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分泌各项试验

内分泌各项试验

内分泌各项试验
内分泌各项试验

内分泌科常用临床试验

方法及意义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2010年11月

垂体前叶功能试验

一、GnRH兴奋试验(GnRH Stimulation gonadotropin secretion test) [完整]

[原理]通过GnRH兴奋LH的分泌,评价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备功能.

[方法]1、受试者禁食过夜,试验期间卧床,不吸烟。

2、将GnRH(10肽)100u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在30秒内静推完毕。

3、分别于-15、0、30、60和120分钟在前臂采血2.0ml,分离血清-20℃保存作LH测定,必要时可同时测定FSH。

[正常值]1、正常成年男子LH的反映峰值比基础高5倍以上,峰值在30-60分钟出现。

2、正常成年女子LH的反映因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异。

3、青春期前儿童呈低弱反应,峰值比基础值增高小于3倍。

[临床意义]:1.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LH的基础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因此,GnRH兴奋试验对诊断不是必须的),峰值亦显著增高(峰值和基础值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峰值只升高3倍左右,提示功能储备减低。

2.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LH的绝对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峰值只增高2倍左右。这些患者的反应程度与下丘脑或垂体组织受损破坏的程度有关,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3.体质性青春期延迟患者的反应和青春期前儿童相似(和骨龄一致)。

[结果]

时间(min) -15 0 30 60 120

LH(IU/L) 3.9 3.7 8.8 8.4 9.1

FSH(IU/L) 3.4 3.8 8.5 8.4 8.4

[讨论]患者在GnRH刺激后,其血清LH、FSH升高低于5倍基值,且LH高峰后移,说明其垂体腺瘤破坏正常组织,引起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备功能减退。

[附注]本试验不能鉴别下丘脑性和垂体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二、胰岛素低血糖兴奋GH、ACTH试验(Insulin-induced hypoglycemic stimulating GH secretion test) [完整]

[原理]低血糖对下丘脑-垂体是一种非常强的应激因素。正常人当血糖降至2.2mmol/L以下时,即显著兴奋GH、ACTH-皮质醇、TSH和儿茶酚胺的分泌。本试验是利用一种标准量的胰岛素引起低血糖,以检测GH 的储备功能,亦同时测定垂体-肾上腺轴、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

[方法]禁食过夜,卧床休息,抽血查血糖、TSH、ACTH和GH,静注胰岛素0.1单位/公斤体重(垂体性侏儒),0.3单位/公斤体重(肥胖、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征、糖尿病),于0,30,60,90分钟分别采血测定血糖和GH,于低血糖出现时抽血测ACTH。

[临床意义]约70%的正常人有反应。

[正常值]正常人血清GH升高≥5ug/L,GH峰值<75ug/L,提示GH严重缺乏。

[附注]

1、试验结束后,立即饮用20克葡萄糖水,然后进早餐,如病人有垂体功能低下之可能,应加服强的松5mg,当天每4小时进餐一次。

2、冠心病、癫痫未经纠正的严重甲减和Addison氏病,糖尿病,空腹血糖>8.3mmol/L者不宜作此试验。

3、试验过程中出现心绞痛、休克或意识丧失者,应立即终止试验,静注50%葡萄糖60ml(同时另臂抽血查血糖),如病人还不能恢复,静注胰升糖素0.5-1mg。

4、试验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和神志变化。

[结果]

时间血糖

(mmol/L)生长激素

(ug/L)

ACTH

(pmol/L)

刺激前15分钟 4.31 0.8 12.0

刺激前0分钟 0.6

刺激后30分钟 2.47 0.8 18.2

刺激后60分钟 3.99 1.2

刺激后90分钟 4.46 0.6

[结果分析]患者血清GH升高0.4ug/L,GH峰值为1.2ug/L,低于正常人,说明其垂体生长激素瘤手术较彻底,无复发。另ACTH在兴奋后升高,说明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有一定储备功能。

三、葡萄糖抑制GH试验(Glucose Suppressing GH test){完整}

[原理]下丘脑GH神经元上有调节GH分泌的糖受体,葡萄糖负荷后,通过下丘脑糖受体抑制GHRH的分泌或兴奋生长抑素(SS)的分泌,使垂体GH的分泌减少。

[方法]1、口服葡萄糖100克(有糖尿病的患者可用125克大米煮粥代替)。

2、分别于0、30、60、120和180分钟采血测定血糖和GH。

[正常值]100克葡萄糖负荷后GH<3ug / L。

[临床意义]肢端肥大症患者约1/3 GH水平部分受抑制(GH值抑制>50%,但仍>3ug / L);约1 / 2的患者GH在对照值的50%以内波动,不受抑制;约20%的患者呈反常反应,GH反而升高,超过对照值的50%以上。

四、吡啶斯的明兴奋GH试验(Pyridostigmine Stimulating GH secretion test)[完整]

[原理]吡啶斯的明通过抑制胆碱脂酶提高中枢神经乙酰胆碱水平,刺激垂体GH释放。

[方法]:1\禁食过夜,卧床休息。

2口服吡啶斯的明2mg/Kg体重。

3分别于0、60、90、120min抽血查GH。

[正常值]正常儿童服药后2-3小时GH水平大于7ug/l。

[临床意义]垂体GH缺乏患者无反应。

[结果]

时间(分)GH(ug/l)

0 60 <0.03

0.05

90 0.03

120 0.03

[结论]本患者口服吡啶斯的明后GH不能被兴奋,符合垂体GH缺乏的诊断。

[附注]1、小样本试验100%的受试者对吡啶斯的明有反应。

2、个别患者口服吡啶斯的明发生肠痉挛,腹痛和心动过缓等反应,可用654-2 5-10mg对抗。

五、左旋多巴兴奋GH试验

[原理]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前体物质,在体内转化为多巴胺或正肾上腺素,兴奋下丘脑-垂体,刺激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GH的释放。本试验适用于了解可疑垂体侏儒患者的储备功能。

[方法]1清晨空腹口服左旋多巴0.5g(成人),儿童10mg/Kg体重(体重15Kg口服0.125g,15-30Kg 口服0.25g,大于30Kg口服0.5g)。

2 分别于0、60、90、120min采血2ml,分离血清-20o c保存查GH。

[正常值] 服左旋多巴后,血清GH升高大于3ug/L。

[临床意义] 垂体GH缺乏患者血清GH小于3ug/L。

[附注] 1、约半数患者服左旋多巴后有恶心、吐清水、头晕、口干和全身发软等反应,一般不严重,半小时后能自行消失。

2、此试验正常男性仅70%有反应,儿童90%有反应,正常女性几乎100%有反应,因此,对左旋多巴无

反应的患者应做其他GH兴奋试验。

六、精氨酸兴奋GH试验

[原理] 精氨酸可能通过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而兴奋垂体垂体GH的分泌,因而定量精氨酸负荷后GH的分泌反应可以评价垂体GH细胞的储备功能。

[方法] 1、患者禁食过夜,卧床休息。

2、盐酸精氨酸0.5g/Kg溶于150-200ml注射用水中,在30min内静滴完毕。

3、分别于0、30、60和90min采血2ml,分离血清测GH。

[正常值] 血清GH水平升高大于3ug/L。

[临床意义] GH缺乏患者GH升高小于3ug/L。

[附注]

1、正常成年男性仅有半数有反应,女性均有反应。

2、若精氨酸漏到皮下,对局部有刺激,产生疼痛和肿胀。

正常儿童服药后2-3小时GH水平大于7ug/l。

[临床意义]垂体GH缺乏患者无反应。

七、阿托品抑制GH试验(Atr0pine Suppressing GH secretion test)[完整]

[原理]胆碱能阻断剂阿托品抑制弓状核内乙酰胆碱的作用并抑制GHRH的释放,从而使垂体GH分泌减少。垂体GH瘤GH分泌呈自主性,不受阿托品抑制。本试验有助于垂体GH瘤的鉴别诊断。

[方法]

1.禁食过夜,卧床不活动。

2.口服阿托品0.6mg。

3.分别于0、30、60、和90min采血测GH。

[正常值]正常人服药后GH水平可抑制至3ug/L以下。

[临床意义]垂体GH瘤患者不受抑制,服药后的GH水平下降少于对照值的50%。

[结果与分析]

检验项目时间(分)结果(ug/L)

血清GH 0 35.7

血清GH 30 33.0

血清GH 60 34.7

血清GH 90 29.5

患者血清GH高且服药后无明显下降,即不受阿托品抑制,支持垂体GH瘤。

八、TRH兴奋TSH、PRL试验(TRH Stimulating TSH、PRL secretion test)[完整]

[原理]TRH是谷、组、脯三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具有兴奋垂体分泌TSH和垂体泌乳素细胞分泌PRL的双重作用。注射一定剂量的外源性TRH,观察TRH、PRL的分泌反应,可评价垂体TSH细胞、PRL细胞的储备功能。

[方法]

1、受试者不需作特殊准备。

2、将TRH200ug溶于2ml生理盐水中,快速静脉推注。

3、分别于0、30、60和90min在前臂采血1.5ml,分离血清检测TSH。

[正常值]正常人的TSH水平为0.3-5mIU/L,平均1.3mIU/L,TRH兴奋后TSH、PRL升高到基础值的3倍以上峰值在30MIN出现。

[临床意义]

1、原发性甲减患者的TSH基础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TRH兴奋后TSH升高的倍数和正常人接近,但升高绝对值显著增高。

2、垂体肿瘤患者中的40%的患者TSH对TRH兴奋的反应减低,或无反应,但是无甲减临床表现。

3、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的反应程度与TSH细胞受损的程度有关,可为低弱反应或无反应。

4、下丘脑病变引起的甲减多为延迟反应,反应高峰在60或90分钟出现。产生延迟反应的原因是垂体细胞虽然完整,但平时得不到TRH的兴奋,处于功能静息状态。

5、内分泌性突眼患者TSH对TRH兴奋可无反应。

[试验结果]

时间(min) TSH (mU/L)

