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三种常规粪便隐血实验的方法学评估
- 格式:pdf
- 大小:372.35 KB
- 文档页数:4
胶体金法和免疫-化学双联法检测粪便隐血的方法学评价常静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胶体金法和免疫-化学双联法检测粪便隐血的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200例接受粪便隐血试验检查的患者,取患者粪便样本分成两份,分别采用胶体金法和免疫-化学双联法检测隐血,以内窥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
结果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阳性137例,阳性率为68.50%,采用免疫-化学双联法检测粪便隐血阳性182例,阳性率为91.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化性溃疡、结肠息肉、食管癌、胃癌和结肠癌患者单独阳性率检测中,免疫-化学双联法的准确性均高于胶体金法。
结论粪便隐血试验检查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等疾病时,免疫-化学双联法检测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4(000)026【总页数】2页(P132-133)【关键词】胶体金法;免疫-化学双联法;粪便隐血【作者】常静秋【作者单位】225300 泰州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隐血是指肉眼或者显微镜观察不到的潜在出血现象,主要分为尿隐血和粪便隐血。
其中粪便隐血是临床上诊断肠道或者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试验方法, 它对于急性或慢性的消化道岀血、消化道恶性肿瘤等疾病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1]。
目前临床上粪便隐血实验多采用胶体金法和免疫-化学双联法检测。
为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0例接受粪便隐血试验检查的住院患者, 取粪便样本检测,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0例接受粪便隐血试验检查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 结肠息肉患者13例, 食管癌患者50例, 胃癌患者40例, 结肠癌患者17例。
取所有患者粪便样本分成两份, 一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 另一组采用免疫-化学双联法检测, 以内窥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
粪便检验报告隐血一、背景介绍粪便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可以通过观察粪便的颜色、质地、气味以及检测其中的各种组分来判断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其中,隐血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消化系统出血的情况。
二、隐血检验原理隐血检验是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血液成分来判断是否存在消化系统出血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粪便中不含有可见的血液,但如果消化道出现出血,即使血液量很少也可以通过隐血检验来进行检测。
隐血检验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化学法检测,另一种是免疫学法检测。
化学法检测主要是通过某些化学物质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来进行判断。
而免疫学法检测则是通过特定的抗体与粪便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产生免疫反应来进行判断。
三、检验结果解读根据隐血检验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消化系统出血的情况。
在隐血检验报告中,通常会标注出隐血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结果。
在化学法检测中,通常将隐血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
阴性表示未检测到隐血,即粪便中没有血液成分;阳性表示检测到了隐血,即粪便中含有血液成分。
根据阳性结果的程度,可以分为1+、2+、3+等级,表示血液检测结果的浓度。
在免疫学法检测中,通常会显示血红蛋白的定量浓度,根据浓度的不同可以初步判断出是否存在消化系统出血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隐血检验结果并非绝对准确,可能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结果解读时需要综合其他检查指标,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四、结果分析根据粪便检验报告中的隐血检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出是否存在消化系统出血的情况。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即没有检测到隐血,通常可以认为消化系统出血的可能性较低。
但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出血情况,可能是出血量较少或出血部位较远等情况导致。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即检测到了隐血,就需要进一步综合其他检查指标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
如果隐血结果呈现较低的明度,可能是出血量较少或是早期消化系统疾病的信号,需要进一步深入检查。
如果隐血结果呈现高明度,说明出血量较多,可能是消化系统出血的病因,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三种常规大便隐血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评价赖莹程发布时间:2023-06-07T08:21:34.9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5期作者:赖莹程[导读] 评价三种常规大便隐血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收集的大便样本5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联合免疫法、单克隆抗体法、贝索隐血Ⅱ号法的检测,对比观察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抗VitC干扰性、阳性率检出率。
