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作用与作用效应
- 格式:pdf
- 大小:516.01 KB
- 文档页数:8
团课第一讲团学干部的职能及重要性经济管理学院分团校第一讲团学干部的职能及重要地位前言2007年5月15日,团中央在北京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这一工程,简称“青马工程”。
其中,“青马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关于共青团团干部的培养。
我院团委始终将这一工程作为工作重点。
提纲一、团学干部的职能及重要地位二、为什么要进行团干培训三、如何开展团干培训活动一、团学干部的职能及重要地位1、团学干部职能团学干部的职能,就是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学习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培养学生成才这条主线,协助老师,带领同学,服务同学,帮助同学,为学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应做的贡献。
学生干部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干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学生干部在学生间其组织沟通作用,在学生干部为学生服务期间,不能表现出不满和不耐烦,要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必须要落实的,而该素养不仅是组织协调能力,同样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认真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
同时就是要在工作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团学干部。
2、团学干部培养的重要性高校团学干部是学校校园活动中的积极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是学校育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团学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风和校风建设,更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加强对团学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面提高团学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团学干部,既是被教育对象,同时又在教育和管理他人,他们是校风、学风建设的带头人。
3、团学干部身份的双重性团学干部身份的双重性决定了对团学干部要求的双重性。
第一讲电流的磁效应知识点一:磁和磁场1、磁场的来源:磁铁和电流、变化的电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2、方向(矢量):磁针北极的受力方向,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3、磁感线:描述电场用电场线,描述磁场用磁感线。
磁感线是指在磁场中引入的一系列曲线,其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也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磁感线在磁铁外部由N极到S极,在磁铁内部由S极到N 极,构成一闭合的曲线。
磁感线疏密表示磁场强弱。
(下图为常见磁场分布)【例1】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B 磁场是为了解释磁极间相互作用而人为规定的C 磁极与磁极之间是直接发生作用的D 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发生作用时才产生【例2】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有()A 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和电场一样,也是一种物质B 磁感线可以形象地表现磁场的强弱与方向C 磁感线总是从磁铁的北极出发,到南极终止D 磁感线就是细铁屑在磁铁周围排列出的曲线,没有细铁屑的地方就没有磁感线【针对训练1】关于电场线和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利用疏密表示场的强弱的B 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而磁感线是不存在的C 静电场的电场线是不闭合的,而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D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可能相交知识点二: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发现)1、安培定则确定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安培定则又称为右手螺旋定则,是确定电流磁场的基本法则,不仅适用于通电直导线,同时也适用于通电圆环和通电螺线管.对于通电直导线的磁场,使用时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弯曲的四指方向表示周围磁场的方向;对于通电圆环或通电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方向表示电流环绕方向,大拇指的指向表示螺线管内部的磁场方向。
2、几种常见电流产生的磁感线分布图(⨯代表往里,∙代表往外)①直线电流的磁场(如图1)在周围产生的磁场是不均匀分布的,垂直于直导线方向,离直导线越远,磁场越弱;反之越强.②环形电流的磁场(如图2所示)螺线管是由多个环形串联而成,所以通电螺线管与环形电流的磁场的确定的方法是相同的.③地球磁场地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与条形磁铁、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似.如图3所示,与地理南极对应的是地磁北极,与地理北极对应的是地磁南极(不考虑磁偏角时)。
⼆级建筑师辅导之作⽤和作⽤效应结构产⽣各种效应的原因,统称为结构上的作⽤。
结构上的作⽤包括直接作⽤和间接作⽤。
直接作⽤指的是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或分布⼒,例如结构⽩重、楼画活荷载和没备⾃重等。
直接作⽤的计算⼀般⽐较简单,引起的效应⽐较直观。
间接作⽤指的是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作⽤,例如温度的变化、混凝⼟的收缩或徐变、地基的变形、焊接变形和地震等,这类作⽤不是以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形式出现的,但同样引起结构产⽣效应。
间接作⽤的计算和引起的效应⼀般⽐较复杂,例如地震会引起建筑物产⽣裂缝、倾斜下沉以⾄倒塌,但这些破坏效应不仅仅与地震震级、烈度有关,还与建筑物所在场地的地基条件、建筑物的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体系有关。
过去习惯上将上述两类不同性质的作⽤统称为荷载。
例如将温度变化称为温度荷载,将地震作⽤称为地震荷载等,这样就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作⽤,特别是对间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
根据⽬前结构理论发展⽔平以及现有规范颁布的现状,对直接作⽤在结构上的荷载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以下简称《荷载规范》)的规定采⽤,对间接作⽤,除了对地震作⽤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的规定采⽤外,其余的间接作⽤暂时还未制定相应的规范。
