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系统的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7
给排水系统分类
给排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生活污水系统:用于收集和排放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如厨房、洗手间、浴室等,通过下水道排放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雨水系统:用于收集和排放雨水,包括屋面雨水、道路雨水和其他场地的雨水。
它通过排水管道或沟渠排放进入自然水体或排水系统中。
3.工业污水系统:用于收集和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可降解废水和有毒有害废水。
4.灌溉系统:用于供给植物成长所需的水分,包括圆形灌溉、滴灌和喷灌等方式。
5.排污系统:用于将排放的废水和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清理,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方式。
6.海水淡化系统:用于将海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去除,将其变成可饮用水或用于工业生产。
一、给水系统的分类: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二、给水系统的组成: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给水附件、配水设施、增压和贮水设备、计量仪表。
三、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所适应的条件和特点:1、直接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一天内均能满足用水要求的建筑;最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
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周期性不足时采用。
3、设水泵的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坝压经常不足时采用。
4、设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的水压,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可缩小水箱的容积,又因有水箱的调节作用,水泵出水量稳定,能保持在高效区运行。
5、气压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水压,室内用水不均匀,且不宜设置高位水箱时采用。
6、分区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只能满足建筑下层供水要求时采用;水泵并列分区:优点是供水可靠、设备布置集中,便于维护、管理,省去水箱占用面积,能量消耗较少,缺点是水泵数量多、扬程各不相同;串联:优点是供水可靠,不占用水箱使用面积,能量消耗较少,缺点是水泵数量多,设备布置分散,维护、管理不便;减压阀:优点是供水可靠,设备与管材少、投资省、设备布置集中、省去水箱占用面积,缺点是下区水压损失大,能量消耗多。
7、分质给水方式:根据不同用途所需的不同水质,分别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
四、给水管道布置的基本要求: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2、保护管道不受损坏;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4、便于安装维修。
五、布置形式:给水管道的布置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枝状为单向供水,供水安全可靠性差,但节省管材,造价低;环状的管道相互连通,双向供水,安全可靠,但管线长、造价高。
一般建筑内给水管网宜用枝状布置:1、干管设在顶层天花板下、吊顶内或技术夹层中,由上向下供水的为上行下给式:适用于设置高位水箱的居住与公共建筑和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
供水系统分类整理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
根据用户对水质、水压、水量、水温的要求,并结合外部给水系统情况进行划分,有3种基本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饮用、烹饪、盥洗、沐浴、洗涤衣物、冲厕、清洗地面和其它生活用途的用水。
近年随着人们对饮用水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某些城市、地区或高档住宅小区、综合楼等实施分质供水,管道直饮水给水系统已进入住宅。
2.生产给水系统供生产过程中产品工艺用水、清洗用水、冷饮用水、生产空调用水、稀释用水、除尘用水、锅炉用水等用途的用水。
由于工艺过程和生产设备的不同,这类用水的水质要求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低于生活用水标准,有的远远高于生活饮用水标准。
3.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灭火设施用水,主要包括:消火栓、消防卷盘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等设施的用水。
消防水用于灭火和控火,即扑灭火灾和控制火势蔓延。
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保证供给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组合给水系统上述3种基本给水系统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合并共用。
如:室内生活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1、直接给水方式适用:室外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均能满足室内用水要求的地区优点:供水较可靠、系统简单、投资少、安装维修方便,可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节省运行能耗。
缺点:给水系统没有贮备水量,当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系统会立即断水。
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适用: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足够时(一般在夜间)向水箱充水;室外管网压力不足时(一般在白天)由水箱供水。
优点:系统较简单、投资较省、维护较方便,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
缺点:是水箱容积和质量大,增加建筑尺寸,并影响建筑物的立面视觉效果。
