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187.94 KB
- 文档页数:7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末生物卷(带解析)1.已知一条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在不含15N的原料中经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 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则n是()A.2B.3C.4D.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只有2个,不含的是总数减去2,故总数应为16,子代数应是2n,故n为4,选C。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下列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去雄应做到干净、全部、彻底B.母本雄蕊去除后不能立即授粉C.授粉完成后应该立即套上纸袋D.授粉应使用父本花蕾期的花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选D。
考点:本题考查豌豆杂交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
3.已知AUG、C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
假设编码某多肽分子的基因中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ACCACGACT……AGGAACTTCGAT(其中“……”表示省略了214个碱基,并且不含有编码终止密码的序列),若以此链为模板转录,最终形成的多肽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多是( )A.74 B.75 C.77 D.7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写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所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分别为:TAC、GAC和ATT、ACT、ATC,然后在基因的起始端和末尾端寻找与之对应的碱基排列顺序,结果可以判断出下列基因片段可以编码氨基酸:GACT……AGGAACT,其中尾端ACT转录形成的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能编码氨基酸的碱基数量为214+8=222,编码的氨基酸数量最多为74个。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生物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 共40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各项假设性解释,错误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2.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A.显隐性个体比例为1:1B.显隐性个体比例为3:1C.都是显性个体D.都是隐性个体3.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4.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见右图)。
约翰是平发际,他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
约翰父母生一个平发际女孩的概率是A.1/4 B.1/2 C.1/16 D.1/85.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遗传因子自由组合,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6. 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某基因不同。
其原因是A.发生了自由组合 B.发生过交叉互换C.联会发生了紊乱 D.复制出现了差错7.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各向两极如何移动?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8. 现有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极体,染色体数为M个,核DNA分子数为N个,又已知M≠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一个卵原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分别是A.M和N B.2M和N C.2M和4N D.4M和2N9. 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有染色体组4个C.此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D.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10. 下列有关基因或染色体的叙述,哪一项不支持“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A.在后代传递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B.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都分别来自父母双方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一致D.果蝇眼色有白色和红色等性状11. 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DNA分子中,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数量都相等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某DNA片段中,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有40个胸腺嘧啶12. 现有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比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来自高温环境)的是A.含有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有腺嘌呤17% 的样品C.含有腺嘌呤30% 的样品 D.含有胞嘧啶15% 的样品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基因型为Aa的豌豆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A∶a=1∶1,雄配子:雌配子=1∶1。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在测交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处理D.孟德尔通过纯种豌豆杂交实验验证了其假说是正确的2.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
现让两株纯合白花亲本杂交,所得植株都表现为红花,F1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红花:白花=9:7。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8/9B.F2中部分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与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相同C.F2中红花植株基因型的种类比白花植株的多D.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单体消失时,细胞内存在四个染色体组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染色体复制结束时,细胞核内DNA含量增加一倍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各不相同4.如图甲、乙分别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个体的两种正常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B.图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若图乙细胞中①是X染色体,则⑥是Y染色体D.图乙细胞有6条染色体,形成的子细胞都参与受精作用5.下列有关人体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都为22+X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生殖细胞中表达D.祖父将X染色体传给孙子的概率为1/26.下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用“ I ”表示部分基因的相对位置,A、a 表示位于该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示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B.图示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基因A、a的碱基排列顺序有差异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是等位基因7.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型,纯合的正常蚕与纯合的油蚕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答案和非选择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写,条形码贴在制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字体工整、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Al:27 Cl:35.5 K:39 Ca:40 Br:80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54 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 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根据对沉积物中稀土元素钕(Nd)的分析发现,北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中的和比例差异很明显,由此得出周围大陆的岩石中和含量不同的结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因各地的岩石中和含量不同,所以Nd没有固定的相对原子质量 C和 D.Nd是镧系元素,镧系元素都互为同位素、中小学生普遍使用的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尤其是苯会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甚至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对于这一“无形杀手”的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 A.修正液中的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B.苯在修正液中做溶剂 C.应该教育孩子慎用修正液 D.修正液中的苯是一种白色液体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O2+2H2O+4e-=4OH-?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李宁点燃鸟巢主火炬时达到高潮。
吉林市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而肌细胞没有,是因为肌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基因B.衰老的细胞的细胞体积会变小,而细胞核的体积会变大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清除,它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后,正常细胞就会变成癌细胞2.如图表示人体内某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B.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3.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增加室内CO2浓度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C.增加光照强度D.延长光照时间4.将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B.核苷酸、磷酸、碱基C.核糖、磷酸、碱基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5.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6.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B.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分化程度各不相同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8.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答案和非选择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写,条形码贴在制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字体工整、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 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
”符合诗中描绘的是( )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 B.江南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筒车用于山地灌溉2.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A.土地归国家所有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3.“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4.右图所示《晋商》一书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B.宋元时期,商业发展进入高峰期C.秦汉时期,商运比较活跃D.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5.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织文曰‘缎’,方空曰‘纱’。
