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20200903143512)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20200903143512)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20200903143512)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20200903143512)

附件3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

建设指南及技术规范

为加快推进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规范资源开发行为,统一资源技术标准,优化资源开发质量,依据《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综合考虑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要求,特制订本指南和技术规范,供建设团队在开发中依循和参考。

一、建设内容与要求

(一)结构化课程设计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按照岗位能力递进和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进行结构化课程设计为框架,构建课程应涵盖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二)资源建设内容

以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出发点,以满足教师灵活搭建课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根本,以碎片化的素材资源为基础,进行资源建设。每门课程建设资源不少于800 条。

资源包括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

基本资源: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系统设计,以碎片化的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结构化的课程建设为骨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展示资源的优势,开发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必要数字资源。课程资源须覆盖课程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应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和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拓展资源,增强资源建设的普适性。其内容应包括面向学生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体现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如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等。

课程资源内容主要有:

(1)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教学文件等。

(2)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

(3)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实训、课堂教学等。

(4)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等。

(5)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验实训实习项目等。

(6)企业案例、企业网站链接等。

(7)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等。

(8)习题库、试题库等。

(三)课程资源建设要求

1. 分层建设

依据结构化课程设计,分层建设课程资源。建设资源分为素材资源、积件资源、模块资源和课程资源四个层级,以文本、图片、动画、音视频、虚拟仿真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以满足学习者按照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路径进行自主学习。具体分层建设资源内容如下表。

2. 课程资源建设要求

素材资源对应的应用类型分为课程设计类和内容资源类。具体建设要求如下:

(1)课程设计类

(2)内容资源类

二、课程资源建设格式和技术要求

课程资源按照媒体类型可划分为: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和其他类。根据教学需要,不同媒体素

材可集成为混合媒体,主要如PPT演示文稿、网页课件等

(一)文本类

1. 文件格式

2 .技术要求

(二)图形/图像类1. 文件格式

2 .技术要求

3. 提交要求

(三)音频类1. 文件格式

2. 技术要求

3. 提交要求

(四)视频类1. 文件格式

2. 技术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结项验收报告.doc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提纲及试题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是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研究,让学员在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能运用所学理论去解决现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其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能力。 二、教学时间及考试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共安排72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答疑辅导4学时,课外自学48学时;结业考核形式,开卷。 三、关于新教材使用情况的说明 往届经济管理班学员使用的教材是由清华大学张德主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书,此书特点是:面广、内容多,全书总共分16 章,417页。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领导科学方面的内容在内。比如,领导如何沟通、面对冲突、怎样协调、如何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只有24学时,在短暂的面授期间让学员学完这本书也不现实,尚且有关领导科学的知识,学员还要专门学习《领导科学原理》的课程,也就是说从内容上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书与《领导科学原理》一书在内容上有交叉;而现用的教材《人力资源管理》一书是由中央党校李蕾副教授主编的。这本书有效地克服这方面的不足,从学科体系上看更精炼,全书只有九章,230页。但不足是国外一些理论及流派介绍不够。本次面授只讲前六章,第七章薪酬管理,并入到绩效管理讲;第八章员工培训,并入第一章;着重回答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九章职业生涯管理;学员自学。 四、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框架及讲授内容的说明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真正有效的管理没有激动人心的事件。”就是日常管理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日复一日向着既定目标的努力最终创造了组织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一书的编写特点,就是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框架、主要思想和基本方法,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洁明快的手法呈现给我们读者的。它让我们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源头出发,沿着理论的逻辑思路一直前行。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框架 我认为这本书的总体框架是: 第一讲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二、三讲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

