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

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

页检验题解答:第8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

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二端元件中,五个原题修改为:在图1-54、5元件4元件电流和电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其中的三个元件上

-+-测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量得元件2元件31元件III

UIIUI=-=80VA2A,=6A,=4,,到:=-+-+23211 32 1U哪些是负30V=。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120V3载?UPUII获得1,元件)××解析:与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280=160W11111UIIPU,)(-=6=为关联参考方向,是负载;说明元件正功率,1与因此××120=720W-22222UPIIU,= 因此为关联参考方向,与是电源;2说明元件2元件获得负功率,××30=120W=433333是负载。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元件.

根据并联电路端电压相同可知,元件1和4及3和5的端电压之代数和应等于元件2UU=90V,左低右高。则元件,左高右低;4两端电压,因此可得:上电压电流非关联,=40V54PP=90×4=360W5上电压电流关联,,元件540×(-2)=80W,元件4是负载;元件=-54是负载。P PP P P P P=720W+160+120+80+360=720W +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验证:===+254+3-1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

衡。页检验题解答:16第2/2?LIW可知,其储1、电感元件的储能过程就是它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过程,由L能仅取决于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电感量L,与端电压无关,所以电感元件两端电压为零2/CU2W?由电容元件的储能过程是它充电

建立极间电场的过程,时,储能不一定为零。C可知,电容元件的储能只取决于加在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容量C,与通过电容的电流无关,所以电容元件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其储能不一定等于零。Ω的电阻元件。12/3=42、此电感

元件的直流等效电路模型是一个阻值等于di可知,直流电路中通过电感元件中的电流恒定不变,根据因此电感元件两3、Lu?L dt端无自感电压,有电流无电压类似于电路短路时的情况,由此得出电感元件在直流情况下du C可知,直流情况下电容元件端电压恒定,因此电容元件中没相当于短路;根据Ci?C dt

有充放电电流通过,有电压无电流类似于电路开路情况,由此得出电容元件在直流情况下相当于开路。4、电压源的内阻为零,电流源的内阻无穷大,无论外加负载如何变化,它们向外供出的电压和电流都能保持恒定,因此属于无穷大功率源,无穷大功率源是不能等效互换的。实际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的内阻都是有限值,因此随着外接负载的变化,电压源模型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等效互换。供出的电压和电流源模型供出的电流都将随之发生变化,页检验题解答:21第、两电阻相串时,等效电阻增大,当它们的阻值相差较多时,等效电阻约等于阻值大1.

的电阻,即;两电阻相并时,等效电阻减小,当它们的阻值相差较多时,等效电

阻R?R2。约等于阻值小的电阻,即RR?1两点间的等效电阻:ab、图(a)电路中2?56?6?4)//R?2?(3//图(b)电桥电路中,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因此是一个平衡电桥,电桥平衡时桥支两点间的等效电阻:ab路不起作用,因此?.753)?32?(6?9)//(?R 两点间有一短接线,因此其等效电阻:)电路由于ab图(c??0R RR?、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内阻等于负载电阻,即3LS R发生短路,此时三个电阻的、三电阻相并联,等效电阻;若4??1030R?//20//603并联等效电阻等于零。5、额定

熔断电流为5A的保险丝熔断时,熔丝两端的电压不能按照这个电流乘以熔丝电阻来算,因为熔断这个电压只是反映了熔丝正常工作时的最高限值。熔丝熔断时的端电压应等于它断开时两个断点之间的电压。6、要在12V直流电源上使6V、50mA的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该采用图1-23(a)所示电路连接。7、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再搭接上,灯丝因少了一截而电阻减小,因此电压不变时电流增大,所以反而更亮。只是这样灯丝由于在超载下工作,很快不会烧掉。8、电阻炉的炉丝断裂,绞接后仍可短时应急使用,但时间不长绞接处又会被再次烧断,。

其原因类同于题7页检验题解答:23第V?V?V?0V?4V;开关闭,、选定C为参考点时,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无电流1CBDA0V???VV V?V?4。合时电路中的,CABD数值电

路中某点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路径上所有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2.上等于某点到参考点的电压,其高低正负均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电路中若没有设立参考点,讲电位是没有意义的。电压等于两点电位之差,其大小仅取决于

两点电位的差值,与电路参考点无关,是绝对的量。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若电路中两点电位都很高,这两点间的电压并不见得就一定很高,因为当这两点间电位差很小或为零时,则两点间的电压就会很小或等于零。

4=1.6V=[12/(26+4)]×V=0,V)当3、(1S闭合时,BA7.5V-12+12)26/(26+4+2)=)2S断开时,V=12-((B页检验题解答:25第1、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因此,无论是直流、交流及任何电路,只要是线性的,都可以用叠加定理进行分析和计算。反之,电路结构再简单,只要是非线性的,叠加定理则不再适用。2、电流和电压是一次函数,为线性关系,因此叠加定理适用于其分析和计算,功率是二次函数,不具有线性关系,因此不能用叠加定理进行分析和计算。3、从叠加定理的学习中,我们懂得了线性电路具有叠加性:线性电路中,由多个电源激发的任一支路电流和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电压,都可以看作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支路电流和任意两点间电压的叠加。页检验题解答:27第1、具有两个向外引出端子的电路均可称为二端网络。当二端网络含有电源时叫做有源二端网络,如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都是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不含有电源时称为无源二端网络。2、应用戴维南定理求解电路的过程中,求解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电压源(即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与电压源相并联的元件不起作用,和电流源相串联的元件也不起作用;求解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即无源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对有源二端网络除源时,有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压源均短路处理,所有电流源均开路处理。.

