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覆银导尿管体外杀菌效力试验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4.40 KB
- 文档页数:2
抗感染导尿管杀菌作用实验观察
邓小虹;李长青;诸兆烨
【期刊名称】《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年(卷),期】1998(8)4
【摘要】目的为了证实K型医用抗感染导尿管的杀菌抗感染作用。
方法采用表面涂布法进行标准菌的杀菌试验观察及初步临床使用观察。
结果K型医用抗感染导尿管作用60分钟,对大肠埃希氏菌(8099)的杀灭率为93.7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杀灭率为91.90%;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的杀灭率为95.20%。
临床使用30例,均未出现刺激性反应。
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及血常规检查均正常。
结论K型医用抗感染导尿管具有明确的杀菌作用。
临床使用安全。
【总页数】2页(P230-231)
【关键词】导尿管;抗感染;杀菌;实验
【作者】邓小虹;李长青;诸兆烨
【作者单位】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92
【相关文献】
1.咪康唑与甲硝唑配伍对白色念珠菌杀菌作用的实验观察 [J], 邱世翠;李波清;栾希英
2.DF—Ⅰ型消毒洗涤剂杀菌作用的实验观察 [J], 苏立稳;郭学业
3.导尿管的抗感染结构专利分析 [J], 王玮;孙玉晗
4.臭氧气体杀菌作用的实验观察 [J], 姜训;鲍建芳;龚立行;叶达夫;叶柏根
5.力得消毒剂杀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的实验观察 [J], 付大仁;韩效琴;潘国新;杨建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米银涂层尿管抗菌作用的对照研究
王晓阳;赵莉;陈勤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年(卷),期】2007(023)010
【摘要】如何减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问题一直是一个被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通过改变尿管材质来减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有报道尿管漆包银合剂具有广泛抗菌作用。
也有报道体外试验显示普通尿管被覆银后对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为此,本研究以普通硅橡胶尿管为对照,探讨了纳米银涂层硅橡胶管对长期留置导尿的抗菌作用,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52)
【作者】王晓阳;赵莉;陈勤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5.05
【相关文献】
1.纳米银涂层尿管抗菌作用的对照研究 [J], 王晓阳;赵莉;陈勤
2.纳米银涂层尿管抗菌作用的临床对比研究 [J], 赵亚群;周敬安;刘广涛;郭红艳;王晓阳;赵莉;陈勤
3.纳米银涂层尿管用于老年膀胱造瘘的抗菌疗效及护理要点 [J], 吴红英;范静怡;刘真伟;夏玉兰;王云娟
4.纳米银的抗菌作用机制 [J], 王瑜歆;黄侠辉
5.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物对变异链球菌抗菌作用的研究 [J], 诸晓丹;何剑亮;唐子圣;漆正楠;石雨婷;夏文君;沈妙莲;邹岩;吕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涂层导尿管的研究进展
周小婷;徐玉茵;田林奇;周静;韩颖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
【年(卷),期】2018(033)010
【摘要】目前导尿管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用过程中引发的细菌感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各种表面改性的导尿管应运而生.该文将从银涂层、抗菌药物涂层、亲水涂层等方面对国内外新型导尿管的研究进展作简要评述.
