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诗经》中的弃妇形象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诗经》中的弃妇形象

汉语言文学 xxx 指导老师 xxx

【内容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其中的弃妇诗里一些弃妇形象的特征和表现弃妇形象的主要艺术手法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这些诗歌,也有助于理解《诗经》时代的“弃妇诗”中弃妇们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塑造这些弃妇形象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诗经;弃妇形象;艺术手法;道德情操;价值意义

恋爱、婚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早在《诗经》里有三分之一的诗歌是歌咏爱情、婚姻的。而在这个古典诗歌中有一个重要的题材不容忽视,那就是诗经中的弃妇诗。它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批弃妇形象,这些形象以其善良、勤劳、温婉、痴情、哀怨的性格特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她们的不幸婚姻是由于她们对爱的痴情,对男子的迁就,对婚姻的草率以及自身的性格缺陷而造成的。对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探讨为我们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怎样对待爱情、婚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以《诗经》风、雅中的几篇“弃妇诗”为例对《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分析。《诗经》中三分之一的篇幅涉及男欢女爱、儿女情长。少男少女们的恋爱生活,大多浪漫缠绵,躁动着青春的热望,色彩斑斓,富有情趣。即使有波折也总能让人在“忧心钦钦”(《秦风•晨风》)中看到云开雾散后的喜悦,而当真正步入婚姻殿堂时,她们现实的婚姻生活又如何?《诗经》中表现婚后生活温馨和谐的作品仅有《郑风•女曰鸡鸣》这首诗歌,而抒发妇女被遗弃,走投无路、呼天抢地的、悲痛情感的“弃妇诗”却有八首之多,分别是:《召南•江有汜》、《小雅•我行其野》、《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小雅•谷风》、《郑风•遵大路》、《邶风•谷风》、《邶风•日月》。下面我就其中几首进行分析。

一、《诗经》中弃妇形象的特征

《诗经》中这八首弃妇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被弃妇女的形象,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批弃妇形象,她们性格各异,但在诗歌发展史和人类文化史上却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下面我们就一一来分析这些妇人,看她们被弃后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一)、坚韧顽强、清醒自持型。

《诗经》中的弃妇形象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卫风•氓》、《小雅•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为代表的顽强清醒型的一类弃妇形象,其性格中的核心成分是坚韧、顽强、清醒、自持。《卫风•氓》里女主人公集善良、温柔勤劳、刚强于一身,即使这样也没能逃脱被遗弃的命运。婚前,女主人公是一位天真纯情“其叶沃若”的少女当“氓”借“抱布贸丝”的名义来与她交结时,涉世未深的她把“氓之蚩蚩”看做是他诚实、敦厚,这样就陷入了爱河。她不但耐心的解释“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甚至为了不让“氓”怒,便约定“秋以为期”。结婚后,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却换来的是丈夫的虐待和遗弃:“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不但如此,她的兄弟也不理解她,还“咥其笑矣”。最后,她把婚变归因为“氓”的“二三其德”。并总结教训告诫后人: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谴责“氓”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卑劣行径。面对“氓”的始乱终弃,她毫不犹豫的表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你

狠心把我抛弃了,我也绝不再回归你处,从此与你一刀两断。态度坚决,不卑不亢。

《小雅•谷风》中的女主人公同样是位正直善良的妇女,在“将恐将惧”的日子里给予丈夫无限的爱,她对丈夫的忘恩负义也有倾诉不尽的怨恨,字里行间透露出她沉郁哀痛的心情,但是她没有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她的自我意识有此觉醒,通过“催嵬”的高山展示自己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和坚贞不渝的伟大人格。以草木的必将枯萎来预示忘恩负义之徒将为世人所遗弃的卑微,令人读起来兴奋。上述主人公尽管略有差异,但她们能够挥泪斩尽无情义,直言痛斥负心郎,这是她们超越当时女性的最突出共同特点。在题材方面具有时代性,在思想方面具有进步之处。

(二)、爱恨交织、旧情难忘型。

这一类弃妇的形象具有以缠绵不断的情谊,痛苦无望的企盼为内核的复杂心理。《召南•江有汜》、《邶风•日月》、《邶风••谷风》是其中的代表。《召南•江有汜》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遗弃后同样抱着幻想,在爱的驱使下,她坚信“不我以,其后也悔”,“不我与,其后也处”,“不我过,其啸也歌”。她坚信夫君的行径日后必然受到感情的煎熬。她总认为,今后的生活将会告诉丈夫“新人不如故”,祈祷他早日回到自己身边来,重新和好,旧梦重圆。但这毕竟是遐想之语,一方的希望,其中更含有她对与丈夫和好的幻想,体现了她的报复心态,体现了她无法化解的哀怨,体现了她无可奈何的软弱。

《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初嫁到夫家时,家里十分贫穷,她严守妇道,吃苦受累“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她辛苦操持家务,生活富裕了,男子却另觅新欢,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她在丈夫的呵斥下,苦苦哀求,语无伦次。“德音莫违,及尔同死”,执迷不悟,心存幻想。【1】“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希望总有一天丈夫会回心转意,其性格显得十分懦弱。在怨情的尽情倾诉和满篇的伤心话中,虽然使人产生揪心和怜悯,但却看不到主人公愤怒的发泄。更有视男人为日月的弃妇就是《邶风•日月》中的女主人公一开始把人生、婚姻、爱情想得太美好。她把男人当做自己唯一的依靠。认为有花前月下,有阳光明媚的普照,生活就一定不会与她为难。可是天不遂人愿,原来作为可托付终身的丈夫很快就抛弃了她,另觅新欢。在那纲常、礼教禁锢人们头脑的时代,妇女纯然是男人的私有物品,男人就是她们的太阳和月亮,她们要求并不高,只希望“出自东方”的太阳、月亮永远能够“照临下土”,希望自己永远能在丈夫的“恩泽”下生活,因此被丈夫抛弃对于他们而言,无异于天崩地陷,日月从她们内心陨落,的确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伤痛、悲哀的了。在谴责丈夫不忠于爱情的同时,又希望他能消除恶念,回心转意。以上几首诗歌中的女主人公虽然有美好的道德情操和纯洁的心灵,以及忍辱负重的品格,但是却不能跳出那个时代的怪圈,狠不下心来发誓“与君绝”,以致给人一种“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感觉。

(三)、悲哀自悼、无可奈何型。

这一类的弃妇形象可在《王风•中谷有蓷》、《郑风•遵大路》、《小雅•我行其野》这3首诗歌中充分体现出来。《王风•中谷有蓷》诗中的妇女在遭遗弃后,无能为力,别无办法,只能叹息、哭泣、以泪洗脸,然后发出“遇人之艰难”的感慨。好像婚姻就与她过不去,总觉得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此女的不幸不是由于自身的不检点、品德不端正,而是由于丈夫喜新厌旧、无情无义造成的。表现了弱女子在被丈夫遗弃后满腔愤恨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小雅•我行其野》中“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反应出女主人公曾幻想与丈夫白头偕老,可如今丈夫却“不我畜”,无奈之下只好“复我邦家”,她怨愤、哭诉、谴责但又能怎么样呢?《郑风•遵大路》此诗既没有弃妇对往事的追忆、追悔,也没有诉说满腹的辛酸和委屈,也没有对负心郎的痛切谴责,而是跟在负心郎后面,拉他的衣袖、拉他的手,苦苦恳求他不要忘记旧情,不要厌弃自己。这些言行鲜明的呈现出她执着、痴情与痛苦。女子“执祛”“执手”的动作及哀告之语,都表现了她孤苦无助,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