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首先出现于明代的( )A.苏州 B.西安C.北京D.洛阳6.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 1651年,英国政府针对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涉及英国货物的海上运输,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不能由其他任何国家(主要是指海上马车夫——荷兰)运送。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答案和非选择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写,条形码贴在制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字体工整、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答案】A考点:中华文明的起源。
能直接证明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的遗留下的碳化的植物种子和农具,B项不选;传说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但可以作为研究民俗史、文学史等研究的重要史料,C项排除;炎帝的传说证明不了炎帝的真实存在,但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排除,选A。
2.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答案】B考点:小农经济为的耕作模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是古文,对学生难度较大,原文的大意为:高旱田要把庄稼种在凹下之处,而不种在高出的亩上;下湿田要把庄稼种在高处,而不种在凹下的小沟里。
播种前要耕五次地,之后要锄五次地,一定要仔细地做彻底。
种植深浅的标准,用润泽的土为宜,不许滋生杂草,不许有螟蜮一类的害虫出现。
材料中原文论述了如何耕作土地,如何种植农作物,描述了我国战国时期垄作法的耕作模式和优点,是精耕细作的表现,结合史实可以知道 B 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涵义。
2022—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 试 卷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总分值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答案和非选择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考试完毕后,将答题卡交回。
本卷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写,条形码贴在制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字体工整、清楚。
第一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有关纯合子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 经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配子B 自交后代性状别离C 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全是纯合子D 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纯合子出现2.一对夫妇为单眼皮,丈夫的父母均为双眼皮。
这对夫妇经手术后均明显地变为双眼皮,那么他们所生的孩子一定是A 双眼皮B 单眼皮C 眼皮介于单双之间D 不能确定 3.以下表达中,对等位基因的作用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A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一样位置B 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C 来源于一样基因的突变D 通常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提醒的是A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B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C 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基因之间的关系D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5.以下列图表示某家族遗传系谱,不.可能是色盲遗传的是6.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
Pd 深紫色、Pm 中紫色、Pl 浅紫色、Pvl 很浅紫色(接近白色)。
其显隐性关系是:Pd >Pm >Pl >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
假设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A 1中紫色∶1浅紫色B 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C 1深紫色∶1中紫色D 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7.下面的甲、乙、丙图分别表示某高等动物三个正在进展分裂的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甲和乙是同一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而来 ②乙产生的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③乙产生的是体细胞 ④丙产生的是卵细胞或极体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③④ 甲 乙 丙 8. 黑腹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但某些种类能进行有氧呼吸B.大肠杆菌在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着丝点不能分裂的现象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单位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2. 某学生用徒手切片法制作花生子叶切片,用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在高倍镜下转动细准焦螺旋,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比较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其原因最可能是( )A.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好B.反光镜未调节好C.子叶切片染色不均匀D.子叶切片切得厚薄不均3.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C、H、O是生物体中所有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元素B.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大小影响细胞的代谢强弱C.核酸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胆固醇对人体有害,应避免摄入含胆固醉的食物4. 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鉴定细胞内脂肪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5. 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不同B.细胞中的糖类不一定都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C.人体内的肌糖原和肝糖原可在同一细胞内相互转化D.用麦芽糖、蔗糖、蔗糖酶和斐林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6. 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纤维素属于多糖,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B.小肠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乳糖C.维生素D和性激素都属于固醇类物质D.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在人体中分为肌糖原和肝糖原7. 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转化形成的氨基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B.大多数肽链呈直线且在同一平面上C.人体中的蛋白质与食物中蛋白质相同D.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含四个肽键8. 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B.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9. 下列关于细胞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的代谢过程都会生成水B.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比例升高C.细胞中的水可能来自有氧呼吸D.结合水与自由水可以相互转变10.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是8种B.人体内参与代谢和运输营养物质的水是自由水C.某些无机盐是组成ATP、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D.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11.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含量和种类比外膜多B.原核细胞不存在生物膜系统,但有生物膜C.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更新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细胞呼吸在生物膜上进行1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B.没有核仁的细胞不能形成核糖体C.含有DNA的细胞器一定含有RNAD.细胞内的囊泡均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13.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RNA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的体积会增大C.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核膜和核仁在细胞周期中会周期性地消失和出现14.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细胞器,35S一甲硫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可合成物质35S-G。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小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家兔皮下脂肪,白色对黄色为显性。
将纯种白色脂肪家兔与黄色脂肪家兔杂交,仔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饲料时,仔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否则仔兔的皮下脂肪为白色。
这种现象说明()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不相同C.表现型受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D.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2.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A∶C∶T∶G为1∶2∶3∶4,则该双螺旋模型中上述碱基的比应为()A.2∶3∶2∶3 B.1∶2∶3∶4 C.3∶4∶1∶2 D.1∶1∶1∶13.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①初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③卵原细胞和卵细胞④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⑤体细胞和极体A.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③④⑤4.右图为某半乳糖血症家族系谱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10号个体为杂合体的几率为2/3B.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带有致病基因的男性个体不一定患病D.若14与一患者婚配,所生儿子患病的几率为1/35.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生了一个正常的男性,该正常男性与一个视觉障碍的女性(基因型为aabb)结婚,后代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Aa 与Bb独立遗传)()A.3/4 B.3/9 C.7/16 D.5/96.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A.甲:AaBb 乙:AAaBbbB.甲:AaaaBBbb 乙:AaBBC.甲:AAaaBbbb 乙:AaaBBb甲乙D.甲:AaaBbb 乙:AAaaBbbb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概念,错误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形态、大小、结构相同的染色体B.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内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大小一般不同C.卵细胞或精子中的所有染色体D.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8.祖国宝岛台湾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生物学科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有关纯合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配子 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C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全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纯合子出现2.一对夫妇为单眼皮,丈夫的父母均为双眼皮。
