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制度执行力(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
- 格式:docx
- 大小:43.55 KB
- 文档页数:16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关于进一步落时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任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日期】2012.03.02•【文号】财监[2012]66号•【施行日期】2012.03.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监督正文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安部、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任务的通知(2012年3月2日财监[2012]66号)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有关部委:为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精神和贺国强同志在《关于全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上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现就下一步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工作安排如下:一、加强教育方面(一)把防治“小金库”作为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一项任务,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有关教学安排,在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干部在职岗位培训的有关课程中增加防治“小金库”的内容。
(中央组织部落实)(二)建立和完善警示教育制度,利用“小金库”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对广大干部尤其是单位主要领导进行提醒、告诫和警示,切实提高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央纪委监察部、中央宣传部落实)二、完善制度方面(一)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推进综合预算管理,对按规定应列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单位和资金,都应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所有资金应统筹安排用于各项支出。
健全预算资金分配机制,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控制和压缩政府行政成本,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工作长效机制。
强化预算执行监督。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落实)(二)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监管。
关于进一步构建“小金库”防治长效机制的管理规定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金融系统也在不断完善。
然而,伴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各种金融风险也随之而来。
其中,金融“小金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风险点。
为了防止和治理“小金库”的风险,需要进一步构建“小金库”防治长效机制的管理规定。
二、问题分析1.金融“小金库”究竟是什么?金融“小金库”是指在金融机构内部,一些或多个职员通过违规操作或滥用权力,将资金非法转移到自己的账户或他人账户的行为。
2.为什么需要防治“小金库”?首先,“小金库”行为违背了金融机构的诚信和公平原则,损害了金融市场的良好秩序。
其次,这种行为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甚至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最后,这种行为对于金融机构中的其他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极其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行为。
因此,防治“小金库”显得尤为重要。
三、管理规定建议为了进一步构建“小金库”防治长效机制,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管理规定:1.制定明确的政策和制度对于金融“小金库”的防治,需要制定明确的政策和制度。
这些政策和制度应该明确规定行为的界定和责任的分配,并且要引起所有从业人员的关注和重视。
2.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对于金融机构内部的资金流动,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能够实时监控所有资金流动的情况,并且能够发现和防止潜在的风险。
3.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是防治“小金库”的关键。
因此,应该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严格的内部审计和监管金融机构应该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和监管机制,对于资金流动等进行定期的审计,确保所有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5.构建跨部门的合作机制金融“小金库”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的合作来解决。
因此,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包括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司法系统等,共同参与到防治“小金库”的工作中。
四、总结防治金融“小金库”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小金库整治方案
以下是 9 条“小金库”整治方案:
1. 咱得先全面清查,可别像那筛子一样到处漏啊!比如说,咱把每一笔收支都细细过一遍,像侦探查案一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你想想,要是有一笔糊涂账没查出来,那多闹心啊!
2. 加强制度建设呀!就好比给房子打牢地基,没有好的制度,那“小金库”不就容易春风吹又生嘛。
就像规定报销得严丝合缝的,谁也别想乱来。
3. 设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呗!这就像是给“小金库”安上一双眼睛,随时盯着它呢。
让大家都互相监督,看谁敢打“小金库”的主意。
4. 进行教育宣传可太重要啦!这就像给大家洗脑一样,让每个人都清楚“小金库”的危害。
嘿,要是都知道这不是啥好事,谁还去弄呢?
5. 对于违规行为必须严惩不贷呀!不能像那软柿子一样好捏,要让犯错的人知道疼,下次就不敢啦!比如说谁敢私设“小金库”,就给他个大处分。
6. 定期审计不能少哇!这就像给身体定期体检一样,及时发现问题。
难道你不想知道有没有什么隐患藏在里面吗?