考虑到⼴⼤设计⼈员的现状及习惯上的衔接,⽬前还未将两类作⽤严格划分,⽽将其简称为荷载。
作⽤在结构上的直接作⽤或间接作⽤,将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产⽣内⼒(如轴⼒、弯矩、剪⼒、扭矩等)和变形(如挠度、转⾓、侧移、裂缝等),这些内⼒和变形总称为作⽤效应,其中由直接作⽤产⽣的作⽤效应称为荷载效应。
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内⼒和变形的能⼒,称为结构的抗⼒,如构件的承载能⼒、刚度的⼤⼩、抗裂缝的能⼒等。
结构抗⼒与结构构件的截⾯形式、截⾯尺⼨及材料强度等级等因素有关。
⼆、荷载的分类 荷载是⼀个不确定的随机变量。
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标准》(gb50068⼀2001》(以下简称《统⼀标准》)中,规定设计基准期为50年,在这段期间内,荷载不仅在量值上是变化的,并且,作⽤在结构上的时间持续性也是变化的。
关于作用和作用效应的关系
一、作用与作用效应的概念
作用和作用效应是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概念。
作用是指一种物质或力对另一种物质或力产生的影响,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作用效应则是指受到作用的物质或力在产生作用之后所引起的相应反应或变化,是作用的结果体现。
二、作用和作用效应之间的关系
作用和作用效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作用是导致作用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前提,作用效应则是作用的后果和表现。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通过观察作用效应来推断作用的存在和性质。
作用和作用效应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完整地解释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三、作用与作用效应的相互作用
作用和作用效应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作用效应的强弱、持续时间等因素会影响作用的效果和程度,而作用的方式和方式会直接影响作用效应的表现和结果。
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作用和作用效应之间的相互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四、作用与作用效应的例证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作用和作用效应的关系无处不在。
例如,火烧树木是作用,树木燃烧后释放的热量和光线就是作用效应;药物对人体的治疗作用是作用,病人康复和症状减轻则是作用效应。
通过对这些例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用和作用效应之间的联系。
五、结论
作用和作用效应是近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概念,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改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作用是引起作用效应的起因,作用效应是作用的结果体现,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作用和作用效应的关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第三章作用及作用效应组合作用与作用效应组合是一种物理和化学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在物质互动的过程中,不同物质之间会产生作用,这些作用会导致一系列的效应。
作用可以是各种物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引力、电磁力、核力等。
作用效应则是由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效应。
作用可以分为几类: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等;物质内部的相互作用,包括分子间的键结、原子间的共价键、离子间的离子键等;物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物质表面的吸附作用、荧光作用、催化作用等。
作用效应是作用所导致的物理和化学效应。
作用效应可能是由于能量转移而导致的,比如热效应、电效应和辐射效应等。
作用效应也可能是由于物质结构改变而导致的,比如电化学效应、光化学效应和化学反应等。
作用与作用效应可以相互组合,产生不同的效应。
例如,电磁作用和热效应的组合可以导致电热效应,即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这种组合在电加热器和电炉等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再如,光照作用和光化学效应的组合可以产生光合作用,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动植物提供能量。
作用与作用效应的组合还可以达到协同或增强的效果。
例如,荧光作用和催化作用的组合可以产生光催化效应,即通过荧光物质的激发产生催化作用,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
光催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能源转化等领域。
另外,作用与作用效应的组合还可以发挥新的功能。
例如,纳米材料的表面吸附作用和光电效应的组合可以产生光催化材料,用于太阳能利用和光催化反应。
纳米光催化材料具有高效率、可控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材料。
综上所述,作用与作用效应组合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物理和化学现象。
通过合理组合和利用不同的作用与作用效应,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和效应,有助于推动科技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率。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更深入地探索和发掘作用与作用效应的组合将会具有重要意义。
试说明作用和作用效应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用和作用效应是研究和分析问题时经常碰到的术语,它
们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作用指的是某种行为、事件或因素对某个对象或系统产生的影响,而作用效应则是指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或影响。
在实际情境中,作用和作用效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首先,作用和作用效应之间呈现出一种因果关系。
作用是
导致作用效应发生的原因,作用的强度、方式和持续时间会影响作用效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例如,如果一个人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光线下,光线对眼睛的作用会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这种作用就会产生作用效应。
其次,作用和作用效应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的关系。
作用
效应会反过来影响作用本身。
比如,某种药物的作用是治疗某种疾病,但是药物的副作用却可能导致其他不良效应。
