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定位与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570.02 KB
- 文档页数:4
杠杆原理在医学中的应用引言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力学和机械学的重要原理之一。
它描述了一种通过使用杠杆来放大力量的方法。
杠杆原理在医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杠杆原理在医学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在骨科、临床实践和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
杠杆原理在骨科中的应用脊柱手术中的杠杆原理•在脊柱手术中,医生经常使用杠杆原理来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
通过在受损的脊椎上放置螺钉和杆子,医生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支撑和稳定脊柱,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脊柱功能的恢复。
骨折治疗中的杠杆原理•在骨折治疗中,医生常常使用杠杆原理来对骨折进行复位和稳定。
通过在骨折部位放置支架或外固定装置,医生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恢复骨骼的正常位置,并保持稳定,有助于骨折愈合。
骨科手术中的杠杆原理•在骨科手术中,医生常常使用杠杆原理来完成不同种类的手术操作。
例如,在关节置换手术中,医生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移动和替换受损的关节,从而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
杠杆原理的应用使得手术可以更加精确和安全地进行。
杠杆原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药物治疗中的杠杆原理•在药物治疗中,医生经常使用杠杆原理来调整药物剂量和药物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医生可以通过调整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给药方式来实现药物的最大疗效。
临床诊断中的杠杆原理•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常常使用杠杆原理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通过综合运用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等多种信息,医生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并做出准确的诊断。
杠杆原理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康复训练中的杠杆原理•在康复治疗中,医生和康复师常常使用杠杆原理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通过设计和实施合适的锻炼计划和康复技术,医生和康复师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加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从而促进康复进程。
止痛治疗中的杠杆原理•在止痛治疗中,医生经常使用杠杆原理来选择和调整合适的止痛药物和治疗方式。
通过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因,医生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最佳的止痛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柱微调手法简介一、定义及背景背景介绍1.定义脊柱微调手法又称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该手法以中医的整体观为出发点,结合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放射诊断、骨科学等学科而创立;是在对传统手法体系进行反复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提高手法安全性和精确性的角度出发,充分吸收国外按脊疗法与矫形内科的手法精髓而形成的系统手法。
脊柱微调按压振腰法所能达到的治疗效果由单一的腰椎微调手法来实现。
从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的反馈信息分析,采用短杠杆微调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手法后反应轻微,患者的痛苦甚少,疗程明显缩短的优点。
受此脊柱手法理论和方法创新的成功经验鼓励,以后沈国权教授又与同事一起,以脊柱生物力学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相继发展了颈椎、胸椎及骶髂关节的短杠杆微调手法系列,使得中医推拿临床的手法内容更为丰富,也使得大批患者能得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小的医疗费用下迅速摆脱病痛。
二、治疗特色、治疗原理1.治疗特色脊柱微调手法(短杠杆手法)可以弥补长杠杆手法的缺陷,提高临床上推拿手法的可选择性;以脊柱运动生理学理论和关节被动运动手法的阻力理论来指导手法操作,使“以巧代力”具有现实可行性;以节段微调取代解剖整复,使脊柱或节段的被动运动幅度降至最小;以手法前后临床体征的变化为判读手法操作成功的客观依据,而不以手法操作过程中是否发出弹响声及棘突偏凸是否消失作为评判手法的依据。
手法应力最大的节段就是目标作用节段,使得非病变节段不需要承受额外的载荷,不会伤及无辜组织。
再者,短杠杆手法的节段被动运动集中于或限制于目标作用节段及其邻近,因而脊柱的总体被动运动一般控制在5-15°之内,而这一运动幅度范围在患者日常自身的生理运动范围之内,基本可避免脊柱内外神经、血管组织的应力性损伤。
2.治疗原理脊柱微调手法直接施力于病变节段,通常以组成该节段上下两椎的棘突或横突为骨杠杆,直接在病变节段的棘突、横突或关节突上发力,调整相邻脊柱解剖位置异常,进而起到解除脊柱周围软组织压迫、应力失衡、失稳。
腰椎间盘突出症题库3-2-10问题:[单选]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重要的依据是()A.X线平片B.MRIC.CTD.电生理检查E.病史、症状及体格检查问题:[单选]腰椎间盘突出症哪一项是不对的()A.本病指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症状B.好发于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或平时锻炼较少者C.病人均有坐骨神经分布区感觉、运动及反射的改变D.诊断时均应拍腰椎片E.两下肢同时有神经症状者,应考虑手术治疗问题:[单选]腰推间盘突出症,出现鞍区麻木及二便功能障碍时,通常是因为突出间盘压迫了()A.脊髓腰膨大部B.脊髓圆锥C.马尾神经D.骶1神经根E.骶2神经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压迫突出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可表现为急性尿潴留和排便不能控制,是急诊手术的指征。
出处:天津11选5 ;问题:[单选]腰间盘突出症与椎管内肿瘤最有鉴别意义的辅助检查方法是()A.X线片B.MRIC.CTD.肌电图E.超声波X线片腰椎正侧位片可显示腰椎正常生理前凸消失、脊柱侧弯、椎间隙变窄、关节突增生等。
是腰椎疾患的基本检查项目,对手术定位亦有很大帮助,不可废弃;CT扫描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位、判断突出的大小、神经根受压程度等有重要意义。
同时可观察骨性椎管的狭窄程度、关节突出增生情况和侧隐窝的情况;MRI可从矢状、冠状及横轴位对某一平面椎管的情况进行整体观察,并可鉴别是否有椎管内肿瘤性占位等,但对骨性结构的判定欠佳;脊髓造影可较好地显示神经根的情况。
由于是有创检查,目前应用已受限制;肌电图用来判定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
问题:[单选]腰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症状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的程度B.有无鞍区感觉障碍C.双下肢无力的情况D.有无间歇性跛行E.二便是否障碍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十分相近,但腰椎间盘突出症除非突出间盘巨大,少有间歇性跛行,而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常以此主诉就诊。
·临床研究·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谢云兴1,吕立江2,杜红根1,姚俊丞1(1.浙江省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摘 要 目的:探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
方法:LDH患者93例,随机分为杠杆定位组和腰椎斜扳组。
