重要施政,稱為挑戰期;2001年《沒有孩子落後法案》提出以「閱讀優先」為主軸,稱為優先期;2009年起《衝頂計畫》(Race to the Top)以提升閱讀能力為衝頂的指標之一,是為衝頂期。

(一)倡導期(1996年之前)

由於憲法及政治傳統之設計,美國聯邦政府的角色一直扮演撥款補助及研究發展之功能。在1950到1980年代間,聯邦對教育政策投資逐漸增加,尤其反映在《國防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初等與中等教育法案》(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等,隨後1981年《教育整合與改善方案》(Education consolidation and improvement act)則強調3「NAEP」由聯邦政府支持,定期測試全國學生重點學科的程度,其1998年閱讀能力之測驗係針對全國1,400所公私立學校的31,000名學生進行隨機測試。結果顯示,女生較男生佳,私立學校優於公立學校。平均而言,黑人與西語裔學生較同班白人學生落後三個年級(Song et al., 2008)。

第九

十三期

「授權」(devolution ),在1980到1990年代間,聯邦在教育領域的角色又受到限縮。

其實,不論聯邦角色如何擺盪,自1965年第一次研訂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時,聯邦政策就已經開始以提升教育品質為施政焦點,隨著貧富族群學業成就持續擴大,聯邦對於教育之影響益趨顯著,並開始鼓吹閱讀在內的教育績效責任。

基本上,九○年代美國的教育改革延續了八○年代改善教育素質、提升國力水準的訴求。從1970年代的「回到基本學科」(Back to basic )到八○年代美國教育改革浪潮,均強調加強基本學科、提高授課時數等。九○年代聯邦所提出的教改方案,以老布希(George H. W. Bush ,1924-)的《邁向公元2000年美國的教育策略》(American 2000: An education strategy )及柯林頓的《目標2000年:美國教育方案》(Goals 2000: Educate America program )最具代表性。以下舉《目標2000年》及《早期提早開始學習計畫》(Early Head Start )說明之。

1.1994年《八項國家教育目標》

柯林頓的《目標2000年》教改方案基本上除了延續小布希總統的教改理念,另增列以下八項(Clinton, 1997):

(1)確保每位兒童做好就學準備。

(2)提高高中生畢業率至少到90%。

(3)確保每位學生在完成四、八、十二年級後,主要學科均有相當

表現。

(4)全國教師均有接受進修、提升教學知能的機會。

(5)使美國學生的數理成就領先國際。

(6)確保每位美國成年人能夠讀寫,具備全球競爭所需的能力。

(7)使學校免於毒害與暴力。

(8)每所學校倡導夥伴關係,以增進父母參與子女的發展。

其中,有關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的目標包括第(1)、(2)、(3)、

(5)、(7)和(8)等項,第(6)項則為讀寫能力。

事實上自1993年柯林頓就任後,便開始注意閱讀,1994年所公布的影響美國九○年代重要法案《目標2000年》、《改革美國學校法案》(Improving American's school act )及修訂之中小學教育法,讀寫能力均融入政策目標中,這些法案主要在支援各州及社區發展挑戰性的學科內容標準,並鼓勵所有學生

188

美國閱讀政策之發展

189

努力達成這些標準。

2.1994年《早期提早開始學習計畫》

《提早起步學習》計畫最早係於1965年首次由「經濟機會辦公室」(Office of Economic Opportunity)推出,後交由衛生福利部門(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主政,其目的主要針對貧困家庭五歲兒童提供學前服務。1994年,柯林頓政府更發展出《早期提早起步學習計畫》,擴大及提早為準媽媽及零到3歲的幼兒,設計提供全面性的服務、家長參與和家庭支持、提供符合地方需求、訓練和技藝的支持以及合作方案。

《早期提早開始學習計畫》兼具補償及加強的教育精神,主要內涵包括;(1)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2)主張補償教育愈早實施效果愈佳;(3)以弱勢族群或文化不利地區之兒童為首要對象;(4)重視語言學習、閱讀技巧、學習態度的培養(Clinton, 1997)。1995年教育部長瑞利(R. W. Riley)也配合啟動《即時讀寫計畫》(Read*Write*Now),號召各界一起幫助孩童提升讀與寫的能力。

在1996年之前,美國閱讀政策大都以融入一般施政為主,並反映在提早教育的政策規劃上,認為早期閱讀教育對於提升孩童讀寫能力有相當助益。

(二)挑戰期(1997—2001年)

從1997年《邁向二十一世紀美國教育之行動策略》到《美國閱讀挑戰》各項閱讀政策,均以號召各界共同挑戰閱讀困難為主。

1.1997年《邁向二十一世紀美國教育之行動策略》

柯林頓於1997年2月5日向國會提出年度國情咨文時,提出十項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國家教育目標及行動策略如下(劉慶仁,1997;U S D E, 1997b):

(1)建立嚴格的國家標準,並舉辦全國四年級閱讀測驗及八年級數學測驗。

(2)使每間教室均安排具有才華及認真教學的教師。

(3)協助每位學生在三年級結束時,能具備良好的自行閱讀能力。

(4)鼓勵家長及早參與子女的學習活動。

(5)提升公立學校教育的多元選擇性與教育績效。

(6)確保學校延續美國的價值觀念,並能成為安全、紀律、無毒的學習場所。

(7)更新學校建築,支持並協助學校的建設。

九十三期

(8)開放大學入學機會,使十三至十四年級的教育更為普及。

(9)發展成人的技術教育,將聯邦之職業訓練計畫轉型為單一的技

能基金。

(10)每間教室及圖書館在2000年均能連結網際網路,學生均具備

科技素養。

值得一提的是這十項行動策略其中,第(1)至第(4)均與閱讀有關,包括舉辦全國四年級學生閱讀測驗及協助每一位學生在三年級結束時能具備良好的自行閱讀能力,都相當具體,顯示此階段對提升閱讀之決心。

2. 1997年《未來四年教育改革總體計畫》

1997年美國教育部擬訂未來四年的教育改革總體計畫,提出下列七大施政計畫(劉慶仁,1997):

(1)學生在三年級結束以前能夠獨立閱讀。

(2)學生在八年級結束以前具備數學的能力,包括代數、幾何的基

本智能。

(3)學生到了18歲,能夠準備上大學,負擔至少2年大學費用及追

求終身學習。

(4)要求學生成就高的學業標準並負起績效責任。

(5)提供有才能、專心奉獻及受過良好訓練的教師。

(6)讓學校教室於2000年時能連結網際網路,並讓學生具備資訊科

技的智能。

(7)提供設備完善、安全及免於毒害的學校。

四年教育改革總體計畫係延續國家教育行動策略,第(1)項「學生在3級結束以前能夠獨立閱讀」是行動策略(1)及(3)之整合,其他項目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成就水準,也與閱讀有關。

從行動策略及施政計畫中可以看出,柯林頓政府在1997年起特別強調閱讀及數學,認為這兩個基本學科是高學業標準的根本,而一個關鍵時期只強調一門學科,即三年級的閱讀、八年級的數學。本項政策係根據研究指出,四年級的閱讀和八年級的數學是教育成功的轉捩點,所以,三年級結束以前能夠獨立閱讀是日後學習成功的關鍵。為此,柯林頓也針對四年級學生提出「自願性

190

美國閱讀政策之發展

191

全國閱讀測驗」(voluntary national tests),每位學生四年級閱讀成績並直接與「全國教育進步評量」和「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4的資料進行比較。