0 3.5 30 9.8 60 6.4 90 4.9

时间(min) PRL (ug/L)

0 4.6

15 7.3

30 6.7

45 5.2

结果分析:该患者试验结果示TSH兴奋后升高到接近基础值3倍,提示垂体-甲状腺轴储备功能尚可;PRL兴奋后升高不明显,提示患者垂体-性腺轴储备功能较差。

[附注]测定PRL分别于0、15、30和45分钟采血,余同上。PRL基础值正常男子为2-16,女子为3-21ug/L,兴奋后上升3倍以上,峰值在15-30分钟出现。临床意义:1、90%的垂体PRL腺瘤患者基础水平增高,TRH 兴奋反应减低。2、各种原因引起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可呈减低反应。3、单纯性高泌乳素血症TRH兴奋试验反应一般正常,少数反应减低。

九.灭吐灵(MCP)兴奋PRL试验结果分析

原理下丘脑分泌一种抑制因子(PIF)抑制PRL的分泌,PIF就是多巴胺,MCP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能对抗多巴胺对PRL的抑制作用,而促进PRL的分泌。

方法 1、MCP10mg,在一分钟内静脉注射完毕(口服法剂量不变)。2、分别于0、15、30、45分钟在前臂采静脉血2、0ml分离血清测定PRL(口服法分别于0、30、60、90和120分采血)。

正常值正常人峰值比基础值升高〉3倍(一般为5-10倍),女性的反应比男性高。高峰在15-30分钟出现(口服法的高峰在30-60分钟出现)。

临床意义单纯性或功能性泌乳症为正常反应。部分性垂体功能减退和垂体泌乳素瘤为低弱反应,峰值升高〈3倍。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峰值升高〈2倍。

结果见表:

检验项目血清PRL 血清PRL 血清PRL 血清PRL 血清PRL

时间(分钟) 0 30 60 90 120

结果(ug/L) 369。1 461。0 567。7 448。5 410。4

分析该患者PRL峰值576、7ug/L,峰值升高〈2倍,在60分钟出现,支持垂体泌乳素瘤诊断。

十.溴隐亭(BCT)抑制PRL试验结果分析

原理 BCT是拟多巴胺药,能作用于PRL细胞的多巴胺受体,抑制PRL的分泌,

方法 1、BCT2.5mg口服。2、分别于0、0.5、1、2、4、6小时采血测定PRL。

正常值正常人抑制率〉50%,峰值在60-120分钟出现,并持续4小时或以上。

临床意义 1、单纯性和功能性泌乳多为正常抑制反应。2、PRL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多为阴性抑制反应。

结果见下表:

检验项目血清PRL 血清PRL 血清PRL 血清PRL 血清PRL 血清PRL

时间(小时) 0 0.5 1 2 4 6

结果(ug) 483.1 453.0 445.0 335.7 130.6 106.8

抑制率 6.23 7.89 30.5 72.9 77.9

讨论该病人0.5、1、2小时抑制率〈50%,符合泌乳素瘤诊断。

垂体后叶功能试验

一、禁饮加压素联合试验(Combination test of water deprivation and vasopressin injection )

[原理]ADH分泌能力完全或部分丧失引起的尿崩症分别称为典型尿崩症和部分尿崩症。禁饮加压素试验是鉴别正常人、精神性多饮、部分性尿崩症和尿崩症的最重要的试验。试验的原理为,当长时间的禁饮后(16-18小时),ADH的分泌反应达到极限,表现为尿渗透压值达到平高,此时注射外源性ADH,正常人的ADH不能作出进一步的分泌反应,尿渗透压不再升高;而精神性多饮和部分性尿崩症有不同的反应,典型尿崩症有良好的反应。通过分析禁饮后血渗透压和尿渗透压及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的相互关系,可将上述几种病理情况分开。

[方法]

1、轻度多尿者,于试验前晚6时后禁水,多尿严重者可于试验日清晨起禁饮。

2、试验方法与前述禁饮试验相同,从早晨8时开始排空膀胱,测体重、尿量和尿渗透压,以后每1小时收集尿1次,测尿量和尿渗透压,待尿渗透压逐步升高达平衡状态(连续2次尿渗透压相差不超过30mOsm/L)时,抽血测定血浆渗透压(有条件或必要时测血ADH),并皮下注射水剂加压素(或垂体后叶素5单位)。

3、注射加压素后1小时,收集尿测尿量、比重和渗透压。

[临床意义]

1.正常人禁饮后血渗透压正常290 mOsm/L左右,尿渗透压可高达1000ml左右,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不能进一步升高,往往还稍微降低,仅少数人有增加,增高程度不超过5%。

2.部分性尿崩症患者,在禁饮后血渗透压正常偏高,尿渗透压升高,可超过血渗透压。在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可进一步增高,最大增高值>10%。

3.完全性尿崩症患者,在禁饮后血渗透压偏高,尿渗透压不能显著增高,仍明显低于血渗透压。在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升高,且超过血渗透压。

4.精神性多饮患者,禁饮后血渗透压正常,尿渗透压高于血渗透压,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可稍微增加,但<10%。

[试验结果]

时间体重(Kg)血压(mmHg) 尿量

(ml) 血渗透压

(mOsm/L)

尿渗透压

(mOsm/L)

8:00 65 100/70 290 297

9:00 64.5 100/60 120 286 374

10:00 64.5 100/60 170 289 279

11:00 64.5 100/65 150 300

12:00 65.5 90/60 100 418

13:00 65.1 100/65 85 429

14:00 64.9 95/60 110 374

15:00 64.8 100/60 120 399

16:00 64.7 105/65 40 297 507

结果分析:患者禁饮后血渗透压正常,尿渗透压升高,并且超过血渗透压。尿渗透压高达平顶状态后,注射加压素,尿渗透压进一步增高,增高值约为25%。因此该患者禁饮加压素联合试验结果支持部分性尿崩症的诊断。

[附注]

1、在部分性尿崩症患者中,有部分人可显示一种特殊的现象,即尿渗透压水平呈现明显波动现象,禁饮后,尿渗透压逐步上升,甚至可超过血浆渗透压,而在继续禁饮过程中,尿渗透压反而逐步降低,下降到血浆渗透压以下,而在注射加压素后,明显上升,有个例报道可上升超过50%。这种现象说明患者ADH储备能力有限。在开始禁饮的刺激下,还能释放一些ADH,但在继续禁饮时,分泌ADH的能力即耗竭,由部分尿崩症转为完全性尿崩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试验

一、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test)

[原理] 在正常情况下,垂体分泌ACTH受血液循环中皮质醇水平的调节。外源性给予对垂体ACTH分泌抑制作用很强,而本身剂量很小,对血、尿皮质醇测定影响不大的人工合成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观察血和尿皮质醇以及血浆ACTH的变化,可以反映垂体分泌ACTH的功能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是否依赖于ACTH。即可将Cushing病和Cushing综合征区别开来。

[方法]

1、第1日留24h尿测UFC,并于8:00采血测血浆ACTH和血浆皮质醇作为对照。

2、午夜一片法:第2日23:00-24:00口服地塞米松0.75mg。第3日8:00采血测定ACTH和皮质醇。

3、小剂量法:第2日开始口服地塞米松0.5mg,q6h,连服2日。第3日再次留24h尿测UFC,第4日8:00采血测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后血浆ACTH和血清皮质醇。

4、大剂量法:第4日开始口服地塞米松2mg,q6h,连服2天。第5日再次留24h尿测UFC,第6日8:00采血测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后血浆ACTH和血清皮质醇

[结果] 见表:

血ACTH 血皮质醇 24小时尿UFC

浓度(pmol/L)浓度(nmol/L)量(nmol)

对照 0AM 6.3 0AM 352.1 2676.8

8AM 8.7 8AM 549.4

小剂量 12.2 575.2 1959.0

大剂量 8.4 178.5 440.7

[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小剂量法:(1)正常人服药后24hUFC降至69.0nmol以下,血ACTH降至4.4pmol/L以下,血清皮质醇降至82.8nmol/L以下。(2)单纯性肥胖者服药后24hUFC.降至110.4nmol以下,血浆ACTH降至5.5pmol/L 以下,血清皮质醇降至138.0nmol/L以下。(3)皮质醇增多症患者服药后24hUFC、血浆ACTH及血清皮质醇无明显下降,抑制后各项值均大于单纯性肥胖者的各项值,但极少数Cushing,s综合症,患者各项抑制值类似正常人及单纯性肥胖者。

大剂量法:Cushing,s病,抑制后24hUFC、血清皮质醇及血浆ACTH值比正常对照值下降50%以上,少数患者(20-30%)抑制值下降〈50%。Cushing,s综合征和异位ACTH分泌患者抑制值下降〈50%。

午夜一片法:(1)正常人和Cushing,s病在服药后ACTH和皮质醇下降大于50%以上。(2)Cushing,s综合征和异位ACTH综合征在服药后ACTH和皮质醇下降小于50%以上。

[讨论]

该患者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UFC、血清皮质醇未抑制到单纯性肥胖者的各项值,支持其有皮质醇增多症.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24小时UFC、血清皮质醇比对照值下降了50%以上,符合Cushing,s病。

二、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mid-dose 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test)

[原理] 男性化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如21羟化酶缺乏患者由于皮质醇合成障碍,ACTH反馈性分泌增多,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肾上腺雄酮增多(尿17-KS、17-KGS增高)。给予适量外源性人工合成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抑制ACTH的过量释放,则尿17-KS、17-KGS水平随之下降。

[方法]

1、第一日留取24h尿测17-KS(和/或17-KGS)作为对照。

2、第二日开始口服地塞米松0.75mg、q6h、连续5天。

3、分别于服药后第3日和第5天收集24h尿测17-KS(和/或17-KGS)。

[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服药后17-KS较对照值下降>50%为阳性(可被抑制),支持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的诊断。

2、肾上腺皮质腺瘤或性腺疾病引起的17-KS增高不被抑制。

[结果] 见表:

项目 17-KS(umol/24h) 17-KGS(umol/24h) UFC(nmol/24h)

对照 38.5 53.0 523

抑制后第3天 15.4 18.1 36.7

抑制后第5天 14.8 18.9 23.5

[讨论]该患者24h尿测17-KS(和/或17-KGS)对照稍高于正常,地塞米松抑制后虽抑制到50%以下,可除外先天性肾上腺增生。

三、速尿激发试验(Furosemide provocation test)

[原理]速尿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对Na+、Cl-的重吸收,干扰了尿液的浓缩过程,使尿量增加;同时大量的Na+到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使K+-Na+交换增加。净效应是血Na+降低,血容量减少,刺激肾小球旁器分泌肾素,水平增高,从而兴奋醛固酮的合成及分泌。因此,在一定剂量的速尿的作用下,通过RAS的分泌反应,可以比基础状态下的激素测定更好地反应醛固酮释放增多的性质。

[方法]平卧过夜,清晨卧位采血测定醛固酮,肌注速尿40mg,保持立位走动2小时,再次采血测定醛固酮。

[结果判定]正常情况下,速尿激发试验后,血醛固酮明显增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血醛固酮无明显增高。

[结果]

肾素活性(ug/L/h)血管紧张素Ⅱ

(ng/L)

醛固酮

(pmol/L)

激发前 0 17.1 994.4

激发后 0 24.7 1017.2

[结果分析]患者基础血醛固酮水平明显增高,行速尿激发试验后,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无明显增高,提示醛固酮的分泌异常增高,故支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

四、卧立位试验

原理:正常人在隔夜卧床,上午8时血浆醛固酮值约为110-330pmol/L,保持卧位到中午12时,血浆醛固酮浓度下降,和血浆皮质醇浓度的下降相一致;如取立位时,则血浆醛固酮上升,因为站立后肾素-血管紧张素升高的作用超过ACTH的影响。特醛症患者在上午8时至12时取立位时血浆醛固酮上升,并超过正常人,由于患者站立后血浆肾素有轻度升高,加上此型对血管紧张素的敏感性增强;醛固酮瘤患者在此条件下,血浆醛固酮不上升,反而下降,因为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受抑制更重,立位后也不能升高。肾素反应性腺瘤,由于站立位所引起的血浆肾素变化使血醛固酮明显升高。

方法:平卧过夜,清晨卧位采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保持立位走动4小时,再次采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结果判定: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腺瘤者,卧位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立位4小时后醛固酮较前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较前无明显改变。肾素反应性腺瘤者,立位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较前升高。

(ug/L/h)(ng/L) (pmol/L)

卧位时 0 48.7 773.1

立位后 0 73.0 685.9

结果分析:患者基础血醛固酮水平明显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被抑制,立位4小时后血醛固酮降低,与ACTH节律一致,肾素-血管紧张素仍被抑制,提示醛固酮分泌异常增高,结合肾上腺CT结果,支持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腺瘤诊断。

五、盐水输注试验

[原理]正常情况下,盐水输注后,血钠及血容量的增加,大量钠盐进入肾单位远曲小管,可抑制肾小球旁细胞肾素的分泌,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分泌,使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降低。

[方法]

1、受试者摄入120mEq钠饮食至少3天。

2、卧床过夜。

3、次晨8时采血测PRA、Aldo和皮质醇作为对照。

4、从8AM至12AM均匀滴注生理盐水1250ml。

5、输注结束时,再次采血测PRA、Aldo和皮质醇。

[意义]

1、正常人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降低。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特别是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瘤病人,高钠对醛固酮分泌无抑制效应,血浆醛固酮水平不被抑制。

3、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出现假阴性反应,即醛固酮分泌受到抑制。

[结果]

肾素活性(ug/L/h)血管紧张素

Ⅱ(ng/L)

醛固酮

(pmol/L)

皮质醇

(nmol/L)

输注前 0 27.4 1167.8 180.9

输注后 0 30.9 1186.8 202.8

[结果分析]患者基础醛固酮水平较正常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受抑制,盐水输注后、醛固酮水平仍较高,未被抑制,故支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

六、地塞米松抑制醛固酮试验

[原理]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有一种特殊类型称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具有下列特点:(1)临床表现与经典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同;(2)患者的年龄轻,大多数在20岁以前发病;(3)有家族性罹患的倾向;(4)病理基础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5)ACTH依赖。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地塞米松可使本病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方法及临床意义]午夜口服地塞米松1mg,次晨6时再口服0.5mg,立位走动2小时,采血测醛固酮<138.5 pmol/L可诊断。

[结果]醛固酮457.7pmol/L

[结果分析]患者服用地塞米松后血醛固酮未被抑制到138.5 pmol/L以下,故可排除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

七、开博通试验

[原理]开博通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向Ⅱ转化,从而减少醛固酮的分泌,降低血压。

[方法]于普食卧位过夜,次日8时空腹卧位取血并测血压,取血后立即口服开博通25mg,继续卧位2小时,于上午10:00卧位取血测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并测血压。

[临床意义]在正常人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卡托普利后血浆醛固酮水平被抑制到416pmol/L(15mg/dl)以下,而原醛症病人的血浆醛固酮则不被抑制。

[结果]

时间醛固酮

(pmol/L)

血压(kPa)

试验前 2248.0 23.0/12.0

试验后 1904.1 21.0/12.5

[结果分析]患者服用卡托普利后,血醛固酮未被抑制到416 pmol/L以下,提示醛固酮的分泌不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的调节,因此支持原发性醛固酮的诊断。

八、安体舒通试验(Spironolactone test)

[原理]安体舒通有对抗醛固酮在远端肾小管保钠、排钾的作用,如果剂量充足,可使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尿钾排量减少,低血钾得到纠正,接近或达到正常血钾水平;并可降低其升高的血压,甚至降至正常水平。

[临床意义]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服用安体舒通后,血钾显著上升,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24小时尿钾排量减少。部分原有高血钠及碱中毒的患者,高血钠和碱中毒恢复正常。血压下降满意者,提示术后容易恢复正常,血压下降不满意者,往往提示术后不易恢复正常。本试验有助于证明是否存在醛固酮增多症,但不能鉴别是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方法]

1、固定饮食(钠160mEq/日,钾60mEq/日)7-14天。

2、吃固定饮食的第3天留取24小时尿,查钾、钠、氯,第4天采血查钾、钠、氯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或血气分析)为对照。

3、从第4天起,每日口服安体舒通60-80mg,1/6小时(亦可于7、12、17、22点4次服)。隔3-4天测定24小时尿钾、钠、氯和血查钾、钠、氯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或血气分析)一次。

4、对照期及实验期每日早、晚各测血压一次。

[试验结果]

时间血压

(kP)

血钾

(mmol/L)

24小时尿钾

(mmol)

血CO2CP

(mmol/L)

血PH

试验前23.0/12.0 2.16 42.7 29.0 7.446

试验后20.0/11.0 2.58 35 37.0 7.446

结果分析:患者安体舒通试验前后,血压轻度下降;血钾轻度升高;24小时尿钾轻度降低;但是血CO2CP反而轻度增高,血PH无变化。以上提示患者对安体舒通有一定的反应,可继续治疗,并适当增大剂量。

九、高钠试验(High natrium test)

[原理]大量钠盐进入远曲小管,促进钠、钾交换,使尿钾排除增加,血钾可随之降低。正常人可通过抑制醛固酮的分泌使血钾改变不大,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高钠对醛固酮分泌无抑制效应,反促使肾小管钠钾交换,使尿钾排除进一步增加,血钾因而降低。本试验适用于病情轻,血钾降低不明显的疑似醛固酮分泌过多的患者,作为激发试验。已有明显低钾血症者禁用。

[方法]

1、高钠固定饮食(钠240mEq/日)6天。

2、吃固定饮食前留24小时尿查钾、钠、氯以作为对照,次日晨查血钾、钠、氯以作为对照。

3、于开始固定饮食的第3天和第6天留取24小时尿查钾、钠、氯,并于第4和7天晨抽血查钾、钠、氯。如血钾在第4天已降至3.5mEq/L以下,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考虑是否终止试验。

4、每天监测血压1次

肾上腺髓质功能试验

一、酚妥拉明试验(Phentolamine blockage test)

[原理]酚妥拉明(即苄胺唑啉)是一种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阻滞儿茶酚胺的α-受体效应,使因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引起的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迅速下降。因此通过对酚妥拉明的反应,可以判断高血压与嗜铬细胞瘤的关系。

[方法]

1、试验前停用镇静剂至少2天,降压药至少3天,利血平至少14天。

2、试验前患者平卧休息,周围环境应安静。

3、建立静脉通道,缓慢滴注生理盐水。

4、每分钟测量血压一次,直至血压平稳,持续在22.7/14.7kpa(170/110mmHg)以上,方可进行试验。

5.在患者不察觉的情况下,从输液管中缓慢注射(在1分钟内)酚妥拉明5mg(儿童1 mg)。

6.注射完毕后,每30秒测量血压一次,共3分钟,以后每分钟测量一次,共7分钟,或直至血压恢复至试验前水平。

[结果]

1.正常人在注射酚妥拉明后2分钟血压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超过4.67/3.33kpa(35/25mmHg)。

2.嗜铬细胞瘤患者在注射2分钟后,血压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于4.67/

3.33kpa(35/25mmHg)并持续3-5分钟,或更长时间。

[临床意义]

1.阳性试验与嗜铬细胞瘤印证的准确率为75-100%。假阳性反应可`

2.假阴性反应少见。出现假阴性的原因可能与继发性小动脉病变有关。酚妥拉明用肌肉注射法进行试验,亦易出现假阴性反应

[试验结果]0时170/110mmHg;30秒160/108mmHg;60秒160/104 mmHg;90秒154/100mmHg;120秒160/100mmHg;150秒170/104mmHg;180秒180/104mmHg;4分钟180/98mmHg;5分钟164/98mmHg;6分钟164/100mmHg;7分钟160/96mmHg。