这对夫妇经手术后均明显地变为双眼皮,则他们所生的孩子一定是A 双眼皮B 单眼皮C 眼皮介于单双之间D 不能确定3.下列叙述中,对等位基因的作用的阐述正确的是A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B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C来源于相同基因的突变 D通常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C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基因之间的关系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之间的关系5.下图表示某家族遗传系谱,不.可能是色盲遗传的是6.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
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 很浅紫色(接近白色)。
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
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A 1中紫色∶1浅紫色B 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C 1深紫色∶1中紫色D 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7.下面的甲、乙、丙图分别表示某高等动物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和乙是同一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而来②乙产生的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③乙产生的是体细胞④丙产生的是卵细胞或极体A 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甲乙丙8. 黑腹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
基因型为Ee的父本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母本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基因型为EEe的个体。
在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前提下,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9.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
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10.下面对DNA的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排列在外侧B 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总数相同C DNA分子中只有四种碱基,故实际上只能构成44种DNAD DNA分子中碱基之间一一对应配对的关系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1.某DNA分子一条链上的腺嘌呤为17%,胞嘧啶为22%,那么另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应为A 39%B 50%C 55%D 61%12. 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 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13.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B 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C DNA分子的复制需要引物,且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D 因为DNA分子在复制时需严格遵循碱基互补原则,所以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完全一致的14. 遗传学家发现一种基因的突变对该基因编码的多肽没有影响。
这种突变最可能A缺失了一个核苷酸对B改变了起始密码子C插入了一个核苷酸对D替换了一个核苷酸对15.下面是几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以及中心法则的图解。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①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②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③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④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A环丙沙星会抑制a过程,利福平将会抑制b过程B除青霉素外,其它抗菌药物均具有抑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作用C e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ATPD过程d涉及的氨基酸最多20种,tRNA最多有64种16.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只能来自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17.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18.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雄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A 18+XYB 18+YYC 18+XX或18+YYD 9+X或9+Y19.右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
则1号传给6号的染色体条数是A 6B 23C 0—22D 0—232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诊断可以用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色盲等遗传病B抗维生素D佝偻病、青少年型糖尿病遗传时都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C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21.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
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常染色体之间的两种交叉互换模式,a、b、c等表示基因,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22.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伴性遗传均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B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 b Y的个体C有些生物没有X、Y染色体D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3.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中,观察到同源染色体(M和N)的配对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若M正常,则N发生了染色体缺失C若N正常,则M发生了染色体重复D该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个基因重组的过程24.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生物重要的变异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才能重组B只发生在四分体时期C能体现遗传的稳定性D能使生物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2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26.下列叙述中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①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猫叫综合征②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③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染色体互换④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多1条21号染色体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7.下列关于几种育种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B诱变育种可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C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 D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28.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生物技术一一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 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29.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为A 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B 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C 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D 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3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白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B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C亚洲人和非洲人的种群基因库相同,但具体基因频率不同D两种莴苣开花季节不同但可以人工杂交,两者是同一物种31.大约1万年前,一条河流将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分隔成两个种群,其中生活在峡谷北侧的种群在形态和体色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叫它Kaibab松鼠。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峡谷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对Abert松鼠种群的选择方向不同B河流的分隔导致峡谷南、北两侧的Abert松鼠间没有基因交流C可判断Kailab松鼠与峡谷南侧Abert松鼠间已经存在生殖隔离D两个Abert松鼠种群发生的分化表明它们的基因库已存在差异32.遗传平衡状态下的种群中,一个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将代代保持不变。
下列不.影响种群遗传平衡的是A基因重组 B个体迁入迁出C自然选择D基因突变33.下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数据不.能得出的结B 1970年该种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32%C 持续选择条件下,A基因的频率可能趋近于零D 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34.水稻螟虫是一种农业害虫。
如果使用杀虫剂灭虫,初期效果非常显著,但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失效。
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害虫接触农药后,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B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了定向的变异C随时间延长,农药逐渐分解,药效降低 D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的选择35.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A生物个体之间有强有弱B生物过度地繁殖和有限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C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之间的矛盾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3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B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7.海洋中,因地震造成了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
一段时间后,两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岛上的鸟类可能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38.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5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为15、30和5个。
在这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 60%B 40%C 90%D 80%39.假设某一年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组成及比例为:SS(黑色)10%,Ss(黑色)10%,ss(浅色)80%。
由于寄居的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个体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
则第二年桦尺蠖的有关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正确的是A Ss25.5%B ss76.6%C SS13%D S15%;s85%40.下列有关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DNA的多样性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41.(10分)如图为DNA复制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DNA复制发生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