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频率表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乐器频率表贝司:低音吉它:频响在700~1KHz之间,提高拨弦音为60~80Hz电贝司:低音在80~250Hz,拨弦力度在700~1KHz吉它:电吉它:65~1。
7KHz,响度在2。
5KHz,饱满度在240Hz木吉它:低音弦:80~120Hz,琴箱声:250Hz,清晰度:2。
5KHz、3.75KHz、5KHz鼓:低音鼓:27~146Hz,低音:60~80Hz,敲击声:2。
5KHz小鼓:饱满度:240Hz,响度:2KHz通通鼓:丰满度:240Hz,硬度:8KHz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吊钗:130~2。
6KHz,金属声:200Hz,尖锐声:7。
5~10KHz,镲边声:12KHz人声: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2~3鸵?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手风琴:饱满度:240Hz钢琴:低音在80~120Hz,临场感2。
5~8KHz,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单薄Trumpet(小号): 146~2。
6KHz,丰满度:120~240Hz,临场感:5~7.5KHz小提琴:174~3。
1KHz,丰满度:240~400Hz,拨弦声:1~2KHz,明亮度:7.5~10KHz大提琴:61~2.6KHz,丰满度:300~500Hz中提琴:123~2.6KHz琵琶:110~1.2KHz,丰满度:600~800Hz二胡:293~1318HzFlute(笛子):220~2。
3KPiccolo(短笛):494~4。
1KHzOboe(双簧管):220~2。
6KHzClarinet(单簧管):146~2.6KHzBassoon(巴松管、低音管):55~2。
6KHzFrench Horn(法国号):73~2.8KHzTrombone(长号):65~2.6KHzTuba(低音号):43~2。
人声和乐器发声频率表一、人声及各乐器频率范围表实际人声频率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录音时各频率效果男歌声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强力度。
女歌声1.6~3.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
语音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沙哑声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鼻音重衰减60Hz~260Hz,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
齿音重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咳音重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乐器重要频率范围表:贝司:低音吉它:频响在700~1KHz之间,提高拨弦音为60~80Hz电贝司:低音在80~250Hz,拨弦力度在700~1KHz吉它:电吉它:65~1.7KHz,响度在2.5KHz,饱满度在240Hz木吉它:低音弦:80~120Hz,琴箱声:250Hz,清晰度:2.5KHz、3.75KHz、5KHz鼓:低音鼓:27~146Hz,低音:60~80Hz,敲击声:2.5KHz 小鼓:饱满度:240Hz,响度:2KHz通通鼓:丰满度:240Hz,硬度:8KHz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吊钗:130~2.6KHz,金属声:200Hz,尖锐声:7.5~10KHz,镲边声:12KHz手风琴:饱满度:240Hz钢琴:低音在80~120Hz,临场感2.5~8KHz,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单薄Trumpet(小号):146~2.6KHz,丰满度:120~240Hz,临场感:5~7.5KHz小提琴:174~3.1KHz,丰满度:240~400Hz,拨弦声:1~2KHz,明亮度:7.5~10KHz大提琴:61~2.6KHz,丰满度:300~500Hz中提琴:123~2.6KHz琵琶:110~1.2KHz,丰满度:600~800Hz 二胡:293~1318HzFlute(笛子):220~2.3KPiccolo(短笛):494~4.1KHzOboe(双簧管):220~2.6KHzClarinet(单簧管):146~2.6KHz Bassoon(巴松管、低音管):55~2.6KHz French Horn(法国号):73~2.8KHz Trombone(长号):65~2.6KHzTuba(低音号):43~2.6KHz二、人声各频率段音色效果2K~3KHz频率:这段频率是影响声音明亮度最敏感的频段,如果这段频率成分丰富,则音色的明亮度会增强,如果这段频率幅度不足,则音色将会变得朦朦胧胧;而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音色就会显得呆板、发硬、不自然.1K~2KHz频率:这段频率范围通透感明显,顺畅感强。
人声及各乐器频率范围表一、人声及各乐器频率范围表实际人声频率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录音时各频率效果男歌声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强力度。
女歌声1.6~3。
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语音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沙哑声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鼻音重衰减60Hz~260Hz,提升1~2。
4KHz可以改善音色。
