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力矩和平面力偶系第四章平面任意力系
- 格式:ppt
- 大小:11.06 MB
- 文档页数:73
工程力学第二版(陈位宫著)课后答案下载工程力学第二版(陈位宫著)课后答案下载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
第一章构件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力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第二节常见约束及其力学模型
第三节构件的`受力图
阅读与理解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力的投影和平面力偶
第一节力的投影和力的分解
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平衡
第三节力矩和力偶
第四节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阅读与理解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第一节平面任意系的简化
工程力学第二版(陈位宫著):图书简介
作/译者:刘思俊
ISBN:9787111090496 [十位:7111090497]
重约:0.440KG
定价:¥25.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0.00 为您节省:¥15.00
旧书VIP用户价:¥9.00 为您节省:¥16.00
团购优惠价:¥8.50
工程力学第二版(陈位宫著):图书目录
点击此处下载工程力学第二版(陈位宫著)课后答案。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一、要求1、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
会应用解析法求主矢和主矩。
熟知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结果。
2、深入理解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的三种形式。
3、能熟练地计算在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物体和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4、理解简单桁架的简化假设,掌握计算其杆件内力的节点法和截面法。
二、重点、难点1、本章重点: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简化,力系的简化结果。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平衡方程的各种形式。
物体及物体系平衡问题的解法。
2、本章难点:主矢与主矩的概念。
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三、学习指导1、力的平移定理,是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理论基础。
一个力平移后,它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发生了改变,要想保持原来力的作用效果,必须附加一个力偶。
2、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是依据力的平移定理,将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向任一点(称为简化中心)平移,得到作用在简化中心的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附加力偶系)。
两个力系合在一起与原力系等效。
这样,一个复杂的力系就分解成了两个简单的力系。
然后,分别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和平面力偶系的合力偶,则原力系由作用在简化中心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所代替,该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力系的主矢,该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力系的主矩。
于是,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就成了计算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问题。
3、主矢和主矩:平面任意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的主矢,即平面任意力系中,各力对于简化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称为力系的主矩,即关于主矢和主矩,需要弄清楚以下几点:(1)主矢不是力,主矩不是力偶。
主矢和主矩是描述平面任意力系对物体作用效果的量。
(2)主矢是自由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描述平面任意力系使物体平动的作用效果。
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矩是代数量,只有大小和正负,描述平面任意力系使物体绕点转动的作用效果。
(3)主矢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
从这个意义上讲,主矢是力系的一个不变量。
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第一节静力学的基本概念1、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
2、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同时使物体的形状或尺寸发生改变。
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3、力对物体作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包括方位和指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4、力是矢量。
5、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若干个力总称为力系。
6、等效力系: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一个力系可用另一个力系来代替,而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作用的外效应,则这两个力系称为等效力系或互等力系。
7、刚体就是指在受力情况下保持其几何形状和尺寸不变的物体,亦即受力后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
8、平衡:工程上一般是指物体相对与地面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9、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系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称为力系的平衡条件;作用于物体上正好使之平衡的力系则称为平衡力系。
第二节静力学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简称等值、反向、共线)。
2、对于刚体来说,这个条件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但对于变形体,这个条件是不充分的。
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4、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至该刚体上的任意点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5、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理也作用在该点上,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则由以这两个分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6、这种合成力的方法叫矢量加法。
7、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同一直线。
8、刚化原理:变形体在已知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设想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则其平衡状态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