课程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营方案

精品课程共享服务平台 技术方案

术 ** 所需硬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目录 1 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方案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 方案概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 实现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 拓扑架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 优势特 色 ......................... 错 误!未指定书签。 **技优势错误!未指定书签。 **方案优势错误!未指定书签。 3 软硬件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 软件配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初步完善,目前教育信息化已逐步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以应用和资源建设为主的 阶段。而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环境,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为了各教育部门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精品课是国家教育部关于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自从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逐年增多,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如火如荼,有效推动了学校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形成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并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从整体上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改革。但随着精品课程资源规模和影响的不断扩大,对于高水平的课程资源共享需求也显得越来越迫切,而原有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获取渠道不畅:缺乏统一平台,各学校无法共享本校优质 课程资源,无法获取其他学校的课程资源; 2.课程资源更新较慢:目前的课程资源更新主要通过本校录制 后,再经过加工后发送至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统一向上提供,过程较为繁琐且耗时较长;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统一的简便且易 操作的平台;

人力资源课程北京大学《人才测评学》全书02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 第一节我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古代代表性的测评思想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对人才的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很多人才识别的思想和方法,称之为“识人法”或“识人术”。“识人法”或“识人术”的形成过程大致代表了人员素质测评研究在中国古代的发展过程。 孔子把人分为两类:“君子”和“小人”,并从思想心态和外在行为两方面提出其分类标准。思想心态方面,君子的标准用四个字来概括:德、义、刑、泰,小人则是土、利、惠、骄。 孟子特别重视对人的考察,他同齐宣王的一段对话中曾说过“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人的心理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差异是可以被测量出来的。这包含了对人的心理进行测量的数量化意识。 同样重视人才考察的还有墨子,墨子说:“听其言,迹其形,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墨子·尚贤中》)墨子主张通过观察人的言行,考察人的能力之后,根据能力大小再授予官职。这包含了人—职匹配的思想。 韩非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较早地发现考核的作用和意义的一位思想家,他主张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工作能力。 至三国时期,刘邵写出了我国的第一部人才专著《人物志》。作者总结了中国历史上关于识人的思想与方法,对人才识别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了精辟见解。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根据德才关系,刘邵对人才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他把人才概括为“三类”、“十

二材”。“三类”即“兼德、兼材、偏材”,也就是德行高尚者、德才兼备者和才高德下者。这比孔子的“君子”与“小人”的分类更全面。“十二材”是指:(一)“国体”,兼有德、法、术三材,宜“三公之任”等;(二)“器能”,兼有三材,三材皆微,宜“冢宰之任”等;(三)“清节家”,德行高妙,容止可法,宜“师氏之任”等;(四)“法家”,建法立制,强国富人,宜“司寇之任”等;(五)“术家”,思通道化,策谋奇妙,宜“三孤之任”等;(六)“臧否”,具有辨察是非之能,宜“刻削之政”(批评时政);(七)“伎俩”,不能创思远图,而能受一官之任,有理烦纠邪之能,宜“司空之任”;(八)“智意”,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有赞明计虑之能,宜“冢宰之佐”等;(九)“文章”,属文著述,宜“国史之任”等;(十)“儒学”,能够传圣人之业,不能干事施政,宜“安民之任”等;(十一)“口辩”,应对资接,宜“行人之任”等;(十二)“雄杰”,胆略绝众,材略过人,宜“将帅之任”等。 第二,传统儒家重德轻才,法家重才轻德,刘邵对这两家思想进行了融合,提出不同职位对德和才的要求各有侧重。同时,刘邵又列出了十二种类型的人才所各自适合担任的职位。刘邵认为,人材“能各有异”,“材能既殊,任政亦异”。这比墨子的人职匹配思想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我国古代代表性的测评方法 (一)周文王提出了六征法(见《大戴礼记·文王观人篇》)。六征法就是观察人的六个方面的特征。一曰观诚:观察验证一个人是否真诚;二曰考志:考察度量一个人的心志;三曰视中:考察一个人的内心;四曰观色: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五曰观隐:观察一个人隐藏伪托之处;六曰揆得:考察度量一个人的道德。 (二)孔子提出了“鉴人九法”。即“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天空教室高层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7f288958.html,) 一、精品课程应该如何共享? 现有的精品课程共享模式存在的问题:评奖可以获得荣誉、地位、经费;共享缺无明显利处: 1、学校:无法解决开课数量不足的问题 2、教师:无法从共享中获得经济收益或者社会声誉 3、学生:无法获得学分 精品课程中的学生模型:发自内心热爱学习的学生 视频共享的误区:谁需要视频?应该由谁来管理视频? 二、精品课程的共享如何突破?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指出了一条阳光大道:精品课程公共学习体系。只有把精品课程转变为一门可以选修的课程,这样的共享才有价值。如何实现网络选修? 三、传统跨校选课模式的不足 以学校-学校为轴心,跨校学分互认,跨校选课。学校对学校的多对多模式:解决选课、学分、费用问题。缺乏教师和第三方服务机构: 教师才是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师从跨校选课中无法收益,这种学习模式将很难长久;跨校学分互认增加了普通院校与重点院校的合作难度;难以接受把课程放置在别的学校服务器上;N-N合作模式极端复杂,交易成本太高。 四、新模式:跨校授课 外校教师受学校邀请,跨校为另一所学校的学生授课,称之为:跨校授课模式。改变跨校主体,由学生跨校变为教师跨校,上的是本校的课程。学生在本校选课系统中选课。外校教师通过网络授课,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支付授课费用。由第三方机

