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漆器设计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4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漆器装饰繁荣发展的时期。
汉代漆器的装饰纹样主要包括物纹、人物纹和图案纹三类,它们具有很强的艺术特点,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物纹物纹是汉代漆器装饰纹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植物和动物为主,具有鲜明的局部表现和整体感受。
在植物纹样中,如莲花、葡萄、牡丹、桃花等被广泛运用,这些花朵鲜嫩、饱满,有时加入金色线条,强化了装饰的奢华感。
与植物纹不同的是,动物纹则有着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
如龙、凤、麒麟等神话传说中的动物,都被漆器制作者们巧妙地融入到了作品中。
通过对动物纹样的细节和构图的处理,强化了神话传说的神秘感和装饰的艺术感受。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中的人物纹主要表现的是历史上的名人、神话中的人物和一些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形象。
这些人物纹的形象生动,一些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被艺术家巧妙地表现出来,非常逼真。
汉代漆器中的人物纹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浮雕式的,另一种是绘画式的。
浮雕式的人物纹在漆器上显得立体感更强,人物形象突出;而绘画式的人物纹则更具有艺术性和装饰性,它们的表现形式更为简洁。
三、图案纹汉代漆器装饰纹样中的图案纹以几何图案和山水图案为主要表现形式。
几何图案使用广泛,如云雷纹、瑞兽纹、凤尾纹、蝴蝶纹等。
这些图案纹在汉代漆器制作中的应用丰富多彩,非常有特点。
另外,山水图案在汉代漆器的装饰中也被广泛运用。
这些图案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墨绿的山峦、碧蓝的江河、飞瀑流泉,都被漆器制作者们巧妙地表现出来。
这些图案纹通过对色彩和表现手法的处理,凸显了汉代漆器装饰纹样中的艺术性和装饰性。
总之,汉代漆器装饰纹样通过对物纹、人物纹和图案纹的表现,展现了丰富的艺术特点。
这些纹样的运用丰富了汉代漆器制作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在整个艺术装饰领域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撷英】仪征出土汉代漆器
展开全文
江苏仪征地处汉代广陵国,因为这个地方丘陵地多,所以成了广陵王侯家的风水宝地,境内分布的汉代墓葬众多,据不完统计,大小加起来,现在已经挖掘了200多座。
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木雕和漆器,成为广陵国漆木器的代表。
漆占卜盘
漆占卜盘通仃髹成黑色,中心绘红色十字。
盘上朱书文字五层,从内到外,天干、地支、十二月、二十八星宿,其中于干、十二月顺时针排列,地支是逆时针排列的。
六博盘
这就是我们在画像中常见的六博盘,通体红色,上面TLV线明显。
盘边下缘内收,底有四足。
彩绘六博士盘
盘面由五块板拼成,底有足,足边上彩绘神兽,该盘配有六根金属博箸,十二枚木质方块棋子。
漆黛板
内嵌长方形石砚及正方形研石。
底部有铭文,模糊不可辨。
髹漆研石
研石带有“凤”字铭文,上圆下方,髹黑漆,置于平板砚上。
四神纹漆翣
翣也叫障扇,礼仪用具,应该有木柄,可惜已朽。
上面画满各种
凤鸟、猛虎,非常精华彩,背面以云纹为主,非常精彩。
彩绘四龙穿璧纹漆笭床
些物垫于棺底。
其它地区罕见。
床边四周有6厘米宽的外框,内部镂雕四龙穿三璧,四龙的头在四角,图案设计精巧。
彩绘双龙穿璧纹漆笭床
这件跟上件有点相似,不过漆成黑色。
漆面罩
素面,饰有铜柿蒂饰。
汉代漆器的装饰手法
汉代漆器是中国漆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艺术风格和装饰手
法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特点。
其中,装饰手法尤为独特,通过多种工
艺手段,实现对漆器表面的装饰和美化。
首先,汉代漆器的装饰手法中以贴花为主要形式。
所谓贴花,是
指将剪成各种形状图案的彩纸贴在漆器表面,又称“剪贴艺术”。
这
种技法可以表现出极其丰富、精致的图案,比如花草、虫鱼、人物等。
同时,通过不同颜色的纸质,还可使整个漆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效果。
