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分析(2011-1)
- 格式:pdf
- 大小:218.87 KB
- 文档页数:36
3~66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解析从3-66kV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以及对通信系统的干扰等方面,综合分析、解读了中性点电阻接地与中性点谐振(消弧线圈)接地等系统以及中性点不接地(绝缘)系统的优缺点。
标签:中性点接地方式;过电压;电阻0 引言3~66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涉及电力系统诸多方面的综合性技术问题。
本文对3~66kV配电网历史上使用的接地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对分析,同时简要介绍了我国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情况。
1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系统介绍国家曾出台有关规定:对电力系统内中性接地方式划分成小接地短路系统和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2类,后期由于对电流大小的界定关系不好实施,从而改成中性点有效接地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两大系统[1]。
通常在电力系统内,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方式主要包括不接地(绝缘)和经消弧线圈(谐振)接地。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使用历史。
早先一些发达国家的配电网正式不再使用消弧线圈进行接地,一些国家也对配电网中的中性点减少了谐振接地的方式,这些方式对当时的接地方式产生很大影响,后经分析这并不是由于谐振接地方式不好而造成的。
(1)根据升压的要求和需要。
根据绝缘水平的原因,同时满足降低过电压的需要,需要把中性点从不接地和谐振接地系统更改为经电阻接地系统。
(2)复杂电网中的使用消弧线圈效果不佳。
(3)电网对地电容电流越大,消弧线圈容量越大,设备不经济。
2 各种接地系统的过电压情况以及我国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DL_T_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4.2.8 66kV 及以下系统发生单相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可产生过电压,过电压的高低随接地方式不同而异。
一般情况下最大过电压不超过下列数值:不接地系统 3.5p.u.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3.2p.u.电阻接地系統 2.5p.u.GB_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规定,我国3~66kV输变电设备短时工频耐受过电压倍数Kp(P.U)如表1所示。
电力系统分析考题20081。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与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异同?2.什么是派克变换,为什么要进行派克变换,其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在计算暂态稳定时又要统一变换到xy坐标系统?3。
试述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本质?画出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曲线,并作简要分析?4.写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经典二阶模型方程,并用小扰动分析法分析其在平衡点的稳定性?5.画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的流程框图,并作简要分析?电力系统分析考题2010我只知道三道大题是考的什么,具体的数值肯定不知道了电力分为选择、填空、三个大题选择、填空好像就有60分了,三道大题40分选择、填空(据师兄说很简单)都是课本上的第一道大题:求解电网节点的导纳矩阵二: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以及其他类型的不对称短路计算三:电力系统稳定分析(论述题),不用计算电力系统分析考题20111、填空题,比较简单,书上一些概念2、(1)什么是电力系统中性点,有那种?有什么区别和作用(2)提高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的措施有哪些?优缺点是什么?3、求矩阵导纳,其中包括变压器的 变换4、求电力系统的标幺值,电力系统分析考题2013填空、判断、单选计算:1、导纳矩阵的修改:两节点间增加一条支路、从一个节点新增一条变压器支路2、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包含励磁模型,何仰赞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分析的书上有)电力系统分析考题2014一、单项选择题总共50分,10道题。
考察的比较多,也比较杂。
如问暂态稳定计算是用的什么微分方程(选项有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问500KV输电线路的自然阻抗大约多少,有选项可选的;问谐波滤波是属于电磁暂态、机电暂态还是什么过程;问高压输电能减小输电损耗的原理;其他的记不清了.。
二、计算题发电机的电磁功率特性计算。
利用有关功率平衡,有关公式计算发电机电磁功率型的计算题。
这题要在熟知《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温增银,下册)中的第16章例题16—1,例题16—2的基础上,才能会计算。
低压配电系统IT、TT和TN接地方式的详细图文详解分析仪表人对仪表接地并不陌生,在本文讲讲低压配电IT系统、TT系统、TN系统的接地方式。
这三种接地方式容易混淆,它们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各有不同,希望能对广大的仪表人有所帮助。
定义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低压配电系统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三种接地形式。
