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7课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字材料类教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及相关类型。
2、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掌握阅读几种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要点阅读。
3、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中提炼信息,指导自身活动的能力。
4、培养分析归类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比较,掌握几种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中提炼信息,指导自身活动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引入议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文本,请看大屏。
大屏逐幅出示图片:①BRT站牌②李公朴学校平面图③卢家巷实验学校校徽④实验六(1)班视力统计表⑤云南白药使用说明书⑥《上课了》的漫画2、(出示6张图合成的PPT)像刚才这样的文本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有图又有文字的文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非连续性文本”。
(板书“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你看这些文本,让我们一下子就能看明白,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的特点。
3、这类文本该怎么阅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把课题补充完整)板块二、合作探究,寻找阅读方法(一)选择旅游地点,探讨图表类阅读方法1、创设情境:今年暑假,小明的爸爸妈妈准备带着小明兄妹及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到南京休闲一日游,让小明负责做一份旅游攻略。
下面就是小明搜集到的有关信息,请看大屏。
2、大屏出示:(表格“游客对景区满意情况统计表”)阅读这张表格,分析一下,你认为小明他们带爷爷奶奶到哪个景点游玩比较合适?3、同桌讨论。
4、全班交流。
(相机揭示并板书:阅读标题,分析图例,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5、小结方法:在阅读图表类的文本时,不管是条状的、柱状的、饼状的、线状的,还是表格类,我们可以阅读标题、横坐标、竖坐标,了解主题,有图例的分析一下图例,关键要比较数据,尤其要抓住极大的数和极小的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相关知识。
2.掌握重要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一)非连续性文本的定义与特点:1.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哪一种阅读材料而言的?连续性文本。
2.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大多是由多种材料组合,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图片、表格、数据、统计图表等其他元素。
3.非连续性文本特点: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4.作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
5.考点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样式:①文本类(文字片段)②图表类(图画、图形、表格等)③图文类(前二者的结合)(二)考点分析★题型多样。
阅读题型以简答题为主,还有填空题、选择题、开放题。
★选材多样。
多涉及社会热点问题。
在内容上由多种材料组成,信息量大,生活实用性强;文体上强调各种文体的应用文综合应用。
★考点多样。
提取整合信息、分析与解释、评价与应用,信息提取与整合是一重要考点。
通读文本,整体感知,圈点勾画,关注标题(三)常考题型:1.整体感知,把握文本主要内容;2.结合文本内容,解决具体问题;3.提取整合信息;4.归纳表格结论;5.揭示漫画寓意;6.描述漫画(宣传画);7.现象概述(格式:何时何人何事)(四)信息的提取与整合:1、内容概括型通读文本,整体感知,圈点勾画,关注标题。
2、概念阐释型紧抓概念关键词,原文定位,瞻前顾后,有机整合。
3、分条归纳型读题定位,提取信息,逐条归纳,合并同类,有机整合。
4、建议看法型定向搜索,依据原文,逐条提炼,借“题”发挥,分条表述。
★信息的提取与整合的方法:定位(抓关键词)一取舍(理关系)一完善(深加工)一表述(美表达)★小结:1. “看" 看材料, 圈点勾画2. “读" 读题目, 提取关键词3. “找" 找定位, 回原文4. 想问题, 提炼整合5. 答周全, 扣题目。
2018年中考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案2018年中考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课标目标:能够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能力目标:能够阅读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够从文字材料或图表、漫画等材料中捕捉信息,读懂信息,得出结论。
(参考《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语文》)过程和方法:1、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关注标题、中心句、结构等,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问题。
2、对于图画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客观地说明其构图要素,或准确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内容,指出这类文本的含义,要特别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寓意,要找准漫画讽刺颂扬的对象。
3、对于表格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分析图表数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指导学生谈看法和建议。
4、对于图示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根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和路线。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热点新闻的意识,使之对热点新闻能持有自己的评价态度。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用材料里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复重点: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课时安排:1课时复过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信息印证判断一、解答思路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理解材料,知道材料写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有用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排除法。
阅读时先理清材料,得出每个材料的意思,然后把握每个选项中表时间、数量、肯否定、程度等词语,注意概念范围的大小,注意事件因果的偏与全,注意语气的肯定与推测,从而得出正确的选项。
2)除了排除法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将每个选择项和文中关联句仔细比对,寻找差异,辨别正误。
当找不到与选项对应的原句时,就要弄清选项的意思,然后再结合原文找与其相关联的段落或句子,最后再进行仔细对比辨析,从而判断选项。
