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共59页
- 格式:ppt
- 大小:8.89 MB
- 文档页数:59
腹水的诊疗与鉴识诊疗良性腹水与恶性腹水腹水( ascites)是腹腔内游离液体的积聚。
正常人腹腔内仅有少许液体,一般不超出 200ml ,直到润滑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的作用。
当腹腔内积液超出 500ml 时,才能经腹部检查发现有挪动性浊音。
腹水为浑身水肿的表现之一,是一种常有临床表现,可由多种不一样性质疾病惹起。
一、病因依据腹水的性状、特色,可分为漏出性腹水、溢出性腹水、乳糜性腹水和混淆性腹水。
对于腹水的病因,现有资料表示以肝炎后肝硬化常见(40%~50%);其次是恶性肿瘤,挨次为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和胃癌等转移癌( %~%);结核性腹膜炎居第三位( %~%);其余原由有卵巢癌、 Budd-Chiari 综合征、结肠癌和腹膜间皮瘤等。
乳糜性腹水、嗜酸性腹水和胰源性腹水已渐渐为人们所认识,相关报导有渐渐增加趋势。
二、发病体制正常人的体液进入腹腔经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回流进入血液循环,二者保持动向均衡。
正常腹膜每日最多只好吸收约 900ml 进入腹腔的体液,如充饥腔内液体的产生速度超过腹膜能汲取的限度,则体液就会在腹腔内聚集形成腹水[2] 。
各样疾病腹水的发活力制常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肝硬化最为常有,故对其体制的研究较为深入。
其体制如:1、血浆胶体浸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
2、液体静水压增高3、肝脏淋巴液外漏与回流受阻(过度的淋巴液由肝被膜进入腹腔,形成腹水)。
4、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添及腹腔内脏破碎5、钠水潴留三、腹水诊疗经过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诊疗性穿刺等简单诊疗腹水。
但要切实其性质就要对腹水检查1)、漏出液与溢出液传统将总蛋白小于25 克每升为漏出,大于等于为溢出。
但进来资料显示有50%不可以明确。
如心源性腹水可大于,但它是漏出液、肝硬化腹水可大于50 克,而自觉性腹膜炎可小于25 克。
SAAG--高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血清白蛋白浓度减去腹水白蛋白浓度大于等于11 克每升。
如小于10 克易发 SBP。
腹腔积液的良恶性表现与鉴别作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李健丁腹腔积液的良恶性表现与鉴别概述定义⌝正常人体腹腔内约有50ml液体,起润滑肠曲间及肠道蠕动作用。
⌝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的腹腔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亦称腹水。
机制形成机制腹水的形成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失形成机制去动态平衡的结果,每种疾病腹水的形成机制是几个因素联合或单独作用所致,分为全身性及局部性因素。
全身性因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常见于重度肝功能不全、中晚期肝硬化(蛋白合成减少) 营养缺乏(蛋白摄入不足) 肾病综合征与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等情况。
⌝钠、水潴留:常见于心、肾功能不全及中晚期肝硬化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内分泌障碍:肝硬化或肝功能不全时,肝降解功能减退。
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等灭活功能降低致钠、水潴留。
全身性因素:甲状腺功能低下时:⌝ TSH使浆膜腔中透明质酸酶分泌增加;⌝黏多糖、黏蛋白在组织中堆积;⌝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淋巴回流减慢;⌝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心功能不全可加重腹水形成;⌝低蛋白血症、贫血的影响。
局部性因素⌝液体静水压增高:肝硬化等导致门静脉及其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引起腹水。
⌝淋巴流量增多、回流受阻:⌝肝硬化时窦压增高,淋巴液生长增加,引起淋巴液淤积。
⌝腹膜后及纵隔肿瘤、丝虫病等所引起的胸导管或乳糜池阻塞,以及损伤性破裂、乳糜漏入腹腔形成乳糜性腹水。
局部性因素⌝腹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腹膜的炎症癌肿浸润或脏器穿孔,引起胆汁、胰液、胃液、血液的刺激,均可促使腹膜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腹水。
⌝腹腔内脏破裂:实质性或空腔脏器破裂与穿孔可分别引起胰性腹水、胆汁性腹水、血性腹水及血腹。
影像影像表现良恶性腹水的鉴别鉴别良性腹水(一)良性⌝一般为漏出液,蛋白少,CT值多小于20HU。
⌝若合并腹膜增厚,一般为均匀光滑增厚。
⌝肠系膜及大网膜一般为污迹样改变,也可呈饼状增厚。
⌝肠管呈漂浮现象。
⌝腹水一般局限在大网膜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