[分析]患者注射酚妥拉明后2分钟血压无明显下降,直至7分钟后血压仍无明显下降,故试验结果为阴性,结合病人临床表现嗜铬细胞瘤可能性不大。

二、间碘苄胍γ-闪烁照相(131I-mIBGγ-Scintigraphy)

[原理]间位碘苄胍是一种抗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剂,摄取胺的底物,注射入体内后,浓聚于肾上腺髓质和嗜铬细胞瘤体内,通过γ闪烁照相显像,因而对体内的单发或多发嗜铬细胞瘤可作出定位诊断。

[方法]

1、患者从检查前3天开始口服卢戈氏液,每次10滴,每日次,直至检查开始后第7天,以封闭甲状腺。

2、间碘苄胍生理盐水溶液按0.5/1.7体表面积计算出所需剂量,缓慢静脉注射。

3、注药后2

4、48、72小时进行γ闪烁照相,患者首先俯卧位检查肾上腺,然后仰卧位从头到膀胱进行全身γ照相。

[结果]

正常人在注药后24、48小时唾液腺、肝脏、脾脏和膀胱显影,少数人心脏和结肠亦有间碘苄胍浓聚,80%肾上腺不显影。

间碘苄胍在肾上腺的放射密度可分为三种类型。Ⅰ型肾上腺放射密度<肝脏;Ⅱ型肾上腺与肝脏相当。Ⅲ性肾上腺>肝脏。Ⅰ型和Ⅱ型属于正常肾上腺显像。Ⅲ型为异常显像。

[试验结果]

患者在静脉注射药物后24、72小时行胸腹前后位显象:可见双肺部、心脏、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摄取,并随时间逐渐减低;胸腹部其余部位均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摄取。

[诊断意见]未见明显嗜铬细胞瘤征象。

[结果分析]根据患者间碘苄胍γ-闪烁照相结果分析,可排除嗜铬细胞瘤的可能。

胰岛B细胞功能试验

一、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Glucose-induced insulin releasing test)

[原理]利用口服葡萄糖可刺激胰岛β细胞引起胰岛素释放增加,从而可反映β细胞的功能状态,因而对糖尿病的诊断、分型与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方法]

1、过夜空腹。

2、口服葡萄糖100克,于服糖前、服糖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血查血糖和胰岛素。胰岛素/血糖即为每个时相的释放指数。

[结果判定]

(1).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5-20mU/L,口服100g葡萄糖后30-60分钟达最高峰,约8-10倍于基础值,3小时后恢复至原来水平。

(2).1型糖尿病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稍低于正常,口服100g葡萄糖后90-120分钟才出现高峰,但低于正常。

(3).2型糖尿病肥胖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或正常,口服100g葡萄糖后2小时才达高峰,较正常者明显增高。

(4).胰岛素瘤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明显增高,于血糖浓度之间的生理关系失常,胰岛素不适当分泌过多。

试验结果:

时间(h)血糖(mmol/L) 胰岛素(Um/L)

0 3.77 3.0

1 4.7

2 36.2

2 5.65 35.0

3 5.96 18.8

4 3.63 3.6

4.5 3.35 2.9

结果分析:患者空腹及2小时血糖正常,空腹胰岛素浓度正常,2小时胰岛素浓度为空腹12倍,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能力正常。可排除糖尿病及胰岛素瘤等疾病。

二、口服葡萄糖(75克)耐量试验

[原理]在一定剂量葡萄糖负荷情况下,如果胰岛功能存在不足,不能释放出足够量的胰岛素,即可导致血糖增高,而这些患者在非糖负荷时的血糖是正常的。OGTT是检出这类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主要办法。

[方法]

1、试验前3日患者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应足以维持体重和膳食中五.水化合物含量不应小于300克。

2、试验前1日晚餐后禁食,空腹过夜。

3、试验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不能吸烟和喝咖啡。

4、前臂采血1ml,不加抗凝,分离血清,作为对照(0时值)。

5、口服葡萄糖75克,将葡萄糖粉溶于300ml温开水中,于5分钟内喝完。

6、于喝糖后1小时、2小时分别抽血测定血糖。

[正常值]

空腹血糖<6.2mmol/L(110mg/dl), 1小时<9.0mmol/L(160mg/dl), 2小时<7.8mmol/L(140mg/dl) [临床意义]

1、糖耐量异常(IGT):空腹值6.2-7.0mmol/L, 服糖后7.8-11.1mmol/L

2、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 服糖后≥11.1mmol/L或空腹血糖<7.8mmol/L,而服糖后2次血糖≥11.1mmol/L

[结果]

时间(小时) 0 1 2

血糖(mmol/L) 3.92 9.78 2.38

[讨论]患者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1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2小时血糖2.38mmol/L,但血标本均有溶血,结果不可靠,应重复检查。

三、氯化铵负荷试验

[原理]

正常人每天约产生50-70mEq氢离子,主要是来源于含硫氨基酸的氧化以及脂肪和糖的不完全氧化,并通过肾脏排泄。肾脏排泄H 主要有三种途径:1、近曲小管重吸收重碳酸钠,2、远曲小管酸化作用3、远曲小管被动弥散排出铵。

酸化作用有赖于磷酸缓冲体系:NaH2PO4+H,NaH2PO4+Na,可将尿PH从7.4降低到4.6,相当于酸度提高800级度。尿的酸化程度可通过测定可滴定酸来评价。当远曲小管有酸化缺陷时,可滴定酸(H排泄)减少,形成血酸中毒而尿碱性的分离状态。如果酸化缺陷不严重,血PH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此时则需要借助酸(氯化铵)负荷来揭示潜在的缺陷,因此氯化铵负荷试验也称作酸排泄激发试验。

[方法] 短程法(short test)

(1)试验前停用所有碱性药物至少2天。

(2)口服氯化铵100ml/kg(装入胶囊或配成10%溶液)。

(3)服药前留取2h尿标本测PH,采动脉血测PH全套。

(4)服药后每2h一次收集尿标本测PH和可滴定酸,共4次(历时8h),实验结束时再次采血测PH全套。

[正常值] 短程法(short test):服药后尿PH≤5.5, 可滴定酸和铵排出增加,血PH无明显变化。

[临床意义] 肾小管酸中毒

短程法(short test):尿PH无明显下降,可滴定酸和铵排出量不增加,血PH明显下降。

患者行氯化铵负荷试验后,尿PH值无明显变化,均为5.0,血PH值下降,血HCO3-亦下降,故不能除外肾小管性酸中毒所致低血钾。

[注意事项] 已有酸中毒(HCO3<17mmol/L)者不宜做氯化铵负荷试验。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常用内分泌功能试验

常用分泌功能试验 一、下丘脑-垂体功能试验 (一)TRH兴奋试验 【原理】TRH是下丘脑分泌的三肽激素,它能促进垂体前叶的促甲状腺细胞合成和释放TSH。 TSH→T3、4↑→反馈抑制TSH分泌,阻断TSH对TRH的反应,反之T3、4↓→TSH ↑。 【适应症】估价垂体TSH储备;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甲减;鉴别继发性甲减是垂体或下丘脑病变;鉴别垂体性侏儒的损害部位;替代T3抑制试验;此外还可用于诊断肢端肥大症及泌乳素瘤。 【方法】TRH 200~500μg(人工合成)+NS 2~4ml快速iv,注射前、后15分、30分、45分、60分、90分抽血测TSH,必要时可延至120分;如为诊断肢端肥大症,测GH;泌乳素瘤测PRL。 【结果解释】 正常反应30分高峰,1~3小时降至基础水平。最高值10~30μu/ml,较基础水平平均升高,男为8μu/ml,女为12μu/ml(约1倍)。 1、原发性甲减基础TSH水平升高,TRH刺激后TSH呈过度反应。峰值可高达 60μu/ml以上。 2、垂体性甲减TSH基础水平不能测得,对TRH刺激几无反应。 3、下丘脑病变所致甲减及垂体性侏儒,TRH呈延迟反应,高峰在45~90分钟。 4、甲亢FT3、FT4升高可阻断TRH对垂体的兴奋作用,所以TRH无反应。较T3抑 制试验方便、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有心血管疾患甲亢患者的诊断。 5、TRH亦能使PRL、GH释放。 ①肢端肥大症患者在注射TRH后,血GH增高大于基础值的50%,增高绝对值> 10ng/ml 。正常人无反应。 ②泌乳素瘤患者,血PRL基础值高,注射TRH后,PRL反应低于2倍,呈相对自 主性高分泌状态。正常人注射TRH后,血PRL分泌明显升高,男性增高值为基础值的6倍以上,女性增高值为基础值的8倍以上。 【注意事项】 ?可有短暂不适感:10%感觉有一种味道,75%有尿意,50%有恶心。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使TSH对TRH的刺激反应降低,应停药一周。雌激素、过量的抗甲状腺药物能增强TSH对TRH的刺激反应,分析时应注意。 (二)LHRH兴奋试验 【适应症】测定垂体促性腺激素储备功能;鉴别性腺功能障碍的部位。 【方法】 ?第一阶段 1. 8Am LHRH 50~100μg+NS 5ml iv(快),0、15、30、60、90、120分钟抽血查 FSH、LH。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内分泌三基考试试题(一) 姓名科室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A 多饮、多尿、多食 B 乏力 C 消瘦 D 高血糖 E 尿糖阳性 2.下述哪一项符合淡漠型甲亢() A.突眼征明显 B.心悸、多食、多汗、无力明显 C.甲状腺肿大明显 D.T4不增高,而只有T3增高 E.常见于老年人,易发生甲亢危象 3.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 ( )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D.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E.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 4.常用于内分泌功能减退的动态功能试验是: ( ) A.兴奋试验 B.抑制试验; C.激发试验 D.拮抗试验; E.负荷试验 5.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症状轻重不同 B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C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D 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E 血糖稳定性不同 6.引起ACTH升高的疾病是: ( ) A.Sheehan综合征 B.肾上腺皮质腺瘤 C.Addison病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PRI 瘤 7.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A 游离脂肪酸 B 血糖浓度 C 肾上腺素 D 胃肠道激素 E 血酮体浓度 8.Sheehan综合征患者各靶腺功能减退替代治疗应先补充: ( ) 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ACTH E.GnRH 9.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可合并恶性贫血 B.多见于中年妇女 C.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D.可合并1型糖尿病 E.诊断明确,宜手术治疗 10.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及答案(特选内容)