3、应用戴维南定理的目的是简化复杂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当一个复杂电路只需求解某一支路电流或某两点间电压时,应用戴维南定理显然对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可起到简化的作用。如果复杂电路的求解时需求多条支路电流或多个电压,则戴维南定理不再适用。

4、把一个复杂电路中的待求支路断开,就会得到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对这个有源二端UUU;再令有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压源为零,网络的开路电压进行求解,所有电流源开=SOCOC RRR。,则路,即可得到一个无源二端网络,对其求解入端电阻=0ABAB戴维南定理的实质就是:将一个复杂电路中不需要进行研究的有源二端网络用戴维南等效电路来代替,从而简化一个复杂电路中不需要进行研究的有源部分,而且有利于有源二端网络其余部分的分析计算。章

节后检验题解析第2页检验题解答:第341、正弦量的最大值、角频率和初相称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其中最大值(或有效值)反映了正弦量的“大小”和做功能力;角频率(频率或周期)反映了正弦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初相确定了正弦量计时始的位置。2、两个正弦量频率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无法进行比较。即相位差的概念仅对同频率的正弦量有效。3、交流有效值为180V,其最大值约等于255V,由于最大值超过了该电容器的耐压值的正弦交流电源上。180V220V,所以不能用在有效值为页检验题解答:36第、

1?110?53.j6?8??9?126.10?6?j8? 2、

43.?42.43j42?45?60??35??5045?j?3535.35.30????301803、通过上述两题求解可知,在相

量的代数形式化为极坐标形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量的幅角所在的相限,不能搞错;在相量的极坐标形式化为代数形式的过程中,同样也

。是注意相量的幅角问题,其中模值前面应为正号,若为负号,应在幅角上加(减)180o页检验题解答:第441、电容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充放电。电容接于

直流电路上时,充电时间很短,一旦充电结束,即使电源不断开,电容支路也不

再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所谓的“隔直”作用;电容接于交流电路上,由于交流电大小、方向不断随时间变化,因此电容会不断地充放电,好象始终有一个交变的电流通过电容,这就是所谓的“通交”作用。2、“只要加在电容元件两端的

电压有效值不变,通过电容元件的电流也恒定不变”的?CUI?,其大小不仅与电

源电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支路电流C C压的有效值有关,还与电路的频率有关,对C值一定的电容元件来讲,电压有效值不变,但电路频率发生变化时,通过电容元件的电流也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3、在储能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的大小反映了储能元件与电源之间能量交换的规模。只是在这种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元件上不消耗电能。不耗能即不做有用功,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为区别于耗能元件上“既交换又消耗”的有功功率,才把储能元件上的“只交换不消耗”称为无功功率。“无功”反映了不消耗,并不能理解为“无用之功”。如果没有这部分无功功率,电感元件无法建立磁场,电容元件无法建立电场。4、有功功率代表了交流电路中能量转换过程不可逆的那部分功率,无功功率代表的是交流电路中能量转换过程可逆的那部分功率。为区别两者,把有功功率的单位定义为“瓦。特”,无功功率的单位定义为“乏尔”

5、根据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瞬时值关系,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任一瞬间均符合欧姆定律的即时对应关系,因此称为即时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任一瞬间均遵循微分或积分的动态关系,所以称为动态元件。根据元件上的功率关系:电阻元件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只消耗有功功率,因此称为耗能元件;电感和电容元件在能量转换过程中不消耗、只交换,所以称为储能元件。

6、电阻、感抗和容抗都反映了元件对正弦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都是欧姆。所不同的是:电阻的阻碍作用表现在发热上(消耗能量);感抗和容抗的阻碍作用都反映在元件的频率特性上:电路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自感能力越强,阻碍正弦电流的作用越大;而

容抗与电路频率成反比,电路频率越高,电容元件充放电电流越大,对正弦电流呈现的阻碍作用越小。页检验题解答:第50的电源上时,接触器对正弦电流

呈现的阻抗为:、接到工频电压为220V1线圈中的电流:A.0957220/2300?0/I?UZ?

的直流电源上,则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为:如果误将此接触器接到220V线11倍,若线圈允许电流为0.1A时,直流情况下通过线圈的电流将是其额定值的圈会因过流而烧毁。、串联可以分压,串联元件上通过的电流相同。电动机上通过的电流是:2其中V260559??190?106V145U?0.0U?.559?LR22所以,串联线圈上

应分的电压为:V48?145U'?220??106L I'/U5590.48/L所串联的线圈电感量为,线圈不消耗功率。: L?0.273H??31431422如果用电阻代替串联线圈,则串联电阻分压:V559.?106?U'?220?145R?106.559?//I?59.50'R'?U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22

W1?10633559?P'I'R?0..?增大了用户的负担。在串联电阻上消耗的功率:R3、在含有

储能元件L和C的多参数组合电路中,出现电压、电流同相位的现象时,说明电路中发生了谐振。若为串联谐振,则电路中阻抗最小,等于电路电阻;电压有效

值一定时电流最大;在L和C上出现过电压现象。若为并联谐振,则电路中呈现高阻抗,电压支路中将出现过电流现象。C和L一定时总电流最小,在.

、采取自动调控方式,能根据实际负载的需要,合理调整电容量的多少,可使电路达4到所要求的功率因数值,保证电路工作在欠补偿状态。如果把全部电容器都接到电路上,当负载发生变化时,就无法保证合适的功率因数或出现过补偿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3页检验题解答:57第、用验电笔与线端相接触,验电笔氖泡发火的是火线,否则是零线。三相四线制通常1时,如果交流电压表与两个引线相接触后所测电压为380V线电压为380V,相电压为220V。,则一个火线、一个零线,如此连测几回,就可判断出火220V 两个引线均为火线,如果为线和零线来。。、三相供电线路的电压是380V,则线电压为380V,相电压为220V2,根据对称关系及线相电压之间的关系,可得其、

已知3V?60?)314u?3802sin(t BC余线电压为:V)?30?u220?2sin(314t相电压分别为:

V?)sin(2314t?90?u220BA相和、出现相电压正常,两个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现象,