2组患者均先采用柔筋手法松解肌肉痉挛,然后杠杆定位组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斜扳组采用腰椎斜扳手法治疗。
隔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 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评价患者腰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采用Seze氏法测量腰椎曲度值,采用Ferguson’s法测量腰骶角;并在治疗结束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LDH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综合疗效。
对2组患者的评价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JOA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3±1.49)分,(11.13±1.34)分,t=-0.354,P=0.724];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JOA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杠杆定位组高于腰椎斜扳组[(21.29±3.98)分,(18.74±4.20)分,t=3.590,P=0.001]。
治疗前,2组患者腰部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17±2.00)分,(46.22±1.89)分,t=-0.117,P=0.907];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腰部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杠杆定位组低于腰椎斜扳组[(20.55±8.34)分,(26.80±10.36)分,t=-3.209,P=0.002]。
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吕立江;金叶道;郑如云;王鹏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年(卷),期】2008(021)008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手法较多,近年来,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638)
【作者】吕立江;金叶道;郑如云;王鹏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温州市曙光骨伤医院;杭州下城区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电针脊神经根外出口联合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 [J], 沈力;梁亮标;袁红玲;李剑虹;张志鸿;吴剑林
2.杠杆定位与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J], 胡思进;龚兆阳;金理柜;何新国;薛道义;陈志慧;金扬近;金增核
3.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骨盆参数影响的研究 [J], 吕立江;谢云兴;陈涯峰;王玮娃;李景虎;韩笑;刘鼎
4.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Cobb角影响 [J], 吕立江;李景虎;杨
超;刘鼎;王玮娃;毛凌宇;王晟
5.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2例 [J], 潘庆兵;戴朝富;邱昌民;俞建辉;陆雄海;诸葛剑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椎牵引联合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田宗佳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24(37)3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牵引联合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简单
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腰椎牵引联合平面用力推拿手法;观察组60例,采
用腰椎牵引治疗联合杠杆定位手法。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表面肌电信号及腰椎活动度。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
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低,JO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竖脊肌、多裂肌IEMG、RMG、MF高于对照组(P<0.05),腰椎活动度(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旋转)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腰椎牵引联合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改善核心肌群募集能力与耐疲劳性能,改善腰椎活动度。
【总页数】4页(P426-429)
【作者】田宗佳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骨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34
【相关文献】
1.电针脊神经根外出口联合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
2.电针脊神经根外出口联合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3.杠杆定位与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4.推拿手法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效果
5.杠杆定位手法联合强筋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维正脊技术联合推顶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张仁豹;赵华【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20)019【总页数】2页(P95-96)【关键词】三维正脊技术;推顶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作者】张仁豹;赵华【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院外科,河北衡水,053000;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院急诊科,河北衡水,0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是目前临床上十分常见和多发的一种腰部疾病,发生率约15.2%,是导致腰腿痛的一种常见原因[1]。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20~50岁的青壮年,发病时行动困难、腰腿疼痛,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并非是要消除椎间盘的突出物,而是要将椎骨间的位置摆正,消除脊神经和相邻组织的紧张状况,使之恢复到自然状态[3]。
三维正脊技术源自中医传统的推拿正骨手法,并将其数字化、精确化,因而更加安全有效[4]。
本研究将三维正脊技术加推顶手法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8例,其中男147例,女91例;平均年龄39.6±5.3岁;病程4 d~11年;其中急性期(15 d以内)122例,缓解期(15 d以上)116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对LIDH的诊断标准[5]。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9例。
对照组采用推拿加牵引疗法,治疗组采用三维正脊技术加推顶手法。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时期等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 因腰腿疼痛就诊患者; ② 经腰椎CT或MRI 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排除标准: ① 伴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 ② 伴有重度高血压患者; ③ 伴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④ 孕妇;⑤行经期女性; ⑥ 其他三维正脊禁忌证患者。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15No.24August 2018杠杆定位与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胡思进1龚兆阳1金理柜1何新国2薛道义3陈志慧4金扬近5金增核61.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骨伤科,浙江瑞安325200;2.浙江省瑞安何新国中医骨伤科诊所骨伤科,浙江瑞安325200;3.浙江省瑞安薛道义西医外科诊所骨伤科,浙江瑞安325200;4.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乡镇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伤科,浙江瑞安325200;5.浙江省瑞安金骨综合门诊部骨伤科,浙江瑞安325200;6.浙江省瑞安郑高兴外科诊所骨伤科,浙江瑞安325200[摘要]目的比较杠杆定位手法与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1月瑞安市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52例)和对照组(150例)。