齿音重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咳音重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乐器重要频率范围表:贝司::频响在700~1KHz之间,提高拨弦音为60~80Hz电贝司:低音在80~250Hz,拨弦力度在700~1KHz电吉它:65~1。
7KHz,响度在2.5KHz,饱满度在240Hz木吉它:低音弦:80~120Hz,琴箱声:250Hz,清晰度:2.5KHz、3.75KHz、5KHz鼓低音鼓:27~146Hz,低音:60~80Hz,敲击声:2.5KHz小鼓:饱满度:240Hz,响度:2KHz通通鼓:丰满度:240Hz,硬度:8KHz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吊钗:130~2.6KHz,金属声:200Hz,尖锐声:7.5~10KHz, 镲边声:12KHz手风琴:饱满度:240Hz钢琴:低音在80~120Hz,临场感2.5~8KHz,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单薄Trumpet(小号):146~2。
6KHz,丰满度:120~240Hz,临场感:5~7。
5KHz小提琴:174~3.1KHz,丰满度:240~400Hz,拨弦声:1~2KHz,明亮度:7.5~10KHz大提琴:61~2.6KHz,丰满度:300~500Hz中提琴:123~2.6KHz琵琶:110~1.2KHz,丰满度:600~800Hz二胡:293~1318HzFlute(笛子):220~2。
乐器及人声重要频率范围表听力程度分类听觉是人们的主观感觉,听到的声音实际是物体振动后引起的声波。
不同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不同,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振动频率不同。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其单位用赫兹(Hz)来表示。
例如:鼓声主频约在250-500 Hz (即每秒振动250-500次),属于低频;双音响筒声主频约在1000-2000 Hz,属于中频;哨子声主频约在3000- 4000 Hz,属于高频。
人们唱歌时运用肌肉拉动声带,发出诸多泛音成分,频率高达8-10KHz通过鼻腔的作用,对某些频率(包括基音和泛音成分)产生共鸣,使声音更明亮,他们的基音频率范围是:童声高音频率范围为260-880Hz低音频率范围为196-700Hz女声高音频率范围为220-1.1KHZ低音频率范围为200-700KHz男声高音频率范围为160-523KHZ低音频率范围为80-358HN乐器及人声重要频率范围表小提琴200Hz~4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2KHz是拨弦声频带;6~10KHz是音色明亮度。
大提琴100Hz~2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3KHz是影响音色明亮度。
贝斯提琴50Hz~1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2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长笛250Hz~1K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6KHz影响的音色明亮度。
黑管150Hz~6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3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双簧管300Hz~1K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1~5KHz提升使音色明亮华丽。
大管100Hz~200Hz音色丰满、深沉感强;2~5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小号150Hz~2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7.5KHZ是明亮清脆感频带。
圆号60Hz~600Hz提升会使音色和谐自然;强吹音色光辉,1~2KHz明显增强。
长号100Hz~240Hz提升音色的丰满度;500Hz~2KHz提升使音色变辉煌。
大号30Hz~2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00Hz~500Hz提升使音色深沉、厚实。
乐器及人声重要频率范围表听力程度分类听觉是人们的主观感觉,听到的声音实际是物体振动后引起的声波。
不同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不同,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振动频率不同。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其单位用赫兹(Hz)来表示。
例如:鼓声主频约在250-500 Hz(即每秒振动250-500次),属于低频;双音响筒声主频约在1000-2000 Hz,属于中频;哨子声主频约在3000-4000 Hz,属于高频。
人们唱歌时运用肌肉拉动声带,发出诸多泛音成分,频率高达8-10KHz,通过鼻腔的作用,对某些频率(包括基音和泛音成分)产生共鸣,使声音更明亮,他们的基音频率范围是:童声高音频率范围为260-880Hz,低音频率范围为196-700Hz,女声高音频率范围为220-1.1KHz,低音频率范围为200-700KHz,男声高音频率范围为160-523KHz低音频率范围为80-358Hz。
乐器及人声重要频率范围表小提琴200Hz~4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2KHz是拨弦声频带;6~10KHz是音色明亮度。
大提琴100Hz~2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3KHz是影响音色明亮度。
贝斯提琴50Hz~1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2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长笛250Hz~1K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6KHz影响的音色明亮度。