3.1997年《美國閱讀挑戰》運動

為依據施政計畫推動閱讀,柯林頓除將1997年定為閱讀年,更提出《美國閱讀挑戰》運動,親自在各種場合呼籲社會重視閱讀。此外,並成立「美國閱讀挑戰辦公室」(America Reads Challenge Office),主張「多看點書,關掉電視」,動員全國上下每個人,引導孩子閱讀,大聲呼籲(USDE, 1999a):人應該控制電視遙控器,而不是讓遙控器控制你的生活;特別是父母,不能讓遙控器控制孩子們的成長。

同時,「國家服務基金會」(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Service,CNS)也扮演關鍵角色,負責招募志工進行閱讀家教(tutor),並責成各州配合辦理相關活動。例如明尼蘇達州(Minnesota)便提出《退休及長青義工方案》(Retired & senior volunteer program,RSVP)及《鼓舞祖父母》(Foster Grandparent,FG)方案,以一對一方式進行閱讀的志願服務活動(America Reads Task Force, 1998)。

招募閱讀志工擔任家教是《美國閱讀挑戰》的重要一環。聯邦除集合學者專家、教師、圖書館人員及家庭共同發展一套新的「即時讀寫計畫」教材,「國家服務基金會」中的「美國閱讀任務小組」也訂定「高品質美國閱讀之原則及關鍵要素」(principles and key components for high quality America reads)提供志工家教活動之參考(America Reads Task Force, 1998;USDE, 1998b):

(1)原則

a.建立清楚及可評估的指標,設計從出生到三年級的孩童閱讀能力,並標舉對社區志工、學校、教師、父母及民眾的期待。

b.《美國閱讀》志工在此方案中扮演與孩童個別指導、支持課堂活動、協助家庭及社區組織與催化的關鍵角色。包括,班級指導、課後方案家4T IMSS是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的簡稱,係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IEA)所進行針對各國家學生數學與科學之國際性調查比較。

九十三期

教、延長日課方案、學齡照顧中心、《提早起步學習》、在家或在校伴讀計畫、協助回家作業指導、組織流動書庫,或整合資源建立閱讀室等。

c.方案應包括提供家庭、父母或監護人參與的活動及機制。

d.應將結合理念與實務,針對學生、學校及社區之需求而設計,並

能反映可用資源。

e.依據國家、學校及地方標準及規定,配合證照或資格之要求,並

鼓勵遵照國家認可的組織所規定之標準。

f.運用「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 )原則,其教育精神在於讓

參與者在服務及面對挑戰的過程中學習及發展自我;體驗服務中的價值;協助強化公民責任;並關注文化差異。

(2)閱讀家教活動關鍵要素

a.運用研究本位的閱讀教學方法及教材。

b.妥善組織(well-structured )的家教課程方案。

c.密切與學校、教師合作。

d.提供指導者密集且持續訓練及指導。

e.實施經常且規律的家教課程。

f.審慎地評鑑、評量及監控與強化進步。

g.提供訓練及技術的協助與資源。

h.發展學生、職員及家教義工間正向、關懷導向的關係。

《閱讀挑戰計畫》其實是實現柯林頓推動閱讀理想的整合性計畫,當中結合經費補助、民間團體資源、家庭及各界力量,希望建立起全國合作網絡來推動閱讀,他也呼籲全美國為人父母者,應每日花30分鐘為子女朗讀書籍,並要求學校應加強兒童教育,並親自以積極的態度投身於各種活動,為的就是要向閱讀挑戰,提升美國的閱讀能力水準。

4.1997年「早期幼兒發展與學習」研討會

柯林頓與第一夫人希拉蕊(Hillary R. Clinton )於1997年4月17日在白宮召開「早期幼兒發展與學習:新的大腦研究給我們的啟示」研討會,表達強化保育品質、兒童保健、早期教育、《提早學習及安全起始》(Safe start initiative )的政策決心。為此,柯林頓在會議中提出相關早期閱讀的政策聲明(USDE, 1997a ):

(1)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柯林頓重視早期教育,這正是他1994年宣布《早期提早開始學習計畫》

192

美國閱讀政策之發展

193

及於1997年推動閱讀挑戰計畫的原因。由於《早期提早開始學習計畫》頗受好評,爰宣布1997年繼續擴大推動,預計於1998年註冊率增加1/3的名額。

(2)協助家長進行早期教育

配合美國閱讀挑戰計畫,規劃提供幼兒發展教材給父母及孩童照顧者,編製「做好閱讀準備」(*Ready*Set*Read)幼兒閱讀發展教材,提供全美托兒中心及民眾,做為0到5歲幼兒發展教材。

該次會議對於閱讀教育最大的影響是提醒望家長、照顧孩童者及社會大眾,正視孩童學齡前的閱讀問題,因為根據科學研究指出,給予3歲以前的孩子如說故事等語言刺激,對其大腦發育有所助益,且對孩子的未來極為重要。

5.1997年《提升美國閱讀能力工讀計畫》

《提升美國閱讀能力工讀計畫》(America reads work-study program)始於1997年7月1日,目的在配合美國閱讀挑戰,提供大學生及研究生擔任協助提升小學及學前階段閱讀能力之機會,規劃1年中計有1,100所大學和學院加入此項計畫,另有3,300所大學及學院獲得聯邦工讀基金(USDE, 1999a)。

6.1998年「全國閱讀高峰會」

1998年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發表《預防兒童閱讀困難》(Preventing reading difficulties in young children)(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8: 5),指出「青少年及成人階段所可能遭遇的絕大部分閱讀困難,幾乎都能在幼兒期內加以避免或解決」,並積極呼籲各界應停止「閱讀之戰」5(reading wars),將對閱讀的關心付諸行動,重視早期閱讀教育。隨後,教育部長瑞利不但呼應這份報告的訴求(Riley, 1998),更馬上籌備召開全國閱讀高峰會(reading summit)。是次會議於1998年9月18、19日在華盛頓特區召開,邀集全國500位教育人員及學者專家、教師、家長等,商討如何提升美國學生閱讀力,以及籌謀如何強化閱讀教育,期勉各州加速培養兒童閱讀能力(USDE, 1998a)。

7.1998年《卓越閱讀能力計畫》

就在閱讀高峰會後,「美國閱讀挑戰辦公室」在國會支持下於1998年十月通過《卓越閱讀法案》,此法案規劃以2億6,000萬美元(折合約新台幣86億元),推展兒童及其家庭閱讀工作,同年全美教育協會亦發起《全美閱讀運動》,呼籲全國民眾能加入閱讀行列。法案所支持的四項活動包括(張明輝,5「閱讀論戰」(reading wars)是指美國近一世紀來閱讀教學受到自然發音法(phonics)與全語言法(whole language)影響之爭論

九十三期

2000):(1)課後指導;(2)課後指導人員的專業成長活動;(3)掃除家庭文盲計畫;(4)協助從幼稚園過度到小學一年級有困難的學生。

1999年,美國眾議院也通過《卓越閱讀能力計畫》(T h e R e a d i n g Excellence Program, 1999),該計畫包括(USDE, 1999a ):(1)協助小學生在小學三年級結束時,能具備自行閱讀的能力;(2)運用研究本位(research-based )方法,增進教師和其他指導人員的教學技巧;(3)透過家長、教師、家庭文學作家、志願性社團、圖書館、大學、兒童照護中心和專業發展機構,建立夥伴關係積極推動。

基本上,這計畫及法案是透過競爭性經費補助及活動舉辦,協助各州強化閱讀,並對於辦理成效良好之各州予以獎勵。

8.1998年《二十一世紀社區學習中心》計畫

《二十一世紀社區學習中心》(The 21st century learning community ) 計畫,係以提供中小學生於放學後安全學習場所為目的,柯林頓在1998年1月7日公開宣示:

我們必須讓每一個孩子在放學之後,均有一個安全而且對其身心有益的去處。我計畫將現有的課前與課後輔導方案(Before and After School Programs )予以擴充。6(引自USDE ,1999b )

其具體做法包括(張明輝,2000;USDE, 1999b, 1999c, 1999d ):(1)提供課後指導和實施補救教學;(2)運用大學生支援課後指導工作;(3)鼓勵家庭成員參與指導中小學生閱讀;(4)鼓勵學生放學後至學校圖書館及社區圖書館閱讀;(5)提供廣大年齡層的學生高品質的圖書;(6)和社區鄰近的大學、文化團體、青年組織等,建立正式的合作關係;(7)每月舉辦一次社區年長者口述歷史活動;(8)協助學生以書籍或劇本方式,撰寫自己的故事;(9)舉辦「閱讀改變我生活」為主題的論文或演講比賽;及(10)提供其他擴展或延伸性的閱讀活動。

這些社區學習中心係以協助閱讀與數學指導為主,尤其是藉由課後輔導提升閱讀能力,並結合家長、社區圖書館、青年團體、文化社團、軍事單位和宗6 1998年全美1,601個社區學習中心,提供40萬名學生課後輔導;計劃將在2000年時,經費增為6億美元(折合約新台幣198億元),增加3,000個社區學習中心,服務1,600萬名中小學生(張明輝,2000)。

194

美國閱讀政策之發展

195

教組織,整合既有《提升美國閱讀能力工讀計畫》、《卓越閱讀計畫》資源,建立夥伴關係。

9.1999年《美國教育優先施政項目》

自從柯林頓提出十項教育行動策略之後,教育部亦積極推動各項配合措施,1999年更標舉九項優先施政項目,包括(劉慶仁,2000a; USDE, 1999a, 2000c):(1)降低中小學學生班級人數;(2)卓越閱讀法案;(3)二十一世紀社區學習中心課後輔導計畫;(4)明日教師的科技訓練;(5)安全和沒有毒品的學校;(6)雙語教育的專業發展;(7)協助更多學生準備就讀大學――加速傳動(gear up);(8)提升教師素質;及(9)促進高品質的遠距教學:遠距教育示範計畫和任何時地的學習夥伴。

閱讀一直是柯林頓政府重大發展目標之一,上述優先施政項目(2)、(3)、(6)均與閱讀有關,其他也是加速提升施政品質的策略。

10.2000年「暑期閱讀之樂新網站」

由於研究顯示,學生若整個暑假不閱讀,恐將使能力倒退一個年級。因此,《美國閱讀挑戰》運動提出4項暑期促進兒童閱讀的建議,並在2000年建立「暑期閱讀之樂」(summer reading fun)新網站7(房思平,2000;USDE, 2000a, 2000b):

(1)暑期兒童閱讀建議:

a.1個星期讀寫5天,每天30分鐘。

b.每星期至少有1天與大人一起閱讀。

c.獲得並使用圖書館卡。

d.每天學1個新單字。

(2)「暑期閱讀之樂」網站暑假閱讀資源:

a.經由線上討論和家教、父母、同學分享改善閱讀方法。

b.邀請學生在線上提交讀書報告及參與每月活動。

c.激勵學生接受夏日宣言(summer pledge)挑戰,即每天閱讀30分鐘等活動。

d.線上索取暑期讀寫活動海報。

e.暑期學習清單――提供家庭、兒童學習活動。

f.為新生兒到小學的孩童設計社區讀寫計畫的資料袋(resource kit)。

7「暑期閱讀之樂」網址為:https://www.doczj.com/doc/2f4248745.html,.americareads/summer.html。

第九

十三期

g.提供8篇論文,包括「度過充實的暑期」(sneaking in a smart

summer )、「正確書寫」(write it right )、「返回學校」8(back to school )等。

2000年五月,瑞利在華府啟動全國暑期閱讀運動時表示:「學生利用暑假閱讀,在秋天返校時就比別的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準備」(引自李勝富,2000, 38)。美國重視平時閱讀教育,也重視暑期的學習,為了引發民眾的注意,更朝向以政治或知名人物透過感性、活潑及創意的方式倡導閱讀。

上述柯林頓政府的《美國閱讀挑戰》運動,強調共同參與,引進大學生及志工協助閱讀推動,主張父母與家庭的參與是貫穿施政的重要目標。雖然也有論者主張經費應該運用在改進早期閱讀策略的教師訓練上,且招募「義工教師軍團」(army of volunteer tutors )也困難重重(Jo, Kathryn, & Julie, 2003),但不可諱言,這些計畫「的確能夠為孩子們學習閱讀提供有價值的實務與激勵作用」(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 1999: 3)。綜觀柯林頓執政期間,積極不斷推出各式政策,並強調教育的重要性,故有「教育總統」之名,而其對閱讀教育推動不遺餘力,每每在不同場合現身說法鼓吹早期閱讀之重要,喚起各界對於閱讀之重視及投入,對於閱讀教育影響深刻。

(三)優先期(2002—2008年)

小布希總統在擔任州長期間即以教改著稱,支持學校選擇權不遺餘力。上任後於2001年通過以《沒有孩子落後》的《初等及中等教育修正法案》,這個法案以閱讀優先政策為主軸,提出「閱讀為美國新世紀的民權,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後」的主張,揭示以績效責任本位的「閱讀優先新紀元」。這一段時期的閱讀推展情形說明如下:

1.2001年《沒有孩子落後》法案

《沒有孩子落後》法案其實是《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之修正。有鑑於美國學生學力低落,以及貧富族群間學業成就差距仍大,聯邦特以「No child left behind 」為標題,突顯該次修法的重要理念,集中目標在改進不利兒童的學習表現以及縮短成就差距。其重點包括(陳明印,2002):

第一篇(Title I ):改進不利地區學生學業成就。

第二篇(Title II ):準備訓練和招募高品質教師和校長。

第三篇(Title III ):英語有限和移民學生的英語教學。

第四篇(Title IV ):二十一世紀的學校。

8 「返回學校」是鼓勵開學時家長參與教導孩童閱讀等建議。

196

美國閱讀政策之發展

197

第五篇(Title V):促進家長選擇和改革方案。

第六篇(Title VI):彈性和績效。

第七篇(Title VII):印地安、夏威夷原住民和阿拉斯加原住民語教學。

第八篇(Title VIII):有效的輔助方案。

第九篇(Title IX):一般性規定。

第十篇(Title X):廢除和其他法律的修正

《沒有孩子落後》法案中總共列有六大部分、十大篇條文,其中第一篇、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第六篇均強調績效責任,並透過標準、測驗、報告來貫徹績效責任之要求(張佳琳,2009):

(1)標準:各州須設定「年度充分進步目標」(adequate yearly progress,AYP),並設定在12年內達成100%精熟程度的目標;各州亦須訂定學科課程內容標準,學區及學校亦必須依據州定標準擇定具體教學標準,提供教學及編制學區或學校乃至教室之評量之依據。

(2)測驗:為改進公立學校和縮短不利兒童的成就差距,具體要求各州在2005-2006年前實施三到八年級學生閱讀和數學的精熟測驗,並在2007-2008年前實施K-12三個階段中每階段一次的科學測驗。這些測驗必須配合各州的學科課程內容標準來命題。每州並需有樣本學生,參加「全國教育進步評量」四和八年級數學及閱讀的全國教育進步的測驗,以證明全州全體學生程度。

(3)報告:依據法案規定,各州須在12年內達成100%之精熟程度,各州所定學科課程標準以及「年度充分進步目標」,必須施以測驗及據以提交報告。法案規定學校每年提供給家長的報告卡中,須包括該子弟及其就讀學校在關鍵學科的進步情形;而州的測驗必須依照族群、收入和其他標準分析報告,以證明學校整體表現、進步和不利兒童與其他兒童間成就差距的縮短情形。