其次,汉代漆器的装饰手法中还采用了雕刻、镌刻和印刷等技法。
这种手法通常用在相对平整的漆器表面上,钻刻出各种花纹和文字,
通过线条的粗细和刀法的深浅,增强了装饰效果。
同时,印花也是一
种常用的手法,通过复杂的图案丝印印刷技术,使漆器表面具备更加
精细的饰纹效果。
除此之外,汉代漆器的装饰手法还包括了大量民间艺术元素。
例如,采用贴珠、贴玉、镶锦、锦花、彩线等民间刺绣工艺,将其嵌入
漆器表面,并搭配各种光亮的金属部件,摆脱了单调的装饰,增加了
整体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汉代漆器的装饰手法丰富多彩,涵盖了贴花、雕刻、
镌刻、印刷、贴珠、贴玉、镶锦、锦花、彩线等多种工艺技法。
这些
手法在漆器上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漆器的装饰性和观赏性,还使汉代
漆器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
之一。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汉代漆器是中国古代漆器的重要时期,其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纹饰丰富多样:汉代漆器装饰纹样丰富多样,包括动植物纹、人物纹、几何纹等。
动植物纹在漆器上得到广泛运用,主要有龙纹、凤纹、鸟头纹、鱼纹等,这些纹样生动活泼,富有变化。
人物纹主要以神仙、贵族等形象为主,展现了汉代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风貌。
几何纹则是汉代漆器装饰的基本纹样,包括直线、曲线、圆形、方形等,这些纹样布局精密,构图严谨。
2. 金银嵌饰:汉代漆器常常采用金银嵌饰的技法,以增加装饰效果。
金银嵌饰主要应用于装饰纹样的线条、边角等部分,为漆器增添了珍贵、豪华的视觉效果。
金银嵌饰的技法与工艺相当高超,不仅能够表现纹样的曲线、线条,还能够展现细节的精细描绘和艺术效果的巧妙处理。
3. 彩绘装饰:汉代漆器装饰纹样中,彩绘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手法。
彩绘装饰主要在漆器表面进行,通过绘制各种颜色的彩绘,为漆器增加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彩绘装饰的纹样主要有山水画、花卉画、鸟兽画等,这些纹样展示了汉代人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4. 古文书法:汉代漆器纹样中常常使用古文书法,以增加装饰的文化内涵。
汉代漆器上的古文书法主要有篆书、隶书、楷书等,这些书体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展现了汉代人们对文字艺术的崇尚和追求。
汉代漆器上的古文书法主要用于装饰纹样的文字部分,如题款、诗词等,为漆器增添了一种古雅的文化气息。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纹饰丰富多样、金银嵌饰、彩绘装饰以及古文书法等方面。
这些艺术特点使得汉代漆器装饰纹样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展现了汉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意识的高度发展。
汉代漆器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的漆器制作和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王堆汉墓之争奇斗艳的漆器西汉“君幸酒”云纹漆耳杯漆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它至少已有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到了汉代,漆器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前所未有的。
器形之多样、工艺之精巧,也是前所未有的。
下面,就带大家来领略一下这些中国艺术史上的奇葩,让我们为汉代的高超艺术惊叹吧!西汉“君幸食” 凤纹漆盒云纹漆鼎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木胎,盖与鼎身做子母口扣合。
圜底,三蹄形足。
器内髹红漆,纹饰为红色和灰绿色的涡卷纹和方连纹等组成的几何云纹。
足部朱漆绘兽面纹。
器底朱书“二斗”,表示容量。