这种情况下,作用效应会引起对作用的重新评估和调整,从而影响作用的实际效果。
此外,作用和作用效应还存在相互影响和交织的关系。
在
复杂系统中,一个作用的产生往往会引起多种作用效应,这些作用效应又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作用效应网络。
比如,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会导致多种生态效应,包括物种灭绝、生态平衡失调等。
作用和作用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更加复杂和困难。
综上所述,作用和作用效应之间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相互反馈的关系。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要同时考虑作用的产生和作用效应的影响,以便更加全面和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作用和作用效应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实际情境和问题。
前言
一、本课程内容简介
结构的功能就是满足安全、适用和耐久,概括起来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结构的设计就是通过一定的设计方法确保结构在各种作用(荷载)作用下的可靠性。
本课程全面系统
地介绍了各种荷
载(作用)的概念
、原理和确定方
法;极限状态设
计法。
土木工程系黄林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将讲授5章,其中第1到4章讲“作用”,第5章讲“设计方法”。
第1章作用与作用效应(了解)2节
第2章重力作用(熟悉)8节
第3章风荷载(熟悉)8节
第4章地震作用(熟悉)6节
第5章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熟悉)6节
前言
土木工程系黄林
三、课程性质选修、考查
四、教学安排
第9到17周,共32学时
五、考试
本课程结束时进行
前言
六、参考资料
1.赵阳《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柳炳康《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土木工程系黄林
第1讲作用与作用效应
本讲要点
1、作用与作用效应的概念
2、名词术语:
作用、作用效应、设计基准期、荷载(作用)标准值、荷载(作用)准永久值、荷载(作用)频遇值
为了您的美好前途,请认真听讲,谢谢!土木工程系黄林
1.1结构上的作用
结构:能承受作用并具有适当刚度
的由各连接部件有机结合而成的系
统,如桥梁结构、房屋建筑。
第1讲作用与作用效应
作用: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和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土木工程系黄林
第1讲作用与作用效应
1.1结构上的作用
1.按形式分类
直接作用:力;结构自重、车辆、人群、家具、设备等
间接作用:变形;砼收缩徐变、基础沉降、温度作用、地震等
2.按时间的变化分类
永久作用:不变或变化缓慢;结构自重、基础沉降可变作用:变化值不能忽略;车辆、人群、风荷载
偶然作用:出现时间不定,持续时间短但值很大;地震、船撞
3.按空间的变化分类
固定作用:空间位置固定;结构自重、固定设备荷载自由作用:空间位置不固定;车辆、人群4.按结构反应分类静态作用:结构加速度可忽略;结构自重、人群动态作用:结构加速度不能忽略;地震、车辆、风荷载(柔)土木工程系黄林士兵过桥
1849 法国
1906 沙皇俄国1831 英国
1.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算数平均值第1讲作用与作用效应
=
标准差 =
− −
正态分布函数F (x )=
概率密度函数
f (x )= ∙ −
f (x )x
μx
1.2荷载/作用代表值
土木工程系黄林
第1讲作用与作用效应
1.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保证率: 随机变量的值不小于(或不大于)某一定值的概率f (x )x
μu 1随机变量不大于u 1的保证率
随机变量不小
于u 2的保证率
u 2
P (X ≤x )=F (x )=
≤ = = ( ) > = − ( ) = −
标准正态分布
的分布函数值1.2荷载/作用代表值
土木工程系黄林
第1讲作用与作用效应
1.2荷载/作用代表值
2.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
1.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例:随机变量X 不大于的保证率为5%随机变量X 不小于的保证率为95%
设计基准期指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房屋建筑50年桥梁100年
3. 荷载/作用代表值repre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an action 荷载代表值指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
土木工程系黄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讲作用与作用效应
3. 荷载/作用代表值repre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an action
(1)荷载/作用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a load/an action 荷载标准值: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永久作用标准值G k :结构尺寸、标准密度确定
可变作用标准值Q k : = +
αQ 为与保证率(通常95%)有关的系数
(2)荷载/作用准永久值quasi-permanent value of a load/an action 荷载准永久值:对可变荷载,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效应组合设计时采用的可变荷载代表值;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土木工程系黄林1.2荷载/作用代表值
第1讲作用与作用效应
(2)荷载/作用准永久值quasi-permanent value of a load/an action
≥ . 荷载准永久值=为准永久值系数(0.4/0.5)
桥梁:其值可根据在足够长观测期内作用任意时点概率分布的0.5(或略高于0.5)分位值确定
3. 荷载/作用代表值repre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an action
土木工程系黄林
1 2 3
1.2荷载/作用代表值
第1讲作用与作用效应
(3)荷载/作用频遇值frequent value of a load/an action
3. 荷载/作用代表值repre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an action
荷载频遇值:对可变荷载,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效应组合设计时采用的可变荷载代表值;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桥梁:其值可根据在足够长观测期内作用任意时点概率分布的0.95分位值确定
荷载频遇值=为频遇值系数(0.7/1.0)土木工程系黄林 1.2荷载/作用代表值
第1讲作用与作用效应
1.3作用效应
作用效应: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的反应,如内力和变形。
作用效应与作用的关系:
≈ ∙
作用效应作用作用效应系数
土木工程系黄林
⁄
⁄
课堂作业
1、作用按时间变化分为、、。
2.解释:作用、作用标准值、作用效应、设计基准期永久作用可变作用第1讲作用与作用效应
偶然作用土木工程系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