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65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基础练习题(一)第一章 VNM效用函数与风险升水1、证明:在下列效用函数中,哪些显示出递减的风险规避行为:3)()40),ln()()3)()210,0,)()()1w w u a a w w u ww u a a w w u =≥+==≥+= ββ 2、一个具有VNM 效用函数的人拥有160000单位的初始财产,但面临火灾风险:一种发生概率为5%的火灾会使其损失70000,另一发生概率为为5%的火灾会使其损失120000元。
他的效用函数是w w u =)(,若他买保险,保险公司要求他自己承担7620单位的损失(若火灾发生时)。
什么是这个投保人愿意支付的保险金?3、假定有一户居民拥有财富10万元,包括一辆价值为2万元得摩托车。
该户居民所在地区时常发生盗窃,因此有25%的可能性该户居民的摩托车被盗。
假定该户居民的效用函数为w w w u 其中),ln()(=表示财富价值。
1)计算该用户的效用期望值。
2)如何根据效用函数判断该用户是愿意避免风险,还是爱好风险?3)如果居民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费则可以在摩托车被盗时从保险公司得到与摩托车价值相等的赔偿。
试计算该用户最多愿意支付多少元的保险费?4)在该保险费中“公平”的保险费(即居民的期望损失)是多少元?保险公司扣除“公平”的保险费后的纯收入是多少元?4、下列三个说法对吗?清说明理由:(1)摸彩票的期望收益低于消费者付出的货币,而消费者却常常热衷于此,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摸彩票的人是喜爱风险的。
(2)一个人面对两种收入可能,一种是获得 2000元和 1000元收入的概率均为0.5,另一种是获得 2500元和 500元收入的概率各为 0.5,两种情况的期望收入相同,故消费者对二者的评价相同。
(3)一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w w u =)(,有两种可能的收益,第一种是获得4元和 25元的概率均为0.5,另一种情况是他获得9元和16元的概率分别为0.4和0.6,则他对第一种的评价好于第二种。
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传统经济学假设信息是完全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信息经济学假设人是非理性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判断题: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创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4、判断题: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标志者信息经济学的诞生。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5、判断题:阿克洛夫提出了“柠檬理论”。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6、判断题:博弈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选项:A:错答案: 【对】7、判断题:马尔萨克认为,一项观察信号的后验条件分布,一般都与先验分布有所差别,这种概率的差别正是获取信息的结果。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8、单选题:()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提出信息可以作为商品。
选项:A:凡勃伦B:米塞斯C:哈耶克D:奈特答案: 【奈特】9、单选题:《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开创了宏观信息经济学的先河,其作者是选项:A:斯蒂格利茨B:阿罗C:范里安D:马克卢普答案: 【马克卢普】10、单选题:微观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不包括:选项:A:委托代理关系B:道德风险C:逆向选择D:信息技术和网络外部性答案: 【信息技术和网络外部性】第二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期望效用法则中包含了对待风险的态度。
选项:A:对答案: 【对】2、判断题: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是凸函数(凸向原点),他是风险厌恶的。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3、判断题:如果一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可以用统计方法计算并预测,则称为可保风险。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4、判断题:风险不能完全转移。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5、判断题:信息可以看作是传递中的知识差。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6、判断题:信息就是根据条件概率原则有效的改变概率的任何观察结果。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判断题:信息很容易被独占或垄断。
第一章信息经济学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了解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视角、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认识学习信息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重点与难点]本章着重要讲清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范围[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经济学产生与发展一、信息经济学的启蒙1919年,索尔斯坦•凡勃伦在其出版的《资本的性质》一书中提出了知识的增长构成财富的主要源泉的思想,是关于信息经济学见诸文字的最早的启蒙思想。
1959年,雅各布•马尔萨克在其《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学研究特有的信息范畴,正式使用了“信息经济学”(Economics of Information),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诞生。
二、信息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信息经济学的形成阶段(1959年~1970年)如果将信息经济学形成以前的阶段称之为酝酿阶段,在其酝酿的过程中,冯•诺依曼(1944),奥斯卡•摩根斯坦(1944)、杰拉德•德布鲁(1959)、弗兰克•奈特(1921)、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949)、雅各布•马尔萨克(1949、1954)、赫伯特•西蒙(1954)、肯尼思•阿罗(1957)1944年创立的预期效用理论和杰拉德•德布鲁在1959年提出的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为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在这一阶段,肯尼思•阿罗、赫伯特•西蒙等人对有关问题的启蒙性研究,也奠定了他们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1959马尔萨克认为,一项观察信号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分布一般是有差别的,这种概率的差别正是获取信息的结果。
20世纪60年代,赫伯特•西蒙、乔治•施蒂格勒、威廉•维克瑞、肯尼思•阿罗、H.希尔等分别从管理决策与统计决策、信息搜寻、拍卖制度和信息论等角度奠定了信息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三篇论文中,即《信息经济学》(1961)、《劳动市场的信息》(1962)、《论寡占》(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