构而不是学校来承担协调工作与费用问题。由第三方平台来提供网络课程的托管与运行。第三方平台应该与教师在本校日常教学所用平台一致,可以无缝迁移课程,实现“教师资源的自由流动”。 五、精品课程能否成为跨校选课的推动者? 精品课程能否成为跨校选课的推动者可能比较小,因为精品课程负责人事情太多,经费太多。但《百家讲坛》带来了启发:应该是平台捧出明星教师,明星教师带热平台;关键不在于名气,而在于用心,共享与评优其实是两套体系。 六、跨校授课的利益分析 全国现有2400万大学生,如果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选一门外校教师的课程,按2个学分计算,每个学分向授课教师支付50元讲课费用: 2400万*2*10=24亿 学生在校学习年限按平均3.5年计算,每年的总额是:6.8亿 第三方服务平台抽取20%:1.37亿元,教师可以获得5.43亿元的授课费用,远远超过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总投入,共享热情会得到最大激发。 七:精品课程总投入分析 精品课程带动全国各级投入在10-20亿的规模: 1、国家级:4000门,4亿。 2、省级:江苏省超过1000门,全国总计:1-3万门,每门1万,预计最少在1亿-3亿之间。 3、校级:600所学校参与国家级评审,每所学校100门计算:6万门,每门1万元,最少在6亿。 八、精品课程的现状 精品课程网站开发已经走入一个误区,过于强调界面个性化,忽视网站的实际功能,忽视网站的可维护性与可持续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标准中完全没有一条设计到界面与外观的指标。

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人力资源管理》练习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满分:100分 考试限时:120分钟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说明:允许考生使用××型号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 (A)主动开发型 (B)以事为中心 (C)被动反应型 (D)以人为中心 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之中期规划通常指( ) (A)3年至5年 (B)6个月至1年 (C)3个月至6个月 (D) 1年至3年 3、( )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本企业内外部条件选择预测技术,然后对人员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预测。 (A)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B)人力资源数量预测 (C)人力资源预测 (D)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4、组织发展的( )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把在不同领域工作的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动态团体之中,共同完成某个项目。 (A )小型化 (B )弹性化 (C )虚拟化 (D )扁平化 5、销售提成工资制度属于( )。 (A )能力工资 (B )绩效工资 (C )技术工资 (D )奖励工资 6、( )是一种信息双向性交流的培训方式,其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高两者融合到一起,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培训方法。 (A )案例研究法 (B )角色扮演法 (C )头脑风暴法 (D )个别指导法

