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平台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5
DVB系统简单介绍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系统是一种数字电视标准,用于传输、接收和播放数字电视信号。
该系统由电视广播协会(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Project,DVB Project)负责制定和管理,并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之一DVB系统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字电视传输和接收,以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和更多的广播内容选择。
同时,DVB系统还允许与其他媒体和通信技术进行互操作,以满足不同用户和市场需求。
下面详细介绍DVB系统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和特点。
1.DVB传输系统DVB传输系统是指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的技术和协议。
DVB系统可以通过有线传输(如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如卫星、地面波)来实现。
DVB传输系统采用数字技术,将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流,并使用可靠的传输协议将数据流传输到接收端。
2.DVB编码和压缩DVB系统使用先进的视频、音频和数据编码技术,将信号压缩以减少传输带宽。
视频信号压缩使用了MPEG-2、H.264等标准,音频信号压缩使用了MPEG-1 Audio Layer II、AAC等标准。
通过编码和压缩,DVB系统可以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传输更多的节目和服务。
3.DVB接收器DVB接收器是接收和解码DVB信号的设备。
DVB接收器可以是电视机顶盒(Set-Top Box)、电视机内置接收器或电脑接收卡等。
它们使用相应的接收模块和解码器,将接收到的数字数据流解码为视频、音频和数据信号,然后通过显示器、扬声器等设备播放出来。
4.DVB应用和服务除了传输和接收数字电视信号,DVB系统还支持一系列的应用和服务。
其中包括互动电视、电子节目指南、数据广播等。
通过互动电视,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选择和控制电视节目,参与投票、游戏等互动活动。
通过电子节目指南,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选择电视节目。
而数据广播则可以传输各类信息,如新闻、天气、股票等,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娱乐内容。
安徽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综合平台架构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广播电视台在传媒行业市场中的地位逐渐减弱。
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和满足观众的需求,安徽广播电视台决定创建一个全新的新媒体综合平台,以提供更多元化和互动性的内容。
一、平台整体架构安徽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综合平台将采用三层架构:前端展示层、中间业务层和后端数据层。
1. 前端展示层前端展示层是平台的用户界面,旨在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这一层将包括网站、移动应用和智能电视等多个终端。
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终端访问和浏览平台上的各类内容,如新闻、电视节目、视频、音频和直播等。
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喜欢的内容。
2. 中间业务层中间业务层是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负责管理和处理各种业务逻辑。
该层将包括内容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广告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等。
内容管理系统将用于发布和管理各类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
用户管理系统将用于处理用户注册、登录和个人信息等操作。
广告管理系统将用于实现广告的投放和统计。
数据分析系统将用于分析用户行为、内容访问情况和广告效果等,为平台的运营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3. 后端数据层后端数据层是平台的数据存储和管理中心。
该层将包括数据库和存储系统等。
数据库将用于存储用户数据、内容数据和统计数据等。
存储系统将用于存储和管理平台上的大规模多媒体数据,如视频、音频和图片等。
二、关键技术实现1. 前端技术在前端展示层,我们将采用响应式网页设计和移动优先原则,确保平台在不同终端上能够自适应。
同时,使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等技术来实现丰富多样的页面交互效果,并提高平台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2. 中间业务层技术在中间业务层,我们将使用成熟的内容管理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
例如,WordPress和Drupal等开源的内容管理系统可以用于发布和管理平台上的各类内容。
而用户管理系统可以选择使用自研或开源的身份认证和用户管理框架。
广电新视点电视节目制作信息中心简介广电新视点电视节目制作信息中心创立于1997年10月,是一家以电视节目传播为平台,进行影视节目制作、电视剧制作、策划、引进、传播、开发、组织文化艺术交流、举办展览展示、信息咨询、广告代理和制作的综合性公司;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工会的直属企业。
新视点电视节目制作信息中心依靠独特的“广电”优势和可靠的品质保证,着眼于出精品、出效益、出人才的目标,在媒介传播业树立起良好的商业信誉。
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结成了血浓于水的兄弟关系;与国内各大部委、各级媒体单位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合作工作。
经过近多年的努力,新视点电视节目制作信息中心已从单一的电视节目制作发展成为策划、制作、包装、发行、广告和相关增值业务六大环节为一体的完整的现代电视节目流水线,汇集了著名节目创作者和影视知名导演,并在影视剧制作发行、商业性演出等项目上展示快速的行动能力和综合运作能力。