7. 开通举报渠道呀!让群众的眼睛来监督,谁想偷偷摸摸整“小金库”,就让他曝光在阳光下。
8. 领导要带头做好表率哇!领导都不正,下面的人能好到哪儿去呀。
就像那火车头,带好方向才行呢。
9. 建立长效机制,可别整治一阵风就过去了呀!要一直保持警惕,不能让“小金库”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我的观点结论:只有把这些整治方案都认真落实好,才能真正把“小金库”问题解决好,让我们的单位健康有序地发展。
加大制度执行力(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目前,我国从法律、行政法规和党纪、政纪等方面对设立和使用小金库”行为予以规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但从制度执行的效果上看,并不十分理想。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只有加大制度执行力,强化制度约束力,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中的综合作用,才能切实实现中央彻底消灭小金库”的目标。
第一,在教育上下功夫,努力形成执行制度不走样,用制度管人, 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
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制度意识,筑牢遵纪守法思想基础,是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中央彻底消灭小金库目标的前提。
制度的宣传教育过程,就是把制度规范内化为干部群众的道德信念、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的过程。
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养成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
同时,要面向全社会搞好开展小金库”治理的宣传工作,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影响力和知晓率,营造人人知晓、人人遵守的良好氛围。
第二,在预防上下功夫,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上要有科学性,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纪问题。
制度自身完善,是进入执行程序的前提。
实践证明,有些制度之所以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其根源在于制度本身缺乏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甚至出现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
要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提咼其执行力,规定必须具体、明确,既要有实体性要求,又要有程序性规定,明确立法”、执法”主体,避免出现各个部门根据本部门自身利益角度去制定和执行制度;既要有宏观架构,又要有微观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行得通、管得住。
同时,制度必须具有严密性,制订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制度和配套的实施细则及奖惩措施。
此外,还应加强相关制度之间的配套与协调,消除阻碍制度执行绩效的制度结构上的症结,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相互关联、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
第三,要在监督上下功夫,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以监督促和谐求发展。
加强监督检查是防治构建小金库”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
小金库”相关制度已经对纪检监察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以及司法部门职责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要进一步强化有关部门的职责,使监督制度落实的责任无可推卸。
完善小金库”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
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整合监督资源,注重发挥党内外群众、新闻媒体和人大、政协等监督主体的作用,积极为他们创造能够监督、方便监督的平台和条件健全制度执行的问责机制。
要建立制度执行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制,把执行制度的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落实反腐倡廉制度情况与单位争先创优、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干部任免等结合起来,确保执行制度有压力、有动力、有效力。
第四,要在惩处上下功夫,通过惩处完善制度、教育干部。
强化对设立和使用小金库”行为责任人的责任不仅会使违法违纪者受到应有惩处、付出沉重代价,还会对违反制度者产生强烈的警示作用,并藉此达到警示社会的目的。
这也是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
对于个别设立和使用小金库”行为的人和事不下猛药”动真的,不出重拳来硬的,小金库”制度执行就会缺乏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权威。
所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违法违纪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姑息迁就。
要坚持处理人和处理事相结合,在对小金库”问题责成改正和严肃查处的基础上,要认真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促进制度规定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同时,要发挥查处小金库”案件的治本功能,将小金库”查处结果及时通报给社会或所属部门,组织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专题教育,以此强化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推进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