2.《沒有孩子落後》法案之閱讀優先啟動

中小學教育法案在參眾兩院順利於2001年通過,其中《閱讀優先》計畫更是獲得兩黨一致支持。

由於《沒有孩子落後》法案的目的在於「確保所有學生有公平、均等及充分機會來獲得高品質的教育,並達成州標準評量的流利級(proficiency)水準」。所以在《學生閱讀能力改進補助》(Student reading skills improvement grants)中規劃提升閱讀的第一項措施(subpart 1),這也就是一般所熟知的

九十三期

《閱讀優先》。

《閱讀優先》規劃係緣起於當時美國有將近70%市區的四年級學生,無法在全國基本程度的閱讀測驗中有好的表現,為此,布希指出,閱讀是新公民的權利,應確保每一個公立學校學生能學習閱讀(引自陳明印,2002)。其內涵如下:

(1)計畫目的

事實上,《閱讀優先》方案是一個競爭性的補助方案(competitive grant program ),其目的包括(USDE ,2000a ):a.建立閱讀方案;b.提供專業發展及其他支持;c.選擇或執篩選、診斷及教室本位的教學式閱讀評量;d.選擇或發展有效的教學教材;及e.強化學校、早期讀寫方案及家庭讀寫方案之連繫(引自陳明印,2002)。

(2)五項基本要素

2000年,「全美閱讀研究小組」(National Reading Panel ,NRP )分析閱讀教學相關研究提出報告:「教導兒童閱讀:一個對閱讀的科學研究文獻及其對閱讀教育啟示的證據本位評量」,這個報告檢視各類研究並提出有效閱讀教學的必備條件,《沒有孩子落後》法案所提出的下列五項閱讀基本要素,便是以此報告為基礎所提出(Cummins, 2006):a.音素認知(phonemic awareness );b.發音(phonics );c.字彙(vocabulary );d.流利(fluency );及e.理解(comprehension )。

(3)經費挹注

《閱讀優先》以「經費補助」(fund )與「師資培訓」(tool )協助各州及地方建立穩固的K-3閱讀方案,尤其是針對具有高比例的低於年級閱讀水準9或窮困的學生之學區及學校,希望在未來五年內能達到所有學童在三年級以前都能具備閱讀能力的基本目標。當時聯邦預計將提撥50億美元(折合約新台幣1,650億元)經費來支應提高兒童閱讀能力的各項措施,特別是閱讀及學習環境差的弱勢學生,可獲得特別的補助(黃美珠,2001)。(4)重視音素認知教學法

《閱讀優先》提倡採用科學證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全美閱讀研究小組」所提出「教導兒童閱讀」研究報告,認為音素認知教學法是教導兒童閱讀最有效的教學法。根據這項報告,聯邦要求K-12的教師具備該項教學法訓練以引導學童閱讀,並要求各州學區加入以這項教學法為基礎的閱讀優先計畫9 在此所稱低於水準,是指基於研究及五項閱讀基本教學所訂出的評量方案及水準而言。

198

美國閱讀政策之發展

199

(USDE, 2002a)。

(5)要求閱讀測驗與評量

法案要求三到八年級學生每年都要參加閱讀測驗,並據以評估學童的進步情形,來決定聯邦所能提供的協助與補助;此外,閱讀的教學必須包含有效的正式及非正式評量,為提供閱讀優先評量之需要,國家讀寫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for Literacy,NIFL)中的「閱讀夥伴」(partnership for reading)組成「閱讀優先評量委員會」(Reading First Assessment Committee,RFAC),發展閱讀評量指標,並發展出從傳統大型及個別測驗,學習不利者的測驗,進步監控評鑑系統、教室本位評量等作為參考(USDE, 2002a)。

(6)整合及改進現有閱讀政策

將聯邦現有的計畫併入閱讀優先計畫,此外,加入閱讀優先計畫的各州可自由選擇是否接受《早期閱讀優先》(Early reading first)的補助,以在學區內進行學前幼兒語音教學,來加強幼兒學習能力。雖然《沒有孩子落後》法案《閱讀優先》區分的補助是針對學區和學校,但各州均將此列為重點工作,並要求學區及學校K-3年級的閱讀方案應與閱讀優先的條件作連結(USDE, 2002a)。

(7)閱讀方案指引

為落實《沒有孩子落後》法案提倡科學證實有效的教學方法,除「閱讀方案指引」(The guidance for the reading first program)提出採用研究本位(research-based)途徑的閱讀教學,並提供閱讀優先基金運用原則(USDE, 2002a):

a.閱讀的課程與教材:聚焦於閱讀優先規定中所界定的五項閱讀根本要素者。

b.專業發展及訓練:提供教師如何使用科學本位的閱讀教學及如何教導閱讀困難的學生。

c.診斷及預防:對閱讀困難學生篩選、中介(intervention)協助及監控進步情形,以診斷及預防早期閱讀困難。

本項經費在2002年七月到2003年九月分配到各州,在2007年四月,各州經費已分配到1,809學區,5,880個最迫切需要的學校。此外,各州也可運用其20%的閱讀優先經費辦理教師專業發展,提升閱讀評量能力的活動(USDE, 2002a)。

(8)早期閱讀優先

第九

十三期

另一個與閱讀優先相搭配的計畫是《早期閱讀優先》。該計畫以加強高貧困地區,以及在小學階段無法閱讀地區兒童的閱讀準備度為目標,提供關鍵早期的認定,及強調早期閱讀的必要性,以防止美國兒童閱讀能力低落,進而確保所有的兒童在三年級結束時能成為有技巧的閱讀者(陳明印,2002)。

3.2001年《為閱讀而閱讀,為學習而準備》計畫

與其夫婿一樣,布希夫人在州長夫人時期即時常參與推動兒童閱讀運動,總統就任後,布希夫人也主導推動一項名為《為閱讀而閱讀,為學習而準備》(Read to read, ready to learn )的計畫,其內容包括強化「家庭」、「兒童」及「師資」等三方面,說明如下(黃美珠,2001;USDE, 2002b ):

(1)父母及早並常陪孩子閱讀:參考德州超過60個閱讀診療站

(Reach out and read ,ROR )的作法,鼓勵父母陪讀,並將兒童識字計畫融入小兒照護來幫助提高閱讀。

(2)以閱讀扭轉兒童學習落後現象:參考在達拉斯最貧困地區成立

「瑪格利特提早起步中心」(The Margaret Cone Head Start Center )模式,爭取支援實施兒童閱讀指導方案,落實布希教育法案中的學前幼兒閱讀計畫。

(3)充實協助兒童閱讀的師資:利用以師資徵募及訓練知名的「美

國教師」(teacher for America )、「教師兵團」(troops to teachers )等計畫號召全美最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專業人員、軍職退役人員加入教師陣容,幫助內陸及偏遠地區的公立學校。

2001年七月布希夫人(Laura Bush )、佩吉(Rod Paige )部長等共同主持在華府喬治城大學舉行的白宮「兒童早期認知發展高峰會議」,400多位政學界及社區學者專家、公益人士出席,為「為閱讀而閱讀,為學習而準備」計畫爭取支持,也為日後推動奠定基礎。