结果联合免疫法及单克隆抗体法灵敏度高、抗VitC干扰性强与贝索隐血Ⅱ号法形成差异,而单克隆抗体法的阳性检出率低于联合免疫法及贝索隐血Ⅱ号法,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免疫法的灵敏度高、抗VitC干扰性强、阳性率检出率高,符合临床检验的要求,应推广使用。
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 641300摘要:目的评价三种常规大便隐血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收集的大便样本5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联合免疫法、单克隆抗体法、贝索隐血Ⅱ号法的检测,对比观察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抗VitC干扰性、阳性率检出率。
结果联合免疫法及单克隆抗体法灵敏度高、抗VitC干扰性强与贝索隐血Ⅱ号法形成差异,而单克隆抗体法的阳性检出率低于联合免疫法及贝索隐血Ⅱ号法,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免疫法的灵敏度高、抗VitC干扰性强、阳性率检出率高,符合临床检验的要求,应推广使用。
关键词:大便隐血;联合免疫法;单克隆抗体法;贝索隐血Ⅱ号法大便隐血是不能通过肉眼而观察出的,出血量大约在5mL,其原因是因为消化道的少量出血,虽然其出血量少,但是可以提示是否有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癌症、流行性出血热、胃黏膜损伤、肠结核、溃疡性结膜炎、结肠息肉、钩虫病等,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1-2]。
正因如此,其在临床上有许多种检测方法,包括联合免疫法、单克隆抗体法、贝索隐血Ⅱ号法等检测方法,但有人提出检测结果容易被一些因素所干扰,如:食物药物、肠内细菌、黏膜黏液成分等[3]。
3种隐血试验方法学的评价本论文是将改良的匹拉米洞化学法、血红蛋白胶体金法、转铁蛋白胶体金法3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估,主要是为临床医生和试验人员在分析隐血试验结果时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实验对象:实验标本来自天津市泰达医院体检中心、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及天津市肿瘤医院的被检者。
正常对照组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29~56岁,为健康的体检者;上消化道出血确诊人群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44~78岁;下消化道出血的确诊人群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54~91岁。
实验方法:各种检测方法的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每1份标本在相同条件下用3种方法检测,记录测定结果,用于对比分析。
结果用蒸馏水和抗凝的新鲜全血配制一定浓度的血红蛋白溶液,用3种方法进行灵敏度的检测。
见表1。
血红蛋白胶体金法和转铁蛋白胶体金法灵敏度几乎相同,而化学法敏感性相对较低。
构建量化模型标本。
见表2。
血红蛋白浓度0mg/l,结果均为阴性,说明ph不对其产生影响。
血红蛋白浓度相同时,ph不同时发生了变化,且ph越小(酸度越大)影响越大。
血红蛋白胶体金法检测结果。
3。
血红蛋白浓度14000和7000由于浓度太高产生后代现象,但酸度越大影响越小,说明盐酸破坏部分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胶体金法检测结果。
见表4。
转铁蛋白在ph 1~5时与空白对照(蒸馏水)相比均受到影响,但与血红蛋白胶体金法,影响有所减小。
健康体检者和内镜确诊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标本结果。
见表5。
试验结果与临床诊断对比分析。
见表6和表7。
讨论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化学法对血红蛋白的检出最低浓度10mg/l,而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胶体金法灵敏度比化学法高得多,其检出最低浓度为0.2mg/l,最高检出浓度可达2000mg/l,当人血红蛋白浓度>2000mg/l时,测试结果出现假阴性,与杨新原等1报道的胶体金法检测便隐血的后带现象相符疫学中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引起的。
其原理基于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亦遵循ph抗原抗体反应特点,抗原抗体比例合适反应最充分。
粪便隐血试验(OBT)及临床意义一、概述粪(大)便隐血是指上消化道出血小于5 ml,粪便中无可见的血液,且红细胞被消化破坏,显微镜检查不能发现红细胞的微量出血。
检查粪便隐血采用粪便隐血试验(occult blood test,OBT)。
二、检测方法目前,粪便隐血试验常用化学法或免疫法测定类中血红蛋白,也可联合测定类中转铁蛋白。
其中,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测定方法,有胶乳凝集法、EIA 法、胶体金法和免疫层析法等。
此外,还有半自动、全自动的粪便隐血试验仪器。
化学法一、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催化H202作为电子受体使色原(如邻联甲苯胺)氧化而显色(如邻联甲苯胺氧化成邻甲偶氨苯显蓝色)。
二、试剂1、10g/L邻联甲苯胺冰醋酸溶液2、3%过氧化氢液。
三、操作1、用小木棍挑取少量粪便,涂在消毒棉签或白瓷板上。
2、滴加10g/L邻联甲苯胺冰醋酸溶液2~3滴于粪便上。
3、滴加3%过氧化氢液2~3滴。
4、立即观察结果,在2分钟内显蓝色为阳性。
四、结果判定1、阴性:加人试剂2分钟后仍不显色。
2、阳性+:加人试剂10秒后,由浅蓝色渐变蓝色。
3、阳性2+:加人试剂后初显浅蓝褐色,逐渐呈明显蓝褐色。
4、阳性3+:加人试剂后立即呈现蓝褐色。
5、阳性4+:加入试剂后立即呈现蓝黑褐色。
五、注意事项1、3%过氧化氢液易变质失效,须进行阳性对照试验,将过氧化氢滴在血片上,应产生大量泡沫。
2、齿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血等可导致阳性反应。
3、用具应加热处理(如试管、玻片、滴管等)以破坏污染的过氧化物酶。
4、也可选用中等敏感(0.3~1mg Hb/g粪便)的愈创木酯法,但必须选购质量优良的愈创木酯,配制成20g/L愈创木酯乙醇溶液,代替10g/L邻联甲苯胺冰醋酸溶液,操作同上。
免疫法一、原理采用抗人血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与粪便样品中的人血红蛋白特异性结合以检测类便中有无血液。
本试验不受动物血红蛋白的干扰,试验前不须禁食肉类。
