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157.50 KB
- 文档页数:58
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原理
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序贯性加压于患者的足部和小腿,驱动血液向主动脉返流,从而产生舒张期增压波。
这样可以在心脏舒张期提高主动脉的舒张压,进而增加颈总动脉的血流灌注,促使缺血部位侧支循环形成,增加脑血氧供应。
此外,体外反搏还可以使回心血量增加,心搏出量增加,加快脏器灌注血流速度,降低血黏稠度,改善脑组织及病变细胞功能。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体外反搏可以改善胰腺器官的微循环,增加其血流灌注,从而促进糖的代谢和胰岛素的分泌。
此外,体外反搏还可以通过增加外周血管的血流应切力,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用量。
这些作用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减少口服降糖药的用量,并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
总之,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的原理是通过增加主动脉舒张压、改善胰腺器官微循环、促进糖代谢和调节血压等机制,综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症状。
体外反搏治疗基本概况体外反搏治疗是用外力促进血液循环的一种辅助治病方法,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伤、无副作用的疗法,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另外,体外反搏还可降低血液粘度和抗自由基的作用,这些都有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
具体原理主要装置是在患者四肢和臀部扎上气囊,连接上特定的气源,配上专门设计的电器控制部分,利用患者自身的心电信号,进行固定触发,并与心脏保持严格的同步工作。
当心脏进入舒张期开始之际,扎于四肢和臀部的气囊充气,自远端序贯地加压四肢和臀部,迫使血液返回主动脉,从而提高主动脉舒张压。
其次,体外反搏可使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输出量也随之增加。
其三,在心脏收缩之前,气囊迅速放气,对肢体解除压迫,肢体受压的血管转为开放,从而可减少主动脉射血输出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
就是这样一种装置,不仅可迫使血液返回主动脉,以提高主动脉舒张压,使脑供血动脉压也随之增高。
同时,还可增加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使脑灌注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脑组织在收缩期和舒张期都可得到较多血供,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目的。
治疗过程体外反搏治疗的过程是:在小腿、大腿、臀部分别包扎上气囊,利用心电触发,在心脏舒张时,也就是四肢的血液往心脏涌动的时候,从小腿、大腿、臀部序贯性地逐段加压,驱动血液回返,增加回返心脏的血量,同时它又有每公斤0.4磅的压力,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当心脏收缩并向全身供血的时候,它又放松气囊,使外周阻力减轻,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这一紧一松又明显地按摩了双腿与臀部,改善了末梢的循环。
治疗范围体外反搏疗法能明显地增加心脏及全身各脏器血液的灌注,增加血液供应的量,改善缺血的状况,而且,在压力的作用下,血液流动的速度增加,降低了血液的粘稠度,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
所以体外反搏治疗不但能治疗各脏器的缺血状况,还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体外反搏”是什么?护理要点有哪些?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有很多,主要有药物治疗、PCI术和冠脉搭桥术。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之外,另一种方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就是所谓的“体外反搏”。
为了进一步提升冠心病病人的生活品质,更好地改善病人的症状,这种技术已经被各大医院广泛应用。
一、什么是体外反搏技术?体外反搏技术是一种能够很好使心血管得到康复治疗的技术应用,它的特点是能在不损伤身体的情况下,让体内的血液回流到主动脉,增加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供血,改善身体的缺血和缺氧状况,被称为“躺在床上的马拉松赛”,是一种罕见的“享受式”的康复方法,在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方面有着特殊的效果。
在体外反搏治疗中,病人仰面躺在反搏床上,用一种特殊的气囊包裹住患者的腿部和臀部,然后在心电监测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腿部和臀部进行一次由小到大的序惯性加压;通过将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到上半身,提高对心脏、大脑等器官的血运。
二、体外反搏的工作原理所谓的体外反搏,就是一种无创式的体外辅助循环,就像是在你的双腿上装了一颗人造心脏,两颗人造心脏分别为你的主要器官提供血液供应,然后对你的下半身进行无创式的挤压。
可缓解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并可有效地提高人体各主要器官的缺氧缺血状况,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其原理是:利用环绕于四肢及髋部的气囊,在舒张期对气囊进行膨胀、增压,将来自四肢的血管中的血液驱赶回至主动脉壁,从而显著提高舒张压;提高心脏的血流量,降低心脏后负荷。
在心脏收缩期气囊快速排气,减压,促使主动脉内收缩压降低,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心脏射血期阻力;血流得快,这样就产生了反向作用。
三、体外反搏能够对哪些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1、PCI术后增强型体外反搏作为一种无创性机械辅助循环装置,机理主要是利用机械作用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减低主动脉收缩压,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研究表明 EECP 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提高血流切应力,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防止血栓形成以及促进血管侧支循环形成等优点。
体外反搏疗法名词解释体外反搏法是我国医学界自行研发的一种治疗全身缺血性疾病的无创性的、无痛苦的物理疗法。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患者四肢和臀部扎上气囊,连接上特定的气源,配上专门设计的电气控制部分,利用患者自身的心电信号进行固定触发,并与心脏保持严格的同步工作,当心脏进入舒张期开始之际,扎于四肢和臀部的气囊充气自远端序贯的加压四肢和臀部,迫使血液返回主动脉,从而提高主动脉舒张压。
其次,体外反搏可使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输出量也随之增加。