4.2001年《暑期閱讀運動》

如同柯林頓政府所主張的,布希政府也依據專家之建言:「暑假的疏於學習將可能使學童喪失高達25%的閱讀及數理演算能力。」(引自黃美珠,2001:8),特別規劃暑期閱讀活動,認為讓孩子們好好利用暑假閱讀,不但可以維持甚或提高閱讀能力,從而找到閱讀樂趣、養成終身閱讀習慣。因此,在2001年暑假前,由佩吉部長及副總統錢尼夫人(Lynne Cheney )推動《暑期閱讀運動》(summer reading campaign ),提出「前所未有的閱讀假期」(no such things as a vacation from reading )口號,鼓勵父母以共讀與孩子們共度假期(黃美珠,2001)。這項活動於2001年6月27日開始,為《家庭參與教育夥

200

美國閱讀政策之發展

201

伴計畫》所支持推動,其活動包括(黃美珠,2001):

(1)6月27日由佩吉部長、副總統錢尼夫人等造訪圖書館及其夏季閱讀站(Reading Stations)為孩童朗讀,並主張圖書館為家庭以外的最佳閱讀場所,圖書館應營造兒童友善的閱讀環境。

(2)發布《暑期閱讀運動》新聞、宣傳海報及小冊。該宣傳小冊列出民眾應知的閱讀資訊,包括:讓幼兒及早閱讀的意義、閱讀習慣對兒童的影響及夏季閱讀的重要性、如何參與夏季閱讀運動、完成6週每天親子共讀時間的獎狀與獎賞。

(3)與披薩屋(Pizza Hut)合作,提供免費小披薩,讓家長在完成6週每週7天共讀時間以後,持宣傳小冊所付之披薩券前往兌換小披薩,作為獎賞。

布希任內推動之《閱讀優先》政策,強烈訴求於愛國精神,2002年2月22日當首度召開「閱讀優先」說明會時,聯邦便以「一旦更多孩子無法學好閱讀,自由將受到威脅」的旁白激勵愛國情操(Stevens, 2003),由此不難想像其視閱讀為救國政策的迫切性及決心。這些閱讀政策除延續活動之倡導,更特別重視閱讀教學與評量,影響所及,學術研究及民間紛紛積極研提各種閱讀教學方法及評量策略,各州也具體訂定閱讀目標或課程架構,並據以發展成就測驗及加強閱讀評量。

曾於1998年發表《國家仍在危機中》(A nation still at risk)針砭美國教育問題的福翰基金會(Thomas B. Fordham Foundation)在年度報告中曾提到:

長期以來,美國教育缺乏有意義的標準、逃避真正的績效責任,所幸,這種現象開始有了轉變,新的績效責任要求已掌握三個重點:標準、評量、結果。(Thomas B. Fordham Foundation, 2006)

這段話點出這段閱讀優先期的政策重點:重視閱讀教學與評量的績效責任,此期之政策確實鼓舞美國閱讀教學與評量之發展。

(四)衝頂期(2009年-)

2009年歐巴馬就任美國第44任總統,他秉持競選時「改革」(change)的訴求,對於教育政策主要採取改革修正之立場,並且賦予教育貢獻於經濟復甦發展之使命,分別提出《美國振興及投資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第九

十三期

Reinvestment Act ,ARRA )及《衝頂計畫》作為教育之指導方針。其教育與閱讀政策重點如次:

1.一般教育政策主張(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文化組,2009)

(1)在早期教育(Early children education )方面包括:a.推動《零

至5歲計畫》(Zero to five plan ),並成立「早期學習挑戰補助金」( early learning challenge grants );b.拓展《早期開始計畫》(Early start and head start ),經費增加4倍;及c.擴大付得起且高品質的托兒服務,減輕上班族父母的負擔。

(2)在幼稚園至高中教育(K-12)方面包括:a.改革《沒有孩子

落後》法案,修正評鑑制度,採取盡力提供補助及協助之立場,以鼓勵代替懲罰;b.支持優質學校及關閉表現不佳之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 );c.將數學及科學列為全國優先(a national priority ),廣招數理學位畢業生到學校任教;d.解決中輟問題,在中學實施中介措施;e.高品質的課後機會(after school opportunities ),經費加倍支持課後輔導計畫、二十一世紀學習中心,以服務100萬名以上之學童;f.支援大學延伸計畫(college outreach program ),以鼓勵更多低收入家庭子弟考慮及準備進入大學;g.鼓勵《大學學分計畫》(support college credit initiatives ),發起全國性的「實現進大學之夢」(make college a reality );h.支持語文教學,協助銜接之雙語教學及英語程度不足學生之語文教學;i.培訓教師,要求所有學校獲認可,凡新教師須受過訓練,推動在學校實習計畫(teacher residency programs ),10以招募30,000名優秀新教師;j.留任教師,實施有經驗教師與新教師成對的輔導計畫;及k.獎勵教師,以新的方式提高待遇,獎勵偏鄉及老舊市區服務教師。

在這當中所強調的早期開始計畫、支持語文教學、提升教師品質等都與閱讀有關,對於相關政策也大都採取延續修正立場。

2.衝頂計畫

2009年2月17日,歐巴馬簽署《美國振興及投資法案》——一個歷史性以激勵經濟發展、支持就業及投資關鍵事業(包含教育)的法案,《美國振興及投資法案》以支持投資革新策略來奠定教育改革的基礎,其主張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達成學校長期目標,來增強學校系統能量及強化國家效能。《美國振興及投資法案》中,規劃43.5億美元(折合約新台幣1,435億元)的「衝頂計畫基金」,作為鼓勵及獎賞各州創造教育革新及改革條件的競爭性經費,期望10 指安排學位畢業生在中小學專業教師指導下接受1年在校實習計畫。

202

教育政策执行文献综述概括

教育政策执行文献综述 1、公共政策执行与教育政策执行 的文献趋势分析 (1)数据库的选取 (2)有关两类研究的专著与学位论文趋势 首先我们分析大陆地区专著的发展线索。从对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的检索来看,总计有八本公共政策执行方面的专著 其次我们分析大陆地区学位论文的发展线索。 第三,我们再来梳理一下XX学位论文中政策执行研究的趋势。 第四,通过PROQUST我们来梳理一

下英语国家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趋势。 (3)有关两类研究的学术论文趋势2、公共政策执行文献的内容分类 分析 (1)西方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 首先我们来看西方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分析,这种分析主要集中在“政策执行的历史演进及政策执行的概念与价值”三个层面上。 从政策执行的历史线索上看。。。 从政策执行的概念上看,大体有五种学说,分别是强制说、互动说、效用说、决策说和组织说。

其次,我们来看西方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技术分析。这种技术分析主要集中在政策执行的路径、模式与方法三个层面。 从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式上看。。。。。。 从公共政策执行的路径与方法上看。。。。。。 再次,我们来看西方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 (2)我国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 首先来看我国学者对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贡献。这种贡献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与价值、公共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和公共政策执行的知识基础三个方面。 其次来看我国学者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技术贡献。这种贡献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手段、路径、机制与方法等领域。 3、教育政策执行文献的内容分类分析 (1)关于“教育政策执行的理论研究”综述 教育政策执行的理论演进、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层面和不同利益归属的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研究、教育政策执行的具体技术分析

教育政策法规整理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六届四次会议通过 2006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第六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第七条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第八条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十条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学生 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第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第十四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三章学校 第十五条县级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第十八条经济发达地区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

