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24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培优练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0课俄国的改革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八十篇第1题【单选题】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列内容不能出现在学习“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主题知识结构中的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B、美国南北战争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日本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始于20世纪60年代②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③改革后都野蛮侵略中国④都涉及到土地私有权的改革(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在评价本国农民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与以上评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的独立B、农奴制的废除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D、工业革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历史事件是( )①法国大革命②日本明治维新③美国南北战争④俄国1861年改革⑤英国工人宪章运动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①农民可以赎买份地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③农民获得人身自由④向欧洲国家学习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二者的共同点是( )A、推翻了旧的政权B、加强了中央集权C、废除了农奴制度D、改变了社会性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中,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的是( )A、获得人身自由B、拥有自己的财产C、获得土地使用权D、解放后仍归村社管理【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从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过渡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岳麓版巩固辅导➢第1题【单选题】科技改变生活,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①火车②电灯③轮船④汽车⑤英特网⑥飞机A、②④⑤B、②④⑥C、①③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历史复习课上,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要求,将发生在十九世纪60年代的重大事件进行归类。
下列属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①美国南北战争②俄国废除农奴制③日本明治维新④中国洋务运动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键词:贝多芬、德国作曲家、描写拿破仑英雄业绩。
相关的是( )A、《英雄交响曲》B、《命运交响曲》C、《悲怆奏鸣曲》D、《月光奏鸣曲》【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以下两组图示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强国成长历程中曾经经历的两组矛盾。
结合史实,判断这个国家是( )A、英国B、俄国C、日本D、美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
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是(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C、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D、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扩大了海外市场B、受益于工业革命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D、废除了农奴制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9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实现了国家富强。
据此推知明治政府( )A、重视教育B、废藩置县C、实行征兵制D、允许土地买卖【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862年10月,马克思在《北美事件》一文中大胆预言:“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这一预言的依据是林肯( )A、领导北美人民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B、参与制定和完善了美国1787年宪法C、消除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D、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明治政府仿照欧美,设立新式学校,提倡学习欧美文明,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的日本发型。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岳麓版课后练
习
第1题【单选题】
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②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③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④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⑤都实行义务教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国家中,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
A、日本、俄国
B、美国、日本
C、英国、俄国
D、俄国、法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在对外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重大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关于这两次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发生于民族危亡之际
B、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C、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
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世纪中期以前的日本在对外关系上类似于同一时期的( )
A、中国清朝
B、美国
C、俄国
D、英国
【答案】:
【解析】:。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习题精
选
第1题【单选题】
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
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B、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A、沙皇统治被推翻
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地主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31年10月18日,在漫漫长夜里,无数的美国人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
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卡尔·本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下列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
C、农奴获得“份地”需要用高价购买
D、获得解放后的农奴仍受到“村社”的管理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的潮流,这里的“潮流”包含下列重要事件
①俄国农奴制改革②日本明治维新③美国南北战争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
《日本明治维新》提高练习1.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
”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2.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
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文明开化”3.19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实现了国家富强。
据此推知明治政府()A.重视教育 B.废藩置县 C.实行征兵制 D.允许土地买卖4.以下选项对明治维新描述正确的有()①实现富国强兵②废除黑奴制度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④保留了天皇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某校学生在进行中考历史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1868年”“文明开化”、“重大转折点”等。
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6.1890年。
以天皇名义发布《教育敕语》,强调“采西邦科学之知识,以尊于封建武士之精神。
”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南北战争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7.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国家,掌握国家实权的是()A.天皇 B.将军 C.武士 D.资产阶级8.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保守民间团体“明治日推进协会”在东京举行集会,要求在2018年明治维新150周年将节日“文化日”改为“明治日”。
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影响是()A.使日本进入到了封建社会 B.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C.使日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使日本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9.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3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岳麓版课后练习第五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A、机器的广泛使用B、电力的广泛使用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电力的火花”把人类带入(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原子时代D、信息时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上天飞行是人类的梦想,首先将该梦想变成现实的美国科学家是( )A、史蒂芬孙B、莎士比亚C、达·芬奇D、莱特兄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果对人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列科技成果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②卡尔·本茨设计的内燃机③亨利·福特改进的汽车④莱特兄弟研制成功的飞机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花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
由此表明( )A、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蒸蒸日上B、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C、教育是基础,教育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D、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班举办“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图片展”,下面是小明同学搜集到的几张历史图片。