说明与正常线电压相连的A4(可用相量图进行分析)相接反造成的。B相连接正确,而C、三相电源绕组Δ接,当一相接反时,会在电源绕组环路中出现过流致使电源烧损。5(用相量图分析)其中的线电压是发电机、6三相四线制供电体系可以向负载提供两种数值不同的电压,3接不对称负载,可保证各相端电压的平衡。绕组感应电压的Y倍。三相四线制对页检验题解答:62第、当三根火线中有一相断开时,其余两相构成串联,因此形式上成为单相供电。1.2、三根额定电压为220V、功率为1KW的电热丝,与380V电源相连接时,为保证每根接方式。,应采取三相三线制Y电热丝的电压为其额定值220V3、图3-11所示电路中,当中线断开时,由于三相不对称,因此各相端电压不再平衡,因此实际加在各相负载的端电压不再等于它们的额定电压,电压超过额定值的相会发生过流而致使灯负载烧损,电压低于额定值的相而不能正常工作;A相和C相由于连通有电流,相因开关断开无电流而灯不亮。但它们的灯都不能正常发光,B4、三个最大值相等、角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o的单相正弦交流电称为对称三相交流电。5、照明电路规定“火线进开关”,是保证灯熄灭时是火线断开,断电时灯头不带电,维修或更换灯泡时可保证人员安全。如果零线进开关,更换灯泡或维修时,虽然开关断开,但灯头仍然带电,容易造成维护人员的触电事故。6、一般情况下,当人手触及中线时不会触电。因为中线通常与“地”相接,人又站在地面上,人体承受的电压几乎为零。页检验题解答:65第接、三相三线制Δ接、三相三线制Δ接。YY接、三相三线制1、左起:三相四线制2、火线分别引自于电源各相,三相用电器与三根火线相连,因各相负载电流相互独立共有三相,因此称为三相负载;电灯只需与电源一根火线相连,连接于一根火线和一根零线之间,通过电灯的电流只有一个,因此称其为单相用电器。、三相交流电器铭牌上标示的功率是指额定输出功率,不是指额定输入电功率。322PRUPR ∞RU。当中线断开时,A、B≈161、4A相总电阻为:=Ω;/Ω;=484==两/CAABB U=380×484/(484+161)=285V相构成串联,连接于两根火线之间,因此,因285V>220V 而A U而不能正常工作。,因95V<220V≈会烧;而=380×161/(484+161) 95V B5、三相照明电路的功率应按照单相电路测量功率的方法进行,把单相功率的电压线圈相功率;把单相功率的电压A相之中,即测得A 火线与零线之间,电流线圈串联于A接在.

线圈接在B火线与零线之间,电流线圈串联于B 相之中,即测得B相功率;把单相功率的电压线圈接在C火线与零线之间,电流线圈串联于C 相之中,即测得C相功率(据此画出连接图)。三相动力负载均为对称三相负载,因此可用二瓦计法测量,其测量连线图如P63所示。3-12页图章节后检验题解析4第页检验题解答:第741、磁通Φ表征了与磁场相垂直的某个截面上磁力线的分布情况,单位是韦伯Wb和麦克斯韦Mx;导磁率μ表征了自然界物质的导磁能力,单位是亨利每米H/m;磁感应强度B表征了介质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单位是特斯拉T与高斯Gs;磁场强度H表征是电流的磁场强弱和方向。B和H表征的都是磁场的大小和方向,都是矢量;但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物质的导磁能力有密切关系,而磁场强度的大小与物质的导磁能力无关,仅取决于电流的大小。2、根据物质导磁性能的不同,自然界的物质可分为非磁性物质和磁性物质两大类。非-7H/m,可看作是常量;磁性物质的磁导π×磁性物质的磁导率约等于真空的磁导率μ=4100率大大于1,不同铁磁物质的磁导率各不相同,一般是真空磁导率的几百、几千乃至几万几十万,而且不是常量。铁磁物质具有高导磁性、磁饱和性、磁滞性和剩磁性。3、铜和铝是为能被磁化的。因为在它们是非磁性物质,其物质结构中没有磁畴结构。只有含有磁畴结构的铁磁性物质处在磁场中才能够被磁化。4、根据工程上用途的不同,铁磁材料一般可分为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和矩磁性材料三大类。软磁性材料易磁化易退磁,适用于制作各种电机、电器的铁芯;硬磁性材料不易磁化,一经磁化不易退磁,适用于制作各种形式的人造磁体;矩磁性材料磁化过程中只有正、负两种饱和值,具有记忆性,因此适用于制作各种存储器记忆元件的磁芯。5、铁心上的热能损耗称为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两部分。磁滞损耗是铁芯中的磁畴在交变磁场中反复翻转过程中碰撞和摩擦造成的热量损失;涡流损耗是整块铁芯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旋涡状感应电流造成的热量损失。.

6、为了在小电流下获得强磁场,电机、电器的铁芯通常做成闭合的磁路,以避免空气隙上的较大磁阻。如果电机、电器的铁芯回路中存在间隙,为了保证产生一定的磁场使电机、电器正常工作,需要增大电流,结果电机、电器的绝缘要求也要相应增大,造成电机、电器体积增大。页检验题解答:78第1、如果在变压器的原边绕2匝、副边绕1匝,看起来也符合变比条件,但是,变换一定的电压时,根据主磁通原理可知,电压有效值和频率不变时,磁路中的磁通最大值始终保持不变。而根据磁路欧姆定律又可知,磁阻一定时,磁通与IN成正比,如果匝数太少,必然造成电流严重增大,而电流太大时对绝缘的要求及导线截面要求都难以实现。因此,不能在变压器原边绕2匝、副边绕1匝。实际设计时,为了减小线圈电流,一般都是增加线圈的匝数。fU匝991N=220/4.44、根据主磁通原理:2×50×0.001==4.44可得NΦ1m13、额定值为工频220V的交流电磁铁,若不慎接在220V的直流电源上会因过流而烧损。原因是:直流电路中,电磁铁对直流电流的阻碍作用仅为线圈的铜耗电阻,此值小小于交流阻抗值,因此造成电流大大于工频交流电流。接于220V、50Hz的工频交流电源上,该电磁铁正常工作。4、变压器是依据互感原理工作的,直流电压不产生互感,因此无法实现变换。若不慎将额定值为110/36V的小容量变压器的原边接到110V的直流电源上,副边无输出,原边则由于过流而烧损。5、变压器运行中有铁耗和铜耗,由于铁耗在电源电压不变情况下基本不变,所以通常称为不变损耗;而铜耗随着负载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一般称为可变损耗。页检验题解答:82第1、由于自耦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有直接的电的联系,当高压侧出现故障时容易波及低压

侧,所以不能用做安全变压器使用。.