【总页数】4页(P119-122)
【作者】周小婷;徐玉茵;田林奇;周静;韩颖
【作者单位】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检测室,河南郑州 450000;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检测室,河南郑州 450000;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检测室,河南郑州 450000;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检测室,河南郑州 450000;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检测室,河南郑州 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银涂层超滑抗菌导尿管在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冯敏;刘彩霞
2.银涂层导尿管对降低导尿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的作用 [J], 刘春梅
3.抗生素涂层导尿管研究进展 [J], 陈燕;邵圣文;王薇
4.涂层导尿管的研究进展 [J], 周小婷; 徐玉茵; 田林奇; 周静; 韩颖
5.银离子涂层导尿管预防前列腺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疗效分析 [J], 梁柯; 柯尊金; 沈丽娟; 黄建洪; 金刚; 费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30JournalofOralScienceResearch,Jun.2010.V01.26,No.35%、10%、15%、20%)。
用塑料模具将树脂粘接剂注入圆孑L,制成4mm直径,2mm厚的圆盘,用传统卤光灯聚合60s,上端和下端各30S,完成后室温保存。
每组制作10个。
1.2每个聚合盘单独置于密闭的玻璃试管中,加入3mL蒸馏水,每周更换1次,预定每2周检测1次浓度。
1.3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度法测定银离子浓度[41每次检验后,圆盘从试管中取出,空气干燥,放入新的含3mL蒸馏水的玻璃试管中,重复测试24周。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对各组c值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标准a=0.05。
2抑菌环法试验2.1复合抗菌树脂粘接剂的制备同上,聚合盘单独置于密闭的玻璃试管中,加入3mL蒸馏水,每周更换1次。
2.2菌悬液的制备(+)试验菌为变形链球菌(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用上述试验菌24h新鲜培养物,用胰蛋白胨生理盐水溶液将各培养物稀释配制成所需的试验浓度菌悬液备用。
2.3抑菌环法试验用无菌棉拭蘸取浓度为5×105cfu/mL试验菌悬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表面均匀涂抹3次,最后将棉拭绕平板边缘深抹1周,盖好后置于室温干燥5min。
分别取蒸馏水中浸泡2、8、16、24周不同CTS含量(2.5%、5%、7.5%、10%、15%、20%)6个的复合抗菌树脂贴放染菌平板表面,每个平板贴放6个树脂,同时做不含抗菌成分的树脂对照。
将平板倒置在37℃温箱培养72h,观察并记录抑菌环。
试验重复3次。
3结果复合抗菌树脂粘接剂在蒸馏水中浸泡2~24周圈1复合抗菌树脂牯接剂银离子释放曲线Fig.1Releaseofsilverionincompositeresinadhesiveanti—microbial图2第2、8、16,24周抑菌环实验Fig.2Theantimierobialcentralexperimentsafter2,8,16,24weeks后银离子释放量。
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减少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研究田朝霞;赵娜【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预防并减少留置尿管造成的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20例神经外科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对照组则采用普通的硅胶导尿管.两组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留置导尿,并在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分别留取尿标本做细菌培养.[结果]两组尿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5.00% 、6.67%、10.00%、13.33%,而观察组阳性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7%、1.67%、1.67%、2.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进行留置导尿,可明显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4(012)006【总页数】2页(P496-497)【关键词】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泌尿道感染;护理【作者】田朝霞;赵娜【作者单位】032200,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032200,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是指病人在留置导尿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h之内,泌尿系统发生的感染[1]。
日本广岛大学附属医学院研究统计表明,561例院内感染中有83%来源于泌尿道的感染,而由于留置导尿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则占其中的93%[2]。
国内也有学者研究证实,导尿或者留置导尿引发的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在我国医院感染中的比例为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
本研究给病人采用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进行留置导尿,发现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3.21岁±5.87岁;观察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42.45岁±6.01岁。
镀银纤维抗菌性试验研究*李瑞洲郑元生(河北科技大学)摘要:研究镀银纤维的抗菌性能。
采用琼脂平皿法对镀银长丝、镀银短纤及锦纶长丝的抗菌效果进行了定性测试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菌体干重法对镀银纤维、纯银丝、棉纤维的抗菌效果进行了定量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单质银抗菌能力有限,镀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但表面涂覆抗氧化聚酯保护膜会缩小抑菌带宽度,对控制镀银纤维用量不利。