该鼎构图优美,色调柔和,器形稳重,完整如新,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西汉云纹漆案鉴赏课堂 >>> 微信公众号德视宝收藏百科全书权威挖掘深度解析辨伪存真利器专家标配藏家必备长按复制“DESI-BAO”进行添加关注马王堆一共出土700多件漆器,其中有不少曾经未曾出现过的新器形,如鼎、锺、钫、盘等大型器物。
这些在西汉墓中,是常见的一组礼器,但过去所见的,都是陶或铜制的,而马王堆汉墓却使用了成组的漆礼器,这也属首次发现。
西汉“君幸食”小漆盘这批漆器,胎质有木、竹和夹紵三种。
其中木胎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按其制法可分为:外形旋削而成的旋木胎,如鼎、锺等;刨削剜凿而成的斫木胎,如匜、钫等。
这两种的器胎一般比较厚重。
第三种是用薄木片捲成圆筒形器壁,称捲木胎,主要见于卮、奁等。
夹紵胎,也称“脱胎”,系先用木或泥做成器物的胎模,然后用麻布或丝绸一层层粘附于胎膜上,等麻布或丝绸干实后去掉胎模,就成了“脱胎”。
脱胎,质薄体轻,结实耐用,是我国漆器工艺中的独特创造。
西汉彩绘漆食奁马王堆出土的漆器,大部分都饰有花纹。
装饰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最主要的是彩色漆绘,也就是讲颜料调如漆中作为画料。
用漆绘画出的花纹,色彩光量,不易剥落。
其次的一种方法是油彩画。
用朱砂、石绿、石青、白粉等矿物质粉状颜料调油(可能是桐油),绘画在上漆的器物上,色彩有红、黄、白、金、灰、绿等。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类型与特点分析汉代漆器在继承战国漆器工艺的基础上适应了社会需要,迎来空前繁荣的全盛时期,逐渐取代青铜器的主流地位,成为工艺装饰的首选。
与此同时,漆器设计不再只注重实用性,而是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观赏性和艺术性之上,各种类型的漆器装饰纹样开始出现并逐渐推广。
汉代漆器的装饰纹样造型和艺术特征,与汉代的政治经济条件、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很深的渊源,集中反映了汉代气势恢宏的繁荣局面,也映射出汉代人的独特的审美观。
一、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类型汉代漆器的装饰纹样多种多样,题材多取自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并适当借鉴了点、线、面构成的抽象几何图形,此外,由于汉代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富足,生活场景也是常见的漆器纹样。
因此,汉代漆器纹样类型主要有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和生活纹样三种。
(一)动物纹样人们对动物纹样的喜爱与图腾崇拜密切相关,这也是我国传统工艺设计中最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
汉代漆器的动物装饰纹样十分常见,且动物造型多种多样。
第一,动物纹样多种多样。
汉代漆器的动物纹样不仅包含牛、鸟、龟、豹、虎等常见的动物造型,也包含一些神话传说中的动物造型,比如龙、凤凰、云豹等。
其中,云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动物纹样,尤其多见于汉代皇室漆器装饰,湖北出土的汉代云豹纹样漆器盖就是云豹纹样的代表之作,在这件漆器作品之中,中心的云豹造型威猛生动,四周用植物纹样装饰,整个画面十分具有观赏性。
第二,动物纹样造型夸张。
汉代漆器的动物纹样并不追求写实,而是在参照物的基础上,运用夸张、抽象、概括等手法,将动物的特征和漆器的美观相结合。
云豹图案为例,中心的云豹图案线条流畅优美,身躯呈现出夸张的大幅度弯曲,而且尾巴和须也进行了夸张化,生动展现了云豹矫健威猛的形象。
(二)植物纹样植物纹样是指以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为题材,在此基础上运用抽象概括手法进行变形,最终完成富有装饰性的漆器纹样。
植物纹样是汉代小件漆器中运用最多的造型类型,主要有蔓草纹样、卷草纹样、四叶草纹样三种,其主要作用有两点:第一,丰富、生动的衬托作用。
汉代漆器装饰元素及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汉代漆器是中国古代漆器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汉代漆器装饰元素包括了各种花卉、动物、符号、几何图案等,这些装饰元素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包装设计中,结合汉代漆器装饰元素,可以为产品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提高产品的品位和档次。
