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CT观察
- 格式:docx
- 大小:12.51 KB
- 文档页数:5
・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及诊断疗效标准的研究进展沈阳军区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116013)丁原全腰椎间盘突出症(I。
DH)又名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现将近年来手法治疗及诊断疗效标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关于手法手法治疗LDH的机制是通过手法整复使错位的关节复位。
脊柱侧弯纠正,腰椎生理曲度恢复,软组织应力增加,使部分椎问盘还纳,软组织支撑和保护脊柱的稳定性作用加强,重建脊柱的力学平衡[1]。
1.1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脊柱定点旋转手法突出了定点。
应用生物力学的原理,复位瞬间医生牵引之手将患者重心落在患椎单侧关节突关节上,使脊柱暂时处于失稳状态,复位拇指冉拨动偏歪棘突,同时医生复位的拇指使患椎承受了直拉力旋转分力,并凡应用杠杆力易于复佗。
使f髓移的椎体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使错缝的关节突关节对位。
去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恢复正常的(或代偿的)脊柱内、外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本类手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腰椎功能。
治疗前采用轻柔和缓的放松手法.治疗后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
起床时需佩戴腰围,保护腰部,限制腰椎的活动幅度…。
1.2牵扳手法:牵、扳手法。
充分体现'r中医独特的治疗手段。
且此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在治疗时,要掌握好手法的全部要领。
用抖、扳手法时,不能用力过猛,也不能超出患者的承受程度。
用力过猛,可以给患者带来副损伤。
在实施手法前,医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体质、耐受能力、具体的病变位置,根据病情选择手法,从而达到治疗的日的[3]。
1.3j指推按法:患者取前俯坐位,术者用手指(2~4指)在患者背部。
沿脊柱两侧自上Ifii下进行推按.使患者腰肌充分松弛,为进一步复位做准备,成直口位推到椎间盘突出位时,用拇指向上用力推接町使其还纳复位[4]。
本手法可使腰肌松弛.使纤维环后纵韧带、黄韧带紧张,改善脊梓侧弯和后突畸形,增大椎间隙,扩大硬膜囊和椎问孔。
使椎间隙产生负压,有利于突出的髓核还纳。
CT影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的评估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6-08-31T15:35:35.0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作者:杨琴梁卡丽[导读] CT值测量对鉴别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椎管内软组织影的性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放射影像科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前及术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60例LDH患者术前均行腰椎CT检查,测出椎间盘髓核突出影的CT值。
术后1周行CT扫描,同时测量术后椎管内软组织影的CT值。
结果:术前CT 可以扫描到椎间盘突出影、神经根及硬脊膜受压等表现。
术后CT扫描对椎管内的软组织分辨率较差。
腰椎间盘突出术前CT值为(60.11±12.19),显著高于术后CT值(10.12±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值测量对鉴别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椎管内软组织影的性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中老年患者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近年来,CT已成为诊断LDH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CT对LDH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既往研究认为[1],CT对LDH术后情况的判断存在一定困难。
本研究从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对60例LDH患者进行CT扫描的术前术后影像进行比较,以发现其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纳入的60例单纯LDH患者,包括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2岁,平均为(61.9±12.2)岁。
病程3个月-7年,平均为(18.9±3.4)个月。
1.2 术前CT扫描术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椎CT检查,同时测出椎间盘髓核突出影的CT值。
CT扫描Somatom Emotion 16 slice CT机,管电压130kV,管电流自动调制,厚层3mm,间距3mm。
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岀症前后
CT观察
(作者:_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作者:叶露雯夏臻陈百颖吴剑伟龚鸿磊吕立江
【摘要】[目的]观察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
影像学的变化。
[方法]本组患者33例,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后观察患者前后CT的变化。
[结果]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物大小无变化24例,有变化9例,神经根与椎间盘突出物的压迫关系改变29例,没
有变化4例。
[结论]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疗法;正骨手法;影像学;临床观察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imaging change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LIDP) treated by Leverage Location manipulation. [Methods]33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were observed ( male=19, female=14) ,4 cases of expand type,25 cases of the outstanding type,4 cases of the free ing lever to observe the CT imaging of
the cases. [Results ]The 24 cases had no change in degree of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while 9 cases had the changes.29 cases changed the compression relation between the nerve root and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protrusion.Another 4 cases had nothing changed. [ Conclusion ] Leverage location manipulation has a little effect on changing the degree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protrusion , but can change compression relatio n betwee n the n erve root and the lumbar in tervertebral protrusion which proves that leverage location manipulation has effect on curi ng the LIDP.