黑管150Hz~6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3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双簧管300Hz~1K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1~5KHz提升使音色明亮华丽。
大管100Hz~200Hz音色丰满、深沉感强;2~5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小号150Hz~2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7.5KHz是明亮清脆感频带。
圆号60Hz~600Hz提升会使音色和谐自然;强吹音色光辉,1~2KHz明显增强。
长号100Hz~240Hz提升音色的丰满度;500Hz~2KHz提升使音色变辉煌。
大号30Hz~2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00Hz~500Hz提升使音色深沉、厚实。
一、人声及各乐器频率范围表实际人声频率男:高音82~392Hz, 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 男高音164~698Hz女:高音82~392Hz, 基准音区160~1200Hz录音时各频率效果男歌声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 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 增强力度.女歌声1.6~3.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语音800Hz是“危险”频率, 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沙哑声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获得改善.喉音重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获得改善鼻音重衰减60Hz~260Hz, 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齿音重6KHz过高会发生严重齿音.咳音重4KHz过高会发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乐器重要频率范围表:贝司::频响在700~1KHz之间, 提高拨弦音为60~80Hz电贝司:高音在80~250Hz, 拨弦力度在700~1KHz电吉它:65~1.7KHz, 响度在2.5KHz, 丰满度在240Hz木吉它:高音弦:80~120Hz, 琴箱声:250Hz, 清晰度:2.5KHz、3.75KHz、5KHz鼓小鼓:丰满度:240Hz, 响度:2KHz通通鼓:丰满度:240Hz, 硬度:8KHz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吊钗:130~2.6KHz, 金属声:200Hz, 尖锐声:7.5~10KHz,镲边声:12KHz手风琴:丰满度:240Hz钢琴:高音在80~120Hz, 临场感2.5~8KHz, 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薄弱Trumpet(小号):小提琴:174~3.1KHz, 丰满度:240~400Hz,拨弦声:1~2KHz, 明亮度:7.5~10KHz年夜提琴:61~2.6KHz, 丰满度:300~500Hz琵琶:110~1.2KHz, 丰满度:600~800Hz二胡:293~1318Hz二、人声各频率段音色效果20Hz~60Hz频率:空间感, 基音频率区.房间或厅堂的谐振频率.频率充沛, 会使人发生一种置身于年夜厅之中的感受;频率缺乏, 音色会变无暇虚;频率过强, 嗡嗡的低频共振, 严重地影响了语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60Hz~100Hz:混厚感, 是高音的基音区.频率丰满, 音色厚实、混厚感强.频率缺乏, 音色无力;频率过强, 有低频共振轰鸣声.100Hz~150Hz频率:音色丰满度.频率成份增强, 就会发生一种房间共鸣的空间感、混厚感;频率成份缺少, 音色会变得薄弱、苍白;频率成份过强, 音色将会显得浑浊, 语音的清晰度变差.150Hz~300Hz频率:声音的力度, 男声声音的力度.男声低频基音频率, 和弦的根音频率.频率成份缺乏, 音色会显得发软、发飘, 语音则会变得软绵绵;频率成份过强, 声音会变得生硬而不自然, 且没有特色.300Hz~500Hz频率:语音的主要音区频率.频率丰满, 语音有力度.频率缺乏, 声音会显无暇洞、不坚实;频率过强, 音色会变得单调, 相对来说低频成份少了, 高频成份也少了, 语音会酿成像德律风中声音的音色一样, 显得很单调.800Hz频率:音色力度.频率丰满, 强劲有力;频率缺乏, 音色松弛, 也就是800Hz 以下的成份特性暗示突出了, 低频成份就明显;频率过多, 有喉音感.喉音过多, 则会失失落语音的个性、失失落音色美感.因此, 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 要谨慎使用.500Hz~1KHz频率:人声基音频率区.频率丰满, 人声的轮廓明朗, 整体感好;频率缺乏, 语音有收缩感;频率过强, 语音有凸出的感觉, 使语音发生一种提前进人人耳的听觉感受.1K~2KHz频率:频率范围通透感明显, 顺畅感强.频率缺乏, 音色则松散且音色脱节;频率过强, 音色则有跳跃感.2K~3KHz频率:声音明亮度最敏感的频段, 频率成份丰富, 则音色的明亮度会增强, 频率幅度缺乏, 则音色将会变得朦朦胧胧;频率成份过强, 音色就会显得板滞、发硬、不自然.三、各频段的处置方式:30~80Hz:底鼓强劲有力频段, 略升增加振撼力, 过则混沌.100Hz:Bass的主要频点, 升可增加丰满度和底鼓的击胸感觉.在350~700 Hz之间提升贝司, 在100Hz和250Hz调整底鼓, 两者不会打斗.人声低切范围.200~400hz:升可增加军鼓的木质感, 吉它的温暖感.衰可使人声、镲等显得清晰.400Hz升3-5dB增加人声的温暖感.500~800hz Hz:可作3~5dB左右的提升, 可增加乐曲力度, 使贝司显示出来, 通鼓更温暖, 同时可调整吉它的厚薄水平.800~2KHz:可6dB内提升, 可突出某些乐器的声音, 1KHz以上不成过多提升, 以免发生金属声.2~4KHz:可3dB左右的提升, 增加亮度, 过多会变尖锐.升可让声音突出, 是各声源之间相互适应性调整, 一味地全面提升,。