7、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晋升对下列哪种人员最具吸引力()(A)专业技术人员(B)销售人员(C)一线生产人员(D)管理人员 8、下列有关薪酬优点的描述属于技能或能力薪酬的是() (A)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B)有助于高度参与型管理风格的形成(C)有利于职位轮换(D)有利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9、()是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往往形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而且这一印象在以后较长时期内不容易改变。 (A)首应效应(B)投射效应(C)晕轮效应(D)偏见效应 10、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要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在有效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如何在众多目标中达到()的最大化。 (A)人力资源效益(B)整体效益 (C)个体效益(D)管理效益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工作设计 2、职业生涯管理 3、绩效管理 4、刻板印象

(人力资源知识)人力资源精品课程北京大学人才测评学全书

第八章基于情境的测验 第一节公文筐测验 一、什么是公文筐测验 (一)公文筐测验的概念 1.公文筐测验(in-tray test),又叫文件筐测验,是让被试在所安排的假定的情境中扮演某种管理者的角色,对事先设计的一系列文件进行处理,进而针对被试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进行评价。 2.公文筐测验是一种情境模拟测验,是对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掌握和分析资料、处理各种信息,以及做出决策的工作活动的一种抽象和集中。测验在假定情境下实施。该情境模拟一个公司所发生的实际业务、管理环境,提供给受测人员的信息包括涉及财务、人事备忘录、市场信息、政府的法令公文、客户关系等十几份甚至更多的材料。这些材料通常是放在公文筐中的,公文筐测验因此而得名。 (二)公文筐测验的优点 1.具有灵活性,可以因不同的工作特性和所要评估的能力而设计题目。 2.作为一种情境模拟测验,它可以对个体的行为做直接的观察。 3.由于把人置于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去完成一系列工作,为每一个被试都提供了条件和机会相等的情境。 4.它能预测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可使人在管理上获得成功。 5.由于公文筐测验能从多个维度上评定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它不仅能挑选出有潜力的管理人才,还能训练他们的管理与合作能力,使选拔过程成为培训过程的开始。 6.在实践中,公文筐测验除用作评价、选拔管理人员外,还可用于培训,提高管理人

员的管理技巧、解决人际冲突和组织内各部门间的摩擦的技巧,以及为人力资源计划和组织设计提供信息。 (三)公文筐测验的取材 1.在测验材料的设计上,主要围绕管理者的能力取材。管理者(这里特指组织领导者)的管理能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自身素质基础、社会实践体验、所掌握的有关知识。管理能力的水平和发展取决于以上三个方面的交互作用和整合的结果,故管理能力是复合性能力。如果以偏重知识性的、或经验性的、或智力性的具体能力为主要测评内容,则难以保证较好的评价效果。 2.管理者的有关知识,特别是有关的管理技术知识和业务性知识,虽然对现实管理能力有较大影响,但不作为公文筐测验的主要测评内容。其主要理由是: (1)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可以通过其他简便有效的办法评价; (2)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易于通过培训、锻炼等形式提高; (3)知识欠缺的弊端一般可以通过其有效的管理活动弥补。 管理活动与人的认知思维活动一样复杂。因此,在目前科学发展水平的条件下,有现实意义的是对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水平进行结构化的测评,它可以为管理人才的评价提供比较有效的客观依据,并加深我们对管理能力本身的认识。 第八章基于情境的测验 第一节公文筐测验 二、公文筐测验的应用 (一)公文筐测验的功能和特点 1.功能

