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3-17章导学案第2课时 特殊方法测电阻
- 格式:doc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目录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 :(01)第2节内能..................................................................................................................................... :(04)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 :(07)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 :(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 :(13)第2节热机的效率....................................................................................................................... :(16)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9)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1) .................................................................................................................. :(22)第1节两种电荷(2) .................................................................................................................. :(25)第2节电流与电路(1) .............................................................................................................. :(27)第2节电流与电路(2) .............................................................................................................. :(30)第3节串联和并联(1) .............................................................................................................. :(32)第3节串联和并联(2) .............................................................................................................. :(35)第3节串联和并联(3) .............................................................................................................. :(38)第4节电流的测量......................................................................................................................... :(41)第4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44)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 :(47)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 :(50)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 :(52)第3节电阻..................................................................................................................................... :(55)第4节变阻器................................................................................................................................. :(58)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61)第2节欧姆定律............................................................................................................................. :(64)第3节电阻的测量......................................................................................................................... :(67)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 :(70)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 :(73)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1) ................................................................................................................ :(76)第1节电能电功(2) ................................................................................................................ :(78)第2节电功率(1) ...................................................................................................................... :(80)第2节电功率(2) ...................................................................................................................... :(83)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 :(86)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2).................................................................................................. :(88)第4节焦耳定律(1) .................................................................................................................. :(91)第4节焦耳定律(2) .................................................................................................................. :(9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 :(97)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 :(101)第3节安全用电.......................................................................................................................... :(104)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1) ....................................................................................................... :(107)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2) ....................................................................................................... :(110)第2节电生磁.............................................................................................................................. :(112)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16)第4节电动机............................................................................................................................ :(119)第5节磁生电.............................................................................................................................. :(123)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 :(126)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128)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 :(130)第2节核能.................................................................................................................................. :(132)第3节太阳能.............................................................................................................................. :(135)【学习内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扩散现象?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4.分子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课本第2页《分子热运动》,完成下列问题: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物质是由的粒子——、构成的。
欧姆定律的公式:
教师讲解
强调公式使用注意点:
1.I、U、R统一国际单位后才能进行计算;
2.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3.利用变形公式,对于I、U、R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算出第三个量学以致用
时间:20
当堂检测1 甲、乙分别接入电压比是2∶1的电路
中,已知它们的电阻比是2∶3,则通过它们的
电流比是 ( )
A.1∶1 B.2∶1 C.4∶3 D.3∶1
2.关于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
越小
B.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
越大
C.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
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也越大
D.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
导体的电阻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3.关于欧姆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电压下,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
比
B.对同一个导体,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成
正比
C.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所以电流
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
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类型:w
作用:j
使用:j
来源:z
时间:5
作业布置