美国处境不利儿童补偿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宋占美

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总第208期)No.4,2012Serial No.208 近百年来,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越显密切。为了普及和发展教育,各国均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政策对教育实施计划、指导、协调与宏观调控。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奠基 阶段,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我国上亿学龄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的普及与质量、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建设、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以及社会的安定与祥和。然而,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统计的数据,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0.9%,这意味着在我国1.3亿0—6岁儿童中,能够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仅一半,折射出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与投入的严重不足。事实上,即便是发达国家如 美国,也同样面临着国家财政无力承担和满足所有0—6岁儿童接受免费学前教育的现状。 然而美国在政策层面做出了值得业界关注的努力,即通过一系列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政策,确保教育机会和教育起点公平,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带动了整个国家学前教育的几近普及。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虽然明确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战略部署与发展任务,但截至今日,国家尚无具体的可操作性政 策出台,我国学前教育依然面临着入园难、 入园贵、质量低的现实困境。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借鉴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经验。 一、扶助处境不利儿童———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的主线 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其共同特点在于通过政策制订与实施,挖掘和调配各种社会资源投入学前教育领域,同时将公共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处境不利儿童倾斜。处境不利儿童指成长环境存在问题的儿童,主要包括来自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家庭、新移民家 庭、 单亲家庭、未婚母亲家庭的学前儿童,以及自身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的儿童,如身体残疾或有心理[摘要]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和演变的价值取向突显“排富扶弱”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运用国家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帮助其获得学前教育机会;推行标准化和绩效责任制,确保处境不利儿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实施补偿教育,力保所有儿童都能达到国家或州发展和学业标准。这使得其国家资金投入增加、受益儿童数量递增,学前教育质量提高。我国目前仍面临着入园难、普及率低、质量低的困境,研究和借鉴美国学前教育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应制定和实施“弱势补偿”方案,确保学前教育机会公平;实施准入和监控制度,确保学前教育质量;通过立法保障、增大资金投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处境不利儿童;补偿教育;教育公平 收稿日期:2011-8-20;作者修改返回日期:2011-12-31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青年课题“幼儿双语音乐教育整合课程研究”(编号:ELA1004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讯作者:宋占美,E-mail :songzhanmei@https://www.doczj.com/doc/2f4248745.html, 美国处境不利儿童补偿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宋占美**阮婷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 200062)25

2020年度教育政策热点:到2020年中国教育的变化

2020年度教育政策热点:到2020年中国教育的 变化 到2035年中国教育的变化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实现教育现代化,准备这么干! 加快“双一流”建设 《文件》要求,要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体制。 《实施方案》提到,进一步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建设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建设方案,研究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 坚定高考改革方向 在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上,《实施方案》提到,要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定高考改革方向,完善普通高中学业

水平考试制度。此外,进一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文件》指出,要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 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 《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 同时《实施方案》提出,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文件》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 《实施方案》指出,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标准,完善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等系列制度和标准,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师德师风成评价教师素质第一标准 《文件》明确,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实施方案》也指出,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政策及法规整理

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 考试题型、题数和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三、简答题: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四、论述题: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共15分。 五、案例分析:共1题,共15分 绪论 一、教育法治化的内容与特征(简答) 教育法治化包含以下内容: 1.教育立法 2.教育执法 3.教育守法 教育法治化具有以下特征 1.教育法治的权威化 2.教育治理的法律化 3.教育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 4.教育法制化的核心是法治精神 二、教师的法治素养与践行能力(简答、论述) 1.教师作为公民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的法治素养要求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这个群体既是公民也是教育者,这一双重属性对教师的法治素养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教育的育人本质指向教师法治素养的提高。 (2)教育的复杂性指向教师法治素养的提高。 2.教师法治素养与知法、守法、用法 教师法治素养主要表现为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 (1)法治意识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前提。 (2)法境思维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重点。 (3)法治精神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保证。 3.教师法治素养提升的路径 (1)加强法治学习,树立法治意识。 (2)加强法治实践,锻炼法治思维。 (3)塑造法治文化,提升法治精神。 第一章高等教育政策总论(新增) 一、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总体建设目标 (选择)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关于引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号)。 (简答)“双一流”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 总体建设目标 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

当前我国的教育政策

当前我国的教育政策 我国当前教育政策系以「挑战2008 国家发展重点计划」「行政院四大施政主轴」、五大施政面向为基础,结合教育部「中程施政计划」,突破窠臼并以创新思维,发展出「创意台湾、全球布局」的教育施政主轴,以「培养现代国民」「发扬、台湾主体」「拓展全球视野」及「强化社会关怀」为纲领,提出十三项策略及、三十四项行动方案。施政主轴乃理念与实际之结合,秉持「回归教育本质」「完、成个人」的施政理念,让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个个人,使其发挥最大潜能,完成自己。当前我国的教育的政策与具体作为如下:一、培养现代的国民方面:(一) 推动「一人一乐器、一校一艺团」,落实「一人一运动、一校一团队」,以陶冶艺术人文与健康运动素养。(二) 国小英语教学向下延伸至三年级作准备,落实英语向下延伸,期以培养外语能力新公民。(三) 推动多元入学方案,引导适性就学及合理分流。从高中、高职、技专及大学入学各以考招分离理念架构及权责分明的分工机制,同步推动学习成就多元评量。建立「高中职小区化及建构适性学习小区」。(四) 推动新校园运动核心思维。以强化「为下一代盖所好学校」为核心思维,融入开放教育与绿色学校等价值,实践学校重建的理想课题。(五) 推动「全国儿童阅读计划」。透过营造阅读适性环境,结合民间活力共同参与。(六) 推动生命与人权法治教育,强化公民素养。规划生命教育课程教学及推广等相关工作,补助成立「人权学程」,成立中心学校、办理主题式研习、座谈会,期以提升中、小学法治教育水平,培养知法守法之现代化国民。二、台湾主体方面:(一) 发扬台湾各族群特点,鼓励多元文化发展。为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情怀,办理乡土语言研习母语课程。大量培训闽南语客家语原住民族语等「母语教学种子教师」期以加速促成本土认识。(二) 订定「推展新移民文化」计划。提供外籍配偶分级识字教育,完成编印「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及教师手册」及「外籍配偶家庭教育教材」。(三) 强化九年一贯课程各项配套措施。配合纲要所研编之各领域教学参考手册及搜集之相关教学素材。藉以引导民编本教科书质量之提升。(四) 修正原住民族教育法,促进原住民族教育发展。(五) 公布「性别平等教育法」,营造不具性别歧视的校园。(六) 公布「终身学习法」「家庭教育法」、,健全社会教育发展。(七) 推动社教机构组织改造,再创社教服务新纪元。除已通过国立中正文化中心设置条例外,并积极辅导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台湾科学教育馆部分业务委外经营。(八) 从优办理教师核退,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在职教师部分则开设各学科领域之教 师在职进修班次,并配合职校类科及课程之调整,办理中等学校教师专业知能研习。(九) 推动永续校园改造及绿色校园运动,并培训环境规划师,协助学校执行环境规划与校园改造。 三、全球视野方面(一) 扩大办理双向留学计划,促进教育国际交流。除设置台湾奖学金,鼓励外国学生来台留学之外,亦设置留学贷款,协助中低收入家庭学生出国留学;设置留学奖学金,以扩增公费名额。(二) 推动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结合计划,「国家硅导计划暨项目扩增大学信息、拟订电子、电机、光电与电信等科技系所招生名额培育计划」及「大学科技系所人才培育计划」俾提升大学科技系所教学质量,进而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三) 整合推动高教卓越策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改善大学学术发展之基础建设,形成跨校、跨领域、甚至跨国的研究团队,让优秀的人才得以合作交流。(四) 鼓励技专校院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大学自主与竞争力。拟定「发展国际一流大学顶尖研究中心计划」期望十年内至少一所大学居全世界大学排名前一百名及十个重点系所或跨校研究中心排名亚洲第一名之目标。 (五)推动国际教育旅行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推动高中职学生国际教育旅行,辅导高中职校成立「高中职推动国际教育旅行策略联盟」,达成「从台湾走向世界、让世界走入台湾、与世界作朋友」的快乐学习目标。四、社会关怀方面:(一) 继续推动老旧危险校舍整建,建置安全优质教育环境。(二) 扶助弱势学生就学,建构完整奖助学金系统。(三) 缩短城乡数字落差,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四) 落实幼教向下延伸,扶持五岁弱势幼儿及早教育。 (五) 建立辅导中辍生复学机制,提供教育支持网络。(六)加强身心障碍学生就学安置,满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 民政府)为主管理得体制。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得,其父母或者其她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得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得平均水平。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得(培训与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得建设。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得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得全面发展。 8、在民族地区与边远贫困地区工作得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得未成年人与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得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得权利,保证义务教育得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与教育法),制定本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与补课得同志可以去其她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教师法》)。 1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她教师在学生中得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就是师德教育得(“双赢”协作原则)。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得较高道德目标就是(献身于人民得教育事业)。 1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得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 15、《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16、《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之日起开始实施。 17、《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就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令公布得。 18、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与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得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得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得,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19、(加强与改进师德建设)就是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得根本保证,就是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得迫切要求。 20、(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与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得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得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得,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2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与红色回转警灯得警车 ,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得强制性)特征。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得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得年龄就是(14 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2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得就是(学校董事会) 2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