再次在心脏收缩之前气囊迅速放气,对肢体解除压迫,肢体受压的血管转为开放,从而可减少主动脉射血输出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
它主要适用于各种缺血性疾病的治疗。
反搏(Counterpulsation)反搏是通过机械的方式,使主动脉内收缩期血压降低和舒张期血压增高,以达到辅助心脏做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流灌注的一种辅助循环方法。
反搏通过提高主动脉舒张压以增加冠状动脉的供血,抢救缺血的心肌,使心脏泵血功能得到增进。
常用的反搏方法有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和体外反搏两种。
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CP)体外反搏是一种通过体外无创性按压下半身的方法,减轻和消除心绞痛症状,改善机体重要脏器的缺氧缺血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设备。
它是通过包裹在四肢和臀部的气囊,在心脏舒张期对气囊充气加压,促使肢体动脉的血液驱返至主动脉,使舒张压明显增高,为心脏增加血流,降低心脏后负荷;在心脏收缩期气囊迅速排气,压力解除,促使主动脉内收缩压下降,最大限度减轻心脏射血期阻力,血液加速流向远端,从而达到反搏效应。
体外反搏治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无创性的治疗,避免了侵入性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同时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普及。
这种治疗不需要病人住院,在门诊即可完成。
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与康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有益于运动员疲劳恢复,糖尿病、功能性性功能障碍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体外反搏原理
体外反搏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手段,是在心脏受严重缺血时,采用的一种机械辅助装置。
通过增大心脏收缩力,提高其射血分数,改善和消除心室扩大,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使血液从左心室流出更为通畅。
体外反搏治疗的原理:
(1)增加血管壁的强度和弹性,从而增加血管对血流的缓
冲能力和对血流的缓冲作用;
(2)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3)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4)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
(5)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发生;
(6)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
(7)可减轻或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体外反搏
治疗能使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心脏排血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功能改善等。
据临床统计资料表明,体外反搏治疗后病人可使心脏排血指数升高,肺动脉压下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减小等。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体外反搏治疗还具有减轻心绞痛的作用。
— 1 —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体外反搏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 2 —。
体外反搏100问与答体外反搏100问与答1.什么是体外反搏?答:体外反搏是人体下肢和臀部裹以特制的气囊套,以心电图R 波为触发信号,在心脏舒张早期,气囊由远及近序贯加压,驱动下肢血液向主动脉返流,提高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在心脏收缩期前,气囊迅速排气,受压的肢体血管开放,使主动脉收缩压下降,从而减少外周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荷。
2.哪些病人适合做体外反搏治疗(一) 心血管疾病:1) 稳定型心绞痛2) 不稳定型心绞痛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 陈旧性心肌梗塞伴有心肌缺血5) 心内直视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6)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7) 经皮腔内动脉成形术(PTCA)后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 — III级)(二) 缺血性脑血管病1) 脑动脉硬化症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 脑血栓形成4) 脑梗死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包括椎动脉型颈椎病)6) 眩晕综合症(脑源性和颈源性)7) 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8) 血管性头痛(三) 缺血性眼病1)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2)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3)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四) 缺血性耳疾病:突发性耳聋(五) 缺血性肢体疾病1) 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 末梢循环障碍(六) 缺血性肾脏疾病(七)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缺乏体力活动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八) 预防疲劳,亚健康人群和老年人的保健3.哪些病人不适合做体外反搏?答:(一)患以下疾病不适宜接受体外反搏治疗1)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出血性疾病,包括脑出血3)各种心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并有心功能不全4)肢体有血栓性静脉炎或感染灶5)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二)患以下疾病必须经治疗后才能接受体外反搏治疗1)血压过高≥170/100mmHg2)频发早搏(>10--15次/分),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110次/分)3)严重左心功能不全4.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原理是什么?答:a. 约75%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是在心脏舒张期进行的,体外反搏可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
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原理《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的原理》体外反搏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物理疗法。