治疗组采用杠杆定位手法联合牵引,对照组采用采用传统正脊手法配合牵引。
两组的治疗时间与次数均相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下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治疗组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
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柱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杠杆定位;正脊[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8)08(c)-0075-04Effect comparison of lever positioning and 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discherniationHU Sijin 1GONG Zhaoyang 1JIN Ligui 1HE Xinguo 2XUE Daoyi 3CHEN Zhihui 4JIN Yangjin 5JIN Zenghe 6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Ru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jiang Province,Rui′an 325200,China;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Rui′an He Xinguo Chinese Medicine Orthopedics Clinic,Zhejiang Province,Rui′an 325200,China;3.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Rui′an Xue Daoyi Western Medicine Surgery Clinic,Zhejiang Province,Rui′an325200,China;4.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ownship Health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MayuTown,Zhejiang Province,Rui′an325200,China;5.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Rui′an Jingu Comprehensive Outpa⁃tient Clinic,Zhejiang Province,Rui′an325200,China;6.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Rui′an Zheng Gaoxing SurgeryClinic,Zhejiang Province,Rui′an 325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ever positioning and 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Methods From March 2015to November 2017,302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admitted to Ru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152cases)and control group (150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lever positioning combined with trac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 traction.The time and number of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were the same,the curativ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in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were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after treatment,theVAS scor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JOA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ever positioning for treating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is definite,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application.[Key words]Spinal cord disease;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Lever positioning;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计划专项课题资助项目(2015ZT014)。
75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部疾患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手法治疗本病是祖国医学特色疗法,包括传统正脊手法、杠杆定位手法等。
传统正脊手法多采用斜扳腰椎法,临床较常用;杠杆定位手法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吕立江原创[1],适应范围广,男女不限,常见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应用,两种手法临床疗效各有不同。
为进一步研究其疗效差异,本研究分别对采用两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观察并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1月瑞安市中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2例,其中男160例,女142例,年龄20~71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152例,男80例,女72例;平均年龄(54.70±10.78)岁;平均病程(5.67±3.39)d。
对照组150例,男80例,女70例;平均年龄(54.29±10.21)岁;平均病程(5.68±3.67)d。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标准①常发于青壮年。
②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者受寒湿史。
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于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⑥X线摄片、CT及MRI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排除标准①病情不能明确诊断;②合并胸腰椎骨折;③骨质疏松严重者;④女性患者妊娠期;⑤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原发性内科疾病者;⑥罹患精神疾病者;⑦胸腰椎结核性疾病以及肿瘤等患者;⑧腰部皮肤破损患者;⑨依从性较差,预计不能按规定进行有效诊治,无法评估疗效、愈后,或者就诊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评定者。
1.4治疗方法1.4.1牵引主要采用胸腰牵引法,患者仰卧于床上,在胸部及骨盆处缚好牵引带后,作对抗牵引,每侧重量各用8~15kg(按照体重不同选择重量),每天牵引1次,每次约30min。
1.4.1.1治疗组采用杠杆定位手法联合牵引。
杠杆定位手法如下,①屈髋屈膝法: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术者一手扶住患者小腿,另一手扶住患者踝部,作屈髋屈膝后拉直,反复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