关键词:镀银纤维;抗菌性;抑菌带;吸收度;抑菌率中图分类号:TS101.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415(2009)05-0031-03Research of Sil ver-plated Fibre B acteri a R epell encyL i Ruizhou Zheng Yuansheng(H ebe iU n i versity o f Sc ience and T echno l ogy)Abstract Bacter i a repe llency o f silver-plated fi b re w as stud i ed.Bacter ia repe llency exper i m ent of sil ve r-plated fi-l am ent,sil ver-plated fi bre and po l ya m i de fila m ent w ere tested qua lita ti ve l y and analysed by adopti ng so ft ag ar m ethod.A nti bacter i a l effect o f silver-p lated fibre,pure s il ve r fila m ent and cotton fibre w ere tested quantitatively and ana l ysed through spectropho t om etry and bacter i a l dry we i ght m ethod.T he resu lt sho w s tha t bacter ia repell ency o f pure silver fila-m ent is li m it,bacteria repe llency of sil ver-plated fi bre i s better wh ile bacte ri o sta tic be lt w ide w ill be reduced by cov eri ng anti ox i dation polyester protective fil m,wh i ch is not helpful to contro l sil v er-p l a ted fibre do sage.K ey W ords S il v er-p l a ted F i bre,B ac teria R epe llency,Bacter i ostatic Be lt,A bsorption D egree,Bacter i ostatic R ate银具有优良的抗菌性,在纤维表面包覆银膜,就能赋予织物良好的抗菌性。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杀菌剂对实验室常见细菌的杀菌效果,为实验室的消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实验室常见细菌。
2. 杀菌剂:75%乙醇、1%过氧化氢、0.5%碘伏、2%次氯酸钠等。
3. 实验仪器:无菌操作台、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等。
三、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将实验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24小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洗脱,制成菌悬液。
2. 杀菌实验:将菌悬液分别与不同杀菌剂混合,进行杀菌实验。
实验组设置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对照组为无菌生理盐水。
3. 检测方法:将杀菌后的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涂布于琼脂平板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75%乙醇杀菌效果:在75%乙醇浓度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分别为98%、96%、95%。
2. 1%过氧化氢杀菌效果:在1%过氧化氢浓度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分别为97%、95%、93%。
3. 0.5%碘伏杀菌效果:在0.5%碘伏浓度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分别为96%、94%、92%。
4. 2%次氯酸钠杀菌效果:在2%次氯酸钠浓度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分别为99%、98%、97%。
根据实验结果,2%次氯酸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最佳,其次是75%乙醇、1%过氧化氢、0.5%碘伏。
五、实验结论1. 2%次氯酸钠是实验室消毒的理想选择,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作用。
2. 75%乙醇、1%过氧化氢、0.5%碘伏也是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和消毒方法。
六、实验建议1. 在实验室消毒过程中,应遵循消毒剂的使用说明,确保消毒效果。
2.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减少细菌滋生,保障实验室人员健康。
纳米Ag-SiO2抗感染导尿管体外抑菌性能检测分析
刘春;边海龙;牛梅;魏丽乔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卷),期】2009(009)008
【摘要】@@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诊断治疗措施,不仅是观察病情的需要,也是治疗某些疾病的主要措施.但是,留置尿管极易导致尿路感染,本研究制备了纳米Ag-SiO2抗菌剂,将其运用于导尿管表面,制备成纳米Ag-SiO2抗感染导尿管,然后采用琼脂扩散法,以普通尿管为对照,探讨该导尿管体外环境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杀菌作用,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777-778)
【作者】刘春;边海龙;牛梅;魏丽乔
【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钛合金植入体表面抗感染涂层的制备及其体外抑菌性能研究 [J], 赵长虹;潘长江
2.纳米Ag-SiO2导尿管在家兔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抗菌性的研究 [J], 郭云童;刘春;张利
3.纳米Ag-SiO2导尿管对人体外尿道黏膜细胞的毒性 [J], 张展;刘春;
4.纳米Ag-SiO2导尿管对人体外尿道黏膜细胞的毒性 [J], 张展;刘春
5.纳米Ag-SiO2聚氨酯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J], 杨六成;徐帅;李师思;吴凯;王键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冲洗法对导尿管白色念珠菌被膜清除的效果王建荣;施金芬;马燕兰【摘要】目的比较体外不同冲洗法对清除导尿管白色念珠菌被膜(biofilm,BF)的效果.方法试管内制备导尿管白色念珠菌BF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输注式冲洗组及注洗式冲洗组.对照组不行冲洗,两冲洗组每隔12 h冲洗1次,分别在12、24、48、72 h时取出,扫描电镜下观察三组导尿管白色念珠菌BF的形态.结果在白色念珠菌BF形成早期,三组导尿管表面均为酵母样细胞附着,冲洗组酵母样细胞附着明显少于对照组;随着BF成熟,导尿管表面出现菌丝样细胞附着并逐渐成熟变厚,三组BF的厚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输注式冲洗组及注洗式冲洗组.结论在冲洗方式的选择上,注洗式冲洗法对导尿管BF的清除效果优于输注式冲洗法.【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年(卷),期】2010(027)023【总页数】3页(P1781-1782,1785)【关键词】冲洗;导尿管;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清除效果【作者】王建荣;施金芬;马燕兰【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S)长期以来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多年来临床常采取膀胱冲洗的方式来预防和控制CAUTIS的发生。