3、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适用:当室外给水管网中压力低于或周期性低于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而且建筑内部用水量又很不均匀时优点:这种方式技术上合理、供水可靠,虽然初期费用较高,但其长期效果是经济的缺点:安装麻烦、增加结构荷载、有震动与噪音干扰4、气压罐给水方式适用:室外管网的水压经常性不足,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
给排水系统分类1. 介绍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污水处理和供水。
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分类有助于了解其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便于规划和设计城市的给排水系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给排水系统分类,并对每种分类进行详细的探讨。
2. 分类方法2.1 按功能分类按功能可以将给排水系统分为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供水系统用于向居民和工业用户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而排水系统用于收集和处理污水。
2.2 按水体类型分类按水体类型可以将给排水系统分为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
污水系统用于收集和处理居民和工业排放的污水,而雨水系统则用于收集和处理雨水和降水。
2.3 按用途分类按用途可以将给排水系统分为城市给排水系统和农村给排水系统。
城市给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户的供水和排水,而农村给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农村地区的供水和排水。
3. 供水系统分类3.1 自流式供水系统自流式供水系统使用自然排水的方式将水从水源输送到用户。
它不需要使用泵,依靠重力实现供水。
这种系统适用于水源附近地势较高的地区。
3.2 提水式供水系统提水式供水系统使用泵将水从水源抽到水厂,再通过管网输送到用户。
这种系统适用于水源位于较低地势的地区。
3.3 整体供水系统整体供水系统将自流式和提水式供水系统相结合,兼具两者的优点。
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自然排水或者使用泵来实现供水。
4. 排水系统分类4.1 分流式排水系统分流式排水系统将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分开进行处理。
分流式排水系统能够更好地处理污水,但需要更多的管网。
4.2 综合式排水系统综合式排水系统将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合并进行处理。
综合式排水系统可以节省管网建设成本,但对于大量的降水和洪水可能造成处理压力增大。
4.3 冲洗水系统冲洗水系统主要用于抽水驱动冲洗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备,以防止污物沉积和堵塞。
冲洗水系统通常使用回收水或者循环水。
5. 结论给排水系统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规划城市基础设施。
按照功能、水体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系统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供水系统的分类供水系统根据用途主要有生活供水、消防供水及生产供水三种类型。
一、生活供水主要是满足生活饮用水和各类卫生设备冲洗用水,供给人们饮用、盥洗、洗涤、沐浴、烹饪等。
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
系统由市政管网、水表、水池、水箱、供水泵、室内生活供水管系、阀门、减压阀、气压罐、仪表等组成。
二、消防供水在小型或不重要建筑可与生活供水系统合并,但在公共建筑、高层建筑、重要建筑必须与生活供水系统分开设置。
消防供水系统主要是满足建筑物消防灭火用水。
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按照建筑防火规范保证供给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系统由市政消防水管网、水泵结合器、消防水池、消防泵(喷淋泵)、稳压泵、气压罐、消防箱、室内消防供水管系、阀门、消火栓、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湿式报警器、喷淋头、仪表等组成。
三、生产供水主要满足建筑物生产过程用水。
供给生产设备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以及各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应根据工艺要求,提供所需要的水质、水量和水压。
系统由市政管网、水表、水池、水箱、供水泵、室内生活供水管系、阀门、水处理设备、仪表等组成。
四、生活热水生活热水包括:盥洗用热水、饮用开水、厨房热水、蒸食品用蒸汽等;其总体结构通常由热力网循环系统和用户管网循环系统等组成;其生活用(淋浴、盥洗)热水用户管网系统结构方式分为:开放式—通常为单管系统,用户使用的热水(蒸汽)部分或全部由热网直接供给;闭合式—通常为双管循环系统,热力网络仅通过热媒供给用户站热量,用户站使用热媒交换成60O C~65O C的生活热水,经用户生活热水循环网络供给各用热用户。
目前状况:在大、中城市中,热力网络是指热力公司向整个城市集中供热的网络,或单位自建的锅炉;生活饮用开水和蒸汽,通常以开放式结构、定点、定时供应为主;生活用热水通常以闭合式结构,24小时不间断供应为主;用户生活热水循环网络(管道通径,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是以用户最大用水量(注:按《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的标准规定,水温:65O C,用水量:75~100/L,每人、每日)设计的,通常都是24小时满负荷运行。
给水系统的分类给水系统是指将自然界的水资源经过处理后供给给各类用户使用的系统。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给水系统分为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给水系统的分类进行介绍。
一、按照供水对象的不同,给水系统可以分为三类:生活给水系统、工业给水系统和灌溉给水系统。
1. 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是指供应居民生活用水的系统。
它包括水源、水处理厂、水库或水井、输水管道、水塔或水池等组成部分。
生活给水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安全、清洁、稳定的饮用水,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2. 工业给水系统:工业给水系统是指供应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水的系统。