Key words: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LIDP); massage; bone setting manipulation; imaging changes; clinical observati on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是造成腰腿疼痛重要原因之一。
其主要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方法与非手术方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非手术方法中常用方法。
在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影像学是重要的参考依据,近年来,笔者研究观察了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后影像学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共33例,为2008至2009年度浙江中医药大学附
属第三医院住院患者,其中男19列,女14例,年龄19〜63岁
(44.303 士11.097 )岁,全部病例都经过德国生产的西门子emotion16 型CT机螺旋扫描,扫描条件为130kv,126mAs采集得16X 1.2mm,
螺距0.65mm厚层为2mm分型标准根据CT扫描结果:膨出型4例, 突出型25例,游离型4例。
突出部位L3拟4 9例丄4拟5 17例丄印》S19 例,L4Q;5 合并L5ft!、S1 23 例。
2观察方法
2.1杠杆定位手法
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即患者在俯卧位,医者利用两手臂形成对角杠杆原理,用医者的右手肘部鹰嘴定向着力作用于病人患椎处,两手握住病人两踝关节,通过力臂,使腰椎产生过伸屈曲运动,隔1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疗效。
2.2影像学观察
分别将治疗结果为有效的患者前后CT片进行对比,观察各项指
标,分析前后差别。
3.观察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疗效标准治愈:腰腿痛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直腿抬高大于70°,活动功能正常,能恢复原工作,随访6个月不复发;好转:腰腿痛症状与体征明显减轻,直腿抬高小于50°,活动
功能改善明显,但尚有下肢麻木酸胀症状,可担任较轻工作;未愈:腰腿痛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变,不能恢复工作,基本症状加重。
3.2根据椎间盘比较影像学CT或MRI (参照梁福民编著的《腰椎疾病比较影像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7月)[1]进行分型:膨出型:纤维环向周围膨隆,移位的髓核局限于很少几层的纤维内,不引起严重的神经根压迫,CT或MRI可见突出物的直径小于
3mm突出型:纤维环部分断裂,移位的髓核通过破裂的纤维环突向椎间盘的轮廓之外,已压迫神经根,CT或MRI可见突出物呈球状,直径小于5mm但大于3mm游离型:纤维环全层破裂,移位的髓核通过纤维环裂隙离开原位,进入椎管内或后纵韧带之下,严重压迫神经根及其它软组织,CT或MRI可见突出物呈椭圆形状,直径大于5mm 以上,但一般小于10mm
3.3观察结果
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物大小有变化24例,无变化9例,神经根与椎间盘突出物的压迫关系改变29例,没有变化4例。
4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病因病理为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失去弹性,产生裂隙,在外力或其他一定因素的作用下,造成椎间盘膨出、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使神经根被压迫从而产生腰腿痛等症状。
其伴随改变主要有硬膜外脂肪、硬脊膜囊和脊髓的受压、移位,神经根及脊髓水肿、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关键在于解除神经根的压迫、软组织黏连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症,纠正椎间关节失稳,恢复脊柱内外平衡[2]。
本项目所观察属于整复手法[3]。
Chrisman已在手术中证实,手法可以使椎板发生5mn位移,关节囊受到牵伸,椎间孔形态发生变化,使突出的髓核回纳,使神经根所处的区域容积相对增加,解除神经嵌压,从而使症状缓解或消失。
从我们临床观察来看,杠杆手法治疗腰突症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96.67%。
那么杠杆手法对腰椎间盘产生什么作用呢?是对硬膜外脂肪、硬脊膜囊和脊髓受压、移位的改变还是将突出的髓核部分或全部回纳,增宽侧隐窝间隙,解除神经根压迫,从CT片观察来看,大多数患者椎间盘回纳情况不理想,从杠杆手法的力学原理结合CT片的观察结果显示,杠杆手法对椎间盘突出与神经根的位移发生了影响,缓解了神经根的挤压关系,从而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疼痛等症状得到很好地缓解,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福民.腰椎疾病比较影像学[M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吴凡.按摩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9, (15) 7: 13.
:3]吕立江.杠杆定位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照试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33) 4: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