以精品课程为依托打造资源共享型课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f288958.html, 以精品课程为依托打造资源共享型课程 作者:李晓敏 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01期 摘要:“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继续深化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拟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多年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扶持建设约5 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这其中就包括黑龙江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黑龙江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拥有国家级名师教学团队,科研实力雄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手段丰富,再加之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学校的重点帮扶,因此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方面具有重大的优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关键词: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作者简介:李晓敏(1982-),黑龙江巴彦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讲师,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成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当代意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哲学专业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研究(JGZ201212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继续将高等学校本科课程建设和改革推向深入,提出立足原国家精品课程,力图通过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优化结构,打造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黑龙江大学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在全校范围内大规模开展教学改革和资源共享型课程的建设活动,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建设就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中。 一、明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长远目标与最终任务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关键一环,教育部力图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使高等学校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得到一次全方位大幅度地提升,以此打破旧有的知识传播壁垒,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优质、特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顺应新形势下终身学习的人才发展模式,最终为知识创新型社会提供更强而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品资源共享课大体上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3个门类,课程资源系统、完整、连贯,课程内容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整体上适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宣讲。作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项浩大而繁复的长期工程,需要国家、地方、院校的多方努力,共建共投。只有如此才能建成包括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在内的复合型优质、特色课程体系,为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上有志于学者提供最优质的课程学习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自评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市级精品课自评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天津商业大学工商类、经济类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同名专业、双学位、中澳合作办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的特点,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申报人力资源管理市级精品课,有助于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该门课程的建设和推进有关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此,提供自评报告如下: 1、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沿革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我国属于继其他管理学课程之后,引入较晚的“舶来品”。9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开始设立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从而引入并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教学课程。天津商业大学自1996年起为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2000年将本科开始的劳动人事管理课程改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管理学院为本科生开设,成为专基础课程。因此,在天津商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教史长、起点高、师资厚的特点。 在较早的研究生阶段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由于起步早,时任天津商学院院长的领导同志亲自挂帅,主带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并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较高的基础,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集聚了当时天津商学院管理学科最高水平的教学队伍。 伴随本科教学工作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日益完善。在

课程建设方面,除了按教育部统一部署,采用教育部21世纪统编教材外,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立足于国际,大力移植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实现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前瞻性和先进性。“直接移植发达国家出版或应用于高校教学不超过5年的最新同名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甚至将其中的重要内容列入教学大纲。以此保证在国际水准上不落伍。二是立足于本土,大力移植课程组相关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实现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实践性和本土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活动为中心,以科研-社会服务活动为支撑,强化教学效果,典型措施是:1)将理论创新与前瞻性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搬到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中;2)将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中的前瞻性、争议性的专业问题和焦点问题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课堂讨论中;3)将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生动鲜活的案例搬到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或引导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研究;4)将科研课题中的部分实验,融入到实验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5)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措施地组织学生带着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而直接融入到社会中,达到实习的效果;6)将老师科研课题的部分子课题作为学生的SRT(大学生研究培训)题目及毕业选题,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在学科建设方面,集中了一批来自不同院校、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富有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师资,使该课程在精深、实用、操作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努力,天津商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顺利地成为校级精品课,在2007年天津市教委组织的新专业专家验收中,顺利通过评价。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天津商业大学工商类、经济类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同名专业、双学位、中澳合作办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每年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总结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总结 未来五年更新计划 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2015年11月15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总结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精品开发课程建设总结开放通知精神,对“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行总结如下: 1.“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课建设情况 “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是2008年评选的国家级精品课,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理念建成的,精品课资源见表1。 表1 2008年精品课资源 序号资源名称资源内容数量、格式 1 申报表23页Word、图、表混排 2 教学内容教学课件204个ppt 教材与辅助资料205页 教师手册(合)(教案) Word、图、表混排 考核单 学习任务单(合) 学员手册(合)(任务书) 自我测试Microsoft Word 文档 3 教学评价毕业生风采5页 督导评价 Word、图、表混排 企业专家评价 同行专家评价 学生评价 4 教学团队技术支持15页 兼职教师 Word、图、表混排 教研成果 课程负责人 团队建设 团队介绍 主讲教师 5 教学效果毕业生风采Word、图、表混排12页