2、电压互感器在使用时应注意:①副边要可靠接地;②严禁副边短路。电流互感器在使用时应注意:①副边要可靠接地;②严禁副边开路。

3、普通变压器的外特性是一条稍微向下倾斜的直线,即输出电压随着负载的增大稍微有所下降。而电焊变压器为了能够起弧和起弧后电压迅速下降,且短路电流与额定电流相差不多,具有陡降的外特性。章节后检验题解析5第页检验题解答:91第1、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中的三相,是指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为三相;鼠笼指的电动机的转子结构为鼠笼型;异步指电动机旋转磁场的转速与转子转速不同步。因为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所以又常被称为感应电动机。2、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具有电刷滑环结构,而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没有。二者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三相定子绕组中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在电动机定子、转子之间的气隙中就会产生一个大小和方向不断随时间变化的旋转磁场,固定不动的转子切割旋转磁场就会感应电流,成为载流导体,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对轴生成电磁转矩,于是电动机的转子沿着旋转磁场的方向转动起来。3、旋转磁场的转速和电动机转子转速之差是转差速度;转差速度与旋转磁场转速之比称为转差率;异步电动机静止时转差率s=1最大;异步电动机空载时的转速最高,转差率。最小趋近于0

4、电动机额定转速约等于旋转磁场的转速。所以,电动机的转速为1450r/min时,磁极对数p=2,转差率s=(1500-1450)/1500≈0.033;电动机的转速为735r/min时,磁极对数p=4,转差率s=(750-735)/750≈0.02;电动机的转速为585r/min时,磁极对数p=5,。≈6000.025)(转差率s=600-585

5、单相异步电动机如果没有起动绕组,则只能产生一个脉动磁场,脉动磁场可看作是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旋转磁场的合成,由于两个旋转磁场作用相互抵消,因此无法使电动机转动起来。.

6、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前有一根电源线断开,接通电源后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相当于单相起动,由于产生的是脉动磁场,因此无法转动。若在运行过程中“缺相”,由于惯性,电动机仍能继续转动下去,只是很快就会因过流而烧损。页检验题解答:94第1、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电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若在运行过程中电源电压降为额定值的60%而负载不变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下降为额定值的36%,由于动力小于阻力,转速下降,转差率上升,定子电流和转子电流都将增大。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负载增大时,原来的电磁平衡被打破,转速下降,转差率上升,上升,引起转子电流增大,通过磁耦合关系又使定子电流增大。E=sE2023、只要把三相绕线式异步时机的转子绕组开路,转子回路中就无法产生感应电流,没有感应电流无法成为载流导体,不是载流导体就不能在磁场中受力驱动电动机。4、三相异步电动机定、转子之间的气隙很小,如果空气隙较大,则空载电流严重增大,运行性能变差。5、额定运行状态下,增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负载,转速下降、转差率增大,致使电流增大;电压升高时若负载不变,则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上升、转差率减小,电流减小;频率升高时,若电压和负载均不变,则电动机转子电路感抗增大,为和负载相平衡,转子电流要加大,定子电流随之增大。页检验题解答:第99、电动机由静止上升到额定转速的全过程叫做起动。当满足:

13电源变压器容量(千伏安)I的关系式时,电动机可直接起动。≤ST?44?电动机功率(千瓦)I N2、三相异步电动机满载情况下的起动电流大大于空载起动电流,

相应的满载起动转矩也大大于空载起动转矩。.

3、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降压起动方法有:Y-Δ降压起动、自耦补偿器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成绩统计表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一.选择(20分、2分/题) 1.变压器降压使用时,能输出较大的____b_____。 A、功率 B、电流 C、电能 D、电功 2.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是由三相电源的________b_决定。 A、相位 B、相序 C、频率 D、相位角3.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中,触头的位置是处于______a___。A、未通电状态B、通电状态C、根据情况确定状态4.为保证机床操作者的安全,机床照明灯的电压应选____d_____。 A、380V B、220V C、110V D、36V以下5.关于提高功率因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B.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降低功率因数

C.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6.乙类互补对称式功放电路,其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是指( c )。A.频率失真B、相位失真C、波形过零时出现的失真D、幅度失真 7.稳压管的动态电阻(b )稳压性能越好。 A、越大 B、越小 C、较合适 D、不一定 8.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中反馈类型为( )。a (A) 串联电压负反馈(B) 串联电流负反馈 (C) 并联电压负反馈(D) 并联电流负反馈 ∞ 9.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状态有(a) A、一个稳态、一个暂态 B、两个稳态 C、只有一个稳态 D、没有稳态 10.一个8选1多路选择器,输入地址有 c 。

A、2位 B、3位 C、4位 D、8位 二、计算题(70分) 1.已知图5所示电路中U S1=24V,U S2=6V,R1=12Ω,R2=6Ω,R3=2Ω,试用戴维宁定理求流过电阻R3中的电流I3。(10分) a I3 b 2.如图所示R-L串联电路,R=280Ω,R L=20Ω,L=1.65H,电源电压U=220V,电源频率为50H Z。(10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1)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测验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2题,合计 36 分) 1、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成的电路模型图称为 电路图 ,它只反映电路中电气方面相互联系的实际情况,便于对电路进行 分析 和 计算 。 2、在实际应用中,按电路结构的不同分为 简单 电路和 复杂 电路。凡是能运用电阻串联或电阻并联的特点进行简化,然后运用 殴 姆 定 律 求解的电路为 简单电路;否则,就是复杂电路。 3、在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中,基尔霍夫电流第一定律又称 节点电流 定律,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假若注入节点A 的电流为5A 和-6A ,则流出节点的电流 I 出 = -1 A 。 4、电路中常用的四个主要的物理量分别是 电压 、 电流 、 电位 、 电动势 。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I 、 U 、 V 和 E ; 5、在实际电路中,负载电阻往往不只一个,而且需要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最基本的连接方式是 串联 、 并联 、 混联 。 6、描述磁场的四个主要物理量是: 磁通 、 磁感应强度 、 磁导率 和 磁场强度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Φ 、 B 、 U 和 Η ; 7、电磁力F 的大小与导体中 电流I 的大小成正比,与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 长度L 及导体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B 成正比,即表达式为: F = BIL ,其单位为: 牛顿 。 8、凡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动势交流电压 、 交流电流 和 交流电动势 ,统称交流电。而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称为 正弦交流电 。 9、 有效值(或最大值) 、 频率(或周期、角频率) 和 初相位 是表征正弦交流电的三个重要物理量,通常把它们称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0、已知一正弦交流电压为u =2202sin(314t+45°)V ,该电压最大值为 2202 V ,角频率为 314 rad/s,初相位为 45° 、频率是 50 Hz 周期是 0.02 s 。 11、我国生产和生活所用交流电(即市电)电压为 220 V 。其有效值为 220 V,最大值为 311.8 V ,工作频率f =__50 __Hz ,周期为T =___0.02___s ,其角速度ω=__314___rad/s ,在1秒钟内电流的方向变化是__50___次。 ∑∑=出入I I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1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 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 第8页检验题解答: 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 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 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 过测量得到:I 1=-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30V 。试判断哪些元 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 3是负载。根据并联电路端电压相同可知, 元件1和4及3和5的端电压之代数和应等于元件2两端电压,因此可得:U 4=40V ,左高右低;U 5=90V ,左低右高。则元件4上电压电流非关联,P 4=-40×(-2)=80W ,元件4是负载;元件5上电压电流关联,P 5=90×4=360W ,元件5是负载。 验证:P += P 1+P 3+ P 4+ P 5=160+120+80+360=720W P -= P 2 =720W 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第16页检验题解答: 图1-5检验题4电路图I 1 元件1 U 1 +-I 2 元件2 U 2 -+I 3 元件3 U 3 +-元件4 元件5