先后为国家科技部、交通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成功策划创作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可视性、顺应时代要求的作品;为不同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品牌推广提供了创新、周密、优质的服务。
初步实现了“小机构,大队伍”和人才社会化的目标。
新视点电视节目制作信息中心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的节目制作和媒介市场工作经验的队伍。
新闻学、广告学、电视制作、企业管理等专业人员达80%,在广告创意、制作上能提供多层次、多角度、新颖的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机遇下,新视点电视节目制作信息中心将最大限度的发挥媒介作用,以影视制作、信息发布为中心,逐步完善业务平台。
以自身“广电”优势,整合社会资源,走产业化、集团化、人才社会化的发展之路。
通过广泛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运作,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为广电新视点节目中心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影视中心而努力奋斗!。
DVB系统简单介绍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广播系统,用于传输视频、音频和数据信号。
它提供了更高的画质、更清晰的音质和更强大的功能,逐渐替代了模拟广播系统。
DVB-S是一种用于卫星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移键控)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DVB-S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电影和其他视频内容,信号覆盖范围广泛,适用于广播电视发射台覆盖困难的地区。
DVB-T是一种用于地面数字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COFDM (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进行传输。
DVB-T可以提供多个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信号覆盖范围广泛,适用于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传输。
DVB-C是一种用于有线数字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DVB-C可以提供多个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信号质量稳定,适用于有线电视网络。
DVB-H是一种用于移动数字广播的标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进行传输。
DVB-H可以提供多个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信号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移动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广播接收。
DVB系统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更多的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提高了音视频质量,拥有更强大的功能和互动性。
它还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的传输媒介和应用需求。
同时,DVB系统也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功能,如电子节目指南、语言选择和字幕功能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全媒体融合制播系统的设计全媒体融合制播系统是指将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融合,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统一的信息制播平台。
该系统具备统一的数据平台、制作平台、播放平台和用户平台,实现全媒体制播的一体化管理。
1. 数据平台的设计:数据平台是全媒体融合制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存储和管理各种媒体的数据。
数据平台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的特点,同时要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多种存储方式。
数据平台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2. 制作平台的设计:制作平台是用于制作和编辑各种媒体内容的工具。
制作平台需要集成多种制作软件和设备,支持多种媒体的制作和编辑,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制作平台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能够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创作能力。
3. 播放平台的设计:播放平台是用于播放各种媒体内容的工具。
播放平台需要具备高效的播放能力和良好的用户界面,能够提供全媒体的播放体验。
播放平台还需要具备多种播放方式和播放控制功能,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播放需求。
4. 用户平台的设计:用户平台是用于用户交互和参与的工具。
用户平台需要具备多种登录方式和个性化设置,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用户平台还需要支持多种交互方式和社交功能,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交互需求。
1. 数据整合:不同媒体的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不同,如何将它们进行统一整合?解决方案可以是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规范,并提供数据转换和导入功能,实现不同数据的整合。
2. 流程管理:全媒体制播涉及到多种媒体的制作和播放,如何管理整个流程?解决方案可以是使用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对制作和播放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