一、汉代漆器装饰元素1.花卉图案汉代漆器中的花卉图案包括牡丹、荷花、蔷薇等,这些图案通常是在黑色或者红色的漆底上雕刻出来的。
花卉图案多以花瓣、花蕊、花叶等为主要元素,清晰明了,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2.动物图案汉代漆器中的动物图案有龙、凤、麒麟、鱼、蝴蝶等,这些动物在古代文化中被视为祥瑞之物,具有吉祥寓意。
动物图案常常是以线条和色块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动态美和表现力。
3.符号图案汉代漆器中的符号图案有太极、八卦、飞天等,这些符号在古代有着神秘而深刻的含义,代表着中国古老而博大的哲学体系。
符号图案的设计通常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却又可以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4.几何图案汉代漆器中的几何图案有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这些几何形状通常是组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丰富多变的图案。
几何图案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可以使产品看起来十分精美和高档。
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1.瓶盒包装汉代漆器装饰元素适用于高档酒类、化妆品、礼品等产品的瓶盒包装。
在设计上,可以选用汉代漆器中的花卉、动物、符号等图案进行设计,然后结合现代工艺做出仿古的效果,使产品呈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和古老的品味。
2.礼品包装汉代漆器装饰元素适用于高档礼品包装。
在礼品包装设计中,可以选用汉代漆器中的花卉、动物、符号等图案进行设计,然后结合现代工艺做出仿古的效果。
礼品包装中的汉代漆器装饰元素,可以使礼品更加显得有品位,也能够让收礼者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内涵。
3.家居用品包装汉代漆器装饰元素适用于家居用品包装,如餐具、茶具、花瓶等。
在包装设计上,可以利用汉代漆器中的花卉、动物、符号等图案进行设计,然后运用现代工艺进行打造,使家居用品更加显得精美高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简述汉代漆器设计的特点
汉代漆器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色彩丰富:汉代漆器的设计非常注意色彩的运用,经常使用红、蓝、黄等鲜艳的颜色进行装饰。
尤其是红色,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在汉代漆器设计中十分常见。
2. 图案细腻:汉代漆器的图案非常细腻,常用的装饰图案包括纹饰、花卉、动植物等。
这些图案大多采用浮雕或者镶嵌的方式进行表现,制作工艺精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3. 主题多样:汉代漆器的设计主题多样化,既有各种神话传说的故事情节,也有人物、动物、植物等自然界元素的描绘。
此外,还有一些与汉代社会文化、历史事件等相关的主题,使得汉代漆器设计更富有内涵和智慧。
4. 应用广泛:汉代漆器的设计不仅用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装饰,如盘、碗、盒等,还广泛运用于宫廷、宗庙以及墓葬中。
汉代的丧葬文化中,漆器被视为重要的随葬品,因此漆器设计更加注重豪华、庄重、富丽堂皇的表现。
总体来说,汉代漆器设计注重色彩丰富、图案细腻、主题多样,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特点。
西汉漆器艺术彩绘鸟云纹圆盒口径22.5,通高3.6cm湖北省博物馆藏品西汉 1986年江陵毛家园1号墓出土木胎,旋制。
由盖与器身相扣合而成。
器表及口沿内、内底正中与中部一圈髹黑漆,余髹红漆。
内底正中在黑漆地上用红、灰黑无光漆绘鸟云纹、变形鸟纹、圆卷纹等纹样,内底第二圈用红漆绘变形鸟纹,口沿内外绘变形鸟头纹,口沿上绘波折纹、点纹。
外底有烙印文字。
彩绘鸟云纹圆盒口径21.2,通高18.7cm湖北省博物馆藏品西汉 1978年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木胎,挖制。
由盖与器身相扣合而成,整器呈圆球体。
敛口,弧形壁,圜底,圆圈足,有盖,盖顶隆起,周边有圈足状的抓手。
器内髹红漆,器表髹黑漆,并用红、褐漆彩绘花纹:盖顶绘鸟云纹、变形鸟纹,盖面与器身的中部绘鸟云纹、变形鸟纹和卷云纹,口沿内外、盖上及器身近底处绘波折纹及点纹。