它通常包括水源、水处理设备、水储存设施、输送管道等。
工业给水系统的特点是水质要求较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净化。
3. 灌溉给水系统:灌溉给水系统是指供应农业灌溉用水的系统。
它包括水源、水库或水井、输水管道、灌溉设备等组成部分。
灌溉给水系统的目标是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水资源,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按照水源的不同,给水系统可以分为地表水供水系统和地下水供水系统。
1. 地表水供水系统:地表水供水系统是指利用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资源供水的系统。
它通常包括水源采集、水处理、输送和储存等环节。
地表水供水系统的特点是水质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措施来保证水质安全。
2. 地下水供水系统:地下水供水系统是指利用地下水资源供水的系统。
它通常通过井泵将地下水抽取上来,经过处理后供给用户使用。
地下水供水系统的特点是水质相对稳定,但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净化。
三、按照供水方式的不同,给水系统可以分为直接供水系统和间接供水系统。
1. 直接供水系统:直接供水系统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水直接供应给用户使用的系统。
它通常采用压力管网的形式,将水源直接输送到用户的水龙头。
直接供水系统的优点是供水压力稳定,用水方便。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网老化、水质难以保证等。
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建筑给水系统是指供水系统中用于建筑物内部的供水设备和管道网络。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建筑给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冷水系统冷水系统主要用于供应建筑物内部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它包括供水管道网络、冷水储存设备(如水箱)以及冷水泵等。
冷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供水的稳定性、压力要求以及水质安全等因素。
2. 热水系统热水系统主要用于供应建筑物内部的洗浴、清洁等用水。
它包括热水供应管道、热水储存设备(如热水器或热水锅炉)、热水循环系统等。
热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供水温度、供水量、热损失以及热水循环的节能等因素。
3. 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备供水,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箱和消防水管等。
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消防水源的稳定性和供水压力的要求,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供水。
4.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废水和污水排放。
它包括排水管道网络、污水处理设备(如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以及雨水排放系统等。
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排水的流量、排水管道的材料选择以及排水的处理和净化等因素。
5. 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空调系统和工业设备的冷却。
它包括冷却水供应管道、冷却水塔(如冷却塔或冷却器)、冷却水泵等。
冷却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冷却水的质量、温度控制以及冷却水循环的效率等因素。
6. 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供暖系统和工业设备的冷却。
它包括循环水管道、循环水泵、水处理设备以及换热器等。
循环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循环水的流量、温度控制以及水质的净化等因素。
以上是建筑给水系统的主要分类。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需求和使用情况,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分类中的几种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以满足建筑物内部的供水需求,并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供水的稳定性、压力要求、水质安全、节能性以及维护和管理的方便性等因素,以实现高效、可靠和可持续的供水服务。
①给水系统的分类: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组合给水系统②钢管的连接方法:螺纹连接、焊接、法兰连接
③常用的阀门:截止阀、闸阀、蝶阀、止回阀、液位控制阀、液压水位控制阀、安全阀
④我国建筑中多采用速度式水表,速度式水表分为旋翼式和螺翼式。
旋翼式水表又可分为单流束和多流束两种;螺翼式水表则又可分为水平螺翼式和垂直螺翼式两种。
⑤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直接给水方式、依赖水泵升压给水方式、气压给水方式、分区给水方式、分质给水方式
⑥给水管道布置的基本要求: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利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2.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
4.便于安装维修。
⑦2-1 H=H1+H2+H3+H4
⑧2-17 Hb>=H1+H2+H3+H4-H0
⑨2-18 Hb>=H1+H2+H4
⑩2-26 h>=(H2+H4)/10 校核水箱的安装高度,若水箱高度不能满足供水要求,可采取提高水箱高度、放大管径、设增压设备或选用其他供水方式
11Hb——水泵扬程,KPa
12H1——引入管制最不利配水点位置高度所要求的静水压,KPa 13H2——水泵吸入管和出水管至最不利配水点计算管路的总水头
损失,KPa
14H3——水流通过水表是的水头损失,KPa
15H4——最不利配水点的流出水头,KPa
16H0——室外给水管网所能提供的的最小压力,KPa
17离心泵的工作方式有“吸入式”和“灌入式”
18水箱配管、附件示意图(P57)
19水质污染原因:1.管网污染。
2.回流污染。
3.贮水过程污染。
4.