01-15年政策教育政策文件汇总

资料来源:根据国务院网站中关于“教育”专题的政策发布统计以及政法司网站发布的中央文件。 2001-2015年教育政策概览 2015 1.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 2.加快发展民族教育 3.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4.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5.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 2014 1.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4.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2013 1.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2.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3.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2012 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2.颁布教育督导条例 3.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4.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 5.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 7.颁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2011 1.较大教育财政投入 2.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2010 1.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 2.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 3.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2009 1.加强和改进国家行政学院工作的若干意见 2.颁布行政学院工作条例 3.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 4.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 2008 1.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2.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建筑安全管理 2007 1.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意见 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4.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生免费教育

美国学前教育的政策和经验

美国学前教育的政策和经验 在传统的观念中,幼儿园担当着保姆的角色,不过是带孩子唱唱跳跳、写写画画、做做游戏,仅此而已。学前教育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地位和重要程度也远比不上小学教育。 但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负责实施小布什政府资金总额最大的教育法案——《不让一个儿童掉队》的苏珊·纽曼,对学前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却截然不同。她在刚刚出版的《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美国的经验》一书中指出,学前教育不是保姆,而是消除儿童贫困、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对国家长远的减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儿童时期的回报率最高,政府应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学前教育,而不是花在免费高中教育上。 传统意义上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是否存在误区?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该重新定位?政府应该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处境不利的儿童还是面向所有儿童?本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苏珊·纽曼,就上述问题展开了交流。 从国家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学前教育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尽管政府对公立学校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但无论学校能对学生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都会被儿童贫困率过高这一残酷现实所消解。近30年来,排除通货膨胀因素,美国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上升了240%,但学生的成绩依然和以前基本持平。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虽然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学校教育,一些项目投入的总资金甚至达到70亿美元,但各种项目资金所得到的回报却大相径庭。 例如,与小学低年级高度专门化的阅读补救项目相比,“开端计划”主要是针对3-4岁贫困儿童的早期干预项目,每名儿童的平均花费约6666美元,而阅读补救项目中平均每名儿童花费为15000美元,每年的总体支出要比“开端计划”超出21亿美元。相比之下,“开端计划”不仅仅在经济上更高效,在促进贫困儿童未来的能力发展上也效果明显。 对此,苏珊明确表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政府决策者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要在那些没有效率和高回报的项目上继续投入,而是将公共经费投入到更为迫切的学前教育领域。学前教育不是保姆,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帮助儿童如何发展,尤其是儿童的脑发展方面,有非常充足的教育成分,能极大地帮助贫困儿童从根本上脱离贫困。 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在苏珊看来,政府决策者并没有看到学前教育和消除贫困之间的关系。如果政府不能给贫困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就没有办法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没有办法帮助孩子真正走出贫困。 苏珊还以任职教育部部长助理期间的亲身经历为例加以说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助手排错了日程,把她送到了一所两年前曾参观过的学校。这所学校曾借助极其有效的阅读项目,成为帮助贫困儿童走出困境的典型代表。但后来,学校转而支持另外一个没有经过验证的教育项目,教育环境每况愈下,优秀教师开始成群结队地离开。 “优秀的学校能帮助贫困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并走得更远,但教育不公平深深根植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只靠学校无法根治整个问题。”苏珊认为,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儿童,需要政府认识到学前教

美国阅读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 第93期 2010年04月 183-216頁 美國閱讀教育政策發展之探究 張佳琳* 摘要 閱讀能力是國民教育及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由於美國是個移民色彩濃厚的國家,學童閱讀能力一直呈現極大差距,故政府當局積極期望以國家施政提升閱讀教育成效。本文藉由政策及文獻分析,探討美國主要閱讀政策之內涵,並將其分為「倡導期」、「挑戰期」、「優先期」、「衝頂期」等四個階段,呈現其從倡導閱讀活動、推動美國閱讀挑戰、閱讀優先、衝頂計畫、到逐漸重視閱讀教學與評量之歷程,並分析相關政策對閱讀論戰、閱讀教學與評量之影響,探究其值得我國參採之借鑑。 關鍵詞:閱讀政策、閱讀教學與評量、美國閱讀挑戰、閱讀優先、衝頂計畫 *張佳琳,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電子郵件:a222209999@https://www.doczj.com/doc/2f4248745.html, 來稿日期:2010年1月20日;修訂日期:2010年2月6日;採用日期:2010年4月15 日

第 九十三期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a Lin Chang * Abstract Reading capacity is the key index of the success of civi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s a land for immigration, the United States has encountered the problem of the unequal capacity of reading among students. Aware of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 of such fac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d introduced various policies, hoping to give all students the same capacity of reading. After having studied the documents, analysed the policies of American reading challenges, reading first, race to the top etc., we divide them into 4 phases: reading promoting, reading challenging, reading first and reading to the top. Our work shows that these policies have well promoted reading. Keywords: r eading policy, reading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American reading challenges, reading first, race to the top * C hia Lin, Chang, Part-time Assistant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aipei Education University E-mail: a222209999@https://www.doczj.com/doc/2f4248745.html, Manuscript received: January 20, 2010; Modi ?ed: February 6, 2010; Accepted: April 15, 2010 184

教育政策法规

教育政策法规重点标记 第一章导论 一、基本概念 1、依法治国P4 2、教育法治P5 3、依法治教P6 4、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P10-13 二、基本问题 1、法治的精义和内核是什么?P3 2、健全的教育法治系统应当包括哪些要素?P5 3、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实现这一基本要求应当具备哪些条件?P8-9 4、依法治教应予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P10-13 5、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P14-15 6、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应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我国的依法治教?P18-20 7、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与中国共产党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P20-22 第二章教育法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教育法P28

2、教育法律规范P34 3、教育法的渊源P36 4、教育法律关系P41 5、教育法律监督P46 二、基本问题 1、教育法的本质和特点P28-30 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P30-31 3、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法作用的认识?P31-33 4、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教育法律条文、教育法律文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P34 5、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P35-36 6、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P37-40 7、教育法律关系的特征及类型P41-42 8、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P42-45 9、简述国家机关的教育法律监督和社会力量的教育法律监督的类型与内P47-49 第三章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一、基本概念 1、教育行政机关P51 2、学校P56 3、教师P63-64 4、教师资格制度P70