一、人声及各乐器频率范围表实际人声频率男:高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女:高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高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录音时各频率效果男歌声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强力度.女歌声1.6~3.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语音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沙哑声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获得改善.喉音重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获得改善鼻音重衰减60Hz~260Hz,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齿音重6KHz过高会发生严重齿音.咳音重4KHz过高会发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乐器重要频率范围表:贝司::频响在700~1KHz之间,提高拨弦音为60~80Hz电贝司:高音在80~250Hz,拨弦力度在700~1KHz电吉它:65~1.7KHz,响度在2.5KHz,丰满度在240Hz木吉它:高音弦:80~120Hz,琴箱声:250Hz,清晰度:2.5KHz、3.75KHz、5KHz鼓高音鼓:27~146Hz,高音:60~80Hz,敲击声:2.5KHz小鼓:丰满度:240Hz,响度:2KHz通通鼓:丰满度:240Hz,硬度:8KHz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吊钗:130~2.6KHz,金属声:200Hz,尖锐声:7.5~10KHz,镲边声:12KHz手风琴:丰满度:240Hz钢琴:高音在80~120Hz,临场感2.5~8KHz,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薄弱Trumpet(小号):146~2.6KHz,丰满度:120~240Hz,临场感:5~7.5KHz小提琴:174~3.1KHz,丰满度:240~400Hz,拨弦声:1~2KHz,明亮度:7.5~10KHz年夜提琴:61~2.6KHz,丰满度:300~500Hz中提琴:123~2.6KHz琵琶:110~1.2KHz,丰满度:600~800Hz二胡:293~1318HzFlute(笛子):220~2.3KPiccolo(短笛):494~4.1KHzOboe(双簧管):220~2.6KHzClarinet(单簧管):146~2.6KHzBassoon(巴松管、高音管):55~2.6KHzFrench Horn(法国号):73~2.8KHzTrombone(长号):65~2.6KHzTuba(高音号):43~2.6KHz二、人声各频率段音色效果20Hz~60Hz频率:空间感,基音频率区.房间或厅堂的谐振频率.频率充沛,会使人发生一种置身于年夜厅之中的感受;频率缺乏,音色会变无暇虚;频率过强,嗡嗡的低频共振,严重地影响了语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60Hz~100Hz:混厚感,是高音的基音区.频率丰满,音色厚实、混厚感强.频率缺乏,音色无力;频率过强,有低频共振轰鸣声.100Hz~150Hz频率:音色丰满度.频率成份增强,就会发生一种房间共鸣的空间感、混厚感;频率成份缺少,音色会变得薄弱、苍白;频率成份过强,音色将会显得浑浊,语音的清晰度变差.150Hz~300Hz频率:声音的力度,男声声音的力度.男声低频基音频率,和弦的根音频率.频率成份缺乏,音色会显得发软、发飘,语音则会变得软绵绵;频率成份过强,声音会变得生硬而不自然,且没有特色.300Hz~500Hz频率:语音的主要音区频率.频率丰满,语音有力度.频率缺乏,声音会显无暇洞、不坚实;频率过强,音色会变得单调,相对来说低频成份少了,高频成份也少了,语音会酿成像德律风中声音的音色一样,显得很单调.800Hz频率:音色力度.频率丰满,强劲有力;频率缺乏,音色松弛,也就是800Hz 以下的成份特性暗示突出了,低频成份就明显;频率过多,有喉音感.喉音过多,则会失失落语音的个性、失失落音色美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要谨慎使用.500Hz~1KHz频率:人声基音频率区.频率丰满,人声的轮廓明朗,整体感好;频率缺乏,语音有收缩感;频率过强,语音有凸出的感觉,使语音发生一种提前进人人耳的听觉感受.1K~2KHz频率:频率范围通透感明显,顺畅感强.频率缺乏,音色则松散且音色脱节;频率过强,音色则有跳跃感.2K~3KHz频率:声音明亮度最敏感的频段,频率成份丰富,则音色的明亮度会增强,频率幅度缺乏,则音色将会变得朦朦胧胧;频率成份过强,音色就会显得板滞、发硬、不自然.三、各频段的处置方式:30~80Hz:底鼓强劲有力频段,略升增加振撼力,过则混沌.100Hz:Bass的主要频点,升可增加丰满度和底鼓的击胸感觉.在350~700 Hz之间提升贝司,在100Hz和250Hz调整底鼓,两者不会打斗.人声低切范围.200~400hz:升可增加军鼓的木质感,吉它的温暖感.衰可使人声、镲等显得清晰.400Hz升3-5dB增加人声的温暖感.500~800hz Hz:可作3~5dB左右的提升,可增加乐曲力度,使贝司显示出来,通鼓更温暖,同时可调整吉它的厚薄水平.800~2KHz:可6dB内提升,可突出某些乐器的声音,1KHz以上不成过多提升,以免发生金属声.2~4KHz:可3dB左右的提升,增加亮度,过多会变尖锐.升可让声音突出,是各声源之间相互适应性调整,一味地全面提升,会使。
人声及各乐器频率范围表一、人声及各乐器频率范围表实际人声频率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
1KHz录音时各频率效果男歌声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强力度.女歌声1.6~3。