彩绘鸟运纹盂口径27.6,圈足径17.4,高9.2cm沙市市博物馆藏品西汉 1992年沙市肖家草场26号墓出土木胎,旋制。
口微敛,方唇,短颈,腹下弧内收,圜底,矮圈足。
器内第三圈髹红漆,余均髹黑漆,再以红漆绘花纹。
内底中心绘鸟云纹、变形鸟纹、卷云纹、圆卷纹,第二圈及口沿内侧、腹外壁均绘变形鸟头纹,口沿上绘波折纹、圆点纹。
彩绘鸟云纹方平盘长71.2,宽43.2,高4.7cm荆州博物馆藏品西汉 1975年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出土木胎,斫制。
长方形,周边起棱较高,平底,底部四角有曲形足。
盘外与内壁髹黑漆,盘内底髹红、黑漆各三周,并在黑漆地上用红、褐、灰黑无光漆彩绘花纹:中心花纹与第三圈花纹均以鸟云纹为主,其间填绘圆卷纹和点纹等优美图案;第二圈为变形鸟头纹。
出土时,盘里尚有牛排和鸡骨等食物。
彩绘变形鸟纹圆盒口径15.5,盖径17.4,通高14.6cm沙市市博物馆藏品西汉 1991年沙市肖家草场2号墓出土木胎,旋制。
盖与器身以子母口扣合而成。
盖顶微隆,有圈足状抓手。
器身圜底,圈足。
里髹红漆,外髹黑漆,并用红漆绘图案。
中国漆器的巅峰时代——汉代漆工艺中国漆器的巅峰时代——汉代漆工艺漆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
一九七八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一只髹漆的木碗,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漆器。
此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初生的漆工艺,像早晨初升的太阻,不断升起。
大约经过了五千年左右的蓬勃发展,从西汉初年开始,它如日中天,发射出最大的光和热,进入了中国漆工艺史上最灿烂辉煌的巅峰时代!一、汉代漆工艺昌盛繁荣的景象汉代是我国漆器灿烂辉煌的时代。
汉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漆器繁荣的文字记载。
当时人们满怀激情地描述它,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词句来歌颂它。
如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全国各地市场上,都有“木器髹者千枚”,“漆于斗”,漆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还出现了“陈、夏千亩漆”*这样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
张衡《南都赋》说:“其原野则有丝漆麻伫”e。
扬雄《兖州牧箴》也说:“草繇木条,漆丝缔絺生”,漆丝絺伫正是制造漆器的主要原料。
《史记?货殖列传》说:“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盐铁论?本议》说:“陇蜀之丹漆旄羽”,“兖豫之漆丝缔之”,是全国著名的。
当时各地的公私漆器作坊,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扬雄说蜀郡成都的漆器作坊,“雕镂扣器,百伎千工,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当时的器具,凡是可以漆制的,无不制成漆器。
人们普遍使用漆器。
《盐铁论.散不足》记载:“今富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钟;中者舒玉伫器,金错蜀杯。
”“良民文杯画案”,“涂屏错跗”,“采画丹漆”。
说富裕和小康人家,都大量使用高级漆器。
《盐铁论》说,汉代漆器乃“养生送终之具也”。
人们不仅生前大量使用漆器,赞美漆器,而且;死后还要用大量漆器殉葬。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数以万计的汉墓。
发掘资料表明,汉墓随葬了大量漆器。
尤其是西汉墓,凡是能够保存漆器的中等规模以上的墓葬,其随葬品,许多是以漆器为主;那些不能够保存漆器的墓,除一部分墓的漆器全朽不留痕迹外,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墓葬,残存大量漆皮和漆器痕迹,以及大量漆器的金属配件、玉石珠宝嵌件和装饰物。
马王堆汉墓“绝美漆器”赏析漆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它至少已有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到了汉代,漆器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前所未有的。