督导评价 企业专家评价 同行专家评价 学生评价 6 课程标准考核方法Word、图、表混排62页 课程框架 情境设计(教学大纲) 7 课程定位背景分析 行动领域分析 Word、图、表混排62页 课程任务 课程设计思路 能力目标 学习领域 专业定位 8 实践条件实训平台Word、图、表混排6页 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 9 特色资源说课录像32.2MB 15minwmv 教学录像 3.5GB 100min 设计录像 wmv 其他视频 通过上述表格中列举的资源看,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满足教学要求。但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网络视频资源严重不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12年申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2.“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情况 “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于2012年启动申报,2013年9月正式建成,在对部分内容进行解构,对原有资源进行改善,形成内容丰富多彩网络资源课程。图1为“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爱课网上的网页首页。

地方高校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探索

地方高校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探索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是国家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文章在对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自2003年以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等学校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建设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转变教育观念,促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形成了“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甚至校级精品课程建成以后,无法很好地实现校际的优质资源共享,甚至在校内的共享效果也不理想,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直接影响质量工程的效果。因此,如何更好地推进精品课程的共享,构建有效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一、当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及资源共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思想认识层面的、技术服务层面的、师资队伍水平层面的、制度保障层面的等,我国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及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从宏观管理层面来讲,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重建设,轻使用。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造就一批具有一流教学质量的课程精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共享来提升精品课程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内在价值,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后高等教育需要与教育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为了提高本地区或本校的高等教育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以满足各种教育教学评估需要,在精品课程建设及精品课程优质资源使用项目中,比较倾向于自身投入开发精品课程,

推荐2014年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注意事项

推荐2014年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注意事项 胡来林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文中讲,将建设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等四个方面与原精品课程进行衔接,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基础;将服务教师为主向服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转型,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核心;将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学资源方面进行升级,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关键;将课程文化和共享技术两个视角上进行创新,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持续建设的动力。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涵和发展。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近年来质量工程项目中,工作量最大、难度最大、要求最严、透明度最强、教学团队最辛苦的一项工作,也是检验课程教学实力和水平的一个硬指标,而且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帮助大家高质量完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开发和推荐任务,我结合有关文件的学习,提醒大家,特别是课程负责人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课程 一是申报课程须已在学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包括2010年以前的省级精品课,这些课程今年全部要转型升级,不转型不升级的原省级精品课,将取消省级荣誉称号;新增课程要注意开设3年以上和课程学术水平;名师和获得省级以上

荣誉的学术组织单位,要带头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要如期完成既定任务。 二是申报课程在同层次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即要有高水平。特别是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要采取校际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等方式,建设1门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建设,团队人员应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而且结构合理。 课程负责人可以是副教授,团队人员要写清平时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课程主要成员,即附件2:“2014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汇总表”,填写的“主要成员”要注意,除个别技术人员外,主要成员必须录制教学录像。课程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是文件要公布的成员,名字一定要填报准确,人员数量不限额。 3.建立相对独立的课程网站 课程网站不要建在院系网页下,学校要建好平台。每门课程要有相对独立的课程网站,填报的网址要百分之百地准确无误。 课程资源及浏览模式今年已经统一要求的很具体了,请大家精心制作并做到多样化。基本资源为网页浏览模式且全

2010人力资源精品课程北京大学《人才测评学》全书01

2010人力资源精品课程 北京大学 《人才测评学》全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 第三章人事测量的基本类型第四章个性品质测验 第五章职业适应性测验第六章能力测验 第七章组织人事调查第八章基于情境的测验 第九章测量的信度第十章测量的效度 第十一章项目分析第十二章测量工具的建立 第十三章测量的实施与计分第十四章人事测量结果的解释 第十五章人事测量在现实中的应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 一、什么是人员素质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人事测量)是心理测量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指的是以心理测量为基础,针对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如招聘、安置、考核、晋升、培训等,采用科学的测评方法,对人的素质做出量值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依据。 (一)素质是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和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见图1—1。 (二)测评是测量与评价的简称。 (三)测量是用数字或符号对人的特点进行描述,而不论其价值的大小。 (四)评价是依据定量描述或直觉经验来确定某种特点的价值。 (五)测量和评价都要依赖某种法则。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 二、与人员素质测评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心理测量: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 (二)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手段。它是结合心理学或统计学方法,以评价特定个体在特定素质上相对于特定群体所处水平的手段。 从测量学的角度出发,心理测验由以下的五个部分构成: 1.行为样本 心理无法直接测量到,只有通过个体的行为和表现进行推测。在进行心理测量时,往往只能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少数行为样本进行测查,借此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由于实际上只考