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语音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沙哑声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鼻音重衰减60Hz~260Hz,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
齿音重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咳音重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乐器重要频率范围表:贝司::频响在700~1KHz之间,提高拨弦音为60~80Hz电贝司:低音在80~250Hz,拨弦力度在700~1KHz电吉它:65~1.7KHz,响度在2。
5KHz,饱满度在240Hz木吉它:低音弦:80~120Hz,琴箱声:250Hz,清晰度:2.5KHz、3。
75KHz、5KHz鼓低音鼓:27~146Hz,低音:60~80Hz,敲击声:2。
5KHz小鼓:饱满度:240Hz,响度:2KHz通通鼓:丰满度:240Hz,硬度:8KHz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吊钗:130~2。
6KHz,金属声:200Hz,尖锐声:7。
5~10KHz,镲边声:12KHz手风琴:饱满度:240Hz钢琴:低音在80~120Hz,临场感2.5~8KHz,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单薄Trumpet(小号): 146~2.6KHz,丰满度:120~240Hz,临场感:5~7。
5KHz小提琴:174~3。
1KHz,丰满度:240~400Hz,拨弦声:1~2KHz,明亮度:7。
人声及各乐器频率范围表一、人声及各乐器频率范围表实际人声频率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录音时各频率效果男歌声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强力度。
女歌声1.6〜3.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
语音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沙哑声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鼻音重衰减60Hz〜260Hz,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
齿音重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咳音重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乐器重要频率范围表:贝司::频响在700〜1KHz之间,提高拨弦音为60〜80Hz电贝司:低音在80〜250Hz,拨弦力度在700〜1KHz电吉它:65〜1.7KHZ,响度在2.5KHZ,饱满度在240Hz 木吉它:低音弦:80〜120Hz,琴箱声:250Hz,清晰度:2.5KHz、3.75KHZ、5KHz鼓低音鼓:27〜146Hz,低音:60〜80Hz,敲击声:2.5KHz小鼓:饱满度:240Hz,响度:2KHz通通鼓:丰满度:240Hz,硬度:8KHz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吊钗:130〜2.6KHZ,金属声:200Hz,尖锐声:7.5〜10KHz, 镲边声:12KHz 手风琴:饱满度:240Hz钢琴:低音在80〜120Hz,临场感2.5〜8KHz,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单薄Trumpet (小号):146 〜2.6KHz,丰满度:120 〜240Hz,临场感:5〜7.5KHz小提琴:174〜3.1KHZ,丰满度:240〜400Hz,拨弦声:1〜2KHz,明亮度:7.5〜10KHZ大提琴:61〜2.6KHZ,丰满度:300〜500Hz中提琴:123〜2.6KHZ琵琶:110〜1.2KHZ,丰满度:600〜800Hz二胡:293 〜1318HzFlute (笛子):220 〜 2.3KPiccolo (短笛):494 〜4.1KHZOboe (双簧管):220〜-2.6KHzClarinet (单簧管):146 〜2.6KHzBassoon (巴松管、低音, 管): 55 〜2.6KHzFrench Horn (法国号)73 〜2.8KHZTrombone (长号):65 〜2.6KHz2.6KHzTuba (低曰号): 43 〜二、人声各频率段音色效果20Hz〜60Hz频率:空间感,基音频率区。
乐器频率表
贝司:低音吉它:频响在700~1KHz之间,提高拨弦音为60~80Hz
电贝司:低音在80~250Hz,拨弦力度在700~1KHz
吉它:电吉它:65~1.7KHz,响度在2.5KHz,饱满度在240Hz
木吉它:低音弦:80~120Hz,琴箱声:250Hz,清晰度:2.5KHz、3.75KHz、5KHz 鼓:低音鼓:27~146Hz,低音:60~80Hz,敲击声:2.5KHz
小鼓:饱满度:240Hz,响度:2KHz
通通鼓:丰满度:240Hz,硬度:8KHz
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
吊钗:130~2.6KHz,金属声:200Hz,尖锐声:7.5~10KHz,镲边声:12KHz
人声: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
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2~3鸵?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 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
手风琴:饱满度:240Hz
钢琴:低音在80~120Hz,临场感2.5~8KHz,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单薄
Trumpet(小号):146~2.6KHz,丰满度:120~240Hz,临场感:5~7.5KHz