器形之多样、工艺之精巧,也是前所未有的。
下面,就带大家来领略一下这些中国艺术史上的奇葩,让我们为汉代的高超艺术惊叹吧!针刻纹漆奁西汉,直径11厘米,高5.9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化妆奁盒。
单层五子漆奁中的五个小奁之一。
五个小奁分别盛放化妆品及花椒、香草等植物。
该奁为夹纻胎,盖里外中心部分针刻云气纹,并加朱绘,盖边缘及器身近底处针刻几何纹,并朱绘点纹。
针刻工艺即用锥或针在未干透的漆膜上镌刻纹饰,遣策称“锥画”,俗称“针刻”。
此技法在战国时已经产生,至汉代时更发展为在刻划出来的线缝内填入金彩,称之为“戗金”工艺,使其产生类似铜器上金银错的花纹效果,这代表了汉代髹饰工艺的发展水平。
彩绘猫纹漆盘西汉,口径27.8厘米,高6.2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盛食器。
旋木胎,盘内黑漆地上画三猫一龟,类似近代写生线条。
猫用红漆单线勾勒,内涂灰绿色漆,朱绘耳、须、口、眼、爪、牙和柔毛,画面特别突出了猫大睁的双眼和长尾巴以及乌龟的长颈,形象颇为生动。
三猫一龟的周围以红色和灰绿二色绘云纹。
盘口沿朱绘几何图案。
画面整体呈同心圆的形态向外扩展,构图讲究对称。
龟代表长寿,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祥瑞,与龙、凤、麟并称“四灵”。
猫与龟的组合,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
“君幸酒”云纹漆耳杯西汉,长16.9厘米,高4.4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饮食器。
斫木胎。
椭圆形,圆唇,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上翘。
杯内髹红漆,以黑漆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酒”三字,即“请君饮酒”之意。
外壁和杯底髹黑漆,光素无纹。
口沿外部及两耳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示容积。
遣策称为“小具杯”。
耳杯或称羽觞,其名之由来,一说是因其形状似爵,两耳像雀之双翼;一说是杯上可插羽毛,有催人速饮之意。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
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国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转折期。
在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十分明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样式、颜色、图案和工艺等方面来探讨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
一、样式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样式以流行于战国时期的各种图案为主,如云龙纹、凤纹、花卉纹、几何纹、人物纹等。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云龙纹和凤纹。
云龙纹在汉代漆器中十分常见,它取自中国传统神话中的龙,寓意着龙的权威和力量。
凤纹则代表着美好和吉祥,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古代漆器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颜色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颜色以白色、黑色、红色、黄色为主,配合绿色、蓝色等。
其中,白色代表纯洁和高雅,黑色则象征神秘和威严,红色是幸福和喜庆的象征,黄色则表示吉
祥和权力的象征。
三、图案
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图案以自然景观和人物故事为主。
自然景观中以山水、云雾、水波、花草等为主,人物故事则以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为主。
这些图案不仅形象生动,而且
深刻、精细、细致,体现了汉代民族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四、工艺
汉代漆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常常采用多种工具和制作技巧,如刻、拓、印、彩绘、填嵌、磨砂等。