电工与电子技术答案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分析 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计算各种电阻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本章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等效电路的概念,并利用等效变换化简电路。 2.掌握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电阻的Y形连接与Δ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 3.电阻电路的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的应用。 4.运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 5.运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6.熟练应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7.应用戴维宁定理或诺顿定理求解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 8.学会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9.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习题解析(书上已有图已删除) 2-1电路如图2-1所示,设电路中每个电阻均为9Ω。试将电路分别变换为Y形电路和△形电路。 解将ADE、DBF、EFC组成的△形电路等效变换成Y形电路,如图2-1(a)所示,其中每个电阻为 R Y=1/3RΔ=3Ω 然后将图2-1(a)所示电路再进行等效变换,其变换过程如图2-1(b)和(c)所示。 由图2-1(c)即可得到原电路的Y形电路和△形电路,分别如图2-1(d)和(e)所示。

2-2在图2-2中,已知电压源U s=27V,电阻R1=R2=6Ω,R3=R4=R5=2Ω,R6=R7=6Ω。试求支路电流I1、I2和I3。 ,故它是平 , 2 a b 5 a b a b 或 a b 图2-3(a)

2-4 电路如图2-4所示,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I 。 解 首先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出1Ω电阻以左部分的最简等效电路,逐步等效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在最简的等效电路中,由欧姆定律得 5I=20 所以 I=5A 2-5 如图2-5所示,已知电压源U s1=140V ,U s2=90V ,电阻 R 1=20Ω,R 2=5Ω,R 3=60Ω。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I 1、I 2和I 3。 解 根据给定的电路可列得1个独立的KCL 方程和2个独立的KVL 方程 图2-3(d) a b a b 6或 a b 3I 图2-3(c) a b a b 8V 4或

电工电子技术试卷B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2.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3.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I L。 4.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5.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V,则其最大值为311 V,频率为100 Hz,初相位为-60o。 6.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7.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380 V;若相电流为10 A,则线电流为17.32 A。 8.式Q C=I2X C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9.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2。 10.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11.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1—e2—e3,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1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大。 13.已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频率为100Hz,初相角为30o,则其瞬时值表达式u= 282.8sin(628t+30o)。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错) 2.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错) 3.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必有线电流等于相电流。(对) 4.一个实际的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呈现的电特性都是感性。(错) 5.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越高,阻抗越大;频率越低,阻抗越小。(错) 6.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等于零。(对) 7.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错) 8.中线不允许断开,因此不能安装保险丝和开关。(对) 9.互感器既可用于交流电路又可用于直流电路。(错)

理工学院-09级电工电子技术(二)期末考试A卷

理工学院-09级电工电子技术(二)期末考试A 卷 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1.填空题,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用A 、B 、C …填空。 (1)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 和B ,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 的输出电压比B 的小,这说明A 的________(A .输入电阻, B .输出电阻)比B 的_____(C .大, D .小)。 (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主要取决于____,下限截止频率取决于____。 (A .耦合电容, B .晶体管的极间电容, C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3)差动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设电路元件参数变化所引起静态工作点改变不会使放大管出现截止或饱和。若Re 增大,则静态工作电流IC2 __,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d u A __,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c u A __。(答案:A .增大,B .减小,C .基 本不变)

V EE ( 12V) u 题目(3)的电路 图 题目(5)的电路图 (4)一个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已知差模电压增益Aud =80dB ,当两边的输入电压为 uI1=1mV ,uI2=0.8mV 时,测得输出电压uO =2.09V 。该电路的共模抑制比KCMR 为 。 (答案:A .60dB ,B .40dB ,C .80 dB D .100 dB ) (5)电路如图所示,输入电压 i u 为正弦波,回答下列问题: (a )VT3和VT4、VT5和VT6两对复合管分别为 管和 型管?(答案:A .PNP ,B .NPN ) (b )当Vcc=35V 、RL=8W 、复合管饱和压降为4V 时,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约为 W 。 (答案:A .8,B .19,C .60 D .76) 2.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不正确的画“×”。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试卷及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卷专业年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是( ) A.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电阻的并联电路 B.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理想电压源的并联电路 C.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理想电流源的串联电路 D.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电路 2.图示电路中,所有输出功率的元件( ) A.仅有恒压源 B.仅有恒流源 C.有恒压源和恒流源 D.不能确定 3.某电路元件中,按关联方向电流) 10 i? - =A,两端电压t 2 90 sin( t 314 2 u=V,则此 220 314 sin 元件的无功功率Q为( ) A.-4400W B.-2200var C.2200var D.4400W 4.在负载为三角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中,各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是( ) A.大小、相位都相等 B.大小相等、线电流超前相应的相电流? 90 C.线电流大小为相电流大小的3倍、线电流超前相应的相电流? 30 D.线电流大小为相电流大小的3倍、线电流滞后相应的相电流? 30 5.在电路中用来对电气设备进行短路保护的电器是( ) A.交流接触器 B.热继电器 C.中间继电器 D.熔断器 6.制造普通变压器铁心的磁性材料是( ) A.碳钢 B.硅钢片 C.铝镍钴合金 D.硬磁铁氧体 7.通常用于扩大交流电流表测量量程的电流互感器,其副绕组的额定电流规定为( ) A.0.5A或2A B.1A或5A C.2A或10A D.3A或15A 8.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磁极对数p=2,电源频率为50Hz,电动机转速n=1440r/min,其转差 率s为( ) A.1% B.2% C.3% D.4% 9.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负载电阻R L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将( ) A.减少 B.增大 C.保持不变 D.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10.在单管固定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若测得三极管的静态管压降U CE近似等于电源电压 U CC时,则该管工作状态为( ) A.饱和 B.截止 C.放大 D.不能确定 二、图示对称三相电路中,R AB=R BC=R CA=100Ω,电源线电压为380V,求:(1)电压表和电流 表的读数是多少?(2)三相负载消耗的功率P是多少?(20分)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思1.1.1】(a)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 (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 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C>V B>V 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 12 33 +=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 3 =-2A,V B=- 3 21 + ×2=-2V。 当S断开时,I=0,V B=6- 3 21 + ×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可以根据元件电压与电流的正方向和功率的正、负来判别该元件是发出还是吸收功率。例如某元件A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关联正方向约定,即将其先视为“负载模型”,如图1-2(a)所示,元件功率P=UI。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U、I实际方向一致,P=UI=10×2=20W>0(P值为正),可判断A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相反),U、I实际方向相反,P=UI=10×(-2)=-20W<0(P值为负),可判断A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三答案