3. 安全性:媒体内容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如何保证内容的安全?解决方案可以是使用数字签名和加密等技术,确保媒体内容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全媒体融合制播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上问题,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实现,以提高传媒业务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www.21cn.com作者: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第42期方案介绍21CN()成立于1999年。
作为国内十大综合门户中唯一的国有资本网站(由中国电信集团绝对控股的子公司),经过9年的发展,2006年,21CN全力转战宽频业务。
它凭借宽频业务的出色表现荣获“2006中国宽频门户网站TOP10”称号以及“最佳视频门户”和“最佳视频直播平台”两项大奖。
2008年3月31日,21CN成为首批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视听许可证的网站;同年5月,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网络节目制作许可证,这开辟了视听门户新纪元。
方案特色21CN拥有新闻频道、财经频道、汽车频道、房产频道、体育频道、娱乐频道、生活频道、女人频道、IT频道和互动频道等十大强势频道。
其中,新闻频道可以让网民花更少的时间,看到更多真实新闻,为网友提供有价值、思考性的新闻,极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网民对其关注度很高。
在艾瑞2008年4月的网络媒体排名中,21CN新闻频道覆盖数位居国内新闻类网站频道的第五名。
21CN财经频道旨在做全国极具实操性的财经频道,它从可操作性角度出发,从真正投资股票的投资者角度观察股市,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最快捷的股市讯息。
而娱乐频道则是以港台语言风格提供最新娱乐圈动态信息,贴近本地化用户需求,为网友提供最全面的演出资讯及订票服务,每天发布700多条图片新闻,第一时间呈现娱乐动态。
娱乐频道日均用户访问页面数在各网站中排名第五。
IT频道是3C行业产品和新闻的大本营,其中包含深度、时尚、实用、最新的产品资讯和测评,及时、深度的行业报道以及产品查询和特惠3C类产品的购买服务。
特色产品VBOX是21CN为用户提供可在电视上享受视频娱乐的设备和服务的集合体。
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视频播放设备,能够连接网络,是具有存储能力、视频解码播放能力的硬件设备;另一部分是向用户提供下载内容、下载任务远程管理以及用户间交流和共享的分享网络平台。
用户实用案例21CN发起的中国信息港联盟,覆盖了中国境内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联盟规模正在迅速扩大,现有120家信息港加盟,越来越多的信息港正在加入其中。
SMG广播广告经营中心及旗下13个广播频道介绍一、smg广播广告经营中心简介smg广播广告经营中心,即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统称Shanghai Media Group,简称“SMG”)是中国目前产业门类最多、产业规模最大的省级新型主流媒体及综合文化产业集团,由原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和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于2014年3月31日整合而成。
截至2015年底,SMG共有职能部门13个,直属事业部8个,一级子公司15家(含1个上市公司——上海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82家,三级子公司4家,共有从业人员16000余人,总资产达597亿元。
业务涵盖媒体运营及网络传输、内容制作及版权、互联网新媒体、现场演艺、文化旅游及地产、文化投资、电子商务等领域。
具体包括:1、媒体运营及网络传输广播频率(13套):上海新闻广播、东广新闻资讯广播、交通广播、故事广播、戏曲广播、东方都市广播•899驾车调频、经典947、动感101、Love Radio103.7、KFM981、五星体育广播、第一财经广播、浦江之声。
电视频道(15个):东方卫视、新闻综合、娱乐、星尚、电视剧、第一财经、五星体育、纪实、艺术人文、ICS 外语、东方购物、哈哈少儿、炫动卡通、东方卫视国际海外频道、东方电影。
全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15个):都市剧场、欢笑剧场、动漫秀场、全纪实、东方财经•浦东、法治天地、七彩戏剧、幸福彩、游戏风云、魅力音乐、生活时尚、极速汽车、劲爆体育、新视觉、金色频道。
报纸杂志(6种):《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陆家嘴》、《中国房地产金融》、《上海电视》、《每周广播电视》。
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
网络传输:无线传输、有线传输和卫星传输。
2、内容制作及版权包括新闻、综艺、社教、体育、影视剧、动漫及纪录片等各类内容制作。
旗下五岸传播公司、秒鸽网专事集团内外的节目版权交易。
数字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平台的结构DVB—C(Digital Video Broadcast—Cable)即数字有线视频广播,它是由前端系统、网络系统、用户终端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前端系统是整个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网络是系统的基础平台,用户终端是实现最终的结果。
1. 前端系统前端系统是有线电视网络的信息源、交换中心,其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今天的数字电视前端包含的内容却更加广泛。
数字电视的前端系统一般由数字卫星接收机、视频服务器、编解码器、复用器、QAM调制器、各种管理服务器以及控制网络部分等设备组成。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一般可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即信号输入部分、信号处理部分、信号输出部分和系统管理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最终组成完整的数字电视前端。
(1) 信号输入部分数字有线电视前端的输入部分,接收来自不同网络的许多节目,如卫星、开路接收等各种接入方式,也有的是本地的模拟电视节目经编码压缩以及视频服务器形成的。
所以信号输入端接收设备的种类要比输出端调制设备的种类多。
而且,它们接收传输信号的格式和控制方式不相同,应将它们转换为统一的格式送入信号处理部分。
数字卫星接收应选用带ASI标准基带数字信号传输接口的综合IRD(符合MPEG-2/DVB 标准)数字卫星接收机。