微生物污染。
5.其他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安装或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污染(位置或连接不当、设计缺陷、材料选用、施工问题、管理不善)。
20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技术要求:整栋高层建筑若采用同一给水系统供水,则垂直方向管线过长,下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很大,必然带来以下弊病:需要采用耐高压的管材、附件和配水器材,费用高;启闭水嘴、阀门易产生水锤,不但会引起噪声,还可能损坏管道、附件,造成漏水;开启水嘴水流喷溅,既浪费水量,又影响使用,同时由于配水嘴前压力过大,水流速度加快,出流量增大,水头损失增加,使设计工况与实际工况不符,不但会产生水流噪声,还将直接影响高层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必须解决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
21建筑消防系统根据使用灭火剂的种类和灭火方式可分为下列3种: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他使用非水灭火剂的固定灭火系统。
22鉴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目前要求在人员密集不易疏散,外部增援灭火与救生较困难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水源、加压贮水设备、喷头、管网、报警装置等组成。
根据喷头的常开、闭形式和管网充水与否分下列几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4.雨淋喷水灭火系统5.水幕系统
24管道系统的减压措施:减压孔板、节流管、减压阀
25高层建筑中需同时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应优先选用两类系统独立设置的方式。
若管网中的压力过高,将造成报警阀损坏,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而室内使用的水龙带一般工作压力不超过1MPa,当室内最低消火栓口静压为0.8MPa时,为满足最不利消火栓所需压力,消防管道的工作压力已接近1MPa,若最低处消火栓口压力大于0.8MPa,消防水泵启动时可能造成水龙带损坏,使系统失去救火能力。
同时管网压力过高,水枪水压过大,救火人员也不易把握,不利救火操作。
26按污水与废水在排放过程中的关系,生活排水系统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体制。
27建筑内部污废水排水系统应能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1.系统能迅速畅通地将污废水排到室外。
2.排水管道系统内的气压稳定,有毒有害气体不进入室内,保持室内良好的环境卫生。
3.管线布置合理,简短顺直,工程造价低。
28建筑内部排水的流动特点:1.水量气压变化幅度大2.流速变化剧烈3.事故危害大29水封的作用:用来抵抗排水管内的气压变化,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通常用存水弯来实施。
30水封内水量损失的原因:自虹吸损失、诱导虹吸损失、静态损失31稳定立管压力增大通水能力的措施:1.不断改变立管内水流的方向,增加水向下流动的阻力,消耗水流的动能,减小污水在立管内的下降速度。
2.改变立管内壁表面的形状,改变水在立管内的流动轨迹和下降流速。
3.设置专用通气管,改变补气方向,使向负压区补充的空气不经过水舌,由通气立管从下补气,或由环形通气管、器具通气管从上补气。
4.改变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的构造形式,代替原来的三通,避免形成水舌或减小水舌面积,减小排水横支管下方立管内的负压值,这种管件叫上部特制配件。
改变立管与排出管、横干管连接处的构造形式,代替一般的弯头,减小立管底部和排出管、横干管内的正压值,这种管件叫下部特制配件。
上部特制配件与下部特制配件配套使用。
32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要求:1.排水流畅,水力条件好。
2.保证设有排水管道的房间或场所的正常使用。
3.保证排水管道不受损坏。
4.室内环境卫生条件好。
5.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方便。
6.占地面积小,总管线短、工程造价低。
