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之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展业规范》

《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之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展业规范》

《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之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展业规范》
《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之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展业规范》

附件 5

银行外汇业务展业原则

之《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展业规范》

(2017年版)

目录

一、客户识别

二、客户分类

三、业务审核

四、风险提示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本规范所指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以下简称衍生产品)限于人民币外汇远期、掉期和期权业务。其中,掉期业务包含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

一、客户识别

银行代客办理衍生品业务的客户范围限于境内机构(暂

份信息系统、征信系统、工商登记系统以及实地查访、海外联行或母行协查认证等。

1.对个人客户,银行应获取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境内个人身份证件、本人或合法代理人签名、联系方式、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职业、个人征信等信息。

2.对机构客户,银行应获取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名称、注册地、注册资本、营业地址、联系方式、业务经营范围、贸易方式、境内机构社会信用代码、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有效期限等。

(二)经营状况识别

1.审核客户的经营范围和基本业务状况,包括但不限于:

“可信客户”和“关注客户”,作为真实性审核的重要依据:

1.业务经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是否具备相应的业务资格或资质,并已依法核准登记;

3.是否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或其他足以证明其经营合

法性和经营范围的有效证明文件;

4.外汇局货物贸易名录分类情况;

5.是否与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6.客户业务规模是否持续稳定;

7.客户历史资金交易往来客户是否异常;

8.银行认为需要补充的其他情况。

(二)加强“关注客户”管理

11.客户人民币资金往来存在由个人、商行、投资公司等账户归集并频繁、大额往来的情况;

12.银行认为需要列入“关注客户”的其他情况。

(三)对“关注客户”的强化调查措施

银行采取的强化调查措施应与客户的动态管理分类相

适应,对于“关注客户”应采取下列强化调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对照外汇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查询结果以及各政府

机关、监管部门和银行内部的“黑名单”进行客户资质审核;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征信系统、工商登记系统、

信息的频率,合理提高交易监测的频率及强度;

6.银行认定的其他措施。

(四)衍生产品业务客户管理

银行对衍生产品业务的客户管理,应在综合考虑衍生产品分类和客户分类的基础上,开展持续、充分的客户适合度评估和风险揭示,包括合规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等。

银行应确认客户进行衍生产品交易已获得内部有效授

权及所必需的上级主管部门许可,并具备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银行可参考以下内容对客户进行衍生产品适合度评估,

客户办理衍生产品业务必须具有对冲外汇风险敞口的真实

需求背景,并且作为交易基础所持有的外汇资产负债、预期未来的外汇收支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可以办理即期结售汇业务。

1.银行办理衍生产品外汇业务,应严格按照“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尽职审查”的展业原则,履行尽职审查责任,确保客户身份及业务背景真实、合规。

2.银行应深入了解基础交易情况,重点关注异常和可疑交易,对于客户身份存疑、交易背景存疑、大额高频交易等异常情况和业务,应执行更严格的单证审核标准,强化尽职

不同外汇业务交易确定基础交易的审核重点,根据相对应的展业审核标准、采取与之配套的强化调查措施。

(二)对审核材料的总体要求

1.与客户达成衍生产品交易前,银行应确认客户办理衍生产品业务符合实需交易原则,并获取由客户提供的声明、

确认函等能够证明其真实需求背景的书面材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与衍生产品交易直接相关的基础外汇资产负债或外汇收支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2)客户进行衍生产品交易的目的或目标;

(3)是否存在与本条第一款确认的基础外汇资产负债

为符合监管规定的业务。对于“关注客户”,应结合客户业务实际,选择相关交易背景材料进行审核。

与客户达成衍生产品业务前,银行展业审核的核心是确认该笔业务符合实需交易原则,但比照即期结售汇业务(也就是衍生产品业务到期履约)的单证要求并非唯一和必须的

审核方法。银行应根据客户拟叙做衍生产品业务的交易基础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背景调查、业务单证审核等方法进行展业。

(三)业务审核要点

1.银行办理交易背景为经常项目业务的衍生产品前,应重点审核以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改为全额收支结算,频繁办理衍生产品。

C.对于离岸转手买卖业务,应严格审核买卖合同、发票、收支申报凭证、真实有效的运输单据、提单仓单等相关货权凭证,必要时应通过相关业务网站、第三方机构、运输公司等确认提单的真实性并保留相关证明材料。为客户办理离岸