其中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 )①火车机车②灯泡③卫星地面站④飞机A、①②B、②③D、①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初期的英国,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A、穿印度的棉衣B、打电话聊天C、吃美洲产的玉米D、喝中国产的茶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最早的自行车产生于1790年,是木制的。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2课日本明治维新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五篇第1题【单选题】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发展教育B、废藩置县C、实行征兵制D、发展近代工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B、允许土地和买卖C、实行征兵制D、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全西方化的原因是( )A、门户开放B、倒幕运动C、明治维新D、对外侵略【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共同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B、都因封建势力顽固阻挠而失败C、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872年建成的京滨(从东京到横滨)铁路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
以下与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B、允许土地买卖C、发展近代工业D、提倡文明开化【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伟人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解决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甚至难题,更在于他们能为国家指明前进和发展的正确道路。
观察下面一组图片:请回答:(1)图(a)至图(c)分别反映了哪国的“困境”?这些“困境”分别指什么?解决困境的“伟人”分别是谁?(2)伟人解决困境的方式分别是什么?这些方式的性质是什么?结果怎么样?【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中国、日本均是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中日关系的好坏往往牵动世界的神经。
最新精选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4
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岳麓版巩固辅导六
第1题【单选题】
世界文化巨匠,必有杰出的文化成就。
下列关联不正确的是( )
A、伏尔泰——《战争与和平》
B、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物种起源》
D、爱因斯坦——相对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表述,符合下图名画作者的是( )
A、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C、他是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
D、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向日葵》这副名画的作者是( )
A、达?芬奇
B、拉斐尔
C、米开朗琪罗
D、梵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梵高运用有力的笔触、强烈的色彩来表达他心中的一种通透、灿烂、蓬勃的生命活力。
下列哪幅绘画是其代表作( )。
《近代科学与文化》基础练习1.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是指牛顿()A.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B.提出了相对论C.发明了电灯 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2.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2018年3月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霍金被安葬在这里,与长眠于此的英国名人为邻。
这些“邻居”中,包括()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伏尔泰 D.爱因斯坦3.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B.但丁——《神曲》C.达尔文一一《物种起源》 D.牛顿一一相对论4.根据以下几个片断推断,不是牛顿成就的是()A.《物种起源》 B.发现万有引力C.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D.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5.与右图所列成就相关的科学家是()A.阿基米德 B.牛顿C.达尔文 D.爱因斯坦6.如果说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达尔文则是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达尔文的研究成果是()A.《人民宪章》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物种起源》 D.《人权宣言》7.“我完全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一切生物都不是上帝的创造,而是少数生物的直系后代……”提出上述观点的是()A.达尔文 B.爱因斯坦 C.牛顿 D.哥白尼8.“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这—论断的科学依据是()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伏尔泰的天赋人权思想9.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话,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
”该“作者”是()A.牛顿 B.达尔文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10.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间:“下列世界名人及其成就关联正确的是哪几项?”选手正确的回答应该是()①但丁一《神曲》②达尔文一《最后的晚餐》③贝多芬一《英雄交响曲》④莎士比亚一《哈姆雷特》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下列作品属于巴尔扎克代表作的是()A.《包法利夫人》B.《红与黑》C.《人间喜剧》D.《雾都孤儿》12.“一个不幸的人,一个饥寒交迫而又善良高贵的人,一个用音乐撬动整个世界的真正英雄,一个至今无人能够逾越的音乐巨人!”这评价的是()A.梵高 B.贝多芬 C.毕加索 D.托尔斯泰13.“他对生活的期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0课俄国的改革岳麓版知识点练习四十七第1题【单选题】在俄国1861年改革的同时,中国正开始进行洋务运动,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都取得了成功C、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D、都创造了近代海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阅读下表:上述各成果的取得与下列哪一项措施的实施有直接相关(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D、允许土地买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鸦片战争打响的那一年,安德烈出生在俄国一个贫寒的农奴家庭。
到他三十岁的时候,下列情况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安德烈由于不听话,被地主毒打一顿之后,卖给了另一个地主B、安德烈有自己的一块份地C、安德烈到莫斯科的一家工厂里面做工D、安德烈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匹小毛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哪一个国家与其它三国相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 )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不包括( )A、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都是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他们”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农奴制度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C、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D、改革教育,学习西方文化【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尼古拉一世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二世D、伊凡四世【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农奴先笑了,后来又哭了。
《近代科学与文化》培优练习
1.“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2.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问世,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以及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他的认识()
A.完全推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B.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C.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D.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基础
3.一位学者曾对某种理论感叹道“谁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它岂不只是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在这战场上,一切都在不断运动,善和恶的范畴已经没有意义,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这种理论是( )
A.进化论 B.经典力学 C.相对论 D.万有引力
4.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据此观点,要理解《英雄交响曲》,我们应关注()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在我看来,我不过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
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
一一牛顿遗言(1)试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天文学和力学方面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牛顿有哪些优秀品质?
材料二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
(2)与上述对话有关的是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此理论出自他的哪一著作?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何意义?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的科学成就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用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说明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故选C。
A项说法正确,但是材料并未涉及这层意思;B项说法过于绝对,宗教神学并未消除,只是影响越来越小; D项说法正确,但是材料并未涉及这层意思。
故选C。
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达尔文《物种起源》主要研究的是生物进化论,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故选C。
3.【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自然界……的秩序”、“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生存和前进”可以判断材料所叙述的理论为达尔文的进化论。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被后世尊为“交响乐之王”,也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歌颂者。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据此,要理解《英雄交响曲》,我们应关注法国大革命,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
5.【答案】(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或力学三定律、牛顿三定律)。
勇于探索,善于向前人学习,谦虚等。
(类似表达亦可给分)
(2)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推翻了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我不过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
”可知,牛顿的优秀品质有:勇于探索,善于向前人学习,谦虚等。
(类似表达亦可给分)
(2)依据材料中关键词“达尔文”“猴子变的”等信息可知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认为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提出进化论。
这一理论源于达尔文科学巨著《物种起源》,这一理论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沉重打击量神权统治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