_家畜育种学_精品课程建设及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思考_赵艳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14卷 总第66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2012(Vol.14 Sum No.66) “家畜育种学”精品课程建设及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思考* ● 赵艳红,李金泉,斯日古楞,张燕军,阎晚姝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摘 要:本文阐述了“家畜育种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建设目标,着重提出树立提高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的意识和实现开放共享的资源首先要解决思想理念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动态监控机制,保证优质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关键词:家畜育种学;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应用 DOI:10.3969/j.issn.1009-4458.2012.06.04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2)06-0115-02 进入新世纪,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手段问题,成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重点、热点。为此,2003年4月,我国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利用5年的时间我国共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00门省、自治区精品课程。使得优质课程以网络的形式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共享,并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从总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院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一、精品课程的启动与建设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级、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促进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因此,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系统内各级组织机构重点建设的项目。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我校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将精品课程建设列入重点项目。并围绕精品课程建设,成立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基本建设委员会”,确定了校院两级一把手责任制度。制定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学院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精品课程建设成为学院评估和专业评估的重要指标。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精品课程的建设。 从2007年起,主讲《家畜育种学》这门课程的几位老师就开始着手进行《家畜育种学》精品课程建设,经过老师们共同努力,这门课程先后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家畜育种学》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实验指导、科研成果、品种资源、电子教案、电子教程及全部教学录像和部分生产实习、实验教学的录像都已上网,并且指定专门的教师来负责课程的完善和网站的管理。 虽然我们下大力气花费大量时间把精品课程创建起来,有了相应的网站和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但在教师的培训、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教学资源的监管以及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1.加强师资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家畜育种学课程的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合理,师资整体素质较高,但缺乏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交叉。在教学上体现在教师对所承担课程的理解和把握较精准,但缺乏对整个课程体系的融会与贯通,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各门课程联系起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今后需加强师资的培训,使每位教师对整个课程体系都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对资源共享的目的认识不够 国家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处在国内外教育资源共享的背景之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名师名家的精品示范课,把优质教学资源传递给不同需求层次的对象,以缓解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最终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优质课程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作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收稿日期:2012-09-22 基金项目:内蒙古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家畜育种学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应用机制的研究”、“动物遗传繁育系列课程及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艳红(1967-),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方案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关于开展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53号)以及《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通知》(冀教高〔2013〕16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课程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建设目标 1.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构建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体系,为高等职业院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2.2013年9月,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完成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任务;遴选2门省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遴选10门省级、教指委级、校级精品课程转型立项建设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门。 二、建设要求 (一)课程要求 1.以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为基本依据,课程教学理念先进,及时反映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科技发展成果,课程质量高,教学效果好,得到广大教师和专家的好评,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和影响力,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借鉴作用。 2.课程须已在学院连续开设3年以上,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完成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到以高校学生与教师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转变;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丰富多样,特色鲜明,实用性强,适合网络公开传播共享;课程资源持续更新和完善。 1 / 4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论文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论文 摘要:结合“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过程,从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手段和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对相关课程的后续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资源共享;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与视频公开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之后的新的课程建设形式,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已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1]。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先后立项为校级网络课程、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省级信息化教学应用“名师空间”课程项目。现将多年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与广大同行分享,希望对同类课程的建设有参考价值。 1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部和财政部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中提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在此政策引导下,各高校积极投入人力财力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训练实践相结合,对强化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2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过程 根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要求,“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过程中注重结合体育专业特色,以学生个性化学习为出发点,重点对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进行了改革与尝试。 2.1课程内容建设 课程内容是核心,要体现专业特色。体育多媒体课件是指根据体育教学特点、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设计的辅助教学软件[2]。本课程的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和技术规范方案