附: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说明。
第2节欧姆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知道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3、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和应用条件。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和应用条件。
【学习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预习检测】人们使用电与电流产生的各种效应有关,如、、等。
【共同探究】1、提出问题: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压。
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2)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否会减小?(3)通过这两个问题猜想电流与那些因素有关?我们采用的探究方法是什么呢?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保持不变,改变研究与的关系;⑵、保持不变,改变研究与的关系。
①器材:共七件。
②电路:根据图15-9提供的实验器材,先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1. 在本实验中,保持电路中不变,改变,观察改变,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2.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要注意将开关。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移到,实验中通过左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从而改变 R两端的,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填入下面表格。
3是。
(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 本实验应保持不变,改变,分析与的关系。
2.更换定值电阻R的阻值,通过移动,使保持不变,记录三次示数。
3.实验时若将5Ω电阻换成10Ω后下一步的操作应是:。
4.表二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实验次序电阻R/Ω电压V/V 电流I/A 图像12 R=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5、分析与论证对以上两个表格的两组数据和图像进行仔细分析,并和其他实验小组进行交流,归纳出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的规律。
总结归纳: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关系。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关系。
6、我参与,我快乐1.图中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 。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2.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 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理解欧姆定律,能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欧姆定律并应用。
教学方法:1.对于欧姆定律及其计算,主要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训练的形式进行。
2.对于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采用创设情境,进行实验探究式学习。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试电笔、阻值相同的两只定值电阻(10 Ω)、学生电源、阻值相同的两只定值电阻(小组间不同,但阻值之和能通过电阻箱调出来)、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阻箱。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在上一节探究“导体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用了哪种研究问题的方法?2.在研究过程中控制了哪个物理量?3.利用上节课得出的结论,填充表格,并阐述原因。
(利用多媒体展示下列两表)表一:表二:(学生回顾实验,回答问题。
)总结:探究“导体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根据“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表一中的2 V是原来电压的2倍,所以电流也是原来的2倍,变为0.4 A;电流0.6 A变成了原来的3倍,所以电压也应该是原来的3倍,应是3 V。
根据“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表二中的10 Ω是原来的2倍,所以电流是原来的1/2,变为0.3 A;电流0.2 A变成了原来的1/3,所以电阻应该是原来的3倍,应是15 Ω。
第17章欧姆定律第3节电阻的测量(2)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等效法测电阻的原理.2.了解单表测电阻的方法.【学习重点】1.了解等效法测电阻的原理.2.了解单表测电阻的方法.【课前预习】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_______________,电压规律:_______________.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_______________,电压规律:_______________.3.测电阻的原理:_______________.思考: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过程中,需要有电压表和电流表,如果只有一个电表和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0,你能测出未知电阻R x的大小吗?【课堂导案】一、等效法测电阻【例1】小林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 x为待测电阻,R 为电阻箱,S为单刀双掷开关,R0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步骤有: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只需填写序号).(2)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为47Ω,若已知R0的阻值为10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Ω.(3)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小林同学做完实验后,思考了一下,他认为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也能完成上述实验,请你:①画出小林同学的实验电路图;②实验步骤.二、单表测电阻1.单电流表和已知电阻R0【例2】为测量电阻R x的阻值,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待测电阻R x、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一个、电压不变但电压值未知的电源一个、电流表一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小明设计了一下实验,请你帮他补充完整.(1)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测得数据写出待测电阻R x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2.单电压表和已知电阻R0【例3】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R0,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请在空格内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闭合S、断开S1,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2)闭合____________,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U;(3)请写出用测量值U、U1及R0来表示R x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点拨】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时,可以利用已知电阻测电压U=IR,通常接成并联电路;只有电压表没有电流表时,通常接成串联电路,利用U1∶U2=R1∶R2计算.【随堂检测】1.(2018·南通)小明和小虎设计如下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4.5V)、滑动变阻器R(0~20Ω)、电阻箱R0(0~999.9Ω)、电流表、单刀双掷开关及导线若干.(1)请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2)小明将S拨至“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流表示数为0.36A.再将S拨至“2”,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A,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 x=_________Ω.(3)把电阻箱的阻值从10.0Ω调到图3所示的阻值时,小虎想先把“×10”档从1调到0,再调“×1”档.你认为他的想法是否妥当?答:_________(选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测量结束断开开关后,应首先拆除_________(选填“电源”或“电流表”)两端导线.2.(2018·绥化)下图4是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的实物电路,电源电压未知但恒定,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电阻均不受温度影响)(1)在甲图中找出连接错误的一根导线,并在导线上画“×”,用笔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第2节欧姆定律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
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导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能力目标: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导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是本节的。
难点:运用数学推理、图象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导法:自学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学法:练习法导学准备:导学案教案来源:自撰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欧姆定律的内容:2、公式:二、课堂导学上一节课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把上一节课的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即为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2、公式: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 R—— I———说明:①使用时要注意欧姆定律的三性:同一性、同时性、同标性。
②对气体导电不适用。
③对电动机、发电机等非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机械不能用。
3、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应用公式:例1:定值电阻R=20Ω,将其接在6V的电压上,则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安?(2)、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由公式变形得例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3)、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由公式变形得例3、某新型LED灯正常工作电压为6伏,电流为2A,则其电阻的阻值是多少欧?4、通过以上的简单电学题目的计算,提出以下要求:(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再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三、板书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电阻有关;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与电阻无关。