①IT、TT、TN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标志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②IT、TT、TN的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标志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N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低压配电系统IT、TT和TN全面剖析1、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
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
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特点①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②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③220V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④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⑤IT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⑥运用IT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的情况下,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2011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以下关于面向对象设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1)。
(1) A. 类的属性用于封装数据,类的方法用于封装行为B.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思想包括抽象、封装和可扩展性C.对象继承和多态可用来实现可扩展性D.对象持久化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供应用程序访问●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银行信息系统,“账户类”应设计为(2),“账户管理员类“应设计为(3)。
(2) A.控制类 B.边界类 C.接口类 D.实体类(3) A.控制类 B.边界类 C.接口类 D.实体类●遵循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应用(4)原则可扩展已有的系统,并为之提供新的行为;(5)原则建议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应尽量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4) A.开闭 B.里氏替换 C.依赖倒置 D.接口隔离(5) A.里氏替换 B.依赖倒置 C.接口隔离 D.最小知识●下面病毒中,属于蠕虫病毒的是(6)。
(6) A.CIH病毒 B.特洛伊木马病毒C.罗密欧和朱丽叶病毒D. Melissa病毒●某数字签名系统如下图所示。
网上传送的报文是(7),如果A否认发送,作为证据的是(8)。
发送方接收方(7) A.P B.DA(P) C.EB(DA(P)) D.DA(8) A.P B.DA(P) C.EB(DA(P)) D.DA●以下关于域本地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9)。
(9) A.成员可来自森林的任何域,仅可访问本地域内的资源B.成员可来自森林的任何域,可访问任何域中的资源C.成员仅可来自本地域,仅可访问本地域内的资源D.成员仅可来自本地域,可访问任何域中的资源●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法属于(10)。
(10) A.经济法 B.行政法 C.刑法 D.民法●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11)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1) A.新颖性 B.实用性 C.创造性 D.前瞻性●2001年发布的ITIL(IT基础架构库)2.0版本中,ITIL的主体框架被扩充为六个主要的模块,(12)模块处于最中心的位置。
0 引言潮流是配电网络分析的基础,用于电网调度、运行分析、操作模拟和设计规划,同时也是电压优化和网络接线变化所要参考的内容.潮流计算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把电力系统的详细运行情况呈现给工作人员,从而便于研究系统在给定条件下的稳态运行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是企业十分看重的,而线损却是现阶段阻碍企业提高效益的一大因素.及时、准确的潮流计算结果,可以给出配电网的潮流分布、理论线损及其在网络中的分布,从而为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参考.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牛顿—拉夫逊法能有效进行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计算且具有二次收敛的特点,具有收敛快、精度高的特点,在输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编程和相关软件,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配电网功能,本文就是结合牛顿—拉夫逊法的基本原理,利用C++程序进行潮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可靠性及正确性。
1 牛顿-拉夫逊法基本介绍1。
1 潮流方程对于N个节点的电力网络(地作为参考节点不包括在内),如果网络结构和元件参数已知,则网络方程可表示为:YV I (1—1)=式中,Y为N*N阶节点导纳矩阵;V为N*1维节点电压列向量;I为N*1维节点注入电流列向量。
如果不计网络元件的非线性,也不考虑移相变压器,则Y为对称矩阵。
电力系统计算中,给定的运行变量是节点注入功率,而不是节点注入电流,这两者之间有如下关系:ˆˆ=EI S(1—2)式中,S为节点的注入复功率,是N*1维列矢量;ˆS为S的共轭;ˆˆi diag ⎡⎤=⎢⎥⎣⎦E V 是由节点电压的共轭组成的N*N 阶对角线矩阵。