一、判断题 1. N 型半导体可通过在纯净半导体掺入五(三)价元素而获得。 (√ ) 2. P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因此带正电。 ( × ) 3.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电流大小主要与温度有关。( √ ) 4. 稳压管正常稳压时,应工作在正向导通区域。( × ) 5 . 三极管的发射区和集电区是同类型半导体,因此,发射极和集电极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 ) 6. 环境温度升高时双极型三极管的I CBO ,β,U BE 都升高。( × ) 7. 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 8.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9.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 ×) 10.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 ) 11.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不用考虑前后级的影响。( × ) 12. 多级放大器中,后一级的输入电阻相当于前一级的负载。( √ ) 13. 多级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为各级输入电阻之和。( × ) 14. 多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各级电压放大倍数之和。( × ) 1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一般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 ) 16.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负反馈,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正反馈。( × ) 17.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带负载能力强。( × ) 18. 串联负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 ) 19. 当输入信号是一个失真信号时,加入负反馈不能使失真得到改善。( × ) 20.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输出电压。( √ ) 21. 逻辑函数 1=+++=C B A C B A F 。( √ ) 22. 逻辑函数0=++B A B A 。( × ) 23. 逻辑函数A A =⊕1 。( × ) 24. 一个逻辑函数式只能用唯一的逻辑电路实现。( × ) 25. 译码电路输入是二进制代码,输出为高低电平。( × ) 26.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与取决于当前的输入。( √ ) 27. D 边沿触发器在CP 作用下,若D=1,其状态保持不变。( √ ) 28. n 个变量的逻辑函数共有2n 个最小项。( × ) 29. 计数器属于组合逻辑电路。( × ) 30. 由同一CP 控制各触发器的计数器称为异步计数器。( × ) 二、选择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题库(含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 1、若各门电路的输入均为 A 和 B,且 A=0,B=1;则与非门的输出为 _________,或非门 的输出为 _________。 2、一个数字信号只有 ________种取值,分别表示为 ________ 和________。 3、模拟信号是在时间与幅值上 ________ 的,数字信号在时间与幅值上是________的。 4、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特点,逻辑电路可分为两大类: ________和________。 5、二进制数 A=1011010;B=10111,则 A - B=____。 6、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仅只与该时刻的________ 有关,而与 ________无关。 7、将________变成 ________ 的过程叫整流。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负载平均电流是20A,则流过每只晶体二极管的电流是 ______A。 9、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22V,负载电阻 RL=10Ω,则整 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是 ______;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是 ______;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 电压是 ______。 10、三极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 11、逻辑函数 Y=(A+B)(B+C)(C+A)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_______。 12、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13、作放大作用时,场效应管应工作在区。 14、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通常是指__、和 _。 15、某三级放大电路中,测得Av1=10,Av2=10,Av3=100, 总的放大倍数是_。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一.选择(20分、2分/题) 1.变压器降压使用时,能输出较大的____b_____。 A、功率 B、电流 C、电能 D、电功 2.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是由三相电源的 ________b_决定。 A、相位 B、相序 C、频率 D、相位角 3.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中,触头的位置是处于______a___。 A、未通电状态 B、通电状态 C、根据情况确定状 态 4.为保证机床操作者的安全,机床照明灯的电压应选 ____d_____。 A、380V B、220V C、110V D、36V以下 5.关于提高功率因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B.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降低功率因数 C.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6.乙类互补对称式功放电路,其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是指( c )。 A.频率失真 B、相位失真 C、波形过零时出现的失真 D、幅度失真 7.稳压管的动态电阻( b )稳压性能越好。 A、越大 B、越小 C、较合适 D、不一定 8.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中反馈类型为( )。a (A) 串联电压负反馈(B) 串联电流负反馈 (C) 并联电压负反馈(D) 并联电流负反馈 -+∞ + u O u i 9.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状态有( a) A、一个稳态、一个暂态 B、两个稳态 C、只有一个稳态 D、没有稳态 10.一个8选1多路选择器,输入地址有 c 。 A、2位 B、3位 C、4位 D、8位 二、计算题(70分) 1.已知图5所示电路中U S1=24V,U S2 =6V,R 1 =12Ω,R 2 =6 Ω,R 3=2Ω,试用戴维宁定理求流过电阻R 3 中的电流I 3 。(10分) a I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理想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 B )。 A 零 B 无穷大 C 约几百千欧 D 以上都不对 1.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 B )不能跃变外,其他全可跃变。 (a)电感电压 (b)电容电压 (c)电容电流 4.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定值的电容,以提高功率因素,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减少负载的工作电流 (B) 减少负载的有功功率 (C)减少负载的无功功率 (D) 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 5.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连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 V t u BC )180sin(2380-=ω,则相电压=C u ( D )。 (a)V t )30sin(2220-ω (b) V t )30sin(2380-ω (c) V t )120sin(2380+ω (d )2202sin(30)t ω+ 6.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铁心线圈,分别工作在电压相同而频率不同 (f1>f2)的两电源下,此时线圈的磁通Φ1和Φ2 关系是( B )。 (a)Φ1 >Φ2 (b)Φ1<Φ2 (c)Φ1=Φ2 7.一负载电阻为RL ,经变压器接到内阻R0=800Ω的电源上,变压器 原、副绕组的额定电流为2A /20A ,若使从变压器原绕组看进去的等 效负载电阻RL ′=R0时,则RL 等于( B )