二、当堂训练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专题——文章内容探究》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李嘉仪板书设计:附学案(一)参考答案:示例:(1)从“三地居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捷”推测,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后,人员流动频繁,车辆过多容易造成交通拥堵;(2)从“要让3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对接安放”推测,沉管经海水长期浸泡侵蚀,沉管连接处可能会漏水;(3)从“三地居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捷”推测,车辆过多,噪音、尾气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白海豚生存;(4)从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推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会救援不便;(5)从“三地居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捷”推测,大陆与港澳文化交通规则不同,大陆靠右,香港靠左,容易造成交通混乱。
(答到一点,2分;答到两点,4分;答到3点或以上则满分,语言表述不够准确清晰相应扣分)学案(二)参考答案:我国做法:①坚持研发与应用并重,继续推进研发试验(1分);②培育5G与工业、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探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1分);③坚持创新与合作并重,加快5G网络规划,保障按期商用(1分)。
猜想改变:示例①:在工业领域(1分),5G超低时延保证了工业领域实时监测和控制的要求,超高可靠的网络质量确保了工业系统对稳定性的要求(1分)。
示例②:在交通领域(1分),车辆中如安装了5G模块,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时延,能满足自动驾驶的需求(1分)。
示例③:在医疗领域(1分),5G技术让远程手术操控成为可能,让医疗资源共享打破时空限制(1分)。
示例④:在教育领域(1分),5G的高速能支持VR教育,低延时便于师生网上交流等(1分)。
……(猜想到某个领域1分,推断出具体的改变1分。
言之成理即可)。
非连续性文本教案中考复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案)导入】同学们,最近南通中考出现了一种新的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你们了解多少呢?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
它由文字、数据表格、图画、图解文字、说明书、广告、地图、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每一题非连续性文本会有一个主题,其中的文字材料就是我们熟悉的各种文体。
考纲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常考题型】1.文本类文本类的材料往往考查我们的信息筛选能力、概括能力。
例如,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歌词的主要内容。
(14年南通中考题)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时间飞逝,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我们变老了。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生活。
2.图表类1)表格转换文字题(14年南通中考题)人一生的时间表(以平均年龄72岁计算)项目年限占比吃饭、睡觉29年40.3%研究、工作18年25%娱乐休闲12年16.7%交通6年8.3%做家务6年8.3%其他1年1.4%主要内容:人们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吃饭睡觉、研究工作和娱乐休闲。
2)漫画转换文字题(15年南通中考题)漫画讽刺了社会上的浪费现象。
3.说明文、议论文常见考点的考查(专项复时重点复)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等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等表达方式例如,指出材料C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4年南通中考题)比较材料A与材料C画线句主要表达方式及效果的不同。
(14年南通中考题)材料【C】中画线句写___的教子方法,有什么作用?(15年南通中考题)今天,我们来探讨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子书和网络的普及,碎片化阅读逐渐成为时尚。
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
此外,相比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纸质书,碎片化阅读的成本更低,因此许多人觉得它是“美丽”的。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和类型。
2、培养学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兴趣,增强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准确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
2、难点(1)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
(2)将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的信息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进行有效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如地图、图表、说明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文本与平时阅读的连续性文章有何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非连续性文本的定义和特点。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它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2)讲解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如图表类(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图文类(漫画、宣传画等)、实用类(说明书、时刻表、目录、索引等)。
3、阅读实践(15 分钟)(1)分发一些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如从一张公交路线图中找出从学校到图书馆的最佳路线。
(2)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答案和思考过程,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4、方法总结(10 分钟)(1)请学生分享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如先看标题、表头,抓住关键信息,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等。
(2)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强调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要细心、耐心,善于分析和综合。
5、拓展练习(15 分钟)(1)提供一些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如商品对比评测报告、旅游攻略等,让学生分组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如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制定一份旅游计划。