转手买卖业务收支业务时,应注意企业分类状态需为A类,收支结算币种需为同一币种且在同一家网点办理。对于B、C企业,不允许办理离岸转手买卖收支业务。

对于具有以下特点的业务应重点关注:?交易产品为电子产品等体积小、价值高的业务;?交易产品为非大宗交易商品;?交易结算账期为1年或以上的业务;④交易对手仅

景单据。代理方出口项下衍生产品业务完成后可将外汇划转给委托方,也可结汇后将人民币划转给委托方。委托方收取代理方外汇划出款项时,无需进入其待核查账户。?办理代理进口衍生产品业务,重点审核进口合同、代理协议、发票、进口报关单等交易背景单据。代理方向境外付汇前,委托方

不得购汇,可将自有外汇划转给代理方,也可将人民币划转给代理方,由代理方购汇后支付。

E.对于特殊监管区域主要从事仓储物流业务的客户,重点审核交易对象、交易产品、贸易方式、通关单证、通关时间与频次、结算账期、结算方式、人民币资金来源与去向等,对于具有以下特点的业务应重点关注:?交易产品为电子产

同的客户。

G.对于注册地在异地的客户贸易收支,需严格审核全套业务背景资料,并应采取强化调查措施审核业务背景真实性,重点关注具有以下特点的业务:?成立时间不足两年的企业;?在银行开户后频繁大额办理业务;?用于付汇的人民币资

金主要来源于异地个人、商行或企业;④企业不收汇或收汇金额较小,但一直大额付汇;⑤多家企业交易对象和资金往来对象为相同的客户。

H.对于新成立不足1年的客户大额贸易收支,需严格审核全套业务背景资料,并应采取强化调查措施审核业务背景真实性,重点关注具有以下特点的业务:?单笔收支金额超

应从严审核,必要时审核相应交易背景单证。对于利润汇出、代垫或分摊费用等敏感业务,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A.对于利润售付汇

?银行为客户办理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利润汇出,应按真实交易原则审核与本次利润汇出相关的董事会利润分配

决议、税务备案表原件、证明本次利润情况的财务报表,其中董事会利润分配决议应注意审核是否已经过客户法定有权人签注有效(可审核公司章程内容),财务审计报告中应有关于盈余公积提取情况,如无须要求客户出具情况说明合规后办理;

?利润分配资金应来源于经营所得,办理衍生产品交易

查报告;

?审核包括合同、运输发票、运输单据或运输清单、税务备案表等全套资料。

2.银行办理交易背景为资本项目业务的衍生产品前,应重点审核以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客户完成境内直接投资登记后,银行方可为其办理直接投资项下的衍生产品业务。

(2)对于被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纳入管控或逾期未办理存量权益登记的客户,银行不得为其办理境内直接投资项下的衍生产品业务,应要求客户至所属地外汇局解除管控或补做存量权益登记后再按照直接投资的相关

E.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用于建设、购买非自用房地产(房地产企业除外);

F.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用于与其他当事人签订合同中约定的使用范围之外;

G.单一企业每月备用金支付累计金额超过等值20万美元;

H.申请一次性将全部外汇资本金支付结汇,但不能提供相关真实性证明材料。

I.其他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情况。

(5)银行为外商投资企业办理资本金远期结售汇及掉

D.结汇方向的业务是否符合外债结汇负面清单管理原则(外债结汇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企业经营范围之外或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支出;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证券投资或除银行保本型产品之外的其他投资理财(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

外);不得用于向非关联企业发放贷款;除房地产企业外不得用于建设、购买非自用房地产;)。

E.结汇方向的业务,履约时所得人民币资金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划转给收款人。

F.购汇方向下的外债提前还款需按照外债登记合同条款中的约定办理,没有提前还款条款的,不得提前购汇、且

测机制,对客户进行动态管理。对于业务存在异常或风险的客户,可采取暂停或终止业务、列入负面清单、向外汇局报告等措施。

2.客户衍生产品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持续关注客户的业务变化情况:

(1)持续监控客户信息变化和账户活动,排查可疑线索;

(2)定期或不定期回访客户、更新信息;

(3)对大额交易进行定期、定比例抽查;

(4)根据客户及交易风险程度,动态调整客户分类管理措施,必要时应暂停或终止办理业务。

第二部分具体业务审核规范

一、远期结售汇业务

(一)业务定义

“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远期结售汇合约,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或支出发生时,再按照该远期结售汇合同

性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发票、行业主管部门批复、登记文件等。

(2)审核要点

A.坚持实需交易原则,审核客户真实交易需求背景,核查交易背景资料是否与签约要素一致,预期未来的外汇收支是否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可以办理即期结售汇业务;

B.办理的业务是否与自身经营活动相匹配、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重点关注客户办理的交易品种、金额、保证方式与客户主营业务、财务状况、惯常风险缓释措施是否相符。

户购汇所得。

3.平仓

(1)审核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