内分泌科出科临床考试试题(一) 姓名毕业学校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A 多饮、多尿、多食 B 乏力 C 消瘦 D 高血糖 E 尿糖阳性 2.下述哪一项符合淡漠型甲亢() A.突眼征明显 B.心悸、多食、多汗、无力明显 C.甲状腺肿大明显 D.T4不增高,而只有T3增高 E.常见于老年人,易发生甲亢危象 3.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 )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D.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E.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 4.常用于内分泌功能减退的动态功能试验是:( ) A.兴奋试验B.抑制试验;C.激发试验D.拮抗试验;E.负荷试验 5.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症状轻重不同 B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C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D 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E 血糖稳定性不同 6.引起ACTH升高的疾病是:( )

A.Sheehan综合征B.肾上腺皮质腺瘤 C.Addison病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E.PRI 瘤 7.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A 游离脂肪酸 B 血糖浓度 C 肾上腺素 D 胃肠道激素 E 血酮体浓度 8.Sheehan综合征患者各靶腺功能减退替代治疗应先补充:( ) A.性激素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D.ACTH E.GnRH 9.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可合并恶性贫血 B.多见于中年妇女 C.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D.可合并1型糖尿病 E.诊断明确,宜手术治疗 10.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A 合并高血压

内分泌各项试验

分泌科常用临床试验 方法及意义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2010年11月 垂体前叶功能试验 一、GnRH 兴奋试验(GnRH Stimulation gonadotropin secretion test)[完整] [原理]通过GnRH兴奋LH的分泌,评价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备功能. [方法]仁受试者禁食过夜,试验期间卧床,不吸烟。 2、将GnRH(10肽)100u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在30秒内静推完毕。 3、分别于0、30、60和120分钟在前臂采血2.0ml,分离血淸?2(TC保存作LH测定,必要时可同时测定FSH. [正常值]仁正常成年男子LH的反映蜂值比基础高5倍以上,U金值在30?60分钟岀现。 2、正常成年女子LH的反映因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异。 3、青春期前儿童呈低弱反应,峰值比基础值增高小于3倍。 [临床意义]?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LH的基础值显著髙于正常人(因此,GnRH兴奋试验对诊断不是必须的),蜂值亦显箸增髙(峰值和基础值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峰值只升髙3倍左右,提示功能储备减低?2?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LH的绝对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唸值只增高2倍左右。这些患者的反应程度与下丘脑或垂体组织受损破坏的程度有关,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3?体质性青春期延迟患者的反应和青春期前儿童相似(和出?龄一致儿 [结果]

[讨论]患者在GnRH剌激后,其血淸LH、FSH升高低于5倍基值,且LH高峰后移,说明其垂体腺瘤破坏正常组织,引起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备功能减退。 [附注]本试验不能鉴别下丘脑性和垂体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二、胰岛素低血糖兴奋GH. ACTH 试验(Insulin-induced hypoglycemic stimulating GH secretion test)[完整] [原理]低血糖对下丘脑?垂体是一种非常强的应激因素。正常人当血糖降至2?2mmol/L以下时,即显著兴奋GH、ACTH?皮质醇、TSH和儿茶酚胺的分泌。本试验是利用一种标准量的胰岛素引起低血糖,以检测GH的储备功能,亦同时测定垂体?肾上腺轴.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 [方法]禁食过夜,卧床休息,抽血査血糖.TSH、ACTH和GH,静注胰岛素0.1单位/公斤体重(垂体性侏儒),0.3单位/公斤体重(肥胖、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征、糖尿病),于0, 30, 60, 90分钟分别采血测定血糖和GH,于低血糖出现时抽血测ACTHo [临床意义]约70%的正常人有反应。 [正常值]正常人血淸GH升髙$5ug/L, GH峰值<75ug/L,提示GH严重缺乏。 [附注] 仁试验结束后,立即饮用20克葡萄糖水,然后进早餐,如病人有垂体功能低下之可能,应加服强的松5mg,当天每4小时进餐一次。 2、冠心病、癫痫未经纠正的严重甲减和Addison氏病,糖尿病,空腹血糖>&3mmol/L者不宜作此试验。 3、试验过程中出现心绞痛、休克或意识丧失者,应立即终止试验,静注50%匍萄糖60ml (同时另骨抽 血査血糖九如病人还不能恢复,静注胰升糖素0.5-1mgo 4、试验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和神志变化。[结果] 时间血糖 (mmol/L) 生长激素 (ug/L) ACTH (pmol/L) 刺激前15分钟 4.310.812.0 刺激前0分钟0.6 刺激后30分钟 2.470.81&2 刺激后60分钟 3.99 1.2 刺激后90分钟 4.460.6 [结果分析]患者Iflim GH升髙0?4ug/L, GH蜂值为1.2u§/L,低于正常人,说明其垂体生长激素瘤手术较彻底,无复发。另ACTH在兴奋后升髙,说明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有一立储备功能。 三、葡萄糖抑制GH 试验(Glucose Suppressing GH test){完整} [原理]下丘脑GH神经元上有调节GH分泌的糖受体,葡萄糖负荷后,通过下丘脑糖受体抑制GHRH 的分泌或兴奋生长抑素(SS)的分泌,使垂体GH的分泌减少。 [方法]仁口服匍萄糖100克(有糖尿病的患者可用125克大米煮粥代替)。 2、分别于0、30. 60、120和180分钟采血测定血糖和GH。 [正常值]100克葡萄糖负荷后GH<3ug / Lo [临床意义]肢端肥大症患者约1/3 GH水平部分受抑制(GH值抑制〉50%,但仍>3ug / L);约1 / 2 的患者GH在对照值的50%以内波动,不受抑制:约20%的患者呈反常反应,GH反而升髙,超过对照值的50% 以上。 四. 毗唳斯的明兴奋GH 试验(Pyridostigmine Stimulating GH secretion test)[完整][原理]毗咙斯的明通过抑制胆緘脂酶提髙中枢神经乙酰胆碱水平,刺激垂体GH释放。[方法]:1\禁食过夜,卧床休息。 2 口服毗唳斯的明2mg/Kg体重。

内分泌科常用检查

内分泌科常用检查 一.葡萄糖耐量试验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方法:1.试验前一天8pm后不再进食,次晨空腹测血糖 2.口服无水葡萄糖75g(溶于250-300ml水中),3-5min内服完 3.服后测1h,2h血糖 注意事项:1.试验前3天正常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含量200-300g 2.正常活动,非应激情况 3.试验过程中不应吸烟、饮水、进食及剧烈运动 4.FPG明显高于正常值者不做此试验 5.若病人有胃肠功能障碍,可采用静脉法: 用50%葡萄糖50ml静注或 按20%葡萄糖按葡萄糖0.5g/kg 静滴,半小时内注毕 2.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 方法:1.试验前一天8pm后不再进食,次晨空腹测血糖;胰岛素(正在使用胰岛素者测C肽) 2.静注50%葡萄糖50ml,1min内注射完 3.注射完2,3,5,8,10分钟对侧手臂取血测血糖、胰岛素和/或C肽(正在使用胰岛素者测C肽) 注意事项:同OGTT 二.胰岛B细胞功能评估 1.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方法:1.试验前一天晚上8pm后不再进食,次晨测空腹胰岛素及/或C肽(正在使用胰岛素者单测C肽) 2.口服无水葡萄糖75g(溶于250-300ml水中),3-5min内服完 3.测0、30'、60'、120'、180'血糖、血胰岛素及/或C肽 注意事项:同OGTT 2.标准馒头餐试验 方法:1.试验前一天晚上8pm后不再进食,次晨测空腹胰岛素及/或C肽(正在使用胰岛素者单测C肽) 2.用富强面粉100g制成的标准馒头2个,10分钟吃完(从第一口开始算起) 3.测0、30'、60'、120'、180'血糖、血胰岛素及/或C肽(正在使用胰岛素者测C肽) 注意事项:同OGTT 3.精氨酸刺激试验

常用内分泌功能试验

常用内分泌功能试验 一、下丘脑-垂体功能试验 (一)TRH兴奋试验 【原理】 TRH是下丘脑分泌的三肽激素,它能促进垂体前叶的促甲状腺细胞合成和释放TSH。 TSH→T3、4↑→反馈抑制TSH分泌,阻断TSH对TRH的反应,反之T3、4↓→TSH ↑。 【适应症】估价垂体TSH储备;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甲减;鉴别继发性甲减是垂体或下丘脑病变;鉴别垂体性侏儒的损害部位;替代T3抑制试验;此外还可用于诊断肢端肥大症及泌乳素瘤。 【方法】TRH 200~500μg(人工合成)+NS 2~4ml快速iv,注射前、后15分、30分、45分、60分、90分抽血测TSH,必要时可延至120分; 如为诊断肢端肥大症,测GH;泌乳素瘤测PRL。 【结果解释】 正常反应 30分高峰,1~3小时降至基础水平。最高值10~30μu/ml,较基础水平平均升高,男为8μu/ml,女为12μu/ml(约1倍)。 1、原发性甲减基础TSH水平升高,TRH刺激后TSH呈过度反应。峰 值可高达60μu/ml以上。 2、垂体性甲减TSH基础水平不能测得,对TRH刺激几无反应。 3、下丘脑病变所致甲减及垂体性侏儒,TRH呈延迟反应,高峰在45~90 分钟。 4、甲亢 FT3、FT4升高可阻断TRH对垂体的兴奋作用,所以TRH无反应。 较T3抑制试验方便、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有心血管疾患甲亢 患者的诊断。 5、TRH亦能使PRL、GH释放。 ①肢端肥大症患者在注射TRH后,血GH增高大于基础值的50%,增高 绝对值>10ng/ml 。正常人无反应。 ②泌乳素瘤患者,血PRL基础值高,注射TRH后,PRL反应低于2倍, 呈相对自主性高分泌状态。正常人注射TRH后,血PRL分泌明显升高,男性增高值为基础值的6倍以上,女性增高值为基础值的8倍以上。【注意事项】 ?可有短暂不适感:10%感觉有一种味道,75%有尿意,50%有恶心。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使TSH对TRH 的刺激反应降低,应停药一周。雌激素、过量的抗甲状腺药物