漆器的制作还需要多次涂、烘、打磨的过程,每一组炉头生产的漆器都是
手工制作的,需要把漆层涂抹在已经制作好了木制的器皿表面,保证漆淋的厚度均匀,同
时保证器皿表面光滑平整,漆层的凝固十分缓慢,得慢慢打磨几道,才能保证达到完美的
效果。
湖北出土秦汉漆器精粹(下)髹漆器物统称漆器,它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物最有特色的一类。
南方的漆树资源和较高的地下水位,是湖北漆器文物十分丰富并得以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
漆具有耐酸碱、耐高温、防潮、防腐等多种性能,既可施于木胎,又可施于铜、陶、皮、纻、竹等胎质,即可髹于日用器皿和家具,又可髹饰礼乐器和葬具。
考古发现的大量漆器开辟了认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新领域。
秦汉漆器的纹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既有现实生活,又有神话故事;既有珍禽异兽,又有花鸟鱼虫。
漆器的用色以黑红两色为主,辅以褐、灰、金、黄、绿、蓝、白等色,华美艳丽。
彩绘中,线条行云流水,飞扬生动;纹样适合器型,繁复变化。
这些漆器彩绘成为秦汉时期中国装饰艺术的典范。
食具商周时期,青铜食器多是重要的礼器,漆器也有礼器功能。
秦汉时期,漆木食器的仪式功能已不强烈,这使得髹漆食器更趋于实用。
总的来看,秦汉食器的种类不多,造型和功能与今天所使用的器皿几乎一致。
纹样也多为几何、植物和变形动物纹装饰,显得轻松活泼。
盒盒在器形上分圆、椭圆、方形。
一般器内髹红漆,器表髹黑漆,用红、褐色彩绘纹饰。
圆盒,木胎,挖制,整器呈球状,盖、底同大,以子母口扣合,是秦汉漆器中的典型器物。
长方盒,木胎,各部分分别斫制后粘合而成;盖与器身套合。
双耳长盒,木胎,挖制,盖与器身扣合,椭圆形,两端有耳,盖与底均有弧形假足。
此形仿铜盨造型,为秦汉特有器形。
战国·秦国彩绘变形凤鸟纹漆圆盒,1975年云梦睡虎地7号墓出土,木胎,挖制。
外底与盖上分别烙印一“亭”字。
秦代素漆耳杯盒,1975年云梦睡虎地13号墓出土,木胎,挖制。
盖上有烙印的“亭”字。
出土时盒内平放耳杯五只。
秦代彩绘云凤纹漆圆盒,1978年湖北云梦睡虎地43号墓出土,木胎,挖制。
盖顶烙印“亭”字,外底烙印“亭上”二字。
秦代彩绘变形凤鸟纹漆圆盒,1978年湖北云梦睡虎地25号墓出土,木胎,挖制。
外底针刻文字“东郧但”。
汉代漆器,中国漆艺的巅峰时代文:雨葭 图:本刊资料库汉朝,是我国相对开明和包容的朝代。
在政治稳定、经济复苏、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在受到宗教信仰、道家美学以及楚汉审美精神的影响下,汉代漆艺被尊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漆器是漆的器物。
是器即为家用;不能实用,何以称器?”在当时,“实用”与“美观”兼一身的汉代漆器已基本上取代青铜器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漆工艺也是在这时如日中天。
汉代漆器也以其数量庞大,品种繁多,工艺精湛而达到了中国漆艺发展史上最灿烂辉煌的巅峰时代。
彩绘云气纹漆双层圆奁盖西汉(206 BC —25 AD)1972年云梦大坟头1号墓出土高4.4cm 、盖径22.5cm (全器高约7.9cm )木胎,卷制。
奁身已佚。
出土时,奁内放铜镜、玉璧、木梳各1件,木篦3件,木刮刀2件彩绘云凤纹漆盂西汉(206 BC —25 AD)1972年云梦大坟头1号墓出土高10cm 、口径30cm 木胎,挖制彩绘变形凤鸟纹漆盂西汉(206 BC —25 AD)1986年江陵毛家园1号墓出土高8.3cm 、口径25.2cm木胎,旋制。
外底有针刻符号彩绘漆豕口形双耳长盒盖西汉(206 BC —25 AD)1975年云梦睡虎地47号墓出土高6.5cm 、长27.1cm 、宽13.7cm木胎,挖制。
盒身已佚。
两端绘出猪头部的眉目嘴鼻,器表绘变形凤鸟纹、波折纹等彩绘云凤纹漆圆壶西汉(206BC-25AD),1986年江陵毛家园1号墓出土,高37.4cm ,口径12.9cm ,腹径26.4cm彩绘云凤纹漆圆盘西汉(206 BC —25 AD)1975年江陵凤凰山167号墓出土高5.5cm 、口径27.9cm 木胎,旋制极致的实用性设计汉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漆器繁荣的文字记载。
当时人们满怀激情地描述它,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词句来歌颂它。
如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全国各地市场上,都有“木器髹者千枚”,“漆于斗”,漆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