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6.28 MB
- 文档页数:48
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三种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活饮用水系统直饮水系统杂用水系统;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入建筑物内的管段)2水表节点(设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3给水管网:干管(总干管,是浆水从引入管输送至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立管,支管,分支管(配水支管,将水从支管输送至各用水设备的管段。
我国给水管道常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复合管)4给水附件:截止阀(关闭严密水流阻力大局部阻力系数和管径成正比),闸阀(全开时水流直线通过水流阻力小有杂质落入易磨损),蝶阀(阀板在90°翻转范围内起调节、节流和关闭作用,操作扭矩小启闭方便结构紧凑体积小),止回阀(阻止管道中水反向流动)5配水设施(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管网上终端用水点的设施)6增压和贮水设备7水表;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依靠外网压力1直接给水方式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依靠水泵升压1设水泵的给水方式2设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3气压给水方式(变压式定压式)4分区给水方式5分质给水方式;管道布置基本要求: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2保护管道不受损害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4便于安装维修。
一般采用枝状布置:上行下给,下行上给,中分式给水管道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
明装即管道外露优点是安装维修方便造价低但影响美观表面结露积灰尘。
暗装即管道隐蔽,如设在墙中,不影响室内美观整洁但施工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管道防护:防腐;防冻防露;防漏;防振;二、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设计秒流量:建筑物内卫生器具按最不利情况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气压给水设备:利用密闭罐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化调节和压送水量,在给谁系统中起增压和调节作用。
分类和组成:按输水压力的稳定性分为变压式和定压式;按气水接触方式分为补气式和隔膜式;优点:灵活性大设置位置不受限制便于隐蔽安装拆卸都很方便成套设备都在工作生产现场集中组装占地面积小工期短土建费用低,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便于维护管理,水质不易被污染还有助于消除水锤的影响;缺点:调节容积小贮水量少一般调节水量只占总容积%20-30压力容器制造加工难度大变压式压力变化较大对给水附件使用寿命影响较大;耗电量大;使用范围:适用于有升压要求但又不适宜设置水塔或高位水箱的小区或建筑物内的给水系统,小型简易和临时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4.1 排水系统的分类4.1.1 排水系统的分类1 生活排水系统2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3 屋面排水系统4.1.2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基本要求:顺通排放+气压稳定+合理布线1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受水器2 排水管道:器具排水管+横支管+立管+排除管3 清通设备:清扫口(横管)+检查口(立管1.0m)+管堵(横支管端头)+检查井4 提升设备:污、废水提升泵5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化粪池、隔油池、降温池、小型医院污水处理设备6 通气系统:通气管4.1.3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类型1 单立管排水系统2 双立管排水系统3 三立管排水系统4.1.4 新型排水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1 压力流排水系统2 真空排水系统4.2 卫生器具、管材与附件4.2.1 卫生器具A 公共场所设置小便器,应采用延时自闭冲洗阀或自动冲洗装置;B 公共场所的洗手盆宜采用限流节水装置;C 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污水管道或其它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水管道连接时,必须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D 医疗卫生机构内门诊、病房、化验室、实验室等处在不同一个房间内的卫生器具不得共用存水弯1 盥洗用卫生器具(1)洗脸盆(2)盥洗槽2 沐浴用卫生器具(1)浴盆(2)淋浴器(3)净身器3 洗涤用卫生器具(1)洗涤盆(池)(2)化验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3)污水池4 便溺用卫生器具(1)大便器(2)大便槽(3)小便器(4)小便池(5)倒便器(6)冲洗设备4.2.2 排水管材与附件1 管材(1)排水铸铁管(2)排水塑料管2 附件(1)存水弯(2)地漏(3)清扫口(4)检查口4.3 排水管道系统中水气流动规律4.3.1 建筑内部排水的流动特点1 水量和气压变化幅度大2 流速变化剧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3 事故危害大4.3.2 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1 水封的作用2 