但是,膀胱冲洗能否减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近年来却受到很大的争议[1-2]。
生物被膜(biofilm,BF)是近几年CAUTIS防治研究的热点。
研究[3]表明,BF是一种微生物聚集群体,是微生物不可逆地与无活力物体或活组织表面接触,由自身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包裹活菌细胞所形成的微生态或膜样复合物。
成熟BF可在尿液的冲刷作用下部分或全部脱落,释放微生物后引起患者泌尿道及全身的反复感染。
纳米银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观察郑丛龙;周广运;景立新;孙谦;王文婷【期刊名称】《中国消毒学杂志》【年(卷),期】2008(25)1【摘要】目的探讨纳米银在体外的抗菌作用,为开发利用纳米银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抑菌试验方法,对纳米银抑制细菌繁殖体和酵母菌的效果进行了观察。
结果以含纳米银600mg/L的纳米银溶液,在室温下作用60min,对大肠埃希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为100%;含纳米银60mg/L该纳米银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的抑制率为100%。
含量为600mg/L的纳米银溶液,在室温下作用60min,对白假丝酵母菌、黄曲霉菌和黑曲霉菌的抑制率为100%。
随着纳米银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其抑菌作用增强。
结论该纳米银制剂在悬液状态下对细菌和酵母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强弱与纳米银含量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纳米银;白假丝酵母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抗菌作用【作者】郑丛龙;周广运;景立新;孙谦;王文婷【作者单位】大连大学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7.2【相关文献】1.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J], 卫牧娟;李铁军;许育;吴莉莉;宋建星2.纳米银溶液及其凝胶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J], 李明春;马守栋;曹恩惠;赵丽艳;叶勇3.苦参泡腾片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观察 [J], 李文广;詹志农;周贞鉴4.纳米银抗菌剂治疗阴道炎的临床作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 [J], 沈锦林[1]5.纳米银抗菌剂治疗阴道炎的临床作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 [J], 杨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章编号:1001-5949(2000)10-0580-02・论 著・被覆银导尿管体外杀菌效力试验分析张 萍1,姜培齐1,张 建2,吴雪红3 【摘要】 目的 采用医用橡胶导尿管被覆银后观察对A TCC25922大肠埃希氏菌、A 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27853绿脓假单胞菌和A TCC9372枯草杆菌黑色变种的体外杀菌作用。
方法 将1×105/ml菌悬液与剪成2cm长的表面被覆有含1mg金属银的医用橡胶导尿管接触,在8个时间梯度分别吸取菌悬液做菌落计数,同时用5%脱纤维羊血吸附残留银成份后,在摄氏35℃的温度下培养24小时,观察细菌生长结果。
结果 被覆银导尿管对大肠埃希氏菌、绿脓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且存在着一定的浓度、时间量效关系,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效果不理想。
结论 被覆银导尿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留置导尿管在3天以上的病人,可减少长期留置普通导尿管引起泌尿道感染所带来的痛苦。
【关键词】 尿道;导管,留置;银;细菌【中图分类号】 R117 【文献标识码】 A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 results of b actericid al pow er of silver-covered urinary catheter ZHA N G Ping,JIA N G Pei-qi,ZHA N G Jian,et al. (The Affiliated Hos p.of Ningxia Med.Coll.,Y inchuan750004,China)【Abstract】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is experiment is to test the bactericidal power outside of the human body of silver-covered urinary catheter with killing A TC25922Escherichia coli,ACTT25923Sta phylococcus aureus,ACTT27853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 TCC9372Bacillus subtilis.Methods Put2centimeters silver-covered urinary catheter that contains with1mg silver per square centimeters in bacterial sus pensions of the four kinds bacteria mentioned above.The next ste p is to do a colony count at8time gradient. At the same time,incubate the four bacteria for24hours at the tem perature of35centigrade after residual sliver was absorbed by5per cent defibrinated sheep blood.R esul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TCC9372Bacillus subtitles,the bactericidal power of silver-covered urinary catheter