这就保证了与各种设备之间,以及与其它公司的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性。
视频服务器主要有存储系统和建立在这之上的各种控制器管理系统组成,其目的是实现压缩媒体数据的存储以及按请求进行媒体信息的检索和传输。
视频服务器与传统的数据服务器在很多方面有显著不同,需要解决许多问题,来支持各种功能的实现。
(2) 信号处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包括:解扰、复用、SI处理等,它是数字前端的核心。
在这部分主要完成的是对所有节目进行解扰、截取、复用等处理。
服务信息随时更新,以保证正确地引导机顶盒的正常工作,并且所有的应用数据均能正确地插入。
在模拟前端中,若要增加一套节目,只需简单地将一台接收机与一个调制器相连接就可以了;在数字前端中,增加一套节目是以虚拟方式进行的,该节目是被加到某个复用器中,至于在整个通路中的什么地方加入的并不重要,机顶盒会自动地用每个传输流的SI服务信息找到它。
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总体架构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Integrated Media Cloud Platform),简称BTIMCP。
该平台旨在整合广播电视台的各项业务,包括节目制作、编播、传输、存储和管理等,通过云计算的方式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BTIMCP的总体架构如下:1.前端用户接口层:提供用户登录、权限管理、界面展示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网页、移动应用等方式访问平台。
2.服务管理层:负责管理各项业务服务,包括内容制作、编播、传输等。
服务管理层包括以下子模块:-内容管理:负责管理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媒资库、素材管理等功能。
-编播管理:提供电视节目的编排、转码、播出计划管理等功能。
-传输管理:包括信号接收、信号传输、互联网传输等功能。
3.数据存储层:负责存储广播电视台的各类数据,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
数据存储层可以使用云存储技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4.数据处理层:负责对存储在云平台上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转码。
数据处理层可以使用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等技术,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
5.安全管理层:负责平台的安全管理,包括用户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功能。
安全管理层可以使用防火墙、加密通道等技术,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6.云计算基础设施层:提供云计算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可以使用虚拟化技术、容器技术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扩展。
7.后台管理层:提供平台的后台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权限分配、业务监控等。
后台管理层可以使用大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技术,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在BTIMCP中,用户可以通过前端用户接口层访问各项功能,包括节目制作、编播计划、素材查找等。
平台通过服务管理层提供相应的服务,通过数据存储层存储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层处理数据。
平台通过云计算基础设施层提供云计算资源,通过安全管理层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后台管理层提供管理功能。
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平台简介
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平台简介
山西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数字电视节目部拥有一体化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设备,采用了先进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存储播出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虚拟演播室、高速光缆传输系统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构建成了完整的节目制作、编审、存储、管理、播出的数字化平台。
一、平台结构图:
二、节目制作系统
节目制作系统由多台非线编辑系统、虚拟演播室系统、动画工作站、音频工作站、转码工作站等组成,具体功能如下:
①转码工作站:完成对数字电视标准TS流的转码工作。
②非线编辑系统:完成节目的编辑、包装;完成垫片、
短片的制作。
③虚拟演播室:完成自办节目的录制,达到演播室效果。
②
③节目上传工作站:完成数字电视上传到EPG系统,实现
播出。
④EPG系统:对待播出节目基本信息的统一管理,包括节目
的基本描述信息、结构信息、版权信息、来源信息等。
文
件导入或通过手工方式输入节目信息,也可将EPG信息
导出用作共享或交流。
四、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完成在线、近线、离线三级节目存储库的综合管理,实现各种内容信息的采集入库、编目索引、存储管理、内容管理、编辑制作、查询检索、转码、迁移、发布、统计、系统管理等功能。
可实现转播节目的延时播出和收录功能,能够对转播节目同时进行部分TS流的收录入库,可实现手动、自动、定时定点、批量采集等灵活的收录方式。
可实现完善的节目内容迁移功能,可方便灵活地在在线存储库、近线存储库、离线存储库之间实现各种内容的调度,可通过管理人员定制的策略,定时、定点、自动、手动迁移媒体数据。
节目内容上传到视频服务器和网站发布服务器时,可实时内容审查功能。
五、节目传输前端系统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主要由加扰器、复用器、CA系统、SMS 系统组成,具体功能如下:
①加扰器:对数字节目进行加扰
②复用器:实现单节目流到多节目流的复用
③CA系统:实现数字电视节目的加密,保证收费的安全性
④SMS系统:对数字电视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用户资
料、定制节目、交费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