内分泌科常用检查

精心整理内分泌科常用检查 一.葡萄糖耐量试验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方法:1.试验前一天8pm后不再进食,次晨空腹测血糖 2.口服无水葡萄糖75g(溶于250-300ml水中),3-5min内服完 3.服后测1h,2h血糖 注意事项:1.试验前3天正常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含量200-300g 2 3 4.FPG 5 2 方法:1 2.静注50% 3.注射完2, 注意事项:同 二. 1.胰岛素 方法:1 .口服无水葡萄糖 3.测0、30'、60' 2 方法:1) 2 3.测0 3 方法:1 慢静滴维持静脉通道;并抽血测空腹胰岛素及/或C肽(正在使用胰岛素者测C肽) 2.20%盐酸精氨酸5g30"注毕,于0,2,3,4,5分钟对侧手臂取血测血糖、胰岛素和/或C肽(正在使用胰岛素者 测C肽) 注意事项:同OGTT 4.胰高糖素-C肽释放试验 方法:1.患者空腹采血测血糖及C肽 2.静脉注射胰高糖素1mg,注药后6分钟取血测血糖、C肽 注意事项:未排嗜铬细胞瘤或血压明显增高者禁做本试验 三.低血糖症相关检查 1.胰高糖素试验

方法:1.试验前日晚餐后禁饮、禁食,试验日晨空腹测血糖及胰岛素 2.静脉注射胰高糖素1mg,2-3分钟内注完,注射后每5分钟取血一次,连续30分钟,以后每半小时一次,直至2小时,测定血糖和胰岛素 意义:胰岛素瘤病人注射胰高糖素后5分钟血胰岛素上升>150mU/L,90-150分钟时血糖降至1.7mmol/l以下注意事项: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血糖和低血糖症的表现 2.饥饿试验 方法:晚餐后开始禁食,次晨空腹及有低血糖发作时随时抽血测血糖及胰岛素,若无发作,禁食时间可延长到72小时,期间每4-6小时测血糖、胰岛素水平,当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并已抽血送检血糖 和胰岛素后,停止试验,静脉注射50%GS40ml,并观察血糖变化;如空腹已持续72小时而无 低血糖发作时,抽血送检后停止试验。 注意事项:1.试验期间可饮水 2 3 2 3 1 方法:1 2、皮 、 注意事项 2 3 4 5.注意验单上必须注明试验项目、日期、时间、检查项目,如:卧立位醛固酮试验,8am,血皮质醇 2.高钠试验 方法:1.普通饮食基础上口服Nacl3gTid×7天 2.第6、7天抽血测Na+、K+,同时查24h尿Na+、K+,一般连测2天 意义:1.适用于疑原醛而血K+正常或接近正常者,血压不是特别高者 2.原醛者血K+>3.5mmol/L,尿K+>30mmol/24h;血K+在3.0-3.5mmol/L,尿K+>25mmol/L 3.低钠试验 方法:1.低钠饮食(每日进食钠量10-20mmol)共6日 2.第5、6日清晨取血测血Na+、K+,同时各留24h尿K+、Na+ 注意:1.血标本应防止溶血,留尿标本应准确;试验期间有的病人不思饮食,应嘱其尽量坚持,以取得配合意义:1.正常人限钠后血钾不上升

内分泌考试题

1.内分泌系统固有的内分泌腺有 A.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 B.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 D.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 E.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 答案:A 2.甲状腺激素属于 A.氨基酸类激素 B.蛋白质激素 C.肽类激素 D.类固醇激素 E.胺类激素 答案:A 3.性激素属于 A.氨基酸类激素 B.肽类激素 C.蛋白质激素 D.类固醇激素 E.胺类激素 答案:D 4.肾上腺皮质激素属于 A.氨基酸类激素 B.肽类激素 C.类固醇激素 D.蛋白质激素 E.胺类激素 答案:C 5.类固醇激素发挥作用是 A.通过与细胞膜受体结合 B.通过PKC C.通过C蛋白 D.通过与细胞核受体结合 E.通过DG 答案:D 6.蛋白质和肽类激素借助于下列哪种离子传递信息 A.K+ B.Na+ C.Cl- D.Ca2+ E.H+ 答案:D

7.内分泌是指内分泌腺或组织所分泌的激素 A.通过血液传递 B.通过细胞外液局部传递 C.通过细胞外液邻近传递 D.直接作用于自身细胞 E.细胞内直接作用 答案:A 8.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D.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E.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 答案:E 9.常用于内分泌功能减退的动态功能试验是 A.兴奋试验 B.抑制试验 C.激发试验 D.拮抗试验 E.负荷试验 答案:A 10.对内分泌腺功能减退性疾病治疗主要采用 A.替代治疗 B.病因治疗 C.对症治疗 D.支持治疗 E.放疗或化疗 答案:A 11.垂体微腺瘤是指 A.直径<10cm的肿瘤 B.直径<10μm的肿瘤 C.直径<5cm的肿瘤 D.直径<10mm的肿瘤 E.直径<5mm的肿瘤 答案:D 12.垂体大腺瘤是指 A.直径>10cm的肿瘤 B.直径>10μm的肿瘤 C.直径>5cm的肿瘤 D.直径>10mm的肿瘤 E.直径>5mm的肿瘤 答案:D 13.对于垂体瘤下列哪项不正确 A.无功能垂体瘤不分泌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激素

内分泌科特殊试验

内分泌科特殊试验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内分泌科特殊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原理 地塞米松为皮质醇的人工合成化合物,有强力抑制下丘脑 -CRF及垂体前叶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能力,而又不代谢为17-OH皮质类固醇,其代谢物在尿中的排泄量甚微,不影响尿中17-OH的测定。在正常情况下,ACTH的分泌量又受血中皮质醇浓度高低的反馈调节,应用外源性地塞米松后,抑制了CRF和ACTH,血中皮质醇和尿中的17-OH、17-KS含量下降而皮质醇增多症患者,尤其是肾上腺腺瘤和癌肿者,由于自主的分泌皮质醇,不受外源性皮质激素的抑制,内服地塞米松后,血中的皮质醇和尿中的17-OH、17-KS无明显下降。因此,利用此试验来探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否正常地被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所抑制。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一)方法 1、午夜1mg法 (1)上午8时、下午4时和午夜零时抽血测皮质醇,以了解有无昼夜节律性。(2) 午夜0时服地塞米松1mg。 (3)次日晨8时抽血测皮质醇。 1、2mg法 (1)于试验前2日连续收集24小时尿2天测尿17-OH、17-KS并于晨8时抽血测皮质醇做对照。 (2)试验日服地塞米松0.75mg/8小时,即(8AM,4pm,0AM)连服2天。

(3)试验日留24小时尿17-OH、17-KS并于晨8时抽血测皮质醇做对照。服药结束后留取8AM的血,测皮质醇,作为试验值 (二)临床意义 1、正常人或单纯性肥胖者被抑制,即抑制后血皮质醇或尿17-OH、17-KS 比对照值下降50%以上。 2、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下降不足50%,异常时不被抑制。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一)方法:同小剂量,唯将地塞米松剂量加大为2mg/次,每6小时一次,每日8mg,共2天。(8AM 地米4片,4pm 地米4片,0AM地米3片,共2天)(二)临床意义: 1、抑制率>50%,提示肾上腺皮质双侧增生。 2、抑制率<50%,提示肾上腺肿瘤包括肾上腺腺瘤、癌和异位ACTH综合征的可能。 (三)护理配合 1、各班做好交班加强责任心; 2、准确,按时给药; 3、准确采集血标本及留取24小时尿,正确加入防腐剂 立其丁试验(酚妥拉明试验) 原理:为肾上腺能α-受体阻滞剂,能与α-受体结合,可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升压效应翻转为降压,取消或减弱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主要用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试验。疑有嗜铬细胞瘤者,注射此药后,根据血压的下降情况,协 助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内分泌实验室检查(完整版)