第十七章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一、课前展示: 二、导课亮标:1. 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3. 学习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知识链接思考: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猜想与假设:1.既然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原因,那么可以通过 方法来改变导体中的电流。
2.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可以通过 方法来改变导体中的电流。
探究新知要测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就需要电流表和电压表;要改变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实现,明确了这些,从而得出本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电路图。
实验器材: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三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在右侧画出实验电路图: 进行实验:1.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电路无误后,合上开关,保持R=10Ω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2.分别换用不同阻值(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3V )不变,观察并记录每次定值电阻的阻值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2中。
分析与论证:分析表1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 分析表2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
评估与交流:(1)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有哪些?(2)研究改进实验的措施有哪些?得出结论:由分析与论证可以得出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成正比;(2)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成反比。
五、拓展训练:1.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我们可以这样思考:通过导体的电流可能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两个因素有关,现在要单独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就必须保持_____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的_____,测出对应的_____,通过对几次测量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重点难点】1.知道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图象法来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学习内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74-P75文字内容与插图,将基本的实验过程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1.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
2.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可能越小。
3.在物理学的实验探究中,一般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请同学们猜想: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答:电阻一定时,电流会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只要针对本问题的请给予鼓励)2.讨论:这个实验涉及到哪些量?为保证实验结论是正确的,应该控制什么量不变,改变哪些量?答:在这个实验中,涉及到电阻、电压、电流三个量。
在这个实验中,应该保持电阻一定,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看对应的电流如何改变。
3.怎样测量流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答:将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来测量流过被测电阻的电流;将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来测量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4.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哪种方法更便于测量?答:增加串联的干电池的数目;使用电压可调的学生电源;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来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5.动手做一做:设计好实验电路图,并画下来,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
(注意:开关要断开,要正确选择电表的量程和正负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置于阻值最大处等。
)(将电路图展示在上) 6.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值与电压值,完成下面的表格。
§13.1怎样才叫做功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难点)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
能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重点)3、经历观察和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了解功和能的含义,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物理规律的方法。
(难点)学法指导: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同学们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弄清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知道什么情况才叫做功,并牢牢记住功的计算公式,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课前学习:1、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2、课前预习:(1)请你谈一谈对日常生活中的工作、物理学中的做功的看法;(2)根据你的理解,做功必须具备什么条件?(3)功应该怎么测算,写出它的计算公式并记住它的单位。
(4)机械功原理有些什么内容,请写出来。
课堂学习:(一)、怎样才叫“做功”根据课本的两幅图片可知,两个人用了力,很累,做了工,但从物理学角度说这两个人没有做功。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进行探究。
活动1:找找共同点“活动1”目的是通过观察两种情况做功时的共同点,建立功的概念。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幅图中同学的活动有什么共同点?(施力的方向如何)(2)物体为什么会移动一段距离?(它的方向如何?)(3)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4)综上所述,怎样才叫做功?由此得出机械功的初步定义并说出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2:力对物体做了功吗根据做功的必要条件分析以下三个事例,看一看力对物体做功了吗?(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沿斜面向上推,(c)杠铃被举在高处静止不动,再结合其他一些实例,小组分析讨论,归纳出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加深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靠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F=0);(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s=0);(3)物体受力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F与s的方向垂直)。
第2课时特殊方法测电阻
【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电阻的特殊方法有:伏阻法、安阻法、等效替代法及其实验原理、
2通过解决特殊方法下电阻测量的问题,体会灵活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3、通过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物理规律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复习巩固】
1.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变形。
2.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3、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3、给你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你将如何测出它的电阻?
【合作探究一】伏阻法
运用电压表(无电流表),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测量待测电阻阻值。
(1)器材:一只电压表,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电
源(电压未知)、开关和导线若干。
(2)实验步骤:
步骤一、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时所需的电路图,并连
接电路
步骤二、将电压表在R x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x
步骤三、将电压表在R0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0
步骤四、根据你设计的电路的特点和实验所测得的物理量,
写出R x的表达式(用符号表示)
【知识深化一】
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法)
【合作探究二】安阻法
运用电流表(无电压表),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测量待测电阻阻值。
(1)器材:一只电流表,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电
源(电压未知)、开关和导线若干。
(2)实验步骤:
步骤一、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时所需的电路图,并连
接电路
步骤二、将电流表和R x,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x
步骤三、将电流表和R0,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0
步骤四、根据你设计的电路的特点和实验所测得的物理量,
写出R x的表达式(用符号表示)
【知识深化二】
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法)
【随堂小测】
1、如图6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 x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