专题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学习目标: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文学样式;2.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认识非连续性文本: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完整的一篇文章而言,由若干片段组成的,不讲究排列顺序的一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可能围绕某一个话题展开。
“非连续性文本”大多是由多种材料组合,其材料除了一些片段性的文字之外,还可以是图片、表格、数据、号码等其它元素。
材料呈现的信息和观点可以互不相同。
非连续性文本样式:1.图表文字类2.漫画文字类3.材料文本类4.多则材料综合性阅读类一、图表文字类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2分)方法归纳:二、漫画文字类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表述的一种考题,中考题中考查的实际上是传统漫画,它往往从当前时事或生活事态中取材。
题型1.描述画面题《砍》描述漫画的画面:方法归纳:题型2.揭示寓意题揭示这幅漫画的寓意,25字左右。
注意:由画面联想到生活、社会,由一个人联想到一类人。
寻找生活的依据,每一幅漫画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跳出漫画,理解漫画的讽刺意义。
三、材料文本类(一)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二)提取关键信息,重组语言材料。
总体要求:关注标题,关注中心句,关注文本结构。
(一)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1.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莫斯科时间4月30日11时59分(北京时间30日15时59分),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一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与俄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行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
寻找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
(二) 对语言材料进行重新组合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要点,字数要求在40字以内。
材料:在滇西北,怒江、金沙江、澜沧江蜿蜒而去,形成雄伟壮丽的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
第7课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字材料类
【课时】第七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字材料类
【考纲要求】
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能关注标题、中心句、结构等,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问题《2017福建省语文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
【复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的2-4则文字材料,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或个性,或从中发现提取并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有效信息。
【考点导学】
常考考点、题型和方法指导
1.整体感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题型: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答题方法:首先查看标题,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其次快速浏览全文,概括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意,提取、整合信息
题型:(1)“××”一词是什么意思?(或:请简要谈谈对“××”词语的理解)
(2)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3)请概括某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4)阅读文本,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
(5)概括或推断这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
(6)有关部门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题方法:①仔细审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②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③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具体可参考说明文专题相关内容)
3.结合文本内容,解决具体问题
题型:(1)就“××”问题或现象、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生活体验,谈谈材料给你的启示。
(3)请根据材料,提出几点建议。
答题方法:此类题型考查评价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或感受,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精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
②启示类答题时要注意联系文本的主题思想,看文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着重回答应该怎么做。
③建议类答题时要紧扣阅读材料,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具有操作性,然后分条组织答案。
【考题解析】
【示例一】(2016.漳州市中考试题)
为深入了解中国吉祥文化,学校开展“福瑞呈祥·民俗传承”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提信息】
材料一:中国吉祥文化历史悠久。
《说文解字》中说“吉,善也”;“祥,福也”。
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号图画来表达避邪求吉的心理;春秋时期已经有“南山之寿”等吉祥语的记载……吉祥符号、吉祥语等逐步发展成为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吉祥文化。
材料二:中国吉祥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从部落图腾到衣食住行,从传统民俗到现代商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漳州传统糕点“龟粿”以龟、鲤鱼、牡丹等图案,寄寓相应的吉祥主题;香港凤凰卫视巧妙借助象征吉祥的“凤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阅读材料,概括你得到的主要信息。
解答步骤:
第一步:分析材料,概括要点。
材料一,中国吉祥文化历史悠久;
材料二,中国吉祥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
第二步:归纳合并,提炼共性。
整理合并两则材料的要点,从而概括出材料的共性。
第三步,按照要求,写出结论。
【答案】中国吉祥文化历史悠久,影响非常深远,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示例二】【2016·广东省广州卷】
(一)阅读下面文字,13-17题。
(18分)
互联安全吗?