临床三种常规粪便隐血实验的方法学评估杨勇文;李从荣;李艳;袁乐永【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pyramidon chemical method, hemoglobin monoclonal antibody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transferring (Tf)/hemoglobin (Hb) combined immunoassay (combined immunoas-say). Methods Based on detection of 300 clinical specimens, Hb and vitamin C of different animals,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methods were assessed by indicators of sensitivity, interference experiment, and reaction time. Results The lowest detected concentration of Hb for pyramidon chemical method,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com-bined immunoassay was 2.5μg/ml, 0.1μg/ml, 0.1μg/ml, respectively. The lowest detected concentration of combined immunoassay for Tf was0.05μg/ml.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combined immun oassay only responsed to human he-moglobin, but pyramidon chemical method could react with hemoglobin and other common animals. Vit C did not af-fect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combined immunoassay, but it would make certain pyramidon assay to produce false negative results. The reaction time of the three methods were 17 s, 26 s, 24 s,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 for the de-tection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group, low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group, the normal group were 95.1%, 73.7%, 10.8% by pyramidon chemical method, 74.4%, 94.7%, 2.5% by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90.2%, 100%, 6.7%by combined immunoassay. Conclusion Pyramidon assay, monoclonal antibody assay, combined immu-noassayhas its own advantages for the detection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Combined detec-tion of the three methods for auxiliary diagnosis of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目的:对匹拉米洞法、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法(单克隆抗体法)和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联合免疫法(联合免疫法)进行性能评估。
两种检验方法在便隐血试验中的应用评价【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方法在便隐血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及应用局限性。
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试纸法和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法对72份粪便标本进行对照实验,并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法检测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p<0.005),过氧化物酶试纸法作粪便隐血试验,特异性较差,受众多食物因素的影响,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法作粪便隐血实验,特异性高,但不适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检验,且目前的商品试剂不提供肉眼判读的半定量的标准色板,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结论:做粪便隐血实验,如采用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检测必须排除食物因素的影响,否则将出现假阳性。
而采用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标记的胶体金法进行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的假阴性结果应引起重视和注意。
【关键词】粪便隐血试验(fobt);过氧化物酶法(pox);免疫胶体金法(icg)粪便隐血试验(fobt)为临床实验室常规检验项目,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方法[1]:一化学法,即利用血红蛋白中含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pox)的活性,能分解过氧化物,催化色原物质氧化呈色,呈色的深浅反映血红蛋白的含量,即出血量的多少;二是免疫胶体金(icg)法即将单克隆技术与胶体金技术结合,利用抗人血红蛋白(hb)或抗人红细胞基质的单克隆抗体,与人血红蛋白或人红细胞有高度特异性的特点检测粪便隐血。
我们应用以上两法对72份粪便做了fobt,现将我们的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广州越秀东方新科技研究所研制的pox试纸,批号:20121202;icg 试剂:艾康生物技术(杭州)公司生产的以人hb 为标记的fob 反应板,批号:20121002。
1.2 方法取新鲜粪便标本严格按两方法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检验。
2 结果72份粪便标本采用pox 法和icg法做fobt 结果3 讨论3.1 从表的统计结果显示,两法存在显著性差异。
pox法阳性率达75.0%,而icg法阳性率只有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