内分泌疾病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功能检查 一生长激素(GH)测定 1.原理:GH由腺垂体GH细胞分泌,正常情况下GH呈脉冲式分泌,大部分是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受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抑素调节。 2.标本采集:早晨安静状态下,空腹不抗凝静脉血2ml。 3.正常参考值(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空腹基础状态下 0.06-5.0μg / L (0.16-13.0 mIU / L) 4.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 ⑴ GH减少的因素有肥胖、甲减、、雌激素、生长抑素、脂肪酸、急性葡萄糖负荷。 ⑵ GH增加的因素包括抑制生长抑素、β受体阻滞剂、多巴胺能激动剂、胆碱能激动剂、α受体激动剂、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低血糖,此外,大手术、紧张、、胰高血糖素、输入氨基酸等也可引起GH增加。 5.临床应用和分析: ⑴评价腺垂体功能。 ⑵用于 GH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由微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GH水平不一定升高,异位肿瘤分泌的GH或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少见)可引起GH水平升高。 ⑶正常GH空腹基础值较低,与GH分泌缺乏有重叠,了解GH分泌减少和储备情况需要做激发试验,注意排除各种因素对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如药物、紧张、应激等。 二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 1.原理:静点胰岛素可以使血糖水平下降,导致低血糖,低血糖可以通过兴奋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抑制生长抑素使生长激素(GH)分泌增加,同时可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使皮质醇水平增高,2试验方法:在过夜空腹状态下,静注常规胰岛素0.075-0.1 U/ 公斤体重,有垂体功能低下的病人0.05U / 公斤体重,有胰岛素抵抗的病人0.15-0.3 U/ 公斤体重,分别在0、30、60、90和120分钟抽血查血糖、GH和皮质醇,血糖要求下降到空腹血糖的50%以下,或降至50mg/dl,或有低血糖的症状。如不能达到上述要求,需要增加胰岛素用量,重复试验。 3.正常参考值:注射胰岛素后任何一次GH水平上升超过5μg / L以上,或GH水平大于10μg / L。 4.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 ⑴禁用于有癫痫和已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在试验的全过程对病人进行监护,并准备好50%葡萄糖,病人出现明显的低血糖时,在及时处理的同时继续采血。 ⑵有原发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需先补充生理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免出现严重的低血糖。 ⑶注意排除其他应激情况和药物对GH和皮质醇的影响。 5.临床应用和分析: ⑴用于怀疑腺垂体功能低下,特别是储备功能不足的病人,有10-20%的正常人可能有损伤反应。 ⑵肥胖、甲状腺功能异常、性腺功能低下、库欣综合征等可使反应迟钝。 三葡萄糖抑制试验 1.原理:正常情况下高血糖可抑制生长激素(GH)分泌,而GH瘤自主分泌GH,不受高血糖抑制。 2.标本采集:夜间禁食,早晨口服100克葡萄糖,分别在基线、服糖后1小时、2小时取血,测GH,可在取血前事先留置肝素抗凝导管。 3.正常参考值:在服糖后2小时GH <2μg/ L。 4.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见GH测定。 5.临床应用和分析:用于GH瘤的诊断和治疗后评价,GH瘤病人服糖后2小时GH>5μg/ L,但某些GH 瘤病人服糖后GH水平可抑制到<5μg/ L,一些急慢性疾病和应激患者,GH不受抑制。 四催乳素(PRL)测定 1.原理:PRL由腺垂体细胞分泌,主要受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的调节,许多因素可以影响 PRL的分泌。 2.标本采集:空腹不抗凝静脉血2ml,病人要求在清醒、安静和没有紧张以及乳腺检查之前采血,为避刺激可于采血前1小时预先留置肝素抗凝静脉导管。 3.正常参考值(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成年女性 1.9-25μg / L

常用内分泌试验方法

常用内分泌试验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一节: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生理功能检查 一生长激素(GH)测定 1.原理:GH由腺垂体GH细胞分泌,正常情况下GH呈脉冲式分泌,大部分是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受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抑素调节。 2.标本采集:早晨安静状态下,空腹不抗凝静脉血2ml。 3.正常参考值(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空腹基础状态下-μg / L - mIU / L) 4.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 ⑴ GH减少的因素有肥胖、甲减、、雌激素、生长抑素、脂肪酸、急性葡萄糖负荷。 ⑵ GH增加的因素包括抑制生长抑素、β受体阻滞剂、多巴胺能激动剂、胆碱能激动剂、α受体激动剂、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低血糖,此外,大手术、紧张、、胰高血糖素、输入氨基酸等也可引起GH增加。 5.临床应用和分析: ⑴评价腺垂体功能。 ⑵用于 GH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由微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GH水平不一定升高,异位肿瘤分泌的GH或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少见)可引起GH水平升高。

⑶正常GH空腹基础值较低,与GH分泌缺乏有重叠,了解GH分泌减少和储备情况需要做激发试验,注意排除各种因素对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如药物、紧张、应激等。生理状态下,GH呈脉冲式分泌,这种分泌与垂体、下丘脑、神经递质以及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关,有明显个体差异,并受睡眠、运动、摄食和应急的影响,故单次测定血GH的水平不能真正反应机体GH分泌情况,需要结合GH刺激试验诊断。经典的GH刺激试验包括生理刺激试验(睡眠、运动)和药物刺激试验。 生理刺激试验正常人于沉睡时或于进食、运动以后血清GH较原来增加,故可利用生理因素做l临床筛查试验。 ≥5~6/μg/L,垂体性侏儒症患儿往往不增加或<3 μg/L,可进一步作确诊试验。 运动试验必须达到规定的强度,才能产生促进GH分泌的作用,而且由于年龄和运动强度的差异,有效率仅为70%左右。睡眠试验要求一定的条件和设备,因此生理试验在儿童中难以获得可靠的诊断依据。 药物刺激试验是借助胰岛素、精氨酸、可乐定、胰高血糖素、左旋多巴、吡啶斯的明等药物可促进GH分泌而进行的。为排除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刺激试验前应禁食、卧床休息,于试验前放好留置针头,在上午8~10点进行。 α肾上腺素能受体,促进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分泌。盐酸精氨酸 g/kg(最大量不超过30 g),按10%浓度溶于注射用水中,于基础

常用实验室检查.doc

一、血液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男( 4.0~5.5 )×10 12 /L血红蛋白:男120~160g/L 女( 3.5~5.0 )×10 12/L女110~150g/L 新生儿( 6.0~7.0 )×10 12 /L新生儿170~200/L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婴幼儿、 15 岁以前的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后;高原、剧 烈运动;阻塞性肺气肿、发绀型先天心脏病及红细胞增多症等。(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成人( 4~10 )×10 9/L ;新生儿( 15~20 )×10 9/L;6 个月~2 岁( 11~12 )×10 9/L。 白细胞分类计数:类型 /百分数 /绝对值 1. 中性粒细胞( N ):①杆状核( st ):0~5 0.04~0.05 ②分叶核( sg ):50~70 2~7 2. 嗜酸性粒细胞( E): 0.5~5 0.05~0.5 3. 嗜碱性粒细胞( B): 0~1 0~0.1 4. 淋巴细胞( L):20~40 0.8~4

5.单核细胞( M):3~80.12~0.8 临床意义: ①白细胞计数增多与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增多:新生儿、妊娠、分娩、高温、严寒、饱餐、 剧烈运动等;急性感染(主要原因)、严重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可作为内出血诊断指标)、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生疾病及恶性肿瘤。 2. 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革兰阴性菌、病毒、原虫等)、血液疾病、理化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 3.核左移: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 /中毒 /溶血反应及白血病。 4.核右移:主要见于造血功能减退。 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 液病、恶性肿瘤、传染病。 ③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 ④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 4~6 天的婴儿至6~7 岁儿童;病毒杆菌感染、 淋巴细胞性恶性组织病等。 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先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⑤单核细胞增多:感染、血液病等。 (三)红细胞比容测定

内分泌试验:内分泌试验-集合版

禁水加压试验 原理:正常人禁水后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血容量减少,二者均刺激ADH释放,使尿量减少,尿比重升高,尿渗透压升高而血渗透压变化不大。 方法:试验前测基础体重、血压、血渗透压、尿渗透压和尿比重,以后每小时留尿测尿量、尿比重和尿渗透压,待连续两次尿量变化不大,尿渗透压差<30mOsm/kg时,显示内源性ADH分泌已达最大量,或病人体重减轻3%~5%,或病人出现血压下降、精神症状时此时测血渗透压及尿渗透压,并皮下注射水剂加压素5u,再留尿测1~2次尿量,尿渗透压。 临床意义:正常人及精神性多饮者者禁水后体重、血压、血渗透压变化不大,尿量逐渐减少,尿比重升高,多超过 1.020,尿渗透压升高,大于血渗透压2倍以上,多超过750 mOsm/kg,注射水剂加压素后,尿渗透压不能 进一步明显上升(不超过9%),有时甚而下降。 尿崩症患者禁水后体重下降>3%,严重者血压下降,有烦躁等精神症状。 ①部分性尿崩症禁水后尿比重轻度上升,可达1.015,尿渗透压可稍超过血渗透压,但常<600mOsm/kg, 仍低于正常人。注射水剂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可继续上升(较前上升>10%,或增加值>800mOsm/kg) ②完全性尿崩症禁水后血渗透压平均值>300 mOsm/kg,尿量无明显减少,尿比重多不超过 1.010,尿渗透压 无明显升高,低于血渗透压,注射水剂加压素后尿量减少,尿渗透压明显上升,较前>50%,甚至成倍升高。 ③肾性尿崩症禁水后尿液不能浓缩,注射水剂加压素后仍无反应。 安体舒通试验 原理:安体舒通能拮抗醛固酮对肾小管的作用,可引起储钾排钠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方法:予钠钾平衡饮食(钠160mmol/ d ,钾60 mmol/d)一周,每日测基础血压,于最后3天每日采血测钠、钾,24小时尿钠、钾,尿pH值。然后仍在上述饮食条件下,每日予安体舒通320~400mg,分3次口服,连续1~2周,每日测血压并于每周最后3天重复上述实验室检查。 临床意义:原醛患者血压下降,血钾上升,pH下降,尿钾减少,尿pH变为酸性。如为肾脏疾患引起则安体舒通不起作用。 冷加压试验 原理:临床上有时高血压病与嗜铬细胞瘤所致高血压不易鉴别,利用凉水刺激后两者上升幅度的差异协助鉴别高血压病与嗜铬细胞瘤。 方法:试验前停降压药一周,停镇静剂至少48小时。试验日患者先安静卧床30分钟,在每隔5分钟测一次血压。

内分泌考题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2分) 1.下列激素中哪一种是类固醇激素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促甲状腺素 D.血管紧张素Ⅱ E.前列腺素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过多过快补碱的主要危害是 A.诱发脑水肿 B.诱发低血钾 C.诱发低血钠 D.诱发低血氯 E.诱发胰岛素抵抗反应性碱中毒 3.下列哪项表现是T3、T4分泌增多直接所致 A.甲状腺肿大 B.浸润性突眼 C.心率增快 D.胫前粘液性水肿 E.甲状腺血管杂音 4.女,68岁,因呕吐、腹泻、意识障碍2天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血压170/110mmHg(22.7/14.7kPa),脉搏120次/分,体温37℃,皮肤松弛,腱反射极弱,血糖43.9mmol/L,CO2CP15.4mmol/L,血尿素氮17.9mmol/L,尿糖(+++),尿酮体(+)。下列最适合的治疗措施是 A.大剂量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 B.大量低渗盐水(0.45%)快速静脉滴注 C.大量等渗盐水静脉滴注 D.等渗盐水并用小剂量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 E.低渗盐水并用大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 5.抗甲状腺药物作用的机制为 A.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活性 B.抑制碘形成活性碘 C.影响酪氨酰残基碘化 D.抑制碘化酪氨酸的缩合 E.以上都是 6.下列哪一项既可作为肢端肥大症筛选和疾病活动性的指标,又可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 A.血清GH B.24小时GH C.血清IGF-1 D.TRH兴奋试验 E.LHRH兴奋试验