附件3 某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 建设指南及技术规X 为加快推进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规X资源开发行为,统一资源技术标准,优化资源开发质量,依据《某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综合考虑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要求,特制订本指南和技术规X,供建设团队在开发中依循和参考。 一、建设内容与要求 (一)结构化课程设计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按照岗位能力递进和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进行结构化课程设计为框架,构建课程应涵盖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二)资源建设内容 以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出发点,以满足教师灵活搭建课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根本,以碎片化的素材资源为基础,进行资源建设。每门课程建设资源不少于800条。 资源包括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 基本资源: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系统设计,以碎片化的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结构化的课程建设为骨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展示资源的优势,开发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必要数字资源。课程资源须覆盖课程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应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和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拓展资源,增强资源建设的普适性。其内容应包括面向学生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体现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如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等。 课程资源内容主要有: (1)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X、教学文件等。 (2)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 (3)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实训、课堂教学等。 (4)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等。 (5)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验实训实习项目等。 (6)企业案例、企业等。 (7)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等。 (8)习题库、试题库等。 (三)课程资源建设要求 1.分层建设 依据结构化课程设计,分层建设课程资源。建设资源分为素材资源、积件资源、模块资源和课程资源四个层级,以文本、图片、动画、音视频、虚拟仿真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以满足学习者按照不同的学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做些什么呢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做些什么呢 高馨: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高级企业培训师!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专业讲师 PTT/TTT职业培训师 体验式培训教练/导师 课程: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高级企业培训师!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专业讲师 PTT/TTT职业培训师 体验式培训教练/导师 在创业型企业或快速发展中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于市场环境、业务导向或是管理者经验等诸多原因,经常会出现组织结构调整的现象。这种调整不仅仅是涉及某个部门,甚至是公司层面的大调整。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部的实操工作者在遇到组织结构调整时,并不是第一时间参与到决策过程中,而是出于“被告知”的角色。但这时的HR实操人员不仅仅是做一个“红头文件”发布就ok了,还需要把控整个调整的诸多细节。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能你目前不是决策者,也不是参与决策者,但你可以成为一个决策执行的保障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公文发布者。当遇到组织结构调整时,需要问几个“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我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吗”?就像上文提到的,很多HR实操人员并未参与到决策中去,那就十分有必要在执行之前,向参与决策人员了解调整的初衷和目的。我们在人力资源的课程学习中,相信大家对“组织结构”这部分印象十分深刻,对于我来说也是,但深刻的不是内容吸引人,而是内容十分晦涩,不容易理解,什么“职能型”组织结构,什么“矩阵式”组织结构,尝试去问问为什么,也是帮我们把书本知识和工作实际结合的一种不错的方式,而且这是为我们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2、“组织结构调整都有哪些具体变化”?组织结构调整的核心就是“变化”,而“变化”会带来各种“不确定”,是部门变化?是岗位变化?还是人员变化?还是上述都有变化?在调整公布之前,HR实操人员有必要完成组织结构图的更新工作,理清变化情况,最好与设计调整变化的部门一级负责人沟通并形成书面文件,确定新的部门职责和新的岗位职责及人员隶属关系。还有不要忘了对可能发成问题的人和事进行预判。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3、“相关制度、流程是否需要对应调整”?组织结构调整的变化,还需要在前期考虑好“流程再造”的问题,这些事情可能是决策者不会关注,而HR操作者需要去关注的“细节”。业务流程、汇报关系、核决权限的变化,需要提前将公司、部门层面的制度(例如人事相关制度及标准表单、审批流程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4、“大家是不是都知道了”?组织结构调整是公司的“大事”,这个过程中如果沟通不舒畅,很有可能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员工对组织结构调整产生负面问题爆发,甚至导致调整不顺利。所以依据组织调整的实际情况,可先对关键人员进行单独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