(a) 0.8Ω (b) 8Ω (c) 80Ω (d) 800Ω k的电阻中通过2mA的电流,试问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D )。 1、3Ω A、10V B、6mV C、1.5V D、6V 2、有一额定值为5W 500Ω的线绕电阻,其额定电流为( D )。 A、2500 B、100 C、1 D、0.1 3、一个电热器从220V的电源取用的功率为1000W,如将它接到110V 的电源上,则取用的功率为( B )W。 A、125 B、250 C、500 D、1000 1. 稳压管起稳压作用,是利用它的( D )。 A 正向特性 B 单向导电性 C 双向导电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2.某一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为300W,消耗的无功功率为400var,则 该负载的视在功率为( c )。 (a)700VA (b)100VA (c)500VA 3.图右所示电路中P点电位为( a ) (a)5V (b)4V (c)3V (d)2V 2. 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 B ) A 加强电路对称性 B 抑制零点漂移 C 增强放大倍数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 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 第8页检验题解答: 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 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30V 。试判断哪些元 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根据并联电路端电压相同可知,元件1和4及3和5的端电压之代数和应等于元件2两端电压,因此可得:U 4=40V ,左高右低;U 5=90V ,左低右高。则元件4上电压电流非关联,P 4=-40×(-2)=80W ,元件4是负载;元件5上电压电流关联,P 5=90×4=360W ,元件5是负载。 验证:P += P 1+P 3+ P 4+ P 5= 160+120+80+360=720W P -= P 2 =720W 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第16页检验题解答: 图1-5检验题4电路图 U 3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测验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2题,合计_36_分) 1、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成的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它只反映电路中电气方面相互联系的实际情况,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2、在实际应用中,按电路结构的不同分为 _简单电路和_复杂电路。凡是能运用电阻串联或电阻并联的特点进行简化,然后运用殴姆定律求解的电路为—简单电路;否则,就是复杂电路。 3、在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中,基尔霍夫电流第一定律又称节点电流________ 定律,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1 2入1出。假若注入节点A的电流为5A和一6A,则流出节点的电流 I 出=-1 A 。 4、电路中常用的四个主要的物理量分别是电压、电流、电位、电动势。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I 、U 、V 和E ; 5、在实际电路中,负载电阻往往不只一个,而且需要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 最基本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并联、混联。 6、描述磁场的四个主要物理量是: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①、E 、U 和H ; 7、电磁力F的大小与导体中电流I的大小成正比,与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L及 导体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即表达式为: F = BIL ,其单位为:牛顿。 8、凡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动势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动势,统称交流电。而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称为正弦交流电。 9、有效值(或最大值)、频率(或周期、角频率)和初相位是表征正弦交流电的三个重要物理量,通常把它们称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0、已知一正弦交流电压为U=220..、2 sin(314t+45v,该电压最大值为—220 2卫,角频率 为314 rad/s, 初相位为—45 _、频率是50 Hz周期是 _匚。 11、我国生产和生活所用交流电(即市电)电压为220 V 。其有效值为220 V,最大值为―匕,工作频率f = 50 Hz,周期为T=,其角速度3= 314 rad/s,在1秒钟内电流的方向变化是50. 次。 12、在正弦电路中,用小写字母如i、u等表示瞬时值,用大写字母如I、U等表示_有效值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_2^_分) 1有一根阻值为1?的电阻丝,将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拉长后的电阻丝的阻值为(D) A、1? B、3? C、6? D 9? 2试计算长度为100m横截面积为的铝导线在常温20r时(备注:20r时,铝的电电阻率p =x 10-8Q .m)的电阻值是多少(B )。 A、1Q; B 、Q; C 、Q; D 、25Qo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1题略 (a)u=iR+Us (b)u=-iR+Us 1-2题略 解:设各支路参考电流I1、I2、I;参考电压U AB,电压源Us、电流源Is。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 I2-I=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ΣI=0 I1 R1+U AB-Us=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ΣU=0 U AB=I R2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 R 参数代入 I1+ 2-I=0 I1 +U AB-2=0 U AB=I 解得 I1=0 I=2A U AB=2V 所求电流I=2A。

1-3题略 解:(1)设电压源Us1、电压源Us2。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 I2-I3=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节点A):ΣI=0 -I1 R1+U3-U S1=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1):ΣU=0 I2 R2+U3- Us2=0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2):ΣU=0 参数代入 -0.003+ 0.001-I3=0 -0.003·10000-30+U3=0 0.001·20000+U3- 80=0 解得 I3=-2mA U3=60V (2)说明元件3是电源,电压源Us1、电阻R1、R2是负载输入功率,电压源Us2、元件3是输出功率。 (3)演算电路功率 总输出功率:P O=P US2+ P3 =Us2·I2+(- I3)·U3 =Us2·I2- I3·U3 =80·0.001 -(- 0.002)·60 =80mW+120mW =200mW 总输入功率:Pi=P US1+ P R1+ P R2 =Us1·I1 + I12·R1 + I22·R2 =30·0.003 +(0.003)2·10000 +(0.001)2·20000 =90mW +90mW+20mW =200mW 电路功率演算结果:总输入功率等于总输入功率,功率平衡。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题库(含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若各门电路的输入均为A和B,且A=0,B=1;则与非门的输出为_________,或非门 的输出为_________。 2、一个数字信号只有________种取值,分别表示为________ 和________ 。 3、模拟信号是在时间与幅值上________ 的,数字信号在时间与幅值上是________的。 4、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特点,逻辑电路可分为两大类: ________ 和________。 5、二进制数A=1011010;B=10111,则A-B=____。 6、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仅只与该时刻的________ 有关,而与________ 无关。 7、将________变成________ 的过程叫整流。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负载平均电流是20A,则流过每只晶体二极管的电流是 ______A。 9、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22V,负载电阻RL=10Ω,则整 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是______;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是______;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 电压是______。 10、三极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 11、逻辑函数Y=(A+B)(B+C)(C+A)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_______。 12、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13、作放大作用时,场效应管应工作在区。 14、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通常是指__、和_。 15、某三级放大电路中,测得Av1=10,Av2=10,Av3=100,总的放大倍数是_。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汇总