水封破坏(1)自虹吸损失(2)诱导虹吸损失(3)静态损失4.3.3 横管内水流状态1 能量2 水流状态3 管内压力4.3.4 立管中水流状态1 排水立管水流特点(1)断续的非均匀流(2)水气两相流(3)管内压力变化2 水流流动状态(1)附壁螺旋流(2)水膜流(3)水塞流3 水膜流运动的力学分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4.3.5 排水立管在水膜流时的通水能力4.3.6 影响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1 影响排水立管内部压力的因素2 稳定立管压力增大通水能量的措施(1)不断改善立管水流方向,增加污水向下流动的阻力,消耗水流的动能,减小污水在立管内的下降速度;(2)改变立管内壁表面的形状,改变污水在立管内的流动轨迹和下降速度;(3)设置专用通气管,改变补气方向;(4)改变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的构造形式,代替三通(上部特制配件)。
第一章1.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选用适用、经济、合理的最佳供水方式,经配水管送至室内各种卫生器具、用水嘴、生产装置和消防设备,并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分类: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2.钢管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焊接和法兰连接,为避免焊接时锌层破坏,镀锌钢管必须用螺纹连接或沟槽式卡箍连接3.水表的分类1)按计量原理:容积式水表、速度式水表2)按读数机构的位置:现场指示型、远传型、组合型3)按水温度:冷水表、热水表4)按计数器的工作现状:湿式水表、干式水表、液封式水表5)按被测水压力:普通型水表、高压水表4.给水方式: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
是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高度、配水点的布置情况以及室内所需水压、室外管网水压和配水量等因素,通过综合评判法决定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5.给水方式选择原则1)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2)除高层建筑和消防要求较高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外,一般情况消防给水系统宜与生活或生产给水系统共用一个系统3)生活给水系统中,卫生器具处的静压力不得大于0.60MPa。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0),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措施。
6.给水管道的布置形式按供水可靠程度:枝状、环状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7.管道防护1.防腐:明装和暗装的金属管道都要采取防腐措施,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通常的防腐做法是管道除锈后,在外壁刷涂防腐涂料。
2.防冻、防露: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房间、地下室及管井、管沟等地方的生活给水管道,为保证冬季安全使用应有防冻保温措施。
3.防漏:防漏的主要措施是避免将管道布置在易受外力损坏的位置,或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其直接承受外力。
4.防振:为防止管道的损坏和噪声的影响,设计给水系统时应控制管道的水流速度,在系统中尽量少使用电磁阀或速闭型水栓。
建筑给⽔排⽔⼯程(第六版)01-3第1章建筑内部给⽔系统1.3给⽔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给⽔管道的布置和敷设1.3.1 管道布置1.基本要求确保供⽔安全和良好的⽔⼒条件,⼒求经济合理给⽔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结构、⽤⽔要求、配⽔点和室外给⽔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风、空调和供电等其他建筑设备⼯程管线布置等因素的影响。
进⾏管道布置时,不但要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还要满⾜以下基本要求。
(1)给⽔管道的布置和敷设1.3.1 管道布置管道尽可能与墙、梁、柱平⾏,呈直线⾛向,⼒求管路简短,以减少⼯程量,降低造价。
但不能有碍于⽣活、⼯作和通⾏;⼀般可设置在管井、吊顶内或墙⾓边。
⼲管应布置在⽤⽔量⼤或不允许间断供⽔的配⽔点附近,既利于供⽔安全,⼜可减少流程中不合理的转输流量,节省管材。
不允许间断供⽔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不同管段引⼊,引⼊管不少于2条。
若必须同侧引⼊时,两条引⼊管的间距不得⼩于15m,并在两条引⼊管之间的室外给⽔管上装阀门。
——引⼊管;2——⽔表井;3——⽴管;4——室外给⽔管道图1-18引⼊管从建筑物不同侧引⼊室内管道贯通状布置建筑物室内给⽔管⽹宜采⽤枝状布置,单向供⽔。
不允许间断供⽔的建筑和设备,应采⽤环状管⽹或贯通枝状双向供⽔。
设2条或2条以上引⼊管,在室内将管道连成环状或贯通状双向供⽔,如图1-18所⽰。
若条件不可能达到,可采取设贮⽔池(箱)或增设第⼆⽔源等安全供⽔措施。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上、下留有不⼩于150mm 的净空;软性接头法即⽤橡胶软管或⾦属波纹管连接沉降缝、伸缩缝隙两边的管道;给⽔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
管道不得穿越⽣产设备基础,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同时也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