7.一位65岁病人,消瘦明显,厌食、嗜睡,无突眼,甲状腺肿大不明显,但有结节,心率100次/分,血清TT4为238mmol/L(正常值51.6~154.8mmol/L),你考虑为 A.甲状腺瘤伴甲亢 B.淡漠型甲亢 C.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D.桥本甲状腺炎 E.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结节 8.对于妊娠妇女,可疑甲亢时,下述哪种检查不应该做 A.甲状腺摄131I率测定 B.FT3、FT4 C.TSAb D.TT3 E.TSH 9.男,56岁,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年后症状缓解停药,3个月后复发。查体:左心扩大,心律绝对不齐,治疗宜采用/ A.甲状腺次全切除 B.甲状腺全切除 C.抗甲状腺药物长程治疗 D.131I治疗 E.复方碘溶液 10.与外分泌腺相比,下述哪一点,最符合内分泌腺特征 A.腺体组织中血运丰富 B.分泌化学物质 C.可作用于远部位组织 D.为无导管腺体 E.可进入血循环 11.妊娠早期合并甲亢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甲状腺肿大 B.多食,心率快 C.TT3,TT4升高 D.消瘦 E.FT3,FT4升高 12.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罕见的甲状腺肿瘤 B.多见于中年男性 C.部分肿瘤可见同心圆的钙盐沉积 D.较早出现血行转移 E.恶性程度较高 13.糖床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A.多饮、多尿、多食 B.乏力 C.消瘦

常用内分泌试验方法

第一节: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生理功能检查 一生长激素(GH)测定 1.原理:GH由腺垂体GH细胞分泌,正常情况下GH呈脉冲式分泌,大部分是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受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抑素调节。 2.标本采集:早晨安静状态下,空腹不抗凝静脉血2ml。 3.正常参考值(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空腹基础状态下 0.06-5.0μg / L (0.16-13.0 mIU / L) 4.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 ⑴ GH减少的因素有肥胖、甲减、、雌激素、生长抑素、脂肪酸、急性葡萄糖负荷。 ⑵ GH增加的因素包括抑制生长抑素、β受体阻滞剂、多巴胺能激动剂、胆碱能激动剂、α受体激动剂、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低血糖,此外,大手术、紧、、胰高血糖素、输入氨基酸等也可引起GH增加。 5.临床应用和分析: ⑴评价腺垂体功能。 ⑵用于 GH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由微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GH水平不一定升高,异位肿瘤分泌的GH或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少见)可引起GH水平升高。 ⑶正常GH空腹基础值较低,与GH分泌缺乏有重叠,了解GH分泌减少和储备情况需要做激发试验,注意排除各种因素对生长激素分泌的

影响,如药物、紧、应激等。生理状态下,GH呈脉冲式分泌,这种分泌与垂体、下丘脑、神经递质以及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关,有明显个体差异,并受睡眠、运动、摄食和应急的影响,故单次测定血GH的水平不能真正反应机体GH分泌情况,需要结合GH刺激试验诊断。经典的GH刺激试验包括生理刺激试验(睡眠、运动)和药物刺激试验。 3.1生理刺激试验正常人于沉睡时或于进食、运动以后血清GH 较原来增加,故可利用生理因素做l临床筛查试验。 3.1.1运动刺激试验:若小儿能合作,选择运动刺激最为方便,即令患儿空腹3~4 h后,先安静30 min,然后平地散步15 min,接着上下跑一层楼梯(约20级梯)上下跑动10~20个往返(5 min)。运动前抽血,运动后再抽血。80%~90%的正常儿童于运动后血浆GH浓度高峰≥5~6/μg/L,垂体性侏儒症患儿往往不增加或<3 μg/L,可进一步作确诊试验。 3.1.2深睡眠刺激试验:深睡眠试验必须在脑电图的监测下,于睡眠的第三期或第四期采血测GH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运动试验必须达到规定的强度,才能产生促进GH分泌的作用,而且由于年龄和运动强度的差异,有效率仅为70%左右。睡眠试验要

内分泌各项试验

内分泌科常用临床试验 方法及意义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2010年11月

垂体前叶功能试验 一、GnRH兴奋试验(GnRH Stimulation gonadotropin secretion test) [完整] [原理]通过GnRH兴奋LH的分泌,评价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备功能. [方法]1、受试者禁食过夜,试验期间卧床,不吸烟。 2、将GnRH(10肽)100u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在30秒内静推完毕。 3、分别于-15、0、30、60和120分钟在前臂采血2.0ml,分离血清-20℃保存作LH测定,必要时可同时测定FSH。 [正常值]1、正常成年男子LH的反映峰值比基础高5倍以上,峰值在30-60分钟出现。 2、正常成年女子LH的反映因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异。 3、青春期前儿童呈低弱反应,峰值比基础值增高小于3倍。 [临床意义]:1.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LH的基础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因此,GnRH兴奋试验对诊断不是必须的),峰值亦显著增高(峰值和基础值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峰值只升高3倍左右,提示功能储备减低。 2.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LH的绝对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峰值只增高2倍左右。这些患者的反应程度与下丘脑或垂体组织受损破坏的程度有关,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3.体质性青春期延迟患者的反应和青春期前儿童相似(和骨龄一致)。 [结果] 时间(min) -15 0 30 60 120 LH(IU/L) 3.9 3.7 8.8 8.4 9.1 FSH(IU/L) 3.4 3.8 8.5 8.4 8.4 [讨论]患者在GnRH刺激后,其血清LH、FSH升高低于5倍基值,且LH高峰后移,说明其垂体腺瘤破坏正常组织,引起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备功能减退。 [附注]本试验不能鉴别下丘脑性和垂体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常用内分泌功能试验2

常用内分泌功能试验 第一部分下丘脑-垂体功能检查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GnRH兴奋试验)【适应症】测定垂体分泌LH、FSH储备功能;闭经、性腺功能减低、青春期发育延迟的病因鉴别,垂体功能减低疾病。 【方法】 1.受试者不需禁食。 2.女性者选择排卵前期为试验日(下次月经16日)为宜。 3.晨8时起,取GnRH 100μg(儿童3ug/kg体重,最大剂量不超过100ug)经静脉推注或肌注(按药物说明书选择注射方法),注前及注后15、30、60、90min(男性于注射前后-15,0,30,60和120min)采血测LH、FSH。(贵阳) 我科:8Am LHRH 100μg + NS 5ml iv(快),0、15、30、60、90、120分钟抽血查FSH、LH。 【结果评价】 1.正常反应 (1)女性组:注GnRH后15min~30min,出现血清LH升高的峰值,其峰值增加到基值的2~3倍以上,其绝对值增加到10μg/L以上。在月经不同周期中反应有所不同(LH排卵前期增加3.0~4.0倍,卵泡期增加3.0~5.0倍;黄体期增加8.0~10.0;FSH增加0.5~2.0倍,与月经周期无关)。 (2) 男性组:反应峰值比对照高5倍以上,在30~60min出现。 2.低弱反应(反应不良)基值较低,注GnRH后,其增加幅度低于基值的2倍或基本上没有增加。 3.延迟反应峰值出现于60~90min,增加倍数同正常人。 4.青春前期正常人的LH兴奋程度很小,血FSH增加0.5~2.0倍。

【临床意义】 1.鉴别性功能减退的病变部位 a)原发性性功能低下:LH、FSH基值增高,反应亦明显升高。 b)垂体性性功能低下:无反应或低弱反应。 c)下丘脑性功能低下:反应可为正常或低弱反应。 2.长期下丘脑病变,GnRH缺乏使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下降(垂体惰性),单剂GnRH 不能鉴别下丘脑性与垂体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时,须行GnRH延长兴奋试验; 3.青春期延迟:对GnRH有反应,注后LH的增加在正常范围。 4.性早熟症:反应较一般儿童为高,达成人水平。 5.原发性甲减伴继发性闭经者,对GnRH无反应。 6.避孕药物引起闭经,对GnRH反应性低下。 7.库欣综合症伴闭经或性功能减退,反应低下。 【注意事项】 1.女性月经周期中对LHRH反应有强弱变化,正常妇女在卵泡期的早期LH反应最低,由卵泡早期至晚期,LH反应渐增,到排卵前期达到最高峰,黄体期LH对LHRH的反应比卵泡早期和中期为大。 2..正常男子iv人工合成的LHRH后15或30分LH成倍上升,FSH的增加不明显。但在注射猪的LHRH后,FSH也有升高。 3..原发性甲减伴闭经者对刺激无反应,经甲状腺激素治疗后反应恢复正常。 4.下丘脑功能紊乱,LH对LHRH的刺激有迅速反应,提示基本病变不在垂体。营养不良、神经性厌食、体重下降者。 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延长兴奋试验 【适应症】测定垂体分泌LH、FSH储备功能;鉴别下丘脑性与垂体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方法】 1.测定基础LH、FSH值; 2.每日肌注GnRH(或GnRHa)400ug×5天,或每天静滴GnRH 250ug(8小时滴完,×3天);我科LHRH 50-100 ug,隔日im或iv连续三天。 3.最后一天测定用GnRH 前后-30、0、15、30、60、90、120分钟血LH、FSH值。 我科0、15、30、60、90、120、150、180、240分钟抽血查FSH、L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