5、教师职务制度P72 6、教师聘任制度P73 7、学生P77 二、基本问题 1、教育行政职权的内容P53-56 2、如何理解学校的法律地位P57-58 3、学校的权利与义务P59-62 4、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特有的权利P66-68 5、教师应履行的义务P68-69 6、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P70-71 7、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P73 8、学生的权利与义务P78-82 9、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P82-83 第四章教育基本法律制度 1、我国教育的性质、地位和教育方针是什么?P85、P86 2、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基本原则P86-88 3、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基本制度P88-90 4、高等学校的设立应具备哪些条件?P96-97 5、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及高等学校的自主权P97-100 6、简述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P101 7、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内容P102-107 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第二节: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解读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宪法作为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一是为教育法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二是为教育教学提高那个了基本法律规范。 3、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简称《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于1995年9月1日施行。《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 2、在整个教育法律体系中,《教育法》处于“母法”和“根本大法”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3、立法特点:①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②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③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4、基本结构与内容★★ Ⅰ总则 (1)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 (3)第十二条【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架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4)第十四条【管理体制】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5)第十五条【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 Ⅱ教育基本制度 (1)第十七条【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第十八条【义务教育】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3)第二十条【考试制度】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4)第二十一条【学位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 (5)第二十四条【教育监督制度和评估制度】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评估制度。 Ⅲ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1)第三十一条【教育机构法人条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Ⅳ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1)第三十四条【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书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Ⅴ受教育者 (1)第四十二条【受教育者的权利】 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分析 (一)城乡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在教育公平中,城乡差别是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工作要点》中“农村”与“农村教育”两词出现频率非常高,在所有关于教育公平的用词中最为显著,最大的转折点是在2000年,两词的词频总量达到12条,这种态势一直持续到2009年峰值的35条。可见,26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 城乡间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转移在2000年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以后明显加快。2001年以前教育政策注意力主要是“普九”、“两基”建设、青壮年扫盲工作、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等。2001年以后,虽然还提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但是关注点已经慢慢变化,如2001年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发展;2003年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落实中央、省、地(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2006年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2007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在教育责任上,推动省级政府加强统筹和落实责任;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使各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校长、教师的配备及其待遇大致均衡,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9年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2011年更是提出按照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指导各地根据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情况,统筹规划学校布局,这对于城乡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前几年缩减农村教学点农村儿童出现上学难等问题,因而2012年《工作要点》指出:审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坚持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在教育资源上要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政策法规 20个案例分析

教育政策法规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案例1 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问题: 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⑴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⑵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案例2 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 问题: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参考答案 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

美国教育投资体系现状与政策

美国教育投资体系现状与政策 何秀超发布时间:2005-08-31 00:49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是美国政府开支比较大的项目。据美国教育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美国教育投资共计745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4%,其中,基础教育为4.5%,高等教育为2.9%。州与地方政府(学区)对教育的投入远大于联邦政府,且有增长趋势。因美国宪法规定,教育是各州的保留权力。据统计,1999年,教育经费占州和地方政府支出的 35%左右。美国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拨款多于高等教育的拨款。中小学教育经费来源与分配 美国中小学教育经费完全由政府承担。经费来源包括联邦、州和地方(学区)三级政府拨款,其中以州和地方提供经费为主。目前,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中小学投入的比例分别为8%、49%和43%。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拨款大多来自政府预算,即政府日常收入所依赖的各项税收。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是联邦和州政府支持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财产税是地方政府支持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 联邦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拨款占总体的比例并不大,绝大多数是对特定的教育项目的专项拨款。地方政府所承担的教育经费来源于地方财产税,学区支持中小学经费的能力基本取决于地方财产总值。因各地财产状况差别很大,同样税率所产生的财产税往往相差甚远。 长期以来,美国中小学教育投资体系只注重于教育投资的平等性,然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成绩。近年研究发现,虽然教育经费与学生受教育的机会紧密联系,但教育经费的多寡并不直接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如何通过有限的教育经费提高教育产出,便成为教育财政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在NCLB法《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通过后,各州更致力将投入与教育绩效责任(Accountability)联系。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奇缺。 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小学教育投入经费越来越多,但并没有换来学生成绩的提高,事与愿违。一些研究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由于美国公立教育处于垄断地位,缺少竞争机制,从而造成了经费使用效率低下。为此,有些地方引入竞争机制,改革体制弊端,给予家长和学生具有充分选择学校的权力。学校为能够吸引更多的生源,采取多种办法,并提高教育经费

教育政策执行案例分析

3月28日,一场期盼已久的春雨终于降落在昆明这片干涸的土地上,久旱逢甘霖的喜悦感染着每位参加“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的民办教育界代表。 履新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刚两个月的昆明市政协副主席汪叶菊,正向台下几百位来宾介绍昆明市民办教育的发展情况和优惠政策。这个春天,云南的旱情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尽管如此,依然没有阻挡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此次民办教育盛会,其中不乏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据了解,目前,云南省民办学校总数已经从2005年的1431所增加到2811所,增幅达96%,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而仅昆明一地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已达858所,占全省民办学校总数近1/3。云南民办教育发展速度可谓惊人,而昆明民办教育已经成为云南民办教育发展的风向标。 为什么选择昆明? 上午论坛现场签约了11个招商投教项目,云南省共引入约40多亿元资金,涵盖职教、幼教、高教各个层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云南省教育财政短缺之渴。 据悉,对于招商投教作出重大贡献的,政府将给予招商额度一定比例的奖励,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笑着说:“经我引来的资金已经有几个亿了,我还没拿到一分钱的奖励。” 下午招商引资专场内,入驻昆明开办幼儿园的美国先策教育集团总经理布莱德·瑞内特在演讲时提出了一个问题

“whykunming?”(为什么选择昆明?),在罗列了人口、省会、城市发展等因素之后,他认为更重要的是Government cooperation(政府合作)。 作为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汪叶菊对于布莱德的看法,深表赞同:“云南民办教育的吸引力在于,一是民办教育的大政策和社会需求,二是领导人的决策。以前对个人行为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现在认识到个人的影响对一个地区的发展非常重要,他就是一个导航线,罗厅长和仇书记都是有超前意识和改革精神的领导人。” 自从仇和上任昆明市委书记一职后,在人们眼里,昆明不再仅是“春城”这个概念性地标,更多的是仇和刮起的一阵阵“旋风”。而另一个让云南蜚声内外的正是“奇人奇官”罗崇敏。 罗崇敏在上午开幕式致辞中,格外强调了一句话:“政府肩负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制度设计和体制安排。”并提出“一体制、五机制”,其中一条就是“建设非义务教育公退民进,调整教育所有制结构的机制。”罗崇敏说,云南省将拿出30%的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改制。 据悉,仇和上任时讲了一段话:“这么多公务员,1/3去招商,1/3去创业,剩下1/3照样能把这些事情做完。”此项改革措施甫一出台,立刻让人想起沭阳当年“教师都有招商任务”。这一印象,在昆明市教育局局长宋栋身上得到了印证,汪叶菊口中“团结能干的班子”——昆明市教育局的带头人,此前曾是昆明北京招商分局局长,带领招商人员拿下了当年昆明市“出门招商”的第一单——与新奥

形势政策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形势政策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 策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自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复杂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对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教育;投入;不平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制度创新 一、教育改革成果 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教育,这系乎国运、关乎中华民族当代和后代的千秋大业,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宏阔奇伟的交响乐剧中,也展开了它绚丽多彩的雄浑乐章。三十年来,中国教育事业,历经改革、创新和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教育问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盲率的大幅度降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等都清楚地反映出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素质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目前,中国学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7%以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从1985年的68.4%上升到2005年的98.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1985年的39.1%上升到2005年的69.7%,特别是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促使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上升更快。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也从1985年的24.6%上升到2005年的76.3%(见下图)。这些事实都说明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历年各级学校升学率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中国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