33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按热水供应范围,可分为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34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附件。
35热水供应方式:1.按热水加热方式: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
2.按热力管网的压力工况:开式和闭式。
3.按热水管网设置循环管网的方式: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热水供水方式。
4.按热水管网运行方式:全天
循环和定时循环。
5.按热水管网采用的循环动力:自然循环方式和机械循环方式。
6.按热水配水管网水平干管的位置:下行上给供水方式和上行下给供水方式。
36电热水器产品分快速式和容积式两种。
37水加热器有容积式水加热器、快速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和半即热式水加热器。
38为排除热水管道中热水气化产生的气体,以保证管内热水畅通,防止管道腐蚀,上行下给式系统的配水干管最高处应设自动排气阀。
39热水管网在下列管段上,应装设止回阀:1.水加热器、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上,防止加热设备的升压或冷水管网水压降低时产生倒流,使设备内热水回流至冷水管网产生热污染和安全事故。
若安装倒流防止器时,应采取保证系统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的措施。
2.机械循环系统的第二循环回水管上,防止冷水进入热水系统,保证配水点的供水温度。
3.冷热水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上,防止冷、热水通过混合器相互串水而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使用。
40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技术要求: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建筑高度高、热水用水点多等特点,如果选用一般建筑的各种热水供水方式,则会使热水管网系统中压力过大,产生配水管网始末端压差悬殊、配水均衡性难以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热水管网系统压力过大,虽然可选用耐高压管材、耐高压水加热器或减压设施加以解决,但不可避免地会增加管道和设备投资。
因此,为保证良好的供水工况和节省投资,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必须解决热水管网系统压力过大的问题。
41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技术措施:与给水系统相同,解决热水管网系统压力过大的问题,可采用竖向分区的供水方式。
高层建筑热水系统分区的范围,应与冷水给水系统的分区一致。
各区的水加热器、贮水器的进水,均应由同区的冷水给水系统设专管供应,以保证系统内冷、热水的压力平衡,便于调节冷、热水混合龙头的出水温度,也便于管理。
但因热水系统水加热器、贮水器的进水由同区冷水给水系统供应,水加热后,再经热水配水管送至各配水嘴,故热水在管道中的流程远比同区冷水嘴流出冷水所经历的流程长,所以尽管冷、热水分区范围相同,混合龙头处冷、热水压力仍有差异。
为保持良好的供水工况,还应采取相应措施适当增加冷水管道的阻力,减小热水管道的阻力,以使冷、热水压力保持平衡,也可采用内部设有温度感应装置,能根据冷、热水压力大小、出水温度高低自动调节冷热水进水量比例,保持出水温度恒定的恒温式水嘴。
42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分区供水方式主要有集中式和分散式
两种。
43为防止循环流量在系统中流动时出现短流,影响部分配水点的出水温度,可在回水管上设置阀门,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启度,平衡各循环管路的水头损失和循环流量。
若因管网系统大,循环管路长,用阀门调节效果不明显时,可采用同程式管网布置形式,使循环流量通过各循环管路的流程相当,可避免短流现象,利于保证各配水点所需水温。
44给水方式选择原则:了解即可,略(P18)
45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了解即可,略(P228)
46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可再生低温能源的热泵热水器了解即可,略(P236)
47疏水器了解即可,略(P240)
48膨胀阀了解即可,略(P245)
49安全阀了解即可,略(P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