它通过一种特殊的装置,将膨胀的空气注入到带有压力感应器的袖带中,通过周期性地压迫和释放,以模拟自然中的动脉脉搏。
这种物理刺激被认为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全身微循环有益。
体外反搏治疗通过增加循环血液的流速和压力,提高了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质量。
同时它在心脏和大脑中引起的反射性反应,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了胰岛素的分泌和运作。
这些机制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稳定性,减少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率,并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具体来说,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胰岛素分泌:体外反搏疗法可以通过增加心脏腔室内的压力,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从而改善胰脏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者对胰岛素的抵抗,是导致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提高胰岛素效应:体外反搏治疗通过调节血流动力学,促进了全身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质量。
这可以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胰岛素在机体内的作用更加显著。
这样,即使在相同的胰岛素水平下,患者也可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3. 改善胰岛素的代谢和清除:体外反搏疗法通过增加心脏的腔室内压力,增强了全身血液循环的力量和速度。
这样一来,血液中的胰岛素可以更好地向组织细胞输送,并提高其代谢和清除效率。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减少胰岛素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降低血糖的持续升高风险。
总之,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的原理是通过模拟自然的动脉脉搏,并通过改善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的效应和改善胰岛素的代谢和清除,来促进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和全身微循环的改善。
通过这种物理疗法的应用,糖尿病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心脑血管绿色治疗——体外反搏预防治疗康复无创安全有效中国对世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贡献心脑血管等缺血性疾病的绿色治疗技术什么是体外反搏(ECP)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性治疗缺血性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电脑跟踪心电波并以人体的心电R波为触发信号,与心脏同步,在心脏舒张期对小腿、大腿及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进行序贯加压,使血液向主动脉反流,增加心、脑、肾等各脏器的血流灌注,从而改善各脏器及肢体血供,畅通血流。
近年来,体外反搏的作用新机制不断被发现,又不断被论证。
美、德、英、日、印尼、印度、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并建立ECP中心。
国内、福建部分ECP中心及用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面大学湘雅二医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上海交大儿童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岳阳市二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晋江市医院福建省立医院三明市第一医院福建省老年医院永安市立医院福建省康复医院福清市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清市中医院厦门市中医院宁德市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市第三医院体外反搏原理其原理是以人体的心电R波为触发信号,在心脏舒张期,自肢体远端气囊依次充气,压迫肢体,迫使肢体和臀部动脉血液返流至主动脉,以提高主动脉的压力和血流量,从而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注量;在心脏收缩期前,气囊迅速排气,受压的肢体血管突然放松,外周阻力急剧下降,有利于心室射出的血液经主动脉快速流入肢体动脉。
以此按心动周期不断同步充气排气达到其治疗的目的。
体外反搏作用机制1、体外反搏装置提高主动脉舒张期压力和血流量,从而使冠状动脉、脑、肾等重要生命脏器的血液灌注量增加。
体外反搏医学术语体外反搏(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是一种生命支持技术,它借助机械支持维持住病患体外循环,在同一时间提供氧气替代或补充脏器气道自发循环,以维护脏器细胞的氧供应,从而改善机体的病理结构和功能。
它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支持心肺不全的治疗,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肺衰竭(Cardiopulmonary failure),但也可用于严重急性胰腺炎和低血容量性休克(Circulatory shock)等急性病症。
体外反搏可以进行术中治疗和术后治疗,其中最常见的是在术后治疗中使用。
体外反搏使用一个反搏机,它以机械脉动的方式来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运动,病人的血液收集到反搏机,并被活血泵逐渐抽回。
当血液流入反搏机时,吸气阀会打开,允许一定量的氧气入入到传输的血液中,从而使氧合血渗入血管内,新鲜血液返回血管后,可以通过放气阀释放多余的碳氢化合物气体。
还有一种叫反应性反搏(Reactive ECMO),它可以根据机械支持的脉搏来调节机械支持病人的脉搏,以补偿心脏的功能缺失。
另外,还有一种叫手动反搏(Manual ECMO),它以体外循环的方式来支持病人的呼吸功能,但不使用机械支持。
体外反搏可以在许多临床病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严重急性胰腺炎,呼吸衰竭,心脏病,多重重器官功能衰竭,心肺复苏和心肺再通,以及心脏外科开放手术后的相关治疗。
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时,它可以改善病人的气道支持,减少溶气剂的停止,改善病人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降低住院病人的死亡率。
ECMO技术是临床上第一线必备的一项重要技术,用于支持病人的机体功能和生存机会。
然而,由于ECMO技术具有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因此在使用ECMO技术时需要有充分的准备、训练和维护工作。
此外,还需关注辅助的实验室监测,使用优质的耗材,及时维修检修,确保ECMO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