由(1-1)和(1-2),可得:ˆˆ=S EYV上式就是潮流方程的复数形式,是N 维的非线性复数代数方程组.将其展开,有:ˆi i iij j j iP jQ V Y V ∈-=∑ j=1,2,….,N (1—3)式中, j i ∈表示所有和i 相连的节点j ,包括j i =。
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低压配电网建设也得到很大发展,为了使低压配电网更好地运行,必须对其功率因数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对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压配电网;功率数;影响因素;提高措施一、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提高原则在电力网络运行中,网络中供给的视在功率S与有功功率P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
在低压配电网中,功率因数就是线电压和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一般使用表达式cosφ来表示,即cosφ=P/S,功率因数越大越好,有功功率占视在功率因数比重大,无功功率的传输和功率因数有着很大关系,配电网中最理想的状态是使功率因数趋向于1,当使功率因数趋向于1的时候能够有效避免无功功率在配电网设备中进行能量交换。
提高低压配电网功率因数的原则有一下几个方面:1.配电网整体与局部要有统一性因为如果无功电流布局不科学就会让局部的无功电力更加不平衡,这会让线路的无功电力深受影响,使得低压配电网出现很多流动的无功功率,让低压配电网的电网损耗过大。
2.以低压配电补偿为主,辅之以其它补偿方案变电站主要是对变压器无功损耗进行补偿,变电站的输配电线主要是进行无功传输降低,让电网损耗更少。
由于配电网整体上的电压配电网线损比例高,所以在无功补偿配电网时,就应该主要补偿低压配电,并有效结合别的补偿方式。
3、以电力部门补偿、用户补偿相联系的配电网无功补偿要想降低配电网的无功功率输送,让用户有更满意的用电电压,前提是做好无功就地补偿与就地平衡。
故而应该利用较多的配电变压器来进行低压侧补偿,与此同时要保证可以有效结合用户补偿与电力部门补偿两种方式。
四是以配电网降损为主,辅之以降损和调压。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无功补偿的方式创造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1、系统变压器和电动机消耗功率电动机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其中异步电动机定子和转子之间气隙在转子产生磁通时会消耗大量无功功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论UP(统一过程方法)的应用【摘要】2011年3月,我参加了某市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并担任系统架构师一职,主要负责系统分析和架构设计。
该系统包括业扩管理、计量管理、电量电费核算管理、收费与账户管理、线损管理等五个模块。
系统采用了Struts+Spring+Hibernate 的主流Web应用框架,降低了开发的难度和成本,降低了组件的耦合度,增强了软件的可维护、可扩展性。
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的归功于项目开发采用了RUP模型,对整个的开发过程进行规范和改进。
本文以该项目为例,结合作者的实践,讨论了UP(统一过程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从初始阶段建立业务模型并确定项目边界,细化阶段分析领域、选择构件,构建阶段把构件组合成产品,最后把软件移交给用户四个阶段说明了UP的具体应用。
重点介绍了分析领域、选择构件。
【正文】2011年3月,我参加了某市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并担任系统架构师一职,主要负责系统分析和架构设计。
该供电公司年供电量在10亿度以上,计量点915个,大客户209个。
以前的业务流程是电话报装、手工派单、自主开发的VFP系统算费、财务系统收费开票等。
随着供电量业务的扩展,原业务流程暴露出各环节分散,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客户的满意度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供电公司决定建设一套电力营销系统。
以系统的建设促进用电管理水平的提高,以电力信息化推动电力企业现代化。
杜绝重复投资,整体规划,实现用电管理信息的高速交互和决策,提升客户的满意度,降低管理成本。
系统采用了Struts+Spring+Hibernate的主流Web应用框架,开发工具采用MyEclipse10.0,硬件配置:两台IBM X3650安装Oracle10g做数据库服务器,在两台服务器上搭建了高级复制功能,保证数据库中数据同步。
两台IBM X3650以双机热备的方式做营销应用服务器,两台服务器上运行着集群软件,通过“心跳”来检测对方的状态,发现故障能自动切换。
一、单相(A 相)接地短路故障点边界条件...0;0;0kB kC kA U I I ===即....1200k A k Ak Ak AU UUU=++=又. (2)111()33kA kA kB kC kA I I a I a I I =++=. (2)211()33kA kA kB kC kA I I a I a I I =++= .....11()33k kA kB kC kA I I I I I =++= 所以 ...120k A k A k III==以上就是以对称分量形式表示的故障点电压和电流的边界条件。
向量图如下:由向量图可知A相电流增大,B、C相电流为零,A相电压为零,B、C相电压增大。
二、B 、C 相接地短路。
故障点边界条件为...0;0;0kA kB kC I U U ===同上用对称分量表示,则...1200k A k AkI II++=...12013kA kA k kA U U U U === 相量图如下:有向量图可知,A 相电流为零,B 、C 相电流增大;A 相电压增大,B 、C 相电压为零。
故障点的边界条件为.....0;;k A k Bk C k B k CI II U U ==-= 以对称分量形式表示故障点电压、电流边界条件:.....12120;;kA kA kA kA kA I I I U U ==-=向量图如下:由向量图可知,A 相电流为零,B 、C 相电流增大;A 相电压增大,B 、C 相电压减小。
故障点边界条件为......0;kA kB kC kA kB kC I I I U U U ++=== 以对称分量法表示,则...0120;0;0k kA kA I U U ===三相短路电流向量图如下:即短路电流向量仍然保持平衡,各项短路电压为零。
总黄酮生物总黄酮是指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