小提琴:174~3.1KHz,丰满度:240~400Hz,拨弦声:1~2KHz,明亮度:7.5~10KHz 大提琴:61~2.6KHz,丰满度:300~500Hz
中提琴:123~2.6KHz
琵琶:110~1.2KHz,丰满度:600~800Hz
二胡:293~1318Hz
Flute(笛子):220~2.3K
Piccolo(短笛):494~4.1KHz
Oboe(双簧管):220~2.6KHz
Clarinet(单簧管):146~2.6KHz
Bassoon(巴松管、低音管):55~2.6KHz
French Horn(法国号):73~2.8KHz
Trombone(长号):65~2.6KHz
Tuba(低音号):43~2.6KHz
频率表
频率段(Hz) (转贴)齿音是可以靠调节减少的
听感影响
代表性的乐器
16k-20k
这段频率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因此,听不到此段频率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当然也不代表您的听力不够好,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
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
间感,这段频率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
12k-16k
这段频率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所谓小提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频率决定的,这段频率过于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激励器来美化这段频率
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
8k-12k
8~12kHz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
适当突出(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
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
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
4k-8k
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身可能出现齿音。
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2k-4k
这个频率的穿透力很强。
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空虚频率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
如果这个频率成分过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
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减。
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1.2k
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但是不宜超过3dB,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但是,过多会使声音发硬
1k
1 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1 kHz下测试。
这是人耳最为敏感的频率。
800
这个频率幅度影响音色的力度。
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这个频率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这个频率过多了,则会产生喉音感。
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适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要谨慎使用。
人声、部分打击乐器
300-500
在300-500Hz频段的声音主要是表现人声的(唱歌、朗诵),这个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薄、混浊。
人声
150-300
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声声音的力度。
这段频率是男声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弦的根音频率。
在80-160Hz频段的声音主要表现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有底气。
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80Hz以下缺乏时,甚至不会感到缺乏低音。
如果表现不好,音乐会有沉闷感,甚至是有气无力。
是许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断您的低音炮音箱频率上限。
男声
60-100
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
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
如果这段频率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
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
20-60
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空间感,这是因为乐音的基音大多在这段频率以上。
这段频率是房间或厅堂的谐振频率。
这段频率很难表现,在一些HiFi音响中,不惜切掉这段频率来保证音色的一致性和可听性。
爆炸声、Di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