若需穿过,应采取保护措施,常⽤的措施有:保护管道不受损坏(2)给⽔管道的布置和敷设1.3.1 管道布置活动⽀架法,如图1-20所⽰,在沉降缝两侧设⽴⽀架,使管道只能垂直位移,不能⽔平横向位移,以适应沉降、伸缩之应⼒。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题目: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工程名称: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科技中心院系:城乡建设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班级:给水排水工程1002班姓名:侯广明学号: 2010224070214指导教师:元红英完成时间: 2013.7.3目录1.设计概况 (1)1.1 设计题目 (1)1.2 设计资料 (1)1.3 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1)1.4 设计成果 (1)2.给水系统 (1)2.1 给水方式的选择 (1)2.2 卫生器具的选型及布置 (2)2.3 布置给水管道并绘制设计草图 (2)2.4 选择最不利管线 (2)2.4.1正确选择设计秒流量的公式 (2)2.4.2进行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2)2.4.3计算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qg (2)2.4.4选择给水管材 (2)2.5 水表的选择 (5)2.6 校核所选择的供水方案是否合适 (6)2.7 非计算管路各管段管径的确定 (6)3.排水系统 (6)3.1 排水方案 (6)3.2 排水设计秒流量 (7)3.3 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7)3.3.1 排水当量 (7)3.3.2 管材 (7)3.3.3排水设计秒流量 (7)3.4 通气管的设计 (10)3.4.1 通气管设计 (10)4.参考资料 (10)1.设计概况1.1 设计题目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科技中心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1.2 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建筑面积14100.82m2,首层层高4.2m,2--5层为3.9m,室内外高差0.45m。
每层均设有卫生间和综合实验室,布置详见平面图。
2、给水水源: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为0.32MPa,DN200,埋深1.20m。
3、建筑图纸:一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一层卫生间详图、标准卫生间详图。
1.3 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计算部分(1)给水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2)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2、设计图纸(1)给水系统计算依据图纸。
第2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2.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2.4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2.4.1 确定管径在求得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后,根据流量公式,即可求定管径: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在于确定各管段管径、管网的水头损失和确定给水系统的所需压力。
υπ42dq g =πυgq d 4=式中q g ——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m 3/s ;d j ——计算管段的管内径,m ;υ——管道中的水流速,m/s 。
(2-12)当计算管段的流量确定后,流速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管道系统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流速过大易产生水锤,引起噪声,损坏管道或附件,并将增加管道的水头损失,使建筑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增大。
而流速过小,又将造成管材的浪费。
考虑以上因素,建筑物内的给水管道流速一般可按表2-12选取。
但最大不超过2m/s。
工程设计中也可采用下列数值:DN15~DN20,V =0.6~1.0m/s ;DN25~DN40,V =0.8~1.2m/s 。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表2-122.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2.4.2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2.4.2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给水管网水头损失的计算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两部分内容。
1. 给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2-13)——沿程水头损失,kPa;式中hyL——管道计算长度,m;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按下式计算: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2.4.2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式中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d j——管道计算内径,m;q g——给水设计流量,m3/s;C h——海澄-威廉系数:塑料管、内衬(涂)塑管Ch= 140;铜管、不锈钢管Ch= 130;衬水泥、树脂的铸铁管Ch= 130;普通钢管、铸铁管Ch = 100。
(2-14)设计计算时,也可直接使用由上列公式编制的水力计算表,由管段的设计秒流量,控制流速在正常范围内,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