如今,人们越来越深地把自己的生活构建在互联上,我们已离不开络,但是互联安全吗?假如世界上所有的互联都瘫痪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早期的互联使用者丹尼·希里斯曾忧心忡忡地呼吁人们充分考虑互联崩溃的可能性和后果,“互联变化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只消一小时,一切都可能变得完全不同”。
赞成希里斯意见的人大都对互联的脆弱性感到焦虑。
互联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健壮”
其实想把整个互联弄瘫痪并没那么简单,互联的“结实”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这和它本身的结构有关。
互联并不存在一个“总开关”。
它的核心设施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节点。
这些节点包括解析域名的根域名服务器,连接各大洲的海底电缆,还有储存、管理和分发海量信息的超级数据中心,日常的络服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些重要节点来运行的。
重要节点之间也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指挥运行的。
比方说,全球共有13组504台根域名服务器,遍布世界各国。
这些服务器又互相支持,并行运转,即使其中一台损坏,互联也能在其他服务器的支持下继续运转下去。
最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10月发生的一场黑客攻击,当时瘫痪了13组根域名服务器中的9组,但互联并未因此彻底瘫痪。
在攻击结束之后,络迅速恢复了正常。
事件结束之后,全球各地的根域名服务器迅速加强了免疫措施。
和十多年前相比,今天的互联对黑客来说更难攻破。
这种通过重要节点运转的络被称作“无尺度络”,它的结构其实和人类大脑或人际关系的结构非常相似。
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无尺度络”中,除非将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即便大量地删除节点,络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用物理方法能彻底摧毁互联吗
还真有可能。
攻击计划的第一步是切断互联通讯的基础海底电缆。
这些电缆承担了
95%以上的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不过,想要阻断全球信息传输,你必须把目前正在使用的285条电缆都斩断才行。
下一步,摧毁根域名服务器,如果你能跨越重重安保措施,将这些服务器摧毁的话,就等于给了互联“致命一击”。
最后,你要做的是攻击全球数据中心,首选的打击对象是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超级数据中心,它们出故障会导致所属区域大片络瘫痪。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步骤,你已经让全球99%的互联瘫痪了。
不过,鉴于互联的超强修复能力,上述步骤最好同步完成,也就是说,不消耗规模惊人的人力物力来发动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不可能完成这个计划的。
如果爆发了这样规模的全球战争,可能在互联被彻底摧毁之前,人类文明就已经崩溃了。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消失后会怎样显然已经不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5.2,有删改)
链接一:
我们有各种各样应对互联瘫痪的备用方案,一种可行的方案是改变信息传递结构,状络就是这样一种新技术,在这种络中,每个设备都能利用蓝牙、电信通道等连接邻近的节点,在没有互联的情况下组成独立的局域,也可通过其中一个节点与互联相通,哪怕真的断,也不必恐慌。
因为人类社会本身,就已经是个足以媲美互联的超级络。
我们通过互联能够做的事,借助人际络照样能够完成,只不过速度和效率要差得多了。
(摘自络,有删改)链接二:
互联上的内容会一直存在吗?互联现有的机制,就是用新信息冲刷旧信息,将“新”的价值放大,“老”的价值弱化。
互联还没有建立“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系统,美国的学者悲观地认为,互联上的“历史资料”会随着站的关闭和内容的删除而消失,它们称之为“21世纪的数字黑洞”。
很多现在看来平常但却具有历史价值的片段,将会随着互联的变迁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此,英国数个图书馆联手开展一项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互联上的内容保存下来。
杂志、图书、文学、新闻、评论、学术论文等内容,都会被收集存底,以便供历史研究使用。
(摘自络,有删改)链接三:
“绵羊墙”是西方各种黑客大会或安全大会上经常出现的趣味活动。
在体验区中,组织者设置了专门的钓鱼WIFI,你的手机如果接入此WIFI,就会被人通过钓鱼页面盗取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会展示在“绵羊墙”上。
此举旨在警示手机用户,不要随意登录陌生的 WIFI,一旦登录,就可能被轻易盗取资料。
因此,除了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外,提高个人络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摘自络,有删改)
17.请分别概括以上材料中谈及的几个方面的络安全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络安全问题?你将如何应对?(5分)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需要回归原文筛选重要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概括每点1分,共2分。
其他两问属开放题,需要学生根据文章观点、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及相应的建议,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具有操作性,然后分条组织答案。
共3分。
【答案】安全问题:①具有历史价值的片段,将会随着互联的变迁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②登录陌生WiFi,个人信息的安全隐患问题突出,极易被黑客盗取。
其余络安全问题:
①互联信息发布过程中虚假欺骗行为
②重要的数据、资料信息外泄应对措施:
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时进行系统修复
②加强对络安全评估系统的监管,对出现的漏洞进行及时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