F 面是古文鉴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九歌•湘君屈原朗诵:路英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三,第四,第五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注释① 湘君:湘水之神,男性。
一说即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
②君:指湘君。
夷犹:迟疑不决。
③蹇(jian3简):发语词。
洲:水中陆地。
④要眇(miao3秒):美好的样子。
宜修:恰到好处的修饰。
⑤沛:水大而急。
桂舟:桂木制成的船。
」⑥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湖南。
无波:不起波浪。
⑦夫:语助词。
⑧参差:高低错落不齐,此指排箫,相传为舜所造。
⑨飞龙:雕有龙形的船只。
北征:北行。
—⑩邅(zhan1沾):转变。
洞庭:洞庭湖。
(bo2伯):通“箔”,帘子。
蕙:香草名。
绸:帷帐。
(11)薜荔:蔓生香草。
柏(12)荪:香草,即石菖蒲。
桡(rao2饶):短桨。
兰:兰草:旌:旗杆顶上的饰物。
(cen2岑)阳:在涔水北岸,洞庭湖西北。
极浦:遥远的水边。
(13)涔(14)横:横渡。
扬灵:显扬精诚。
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15)极:至,到达。
(15)女:侍女。
婵媛:眷念多情的样子。
(yuan2援):缓慢流动的样子。
(16)横:横溢。
潺湲(18)陫(pei2培)侧:即“悱恻”,内心悲痛的样子。
(19)櫂(zhao4棹):同“棹”,长桨。
枻(yi4弈):短桨。
(20)斲(zhuo2 琢):砍。
|(21)搴(qian1千):拔取。
芙蓉:荷花。
木末:树梢。
(27) 期:相约。
不闲:没有空闲。
(28) 鼂(zhaol招):同"朝”,早晨。
骋骛(wu4务):急行。
皋:水旁高地。
(29) 弭(mi3米):停止。
节:策,马鞭。
渚:水边。
(30) 次:止息。
(31)周:周流。
(32) 捐:抛弃。
玦(juel决):环形玉佩。
(33) 遗(yi2仪):留下。
佩:佩饰。
醴(Ii3里):澧水,在湖南,流入洞庭湖。
(34) 芳洲:水中的芳草地。
杜若:香草名。
H(35) 遗(wei4味):赠予。
下女:指身边侍女。
(36) 聊:暂且。
容与:舒缓放松的样子。
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间。
既相约又失信却说没有时间。
朝骋骛兮江皋,早晨我驾车在江边急急奔驰,夕弭节兮北渚。
晚间我停鞭在北岸滩头休息。
鸟次兮屋上,众鸟栖息在这空闲的屋顶上,水周兮堂下。
空屋的四周有流水迂缓围绕。
捐余玦兮江中,将你赠的玉制扳指置于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将你赠的玉佩放在澧水岸边。
采芳洲兮杜若,采来香草装饰这芬芳的洲渎,将以遗兮下女。
这一切都是你留给我的信物。
时不可兮再得,难道那往昔的时光不可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暂且慢步洲头排除心中烦恼。
赏析在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创作的《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是两首最富生活情趣和浪漫色彩的作品。
人们在欣赏和赞叹它们独特的南国风情和动人的艺术魅力时,却对湘君和湘夫人的实际身份迷惑不解,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争论。
I从有关的先秦古籍来看,尽管《楚辞》的《远游》篇中提到“二女”和“湘灵”,《山海经•中山经》中说“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但都没有像后来的注释把湘君指为南巡道死的舜、把湘夫人说成追赶他而溺死湘水的二妃娥皇和女英的迹象。
最初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
书中记载秦始皇巡游至湘山(即今洞庭湖君山)时,“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
’”后来刘向的《列女传》也说舜“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
这就明确指出湘君就是舜的两个妃子,但未涉及湘夫人。
到了东汉王逸为《楚辞》作注时,鉴于二妃是女性,只适合于湘夫人,于是便把湘君另指为“湘水之神”。
对于这种解释。
唐代韩愈并不满意,他在《黄陵庙碑》中认为湘君是娥皇,因为是正妃故得称“君”;女英是次妃,因称“夫人”。
以后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皆从其说。
这一说法的优点在于把湘君和湘夫人分属两人,虽避免了以湘夫人兼指二妃的麻烦,但仍没有解决两人的性别差异,从而为诠释作品中显而易见的男女相恋之情留下了困难。
有鉴于此,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采取了比较通脱的说法,即把湘君说成是湘水之神,把湘夫人说成是他的配偶,而不再拘泥于按舜与二妃的传说一一指实。
应该说这样的理解,比较符合作品的实际,因而也比较可取。
虽然舜和二妃的传说给探求湘君和湘夫人的本事带来了不少难以自圆的穿凿附会,但是如果把这一传说在屈原创作《九歌》时已广为流传、传说与创作的地域完全吻合、《湘夫人》中又有“帝子”的字样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尧之二女等等因素考虑在内,则传说的某些因子如舜与二妃飘泊山川、会合无由等,为作品所借鉴和吸取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因此既注意到传说对作品可能产生的影响,又不拘泥于传说的具体人事,应该成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这两篇作品的基点。
由此出发,不难看出作为祭神歌曲,《湘君》和《湘夫人》是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甚至可以看作同一乐章的两个部分。
这不仅是因为两篇作品都以“北渚”相同的地点暗中衔接,而且还由于它们的末段,内容和语意几乎完全相同,以至被认为是祭祀时歌咏者的合唱(见姜亮夫《屈原赋校注》)。
这首《湘君》由女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因男神未能如约前来而产生的失望、怀疑、哀伤、埋怨的复杂感情。
第一段写美丽的湘夫人在作了一番精心的打扮后,乘着小船兴致勃勃地来到与湘君约会的地点,可是却不见湘君前来,于是在失望中抑郁地吹起了哀怨的排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