with killing A TCC25922Escherichia coli,ACTT25923Sta phylococcus aureus,ACTT27853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great,and there is a correlation existence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and time effect.Conclusions The silver-covered urinary catheter will be of great value to use in clinical work,es pecially for those patients who have to have an indwelling catheter for more than three ing silver-covered urinary catheter not only decreases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resulting from secondary urinary tract in2 fections using common urinary catheters for more than three days,but alsosave the expenditure of hos pitalization.【K ey w ords】 U rinary;Catheters,indwelling;S ilver;B acteria 医院内感染不仅给病人造成了痛苦,同时也造成卫生资源的巨大浪费。
据报道,医院内发生的感染,约40%与泌尿系统有关[1]。
留置导尿管3天以上, 90%以上的病人会发生菌尿症[2]。
近年来,许多实验室相继报道银可以灭活细菌繁殖体。
我们将金属银被覆到普通医用橡胶导尿管的表面,并对被覆银导尿管进行体外杀菌效力的测定。
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菌株:A TCC25922大肠埃希氏菌;A 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27853绿脓假单胞菌;A TCC9372枯草杆菌黑色变种。
作者单位:1.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42.宁夏银川市铁路卫生防疫站,宁夏银川7500113.宁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宁夏银川750001 作者简介:张萍,女(1964年~),山东籍,硕士学位,主治医师,从事临床神经电生理专业。
1.1.2 培养基:营养肉汤、营养琼脂、5%血琼脂平皿。
配制方法严格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1991.12)》进行。
1.1.3 制备细菌悬液:严格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1991.12)》用A TCC25922大肠埃希氏菌、A TCC 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27853绿脓假单胞菌和A TCC9372枯草杆菌黑色变种四种标准菌株的24小时新分离物,用光电比浊法配制1×105/ml菌悬液。
1.1.4 制备兔血清细菌悬液:分别制备含1×105/mlA TCC25922大肠埃希氏菌、A TCC27853绿脓假单胞菌菌悬液的10%兔血清。
将医用橡胶导尿管的表面被覆金属银,含银量为1mg/cm2。
制备5%脱纤维羊血用以吸附被覆银橡胶导管上残留的银消毒成份。
1.2 方法1.2.1 杀菌能力定量试验:分别将2cm长被覆银导尿管放入配制好的1×105/ml菌悬液中,在10、30、60分钟、2、3、4、5、16小时吸取菌悬液做菌落计数。
用普通导尿管作为对照,同时做对照平皿活菌计数,计算不同时间杀菌率,每一时间平行试验3份。
1.2.2 杀菌能力定性试验:用配制好的1×105/ml 菌悬液与2cm长被覆银橡胶导尿管与相应菌株接触,每一菌株做8个时间梯度(10分钟、30分钟、60分钟、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16小时),每一梯度平行3次试验。
用5%脱纤维羊血以吸附被覆银橡胶导管上残留的银消毒成份,在35℃的温度下培养24小时,观察细菌生长结果。
同时,用普通导尿管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
1.2.3 有机物影响试验:分别将2cm长被覆银导尿放入配制好的含1×105/ml菌悬液的10%兔血清中,在10、30、60、120分钟吸取菌悬液做菌落计数。
2 结果2.1 被覆银导尿管杀菌能力定量试验结果:被覆银橡胶导尿管与1×105/ml菌悬液接触30分钟后,对大肠埃希氏菌、绿脓假单胞菌的杀灭效果达到了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在接触60分钟后达到10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不完全。
在接触被覆银橡胶导管16小时后,仍有30%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生存(见表1)。
表1 被覆银橡胶导管接触时间及杀菌率(%)细菌名称10min30min60min2h3h4h5h16h大肠埃希氏菌66.7100100100100100100100绿脓假单胞菌98.7100100100100100100100金黄色葡萄球菌97.998.6100100100100100100枯草杆菌黑色变种048.950.652.256.761.766.7100 注:对照组均为02.2 杀菌能力定性试验结果:被覆银橡胶导尿管与1×105/ml菌悬液接触30分钟后,大肠埃希氏菌、绿脓假单胞菌无菌落生长;接触60分钟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菌落生长;枯草杆菌黑色变种与被覆银导尿管接触16小时后仍呈中度生长趋势(见表2)。
表2 被覆银橡胶导尿管接触时间及菌落生长情况的比较细菌名称10min30min60min2h3h4h5h16h对照大肠埃希氏菌+++-------+++绿脓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 注:+轻度生长;6中度生长;7重度生长;-未生长2.3 有机物可影响试验结果:在试验中加入10%兔血清后,被覆银橡胶导管对大肠埃希氏菌、绿脓假单胞菌的杀灭效果明显下降(见表3)。
表3 有机物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情况细菌名称菌株浓度(/ml)含银量(mg/cm2)作用不同时间细菌杀灭率(%)10min 30min 60min 120min大肠埃希氏菌2×104130.2606370绿脓假单胞菌2×1041606868753 讨论研究证实,银离子是一种极强的杀菌剂。
一定浓度的银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均有杀灭作用[3]。
银离子杀菌的过程为先吸附于细菌壁表面,作用于细胞膜,干扰细菌电子运输,此时细菌虽然有某些生理功能被破坏,但仍有一定的生命力(抑菌作用),待银离子聚集量达到一定限度后,即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滞留在胞浆膜上,抑制细胞内酶的活性,凝固细胞内蛋白质,凝固及破坏DNA分子,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有实验表明,含银消毒剂有良好的后效应及广谱杀菌能力,银离子在0.1mg/L浓度时,作用30分钟可将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完全杀灭;银离子在0. 08mg/L浓度时,作用30分钟可杀灭霍乱弧菌[4]。