第1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 1.1 电路的概念 (1)略 (2)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A .电源的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B .负载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C .中间环节的作用: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 1.2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零、负电位、正电位 (2)3、1.5、3、1.5、0、3 (3)-7,-5 1.3 电阻 (1)3∶4 (2)查表1.3,知锰铜合金的电阻率?Ω?=-7 10 4.4ρm 根据S l R ρ=,得43.1104.41021.0376=???==--ρRS l m 1.4 欧姆定律 (1)电动势、内压降 (2)当R =∞ 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其特点是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R =0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其特点是短路电流极大,电源端电压等于0。 (3)22.01000 220 === R U I A 由于22.0=I A=220mA 50>mA ,故此人有生命危险。 1.5 电功与电功率 (1)2540 1000 ===P W t h (2)略 (3)31680072002.0220=??==UIt W J 思考与练习 一、判断题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二、选择题 1. C 2. C 3. B 4. B 5. B 6. B 7. C 8. B 三、填空题

1.正、相反; 2.参考点; 3.负极、正极; 4.高、低、低、高; 5.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S l R ρ =; 6.1800、±5%; 7.220 四、计算题 1.5510=-=-=b a ab V V U V 10)5(5=--=-=c b bc V V U V 15)5(10=--=-=c a ac V V U V 15-=-=ac ca U U V 2.2.012024===t Q I A Ω=== 202 .04I U R 3.(1)210 100220 =+=+= r R E I A (2)2001002=?==IR U V (3)20102=?==Ir U r V 4.(1)8804220=?==UI P W (2)15840001800880=?==Pt W J (3)1440018005.042 2 =??==Rt I Q J (4)1569600144001584000=-=-=Q W E J 第2章 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1 电阻的连接 (1)5.04 2 11=== R U I A 10205.022=?==IR U V 1210221=+=+=U U U V (2)由于1 2 2 212 21R R R U R U P P = = 故142820 101212=?== P R R P W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闭卷) 9、基本门电路有与门、或门和非门。 10、能够实现“有0出1,全1出0”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与非门。 11、能够实现“有1出0,全0出1”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或非门。 12、能够实现“相异出1,相同出0”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异或门。 13、在交流电中,电流、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称为正弦交流电。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 14、工频电流的频率f= 50 Hz。 15、设u=311sin314t V,则此电压的最大值为 311V ,频率为 50HZ ,初相位为 0 。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I1 = 1A,I2 = 3A ,I5 =4.5A,则I3 = 4 A,

I4 = 0.5 A,则I6 = 3.5 A。 17、半导体三极管是由发射极、基极、集电极三个电 极,发射结、集电结两个PN结构成。 18、三极管按其内部结构分为 NPN 和 PNP 两种类型。 19、晶体三极管作共射组态时,其输入特性与二极管类似,但其输出特性 较为复杂,可分为放大区外,还有截止区和饱和区。 20、二极管具有单相导电性特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表的内阻Rv为20KΩ,则电压表的指示为( B )。 20KΩ 20KΩ A.5V B.10V C.15V D.30V 2、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当负载为对称且三角型连接时,线电流与相电流的 相位关系是( D )。 A. 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0 B. 线电压滞后相电压300 C. 线电流超前相电流300 D. 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0 3、叠加定理可以用在线性电路中不能叠加的是( C )。 A、电压 B、电流 C、功率 D、电动势 4、如图所示电路中,若电阻从2Ω变到10Ω,则电流i( C )。 R i s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 答案第二版 (徐淑华 著)

习 题 二 2-2 图2.17所示电路换路前已处于稳态。试求(1)换路后瞬间的)0(),0(),0(),0(),0(),0(L C 21L C ++++++u i i i i u 。(2)换路后电路到达新的稳定状态时的)(),(),(),(),(),(L C 21L C ∞∞∞∞∞∞u i i i i u 。 解:(1)16 (0)311 i A -= =+ 23 (0) 1.52 i A -== 3(0)(0) 1.5L i i A --== 4(0)(0) 1.5c l u i R V --== 由换路定则:(0)(0) 1.5c c u u V +-== (0)(0) 1.5L L i i A +-== 1313 26 1.5 (0)(0) 2.25(0)0 (0)0 L i i A R R i u ++++-== =+== (2)换路后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113466 ()()2111 ∞=∞= ==++++L i i mA R R R 24()0,()0()()2()0 c c L L i i u R i V u ∞=∞=∞=∞=∞= 2-3 求图 2.18所示电路S 接通和断开两种情况下的时间常数。已知:μF 01.0, Ω100, V 2204321======C R R R R U 。 解:接通时:04312//(//)100//(10050)60R R R R R =+=+=Ω 670600.0110610R C s τ--==??=? 断开时:0432//()100//20066.7R R R R =+==Ω 6 7066.70.0110 6.6710R C s τ--==??=? u L Ω i 1 R 1 R 3 i 3 i L 图2.17 习题2-2的电路 + - C 图2.18 习题2-3的电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陶桓齐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陶桓齐课后习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练习题解答(6) 1-3 一只额定电压为V 220,功率为100W 的白炽灯,在额定状态下工作时的电阻和电流各为多少 解:根据功率表达式 UI I R P 2L == 则此时流过白炽灯的电流和白炽灯中的电阻分别为 A 45.0220100U P I === Ω===48445.0100 I P R 2 2L 1-5 某一直流电源,其输出额定功率P N = 200W ,额定电压U N = 50V ,内阻R 0 = Ω,负 载电阻R 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15所示。试 求: (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3)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1)电路如解题图3所示,当S 闭合时,根据 额定功率表达式 N N N I U P = 则 A 450 200 U P I N N N === 又根据额定电压表达式 N N N I R U = 那么 Ω=== 5.124 50 I U R N N N (2)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和开路状态下电源端电压等于电动势电压,所以 V 5245.050I R U E U N 0N 0=?+=+== (3)电源电路短路时负载电阻为零,则短路电流为 A 1045 .052R E I 0S === 1-7 在题图1-7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V 30U V 80U V 60U V 90U V 140U A 10I A 6I A 4I 54321321=-==-====-= (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电压的实际极性; (2)判断那些元件是电源那些是负载 (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 E 解题图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